笔趣阁 > 诗与刀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怕不怕?(5000)

第二百四十五章 怕不怕?(5000)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所有口供以及证物,还有卷宗都移交到刑部与御史台了,卫指挥使也带了一份入宫,我这事情总算是忙完了。”梁伯庸这段时间实在有些辛苦,对徐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口气之中都带有一份轻松。

    这些事情,对于梁伯庸来说不仅仅是案牍上的劳累,更是心理上的劳累,一个文弱书生,也算是富贵之家出身的公子,何曾看过多少世上的黑暗。

    在缉事厂衙门这几个月,梁伯庸忽然见到这些东西,血腥、暴力、黑暗,对于梁伯庸来说真的是莫大的冲击。兴许死人还不可怕,比死人还可怕的是折磨人的场景,梁伯庸看得连续一个多月都在做噩梦,直到现在,方才好了许多。

    徐杰看得出梁伯庸的变化,从一个看着人血都会皱眉的文人,到得如今缉事厂地牢里进进出出都不在意了,徐杰没有多少看笑话的意思,反倒是一种欣赏。

    “梁兄,差事办完了,今夜出门去消遣一番如何?”徐杰知道梁伯庸最近这段时间神经一直紧绷着,也该出门放松一下了。

    “也好,近来诗社里常常来请,我都给推却了,连书画的事情都一件未接,出门消遣一下正好。”

    徐杰闻言收拾了一下自己杂乱的书案,起身随着梁伯庸往衙门外而去,未带随从,也未骑马坐车。

    两人就这么在路上走着,京城依旧是那个京城,川流不息的人群,繁华的街市。

    一个百万人口的古代城市,到底有多大?实在难以比较,难以形容,特别是这种一处地面,只能有一座宅子,也只能住一户人。大门大户的宅子,占地几十上百亩,小家小户,也有小楼小院,哪怕是穷人家,只要能住在京城里,房子也不会太小。

    这么住上百万人口,还有各处衙门街市,甚至还有军营在城内。这样的城市,从南城走到北城,十几里地,从东城到西城,也是十几里地。外城墙就有五六十里,内城城墙也有近二十里。

    如此的巨城,世间独此一座。哪怕是在外城墙上每隔一米站一个士卒,也要两三万人才能站满一圈。

    有时候这样的巨城,说是易守难攻,其实反过来说,也是易攻难守。城池过于巨大,就有这么一个问题,十万大军守城,也容易被几万人击破。就是这城池太巨大了,顾此失彼,通讯唯有靠人的时候,传令传讯都极为不方便,各方救援也就很不方便。

    若是没有明确的军事情报,真遇到战事,遇到攻打,太容易被敌人声东击西。

    徐杰第一次以军事角度来看这座雄伟之城,忽然明白了一个问题,徐杰记忆中的历史,北宋末年,几万金兵能掳走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虽然其中有许多缘由,但是几万金兵就能真正威胁一座百万之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徐杰也不知自己为何走在街道上,忽然想到了战争之上,这让徐杰自己也有些愕然。

    想着想着,徐杰也叹了一口气,徐杰知道这一趟边镇之行,真的给自己的内心添加了许多事情,战争在这个年代,还真不是少见的事情。

    战争,徐杰抬头远远望了一眼坐北朝南的皇城,看着那飞檐屋顶,琉璃金黄,转头开口问了梁伯庸一语:“梁兄,进这缉事厂,你后不后悔?”

    梁伯庸闻言一笑,点头答道:“最初是欣喜的,能留在京城为官,多少人想都想不成的事情,真到入了你这缉事厂,立马就后悔了,我是真不知晓缉事厂原来都是办这些差事的地方,最近倒也是习惯了,差事而已,办好就是,案牍之事,写写画画的,虽然劳心费力,却也不难,如今也算驾轻就熟。”

    徐杰见得梁伯庸的笑意,却是又问了一句:“梁兄当真不后悔?”

    梁伯庸听得徐杰又问了一句,面色也严肃起来,已然知道徐杰所问有深意。这深意梁伯庸其实能懂,缉事厂这段时间办的案子,没有一件不是在针对勋贵军将,没有一件与那掌兵百万的李家无关,梁伯庸即便再没有政治嗅觉,也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所以徐杰问的是这件事情,所以问梁伯庸后不后悔,不是差事问题,是政治立场的问题。

    梁伯庸沉默了一会,答了一语:“我还不曾多想过这个问题。”

    徐杰点点头,又道:“梁兄若是想退出,此时还来得及,梁兄此时退出,当是全身而退,往后怕就难以全身而退了。”

    徐杰说出这句话,就是知道暴风雨真的就要来了,许多事情已经酝酿到了一定的程度。到得最后摊牌的时刻,那就是许多人的身家性命。

    梁伯庸点点头,表示自己听得懂,但是又沉默着,停住了脚步,转头看向徐杰。

    徐杰也停住了脚步,两人就在这大街上对视了几眼,梁伯庸已然深入了许多事情,徐杰经手过的公文,基本都是梁伯庸先经手的,梁伯庸也不是缺少智慧之人,徐杰知道梁伯庸看得到局势。

    那么梁伯庸也就知道其中的利害,其中的危机。

    梁伯庸看了徐杰片刻,随后脸上一笑,说道:“文远,说实话,当初是我主动想结交你的,从大江郡出来的士子,就属你闻名最甚,也就属你交际最广,所以结交你也带了一些私心,也想着往后官场上有个助力。熟识一年有余,不知为何我又对你起了许多信心,总觉得你什么事情都做得好,什么事情都办得成。一个新科进士,能随时入宫见到皇帝陛下,你说这天下何曾有过这样的新科进士?你说这叫人多么羡慕?”

    梁伯庸说到这里,停了停,也去看徐杰的反应,梁伯庸说的话语在他自己看来太过直白,直接跟徐杰说当初结交他是有私心,这件事情,梁伯庸怕徐杰听了会生气。

    徐杰没有生气,反而笑意更甚,当初梁伯庸主动与徐杰说那名人书法造假的事情,徐杰又一次想起来了,只觉得很有趣。

    梁伯庸见得徐杰没有丝毫不快之感,方才又道:“考进士,我考了三次,求的也是出将入相,光宗耀祖,若是再说点圣人之言,那就是为国为民。文远,跟着你干的事情,捉拿那些贪官污吏,算不算为国为民?”

    徐杰郑重其事点头答道:“自然是为国为民!”

    梁伯庸又问:“办这般的差事,立功了是不是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加官进爵也不在话下,功名利禄,这缉事厂,往后必然就是名利来得最快的地方。”徐杰对于这件事情极为有信心,那老皇帝一时半刻还真死不了,这是徐杰去边镇之前知道的,所以加官进爵的事情,已然有了保障。

    梁伯庸闻言大笑:“哈哈……往后文远若是还有王羲之之类的帖子,是不是还借给我看看?”

    徐杰也会心一笑,点头答道:“借可以借,就怕你不还。”

    梁伯庸说借去看几天的《快雪时晴帖》,过去几个月了,当真没有还回来,但是梁伯庸一点也没有尴尬之色,反而说道:“越看越是喜欢啊,越看越是舍不得还了。”

    徐杰笑而不语,显然是不在意。《快雪时晴帖》对于徐杰来说,不过就是一个古代名人的一封信,没有了其他的意义。对于梁伯庸来说,那就是毕生的挚爱,意义非凡。

    好东西,就应该放在有意义之人手里,这才是合适的。

    徐杰笑言一语:“有人说生死有命,下一句当是富贵在天。我却不这么想,生死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可以选的,富贵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这个追求对你我而言,不在于天,在于你我要不要去追求。”

    “此话有理,深以为然。”梁伯庸点点头,知道徐杰说的是什么意思,想要多大的回报,就要冒多大的风险。随后抬手一指:“文远,摘星楼!”

    兴许两人经过这么一番交流之后,才真正成了一路人,才真正坐上了同一条船。其中意思,也并非说以往两人个互相有猜疑,而是说徐杰并没有摊开来说过,徐杰没有给过梁伯庸选择权,就直接把梁伯庸拉到了这个旋涡当中。

    所以徐杰是有担心的,此时,徐杰把这选择权给了梁伯庸,梁伯庸自己选完了,那一切也就不必多言,徐杰心中也不会再有担心,否则总有一种逼人冒险的负罪感。

    兴许欧阳正对于徐杰,也有这种负罪感。这也是欧阳正急着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徐杰传宗接代的原因之一。

    徐杰与欧阳正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欧阳正心中会怕,怕有个万一,怕万一落得一个不好的结局下场,也许“万一”这个词也用得不对,也许那不好的结局在欧阳正看来也属正常。徐杰没有这些担忧,徐杰有的是欧阳正当年的那种锐意进取、一往无前,徐杰还有自己手中的刀。

    两人上摘星楼,摘星楼也还是那个摘星楼,只是徐杰再也不用去写那投帖诗了。这就是所谓名家大儒的优待,徐杰离那名家大儒兴许还有一些距离,但是以名声来说,一个“青年名士”的名头,也当得起的。

    徐杰又看到了一个不愿意见到的人,杭州许仕达,新科状元,如今的大理寺五品大理寺正。还是上次被方兴打了一顿的文官。

    京城比较上层的文人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来这摘星楼的,也不是一般人家,而且大多并不年长。来来去去,其实也就那些人,连带徐杰来了几次之后,也有许多熟脸。

    所以徐杰又遇到许仕达这么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状元郎,并没有多少意外。只是徐杰自己觉得有些意外。

    连带许仕达看到徐杰之后,也是愕然一下,他心中多少也有些意外,因为他知道徐杰出京办差已经有两三个月了,可见许仕达还真一直关注着徐杰,关注徐杰只为一事,那就是报复。

    两人自然不会见礼,徐杰自顾自寻到窗边的桌案坐下,今日约梁伯庸出来,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说路上的那一番交心之语,言语不长,来去几句,已然足够。其次才是消遣放松。

    许仕达见到徐杰进来,还有一些疑惑,还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日子,算的是朝会的日子,许仕达最近频频上书弹劾缉事厂指挥使徐杰殴打朝廷命官,这件事情老皇帝应该是知道了,许仕达一般时候没有资格参与朝会,但是许仕达也在等着朝会的时候老皇帝当有个处理定夺。

    历朝历代,皇帝朝会,并非是每日都要早朝,朝会多少,不仅看礼制规定,也看皇帝是否勤政。有规定一月三次的,也就是十天一次,有规定五天一次的,不一而足。皇帝勤政,也会多朝会,两三天一次的也有,皇帝如果不那么勤快,就会少朝会。若临时有大事要着重商议,那是例外。还有就是重大日子,也有大朝会。

    历史之中,从古至今,鲜少有需要日日朝会的,每天都要早朝只在明朝朱元璋开国之后短暂实行过,后来慢慢就荒废了。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那一句“从此君王不早朝”,意思是说这个皇帝连一个月三五次的早朝都不来了。

    皇帝平常处理政事,也是官员入宫拜见,有事临时去见。所以古代官员也并非许多人说的那般,需要每日三更早起,到皇宫之外等候开门。这是错误的认知。

    所以许仕达算了一下朝会的日子,还有两天,便恨得直咬牙,看着徐杰的眼神,也是恶狠狠的,可见当初那顿打,许仕达是恨得多么刻骨铭心。

    徐杰打那许仕达,也不是只为了欺负人出出气,还有其他原因。缉事厂这样的衙门,需要一个恶名,特别是需要在朝廷文武官员中建立起一个恶名,要人闻之色变,要人知道入了缉事厂,就得乖乖合作,必须乖乖合作,这是一种心理暗示,也会让将来的事情省力。打朝廷命官,就是恶名,那日不打许仕达,他日也要打别人,所以打这许仕达也是正好,将来还要打别人,打多了,传多了,也就让人怕了。

    徐杰对于许仕达恶狠狠的眼神毫不在意,反倒与梁伯庸聊得极为开心,口中正说:“听闻梁兄在遇仙楼有个相好?”

    梁伯庸听得这一言,好似埋怨了一句:“这不,好一段时间没去了,也不知她有没有移情别恋。”

    徐杰听得有些尴尬,笑道:“那刚才你为何指着这摘星楼,今日合该往遇仙楼去才是,多打赏一些银钱,也教她念着你的好,不至于真的移情别恋了。”

    “这不是你喜欢来摘星楼吗,那解大家对你可是青睐有加,我这不是成人之美吗?”梁伯庸说道。

    徐杰摆摆手,与梁伯庸笑道:“我可没有这般的心思,不过是想寻个喝酒听曲的地方而已。”

    梁伯庸闻言笑得有些奇怪,大概是不相信徐杰的话语,所以才会这么去笑。

    徐杰却是又道:“那遇仙楼的女子何名何姓?”

    梁伯庸答了一语:“江映云。”

    “雅名,取得不错。”徐杰夸了一语,随后又道:“明日派人去给她赎身,让她到缉事厂里来住,也照料着你,还能与小怜作个伴,整个缉事厂就小怜一个女子,实在有些可怜,也当有个伴。”

    徐杰话语说得极为委婉,送梁伯庸礼物,还避重就轻,把理由说成是为了给云小怜找个伴。

    梁伯庸自然听得明白,下意识想拒绝,因为在遇仙楼里为一个年华正好的清倌人赎身可不便宜,动辄万两的白银,还只是一般的身价,梁伯庸也算得上是富家子弟,但是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钱,所以这份礼物实在不轻。

    但是梁伯庸还是没有把拒绝的话语说出口,欲言又止一番。徐杰这番好意,梁伯庸想了想还是承了下来。

    正当此时,广阳王夏文从楼梯而上,算是姗姗来迟,大人物总是在最后出场。

    楼内所有人都连忙起身,拜见。许仕达甚至快步走到楼梯旁,躬身作请,笑脸说道:“王爷,您总算是来了,大家都等不及,王爷快请快请,想来解大家马上也要出来了。”

    徐杰也起身拱手一下,随即落座。这广阳王夏文今日又到了,这是徐杰没有预料到的,上一次在这里遇刺,现在还往这里来消遣,夏文也是徐杰真不愿意见到的人。

    夏文往左边最头前走去,环看四周,也是笑脸与众人回礼,也看到了徐杰,眉头一皱,脸上的笑意都没有了多少,落座之后,也不时往徐杰这边看过来。

    夏文这般的眼神,看得一旁的梁伯庸有些发毛,皇帝皇帝,这位广阳王,谁人都知道他就是未来的皇帝,梁伯庸看得夏文那般有些不善的眼神,岂能不发毛?

    “梁兄,怕不怕?”徐杰轻声问了一语。

    “怕,还真有些怕,李家背后就是广阳王殿下,如何教人不怕。”梁伯庸直白答道。

    徐杰点点头,也道:“说实话,我也有些怕。越是怕,越是要面对!如此才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