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三章 俚人之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入夜,起了风!
巨汉孤零零的坐在门廊上,目光有些凄迷的仰望苍穹。魁梧如同雄狮般的体魄,俨然似一座小山一样,一动不动。那沉寂中流露出来的淡淡杀气,令人心生畏惧。
凤翅鎏金镗,插在门阶前,好像一面大纛。
一阵风吹过来,摇晃那镗刃上的金环乱响,叮铃铃煞是好听。
巨汉猛然站起身,大步上前,一把抄起凤翅鎏金镗,手握儿臂粗细的长杆扑棱棱一抖。
冲天傲气,悠然生成。
李言庆,你终于来了……宇文成都等这一日,已经等了太久。你我之间,总需有一个了断!
——————————————————————
阿嚏—
李言庆行走在山道上,陡然间打了一个喷嚏。
他止住脚步,轻轻揉了揉鼻子。
“公子,是不是累了?”
雄阔海连忙上前询问。李言庆笑着摇摇头,示意继续前进。
一边走,一边笑道:“许是这山风太猛了些,一下子有点不适应,所以不舒服。
黑子,这几天也着实委屈了你。
整日里缩在那小院子里,憋坏了吧。”
“公子,他憋个甚!”
走在前面的沈光突然回头笑道:“我和柳青跑断了腿,他呆在家里确是无酒不欢。”
“又喝酒了吗?”
李言庆脸一沉,凝视雄阔海。
如凶神恶煞般的雄阔海,顿时矮了半个头。
“只是喝了一点点……公子休要听沈光胡说八道,我哪里无酒不欢了?不就是昨日和鱼老大喝了一顿,平日里都注意着呢,每天只喝一点,绝不敢贪杯误事。”
和沈光并肩一起的壮汉,正是鱼排军。
他低声道:“未曾想这么一个凶神恶煞似地好汉,竟如此畏惧主公?”
鱼排军之所以称呼李言庆为主公,还是昨天的事情。说实话,他虽在这粤西地区当上团头,心里面始终想着洛阳的繁华。毕竟,当初来粤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隋杨已亡,洛阳已变成了李唐的天下,他自然希望能回转家园。
不仅是鱼排军这么想,包括鱼排军的家人,甚至连童环在内,也希望能返回中原。
宣化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根啊!
只是想要回中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鱼家在鱼俱罗死后,已是树倒猢狲散。如果不是李言庆当时出手相救,弄不好老鱼家现在已经绝了根,断了传承的血脉。
鱼俱罗生前不擅经营,除了少数几人之外,没什么朋友。
而这其中,长孙晟已经病故多年。其他的要么是死于非命,要么就致仕还乡,声威不在。
回中原,若不能找到一个靠山的话,还不如留在邕州。
也就是这个时候,李言庆来了……
鱼俱罗生前有一个半弟子。一个是宇文成都,另外半个就是李言庆。宇文成都嘛……鱼排军没有考虑过。且不说宇文成都如今下落不明,就算是活着,又能如何?当初鱼俱罗被杀,也不见宇文成都站出来说一句好话,所以不抱希望。
但李言庆不一样,这是个出了名的重感情。
况乎李言庆现在是李唐宗室,官拜河南王,可谓是身份显赫。
若能有李言庆扶持,鱼家复起指日可待。但鱼排军明白,李言庆可以看在鱼俱罗的面子上,帮鱼家一次,未必能长久下去。鱼俱罗的教训让鱼排军明白,想要在中原站稳脚跟,不是一两代的事情。身后没个大靠山,难保会出现更大的危险。
所以,他不能再去用‘父亲的学生’这种观念对待李言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到李言庆门下!
这七八年,鱼排军经历了人世间最为悲惨的起伏。在这为人方面,远比鱼俱罗圆滑。
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鱼排军毫不犹豫的投到了李言庆麾下。
沈光轻声道:“大黑子那不是怕,是尊敬……他和公子可算得上从小一起长大,而且是世交。公子对他,也非常看重,表面上管的很严,实际上把他当成兄弟。”
“能得主公如此厚爱,也算是福气。”
“呵呵,这话说的没错……”
沈光突然岔开话题,举目眺望,“老鱼,这还有多远?”
“不远了,顺着这条山路,转个弯儿,翻过一道山梁,就是罗窦的驻地……他是个生蛮,他老子当年就是因为和宁猛力不合,最后横死于山中。若不是罗窦的实力雄厚,而且很机警,说不定早就被宁长真和麦子仲两人联手给害了。”
罗窦,就是和鱼俱罗有交情的俚帅。
鱼排军一家能在邕州落足,也是靠了罗窦的帮忙。
“既然他不容于宁长真,为何能在都稜镇开设店铺?”
“呵呵,麦子仲比他那祖父聪明,手段也很高明。一方面,他借由宁长真之手打压罗窦,另一方面,又借由罗窦之手,牵制宁长真。若非如此,罗窦早就被宁长真赶尽杀绝,就算是不死,手下那帮乌合之众,也会散了……当初罗窦吃了几次大亏后,就通过童大哥的门路,在都稜镇开设了一家酒楼。表面上是准备归附,实际上也是他的耳目。山里的山货,通过酒楼流入集市,同时又通过集市,购买一应物品。
不过,罗窦这个人很贪……主公若想借刀杀人,恐怕要给他一些好处才能成交。”
鱼排军的声音不大,恰好能让李言庆听见。
言庆闻听一笑,没有开口。
不过鱼排军已知道,李言庆此时,肯定是成竹在胸。
————————————————————————————
粤西地区,土著众多。
历朝历代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在秦汉时期,这里的土著名为百越,后来又转变为俚人,獠人等等……
根据地域的不同,这些土著的称呼也不一样。
比如,岭南被唤之以‘俚’,而云贵川则被称之为‘獠’。
称呼虽然不同,性质却是一样。在汉人口中,南方土著皆以‘蛮’字来概括。
粤西地区的俚人分为两大类,和当初李言庆在岷蜀遇到的獠人情况相似。
归化的俚人,以宁长真、冯氏为代表,叫做白俚,或称之为熟蛮;未曾归化,或者说和政府相抗衡者,则唤作黑俚,或者就是鱼排军所称呼的那样:生蛮!
总之,黑俚白俚也好,生蛮熟蛮也罢,并非一定。
两者总是相互不断的发生变化,其区分的界限也很模糊。
农耕土著,山民土著。
你归化了以后,可以出山享受汉人一切待遇。有田地,有房舍,居住在城镇里;可如果一旦遭遇政府的围攻,这些土著也能迅速退回山里,靠山为生,于是就变成了生蛮。
罗窦,现在就属于生蛮。
但罗窦进山,并不是因为政府的缘故,也不是他不想出山。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复杂。其主要的因素,就是罗窦所在的部落和宁长真的部落是世仇。罗窦的父亲死于宁猛力之手,但宁猛力的老子,却是被罗窦的父亲所杀……若要论起渊源,只怕能追溯到西晋南渡,建立东晋政权的时代。
后来罗窦又站错了队伍,和王宣仁一起反隋。
王宣仁被冼夫人所杀,罗窦也就成了孤魂野鬼,退进了粤西山中。当时鱼俱罗为监军,见罗窦勇猛,不免生出几分敬意。罗窦当年能保全实力退进山里,也盖因鱼俱罗高抬贵手。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当年留下的一份情意,居然真起了作用。
罗窦,身材不高。
勉强七尺身高,站在李言庆跟前,不免显得有些猥琐。
加之常年在深山老林里讨生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
不过,身材虽然短小,却极为结实。脖子短粗,挂着一串兽牙项链,透出剽悍之气。
李言庆一行人抵达罗窦的驻地时,已经是三更天。
罗窦居然还没有睡,和他的侄儿罗窠,就守在驻地中,等候李言庆一行人的到来。
“我听说,你想动宁长真?”
李言庆屁股还没坐稳,罗窦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幸好,在来的路上,鱼排军已经介绍了罗窦的性子。否则的话,李言庆还真不知该如何开口。
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罗窦的情况并不算太好。
这山里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且颇为凶险……如果不是麦子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罗窦弄不好,很难在山里生活下去。看样子,宁长真把他逼得也很惨。
脸上带着凶悍之气,一双环眼,更流露杀戈之意。
李言庆沉声道:“非是我要动宁长真,而是朝廷,要拿宁长真的人头祭旗。”
罗窦挠挠头,“你们汉人的朝廷,我不懂,也不想懂。
我只问你,你进山来,是不是想让我帮你对付宁长真……哦,应该是帮朝廷对付宁长真。”
“都老祖上,当年曾在陈朝为官。”
鱼排军恰到好处的介绍了一句,令罗窦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
“隋杨已亡,李唐当兴。
我此次南下,正为……好吧,我明说了,我就是要对付宁长真!不仅要对付他,而且我还要他的项上人头。”
李言庆发现,和罗窦这种土著说话,文绉绉的没什么作用。
索性收起那套礼法之说,把话挑了个明白。
“你和宁长真有仇?”
从李言庆话语中,罗窦听出了几分恨意。
李言庆冷哼一声道:“宁长真是我杀母仇人,我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哈哈哈,说的好!”
罗窦凝视李言庆半晌,突然间畅快的大笑,“老子对宁长真,同样是恨之入骨。
好吧,你有多少人?”
“未带一兵一卒。”
“你在消遣我吗?”
罗窦闻听,顿时勃然大怒,“老子可不没有冼老太婆那么傻。你们不出一兵一卒,难不成让我洞中儿郎白白送死吗?你知不知道,那宁长真手中有多少兵马?
万一冯家趁机找我麻烦,我这三十三洞儿郎,就难以在岭南立足。”
“我若告诉你,冯家不会出手,你怎么说?”
李言庆神情自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我李唐大军,已陈兵于江水,南下不过早晚之间。如今这天命在我李家,冯氏若执迷不悟,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们若对都老不利,我定助都老,灭冯氏一族。”
李言庆这般自若,令罗窦慢慢坐下来。
白眉紧蹙,良久之后道:“可是这般硬拼……”
“都老,我此次前来借兵,绝不是要都老和宁长真死拼。
我意助都老夺取钦州,不过都老要助我平定岭南……同样,钦州夺取之后,宁长真部属,可尽归都老。这样一来,想必都老对冯氏的忌惮,也会小那么一点了。”
“不死拼吗?”
罗窦不免心动。
俚蛮内部的争斗,虽然很酷烈,但基本上会有所保留。
毕竟俚人的数量并不多,若死拼的话,哪怕罗窦赢了,也会元气大伤。
罗窦虽然不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可这道理,他也不是不明白。
在他眼里,汉人就是那得利的渔翁。
即便是要合作,也必须加以提防……毕竟,这古往今来,汉人事后算账的例子可不少。
“都老,咱们干了!”
一旁的青年,忍不住开口劝说。
“你住嘴!”
罗窦怒斥一声,又陷入了沉思。
李言庆说:“都老,自古百越英雄辈出,我极为敬服。
隋杨无道,以至于失去了天下。如今困守于钱塘,不过苟延残喘而已。冯氏至今未曾表态,也说明他们清楚大势。宁长真不知天时,合该当亡……当今圣上,乃五百年不世出的明君,断然不会做那对不起朋友的事情。我可以保证,若都老率部归附,朝廷一定会大力协助都老。凡我治下,俚人治俚……我只是希望,俚人能和汉人一样,过富庶的生活,享太平的岁月,而不是如现在这般狼狈。”
“俚人,治俚?”
罗窦怦然心动。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谁又不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安享太平?
“你,真的可以保证,你刚才说的那些吗?”
鱼排军一旁笑道:“都老,您可能还不知道他是谁。他就是朝廷派来岭南的使者,是当今圣上的侄子,贵为王爷。而且,李王爷在中原享有盛名,素以仁义而著称。
他既然这么说,那就代表着朝廷的意思……都老,您苦了一辈子,此事若能成功,说不得还能当上朝廷的大官呢。”
“哦?”
罗窦抬起头,凝视李言庆。
“我,也可以做官?”
李言庆哈哈大笑,“都老,做官算不得什么。
此次若能铲除宁长真,以都老之功勋,本王可向朝廷奏请,拜都老为俚王,如何?”
“俚王?”
罗窦的眼睛,瞪得溜圆。
李言庆正色道:“不错,就是俚王……俚人,之王!”
入夜,起了风!
巨汉孤零零的坐在门廊上,目光有些凄迷的仰望苍穹。魁梧如同雄狮般的体魄,俨然似一座小山一样,一动不动。那沉寂中流露出来的淡淡杀气,令人心生畏惧。
凤翅鎏金镗,插在门阶前,好像一面大纛。
一阵风吹过来,摇晃那镗刃上的金环乱响,叮铃铃煞是好听。
巨汉猛然站起身,大步上前,一把抄起凤翅鎏金镗,手握儿臂粗细的长杆扑棱棱一抖。
冲天傲气,悠然生成。
李言庆,你终于来了……宇文成都等这一日,已经等了太久。你我之间,总需有一个了断!
——————————————————————
阿嚏—
李言庆行走在山道上,陡然间打了一个喷嚏。
他止住脚步,轻轻揉了揉鼻子。
“公子,是不是累了?”
雄阔海连忙上前询问。李言庆笑着摇摇头,示意继续前进。
一边走,一边笑道:“许是这山风太猛了些,一下子有点不适应,所以不舒服。
黑子,这几天也着实委屈了你。
整日里缩在那小院子里,憋坏了吧。”
“公子,他憋个甚!”
走在前面的沈光突然回头笑道:“我和柳青跑断了腿,他呆在家里确是无酒不欢。”
“又喝酒了吗?”
李言庆脸一沉,凝视雄阔海。
如凶神恶煞般的雄阔海,顿时矮了半个头。
“只是喝了一点点……公子休要听沈光胡说八道,我哪里无酒不欢了?不就是昨日和鱼老大喝了一顿,平日里都注意着呢,每天只喝一点,绝不敢贪杯误事。”
和沈光并肩一起的壮汉,正是鱼排军。
他低声道:“未曾想这么一个凶神恶煞似地好汉,竟如此畏惧主公?”
鱼排军之所以称呼李言庆为主公,还是昨天的事情。说实话,他虽在这粤西地区当上团头,心里面始终想着洛阳的繁华。毕竟,当初来粤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隋杨已亡,洛阳已变成了李唐的天下,他自然希望能回转家园。
不仅是鱼排军这么想,包括鱼排军的家人,甚至连童环在内,也希望能返回中原。
宣化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根啊!
只是想要回中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鱼家在鱼俱罗死后,已是树倒猢狲散。如果不是李言庆当时出手相救,弄不好老鱼家现在已经绝了根,断了传承的血脉。
鱼俱罗生前不擅经营,除了少数几人之外,没什么朋友。
而这其中,长孙晟已经病故多年。其他的要么是死于非命,要么就致仕还乡,声威不在。
回中原,若不能找到一个靠山的话,还不如留在邕州。
也就是这个时候,李言庆来了……
鱼俱罗生前有一个半弟子。一个是宇文成都,另外半个就是李言庆。宇文成都嘛……鱼排军没有考虑过。且不说宇文成都如今下落不明,就算是活着,又能如何?当初鱼俱罗被杀,也不见宇文成都站出来说一句好话,所以不抱希望。
但李言庆不一样,这是个出了名的重感情。
况乎李言庆现在是李唐宗室,官拜河南王,可谓是身份显赫。
若能有李言庆扶持,鱼家复起指日可待。但鱼排军明白,李言庆可以看在鱼俱罗的面子上,帮鱼家一次,未必能长久下去。鱼俱罗的教训让鱼排军明白,想要在中原站稳脚跟,不是一两代的事情。身后没个大靠山,难保会出现更大的危险。
所以,他不能再去用‘父亲的学生’这种观念对待李言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到李言庆门下!
这七八年,鱼排军经历了人世间最为悲惨的起伏。在这为人方面,远比鱼俱罗圆滑。
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鱼排军毫不犹豫的投到了李言庆麾下。
沈光轻声道:“大黑子那不是怕,是尊敬……他和公子可算得上从小一起长大,而且是世交。公子对他,也非常看重,表面上管的很严,实际上把他当成兄弟。”
“能得主公如此厚爱,也算是福气。”
“呵呵,这话说的没错……”
沈光突然岔开话题,举目眺望,“老鱼,这还有多远?”
“不远了,顺着这条山路,转个弯儿,翻过一道山梁,就是罗窦的驻地……他是个生蛮,他老子当年就是因为和宁猛力不合,最后横死于山中。若不是罗窦的实力雄厚,而且很机警,说不定早就被宁长真和麦子仲两人联手给害了。”
罗窦,就是和鱼俱罗有交情的俚帅。
鱼排军一家能在邕州落足,也是靠了罗窦的帮忙。
“既然他不容于宁长真,为何能在都稜镇开设店铺?”
“呵呵,麦子仲比他那祖父聪明,手段也很高明。一方面,他借由宁长真之手打压罗窦,另一方面,又借由罗窦之手,牵制宁长真。若非如此,罗窦早就被宁长真赶尽杀绝,就算是不死,手下那帮乌合之众,也会散了……当初罗窦吃了几次大亏后,就通过童大哥的门路,在都稜镇开设了一家酒楼。表面上是准备归附,实际上也是他的耳目。山里的山货,通过酒楼流入集市,同时又通过集市,购买一应物品。
不过,罗窦这个人很贪……主公若想借刀杀人,恐怕要给他一些好处才能成交。”
鱼排军的声音不大,恰好能让李言庆听见。
言庆闻听一笑,没有开口。
不过鱼排军已知道,李言庆此时,肯定是成竹在胸。
————————————————————————————
粤西地区,土著众多。
历朝历代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在秦汉时期,这里的土著名为百越,后来又转变为俚人,獠人等等……
根据地域的不同,这些土著的称呼也不一样。
比如,岭南被唤之以‘俚’,而云贵川则被称之为‘獠’。
称呼虽然不同,性质却是一样。在汉人口中,南方土著皆以‘蛮’字来概括。
粤西地区的俚人分为两大类,和当初李言庆在岷蜀遇到的獠人情况相似。
归化的俚人,以宁长真、冯氏为代表,叫做白俚,或称之为熟蛮;未曾归化,或者说和政府相抗衡者,则唤作黑俚,或者就是鱼排军所称呼的那样:生蛮!
总之,黑俚白俚也好,生蛮熟蛮也罢,并非一定。
两者总是相互不断的发生变化,其区分的界限也很模糊。
农耕土著,山民土著。
你归化了以后,可以出山享受汉人一切待遇。有田地,有房舍,居住在城镇里;可如果一旦遭遇政府的围攻,这些土著也能迅速退回山里,靠山为生,于是就变成了生蛮。
罗窦,现在就属于生蛮。
但罗窦进山,并不是因为政府的缘故,也不是他不想出山。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复杂。其主要的因素,就是罗窦所在的部落和宁长真的部落是世仇。罗窦的父亲死于宁猛力之手,但宁猛力的老子,却是被罗窦的父亲所杀……若要论起渊源,只怕能追溯到西晋南渡,建立东晋政权的时代。
后来罗窦又站错了队伍,和王宣仁一起反隋。
王宣仁被冼夫人所杀,罗窦也就成了孤魂野鬼,退进了粤西山中。当时鱼俱罗为监军,见罗窦勇猛,不免生出几分敬意。罗窦当年能保全实力退进山里,也盖因鱼俱罗高抬贵手。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当年留下的一份情意,居然真起了作用。
罗窦,身材不高。
勉强七尺身高,站在李言庆跟前,不免显得有些猥琐。
加之常年在深山老林里讨生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
不过,身材虽然短小,却极为结实。脖子短粗,挂着一串兽牙项链,透出剽悍之气。
李言庆一行人抵达罗窦的驻地时,已经是三更天。
罗窦居然还没有睡,和他的侄儿罗窠,就守在驻地中,等候李言庆一行人的到来。
“我听说,你想动宁长真?”
李言庆屁股还没坐稳,罗窦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幸好,在来的路上,鱼排军已经介绍了罗窦的性子。否则的话,李言庆还真不知该如何开口。
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罗窦的情况并不算太好。
这山里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且颇为凶险……如果不是麦子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罗窦弄不好,很难在山里生活下去。看样子,宁长真把他逼得也很惨。
脸上带着凶悍之气,一双环眼,更流露杀戈之意。
李言庆沉声道:“非是我要动宁长真,而是朝廷,要拿宁长真的人头祭旗。”
罗窦挠挠头,“你们汉人的朝廷,我不懂,也不想懂。
我只问你,你进山来,是不是想让我帮你对付宁长真……哦,应该是帮朝廷对付宁长真。”
“都老祖上,当年曾在陈朝为官。”
鱼排军恰到好处的介绍了一句,令罗窦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
“隋杨已亡,李唐当兴。
我此次南下,正为……好吧,我明说了,我就是要对付宁长真!不仅要对付他,而且我还要他的项上人头。”
李言庆发现,和罗窦这种土著说话,文绉绉的没什么作用。
索性收起那套礼法之说,把话挑了个明白。
“你和宁长真有仇?”
从李言庆话语中,罗窦听出了几分恨意。
李言庆冷哼一声道:“宁长真是我杀母仇人,我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哈哈哈,说的好!”
罗窦凝视李言庆半晌,突然间畅快的大笑,“老子对宁长真,同样是恨之入骨。
好吧,你有多少人?”
“未带一兵一卒。”
“你在消遣我吗?”
罗窦闻听,顿时勃然大怒,“老子可不没有冼老太婆那么傻。你们不出一兵一卒,难不成让我洞中儿郎白白送死吗?你知不知道,那宁长真手中有多少兵马?
万一冯家趁机找我麻烦,我这三十三洞儿郎,就难以在岭南立足。”
“我若告诉你,冯家不会出手,你怎么说?”
李言庆神情自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我李唐大军,已陈兵于江水,南下不过早晚之间。如今这天命在我李家,冯氏若执迷不悟,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们若对都老不利,我定助都老,灭冯氏一族。”
李言庆这般自若,令罗窦慢慢坐下来。
白眉紧蹙,良久之后道:“可是这般硬拼……”
“都老,我此次前来借兵,绝不是要都老和宁长真死拼。
我意助都老夺取钦州,不过都老要助我平定岭南……同样,钦州夺取之后,宁长真部属,可尽归都老。这样一来,想必都老对冯氏的忌惮,也会小那么一点了。”
“不死拼吗?”
罗窦不免心动。
俚蛮内部的争斗,虽然很酷烈,但基本上会有所保留。
毕竟俚人的数量并不多,若死拼的话,哪怕罗窦赢了,也会元气大伤。
罗窦虽然不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可这道理,他也不是不明白。
在他眼里,汉人就是那得利的渔翁。
即便是要合作,也必须加以提防……毕竟,这古往今来,汉人事后算账的例子可不少。
“都老,咱们干了!”
一旁的青年,忍不住开口劝说。
“你住嘴!”
罗窦怒斥一声,又陷入了沉思。
李言庆说:“都老,自古百越英雄辈出,我极为敬服。
隋杨无道,以至于失去了天下。如今困守于钱塘,不过苟延残喘而已。冯氏至今未曾表态,也说明他们清楚大势。宁长真不知天时,合该当亡……当今圣上,乃五百年不世出的明君,断然不会做那对不起朋友的事情。我可以保证,若都老率部归附,朝廷一定会大力协助都老。凡我治下,俚人治俚……我只是希望,俚人能和汉人一样,过富庶的生活,享太平的岁月,而不是如现在这般狼狈。”
“俚人,治俚?”
罗窦怦然心动。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谁又不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安享太平?
“你,真的可以保证,你刚才说的那些吗?”
鱼排军一旁笑道:“都老,您可能还不知道他是谁。他就是朝廷派来岭南的使者,是当今圣上的侄子,贵为王爷。而且,李王爷在中原享有盛名,素以仁义而著称。
他既然这么说,那就代表着朝廷的意思……都老,您苦了一辈子,此事若能成功,说不得还能当上朝廷的大官呢。”
“哦?”
罗窦抬起头,凝视李言庆。
“我,也可以做官?”
李言庆哈哈大笑,“都老,做官算不得什么。
此次若能铲除宁长真,以都老之功勋,本王可向朝廷奏请,拜都老为俚王,如何?”
“俚王?”
罗窦的眼睛,瞪得溜圆。
李言庆正色道:“不错,就是俚王……俚人,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