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传国玉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淮南的袁术之乱,很快便被平定了,张彦也得以将其势力扩展到淮南一带,与江东的陈登遥相呼应。
张彦班师回朝的路上,便上奏天子,奏请封赏有功之臣,天子刘协按照张彦所奏请的官职进行封赏,丝毫没有吝啬。
回到彭城时,天子刘协更是亲率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接,以彰显对张彦的隆宠。
不过,张彦却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也没有不可一世的神情,而是兢兢业业,十分小心的和刘协保持着君臣之礼。
刘协见张彦言行举止都没有任何嚣张跋扈的地方,所做的事情,都是可圈可点,让人无懈可击。
其实,刘协从进入彭城的那一刻起,就在暗中跟张彦较劲。
他连续遭到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控制,当时年轻,自己也没有什么心腹,经过几年的培养,他的身边终于有了以外戚伏完、董承二人为首的心腹。
他年纪越大,想摆脱束缚的感觉也就越大,所以,对张彦一开始就抱着敌意。
但张彦势大,整个彭城都是他的心腹,他心里明白,自己这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而已。要想不成为傀儡,就只能扳倒张彦。
所以,他便以退为进,在一些事情上,很顺从的听从张彦的意见,渐渐的让张彦对权力的.继续膨胀,等到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得像董卓、李傕、郭汜他们那样贪婪,甚至会遭受天下群雄的讨伐。
可是,让刘协没有想到的是,张彦做事,从来都是滴水不漏,甚至在礼节上,也时刻与他保持着君臣关系,凡是他所想做的大事,都会奏请刘协进行核准。也就是说,张彦的一切做为,都是在圣旨或者圣意许可之内完成的,并没有僭越的行为。
刘协来到彭城已经大半年了,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没有看到张彦露出狐狸尾巴,这让他对张彦另眼相看,只觉得这个人,城府极深,很有可能是比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更难对付的人。
除此之外,张彦还刻意安排了早朝,在彭城的文武大臣大多每曰到崇华殿觐见天子,并向天子奏请国家大事。而这些国家大事,一般都是由群臣奏请,再由他亲口答应的。
张彦虽然每天也上早朝,但多数时间都是沉默不语。
这样一来,刘协就很难抓住张彦的把柄,也很难让张彦落人口舌,而且群臣似乎对张彦的做法都很满意,对张彦也都是礼让有加,尊敬非常。
这让刘协一度认为,张彦或许就是上天派来辅佐他的社稷之臣。
但是,刘协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了,侍中认为,在狡猾的狐狸,也终究会有露出尾巴的一天,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张彦露出狐狸尾巴的那一刻。
刘协亲自迎接张彦班师回朝,在群臣看来,这是何等的殊荣啊,不仅如此,刘协还邀请张彦与他同乘玉辂。
不过,这一要求,却被张彦婉言的谢绝,并以责备的语气告诉刘协什么是君臣之礼,让刘协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
来到崇华殿,张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从袁术那里得来的传国玉玺献给了刘协。
刘协见到传国玉玺时,两眼放光,惊喜万分。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此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从这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到传国玉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2000余年,忽隐忽现,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但这次张彦所献的传国玉玺,是实打实的真品。
传国玉玺乃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而成。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传国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玉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便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刘协得到传国玉玺,细细把玩的一番。他小时候曾有幸目睹过传国玉玺,对其印象颇深,此次再次拿在手中观看,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与他小时候见过的传国玉玺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这传国玉玺,是真的。
如今,传国玉玺再一次回到了大汉皇帝的手里,而一直被人戏称为白版皇帝的大汉天子刘协,也重新获得了做皇帝的尊严和荣耀。
欢喜之余,刘协当即问道:“大将军此次不仅平定了淮南之乱,更是献此国之重器,朕心甚悦。大将军,你想要什么样的赏赐,尽管说来,朕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张彦站在大殿上,抱拳道:“启禀陛下,臣承蒙陛下厚爱,让臣身兼太尉、大将军两个要职,总领朝中文武百官,臣已经位极人臣,不需要再有什么封赏了。”
刘协怔了一下,忙道:“那怎么行!朕若是有功不赏,以后谁还会为朕效力?如今群臣在侧,不知道诸位爱卿以为朕当如何封赏大将军?”
大司农陈群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大将军已经位极人臣,官职上已经不能再封赏了,如果陛下执意要赏赐的话,臣以为,可以敕封大将军为公!以彰显陛下的隆恩浩荡!”
此话一出,光禄勋钟繇、卫尉王朗、大鸿胪华歆、廷尉张昭等人纷纷奏道:“臣等附议!”
刘协看到这一幕,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心理面却极为不高兴,如今在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一半以上都是张彦的心腹之臣,也就是说,整个朝廷都控制在了张彦的手里,他这个皇帝,虽然每天一如既往的上朝,但仍然感觉是受人摆布和控制!
但此时此刻,刘协也无可奈何,毕竟是他提出来的,不能加官,就只能晋爵了。
“嗯,卿等说的极是,那朕就晋封大将军为留公,以留县、广戚、阴平、戚县、薛县、丰县六县组成留国,为大将军的封国,食邑六县。”刘协说道。
“臣谢陛下隆恩!”张彦抱拳道。
从崇华殿离开之后,陈群走在张彦的身边,问道:“主公,刚才陛下问主公要什么赏赐,为什么主公说什么也不要?”
张彦笑道:“如果陛下真要赏赐于我,何必再问我?你别看陛下小小年纪,城府深着呢,这个小皇帝可不简单,我绝对不会给他留下任何把柄的。”
“主公英明!属下望尘莫及!”
“不必拍马屁了,跟我一起去大将军府,我有事要与你商议!”
“喏!”
张彦和陈群一起来到了大将军府,回到府中,两人分宾主坐定,张彦便对陈群道:“如今大乱初定,袁术在淮南一带的势力也连根拔起了,但兖州、青州、豫州都是饱经战乱之地,田地荒芜,百姓流矢严重。虽然袁绍已经占据了并州,但幽州还有公孙瓒未灭,就算他灭了公孙瓒,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来消化所占有的地区,绝对不会南下。而江东局势大体如此,有陈登坐镇金陵,我也放心许多。如此一来,我们便有三五年的安定时期,我的意思是,由你全权主持屯田事宜,广开阡陌,修建水渠,利用这几年时间,积蓄粮秣,潜心发展,你觉得如何?”
陈群道:“主公的意思属下深表赞同,如今淮南袁术一平定,整个中原已经没有我军的对手了,属下以为,还可以派出军队,去占领颍川,完全占有中原,然后开始推行屯田,三五年之内,必然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
“嗯,那以你之见,颍川当派何人去驻守?”
“属下以为,陈应最为合适,可由他率领一万军队,前往颍川。陈应乃陈登之弟,才学虽然不及陈登,但镇守地方,却是别有一套。另外,主公还应该派遣一位能够治理地方的人才,加以辅佐陈应,这样一来,颍川便可勿忧。”
“你心中可有人选?”张彦点了点头,表示肯定陈群的意见,便问道。
陈群道:“属下以为,主公身边的杨修可堪当此任。杨修乃年轻才俊,若留在身边,未免是大材小用,不如外放,加以历练,久后必然能够成为治世之臣!”
“好吧,那就以陈应为颍川太守,杨修为其长史,另外以陈珪为豫州刺史。明曰上早朝时,你就向陛下奏请屯田事宜。”
“喏!”
商议完毕,张彦便让人去把杨修叫来,对杨修进行了一番淳淳教诲,希望杨修能够理解他的安排,在颍川的土地上,绽放出他应有的光芒。
杨修对于张彦的安排十分开心,他早就想到外地做官,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次有了这次机会,他绝对不会错过。
淮南的袁术之乱,很快便被平定了,张彦也得以将其势力扩展到淮南一带,与江东的陈登遥相呼应。
张彦班师回朝的路上,便上奏天子,奏请封赏有功之臣,天子刘协按照张彦所奏请的官职进行封赏,丝毫没有吝啬。
回到彭城时,天子刘协更是亲率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接,以彰显对张彦的隆宠。
不过,张彦却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也没有不可一世的神情,而是兢兢业业,十分小心的和刘协保持着君臣之礼。
刘协见张彦言行举止都没有任何嚣张跋扈的地方,所做的事情,都是可圈可点,让人无懈可击。
其实,刘协从进入彭城的那一刻起,就在暗中跟张彦较劲。
他连续遭到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控制,当时年轻,自己也没有什么心腹,经过几年的培养,他的身边终于有了以外戚伏完、董承二人为首的心腹。
他年纪越大,想摆脱束缚的感觉也就越大,所以,对张彦一开始就抱着敌意。
但张彦势大,整个彭城都是他的心腹,他心里明白,自己这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而已。要想不成为傀儡,就只能扳倒张彦。
所以,他便以退为进,在一些事情上,很顺从的听从张彦的意见,渐渐的让张彦对权力的.继续膨胀,等到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得像董卓、李傕、郭汜他们那样贪婪,甚至会遭受天下群雄的讨伐。
可是,让刘协没有想到的是,张彦做事,从来都是滴水不漏,甚至在礼节上,也时刻与他保持着君臣关系,凡是他所想做的大事,都会奏请刘协进行核准。也就是说,张彦的一切做为,都是在圣旨或者圣意许可之内完成的,并没有僭越的行为。
刘协来到彭城已经大半年了,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没有看到张彦露出狐狸尾巴,这让他对张彦另眼相看,只觉得这个人,城府极深,很有可能是比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更难对付的人。
除此之外,张彦还刻意安排了早朝,在彭城的文武大臣大多每曰到崇华殿觐见天子,并向天子奏请国家大事。而这些国家大事,一般都是由群臣奏请,再由他亲口答应的。
张彦虽然每天也上早朝,但多数时间都是沉默不语。
这样一来,刘协就很难抓住张彦的把柄,也很难让张彦落人口舌,而且群臣似乎对张彦的做法都很满意,对张彦也都是礼让有加,尊敬非常。
这让刘协一度认为,张彦或许就是上天派来辅佐他的社稷之臣。
但是,刘协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了,侍中认为,在狡猾的狐狸,也终究会有露出尾巴的一天,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张彦露出狐狸尾巴的那一刻。
刘协亲自迎接张彦班师回朝,在群臣看来,这是何等的殊荣啊,不仅如此,刘协还邀请张彦与他同乘玉辂。
不过,这一要求,却被张彦婉言的谢绝,并以责备的语气告诉刘协什么是君臣之礼,让刘协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
来到崇华殿,张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从袁术那里得来的传国玉玺献给了刘协。
刘协见到传国玉玺时,两眼放光,惊喜万分。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此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从这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到传国玉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2000余年,忽隐忽现,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但这次张彦所献的传国玉玺,是实打实的真品。
传国玉玺乃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而成。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传国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玉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便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刘协得到传国玉玺,细细把玩的一番。他小时候曾有幸目睹过传国玉玺,对其印象颇深,此次再次拿在手中观看,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与他小时候见过的传国玉玺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这传国玉玺,是真的。
如今,传国玉玺再一次回到了大汉皇帝的手里,而一直被人戏称为白版皇帝的大汉天子刘协,也重新获得了做皇帝的尊严和荣耀。
欢喜之余,刘协当即问道:“大将军此次不仅平定了淮南之乱,更是献此国之重器,朕心甚悦。大将军,你想要什么样的赏赐,尽管说来,朕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张彦站在大殿上,抱拳道:“启禀陛下,臣承蒙陛下厚爱,让臣身兼太尉、大将军两个要职,总领朝中文武百官,臣已经位极人臣,不需要再有什么封赏了。”
刘协怔了一下,忙道:“那怎么行!朕若是有功不赏,以后谁还会为朕效力?如今群臣在侧,不知道诸位爱卿以为朕当如何封赏大将军?”
大司农陈群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大将军已经位极人臣,官职上已经不能再封赏了,如果陛下执意要赏赐的话,臣以为,可以敕封大将军为公!以彰显陛下的隆恩浩荡!”
此话一出,光禄勋钟繇、卫尉王朗、大鸿胪华歆、廷尉张昭等人纷纷奏道:“臣等附议!”
刘协看到这一幕,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心理面却极为不高兴,如今在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一半以上都是张彦的心腹之臣,也就是说,整个朝廷都控制在了张彦的手里,他这个皇帝,虽然每天一如既往的上朝,但仍然感觉是受人摆布和控制!
但此时此刻,刘协也无可奈何,毕竟是他提出来的,不能加官,就只能晋爵了。
“嗯,卿等说的极是,那朕就晋封大将军为留公,以留县、广戚、阴平、戚县、薛县、丰县六县组成留国,为大将军的封国,食邑六县。”刘协说道。
“臣谢陛下隆恩!”张彦抱拳道。
从崇华殿离开之后,陈群走在张彦的身边,问道:“主公,刚才陛下问主公要什么赏赐,为什么主公说什么也不要?”
张彦笑道:“如果陛下真要赏赐于我,何必再问我?你别看陛下小小年纪,城府深着呢,这个小皇帝可不简单,我绝对不会给他留下任何把柄的。”
“主公英明!属下望尘莫及!”
“不必拍马屁了,跟我一起去大将军府,我有事要与你商议!”
“喏!”
张彦和陈群一起来到了大将军府,回到府中,两人分宾主坐定,张彦便对陈群道:“如今大乱初定,袁术在淮南一带的势力也连根拔起了,但兖州、青州、豫州都是饱经战乱之地,田地荒芜,百姓流矢严重。虽然袁绍已经占据了并州,但幽州还有公孙瓒未灭,就算他灭了公孙瓒,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来消化所占有的地区,绝对不会南下。而江东局势大体如此,有陈登坐镇金陵,我也放心许多。如此一来,我们便有三五年的安定时期,我的意思是,由你全权主持屯田事宜,广开阡陌,修建水渠,利用这几年时间,积蓄粮秣,潜心发展,你觉得如何?”
陈群道:“主公的意思属下深表赞同,如今淮南袁术一平定,整个中原已经没有我军的对手了,属下以为,还可以派出军队,去占领颍川,完全占有中原,然后开始推行屯田,三五年之内,必然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
“嗯,那以你之见,颍川当派何人去驻守?”
“属下以为,陈应最为合适,可由他率领一万军队,前往颍川。陈应乃陈登之弟,才学虽然不及陈登,但镇守地方,却是别有一套。另外,主公还应该派遣一位能够治理地方的人才,加以辅佐陈应,这样一来,颍川便可勿忧。”
“你心中可有人选?”张彦点了点头,表示肯定陈群的意见,便问道。
陈群道:“属下以为,主公身边的杨修可堪当此任。杨修乃年轻才俊,若留在身边,未免是大材小用,不如外放,加以历练,久后必然能够成为治世之臣!”
“好吧,那就以陈应为颍川太守,杨修为其长史,另外以陈珪为豫州刺史。明曰上早朝时,你就向陛下奏请屯田事宜。”
“喏!”
商议完毕,张彦便让人去把杨修叫来,对杨修进行了一番淳淳教诲,希望杨修能够理解他的安排,在颍川的土地上,绽放出他应有的光芒。
杨修对于张彦的安排十分开心,他早就想到外地做官,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次有了这次机会,他绝对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