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62章
罗子兴等人自然是喜出望外,高兴得合不拢嘴。
就是窑厂里的那些大师傅、学徒、窑工,也都在私底下纷纷议论:“大小姐也太厉害了!只要是她烧的窑,成品都在七、八成左右,就算是老东家在世的时候,也没这个本事!大小姐不会是窑神转世吧?”
“是不是窑神转世不好说,但跟着大小姐干活肯定不愁没饭吃1
“别的窑厂一炉窑的成品在三、四成左右就已经能赚不少钱了, 我们窑厂这些日子怕是赚疯了吧!一炉窑能顶别人两炉窑呢!你们看周掌柜,脸上那笑就没断过。”
众人说起这件事就兴奋不已,整个窑厂喜气洋洋的,充满了干劲。
此消彼长。
良玉窑厂在经历了最初的热闹之后,祭白瓷虽然依旧销售的很好,可玉瓷做的日常瓷却在宋家上了青花矾红釉上彩之后订单一落千丈, 好的时候能有两、三个订单, 不好的时候甚至都不能开张。
宋桃轻轻地摩挲着手中的青花矾红釉上彩八角玲珑杯上桔红色的杮子。
前世,宋积云推出青花矾红釉上彩是在五年后, 宁王三十寿诞。
宋家窑厂出尽了风头。
难道这个时候宋积云就已经掌握了青花矾红釉上彩的技艺?
宋桃眉头微蹙。
偏偏洪家派过来帮宋桃管理窑厂的管事却眉飞色舞:“如今说起祭瓷,谁不提一声‘良玉窑厂’!就连万公公也被惊动了。前两天还派了人来问老太爷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家老太爷说了,春节是送节礼最频繁的时节,让我们把祭祀用的瓷器做个礼盒装,十六件、二十六件、三十件……到九十九件,过几天老太爷去苏州给鹤山书院的先生们送礼的时候带上一些,我们这边再把消息一散,销量肯定又会暴增。”
像个小富即安, 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宋桃面带冷意,心里涌起一阵烦躁。
洪家人的眼界不过如此,管得却挺宽的。前些日子窑厂销售好的时候, 派了个管事到账房“帮忙”。后来见发货的人忙得脚不沾地, 又派了几个人到库房“帮忙”。这两天见窑厂的日用瓷销得不好, 就派了这个管事来“帮忙”。
她感觉原本窑厂那些看见她就毕恭毕敬的大师傅和窑工对她都没有从前那样的尊重了。
宋桃端起茶盅,慢慢地喝着茶。
她和洪家的合作既不占资金的优势,又不占人脉的优势,只有一技傍身。而这些大师傅们学了她的手艺, 迟迟早早都会生出小心思来。长此以往, 恐怕窑厂迟早会没有她的立足之地。
“日用瓷销量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她佯装担忧地开口,问洪家派来的管事,“我们还有不少日常瓷的库存呢?”
管事不以为然,笑道:“瓷器又不是吃食,今天卖不出去就只能丢了,我们慢慢卖就是了。要紧的是祭瓷,谁家祭祀不得买几个,只要我们烧得出来,就能吃一辈子。”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见识过宋积云的手段!
她能让伱吃一辈子?
宋桃在心里冷笑,送走了洪家的管事,她在无人的账房里坐了良久。
*
宋桃不高兴,宋积云也不满意。
她虽然靠着青花矾红釉上彩扳回了一局,可玉瓷的配方在宋桃手里是真,宋桃靠着它卖祭瓷赚得盆满钵满是真。她就算是扳回了一局,也像是吞了半个苍蝇似的恶心。
宋积云在窑厂的雅间看着这几天的账目。
香簪在外面探头。
宋积云道:“干什么呢?鬼鬼祟祟的!有话就说。”
香簪笑嘻嘻地跳了出来,倒豆子般噼里啪啦地道:“元公子派了人来问您什么时候回去?让您回去之后去他那里一趟——太太说马上重阳节了,今年冬天来的晚,天气好,邀了元公子一道去报恩寺登山,也好让两位小姐透透气。”
宋积云哪有心情登山, 她问香簪:“元公子答应了没有?”
香簪摇头:“元公子还没给太太回话,估摸是想等您回来了再做打算。”
宋积云冷哼。
以元允中的脾气,多半是不想去。
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这段时间她娘又是给他买马,又是给他做皮裘,他就算是想不去也不愿意直接拒绝她娘,十之八、九是指着她去做这恶人呢!
正好她在这里生气也一时气不出办法来,干脆回去陪家里人过个重阳节好了。
宋积云打定主意,回了城里的宋府。
钱氏正在叮嘱郑嬷嬷:“去跟报恩寺的说一声,我们就不爬山了。马车直接从后山到凌霄阁,看看风景就回。再就是三位小姐那里,让裁缝来做些新衣裳,从前的衣裳颜色太亮,如今却不合适。”
话说到最后,声音都低了下去。
郑嬷嬷眼睛微湿,抬眼却看见了宋积云。她忙道:“太太,大小姐回来了1
钱氏顿时一扫之前萎靡,立刻欢欢喜喜地站了起来,招呼宋积云:“快,快坐下来说话。你这一去十来天的,我又担心又怕吵着你了,连派个人去问一声都不敢。”然后拉着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露出满意的笑容来,“没瘦!看来香簪把你照顾得不错,打赏1
她吩咐郑嬷嬷,又抱怨道:“你和你爹一样,做起事来就什么都不顾。家里也不缺那点银子,还是身体要紧。”
宋积云抱了抱钱氏,安慰了她一会儿。
钱氏自然要留了她用晚膳。
元允中那边却派了人过来,对钱氏道:“公子的意思,与其去报恩寺,不如去八仙庵。”
宋积云和钱氏一头雾水。
八仙庵之所以香火旺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
它离北城门只有三里地。
城里的妇人去上香,半日即可来回。
唯一值得称道的一片竹林,还是庵堂几任住持花了几十年时间陆陆续续种的。略有些家资的人家在后院也能种出这样一片竹林来。
因而去八仙庵求子、看并吃素斋的人不少,看风景的人却没几个。
不像报恩寺,占了几个山头,巍峨雄伟,自然风光无数;也不像无名寺,建在崇山峻岭间,奇石险峰,引人惊叹。
钱氏猜测道:“元公子是觉得我们孤儿寡母的,去报恩寺不方便吗?”
(本章完)
第162章
罗子兴等人自然是喜出望外,高兴得合不拢嘴。
就是窑厂里的那些大师傅、学徒、窑工,也都在私底下纷纷议论:“大小姐也太厉害了!只要是她烧的窑,成品都在七、八成左右,就算是老东家在世的时候,也没这个本事!大小姐不会是窑神转世吧?”
“是不是窑神转世不好说,但跟着大小姐干活肯定不愁没饭吃1
“别的窑厂一炉窑的成品在三、四成左右就已经能赚不少钱了, 我们窑厂这些日子怕是赚疯了吧!一炉窑能顶别人两炉窑呢!你们看周掌柜,脸上那笑就没断过。”
众人说起这件事就兴奋不已,整个窑厂喜气洋洋的,充满了干劲。
此消彼长。
良玉窑厂在经历了最初的热闹之后,祭白瓷虽然依旧销售的很好,可玉瓷做的日常瓷却在宋家上了青花矾红釉上彩之后订单一落千丈, 好的时候能有两、三个订单, 不好的时候甚至都不能开张。
宋桃轻轻地摩挲着手中的青花矾红釉上彩八角玲珑杯上桔红色的杮子。
前世,宋积云推出青花矾红釉上彩是在五年后, 宁王三十寿诞。
宋家窑厂出尽了风头。
难道这个时候宋积云就已经掌握了青花矾红釉上彩的技艺?
宋桃眉头微蹙。
偏偏洪家派过来帮宋桃管理窑厂的管事却眉飞色舞:“如今说起祭瓷,谁不提一声‘良玉窑厂’!就连万公公也被惊动了。前两天还派了人来问老太爷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家老太爷说了,春节是送节礼最频繁的时节,让我们把祭祀用的瓷器做个礼盒装,十六件、二十六件、三十件……到九十九件,过几天老太爷去苏州给鹤山书院的先生们送礼的时候带上一些,我们这边再把消息一散,销量肯定又会暴增。”
像个小富即安, 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宋桃面带冷意,心里涌起一阵烦躁。
洪家人的眼界不过如此,管得却挺宽的。前些日子窑厂销售好的时候, 派了个管事到账房“帮忙”。后来见发货的人忙得脚不沾地, 又派了几个人到库房“帮忙”。这两天见窑厂的日用瓷销得不好, 就派了这个管事来“帮忙”。
她感觉原本窑厂那些看见她就毕恭毕敬的大师傅和窑工对她都没有从前那样的尊重了。
宋桃端起茶盅,慢慢地喝着茶。
她和洪家的合作既不占资金的优势,又不占人脉的优势,只有一技傍身。而这些大师傅们学了她的手艺, 迟迟早早都会生出小心思来。长此以往, 恐怕窑厂迟早会没有她的立足之地。
“日用瓷销量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她佯装担忧地开口,问洪家派来的管事,“我们还有不少日常瓷的库存呢?”
管事不以为然,笑道:“瓷器又不是吃食,今天卖不出去就只能丢了,我们慢慢卖就是了。要紧的是祭瓷,谁家祭祀不得买几个,只要我们烧得出来,就能吃一辈子。”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见识过宋积云的手段!
她能让伱吃一辈子?
宋桃在心里冷笑,送走了洪家的管事,她在无人的账房里坐了良久。
*
宋桃不高兴,宋积云也不满意。
她虽然靠着青花矾红釉上彩扳回了一局,可玉瓷的配方在宋桃手里是真,宋桃靠着它卖祭瓷赚得盆满钵满是真。她就算是扳回了一局,也像是吞了半个苍蝇似的恶心。
宋积云在窑厂的雅间看着这几天的账目。
香簪在外面探头。
宋积云道:“干什么呢?鬼鬼祟祟的!有话就说。”
香簪笑嘻嘻地跳了出来,倒豆子般噼里啪啦地道:“元公子派了人来问您什么时候回去?让您回去之后去他那里一趟——太太说马上重阳节了,今年冬天来的晚,天气好,邀了元公子一道去报恩寺登山,也好让两位小姐透透气。”
宋积云哪有心情登山, 她问香簪:“元公子答应了没有?”
香簪摇头:“元公子还没给太太回话,估摸是想等您回来了再做打算。”
宋积云冷哼。
以元允中的脾气,多半是不想去。
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这段时间她娘又是给他买马,又是给他做皮裘,他就算是想不去也不愿意直接拒绝她娘,十之八、九是指着她去做这恶人呢!
正好她在这里生气也一时气不出办法来,干脆回去陪家里人过个重阳节好了。
宋积云打定主意,回了城里的宋府。
钱氏正在叮嘱郑嬷嬷:“去跟报恩寺的说一声,我们就不爬山了。马车直接从后山到凌霄阁,看看风景就回。再就是三位小姐那里,让裁缝来做些新衣裳,从前的衣裳颜色太亮,如今却不合适。”
话说到最后,声音都低了下去。
郑嬷嬷眼睛微湿,抬眼却看见了宋积云。她忙道:“太太,大小姐回来了1
钱氏顿时一扫之前萎靡,立刻欢欢喜喜地站了起来,招呼宋积云:“快,快坐下来说话。你这一去十来天的,我又担心又怕吵着你了,连派个人去问一声都不敢。”然后拉着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露出满意的笑容来,“没瘦!看来香簪把你照顾得不错,打赏1
她吩咐郑嬷嬷,又抱怨道:“你和你爹一样,做起事来就什么都不顾。家里也不缺那点银子,还是身体要紧。”
宋积云抱了抱钱氏,安慰了她一会儿。
钱氏自然要留了她用晚膳。
元允中那边却派了人过来,对钱氏道:“公子的意思,与其去报恩寺,不如去八仙庵。”
宋积云和钱氏一头雾水。
八仙庵之所以香火旺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
它离北城门只有三里地。
城里的妇人去上香,半日即可来回。
唯一值得称道的一片竹林,还是庵堂几任住持花了几十年时间陆陆续续种的。略有些家资的人家在后院也能种出这样一片竹林来。
因而去八仙庵求子、看并吃素斋的人不少,看风景的人却没几个。
不像报恩寺,占了几个山头,巍峨雄伟,自然风光无数;也不像无名寺,建在崇山峻岭间,奇石险峰,引人惊叹。
钱氏猜测道:“元公子是觉得我们孤儿寡母的,去报恩寺不方便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