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的花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9月19日晚,和女儿一起到深圳大剧院观看了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剧牡丹亭第二部。我们看的是青春版舞台剧,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是这台昆剧的艺术总监和总制作人,全剧分上、中、下三部。白先勇先生对昆剧艺术一往情深,做了二十年推广昆剧的“义工”近年来更是热心向年轻一代介绍昆剧,经常在港、台与昆剧艺术家合作,作公开演讲。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生的成功之作,他希望以此作为开端为昆曲艺术的振兴和中华文艺复兴作不懈努力。
牡丹亭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名著,其内容无需我在这儿赘述了。我就说说我们母女俩观看昆剧牡丹亭过程中的小小花絮吧。
一、购票的花絮
看戏前后的过程中最具有戏剧性的是订票时闹出的小插曲。国内小有名气的苏州昆剧院定于9月19号来深圳演出,深圳演出公司早在一个月前就大力宣传,购票网络的预售也紧接着开始发售演出观摩票了。记得那是在我去云南旅游的第二天,忽然收到女儿发来的手机短信“牡丹亭的上、中、下部,你喜欢看那部?不许回答随便。”看到短信,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鬼丫头又给我出心里测试题了。于是,没有多想就回复“喜欢看中集”短信回复以后的几天里,如同石沉大海。旅游空闲时心中也曾犯嘀咕:“这个鬼丫头,测试完了,怎么也不告诉我结果?!”倒是接下来的游览行程一直紧张,也就无暇再顾及什么测试答案了。
旅游结束回到家里,女儿提起看戏的事情时问我:“老妈你好奇怪呀,看牡丹亭为什么喜欢看中间的一部呢?”我一听大吃一惊,说:“啊?你发短信给我,是让我选择看戏的场次?我还以为是让我做心理测试呢!早知道是看戏,那就肯定会选择第一部呀,看游园惊梦该多美呀!”女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的选择是场误会呀!她只好叹了口气说:“咳,这次我可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剧院里最好的位置给你看戏呀,座位是第一排的正中间第十六号。我知道你喜欢拍照,这次家里的三部相机都归你用,让你拍过瘾。”我开心了:“哈哈中部就中部吧,反正前后的故事情节也都知道。只是我也没有三只手呀,用不了三个相机的。”进入剧院就座时,我才知道,女儿自己的座位并不在我旁边,她坐在第二排的过道边,因为那个等级的票价可以便宜一百多元呢。那一刻感动和欣慰再次涌上心头,长大了的女儿在很多时候都给了我体贴入微的感受。
二、完美的享受
没想到的是,以现代时尚的年轻人居多的深圳市喜欢戏剧的人还真不少。或许是平日里的生活节奏过于紧张,所以人们希望在慢悠悠的视听环境里舒缓一下平日里紧绷着的神经吧。深圳大剧院里几乎座无虚席,两边的走道里还有些加座。女儿从旁边加座人的议论话题判断出,他们是市教育局的,头晚已经看过第一部了,明晚还准备接着看第三部。
就座前我们在剧院大厅里拿到了印制得十分精美的牡丹亭剧目的介绍材料。从资料上看,两位主演都是国内年轻的昆曲名角,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是艺术硕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是苏州市政协委员。两位都是中国戏剧最高奖项第23届梅花奖得主,2007年同赴法国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中唯一代表昆曲的演出。
整部戏里,演员们的演出都十分投入。尤其是两位主角,无论扮相还是唱功都无可挑剔。在第二部戏中杜丽娘大部分的戏是以鬼魂的形象出台,虽然身着素色衣裙却无比冷艳,看她轻盈婀娜的台步,看她轻拂水袖的妩媚,看她脉脉含情的秀目无不让人倍生怜爱;再听她那幽幽的念白,哀婉的唱段,虽然句句都显哀怨,却也格外温婉动听。
再看那柳梦梅也是儒雅俊美,风流倜傥。在湖边拾得一幅美人画像,便对画中人一往情深,沉醉痴迷。扮演者俞玖林的一招一式,一念一唱把个如梦如痴的多情书生诠释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忍俊不住发出窃窃的笑声,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视觉听觉效果极佳,应该说这部戏真的给了我们尽善尽美的享受。通过观摩这部戏真可以帮你去体会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三、拍摄的得失
戏演得再好看过之后也会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拍摄一些剧照保存下来,何况我对拍照也兴趣正浓呢。女儿也是投其所好才不惜破费买了最贵的座位。心想可不能辜负女儿的一片心,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早早的就把家里的两个“傻瓜”相机都充足了电。
周五的下午,准女婿发短信问女儿“需要带什么回家?”女儿回复“相机、伞、人!”我那宝贝女儿一贯这么调皮。相机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进一步体现了她对支持老妈拍剧照的重视程度。其实我这个笨老妈根本就不懂摄影,简单地按一下快门就是我拍照的唯一技术。所以单反相机拿回来,我也不知道怎么摆弄它。女儿命男友把相机设置成固定模式后交给我,我问:现在是不是相当于“大傻瓜”机?他们回答“应该是”于是我带上了从未用过的“大傻瓜相机”背包里自然也没忘记装进了自己的小卡片机。
到剧院入座后,女儿坐在旁边,我赶紧拿出相机让她教我怎样简单地调试焦距,怎样按动快门。开演前女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了。我左顾右盼了一下,看到不少的观众都带着相机,和我相隔一人的邻座的女孩子手里的相机看起来很够水准,配着长长的白色镜头,很像是人们所说的“小白”、“大白”演出过程中,我时常听到她按动快门的咔嚓声。还有一位胸前挂着牌牌的中年男子,时常站到前沿的乐池边缘对准舞台狂拍一气。我的座位确实好,第一排正对舞台中央,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在这么好的位置上看戏,看戏的全过程中,我都手、眼、耳并用,心里别提有多美滋滋的了。
中场过后,女儿坐到了我的旁边,她问我拍得如何?由于出门前为了防止我老是翻看拍的照片用光会电池(因为没有配备用电池),相机被设置成不能翻看的模式了,所以拍的照片是否清楚我根本不知道。但是因为心情好呀,感觉自然就不错,于是我很开心地回答:大机子就是清楚。不料,当她看到我拍照的动作时,对我的拍照技术提出了怀疑。女儿说:“老妈,恐怕是你在镜头里看着清楚,拍出来的照片是糊的吧?!”我问:“为什么?”女儿学着我的动作说:“你看似很专业的样子一按快门,咔嚓一响你就放下机子,这就肯定虚了。”然后她告诉我夜间的舞台拍摄相机感光成像没那么快的,你要支撑着手臂,端稳相机咔嚓以后至少要等十秒钟再放下机子。
后半场的演出,我很小心地按照女儿教给的方法拍照。回家整理的时候,发现前半部分的照片果然如女儿所料,几乎全部虚化了。幸好当时我是双管齐下,大相机的没拍好,还有小卡片机拍的来弥补。而且通过这次的拍摄,我也算是知道了夜间舞台拍摄的一些方法。
9月19日晚,和女儿一起到深圳大剧院观看了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剧牡丹亭第二部。我们看的是青春版舞台剧,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是这台昆剧的艺术总监和总制作人,全剧分上、中、下三部。白先勇先生对昆剧艺术一往情深,做了二十年推广昆剧的“义工”近年来更是热心向年轻一代介绍昆剧,经常在港、台与昆剧艺术家合作,作公开演讲。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生的成功之作,他希望以此作为开端为昆曲艺术的振兴和中华文艺复兴作不懈努力。
牡丹亭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名著,其内容无需我在这儿赘述了。我就说说我们母女俩观看昆剧牡丹亭过程中的小小花絮吧。
一、购票的花絮
看戏前后的过程中最具有戏剧性的是订票时闹出的小插曲。国内小有名气的苏州昆剧院定于9月19号来深圳演出,深圳演出公司早在一个月前就大力宣传,购票网络的预售也紧接着开始发售演出观摩票了。记得那是在我去云南旅游的第二天,忽然收到女儿发来的手机短信“牡丹亭的上、中、下部,你喜欢看那部?不许回答随便。”看到短信,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鬼丫头又给我出心里测试题了。于是,没有多想就回复“喜欢看中集”短信回复以后的几天里,如同石沉大海。旅游空闲时心中也曾犯嘀咕:“这个鬼丫头,测试完了,怎么也不告诉我结果?!”倒是接下来的游览行程一直紧张,也就无暇再顾及什么测试答案了。
旅游结束回到家里,女儿提起看戏的事情时问我:“老妈你好奇怪呀,看牡丹亭为什么喜欢看中间的一部呢?”我一听大吃一惊,说:“啊?你发短信给我,是让我选择看戏的场次?我还以为是让我做心理测试呢!早知道是看戏,那就肯定会选择第一部呀,看游园惊梦该多美呀!”女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的选择是场误会呀!她只好叹了口气说:“咳,这次我可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剧院里最好的位置给你看戏呀,座位是第一排的正中间第十六号。我知道你喜欢拍照,这次家里的三部相机都归你用,让你拍过瘾。”我开心了:“哈哈中部就中部吧,反正前后的故事情节也都知道。只是我也没有三只手呀,用不了三个相机的。”进入剧院就座时,我才知道,女儿自己的座位并不在我旁边,她坐在第二排的过道边,因为那个等级的票价可以便宜一百多元呢。那一刻感动和欣慰再次涌上心头,长大了的女儿在很多时候都给了我体贴入微的感受。
二、完美的享受
没想到的是,以现代时尚的年轻人居多的深圳市喜欢戏剧的人还真不少。或许是平日里的生活节奏过于紧张,所以人们希望在慢悠悠的视听环境里舒缓一下平日里紧绷着的神经吧。深圳大剧院里几乎座无虚席,两边的走道里还有些加座。女儿从旁边加座人的议论话题判断出,他们是市教育局的,头晚已经看过第一部了,明晚还准备接着看第三部。
就座前我们在剧院大厅里拿到了印制得十分精美的牡丹亭剧目的介绍材料。从资料上看,两位主演都是国内年轻的昆曲名角,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是艺术硕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是苏州市政协委员。两位都是中国戏剧最高奖项第23届梅花奖得主,2007年同赴法国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中唯一代表昆曲的演出。
整部戏里,演员们的演出都十分投入。尤其是两位主角,无论扮相还是唱功都无可挑剔。在第二部戏中杜丽娘大部分的戏是以鬼魂的形象出台,虽然身着素色衣裙却无比冷艳,看她轻盈婀娜的台步,看她轻拂水袖的妩媚,看她脉脉含情的秀目无不让人倍生怜爱;再听她那幽幽的念白,哀婉的唱段,虽然句句都显哀怨,却也格外温婉动听。
再看那柳梦梅也是儒雅俊美,风流倜傥。在湖边拾得一幅美人画像,便对画中人一往情深,沉醉痴迷。扮演者俞玖林的一招一式,一念一唱把个如梦如痴的多情书生诠释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忍俊不住发出窃窃的笑声,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视觉听觉效果极佳,应该说这部戏真的给了我们尽善尽美的享受。通过观摩这部戏真可以帮你去体会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三、拍摄的得失
戏演得再好看过之后也会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拍摄一些剧照保存下来,何况我对拍照也兴趣正浓呢。女儿也是投其所好才不惜破费买了最贵的座位。心想可不能辜负女儿的一片心,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早早的就把家里的两个“傻瓜”相机都充足了电。
周五的下午,准女婿发短信问女儿“需要带什么回家?”女儿回复“相机、伞、人!”我那宝贝女儿一贯这么调皮。相机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进一步体现了她对支持老妈拍剧照的重视程度。其实我这个笨老妈根本就不懂摄影,简单地按一下快门就是我拍照的唯一技术。所以单反相机拿回来,我也不知道怎么摆弄它。女儿命男友把相机设置成固定模式后交给我,我问:现在是不是相当于“大傻瓜”机?他们回答“应该是”于是我带上了从未用过的“大傻瓜相机”背包里自然也没忘记装进了自己的小卡片机。
到剧院入座后,女儿坐在旁边,我赶紧拿出相机让她教我怎样简单地调试焦距,怎样按动快门。开演前女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了。我左顾右盼了一下,看到不少的观众都带着相机,和我相隔一人的邻座的女孩子手里的相机看起来很够水准,配着长长的白色镜头,很像是人们所说的“小白”、“大白”演出过程中,我时常听到她按动快门的咔嚓声。还有一位胸前挂着牌牌的中年男子,时常站到前沿的乐池边缘对准舞台狂拍一气。我的座位确实好,第一排正对舞台中央,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在这么好的位置上看戏,看戏的全过程中,我都手、眼、耳并用,心里别提有多美滋滋的了。
中场过后,女儿坐到了我的旁边,她问我拍得如何?由于出门前为了防止我老是翻看拍的照片用光会电池(因为没有配备用电池),相机被设置成不能翻看的模式了,所以拍的照片是否清楚我根本不知道。但是因为心情好呀,感觉自然就不错,于是我很开心地回答:大机子就是清楚。不料,当她看到我拍照的动作时,对我的拍照技术提出了怀疑。女儿说:“老妈,恐怕是你在镜头里看着清楚,拍出来的照片是糊的吧?!”我问:“为什么?”女儿学着我的动作说:“你看似很专业的样子一按快门,咔嚓一响你就放下机子,这就肯定虚了。”然后她告诉我夜间的舞台拍摄相机感光成像没那么快的,你要支撑着手臂,端稳相机咔嚓以后至少要等十秒钟再放下机子。
后半场的演出,我很小心地按照女儿教给的方法拍照。回家整理的时候,发现前半部分的照片果然如女儿所料,几乎全部虚化了。幸好当时我是双管齐下,大相机的没拍好,还有小卡片机拍的来弥补。而且通过这次的拍摄,我也算是知道了夜间舞台拍摄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