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官制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元187年的初秋,袁绍带着出征的士兵回到了洛阳,虽然这次出征仅仅是稳定了一下雍州,在对西凉的战事中毫无建树,但是在袁家势力的操纵下,十一岁的小皇帝带着满朝的文武还是出了洛阳城十里迎接所谓凯旋而归的大将军,此等簪越之举在那些死忠于汉室的人眼中看来,自然是大逆不道之举,对于袁绍,他们心中的不满越加深了。
“元皓,这怎么回事?”看到那迎接的大队和皇帝的辇盖,袁绍的眉头皱紧了,虽然他心中也有着取汉室而代的念头,但是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现在他还需要汉室为他挣得一个大义的名分。“回主公,这个,丰也不知,应当是元图他们做的吧!”田丰也是一脸讶异,这种迎接的规格分明是把皇帝的权威给彻底抹了,等于告诉天下人袁绍有不臣之心。“那几个蠢材。”袁绍的脸刷地一下子变了。
“主公,如今惟有派人先请皇帝回城。”沮授在一旁提醒道,袁绍见了皇帝,势必要请罪,但这绝不是高傲的袁绍所能接受的,更何况向皇帝请罪,只会让那些心存不满的人觉得还有替汉室扳回大权的机会,袁绍是绝不能向皇帝低头的,现在天下四分五裂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汉室的气数已尽,但是必须压榨出他们最后的一点价值,这就是沮授替袁绍想的。“颜良,你去,叫那几个蠢材给我把皇帝送回城去。”袁绍看向了身边大将颜良。
就这样,郭图等人一心安排想讨好袁绍的入城式被打乱了,入城以后,更是被袁绍一顿臭骂,弄得他们好不委屈,在他们看来,现在已经不需要汉室这块招牌了,曹操,董卓,孙坚这些人哪个是汉室的忠诚,所谓的圣旨根本就狗屁不通,要来有何用,既然如此他们还不如趁早拥立袁绍,争取当个开国的臣贵,哪想到却是被臭骂了一通,心下对于劝阻袁绍的田丰,沮授等人更见怨恨。
对于手上军力极度不满的袁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军,他决定将原有的三十万军队扩充到四十万人的规模,其中十万置于汉中,十万置于豫州,十万置于衮州,最后剩下的十万置于司隶,他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利用边境上的战争好好磨砺一下手上的军队。同时袁绍再也无法无视与曹操和董卓的交易,他需要战马来武装自己的军队,但是董卓直接拒绝了和他的战马交易,他西凉之地要钱来做什么,更何况,袁绍的大军并非什么草包饭桶,把战马卖给他们,不是找死吗,不过出乎董卓意料的是曹操竟然把马卖给了袁绍。
“曹孟德这个疯子,疯子。”西凉,董卓在自己的府邸内大声地喝骂着,他没想到曹操竟然把马卖给了袁绍,而且一卖就是万匹。“主公息怒,曹操那样做必然有他的心思。”李儒在一旁低声道。“心思,什么心思,万匹战马,那就是一万的骑兵啊,袁绍缺的就是战马,要是他能够组建起二十万骑兵的话,我们全都投降好了。”董卓怒道。
“主公,袁绍想组建那么多骑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我西凉皆是牧民,能称得上骑兵的也不过二十万众,曹操麾下也不过三十万骑而已,中原缺马,就算曹操卖给他,我想也不会多,最多五万匹罢了,袁绍手头上能凑出的骑兵顶多不超过十五万。”韩遂在一旁计算道。
“你们说,曹操卖马是为了什么?”董卓冷静了下来,但是他仍旧不明白曹操卖马的意思,曹操所占四州之地,冀青二地俱是富庶之地,他要那些钱粮来做什么。“主公,曹操做事每每出人意料,这个吾等也是猜不透。”李儒等人摇了摇头。“算了,不去讲那个疯子了。”董卓挥了挥手,“现在汉中被袁绍掐得死死的,并州又被曹操占了,你们说我们西凉该怎么办?”
“主公,儒以为我们现在应当北上攻打并州。”“哦,你且讲来。”“主公,并州与我西凉接壤,地势平坦,利于我军骑兵攻袭,而且并州刚被曹操攻占,人心尚未稳定,正是用兵的时机。”李儒指着地图讲解道。“若是袁绍来攻怎么办?”“我想我们若是攻打并州,恐怕袁绍还要帮咱们一把。”“主公请想一下,那袁绍是何时撤军的。”“这个有什么关系,你且讲来,休要卖关子。”“主公,袁绍撤退之时,正是并州陷落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儒以为对袁绍来讲,曹操才是他的心腹大患,只要汉中在他手上,我们西凉始终无法对他造成太大的威胁,但是曹操则不同,他随时可以从并州和冀州出骑兵疾攻司隶,衮州,雍州等地,以曹操手上精骑之威,恐怕袁绍连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的,我们西凉去攻打并州,恐怕最高兴的就是他袁绍了。”“妙,那便依你之言,即日兴兵。”董卓也不含糊,立刻做出了决定。
曹操在北庭待了不过一月,就将家人和军队向冀州迁调,现在北塞平定,是时候将重心东移,专注一下治下的经政等事宜了。只不过临出发前,却传来了西凉兴兵侵攻并州的战报传来,曹操也不含糊,直接让曹布,赵云和吕布这三个千人骑都尉和戏志才一起去了并州。对于西凉之地,曹操的兴趣比中原要大多了,只要治下的一切上了轨道后,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西凉,丝绸之路必须重开,而一个稳定的西凉就是最先决的条件。
在冀州,荀彧这个王佐之才可谓是做得如鱼得水,现在冀州政通人和,可谓是一副太平景象,让他不禁大感欣慰。在知道曹操要带着五万大军过来,清闲的他立刻忙了起来。半月之后,当曹操到达之时,他们所需的一切事物都已准备得妥妥当当。
“文若,最近身体不错啊!”见荀彧面色比之以前红润不少,曹操打趣道。“都是托主公的福,如今冀州一切都上了正轨,彧倒是闲了下来,整日里就是看看闲书,不时去四处走走,焉能不好。”荀彧自己也是笑道,曹操执意让那些科举之士去军营锻炼,如今他才明白其中的深意,这些人原本才能就都不错,博览百家,只是性子多少都有些散漫或是不羁,但是军营里去了一遭,给那些军人操练了数月,出来以后这做起事来的效率就是高,那些人的精神面貌也是提升了不少。
“怎么,文若觉得那样不好吗?”“主公说笑了,彧怎么会觉得不好,彧到是巴不得天下都是如此!”“好,先不说闲话了,今日找你不为别的,正想和你商量一下今后的官制。”坐下后,曹操径直说道,现在官僚的基础已经打好了,是时候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先在冀州等地试行,不断改进,等到日后统一天下时,就基本上能够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官制了。“不知主公有何想法?”荀彧认真地道,改朝换代是必行之事,那么日后的官制也定然要好好改改。
“不知文若对汉室的官制如何看?”曹操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询问起了荀彧对汉代官制的看法。“主公,汉室之所以有现在之局面,实与官制有莫大的关系啊!”荀彧说了起来,“汉室有中外朝之分,源自武帝。”所谓中朝便是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因此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汉光武中兴后﹐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的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而章帝以后﹐在位者多为女主﹑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可以说祸乱汉室的外戚宦官轮流掌权便是因为这皇帝为了独掌大权而想出来的官制所致。
“所以,主公,这官制可说是导致汉室今日局面的原因之一。”“那么文若觉得宰相制好么?”“主公,宰相制之所以能够为国君分忧,便在于宰相能够开府建制,自己招募阁僚处理政事,但是这样一来,若是皇帝暗弱,那么宰相很有可能独揽大权,最后谋朝篡位,先汉的王莽便是此类,所以彧以为宰相制也不可取。”荀彧摇了摇头道。(等过几天就开个分卷,把后传的章节传上来,大家到时记得给点意见,万谢!)
公元187年的初秋,袁绍带着出征的士兵回到了洛阳,虽然这次出征仅仅是稳定了一下雍州,在对西凉的战事中毫无建树,但是在袁家势力的操纵下,十一岁的小皇帝带着满朝的文武还是出了洛阳城十里迎接所谓凯旋而归的大将军,此等簪越之举在那些死忠于汉室的人眼中看来,自然是大逆不道之举,对于袁绍,他们心中的不满越加深了。
“元皓,这怎么回事?”看到那迎接的大队和皇帝的辇盖,袁绍的眉头皱紧了,虽然他心中也有着取汉室而代的念头,但是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现在他还需要汉室为他挣得一个大义的名分。“回主公,这个,丰也不知,应当是元图他们做的吧!”田丰也是一脸讶异,这种迎接的规格分明是把皇帝的权威给彻底抹了,等于告诉天下人袁绍有不臣之心。“那几个蠢材。”袁绍的脸刷地一下子变了。
“主公,如今惟有派人先请皇帝回城。”沮授在一旁提醒道,袁绍见了皇帝,势必要请罪,但这绝不是高傲的袁绍所能接受的,更何况向皇帝请罪,只会让那些心存不满的人觉得还有替汉室扳回大权的机会,袁绍是绝不能向皇帝低头的,现在天下四分五裂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汉室的气数已尽,但是必须压榨出他们最后的一点价值,这就是沮授替袁绍想的。“颜良,你去,叫那几个蠢材给我把皇帝送回城去。”袁绍看向了身边大将颜良。
就这样,郭图等人一心安排想讨好袁绍的入城式被打乱了,入城以后,更是被袁绍一顿臭骂,弄得他们好不委屈,在他们看来,现在已经不需要汉室这块招牌了,曹操,董卓,孙坚这些人哪个是汉室的忠诚,所谓的圣旨根本就狗屁不通,要来有何用,既然如此他们还不如趁早拥立袁绍,争取当个开国的臣贵,哪想到却是被臭骂了一通,心下对于劝阻袁绍的田丰,沮授等人更见怨恨。
对于手上军力极度不满的袁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军,他决定将原有的三十万军队扩充到四十万人的规模,其中十万置于汉中,十万置于豫州,十万置于衮州,最后剩下的十万置于司隶,他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利用边境上的战争好好磨砺一下手上的军队。同时袁绍再也无法无视与曹操和董卓的交易,他需要战马来武装自己的军队,但是董卓直接拒绝了和他的战马交易,他西凉之地要钱来做什么,更何况,袁绍的大军并非什么草包饭桶,把战马卖给他们,不是找死吗,不过出乎董卓意料的是曹操竟然把马卖给了袁绍。
“曹孟德这个疯子,疯子。”西凉,董卓在自己的府邸内大声地喝骂着,他没想到曹操竟然把马卖给了袁绍,而且一卖就是万匹。“主公息怒,曹操那样做必然有他的心思。”李儒在一旁低声道。“心思,什么心思,万匹战马,那就是一万的骑兵啊,袁绍缺的就是战马,要是他能够组建起二十万骑兵的话,我们全都投降好了。”董卓怒道。
“主公,袁绍想组建那么多骑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我西凉皆是牧民,能称得上骑兵的也不过二十万众,曹操麾下也不过三十万骑而已,中原缺马,就算曹操卖给他,我想也不会多,最多五万匹罢了,袁绍手头上能凑出的骑兵顶多不超过十五万。”韩遂在一旁计算道。
“你们说,曹操卖马是为了什么?”董卓冷静了下来,但是他仍旧不明白曹操卖马的意思,曹操所占四州之地,冀青二地俱是富庶之地,他要那些钱粮来做什么。“主公,曹操做事每每出人意料,这个吾等也是猜不透。”李儒等人摇了摇头。“算了,不去讲那个疯子了。”董卓挥了挥手,“现在汉中被袁绍掐得死死的,并州又被曹操占了,你们说我们西凉该怎么办?”
“主公,儒以为我们现在应当北上攻打并州。”“哦,你且讲来。”“主公,并州与我西凉接壤,地势平坦,利于我军骑兵攻袭,而且并州刚被曹操攻占,人心尚未稳定,正是用兵的时机。”李儒指着地图讲解道。“若是袁绍来攻怎么办?”“我想我们若是攻打并州,恐怕袁绍还要帮咱们一把。”“主公请想一下,那袁绍是何时撤军的。”“这个有什么关系,你且讲来,休要卖关子。”“主公,袁绍撤退之时,正是并州陷落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儒以为对袁绍来讲,曹操才是他的心腹大患,只要汉中在他手上,我们西凉始终无法对他造成太大的威胁,但是曹操则不同,他随时可以从并州和冀州出骑兵疾攻司隶,衮州,雍州等地,以曹操手上精骑之威,恐怕袁绍连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的,我们西凉去攻打并州,恐怕最高兴的就是他袁绍了。”“妙,那便依你之言,即日兴兵。”董卓也不含糊,立刻做出了决定。
曹操在北庭待了不过一月,就将家人和军队向冀州迁调,现在北塞平定,是时候将重心东移,专注一下治下的经政等事宜了。只不过临出发前,却传来了西凉兴兵侵攻并州的战报传来,曹操也不含糊,直接让曹布,赵云和吕布这三个千人骑都尉和戏志才一起去了并州。对于西凉之地,曹操的兴趣比中原要大多了,只要治下的一切上了轨道后,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西凉,丝绸之路必须重开,而一个稳定的西凉就是最先决的条件。
在冀州,荀彧这个王佐之才可谓是做得如鱼得水,现在冀州政通人和,可谓是一副太平景象,让他不禁大感欣慰。在知道曹操要带着五万大军过来,清闲的他立刻忙了起来。半月之后,当曹操到达之时,他们所需的一切事物都已准备得妥妥当当。
“文若,最近身体不错啊!”见荀彧面色比之以前红润不少,曹操打趣道。“都是托主公的福,如今冀州一切都上了正轨,彧倒是闲了下来,整日里就是看看闲书,不时去四处走走,焉能不好。”荀彧自己也是笑道,曹操执意让那些科举之士去军营锻炼,如今他才明白其中的深意,这些人原本才能就都不错,博览百家,只是性子多少都有些散漫或是不羁,但是军营里去了一遭,给那些军人操练了数月,出来以后这做起事来的效率就是高,那些人的精神面貌也是提升了不少。
“怎么,文若觉得那样不好吗?”“主公说笑了,彧怎么会觉得不好,彧到是巴不得天下都是如此!”“好,先不说闲话了,今日找你不为别的,正想和你商量一下今后的官制。”坐下后,曹操径直说道,现在官僚的基础已经打好了,是时候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先在冀州等地试行,不断改进,等到日后统一天下时,就基本上能够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官制了。“不知主公有何想法?”荀彧认真地道,改朝换代是必行之事,那么日后的官制也定然要好好改改。
“不知文若对汉室的官制如何看?”曹操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询问起了荀彧对汉代官制的看法。“主公,汉室之所以有现在之局面,实与官制有莫大的关系啊!”荀彧说了起来,“汉室有中外朝之分,源自武帝。”所谓中朝便是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因此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汉光武中兴后﹐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的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而章帝以后﹐在位者多为女主﹑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可以说祸乱汉室的外戚宦官轮流掌权便是因为这皇帝为了独掌大权而想出来的官制所致。
“所以,主公,这官制可说是导致汉室今日局面的原因之一。”“那么文若觉得宰相制好么?”“主公,宰相制之所以能够为国君分忧,便在于宰相能够开府建制,自己招募阁僚处理政事,但是这样一来,若是皇帝暗弱,那么宰相很有可能独揽大权,最后谋朝篡位,先汉的王莽便是此类,所以彧以为宰相制也不可取。”荀彧摇了摇头道。(等过几天就开个分卷,把后传的章节传上来,大家到时记得给点意见,万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