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裱糊匠与何大锤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津直隶总督府。
说起这直隶总督府,可有些来历。想当初,这直隶总督府是设在保定府。后来,天津卫开了商埠,又是屯兵卫所,这直隶总督一年倒有大半时间待在这天津。
到了李鸿章这儿,又是办洋务,又是练海军,干脆,老李一不做二不休将这总督府搬到了天津。
总督衙门门口,标杆儿一样站着背枪跨刀的淮军总督卫队。张佩纶让何绍明稍后,自个儿先进了去。稍带片刻,就听里面一个传一个地喊道:“升炮,总督大人二门出迎!”
砰砰砰一阵炮声,早有卫队小吏引着何绍明便往里走。行不多远,便在二门处看见一群官员幕僚等候在此。当先一人,略微富态,须发皆白,身穿着一品文官仙鹤补服,头戴双眼花翎红顶子,眯着眼打量着何绍明,双眼掩不住一缕精光。
这人,正是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李鸿章。要说,这李鸿章可是超品的中堂,何绍明虽说领着钦差,但人家完全可以待在衙门里候着。可人家愣是迎出二门,足见对何绍明的重视。后面儿的张佩纶直对何绍明使眼色,意为提醒何绍明见礼。
何绍明心里有数,当下躬身施礼:“下官何绍明,见过中堂大人。”
李鸿章抱拳还礼:“好说好说。兄弟听闻何大人的威名多时了,今日一见,足慰平生。里边儿请!”说罢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何绍明便往里走。
待到衙门里,众人分宾主落座,自有戈什哈上了香茗。
李鸿章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何绍明,道:“何兄上次路过津门,兄弟本想略进地主之谊,怎奈俗事缠身,兄弟一直以此为憾。何兄去泰西之地不过一年,办实业,兴厂矿,诉不平,争民权,闹出了好大一番事业,兄弟这里可是一直佩服的紧。月前,又传来那泰西之地兵书《海权论》,可谓旷世之作,听闻那泰西人马汉在书中多次提及,此为何兄多方相助,此书才成。何兄真可谓奇才也。”
李鸿章这么一顿夸,夸得何绍明有些脸红。不过是仗着先知先觉,说了做了一些恰当的事儿罢了。当下谦虚道:“多谢中堂夸奖了。下官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论起真本事,下官照中堂比差的还远呢。”
李鸿章笑着指着何绍明道:“谦虚,谦虚过头了。兄弟可没能耐让美国主动废除排华法案。”
何绍明尴尬地赔笑着。排华法案一事,等于是扇了李鸿章一耳光。此时提及,虽说何绍明归不到他李鸿章管,但起码人家是上官,初涉官场的何绍明多少有些不自在。
见何绍明不说话,李鸿章品了品香茗,若无其事地道:“前日邸报上说,何兄上了练兵的条陈,领了练兵的差事。不知,那条陈可否给兄弟一观?”
何绍明琢磨着,这李鸿章要条陈,是要看看自己的斤两呢,还是说前段日子在京城闹得满城皆知,他李鸿章真想看看条陈。甭管怎么说,这个面子不能驳了。
“凯泰,去找魏国涛把练兵的条陈拿过来。”
“诶,您候着。”
凯泰老大不愿意,慢慢悠悠晃了出去。
见状,何绍明有些不好意思道:“刚收的亲兵,不懂规矩,让中堂见笑了。”
李鸿章连道无妨。旁边儿的一位幕僚伏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随即,李鸿章满是微笑的脸渐渐惊讶起来。
“何兄好手段,这满天下算,找个贝子给自个儿做亲兵,您还是头一份儿。”
何绍明心说,你当老子乐意么?那位不讲理的固伦公主,仗着帮了自己的忙,硬把这小子给塞过来的。
没一会儿的工夫,凯泰回来了。将一封条陈交给伫立一旁的戈什哈,满脸不乐意地又站回何绍明身后。
李鸿章接过条陈,漫不经心地看了几眼,道:“京城传闻,何兄尤善兵事,今日一见,果然不假。这条陈写得有理有据,若要施行起来,想来必能练就强军。”说完,将条陈放到一边,垂着头若有所思。
“中堂,不瞒您说,下官这些见识,不过是采西方列强现成之法,下官哪儿懂得那么多啊?让中堂见笑了。”
李鸿章笑着不语。他下首的一名五旬开外的武官却忍不住出言道:“何大人,海权论下官也有涉猎,依着书中所说,我大清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理应无强势之海军。然则,我北洋舰队初成,傲视远东,何大人作何解释?”
这是海权论里关于地理位置与海权关系的论述。大意是,如果一个国家土地肥沃,人民富足,那这个国家的人民自然就会少了投身海洋的冒险精神。比如法国就是一例。反之,则这个国家会有极强的海洋精神,例如英国。
现在这人拿刚成立的北洋舰队说事儿,明显是看何绍明年纪轻,有些不相信何绍明参与写作了海权论。
“胡闹!禹廷,怎么说话儿呢?”李鸿章斥责了那人,转头对何绍明歉然道:“何兄,这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今日来醉心于研究海权论,还请何兄莫怪。”
哦,原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丁汝昌啊。这丁汝昌在历史上,也是毁誉参半。他本是一名陆军军官,后来带了两百名水师官兵前往英国接船,北洋水师建立,他便做了这水师提督。任职期间有所建树,但有包庇放纵手下,导致军纪败坏。其后,他帅水师访问日本,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来就上了折子要求购新舰,结果被驳回。大东沟一役,指挥失当,遭遇惨败。结果被日本海军堵在了威海卫家门口,这位提督一面是廉耻心作祟,害怕株连九族,拒绝投降。一面儿对自己手下与日本人眉来眼去装作不知道,最后自己含羞自尽。
何绍明望着这位其貌不扬的提督道:“丁大人日后若是帅舰访问日本,可以看一看日本海军的近况,其后答案自知。兄弟就不再这儿饶舌了,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何绍明的回答有些生硬,整个总督衙门一时安静了下来。
李鸿章清咳了一声,端起茶杯,道:“何兄此言在理,以事实为证再好不过。如今这大清,就是一栋破房子,外头人都戏称我老李是个裱糊匠。现下除了何兄这位通晓西洋,熟知兵事的人物,兄弟这儿的担子可轻巧了不少。”笑了笑,举起茶杯:“何兄车马劳顿,兄弟就先不妨碍何兄休息,来日方长,来日方长,呵呵呵。”
李鸿章的茶杯一起,立麻有总督府侍卫喊道:“送客!”
何绍明起身环顾施礼,随即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
待何绍明走了,李鸿章抚着胡须喃喃道:“看不懂啊,看不懂。”
旁边儿的张佩纶不解,问道:“中堂,您看不懂的是条陈呢,还是何绍明这个人呢?”
“都看不懂。”李鸿章拿起条陈,细细地看了一遍:“老夫这么多年洋务办下来,多少也明白点儿道道。幼樵,你看这条陈上写的,军械被服,嚼裹饷银,这一项项罗列起来,要练两师新军,何止千万?咱们北洋练军,练就一军,费用才不过三四十万。再看这儿,就问朝廷要了四十万的初始资金,以后全靠着辽阳各地的厘金,那么多的差额,从哪儿出啊?这条陈写的漂亮,说是三岁即成。嘿,也就是糊弄糊弄翁常熟那帮子任嘛不懂的清流吧。”
张佩纶皱眉问道:“中堂,您是说这何绍明是在糊弄朝廷?可这事儿早晚有露馅儿的时候,到时他何绍明不得吃不了兜着走?”
李鸿章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所以说看不懂啊。你要说这何绍明是在蒙事儿吧,可这条陈上的练兵之法确确实实是良策,比之西人之法,尤为胜之。老夫方才还特意瞧了瞧何绍明,这人声色内敛,胸有成竹,一点儿着急的意思也没有。看起来,也不像是没把握。”
张佩纶思索半晌,突然灵光一闪道:“中堂,学生可是听说,这何绍明在美国卷了不少的钱财,您说,他会不会是从自个儿兜里掏钱贴补新军呢?”
李鸿章再次摇头:“他何绍明是什么人?旗人!放着铁杆儿庄稼不吃,自个儿掏钱给朝廷练兵?要么他就真是一爱国爱民的傻子,要么,他所图深远啊。”
张佩纶倒吸了一口气,没接话。所图深远,说的直白点儿,手握兵权,这是要造反呐。转念一想,他何绍明是个旗人,哪儿有自个儿反自个儿的道理?顶多是手握兵权,当做政治资本,他日扶持皇上归政,这辈子荣华富贵就唾手可得了。
走出辕门外的何绍明却在心中想着,他李鸿章是个裱糊匠,那自个儿就是何大锤。一锤子下去,谁也别想再糊了,大家搭把手儿重新建一座结实的得了。
这么些年下来,同治中兴的重臣,单单剩下了李鸿章这么一位。这老爷子,又是练淮军,开厂矿,办机械局,筹建海军的,没少折腾。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得北洋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而这大清却成了一栋破房子。他老李拆东墙补西墙,做了一位裱糊匠。
裱糊什么?粉饰太平,遮住人民的耳眼,所有人都关到这黑屋子里,也不见阳光,就这么兴高采烈懵懵懂懂地过活着。甲午一战,房子被人捅了个大窟窿,这位裱糊匠也不好使了,醒过来的士子接着就闹出了公车上书。再往后,西边儿那位不知哪根弦错了位,居然向世界宣战,更可笑的是往人英国那儿送了两封宣战书。
随后,这大清就没个消停了,这事儿那事儿一大堆,这回轮不到老李操心了。他老人家眼睛一闭,眼不见心不烦了,西边儿那位玩了个预备立宪,好家伙,手腕真高明,糊弄了全天下人。直到老佛爷俩腿一蹬,世人才恍然,原来是个骗局。
大骂上当之余,武昌不小心走了火,终于,这天算是变了颜色。可人们猛然发现,房子倒塌了,里面儿居然住着一只北洋大怪物。这,可就得算是老李的功劳了。
要按着何绍明的思维,这破房子早拆早省心。打地基下面儿开始烂的,没救了。还不如论起大锤砸倒了拉倒。到那时,没地儿住的人,自然会想法儿重新建一栋房子。而这个时候,何绍明的责任,则是手拿着大锤,一面防止外面人进来捣乱,一面威胁众人,这房子得按照他的方案去建。
一行人到了哈尔哈安排的住处,秦俊生见何绍明还在低头思索,忍不住问道:“大人,怎么着了?是不是那位总督大人给你脸色了?”
何绍明随口回了句让秦俊生莫名其妙的话:“没,本大人正想着从哪儿抡锤子,房子倒得快呢。”
秦俊生果然一脸莫名其妙,转头低声问旁边的魏国涛:“国涛,我怎么瞧着咱们大人自打见完了直隶总督李鸿章,就发了癔症,这话儿说的怎么那么不着调?”
魏国涛面沉似水:“你要是都能明白,你不就成先生了?学着点儿吧。”说罢,快步跟上何绍明,扔下秦俊生一个人在那儿**。
秦俊生呲牙一乐:“嘿,国涛你还真成,看这样是成了先生的死忠了。这会儿连脑子都不带了。”
进了院子,闷在天津俩月快发霉了的跟何绍明从美国回来的这些年轻人,一个个上前跟何绍明打招呼。何绍明一声发令,将所有人都集合在了院子里。
七十来号人站在院子里,显得满满当当。其中半数的军官生,笔挺地戳在那儿,抬头挺胸,目不斜视。而那些个非军人,则随意地站立着,时不时地窃窃私语。
“听说了么?先生领了差事了,咱们马上就要大干一场了。”
“可算是定下来了,这俩月憋闷的都快长毛儿了。”
“辽南?那地儿可冷着呢,也不知道大家伙受得了受不了。”
有熟识秦俊生的,轻声问道:“俊生,先生把咱们集合起来是要宣布什么啊?”
秦俊生撇嘴玩味地笑着:“力气活儿,抡锤子。”
话音刚落,就听站在众人面前的何绍明清咳一声,道:“差事的事儿,大家伙儿都知道了。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要告诉大家,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吧!”
刚才问话那人咦的一声:“还真要抡锤子?”
(何绍明接过凯泰递过来的锤子昂首道:“没错!谁再看书不收藏,老子就砸他个半身不遂!”)(未完待续)
天津直隶总督府。
说起这直隶总督府,可有些来历。想当初,这直隶总督府是设在保定府。后来,天津卫开了商埠,又是屯兵卫所,这直隶总督一年倒有大半时间待在这天津。
到了李鸿章这儿,又是办洋务,又是练海军,干脆,老李一不做二不休将这总督府搬到了天津。
总督衙门门口,标杆儿一样站着背枪跨刀的淮军总督卫队。张佩纶让何绍明稍后,自个儿先进了去。稍带片刻,就听里面一个传一个地喊道:“升炮,总督大人二门出迎!”
砰砰砰一阵炮声,早有卫队小吏引着何绍明便往里走。行不多远,便在二门处看见一群官员幕僚等候在此。当先一人,略微富态,须发皆白,身穿着一品文官仙鹤补服,头戴双眼花翎红顶子,眯着眼打量着何绍明,双眼掩不住一缕精光。
这人,正是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李鸿章。要说,这李鸿章可是超品的中堂,何绍明虽说领着钦差,但人家完全可以待在衙门里候着。可人家愣是迎出二门,足见对何绍明的重视。后面儿的张佩纶直对何绍明使眼色,意为提醒何绍明见礼。
何绍明心里有数,当下躬身施礼:“下官何绍明,见过中堂大人。”
李鸿章抱拳还礼:“好说好说。兄弟听闻何大人的威名多时了,今日一见,足慰平生。里边儿请!”说罢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何绍明便往里走。
待到衙门里,众人分宾主落座,自有戈什哈上了香茗。
李鸿章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何绍明,道:“何兄上次路过津门,兄弟本想略进地主之谊,怎奈俗事缠身,兄弟一直以此为憾。何兄去泰西之地不过一年,办实业,兴厂矿,诉不平,争民权,闹出了好大一番事业,兄弟这里可是一直佩服的紧。月前,又传来那泰西之地兵书《海权论》,可谓旷世之作,听闻那泰西人马汉在书中多次提及,此为何兄多方相助,此书才成。何兄真可谓奇才也。”
李鸿章这么一顿夸,夸得何绍明有些脸红。不过是仗着先知先觉,说了做了一些恰当的事儿罢了。当下谦虚道:“多谢中堂夸奖了。下官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论起真本事,下官照中堂比差的还远呢。”
李鸿章笑着指着何绍明道:“谦虚,谦虚过头了。兄弟可没能耐让美国主动废除排华法案。”
何绍明尴尬地赔笑着。排华法案一事,等于是扇了李鸿章一耳光。此时提及,虽说何绍明归不到他李鸿章管,但起码人家是上官,初涉官场的何绍明多少有些不自在。
见何绍明不说话,李鸿章品了品香茗,若无其事地道:“前日邸报上说,何兄上了练兵的条陈,领了练兵的差事。不知,那条陈可否给兄弟一观?”
何绍明琢磨着,这李鸿章要条陈,是要看看自己的斤两呢,还是说前段日子在京城闹得满城皆知,他李鸿章真想看看条陈。甭管怎么说,这个面子不能驳了。
“凯泰,去找魏国涛把练兵的条陈拿过来。”
“诶,您候着。”
凯泰老大不愿意,慢慢悠悠晃了出去。
见状,何绍明有些不好意思道:“刚收的亲兵,不懂规矩,让中堂见笑了。”
李鸿章连道无妨。旁边儿的一位幕僚伏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随即,李鸿章满是微笑的脸渐渐惊讶起来。
“何兄好手段,这满天下算,找个贝子给自个儿做亲兵,您还是头一份儿。”
何绍明心说,你当老子乐意么?那位不讲理的固伦公主,仗着帮了自己的忙,硬把这小子给塞过来的。
没一会儿的工夫,凯泰回来了。将一封条陈交给伫立一旁的戈什哈,满脸不乐意地又站回何绍明身后。
李鸿章接过条陈,漫不经心地看了几眼,道:“京城传闻,何兄尤善兵事,今日一见,果然不假。这条陈写得有理有据,若要施行起来,想来必能练就强军。”说完,将条陈放到一边,垂着头若有所思。
“中堂,不瞒您说,下官这些见识,不过是采西方列强现成之法,下官哪儿懂得那么多啊?让中堂见笑了。”
李鸿章笑着不语。他下首的一名五旬开外的武官却忍不住出言道:“何大人,海权论下官也有涉猎,依着书中所说,我大清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理应无强势之海军。然则,我北洋舰队初成,傲视远东,何大人作何解释?”
这是海权论里关于地理位置与海权关系的论述。大意是,如果一个国家土地肥沃,人民富足,那这个国家的人民自然就会少了投身海洋的冒险精神。比如法国就是一例。反之,则这个国家会有极强的海洋精神,例如英国。
现在这人拿刚成立的北洋舰队说事儿,明显是看何绍明年纪轻,有些不相信何绍明参与写作了海权论。
“胡闹!禹廷,怎么说话儿呢?”李鸿章斥责了那人,转头对何绍明歉然道:“何兄,这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今日来醉心于研究海权论,还请何兄莫怪。”
哦,原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丁汝昌啊。这丁汝昌在历史上,也是毁誉参半。他本是一名陆军军官,后来带了两百名水师官兵前往英国接船,北洋水师建立,他便做了这水师提督。任职期间有所建树,但有包庇放纵手下,导致军纪败坏。其后,他帅水师访问日本,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来就上了折子要求购新舰,结果被驳回。大东沟一役,指挥失当,遭遇惨败。结果被日本海军堵在了威海卫家门口,这位提督一面是廉耻心作祟,害怕株连九族,拒绝投降。一面儿对自己手下与日本人眉来眼去装作不知道,最后自己含羞自尽。
何绍明望着这位其貌不扬的提督道:“丁大人日后若是帅舰访问日本,可以看一看日本海军的近况,其后答案自知。兄弟就不再这儿饶舌了,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何绍明的回答有些生硬,整个总督衙门一时安静了下来。
李鸿章清咳了一声,端起茶杯,道:“何兄此言在理,以事实为证再好不过。如今这大清,就是一栋破房子,外头人都戏称我老李是个裱糊匠。现下除了何兄这位通晓西洋,熟知兵事的人物,兄弟这儿的担子可轻巧了不少。”笑了笑,举起茶杯:“何兄车马劳顿,兄弟就先不妨碍何兄休息,来日方长,来日方长,呵呵呵。”
李鸿章的茶杯一起,立麻有总督府侍卫喊道:“送客!”
何绍明起身环顾施礼,随即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
待何绍明走了,李鸿章抚着胡须喃喃道:“看不懂啊,看不懂。”
旁边儿的张佩纶不解,问道:“中堂,您看不懂的是条陈呢,还是何绍明这个人呢?”
“都看不懂。”李鸿章拿起条陈,细细地看了一遍:“老夫这么多年洋务办下来,多少也明白点儿道道。幼樵,你看这条陈上写的,军械被服,嚼裹饷银,这一项项罗列起来,要练两师新军,何止千万?咱们北洋练军,练就一军,费用才不过三四十万。再看这儿,就问朝廷要了四十万的初始资金,以后全靠着辽阳各地的厘金,那么多的差额,从哪儿出啊?这条陈写的漂亮,说是三岁即成。嘿,也就是糊弄糊弄翁常熟那帮子任嘛不懂的清流吧。”
张佩纶皱眉问道:“中堂,您是说这何绍明是在糊弄朝廷?可这事儿早晚有露馅儿的时候,到时他何绍明不得吃不了兜着走?”
李鸿章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所以说看不懂啊。你要说这何绍明是在蒙事儿吧,可这条陈上的练兵之法确确实实是良策,比之西人之法,尤为胜之。老夫方才还特意瞧了瞧何绍明,这人声色内敛,胸有成竹,一点儿着急的意思也没有。看起来,也不像是没把握。”
张佩纶思索半晌,突然灵光一闪道:“中堂,学生可是听说,这何绍明在美国卷了不少的钱财,您说,他会不会是从自个儿兜里掏钱贴补新军呢?”
李鸿章再次摇头:“他何绍明是什么人?旗人!放着铁杆儿庄稼不吃,自个儿掏钱给朝廷练兵?要么他就真是一爱国爱民的傻子,要么,他所图深远啊。”
张佩纶倒吸了一口气,没接话。所图深远,说的直白点儿,手握兵权,这是要造反呐。转念一想,他何绍明是个旗人,哪儿有自个儿反自个儿的道理?顶多是手握兵权,当做政治资本,他日扶持皇上归政,这辈子荣华富贵就唾手可得了。
走出辕门外的何绍明却在心中想着,他李鸿章是个裱糊匠,那自个儿就是何大锤。一锤子下去,谁也别想再糊了,大家搭把手儿重新建一座结实的得了。
这么些年下来,同治中兴的重臣,单单剩下了李鸿章这么一位。这老爷子,又是练淮军,开厂矿,办机械局,筹建海军的,没少折腾。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得北洋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而这大清却成了一栋破房子。他老李拆东墙补西墙,做了一位裱糊匠。
裱糊什么?粉饰太平,遮住人民的耳眼,所有人都关到这黑屋子里,也不见阳光,就这么兴高采烈懵懵懂懂地过活着。甲午一战,房子被人捅了个大窟窿,这位裱糊匠也不好使了,醒过来的士子接着就闹出了公车上书。再往后,西边儿那位不知哪根弦错了位,居然向世界宣战,更可笑的是往人英国那儿送了两封宣战书。
随后,这大清就没个消停了,这事儿那事儿一大堆,这回轮不到老李操心了。他老人家眼睛一闭,眼不见心不烦了,西边儿那位玩了个预备立宪,好家伙,手腕真高明,糊弄了全天下人。直到老佛爷俩腿一蹬,世人才恍然,原来是个骗局。
大骂上当之余,武昌不小心走了火,终于,这天算是变了颜色。可人们猛然发现,房子倒塌了,里面儿居然住着一只北洋大怪物。这,可就得算是老李的功劳了。
要按着何绍明的思维,这破房子早拆早省心。打地基下面儿开始烂的,没救了。还不如论起大锤砸倒了拉倒。到那时,没地儿住的人,自然会想法儿重新建一栋房子。而这个时候,何绍明的责任,则是手拿着大锤,一面防止外面人进来捣乱,一面威胁众人,这房子得按照他的方案去建。
一行人到了哈尔哈安排的住处,秦俊生见何绍明还在低头思索,忍不住问道:“大人,怎么着了?是不是那位总督大人给你脸色了?”
何绍明随口回了句让秦俊生莫名其妙的话:“没,本大人正想着从哪儿抡锤子,房子倒得快呢。”
秦俊生果然一脸莫名其妙,转头低声问旁边的魏国涛:“国涛,我怎么瞧着咱们大人自打见完了直隶总督李鸿章,就发了癔症,这话儿说的怎么那么不着调?”
魏国涛面沉似水:“你要是都能明白,你不就成先生了?学着点儿吧。”说罢,快步跟上何绍明,扔下秦俊生一个人在那儿**。
秦俊生呲牙一乐:“嘿,国涛你还真成,看这样是成了先生的死忠了。这会儿连脑子都不带了。”
进了院子,闷在天津俩月快发霉了的跟何绍明从美国回来的这些年轻人,一个个上前跟何绍明打招呼。何绍明一声发令,将所有人都集合在了院子里。
七十来号人站在院子里,显得满满当当。其中半数的军官生,笔挺地戳在那儿,抬头挺胸,目不斜视。而那些个非军人,则随意地站立着,时不时地窃窃私语。
“听说了么?先生领了差事了,咱们马上就要大干一场了。”
“可算是定下来了,这俩月憋闷的都快长毛儿了。”
“辽南?那地儿可冷着呢,也不知道大家伙受得了受不了。”
有熟识秦俊生的,轻声问道:“俊生,先生把咱们集合起来是要宣布什么啊?”
秦俊生撇嘴玩味地笑着:“力气活儿,抡锤子。”
话音刚落,就听站在众人面前的何绍明清咳一声,道:“差事的事儿,大家伙儿都知道了。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要告诉大家,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吧!”
刚才问话那人咦的一声:“还真要抡锤子?”
(何绍明接过凯泰递过来的锤子昂首道:“没错!谁再看书不收藏,老子就砸他个半身不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