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哥舒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柴瑞一脸无辜的看着急诏。
去还是不去?
柴瑞一时还无法抉择。去,等于是去送死。柴瑞可不认为现在是正面对抗安禄山的时机。
不去,那就是抗旨。那也是死。
李可馨静静的站在柴瑞旁边,此时的她非常希望柴瑞能够回长安。不过李可馨也知道回长安太过于危险,又不太希望柴瑞回。
一个是自己的父亲,
一个是自己爱慕的男人。
两个人,她都不希望有事。
好吧,死就死吧。如果长安现在有事的话,自己益州也难保。安禄山一定会大军南下横扫天下。
柴瑞决定回长安。
柴瑞不是想回,而是不得不回。如果公然抗旨的话,老顽固杜甫肯定第一个来游说自己。接着李白也会来不停的想说服自己。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老头,岂会看着大唐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当中。李白别看一副狂妄潇洒的样子,每天都在那鄙视大唐官吏,讽刺李隆基,可是真的大唐有事的时候,反而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这些人骨子里就是流淌着忠君爱国的思想。
如果柴瑞不去,在他们眼中柴瑞马上就变得和安禄山没什么不同,都是乱臣贼子。
去……
只能去。
高仙芝、哥舒翰二人对于柴瑞的到来,非常的反感。二人认为,这是对他们二人能力的质疑。
他们打了多少年的仗。
柴瑞才打了多少年?柴瑞的一生还没他们在战场上的时间多。论威望,高仙芝、哥舒翰哪个不比柴瑞高。想当年,哥舒翰在漠北的时候,上百人就敢冲进敌军中斩落敌酋,一时间无人不知哥舒翰武艺之高。
自从王忠嗣被贬以后,无人再敢忤逆唐玄宗开疆拓土的心愿。王忠嗣攻打石堡城失利,差点被唐玄宗斩杀。如果不是朝中大臣极力阻止,怕是已经死去多时。
而哥舒翰被委以重任,哥舒翰非常清楚当时的时局,吐蕃在西北还是强势。他采取步步为营的方略,在青海修建神威城,把尖刀伸到了吐蕃军的眼皮子底下。如此举动,无异是在挑衅,吐蕃人当然不甘受制。于是吐蕃大军乘着大雪冰封,攻陷此城。
唐军奋起神威,很快夺回了这座桥头堡。哥舒翰再建一座应龙城,与神威城互为掎角,在此城派驻了两千人,战势由消极防御变为主动进攻,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到了哥舒翰手中。唐军节节胜利,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石堡城,为了夺回这个战略要地,就算血流成河,唐玄宗也在所不惜。石堡城的地势极为险要,只有一条山路通往城中,雄伟坚固,易守难攻,一向为吐蕃军的前沿阵地,唐军多次试图夺回石堡城,都未能奏效,这次,唐玄宗势在必得,将朔方、河东等地十万多士兵统归哥舒翰指挥,哥舒翰勇猛守边以倾国之力,奔袭石堡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一场攻坚战打响了,唐军加上突厥阿布思部共有兵力六万三千人,而吐蕃守军仅仅数百人,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吐蕃人据险而守,他们贮藏了足够的檑木和滚石,牢牢封锁了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军猛攻数日,死伤枕籍,仍然不能得手。
哥舒翰焦急万分,他要杀一儆百,拿攻城先锋官高秀岩、张守瑜开刀。高秀岩、张守瑜恳求宽限三日,如果到期不克,甘心伏罪。唐军不惜一切代价,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死伤数万人之后,终于如期攻下了石堡城。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切都正如王忠嗣的预料。此战吐蕃方面有四百人被俘,其中包括大将铁刃悉诺罗,这个可以直达河湟的战略要地再次回到了唐军手中。唐玄宗十分欣慰,哥舒翰因军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一个儿子成为五品官,赐物千匹,赐庄园一座,加摄御史大夫。天宝十年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石堡城之战虽然让唐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收复战略要地的积极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大唐以此为契机,步步进逼,全部收复了九曲部落,吐蕃东进的跳板被拆掉了,唐军在河西、陇右的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次年,大唐与吐蕃的分界线已经推进到青海湖至黄河河曲以西一线,“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哥舒翰此时可谓声望正隆。而哥舒翰也放肆起来,认为没有他,就没有大唐的今天。于是,他得罪了他不该得罪的人。仗着自己无数战功,就目中无人,对杨国忠也不放在眼中。原本杨国忠还打算拉拢哥舒翰一起对抗安禄山。而自从哥舒翰公然顶撞杨国忠之后,哥舒翰终于一场败仗,被雪藏起来。几年下来,无人再提起此人。慢慢的李隆基都忘记了曾经有个骁勇之将,哥舒翰。军中开始还有人说起哥舒翰的风光往事。可是马上就被杨国忠的党羽封杀。慢慢的,军中也很少人提起哥舒翰。
才几年的时间,哥舒翰仿佛就从人间消失一般,赋闲在家。
如果不是柴瑞的举荐。怕是等到长安杯攻破也无人提得哥舒翰。李隆基这些年纵情声色,朝政为杨国忠把持。没有杨国忠发话,谁敢提起哥舒翰。也正是哥舒翰的狂妄,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才会得罪杨国忠。也正是他没有政治智慧,才会被雪藏。一个稍微有政治智慧的将领,只要不去得罪杨国忠。加上他如日中天的丰功伟绩,杨国忠又岂会不想拉拢于他。要对抗安禄山,有个手握重兵的将军,胜算也大些。
可是哥舒翰回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杨国忠死死地得罪了。鞭挞杨国忠的坐骑,辱骂杨国忠,甚至公然顶撞杨国忠。他没想到自己风光的进京,就悄无声息的被人雪藏,被安排到西北放马。
一代名将就这样被贬成马夫。杨国忠刻意在李隆基面前缩小哥舒翰的功劳,而夸大哥舒翰的过错,结果唐玄宗李隆基信以为真,自然慢慢的不在器重哥舒翰。加上战败,哥舒翰难逃被贬的命运。(未完待续)
柴瑞一脸无辜的看着急诏。
去还是不去?
柴瑞一时还无法抉择。去,等于是去送死。柴瑞可不认为现在是正面对抗安禄山的时机。
不去,那就是抗旨。那也是死。
李可馨静静的站在柴瑞旁边,此时的她非常希望柴瑞能够回长安。不过李可馨也知道回长安太过于危险,又不太希望柴瑞回。
一个是自己的父亲,
一个是自己爱慕的男人。
两个人,她都不希望有事。
好吧,死就死吧。如果长安现在有事的话,自己益州也难保。安禄山一定会大军南下横扫天下。
柴瑞决定回长安。
柴瑞不是想回,而是不得不回。如果公然抗旨的话,老顽固杜甫肯定第一个来游说自己。接着李白也会来不停的想说服自己。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老头,岂会看着大唐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当中。李白别看一副狂妄潇洒的样子,每天都在那鄙视大唐官吏,讽刺李隆基,可是真的大唐有事的时候,反而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这些人骨子里就是流淌着忠君爱国的思想。
如果柴瑞不去,在他们眼中柴瑞马上就变得和安禄山没什么不同,都是乱臣贼子。
去……
只能去。
高仙芝、哥舒翰二人对于柴瑞的到来,非常的反感。二人认为,这是对他们二人能力的质疑。
他们打了多少年的仗。
柴瑞才打了多少年?柴瑞的一生还没他们在战场上的时间多。论威望,高仙芝、哥舒翰哪个不比柴瑞高。想当年,哥舒翰在漠北的时候,上百人就敢冲进敌军中斩落敌酋,一时间无人不知哥舒翰武艺之高。
自从王忠嗣被贬以后,无人再敢忤逆唐玄宗开疆拓土的心愿。王忠嗣攻打石堡城失利,差点被唐玄宗斩杀。如果不是朝中大臣极力阻止,怕是已经死去多时。
而哥舒翰被委以重任,哥舒翰非常清楚当时的时局,吐蕃在西北还是强势。他采取步步为营的方略,在青海修建神威城,把尖刀伸到了吐蕃军的眼皮子底下。如此举动,无异是在挑衅,吐蕃人当然不甘受制。于是吐蕃大军乘着大雪冰封,攻陷此城。
唐军奋起神威,很快夺回了这座桥头堡。哥舒翰再建一座应龙城,与神威城互为掎角,在此城派驻了两千人,战势由消极防御变为主动进攻,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到了哥舒翰手中。唐军节节胜利,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石堡城,为了夺回这个战略要地,就算血流成河,唐玄宗也在所不惜。石堡城的地势极为险要,只有一条山路通往城中,雄伟坚固,易守难攻,一向为吐蕃军的前沿阵地,唐军多次试图夺回石堡城,都未能奏效,这次,唐玄宗势在必得,将朔方、河东等地十万多士兵统归哥舒翰指挥,哥舒翰勇猛守边以倾国之力,奔袭石堡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一场攻坚战打响了,唐军加上突厥阿布思部共有兵力六万三千人,而吐蕃守军仅仅数百人,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吐蕃人据险而守,他们贮藏了足够的檑木和滚石,牢牢封锁了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军猛攻数日,死伤枕籍,仍然不能得手。
哥舒翰焦急万分,他要杀一儆百,拿攻城先锋官高秀岩、张守瑜开刀。高秀岩、张守瑜恳求宽限三日,如果到期不克,甘心伏罪。唐军不惜一切代价,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死伤数万人之后,终于如期攻下了石堡城。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切都正如王忠嗣的预料。此战吐蕃方面有四百人被俘,其中包括大将铁刃悉诺罗,这个可以直达河湟的战略要地再次回到了唐军手中。唐玄宗十分欣慰,哥舒翰因军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一个儿子成为五品官,赐物千匹,赐庄园一座,加摄御史大夫。天宝十年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石堡城之战虽然让唐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收复战略要地的积极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大唐以此为契机,步步进逼,全部收复了九曲部落,吐蕃东进的跳板被拆掉了,唐军在河西、陇右的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次年,大唐与吐蕃的分界线已经推进到青海湖至黄河河曲以西一线,“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哥舒翰此时可谓声望正隆。而哥舒翰也放肆起来,认为没有他,就没有大唐的今天。于是,他得罪了他不该得罪的人。仗着自己无数战功,就目中无人,对杨国忠也不放在眼中。原本杨国忠还打算拉拢哥舒翰一起对抗安禄山。而自从哥舒翰公然顶撞杨国忠之后,哥舒翰终于一场败仗,被雪藏起来。几年下来,无人再提起此人。慢慢的李隆基都忘记了曾经有个骁勇之将,哥舒翰。军中开始还有人说起哥舒翰的风光往事。可是马上就被杨国忠的党羽封杀。慢慢的,军中也很少人提起哥舒翰。
才几年的时间,哥舒翰仿佛就从人间消失一般,赋闲在家。
如果不是柴瑞的举荐。怕是等到长安杯攻破也无人提得哥舒翰。李隆基这些年纵情声色,朝政为杨国忠把持。没有杨国忠发话,谁敢提起哥舒翰。也正是哥舒翰的狂妄,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才会得罪杨国忠。也正是他没有政治智慧,才会被雪藏。一个稍微有政治智慧的将领,只要不去得罪杨国忠。加上他如日中天的丰功伟绩,杨国忠又岂会不想拉拢于他。要对抗安禄山,有个手握重兵的将军,胜算也大些。
可是哥舒翰回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杨国忠死死地得罪了。鞭挞杨国忠的坐骑,辱骂杨国忠,甚至公然顶撞杨国忠。他没想到自己风光的进京,就悄无声息的被人雪藏,被安排到西北放马。
一代名将就这样被贬成马夫。杨国忠刻意在李隆基面前缩小哥舒翰的功劳,而夸大哥舒翰的过错,结果唐玄宗李隆基信以为真,自然慢慢的不在器重哥舒翰。加上战败,哥舒翰难逃被贬的命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