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哪
苏菲喘吁吁地跑到乔安家的前门时,刚好过了十二点。乔安正站在他们那栋小黄屋前面的院子里。
“你去了快十个小时了!”乔安提高了嗓门。
苏菲摇摇头。
“不,我去了一千多年了。”
“你究竟到哪里去了?”
“”“你疯了吗?你妈妈半小时前打电话来。”
“你怎么跟她说?”
“我说你到药局去了,她说请你回来时打个电话给她。不过今天早上十点我爸和我妈端着热巧克力和面包进房里来,却发现你的床是空的。你真该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
“你怎么跟他们说?”
“我很尴尬。我告诉他们说我们吵了一架,你就跑回家了。”
“这么说,我们最好赶快言归于好,而且这几天内我们不能让你爸妈和我妈说话。你想我们能不能办得到?”
乔安耸耸肩。就在这个时候,乔安的爸爸从角落里走过来,手里推着一辆独轮车。他身穿工人装,正忙着清扫去年掉下来的最后一些落叶和树枝。
“哈,你们和好了,你们看,我把地下室台阶上的落叶扫得干干净净,一片也不剩。”
“不错。”苏菲答道:“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边喝热巧克力了?”
乔安的爸爸勉强笑了一下,乔安则吓了一跳。乔安的爸爸是一位财务顾问,因此乔安的家境比苏菲好,而他们家人彼此之间讲话是不像苏菲家那样直来直往的。
“对不起,乔安,我只是想我该帮你圆谎才对。”
“你要不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当然要啦!如果你陪我回家的话。因为这些事是不能让什么财务顾问呀、超龄的芭比娃娃呀之类的人听的。”
“说这种烂话!有的人结了婚,另外一半只好去出海,这种不稳定的婚姻我看也不见得比较好吧!”
“也许是吧!不管怎么说,我昨晚几乎都没睡。还有,我开始好奇席德是不是能看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她们开始朝苜蓿巷走去。
“你的意思是说她也许有第三只眼睛?”
“也许是,也许不是。”
很明显的,乔安对这个谜团并不热衷。
“不过这并不能解释她爸爸为什么会寄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明信片到树林里一座空着的木屋去呀!”
“我承认这一点是不太能说得通。”
“你要告诉我你到哪里去了吗?”
于是,苏菲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乔安,连同那神秘哲学课程的事。她要乔安发誓绝对不能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
她们继续向前走,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
当他们走到苜蓿巷时,乔安说:“我不怎么喜欢这件事。”
她在苏菲家的门口停下来,转身准备回家。
“没有人要你喜欢。不过哲学不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团体游戏,它跟我们是谁、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有关。你认为这方面我们在学校学的够多吗?”
“可是不管怎样都没有人能回答那些问题呀!”
“没错,但甚至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提出这些问题!”
苏菲走进厨房时,午饭已经摆在桌上了。关于她没有从乔安家打电话回家这件事,妈妈也没说什么。
梦境午饭后,苏菲宣布她要上楼睡午觉,她老实跟妈妈说她在乔安家几乎都没睡。不过话说回来,女孩子在一起过夜时,一整个晚上不睡觉也是常有的事。
在上床前,她站在墙上那面大铜镜前看着,起先只看到自己苍白疲倦的脸,但后来,在她的脸后面,似乎隐隐约约有另外一张浮现,苏菲做了一两下深呼吸。她已经开始有幻觉了,这可不大妙。
她仔细审视着自己那张轮廓分明苍白的脸,以及脸四周那一头做不出任何发型的难缠的头发。但在那张脸之外却浮现了另外一个女孩的幽灵。
突然间,那个女孩疯狂地眨着双眼,仿佛是在向苏菲做信号,说她的确在那儿。这个幽灵出现的时间只有几秒钟,然后便消失了。
苏菲坐在床沿。她万分确信镜子里的女孩就是席德。她曾经在少校的小木屋内放着的一份成绩单上看过席德的照片,刚才她在镜子里看到的一定就是她。
为什么她总是在疲倦至极的时候遇见这类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呢?这不是很奇怪吗?所以,每次事情发生后,她总得问问自己那是否是真的。
苏菲把衣服放在椅子上,便爬上了床。她立刻睡着了,并且作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梦。
她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大花园中。园里有一道山坡向下通往一座船库。船库后面的平台上坐着一个年轻的金发女孩,正在眺望着大海。苏菲走下去,坐在她身旁,但那女孩却似乎没有察觉她的到来。苏菲开始自我介绍:“我叫苏菲,”她说。但这个女孩显然既没看到她的人,也没听到她说话。“你显然又聋又瞎。”苏菲说。那女孩还是充耳不闻。突然间苏菲听到一个声音在喊:“席德!”那女孩立刻跳起来,向船库的方向飞奔。看来她既不聋也不瞎。此时一名中年男子从船库大步向她走来。他身穿卡其布制服,头戴蓝扁帽。
女孩展开双臂抱住他的脖子,他则将她抱起,转了几圈。这时,苏菲在女孩原先所坐之处看到一条小小的金色十字架链子。她将它捡起来,拿在手中,然后便醒了。
苏菲看看时钟,她已经睡子两个小时。
她坐起来,想着这个奇怪的梦。梦境里的一切是如此栩栩如生,她觉得自己好像确实到过那里一样,她也很确定那座船库和平台确实存在于某个地方。当然,它们看起来很像是她在少校的小木屋中见过的那幅风景画。无论如何,她梦中的那个女孩无疑必是席德,而那个男人则是她的爸爸,刚从黎巴嫩回来。在梦中,他的样子看起来很像艾伯特。
苏菲起床开始整理床铺时,在枕头下发现一条金色的十字架链子。十字架的背面刻着席德几个字。
这并不是苏菲第一次梦见自己捡到贵重的东西,但毫无疑问这是第一次那样东西从梦里跑了出来。
“去你的!”她大声说。
她生气地打开橱柜的门,把那条精致的十字架链子丢到最上面一格,跟丝巾、白袜子和从黎巴嫩寄来的明信片放在一起。
面授课程
第二天早晨,苏菲醒来时,妈妈已经弄好了一顿可口的早餐,有热面包、橘子汁、蛋和蔬菜沙拉。通常星期天早晨妈妈很少比苏菲先起床,而每次她先起床时,总是会弄好一顿丰盛的早餐再叫醒苏菲。
她们吃着早餐时,妈妈说:“花园里有一只很奇怪的狗,整个早上都在老树篱旁边嗅来嗅去。我实在不知道它在那儿干什么,你呢?”
“我知道!”苏菲脱口而出,随即又后悔了。
“它以前来过吗?”
这时苏菲已经离开餐桌,走到客厅向着花园的那扇窗户往外看。果然不出她所料。
汉密士正躺在密洞的人口前。
她该怎么跟妈妈说呢?她还来不及想出什么借口时,妈妈已经走过来,站在她身边。
“你刚才说它以前来过这儿?”
“我想它大概是以前在那里埋了一根骨头,现在想把它挖出来。你知道,狗也有记性的”
“大概是吧,苏菲。你是我们家的动物心理学家。”
苏菲急切的搜寻着借口。
“我带它回家好了尸她说。
“你知道它住哪里吗?”
苏菲耸耸肩。
“项圈上也许会有地址吧!”
两三分钟后,苏菲已经走到了花园。汉密士一看到她两步跑了过来,摇了摇尾巴,扑向苏菲。
“乖狗狗!”
她知道妈妈正在窗户那边看着他们。她内心暗自祈祷汉密士不要钻进树篱。还好,它只是冲向屋前的石子路,飞快地跑过前院,奔向大门。
大门关上后,汉密士继续在苏菲前面跑了几码。这段路程颇远。由于是星期天的上午,路上有一些人在散步。眼看别人全家一起共度周末,苏菲真是羡慕极了。
一路上,汉密士不时跑去嗅嗅别的狗或别人家花园篱笆旁边的有趣玩意儿。不过只要苏菲一叫“狗狗,过来!”它就立刻回来。
不一会儿,他们已经走过了一座老旧的牧场、一座大运动场和一个游乐场,进入了人车较多的地区。他们继续沿着一条铺着圆石并有电车往来的大街向市中心走。到了市中心时,汉密士引导苏菲穿越市中心广场,走到教会街上。这里属于旧市区,四周都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兴建的平凡单调的大宅子。时间已经将近下午一点半了。
现在他们已经到了市区的另外一边。这里苏菲并不常来。她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爸妈曾带她到这里的一条街上拜访一位年老的姨妈。
最后他们走到位于几栋旧宅子之间的一座小广场。这座广场虽然看起来非常古老,但却名为“新广场”不过话说回来,这整座城镇历史已经很悠久了,它兴建的年代可以远溯到中世纪。
汉密士走向第十四号房屋,然后便停下来不动,等着苏菲开门。苏菲心跳开始加快。
进了前门,苏菲看到一块嵌板上钉着几个绿色的信箱,最上面一排有一个信箱口露出—张明信片。上面有邮局所盖的“地址详”的印章。
明信片上的地址写着“新广场十四号,席德收”日期是六月十五日。事实上还有两个星期才到六月十五日,但邮差显然没有注意到。
苏菲把明信片取下来看:
亲爱的席德:
现在苏菲已经到哲学家的家里来了。她很快就要满十五岁了,但你昨天就满十五了。还是今天呢?如果是今天的话,那么信到的大迟了。不过我们两个的时间并不一定一致。下一代出来后,上一代就老了。历史就这样发展下去。你有没有想过欧洲的历史就像一个人的一生?古代就像欧洲的童年,然后到了漫长的中世纪,这是欧洲的学生时期。最后终于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此时,漫长的求学时期结束了。欧洲成年了,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以及对生命的渴望。我们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的十五岁生日!现在是六月中旬了,我的孩子,活着的感觉真好,不是吗?
p.s:很遗憾你丢了那条金十字架链子。你得学习照管自己的东西才行。爸爸就在你的身旁。
爱你的老爸
汉密士已经开始上楼了。苏菲拿了明信片,跟着它走。她必须跑才能赶上它。它一直快活地摇着尾巴。他们走上了二楼、三楼,到四楼后只有一道通往阁楼的楼梯。难道要上屋顶吗?汉密士沿着楼梯上去,在一扇窄门前停下来,并用爪子抓门。
苏菲听到脚步声从里面走来。门开了,艾伯特站在那儿。他已经换了服装,现在穿着另外一套衣服,包括白长袜、红膝马裤和黄色垫肩的紧身上衣。他使苏菲想起扑克牌里的小丑。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服装。
“你这个小丑!”苏菲喊,轻轻地推了他一把,以便走进屋里。
在恐怖、害羞的情绪交集之下,苏菲又不期然地拿她可怜的哲学老师当靶子。由于刚才在玄关处发现那张明信片,苏菲现在的思绪是一片混乱。
“不要这么容易激动,孩子。”艾伯特说,一面把门关上。
“你看这张明信片!她说,一面把信交给他,好像他应该负责似的。
艾伯特看完信后摇摇头。
“他愈来愈无所忌惮了。说不定他是利用我们做为他女儿的生日娱乐。”
说完后他将明信片撕成碎片,丢进字纸篓中。
“信上说席德丢了她的十字架。”苏菲说。
“我看到了。”
“那个十字架被我发现了,就是那一个,放在我家的枕头下面。你知道它怎么会在那里吗?”
艾伯特严肃地看着她的眼睛“这件事看起来也许很吸引入,但只是他不费一点力气就能玩的小把戏罢了。我们还是集中精神来看那只被魔术师从宇宙的礼帽中拉出来的大白兔吧!”
他们进入客厅。那是苏菲所见过的最不寻常的房间之一。
这是一间宽敞的阁楼,四边的墙壁略微倾斜。强烈的阳光透过其中一面的窗户泻满了整个房间。另外一扇窗户则开向市区,苏菲可以从这里看到旧市区里所有房子的屋顶。
但是最让苏菲惊讶的还是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年代的家具器物。有一张三十年代的沙发,一张二十世纪初期的旧书桌和一把看起来有几百年历史的椅子。除了家具之外,还有各式各样古董,不管是实用的还是装饰的,统统凌乱地放在架子上或柜子里,包括古老的时钟与花瓶、研钵和蒸馏器、刀子和娃娃、羽毛笔和书挡、八分仪和六分仪、罗盘和气压计等。有一整面墙放满了书,而且都不是那些可以在书店里看到的书,出版的年代横跨数百年。另外一面墙则挂满了素描与图画,有些是最近几十年的,但大多数都是非常古老的作品。此外,每面墙上都挂有很多古老的图表与地图。从图上挪威的大小与位置看来,这些地图并不很精确。
有好几分钟的时间,苏菲只是站在那儿,没有说话。她东张西望了一阵子,直到她从各个角度把这个房间看过为止。
“你这里搜集的旧垃圾可真多!”
“你又来了。这个房间里保存的是几百年的历史文物。应该不算是垃圾吧?”
“你是开古董店的吗?”
艾伯特的表情几乎有点痛苦。
“我们不能让自己被历史的浪潮冲走,总得有人收拾河岸边留下来的东西。”
“这话很奇怪。”
“是很奇怪,但却一点不假。孩子,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那个十六世纪的木娃娃也许是为了某个五岁女孩的生日做的,而制造的人也许就是她年老的祖母然后小女孩长成了青少年,然后成年了,结婚了,也许也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她把木娃娃传给女儿,自己则渐渐老去,有一天就死了。
虽然她活了很久,但总还是难免一死,从此一去不返。事实上她只是来到人间短暂一游罢了。但是她的娃娃——你看,现在却放在那个架子上。”
“经过你这么一说,每一件事情都显得悲伤而严肃。”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的来到世上一般。”
“我可以问你一件事吗?”
“我们不再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你为什么会搬到少校的小木屋?”
“为了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呀!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全凭通信联络。我知道那时小木屋刚好是空的。”
“所以你就搬进去了!”
“没错。”
“那或许你也可以告诉我席德的爸爸是如何知道你在那里的。”
“如果我说的没错,每一件事情他都知道。”
“但我还是不懂你怎么有办法让邮差跑到森林里面去送信!”
艾伯特淘气地笑了一下。
“即使那样的事情,对席德的父亲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个小把戏,妙手一挥就成了。我们现在可能正受到全世界最严密的监视。”
苏菲顿时觉得一股怒气往上升。
“要是让我碰上他,一定把他的眼珠子挖出来。”
艾伯特走到房间的另外一边,坐在沙发上。苏菲跟着他,也坐在一张宽大的扶手椅上。
“只有哲学可以使我们更接近席德的父亲。”他终于说。“今天我要跟你谈文艺复兴时期。”
“快说吧!”
文艺复兴
“在圣多玛斯的时代过后不久,原本团结一致的天主教文化开始出现分裂的现象。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使得宗教生活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自由。当时有愈来愈多人强调人们不能透过理性与天主沟通,因为天主绝对是不可知的。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事不是去了解神的奥秘,而是服从神的旨意。”
“嗯。”“既然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已经变得较为自由,新的科学方法与新的宗教狂热于是逐渐产生。在这种环境下,十五与十六世纪发生了两大变动,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
“我们可不可以一个一个来?”
“所谓文艺复兴运动是指十四世纪末期起文化蓬勃发展的现象,最先开始于意大利北部,并在十五与十六世纪期间迅速向北蔓延。”
“你不是告诉我‘文艺复兴’这个字是表示‘重生’的意思吗?”
“没错。它是指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另外我们也说它是‘人道主义的复兴’,因为在漫长的中世纪,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从神的观点来解释,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切又重新以人为中心。当时的口号是‘回归本源’,所谓本源主要是指古代的人文主义。
“在文艺复兴时期,发掘古代的经卷典籍几乎成为一种大众休闲活动,学习希腊文也变成时髦的玩意。当时的人认为,修习希腊的人文主义有教导与启发的功能,它除了可以使人了解古代的思想文化之外,也可以发展他们所谓的‘人的特质’。他们认为:‘马生下来就是马,但人要做为一个人,还需要靠后天慢慢的培养。’”
“我们一定要受教育才可以成为一个人吗?”
“是的,当时的人观念确是如此。不过在我们详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理念之前,我们必须大略了解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艾伯特从沙发上起身,开始在房间里踱步。过了一会,他停下来,指着架子上放着的一件古代仪器。
“这是什么?”他问。
“看起来像是一个很旧的罗盘。”
“没错。”
然后他又指着沙发后面的墙壁上挂着的一件古代火器。
“那又是什么?”
“一支老式的步枪。”
“没错。这个呢?”
艾伯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大书。
“是一本古书。”
“严格地说,这是一本古版书。”
“古版书?”
“是的,就是公元15oo年前印制的古书。当时印刷业仍处于襁褓阶段。”
“这本书真的有那么古老吗?”
“是的。罗盘、火器与印刷术这三大发明,乃是文艺复兴时期所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请你说详细一些。”
“有了罗盘,航海就比较容易了,这为后来一些伟大的探险航程奠定了基础。火器也是一样,这种新式的武器使得欧洲军队的军力要比美洲和亚洲的军队强大。在欧洲内部,是否拥有火器也成为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因素。印刷术则在散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理念方面有很重要的贡献,同时印刷术的发明也使得教会不再是唯一能够散播知识的机构。在这段时期,各项新的发明与仪器接踵而来,速度既快,数量也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望远镜的发明,它使得天文学迈人了新的纪元。”
“所以现在才会有火箭和太空探险之旅。”
“你的速度未免太快了吧。不过文艺复兴时期所发生的一项转变,最后倒是把人类送上了月球,也间接导致广岛事件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事件。最初只是文化与经济上的一些改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现象是;自给自足式的经济逐渐转型为货币经济体系。
在中世纪末期时,由于贸易制度成功、新商品交易蓬勃,再加上已经建立货币经济与银行体系,于是各城市不断发展,造成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决定自己生活环境的自由,可以用钱买到各种必需晶。在这个时期,只要肯吃苦耐劳、有想像力、脑筋灵活,便可以获得报偿。因此,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已经改变。”
“这和两千年前希腊各城邦发展的情况有些类似。”
“你说对了几分。我曾经说过,希腊哲学脱离了属于农民文化的神话世界观。同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中产阶级也开始脱离封建贵族与教会的势力。这段期间,欧洲与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和东方的拜占庭文化接触日益密切,于是欧洲人又开始注意到希腊文化的存在。”
“于是古代的三条支流又汇集成一条大河。”
“你很用心。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就讲到这里。现在我们要谈这个时期一些新的理念。”
“好,不过我很快得回家吃饭了。”
艾伯特再度坐在沙发上,眼睛看着苏菲。
“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这和中世纪时强调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不同。这个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极其崇高可贵的。其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是费其诺(marsilioficino)。他告诉人们:“认识自己,呵,你这藏在凡俗身躯内的神明子孙啊!”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是米兰多拉(pieodellamirandola),他写了颂扬人的尊贵这篇文章,这在中世纪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在中世纪期间,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则以人为出发点。”
“希腊哲学家也是一样啊!”“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文艺复兴时期是古代人文主义‘重生’的缘故。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强调个人主义。当时人的观念是:我们不仅是人,更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种理念导致人们无限崇拜天才。理想中的人是我们所谓的‘文艺复兴人’,就是艺术、科学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由于对人的观点改变了,于是人们开始对人体的构造产生兴趣。就像在古代一般,人们又开始解剖尸体以了解人体的结构。这对医学和艺术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这个时期也再度出现许多描绘人体的艺术作品。在历经一千年的假道学之后,这也该是时候了。人又有了胆量表现自己,不再以自己为耻。”
“太好了。”苏菲说,一边把双臂靠在她和哲学家中间的小茶几上。
“的确如此。这种对人的新观念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人并不只是为神而存在的,因此人也不妨及时行乐。有了这种新的自由之后,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这个时期人们的目标是要打破所有的藩篱与禁忌。从希腊人文主义的观点来说,这倒是一个新的想法,因为古代的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宁静、中庸与节制。”
“结果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就变得很放纵了吗?”
“他们当然不是很节制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好像整个世界重新复苏了一般。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精神,这是为何他们将介于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几百年称为‘中世纪’的缘故。在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领域都有无可比拟的进展。无论艺术、建筑、文学、音乐、哲学与科学都以空前的速度蓬勃发展。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曾经谈到古代的罗马曾有‘城市中的城市’与‘宇宙的中枢’等美称,但在中世纪期间,罗马渐渐衰微,到公元一四一七年时,人口只剩下一万七千人。”
“比席德住的黎乐桑市多不了多少嘛。”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重建罗马是他们的文化责任,而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在圣彼得的坟墓上建一座圣彼得大教堂。这座教堂号称世界第一,极尽富丽与堂皇之能事。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都参与了兴建工作。这项工程从1506年开始,进行了一百二十年之久。后来,又花了五十年的时间兴建宏伟的圣彼得广场。”
“这座教堂一定很大!”
“它共有两百多米长、一百三十米宽,占地二万六千平方米以上。有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大胆自信的心理我们就讲到这里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文艺复兴运动也使得人们对大自然有了新的看法。这时候的人们比较能够尽情享受生活,不再认为人活着只是为死后的世界做准备,因此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也完全改观了。
在人们眼中,大自然如今有了正面的意义。许多人认为上帝也存在于他所创造的事物中。因为,如果神真的是无穷无限的,他就会存在于万事万物中。这种观念称为泛神论。中世纪的哲学家一直坚持神与他的造物之间有一道不可跨越的距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则认为大自然是神圣的,甚至是‘神的花朵’。这类观念有时会遭到教会的反对。布鲁诺(giordanobruo)的命运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他不仅宣称神存在于大自然中,而且相信宇宙是无限大的。结果他受到了非常严厉的惩罚。”
“什么惩罚?”
“他在16oo年时被绑在罗马花市的一根柱子上活活烧死。”
“真是太烂了太蠢了。这还叫人文主义吗?”
“不,绝不是。布鲁诺是人文主义者,但将他处决的人则不是。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谓的‘反人文主义’也同样盛行。我所谓的‘反人文主义’指的是各国政府与教会的威权。在文艺复兴时期,审判女巫、烧死异教徒的风气非常盛行。魔法、迷信充斥,而且不时有人发动血腥的宗教战争。美洲也是在这段时期被欧洲人用蛮横的手段征服了。这些都是人文主义阴暗的一面。不过话说回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完全好或完全坏的。善恶乃是人类历史中不时交织在一起的两股线。在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另外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产物‘新科学方法’方面也是如此。”
“当时的人是否兴建了人类史上最早的一些工厂?”
“还没有。不过多亏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新科学方法,才会有后来那些科技发展。所谓新科学方法是指以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科学,这种方法到后来才结出明显的科技果实。”
“那是什么样的新方法?”
“它最主要的一点是用我们的感官来调查研究大自然,自从十四世纪以来,愈来愈多思想家警告人们不要盲目相信权威,无论是宗教教条或亚理斯多德的自然哲学。但也有人劝告大众不要相信纯粹凭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在整个中世纪期间,人们过度迷信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则认为研究大自然现象必须以观察、经验与实验为基础。我们称之为‘实证法’。”
“意思是?”
“就是以亲身经验,而不是以古人的著作或凭空想象之物,来做为知识的基础。古代也有实证科学,但从来不曾以有系统的方式做过实验。”
“我猜他们大概没有现代这些仪器设备。”
“当然,他们没有计算机或电子尺这类工具,但是他们可以凭借数学计算和普通的尺。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科学观察所得的结果用准确的数学辞汇表达出来。十七世纪的大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galilei)说:‘我们要测量那些可以测量的东西,至于那些无法测量的,也要想办法加以测量。’他并表示:‘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的。”’“有了这些实验与测量结果之后,就自然会有新发明了。”
“新科学方法的出现促成了技术革命,这是第一个阶段。而技术革命又为后来的每一项发明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人类这时已经开始脱离自然环境了,人类不再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表示:‘知识即力量。’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实用价值,在当时也是一个很新的观念。人们开始认真干预大自然并加以控制。”
“但这并不一定是好的,不是吗?”
“对。我曾经提到过,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展开的技术革命虽然带来了纺织机,但也造成了失业;虽然带来了新的药物,但也带来了新的疾病;虽然提高了农业效率,但也榨取了许多自然资源;虽然带来了洗衣机、电冰箱等实用的器具,但也导致了污染与工业废弃物处理的问题。今天我们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使得许多人认为,技术革命乃是人类尝试调整自然环境的一种危险做法,而且已经失败,有人指出,这场革命最终将会走向失控的局面。比较乐观的人士则认为我们目前仍处于科技的襁褓阶段,同时,尽管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会有阵痛,但人类终将逐渐学习到如何控制大自然,而不致对环境构成威胁。”
“你觉得谁说的比较对?”
“我觉得双方的说法或许都有点道理。在某些领域内我们必须停止干预自然,但在其他领域内我们则不妨更进一步。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绝不可能再走中世纪的老路。自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就不再只是创造物的一部分,而开始干预自然,并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改造大自然。说真的,‘人是多么了不起呀!”
“人类已经登陆月球了。在中世纪,谁会相信人能跑到月亮上去呀!”
新世界观
“他们当然无法想象。说到这里,我们要谈谈所谓的‘新世界观’。中世纪的人虽然也会坐在天空下,看着太阳、月亮与星球。但他们从不曾怀疑‘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他们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各个‘天体’则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运行。这种观念被称为‘以地球为中心的世界观’,也就是‘万物皆以地球为中心’的意思。基督教相信上帝高居各天体之上,主宰宇宙,这也是当时人抱持这种观念的原因之一。”
“世界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然而,在一五四三年,有一本名叫天体运行论(ontherevolutionsofthecelestialspheres)的小书出版了。作者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他在这本书出版当天就去世了。哥白尼在书中宣称,太阳并未绕地球运行,而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他根据观察各星球的心得,认为这种可能性很高。他说,人们之所以相信太阳绕着地球转,是因为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转的缘故。他指出,如果我们假设地球和其他星球都绕着太阳转,则我们所看到的天体运转现象将会变得容易理解得多。我们称这种观念为‘以太阳为中心的世界观’,也就是相信万物以太阳为中心的意思。”
“这个世界观应该是正确的啰?”
“也不全然。哥白尼的主要论点—一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当然是正确的。不过他宣称太阳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可就错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太阳系只是宇宙中无数个星系之一。宇宙中共有数十亿个银河系,围绕太阳的星系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哥白尼并且相信地球和其他星球都在圆形的轨道上运转。”
“难道不是吗?”
“不。他之所以相信轨道是圆形的,只是根据‘天体是圆形的,且绕着圈圈转’这个古老的观念。自从柏拉图的时代以来,球体与圆形就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但在十七世纪初期,德国天文学家克卜勒(johanneskepler)发表了他广泛观察的结果,显示各星球实际上是以太阳为中心,绕着椭圆形的轨道运转。他并且指出,一个星球在轨道上愈接近太阳的地方,运转的速度愈快,离太阳愈远则愈慢。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明白提出‘地球只是众多行星之一’的说法。克卜勒同时强调宇宙每个地方都适用同样的物理法则。”
“他怎么知道呢?”
伽利略
“因为他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研究星球运转的现象,而不盲目地接受古代的迷信。大约与克卜勒同一时代的还有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也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天体的运转。他在研究月球的表面后,宣称月球像地球一样有高山、有深谷。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木星有四个卫星。因此地球并非唯一拥有卫星的星球。然而,伽利略最伟大的成就还是他首度提出所谓的‘惯性定律’。”
“那是什么意思?”
“伽利略的说法是:‘如果没有外力强迫一个物体改变它所处的状态,则这个物体将会一直维持它原来静止或移动的状态。”
“这谁都知道呀!”
“但这个观察很有意义。自从古代以来,反对‘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转’这个说法的人士所持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地球果真绕着自己的轴心转的话,则它的速度会很快,以至于当你垂直丢一块石头到空中时,它会掉落在好几码之外。”
“那这种现象为什么不会发生呢?”
“如果你坐在火车里,把一个苹果丢在地上。苹果并不会因为火车正在移动而向后掉落,而是垂直落地。这是由于(‘惯性定律’作用所致。苹果维持在你将它丢下以前同样的速度。”
“我懂了。”
“伽利略的时代并没有火车。不过如果一个人一直向前运球一旦突然放手后”
“球会一直滚动”
“因为在你放手后球仍然维持原来的速度“不过它最后还是会停下来,如果房间够大的话。”
“那是因为有其他外力迫使它停下来。第一种力来自于地板,尤其是那种粗糙不平的木头地板。然后则是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球迟早会停下来,不过,请等一下,我先让你看一样东西。”
艾伯特站起身来,走到那张古老的书桌前。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样东西,走回原来的地方,并把那样东西放在茶几上。那是一块木头板子,一端有三、四公分厚,另一端则极薄,整张板子几乎就把茶几占满了。艾伯特在板子旁放了一个绿色的弹珠。
“这叫做斜面,”他说。“如果我在比较厚的这一端把弹珠放掉,你想会发生什么事?”
苏菲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我跟你赌十块钱,它会一直滚到茶几上,最后掉在地板上。”
“我们试试看。”艾伯特放掉弹珠。它果真像所说的那样滚到茶几上,然后啪一声掉在地板上,最后碰到了通往走廊的门槛。
“真了不起呀!”苏菲说。
“可不是嘛!这就是伽利略所做的实验。”
“他真的有那么笨吗?”
“别急,他是想透过各种感官来观察事物的原理。我们现在只不过刚开始而已。请你先告诉我弹珠为何会沿着斜面滚下去?”
“因为它有重量。”
“好,那么请你告诉我重量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太逊了。”
“如果你不能回答,它就不算逊。到底弹珠为什么会滚落到地板上?”
“因为重力的缘故。”
“答对了,你也可以说是地心引力。重量与重力有关,而重力就是使得弹珠移动的那个力量。”
此时艾伯特已经把弹珠从地板上捡起来了。他再度俯身站在那块斜面上方,手里仍拿着弹珠。
“现在我要试着让弹珠滚过斜面。”他说。“你注意看它怎样移动。”
他把腰弯得更低,瞄准目标,试着让弹珠滚过斜面。苏菲看到弹珠逐渐沿着坡面斜斜的滚了下来。
“发生了什么事?”艾伯特问。
“它斜斜地滚,因为板子有坡度。”
“现在我要在弹珠上涂墨汁然后我们就可以看看到底你所谓的‘斜斜地滚’是什么意思。”
他找出一只墨水刷,把整个弹珠涂黑,然后再度使它滚动。这次苏菲很明显看到弹珠在斜面上滚动的路径,因为它滚过之处留下了一条黑线。
“现在你可不可以描述一下弹珠移动的路线?”
“是弧形的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圆圈的一部分。”
“一点也没错。”
艾伯特抬头看着苏菲,眉毛抬得高高的。
“不过那并不完全是圆形。这种图案叫做抛物线。”
“哦?”“嗯。可是弹珠为什么会这样滚动呢?”
苏菲用心地想了一下,然后说;“因为板子有坡度,所以弹珠被重力拉往地板的方向。”
“对了!这岂不是太让人兴奋了吗?我随便拉了一个小女孩到我的阁楼来,做一个实验,她就可以领悟到伽利略所发现的原理!”
他拍拍手。有一阵子,苏菲很担心他已经疯了。他继续说:“你刚才看到的是两种力量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所产生的效果。伽利略发现这个原理同样也适用在炮弹等的物体上。炮弹被推入空中后在一段时间内会继续飞行,但迟早会被牵引到地面上,所以它会形成像弹珠滚过斜面一样的轨线,这是伽利略那个时代的新发现。亚理斯多德认为一个斜斜向空中抛出的抛射体会先呈微微的弧形,然后垂直地向地面降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过没有人知道亚理斯多德的错误,除非用实验来证明。”
“这个定律有什么重要性吗?”
“当然!孩子,这件事意义非凡,而且肯定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一项科学发现。”
“为什么呢?”
牛顿
“后来,在1642到1727年间,有一个名叫牛顿(isaacnewton)的英国物理学家,他是将太阳系与星球轨道描述得最完整的一个科学家。他不但能说出各星球如何绕太阳运转,而且可以解释它们为何会如此运转。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参考了我们所称的‘伽利略动力学’。”
“那些星球是不是就像滚过斜面的弹珠一样?”
“是的,有点像。不过不要急,苏菲。”
“急也没有用,是不是?”
“克卜勒曾经指出,各星球之间一定有某种力量使它们相互吸引。举例来说,太阳一定有某种力量使得太阳系内的各星球都固定在轨道上绕着它运转,这也是为何那些星球在离太阳愈远的地方移动得愈慢的缘故。克卜勒并且相信潮汐的涨落一定是受到月亮引力的影响。”
“的确是这样,不是吗?”
“没错,是这样。不过伽利略反对这种说法。他嘲笑克卜勒,说他居然赞同‘月亮掌管海洋河流’的说法。这是因为伽利略不相信别重力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外或各星球之间发挥作用。”
“这回他可错了。”
“嗯。在这一点上他是错了。这事说来也满奇怪的,因为伽利略一直专心研究地球引力与落体的原理。他甚至发现在引力增强时物体的移动会如何受到影响。”
“你刚才不是已经开始谈到牛顿了吗?”
“是的。然后牛顿出现了。他提出我们所谓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说宇宙间两个物体相互吸引的力量随物体的大小而递增,并随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而递减。”
“我懂了。例如,两只大象之间的引力要比两只老鼠之间的引力要大。而同样一座动物园内的两只大象之间的引力,又比在印度的一只印度象与在非洲的一只非洲象两者之间的引力要大。”
“没错,你的确懂了。现在我们要谈到最重要的一点。牛顿证明这种引力是存在于宇宙各处的。也就是说,它在宇宙每个地方都发生作用,包括太空中的各个星球之间。据说他是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悟出这个道理的。当时他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便问自己:月球是否同样也受到地球力量的牵引,才会恒久绕着地球旋转?”
“聪明。不过也不算真的很聪明。”
“为什么呢?”
“这个嘛如果月球是受到促使苹果落地的同样一种引力的影响,那么总有一天月球会撞到地球,而不会一直绕着地球转了。”
“这个我们就要谈到牛顿的行星轨道定律了。在这个问题上,你只对了一半。月球为什么不会撞到地球呢?因为地球的重力的确以强大的力量牵引着月球。你想想看涨潮的情景,要将海平面提高一两公尺需要多大的力量呀!”
“这个我不太懂。”
“你还记得伽利略的斜面吗?当我让弹珠滚过斜面时会有什么现象?”
“是不是同时有两种力量在影响月球?”
“一点没错。很久以前,当太阳系形成时,月球被一股很大的力量抛离地球。由于它在真空中移动,没有阻力,因此这股力量会永远不停地产生作用”
“但它同时也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被拉向地球,对吗?”
“对。这两股力量都是持续不停的,而且同时发生作用,所以月球才会一直绕着地球旋转。”
“它的原理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就是这么简单。而这种‘简单性’正是牛顿学说的重点。他说明少数几种自然法则可以适用于整个宇宙。在计算行星轨道时,他只应用了伽利略所提出的两个自然法则。一个是惯性定律。牛顿说明所谓惯性定律就是‘一个物体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使它改变状态,否则它会一直处在静止或呈直线进行的状态’。另外一项定律是伽利略利用斜面证明的定律,就是:当两股力量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这个物体会循椭圆形的路径移动。”
“而牛顿就以此来解释为何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
“没错。由于受到两种强弱不同的力量的影响,所有的行星都在椭圆形的轨道上绕太阳旋转。其中一种是在太阳系形成时,他们呈直线进行的力量,另外一种则是他们受到太阳重力牵引的力量。”
“聪明。”
“很聪明。牛顿证明了若干关于物体移动的定律可以适用于宇宙每一个地方,他因此推翻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天上与人间分别适用两套不同法则的看法。这时候,以太阳为宇宙中心的世界观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证实以及完整的解释。”
艾伯特站起身来,把斜面放回原来的抽屉里。然后他弯腰从地上捡起那颗弹珠,把它放在他和苏菲间的茶几上。
苏菲心想,这一切居然都是科学家们从一小块斜面的木板和一个弹珠推论出来的,这是多么神奇呀!当她看着那颗仍然沾有墨水的绿色弹珠时,不禁想起地球来。她说:“于是当时的人们就不得不接受人类其实是生活在太空中某处一个偶然形成的星球上啰?”
“是的。这个新的世界观在许多方面都对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个情况和后来达尔文证明人类是从禽兽进化而来时所造成的影响相当。这两个新发现都使人类失去他们在造物中的一部分特殊地位,于是也都遭遇到教会的强大阻力。”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些新观念中,上帝被放在哪里呢?从前人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心,而上帝与各星球就在地球之上的想法倒是比较单纯些。”
“但这还不是当时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当牛顿证明宇宙各处适用同样的法则时,有人可能会认为他破坏了人们心目中的上帝无所不能的形象,但是牛顿本人的信仰却从未动摇。他认为自然法则的存在正足以证明宇宙间确有一位伟大、万能的上帝。事实上,受到更大冲击的乃是人对自我的观念。”
“怎么说呢?”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们就不得不逐渐接受他们所居住的地球乃是浩瀚银河中一个偶然形成的星球的说法。即使到现在,我看还是不见得大家都能够完全接受这种想法。不过,即使在文艺复兴时期,也有一些人认为,随着新世界观的产生,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地位也变得比以前更加重要。”
“我还是不太明白。”
“在此之前,世界的中心是地球。但天文学家却告诉人们,宇宙根本没有绝对的中心,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喔,是这个意思!”
“文艺复兴运动造成了新的宗教情感(狂热)。随着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神学的范畴,基督徒变得更加虔诚。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人类对自己有了新的看法,使得宗教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个人与教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
“比如说在晚上自行祷告之类的吗?”
宗教的改革
“这也包括在内。在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会中,以拉丁文念的祈祷文和教会例行祷告一直是宗教仪式的骨干。只有教士和僧侣能看得懂圣经,因为当时的圣经都是拉丁文写的。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圣经被人从希伯来文与希腊文翻译成各国语言。这是导致所谓‘宗教革命’的主要因素。”
“马丁路德”
“是的,马丁路德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他并不是当时唯一的宗教改革家。另有一些改革人士选择留在罗马天主教会中。其中之一是荷兰的伊拉斯莫斯(erasmusofrotterdam)。”
“马丁路德之所以和天主教会决裂是因为他不肯购买赎罪券,是吗?”
“是的,但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并不需要教会或教士居中代祷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同时,要取得上帝的赦免也不是靠购买教会所售的‘赎罪券’。从十六世纪中期起,天主教教会就禁止买这些所谓的‘赎罪券’。”
“天主应该很乐于见到这个情况。”
“总而言之,马丁路德摒斥了教会中许多从中世纪起就形成的宗教习惯与教条。他希望回到新约中所描述的早期基督教的面貌。他说:‘我们只信靠经文。’他希望以这个口号将基督教带回它的‘源头’,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回到艺术与文化的古老源头一般。马丁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因此创造了德文的文字。他认为应该让每一个人都读得懂圣经,并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说,成为自己的教士。”
“自己的教士?这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吗?”
“他的意思是:教士与上帝的关系并不比一般人亲近。路德派教会之所以雇用教士,乃是因为他们需要有人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如主持礼拜或料理日常事务等。但马丁路德并不相信任何人能够透过教会举行的仪式,获得上帝的赦免与宽宥。他说,人只能透过信仰得救,这是‘无法用金钱交换的’。这些都是他在研读圣经以后的心得。”
“这么说马丁路德也是典型的文艺复兴人士啰?”
“也不尽然。马丁路德重视个人,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他算是典型的文艺复兴人士。也因此他从三十五岁开始自修希腊文,并进行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繁重工作。他使得一般大众使用的语言取代了拉丁文的地位,这也是他与典型文艺复兴人士相像的另外一个特征。然而,马丁路德并不像费其诺或达文西一样是人文主义者。同时,他也受到伊拉斯莫斯等人文主义者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他对人的观点太过消极了。马丁路德曾经宣称,自从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就彻底腐化了,他相信唯有透过上帝的恩典,人类才能免于罪孽。因为罪恶的代价就是死亡。”
“听起来满灰暗的。”
艾伯特起身,捡起绿黑相间的小弹珠,放在上衣的口袋内。
“天哪!已经过四点了!”苏菲惊叫。
“下一个人类史上的伟大时期叫做巴洛克时期。不过,我们只好等到下一次再谈了,亲爱的席德。”
“你说什么?”苏菲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你叫我席德!”
“是我一时不小心,喊错了。”
“可是,无心之言或多或少都是有原因的。”
“也许你说得对。你可以注意到席德的父亲已经开始透过我们的嘴巴讲话了,我想他是故意趁我们渐渐疲倦,不太能为自己辩护的时候才这样做。”
“你曾经说过你不是席德的爸爸。你可以保证这是真话吗?”
艾伯特点点头。
“但我是席德吗?”
“我累了,苏菲,请你谅解。我们坐在一起已经两个多小时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我在说话。你不是要回家吃饭吗?”
苏菲觉得艾伯特几乎像是要赶她走似的。当她走进小小的走廊时,心里一直想着他为何会喊错她的名字。艾伯特也跟着她走出来。
汉密士正躺在壁上一排衣钩的下面睡觉。衣钩上挂着几件很像是戏服的怪异服装。艾伯特朝汉密士的方向点点头说:“下次它还是会去接你。”
“谢谢你为我上课。”苏菲说。
她突然冲动地拥抱了艾伯特一下。“你是我所见过的最好、最亲切的哲学老师。”她说。
然后她把通往楼梯的门打开。在关门之际,艾伯特说:“我们不久就会再见面的,席德!”
之后门就关上了。
又喊错名字了,这个坏蛋!苏菲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跑回去敲门,不过她还是没有这样做。
走到街上时,她突然想起自己身上没钱,必须一路走回家。真气人!如果她在六点前还没回到家,妈妈一定会又生气又着急的。
苏菲走了几码路后,突然看到人行道上有一枚十元的钱币,正好可以买一张公车票。
苏菲找到了公车站,等候开往大广场的公车。从大广场那儿,她可以换车,一路坐回家门口,不必再买票。
一直到她站在大广场等候下一辆公车时,她才开始纳闷自己为何如此幸运,刚好捡到一个十块钱的铜板。
难道是席德的爸爸放在那儿的吗?他真是个高手,每次都把东西放得恰到好处。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他不是还在黎巴嫩吗?艾伯特又为什么老是喊错她的名字呢?不只一次哦!苏菲打了个冷战。她觉得有一股寒气沿着她的脊梁骨一路窜下来。
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哪
苏菲喘吁吁地跑到乔安家的前门时,刚好过了十二点。乔安正站在他们那栋小黄屋前面的院子里。
“你去了快十个小时了!”乔安提高了嗓门。
苏菲摇摇头。
“不,我去了一千多年了。”
“你究竟到哪里去了?”
“”“你疯了吗?你妈妈半小时前打电话来。”
“你怎么跟她说?”
“我说你到药局去了,她说请你回来时打个电话给她。不过今天早上十点我爸和我妈端着热巧克力和面包进房里来,却发现你的床是空的。你真该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
“你怎么跟他们说?”
“我很尴尬。我告诉他们说我们吵了一架,你就跑回家了。”
“这么说,我们最好赶快言归于好,而且这几天内我们不能让你爸妈和我妈说话。你想我们能不能办得到?”
乔安耸耸肩。就在这个时候,乔安的爸爸从角落里走过来,手里推着一辆独轮车。他身穿工人装,正忙着清扫去年掉下来的最后一些落叶和树枝。
“哈,你们和好了,你们看,我把地下室台阶上的落叶扫得干干净净,一片也不剩。”
“不错。”苏菲答道:“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边喝热巧克力了?”
乔安的爸爸勉强笑了一下,乔安则吓了一跳。乔安的爸爸是一位财务顾问,因此乔安的家境比苏菲好,而他们家人彼此之间讲话是不像苏菲家那样直来直往的。
“对不起,乔安,我只是想我该帮你圆谎才对。”
“你要不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当然要啦!如果你陪我回家的话。因为这些事是不能让什么财务顾问呀、超龄的芭比娃娃呀之类的人听的。”
“说这种烂话!有的人结了婚,另外一半只好去出海,这种不稳定的婚姻我看也不见得比较好吧!”
“也许是吧!不管怎么说,我昨晚几乎都没睡。还有,我开始好奇席德是不是能看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她们开始朝苜蓿巷走去。
“你的意思是说她也许有第三只眼睛?”
“也许是,也许不是。”
很明显的,乔安对这个谜团并不热衷。
“不过这并不能解释她爸爸为什么会寄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明信片到树林里一座空着的木屋去呀!”
“我承认这一点是不太能说得通。”
“你要告诉我你到哪里去了吗?”
于是,苏菲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乔安,连同那神秘哲学课程的事。她要乔安发誓绝对不能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
她们继续向前走,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
当他们走到苜蓿巷时,乔安说:“我不怎么喜欢这件事。”
她在苏菲家的门口停下来,转身准备回家。
“没有人要你喜欢。不过哲学不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团体游戏,它跟我们是谁、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有关。你认为这方面我们在学校学的够多吗?”
“可是不管怎样都没有人能回答那些问题呀!”
“没错,但甚至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提出这些问题!”
苏菲走进厨房时,午饭已经摆在桌上了。关于她没有从乔安家打电话回家这件事,妈妈也没说什么。
梦境午饭后,苏菲宣布她要上楼睡午觉,她老实跟妈妈说她在乔安家几乎都没睡。不过话说回来,女孩子在一起过夜时,一整个晚上不睡觉也是常有的事。
在上床前,她站在墙上那面大铜镜前看着,起先只看到自己苍白疲倦的脸,但后来,在她的脸后面,似乎隐隐约约有另外一张浮现,苏菲做了一两下深呼吸。她已经开始有幻觉了,这可不大妙。
她仔细审视着自己那张轮廓分明苍白的脸,以及脸四周那一头做不出任何发型的难缠的头发。但在那张脸之外却浮现了另外一个女孩的幽灵。
突然间,那个女孩疯狂地眨着双眼,仿佛是在向苏菲做信号,说她的确在那儿。这个幽灵出现的时间只有几秒钟,然后便消失了。
苏菲坐在床沿。她万分确信镜子里的女孩就是席德。她曾经在少校的小木屋内放着的一份成绩单上看过席德的照片,刚才她在镜子里看到的一定就是她。
为什么她总是在疲倦至极的时候遇见这类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呢?这不是很奇怪吗?所以,每次事情发生后,她总得问问自己那是否是真的。
苏菲把衣服放在椅子上,便爬上了床。她立刻睡着了,并且作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梦。
她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大花园中。园里有一道山坡向下通往一座船库。船库后面的平台上坐着一个年轻的金发女孩,正在眺望着大海。苏菲走下去,坐在她身旁,但那女孩却似乎没有察觉她的到来。苏菲开始自我介绍:“我叫苏菲,”她说。但这个女孩显然既没看到她的人,也没听到她说话。“你显然又聋又瞎。”苏菲说。那女孩还是充耳不闻。突然间苏菲听到一个声音在喊:“席德!”那女孩立刻跳起来,向船库的方向飞奔。看来她既不聋也不瞎。此时一名中年男子从船库大步向她走来。他身穿卡其布制服,头戴蓝扁帽。
女孩展开双臂抱住他的脖子,他则将她抱起,转了几圈。这时,苏菲在女孩原先所坐之处看到一条小小的金色十字架链子。她将它捡起来,拿在手中,然后便醒了。
苏菲看看时钟,她已经睡子两个小时。
她坐起来,想着这个奇怪的梦。梦境里的一切是如此栩栩如生,她觉得自己好像确实到过那里一样,她也很确定那座船库和平台确实存在于某个地方。当然,它们看起来很像是她在少校的小木屋中见过的那幅风景画。无论如何,她梦中的那个女孩无疑必是席德,而那个男人则是她的爸爸,刚从黎巴嫩回来。在梦中,他的样子看起来很像艾伯特。
苏菲起床开始整理床铺时,在枕头下发现一条金色的十字架链子。十字架的背面刻着席德几个字。
这并不是苏菲第一次梦见自己捡到贵重的东西,但毫无疑问这是第一次那样东西从梦里跑了出来。
“去你的!”她大声说。
她生气地打开橱柜的门,把那条精致的十字架链子丢到最上面一格,跟丝巾、白袜子和从黎巴嫩寄来的明信片放在一起。
面授课程
第二天早晨,苏菲醒来时,妈妈已经弄好了一顿可口的早餐,有热面包、橘子汁、蛋和蔬菜沙拉。通常星期天早晨妈妈很少比苏菲先起床,而每次她先起床时,总是会弄好一顿丰盛的早餐再叫醒苏菲。
她们吃着早餐时,妈妈说:“花园里有一只很奇怪的狗,整个早上都在老树篱旁边嗅来嗅去。我实在不知道它在那儿干什么,你呢?”
“我知道!”苏菲脱口而出,随即又后悔了。
“它以前来过吗?”
这时苏菲已经离开餐桌,走到客厅向着花园的那扇窗户往外看。果然不出她所料。
汉密士正躺在密洞的人口前。
她该怎么跟妈妈说呢?她还来不及想出什么借口时,妈妈已经走过来,站在她身边。
“你刚才说它以前来过这儿?”
“我想它大概是以前在那里埋了一根骨头,现在想把它挖出来。你知道,狗也有记性的”
“大概是吧,苏菲。你是我们家的动物心理学家。”
苏菲急切的搜寻着借口。
“我带它回家好了尸她说。
“你知道它住哪里吗?”
苏菲耸耸肩。
“项圈上也许会有地址吧!”
两三分钟后,苏菲已经走到了花园。汉密士一看到她两步跑了过来,摇了摇尾巴,扑向苏菲。
“乖狗狗!”
她知道妈妈正在窗户那边看着他们。她内心暗自祈祷汉密士不要钻进树篱。还好,它只是冲向屋前的石子路,飞快地跑过前院,奔向大门。
大门关上后,汉密士继续在苏菲前面跑了几码。这段路程颇远。由于是星期天的上午,路上有一些人在散步。眼看别人全家一起共度周末,苏菲真是羡慕极了。
一路上,汉密士不时跑去嗅嗅别的狗或别人家花园篱笆旁边的有趣玩意儿。不过只要苏菲一叫“狗狗,过来!”它就立刻回来。
不一会儿,他们已经走过了一座老旧的牧场、一座大运动场和一个游乐场,进入了人车较多的地区。他们继续沿着一条铺着圆石并有电车往来的大街向市中心走。到了市中心时,汉密士引导苏菲穿越市中心广场,走到教会街上。这里属于旧市区,四周都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兴建的平凡单调的大宅子。时间已经将近下午一点半了。
现在他们已经到了市区的另外一边。这里苏菲并不常来。她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爸妈曾带她到这里的一条街上拜访一位年老的姨妈。
最后他们走到位于几栋旧宅子之间的一座小广场。这座广场虽然看起来非常古老,但却名为“新广场”不过话说回来,这整座城镇历史已经很悠久了,它兴建的年代可以远溯到中世纪。
汉密士走向第十四号房屋,然后便停下来不动,等着苏菲开门。苏菲心跳开始加快。
进了前门,苏菲看到一块嵌板上钉着几个绿色的信箱,最上面一排有一个信箱口露出—张明信片。上面有邮局所盖的“地址详”的印章。
明信片上的地址写着“新广场十四号,席德收”日期是六月十五日。事实上还有两个星期才到六月十五日,但邮差显然没有注意到。
苏菲把明信片取下来看:
亲爱的席德:
现在苏菲已经到哲学家的家里来了。她很快就要满十五岁了,但你昨天就满十五了。还是今天呢?如果是今天的话,那么信到的大迟了。不过我们两个的时间并不一定一致。下一代出来后,上一代就老了。历史就这样发展下去。你有没有想过欧洲的历史就像一个人的一生?古代就像欧洲的童年,然后到了漫长的中世纪,这是欧洲的学生时期。最后终于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此时,漫长的求学时期结束了。欧洲成年了,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以及对生命的渴望。我们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的十五岁生日!现在是六月中旬了,我的孩子,活着的感觉真好,不是吗?
p.s:很遗憾你丢了那条金十字架链子。你得学习照管自己的东西才行。爸爸就在你的身旁。
爱你的老爸
汉密士已经开始上楼了。苏菲拿了明信片,跟着它走。她必须跑才能赶上它。它一直快活地摇着尾巴。他们走上了二楼、三楼,到四楼后只有一道通往阁楼的楼梯。难道要上屋顶吗?汉密士沿着楼梯上去,在一扇窄门前停下来,并用爪子抓门。
苏菲听到脚步声从里面走来。门开了,艾伯特站在那儿。他已经换了服装,现在穿着另外一套衣服,包括白长袜、红膝马裤和黄色垫肩的紧身上衣。他使苏菲想起扑克牌里的小丑。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服装。
“你这个小丑!”苏菲喊,轻轻地推了他一把,以便走进屋里。
在恐怖、害羞的情绪交集之下,苏菲又不期然地拿她可怜的哲学老师当靶子。由于刚才在玄关处发现那张明信片,苏菲现在的思绪是一片混乱。
“不要这么容易激动,孩子。”艾伯特说,一面把门关上。
“你看这张明信片!她说,一面把信交给他,好像他应该负责似的。
艾伯特看完信后摇摇头。
“他愈来愈无所忌惮了。说不定他是利用我们做为他女儿的生日娱乐。”
说完后他将明信片撕成碎片,丢进字纸篓中。
“信上说席德丢了她的十字架。”苏菲说。
“我看到了。”
“那个十字架被我发现了,就是那一个,放在我家的枕头下面。你知道它怎么会在那里吗?”
艾伯特严肃地看着她的眼睛“这件事看起来也许很吸引入,但只是他不费一点力气就能玩的小把戏罢了。我们还是集中精神来看那只被魔术师从宇宙的礼帽中拉出来的大白兔吧!”
他们进入客厅。那是苏菲所见过的最不寻常的房间之一。
这是一间宽敞的阁楼,四边的墙壁略微倾斜。强烈的阳光透过其中一面的窗户泻满了整个房间。另外一扇窗户则开向市区,苏菲可以从这里看到旧市区里所有房子的屋顶。
但是最让苏菲惊讶的还是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年代的家具器物。有一张三十年代的沙发,一张二十世纪初期的旧书桌和一把看起来有几百年历史的椅子。除了家具之外,还有各式各样古董,不管是实用的还是装饰的,统统凌乱地放在架子上或柜子里,包括古老的时钟与花瓶、研钵和蒸馏器、刀子和娃娃、羽毛笔和书挡、八分仪和六分仪、罗盘和气压计等。有一整面墙放满了书,而且都不是那些可以在书店里看到的书,出版的年代横跨数百年。另外一面墙则挂满了素描与图画,有些是最近几十年的,但大多数都是非常古老的作品。此外,每面墙上都挂有很多古老的图表与地图。从图上挪威的大小与位置看来,这些地图并不很精确。
有好几分钟的时间,苏菲只是站在那儿,没有说话。她东张西望了一阵子,直到她从各个角度把这个房间看过为止。
“你这里搜集的旧垃圾可真多!”
“你又来了。这个房间里保存的是几百年的历史文物。应该不算是垃圾吧?”
“你是开古董店的吗?”
艾伯特的表情几乎有点痛苦。
“我们不能让自己被历史的浪潮冲走,总得有人收拾河岸边留下来的东西。”
“这话很奇怪。”
“是很奇怪,但却一点不假。孩子,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那个十六世纪的木娃娃也许是为了某个五岁女孩的生日做的,而制造的人也许就是她年老的祖母然后小女孩长成了青少年,然后成年了,结婚了,也许也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她把木娃娃传给女儿,自己则渐渐老去,有一天就死了。
虽然她活了很久,但总还是难免一死,从此一去不返。事实上她只是来到人间短暂一游罢了。但是她的娃娃——你看,现在却放在那个架子上。”
“经过你这么一说,每一件事情都显得悲伤而严肃。”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的来到世上一般。”
“我可以问你一件事吗?”
“我们不再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你为什么会搬到少校的小木屋?”
“为了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呀!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全凭通信联络。我知道那时小木屋刚好是空的。”
“所以你就搬进去了!”
“没错。”
“那或许你也可以告诉我席德的爸爸是如何知道你在那里的。”
“如果我说的没错,每一件事情他都知道。”
“但我还是不懂你怎么有办法让邮差跑到森林里面去送信!”
艾伯特淘气地笑了一下。
“即使那样的事情,对席德的父亲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个小把戏,妙手一挥就成了。我们现在可能正受到全世界最严密的监视。”
苏菲顿时觉得一股怒气往上升。
“要是让我碰上他,一定把他的眼珠子挖出来。”
艾伯特走到房间的另外一边,坐在沙发上。苏菲跟着他,也坐在一张宽大的扶手椅上。
“只有哲学可以使我们更接近席德的父亲。”他终于说。“今天我要跟你谈文艺复兴时期。”
“快说吧!”
文艺复兴
“在圣多玛斯的时代过后不久,原本团结一致的天主教文化开始出现分裂的现象。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使得宗教生活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自由。当时有愈来愈多人强调人们不能透过理性与天主沟通,因为天主绝对是不可知的。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事不是去了解神的奥秘,而是服从神的旨意。”
“嗯。”“既然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已经变得较为自由,新的科学方法与新的宗教狂热于是逐渐产生。在这种环境下,十五与十六世纪发生了两大变动,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
“我们可不可以一个一个来?”
“所谓文艺复兴运动是指十四世纪末期起文化蓬勃发展的现象,最先开始于意大利北部,并在十五与十六世纪期间迅速向北蔓延。”
“你不是告诉我‘文艺复兴’这个字是表示‘重生’的意思吗?”
“没错。它是指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另外我们也说它是‘人道主义的复兴’,因为在漫长的中世纪,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从神的观点来解释,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切又重新以人为中心。当时的口号是‘回归本源’,所谓本源主要是指古代的人文主义。
“在文艺复兴时期,发掘古代的经卷典籍几乎成为一种大众休闲活动,学习希腊文也变成时髦的玩意。当时的人认为,修习希腊的人文主义有教导与启发的功能,它除了可以使人了解古代的思想文化之外,也可以发展他们所谓的‘人的特质’。他们认为:‘马生下来就是马,但人要做为一个人,还需要靠后天慢慢的培养。’”
“我们一定要受教育才可以成为一个人吗?”
“是的,当时的人观念确是如此。不过在我们详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理念之前,我们必须大略了解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艾伯特从沙发上起身,开始在房间里踱步。过了一会,他停下来,指着架子上放着的一件古代仪器。
“这是什么?”他问。
“看起来像是一个很旧的罗盘。”
“没错。”
然后他又指着沙发后面的墙壁上挂着的一件古代火器。
“那又是什么?”
“一支老式的步枪。”
“没错。这个呢?”
艾伯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大书。
“是一本古书。”
“严格地说,这是一本古版书。”
“古版书?”
“是的,就是公元15oo年前印制的古书。当时印刷业仍处于襁褓阶段。”
“这本书真的有那么古老吗?”
“是的。罗盘、火器与印刷术这三大发明,乃是文艺复兴时期所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请你说详细一些。”
“有了罗盘,航海就比较容易了,这为后来一些伟大的探险航程奠定了基础。火器也是一样,这种新式的武器使得欧洲军队的军力要比美洲和亚洲的军队强大。在欧洲内部,是否拥有火器也成为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因素。印刷术则在散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理念方面有很重要的贡献,同时印刷术的发明也使得教会不再是唯一能够散播知识的机构。在这段时期,各项新的发明与仪器接踵而来,速度既快,数量也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望远镜的发明,它使得天文学迈人了新的纪元。”
“所以现在才会有火箭和太空探险之旅。”
“你的速度未免太快了吧。不过文艺复兴时期所发生的一项转变,最后倒是把人类送上了月球,也间接导致广岛事件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事件。最初只是文化与经济上的一些改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现象是;自给自足式的经济逐渐转型为货币经济体系。
在中世纪末期时,由于贸易制度成功、新商品交易蓬勃,再加上已经建立货币经济与银行体系,于是各城市不断发展,造成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决定自己生活环境的自由,可以用钱买到各种必需晶。在这个时期,只要肯吃苦耐劳、有想像力、脑筋灵活,便可以获得报偿。因此,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已经改变。”
“这和两千年前希腊各城邦发展的情况有些类似。”
“你说对了几分。我曾经说过,希腊哲学脱离了属于农民文化的神话世界观。同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中产阶级也开始脱离封建贵族与教会的势力。这段期间,欧洲与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和东方的拜占庭文化接触日益密切,于是欧洲人又开始注意到希腊文化的存在。”
“于是古代的三条支流又汇集成一条大河。”
“你很用心。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就讲到这里。现在我们要谈这个时期一些新的理念。”
“好,不过我很快得回家吃饭了。”
艾伯特再度坐在沙发上,眼睛看着苏菲。
“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这和中世纪时强调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不同。这个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极其崇高可贵的。其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是费其诺(marsilioficino)。他告诉人们:“认识自己,呵,你这藏在凡俗身躯内的神明子孙啊!”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是米兰多拉(pieodellamirandola),他写了颂扬人的尊贵这篇文章,这在中世纪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在中世纪期间,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则以人为出发点。”
“希腊哲学家也是一样啊!”“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文艺复兴时期是古代人文主义‘重生’的缘故。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强调个人主义。当时人的观念是:我们不仅是人,更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种理念导致人们无限崇拜天才。理想中的人是我们所谓的‘文艺复兴人’,就是艺术、科学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由于对人的观点改变了,于是人们开始对人体的构造产生兴趣。就像在古代一般,人们又开始解剖尸体以了解人体的结构。这对医学和艺术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这个时期也再度出现许多描绘人体的艺术作品。在历经一千年的假道学之后,这也该是时候了。人又有了胆量表现自己,不再以自己为耻。”
“太好了。”苏菲说,一边把双臂靠在她和哲学家中间的小茶几上。
“的确如此。这种对人的新观念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人并不只是为神而存在的,因此人也不妨及时行乐。有了这种新的自由之后,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这个时期人们的目标是要打破所有的藩篱与禁忌。从希腊人文主义的观点来说,这倒是一个新的想法,因为古代的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宁静、中庸与节制。”
“结果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就变得很放纵了吗?”
“他们当然不是很节制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好像整个世界重新复苏了一般。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精神,这是为何他们将介于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几百年称为‘中世纪’的缘故。在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领域都有无可比拟的进展。无论艺术、建筑、文学、音乐、哲学与科学都以空前的速度蓬勃发展。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曾经谈到古代的罗马曾有‘城市中的城市’与‘宇宙的中枢’等美称,但在中世纪期间,罗马渐渐衰微,到公元一四一七年时,人口只剩下一万七千人。”
“比席德住的黎乐桑市多不了多少嘛。”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重建罗马是他们的文化责任,而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在圣彼得的坟墓上建一座圣彼得大教堂。这座教堂号称世界第一,极尽富丽与堂皇之能事。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都参与了兴建工作。这项工程从1506年开始,进行了一百二十年之久。后来,又花了五十年的时间兴建宏伟的圣彼得广场。”
“这座教堂一定很大!”
“它共有两百多米长、一百三十米宽,占地二万六千平方米以上。有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大胆自信的心理我们就讲到这里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文艺复兴运动也使得人们对大自然有了新的看法。这时候的人们比较能够尽情享受生活,不再认为人活着只是为死后的世界做准备,因此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也完全改观了。
在人们眼中,大自然如今有了正面的意义。许多人认为上帝也存在于他所创造的事物中。因为,如果神真的是无穷无限的,他就会存在于万事万物中。这种观念称为泛神论。中世纪的哲学家一直坚持神与他的造物之间有一道不可跨越的距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则认为大自然是神圣的,甚至是‘神的花朵’。这类观念有时会遭到教会的反对。布鲁诺(giordanobruo)的命运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他不仅宣称神存在于大自然中,而且相信宇宙是无限大的。结果他受到了非常严厉的惩罚。”
“什么惩罚?”
“他在16oo年时被绑在罗马花市的一根柱子上活活烧死。”
“真是太烂了太蠢了。这还叫人文主义吗?”
“不,绝不是。布鲁诺是人文主义者,但将他处决的人则不是。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谓的‘反人文主义’也同样盛行。我所谓的‘反人文主义’指的是各国政府与教会的威权。在文艺复兴时期,审判女巫、烧死异教徒的风气非常盛行。魔法、迷信充斥,而且不时有人发动血腥的宗教战争。美洲也是在这段时期被欧洲人用蛮横的手段征服了。这些都是人文主义阴暗的一面。不过话说回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完全好或完全坏的。善恶乃是人类历史中不时交织在一起的两股线。在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另外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产物‘新科学方法’方面也是如此。”
“当时的人是否兴建了人类史上最早的一些工厂?”
“还没有。不过多亏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新科学方法,才会有后来那些科技发展。所谓新科学方法是指以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科学,这种方法到后来才结出明显的科技果实。”
“那是什么样的新方法?”
“它最主要的一点是用我们的感官来调查研究大自然,自从十四世纪以来,愈来愈多思想家警告人们不要盲目相信权威,无论是宗教教条或亚理斯多德的自然哲学。但也有人劝告大众不要相信纯粹凭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在整个中世纪期间,人们过度迷信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则认为研究大自然现象必须以观察、经验与实验为基础。我们称之为‘实证法’。”
“意思是?”
“就是以亲身经验,而不是以古人的著作或凭空想象之物,来做为知识的基础。古代也有实证科学,但从来不曾以有系统的方式做过实验。”
“我猜他们大概没有现代这些仪器设备。”
“当然,他们没有计算机或电子尺这类工具,但是他们可以凭借数学计算和普通的尺。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科学观察所得的结果用准确的数学辞汇表达出来。十七世纪的大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galilei)说:‘我们要测量那些可以测量的东西,至于那些无法测量的,也要想办法加以测量。’他并表示:‘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的。”’“有了这些实验与测量结果之后,就自然会有新发明了。”
“新科学方法的出现促成了技术革命,这是第一个阶段。而技术革命又为后来的每一项发明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人类这时已经开始脱离自然环境了,人类不再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表示:‘知识即力量。’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实用价值,在当时也是一个很新的观念。人们开始认真干预大自然并加以控制。”
“但这并不一定是好的,不是吗?”
“对。我曾经提到过,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展开的技术革命虽然带来了纺织机,但也造成了失业;虽然带来了新的药物,但也带来了新的疾病;虽然提高了农业效率,但也榨取了许多自然资源;虽然带来了洗衣机、电冰箱等实用的器具,但也导致了污染与工业废弃物处理的问题。今天我们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使得许多人认为,技术革命乃是人类尝试调整自然环境的一种危险做法,而且已经失败,有人指出,这场革命最终将会走向失控的局面。比较乐观的人士则认为我们目前仍处于科技的襁褓阶段,同时,尽管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会有阵痛,但人类终将逐渐学习到如何控制大自然,而不致对环境构成威胁。”
“你觉得谁说的比较对?”
“我觉得双方的说法或许都有点道理。在某些领域内我们必须停止干预自然,但在其他领域内我们则不妨更进一步。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绝不可能再走中世纪的老路。自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就不再只是创造物的一部分,而开始干预自然,并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改造大自然。说真的,‘人是多么了不起呀!”
“人类已经登陆月球了。在中世纪,谁会相信人能跑到月亮上去呀!”
新世界观
“他们当然无法想象。说到这里,我们要谈谈所谓的‘新世界观’。中世纪的人虽然也会坐在天空下,看着太阳、月亮与星球。但他们从不曾怀疑‘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他们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各个‘天体’则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运行。这种观念被称为‘以地球为中心的世界观’,也就是‘万物皆以地球为中心’的意思。基督教相信上帝高居各天体之上,主宰宇宙,这也是当时人抱持这种观念的原因之一。”
“世界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然而,在一五四三年,有一本名叫天体运行论(ontherevolutionsofthecelestialspheres)的小书出版了。作者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他在这本书出版当天就去世了。哥白尼在书中宣称,太阳并未绕地球运行,而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他根据观察各星球的心得,认为这种可能性很高。他说,人们之所以相信太阳绕着地球转,是因为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转的缘故。他指出,如果我们假设地球和其他星球都绕着太阳转,则我们所看到的天体运转现象将会变得容易理解得多。我们称这种观念为‘以太阳为中心的世界观’,也就是相信万物以太阳为中心的意思。”
“这个世界观应该是正确的啰?”
“也不全然。哥白尼的主要论点—一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当然是正确的。不过他宣称太阳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可就错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太阳系只是宇宙中无数个星系之一。宇宙中共有数十亿个银河系,围绕太阳的星系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哥白尼并且相信地球和其他星球都在圆形的轨道上运转。”
“难道不是吗?”
“不。他之所以相信轨道是圆形的,只是根据‘天体是圆形的,且绕着圈圈转’这个古老的观念。自从柏拉图的时代以来,球体与圆形就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但在十七世纪初期,德国天文学家克卜勒(johanneskepler)发表了他广泛观察的结果,显示各星球实际上是以太阳为中心,绕着椭圆形的轨道运转。他并且指出,一个星球在轨道上愈接近太阳的地方,运转的速度愈快,离太阳愈远则愈慢。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明白提出‘地球只是众多行星之一’的说法。克卜勒同时强调宇宙每个地方都适用同样的物理法则。”
“他怎么知道呢?”
伽利略
“因为他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研究星球运转的现象,而不盲目地接受古代的迷信。大约与克卜勒同一时代的还有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也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天体的运转。他在研究月球的表面后,宣称月球像地球一样有高山、有深谷。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木星有四个卫星。因此地球并非唯一拥有卫星的星球。然而,伽利略最伟大的成就还是他首度提出所谓的‘惯性定律’。”
“那是什么意思?”
“伽利略的说法是:‘如果没有外力强迫一个物体改变它所处的状态,则这个物体将会一直维持它原来静止或移动的状态。”
“这谁都知道呀!”
“但这个观察很有意义。自从古代以来,反对‘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转’这个说法的人士所持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地球果真绕着自己的轴心转的话,则它的速度会很快,以至于当你垂直丢一块石头到空中时,它会掉落在好几码之外。”
“那这种现象为什么不会发生呢?”
“如果你坐在火车里,把一个苹果丢在地上。苹果并不会因为火车正在移动而向后掉落,而是垂直落地。这是由于(‘惯性定律’作用所致。苹果维持在你将它丢下以前同样的速度。”
“我懂了。”
“伽利略的时代并没有火车。不过如果一个人一直向前运球一旦突然放手后”
“球会一直滚动”
“因为在你放手后球仍然维持原来的速度“不过它最后还是会停下来,如果房间够大的话。”
“那是因为有其他外力迫使它停下来。第一种力来自于地板,尤其是那种粗糙不平的木头地板。然后则是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球迟早会停下来,不过,请等一下,我先让你看一样东西。”
艾伯特站起身来,走到那张古老的书桌前。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样东西,走回原来的地方,并把那样东西放在茶几上。那是一块木头板子,一端有三、四公分厚,另一端则极薄,整张板子几乎就把茶几占满了。艾伯特在板子旁放了一个绿色的弹珠。
“这叫做斜面,”他说。“如果我在比较厚的这一端把弹珠放掉,你想会发生什么事?”
苏菲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我跟你赌十块钱,它会一直滚到茶几上,最后掉在地板上。”
“我们试试看。”艾伯特放掉弹珠。它果真像所说的那样滚到茶几上,然后啪一声掉在地板上,最后碰到了通往走廊的门槛。
“真了不起呀!”苏菲说。
“可不是嘛!这就是伽利略所做的实验。”
“他真的有那么笨吗?”
“别急,他是想透过各种感官来观察事物的原理。我们现在只不过刚开始而已。请你先告诉我弹珠为何会沿着斜面滚下去?”
“因为它有重量。”
“好,那么请你告诉我重量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太逊了。”
“如果你不能回答,它就不算逊。到底弹珠为什么会滚落到地板上?”
“因为重力的缘故。”
“答对了,你也可以说是地心引力。重量与重力有关,而重力就是使得弹珠移动的那个力量。”
此时艾伯特已经把弹珠从地板上捡起来了。他再度俯身站在那块斜面上方,手里仍拿着弹珠。
“现在我要试着让弹珠滚过斜面。”他说。“你注意看它怎样移动。”
他把腰弯得更低,瞄准目标,试着让弹珠滚过斜面。苏菲看到弹珠逐渐沿着坡面斜斜的滚了下来。
“发生了什么事?”艾伯特问。
“它斜斜地滚,因为板子有坡度。”
“现在我要在弹珠上涂墨汁然后我们就可以看看到底你所谓的‘斜斜地滚’是什么意思。”
他找出一只墨水刷,把整个弹珠涂黑,然后再度使它滚动。这次苏菲很明显看到弹珠在斜面上滚动的路径,因为它滚过之处留下了一条黑线。
“现在你可不可以描述一下弹珠移动的路线?”
“是弧形的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圆圈的一部分。”
“一点也没错。”
艾伯特抬头看着苏菲,眉毛抬得高高的。
“不过那并不完全是圆形。这种图案叫做抛物线。”
“哦?”“嗯。可是弹珠为什么会这样滚动呢?”
苏菲用心地想了一下,然后说;“因为板子有坡度,所以弹珠被重力拉往地板的方向。”
“对了!这岂不是太让人兴奋了吗?我随便拉了一个小女孩到我的阁楼来,做一个实验,她就可以领悟到伽利略所发现的原理!”
他拍拍手。有一阵子,苏菲很担心他已经疯了。他继续说:“你刚才看到的是两种力量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所产生的效果。伽利略发现这个原理同样也适用在炮弹等的物体上。炮弹被推入空中后在一段时间内会继续飞行,但迟早会被牵引到地面上,所以它会形成像弹珠滚过斜面一样的轨线,这是伽利略那个时代的新发现。亚理斯多德认为一个斜斜向空中抛出的抛射体会先呈微微的弧形,然后垂直地向地面降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过没有人知道亚理斯多德的错误,除非用实验来证明。”
“这个定律有什么重要性吗?”
“当然!孩子,这件事意义非凡,而且肯定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一项科学发现。”
“为什么呢?”
牛顿
“后来,在1642到1727年间,有一个名叫牛顿(isaacnewton)的英国物理学家,他是将太阳系与星球轨道描述得最完整的一个科学家。他不但能说出各星球如何绕太阳运转,而且可以解释它们为何会如此运转。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参考了我们所称的‘伽利略动力学’。”
“那些星球是不是就像滚过斜面的弹珠一样?”
“是的,有点像。不过不要急,苏菲。”
“急也没有用,是不是?”
“克卜勒曾经指出,各星球之间一定有某种力量使它们相互吸引。举例来说,太阳一定有某种力量使得太阳系内的各星球都固定在轨道上绕着它运转,这也是为何那些星球在离太阳愈远的地方移动得愈慢的缘故。克卜勒并且相信潮汐的涨落一定是受到月亮引力的影响。”
“的确是这样,不是吗?”
“没错,是这样。不过伽利略反对这种说法。他嘲笑克卜勒,说他居然赞同‘月亮掌管海洋河流’的说法。这是因为伽利略不相信别重力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外或各星球之间发挥作用。”
“这回他可错了。”
“嗯。在这一点上他是错了。这事说来也满奇怪的,因为伽利略一直专心研究地球引力与落体的原理。他甚至发现在引力增强时物体的移动会如何受到影响。”
“你刚才不是已经开始谈到牛顿了吗?”
“是的。然后牛顿出现了。他提出我们所谓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说宇宙间两个物体相互吸引的力量随物体的大小而递增,并随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而递减。”
“我懂了。例如,两只大象之间的引力要比两只老鼠之间的引力要大。而同样一座动物园内的两只大象之间的引力,又比在印度的一只印度象与在非洲的一只非洲象两者之间的引力要大。”
“没错,你的确懂了。现在我们要谈到最重要的一点。牛顿证明这种引力是存在于宇宙各处的。也就是说,它在宇宙每个地方都发生作用,包括太空中的各个星球之间。据说他是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悟出这个道理的。当时他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便问自己:月球是否同样也受到地球力量的牵引,才会恒久绕着地球旋转?”
“聪明。不过也不算真的很聪明。”
“为什么呢?”
“这个嘛如果月球是受到促使苹果落地的同样一种引力的影响,那么总有一天月球会撞到地球,而不会一直绕着地球转了。”
“这个我们就要谈到牛顿的行星轨道定律了。在这个问题上,你只对了一半。月球为什么不会撞到地球呢?因为地球的重力的确以强大的力量牵引着月球。你想想看涨潮的情景,要将海平面提高一两公尺需要多大的力量呀!”
“这个我不太懂。”
“你还记得伽利略的斜面吗?当我让弹珠滚过斜面时会有什么现象?”
“是不是同时有两种力量在影响月球?”
“一点没错。很久以前,当太阳系形成时,月球被一股很大的力量抛离地球。由于它在真空中移动,没有阻力,因此这股力量会永远不停地产生作用”
“但它同时也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被拉向地球,对吗?”
“对。这两股力量都是持续不停的,而且同时发生作用,所以月球才会一直绕着地球旋转。”
“它的原理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就是这么简单。而这种‘简单性’正是牛顿学说的重点。他说明少数几种自然法则可以适用于整个宇宙。在计算行星轨道时,他只应用了伽利略所提出的两个自然法则。一个是惯性定律。牛顿说明所谓惯性定律就是‘一个物体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使它改变状态,否则它会一直处在静止或呈直线进行的状态’。另外一项定律是伽利略利用斜面证明的定律,就是:当两股力量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这个物体会循椭圆形的路径移动。”
“而牛顿就以此来解释为何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
“没错。由于受到两种强弱不同的力量的影响,所有的行星都在椭圆形的轨道上绕太阳旋转。其中一种是在太阳系形成时,他们呈直线进行的力量,另外一种则是他们受到太阳重力牵引的力量。”
“聪明。”
“很聪明。牛顿证明了若干关于物体移动的定律可以适用于宇宙每一个地方,他因此推翻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天上与人间分别适用两套不同法则的看法。这时候,以太阳为宇宙中心的世界观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证实以及完整的解释。”
艾伯特站起身来,把斜面放回原来的抽屉里。然后他弯腰从地上捡起那颗弹珠,把它放在他和苏菲间的茶几上。
苏菲心想,这一切居然都是科学家们从一小块斜面的木板和一个弹珠推论出来的,这是多么神奇呀!当她看着那颗仍然沾有墨水的绿色弹珠时,不禁想起地球来。她说:“于是当时的人们就不得不接受人类其实是生活在太空中某处一个偶然形成的星球上啰?”
“是的。这个新的世界观在许多方面都对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个情况和后来达尔文证明人类是从禽兽进化而来时所造成的影响相当。这两个新发现都使人类失去他们在造物中的一部分特殊地位,于是也都遭遇到教会的强大阻力。”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些新观念中,上帝被放在哪里呢?从前人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心,而上帝与各星球就在地球之上的想法倒是比较单纯些。”
“但这还不是当时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当牛顿证明宇宙各处适用同样的法则时,有人可能会认为他破坏了人们心目中的上帝无所不能的形象,但是牛顿本人的信仰却从未动摇。他认为自然法则的存在正足以证明宇宙间确有一位伟大、万能的上帝。事实上,受到更大冲击的乃是人对自我的观念。”
“怎么说呢?”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们就不得不逐渐接受他们所居住的地球乃是浩瀚银河中一个偶然形成的星球的说法。即使到现在,我看还是不见得大家都能够完全接受这种想法。不过,即使在文艺复兴时期,也有一些人认为,随着新世界观的产生,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地位也变得比以前更加重要。”
“我还是不太明白。”
“在此之前,世界的中心是地球。但天文学家却告诉人们,宇宙根本没有绝对的中心,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喔,是这个意思!”
“文艺复兴运动造成了新的宗教情感(狂热)。随着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神学的范畴,基督徒变得更加虔诚。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人类对自己有了新的看法,使得宗教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个人与教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
“比如说在晚上自行祷告之类的吗?”
宗教的改革
“这也包括在内。在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会中,以拉丁文念的祈祷文和教会例行祷告一直是宗教仪式的骨干。只有教士和僧侣能看得懂圣经,因为当时的圣经都是拉丁文写的。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圣经被人从希伯来文与希腊文翻译成各国语言。这是导致所谓‘宗教革命’的主要因素。”
“马丁路德”
“是的,马丁路德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他并不是当时唯一的宗教改革家。另有一些改革人士选择留在罗马天主教会中。其中之一是荷兰的伊拉斯莫斯(erasmusofrotterdam)。”
“马丁路德之所以和天主教会决裂是因为他不肯购买赎罪券,是吗?”
“是的,但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并不需要教会或教士居中代祷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同时,要取得上帝的赦免也不是靠购买教会所售的‘赎罪券’。从十六世纪中期起,天主教教会就禁止买这些所谓的‘赎罪券’。”
“天主应该很乐于见到这个情况。”
“总而言之,马丁路德摒斥了教会中许多从中世纪起就形成的宗教习惯与教条。他希望回到新约中所描述的早期基督教的面貌。他说:‘我们只信靠经文。’他希望以这个口号将基督教带回它的‘源头’,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回到艺术与文化的古老源头一般。马丁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因此创造了德文的文字。他认为应该让每一个人都读得懂圣经,并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说,成为自己的教士。”
“自己的教士?这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吗?”
“他的意思是:教士与上帝的关系并不比一般人亲近。路德派教会之所以雇用教士,乃是因为他们需要有人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如主持礼拜或料理日常事务等。但马丁路德并不相信任何人能够透过教会举行的仪式,获得上帝的赦免与宽宥。他说,人只能透过信仰得救,这是‘无法用金钱交换的’。这些都是他在研读圣经以后的心得。”
“这么说马丁路德也是典型的文艺复兴人士啰?”
“也不尽然。马丁路德重视个人,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他算是典型的文艺复兴人士。也因此他从三十五岁开始自修希腊文,并进行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繁重工作。他使得一般大众使用的语言取代了拉丁文的地位,这也是他与典型文艺复兴人士相像的另外一个特征。然而,马丁路德并不像费其诺或达文西一样是人文主义者。同时,他也受到伊拉斯莫斯等人文主义者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他对人的观点太过消极了。马丁路德曾经宣称,自从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就彻底腐化了,他相信唯有透过上帝的恩典,人类才能免于罪孽。因为罪恶的代价就是死亡。”
“听起来满灰暗的。”
艾伯特起身,捡起绿黑相间的小弹珠,放在上衣的口袋内。
“天哪!已经过四点了!”苏菲惊叫。
“下一个人类史上的伟大时期叫做巴洛克时期。不过,我们只好等到下一次再谈了,亲爱的席德。”
“你说什么?”苏菲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你叫我席德!”
“是我一时不小心,喊错了。”
“可是,无心之言或多或少都是有原因的。”
“也许你说得对。你可以注意到席德的父亲已经开始透过我们的嘴巴讲话了,我想他是故意趁我们渐渐疲倦,不太能为自己辩护的时候才这样做。”
“你曾经说过你不是席德的爸爸。你可以保证这是真话吗?”
艾伯特点点头。
“但我是席德吗?”
“我累了,苏菲,请你谅解。我们坐在一起已经两个多小时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我在说话。你不是要回家吃饭吗?”
苏菲觉得艾伯特几乎像是要赶她走似的。当她走进小小的走廊时,心里一直想着他为何会喊错她的名字。艾伯特也跟着她走出来。
汉密士正躺在壁上一排衣钩的下面睡觉。衣钩上挂着几件很像是戏服的怪异服装。艾伯特朝汉密士的方向点点头说:“下次它还是会去接你。”
“谢谢你为我上课。”苏菲说。
她突然冲动地拥抱了艾伯特一下。“你是我所见过的最好、最亲切的哲学老师。”她说。
然后她把通往楼梯的门打开。在关门之际,艾伯特说:“我们不久就会再见面的,席德!”
之后门就关上了。
又喊错名字了,这个坏蛋!苏菲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跑回去敲门,不过她还是没有这样做。
走到街上时,她突然想起自己身上没钱,必须一路走回家。真气人!如果她在六点前还没回到家,妈妈一定会又生气又着急的。
苏菲走了几码路后,突然看到人行道上有一枚十元的钱币,正好可以买一张公车票。
苏菲找到了公车站,等候开往大广场的公车。从大广场那儿,她可以换车,一路坐回家门口,不必再买票。
一直到她站在大广场等候下一辆公车时,她才开始纳闷自己为何如此幸运,刚好捡到一个十块钱的铜板。
难道是席德的爸爸放在那儿的吗?他真是个高手,每次都把东西放得恰到好处。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他不是还在黎巴嫩吗?艾伯特又为什么老是喊错她的名字呢?不只一次哦!苏菲打了个冷战。她觉得有一股寒气沿着她的脊梁骨一路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