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之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古时有个故事,有个贼去1家行窃,那家里只有个病妇躺在床上,贼掀开她的被子,把她腕上的镯子抢跑了。后来这家人为了让这贼的罪名更严重些,状子上就把“揭被勒镯”写成“勒镯揭被”。“揭被勒镯”只是抢劫,而“勒镯揭被”就还有xing骚扰的意味,于是这贼果然被重判。
很多时候,中国的史家都近乎小说家,主观意识过多,何况后一个朝代的作者写前一个朝代的历史本身就先天不足,中国又历来盛产“摇尾系统”(柏杨先生语),“揭被勒镯”和“勒镯揭被”被玩了个不亦乐乎,曲笔求存,不一而足。
史家们还有个特点,他们不仅是小说家,而且还是神怪玄幻小说家,“有大星如日,流行数丈,坠于贼营之上。及战,北人望见官军之上,有云气如龙虎之状,则天之助顺”这种话,甚至更牛X的,比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刘邦老娘和龙OOXX)也能写在正史上。。。柏杨先生对正史有更犀利幽默精彩的点评,令人拍案,强烈建议找来一看。
所以对史书的态度,我想还是应该存疑且多做比较(即便如此也未必就能看到历史的真容),以娱乐的心情看待神话情节。虽说不至于“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是肯定的。
其实,我对宋人写的周史本身就持严重怀疑的态度。。恩,就这样,随便看看吧。
******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
癸未,诏以刘崇入寇,车驾取今月十一日亲征。甲申,以枢密使郑仁诲为东京留守。乙酉,车驾发京师。壬辰,至泽州。癸巳,王师与河东刘崇、契丹杨衮大战于高平,贼军败绩。初,车驾行次河阳,闻刘崇自潞而南,即倍程而进。是月十八日至泽州,既晡,帝御戎服,观兵于东北郊,距州十五里,夜宿于村舍。十九日,先锋与贼军相遇,贼阵于高平县南之高原。有贼中来者,云:“刘崇自将骑三万,并契丹万余骑,严阵以待官军。”帝促兵以击之,崇东西列阵,颇亦严整。乃令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滑州节度使白重赞将左,居阵之西厢;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将右,居阵之东厢;宣徽使向训、郑州防御使史彦超,以精骑当其中;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以禁兵卫跸。帝介马观战。两军交锋,未几,樊爱能、何徽望贼而遁,东厢骑军乱,步军解甲投贼,帝乃自率亲骑,临阵督战。《隆平集•马仁瑀传》:从世宗亲征刘崇,王师不利,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因跃马大呼,引弓连毙将卒数十,士气始振。今上驰骑于阵前,先犯其锋,战士皆奋命争先,贼军大败。日暮,贼万余人阻涧而阵,会刘词领兵至,与大军迫之,贼军又溃,临阵斩贼大将张晖及伪枢密使王延嗣。诸将分兵追袭,僵尸弃甲填满山谷。初ye,官军至高平,降贼军数千人,所获辎重、兵器、驼马、伪乘舆器服等不可胜纪。其夕,杀降军二千余人,我军之降敌者亦皆就戮。初,两军之未整也,风自东北起,不便于我,及与贼军相遇,风势陡回,人情相悦。战之前夕,有大星如日,流行数丈,坠于贼营之上。及战,北人望见官军之上,有云气如龙虎之状,则天之助顺,亶其然乎!是日,危急之势顷刻莫保,赖帝英武果敢,亲临寇敌,不然则社稷几若缀旒矣。是夕,帝宿于野次。甲午,次高平县。诏赐河东降军二千余人各绢二匹,并给其衣装,乡兵各给绢一匹,放还本部。是日大雨。戊戌,车驾至潞州。诃南府上言,前青州节度使常思卒。己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夔州节度使樊爱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寿州节度使何徽等并诸将校七十余人,并伏诛。高平之役,两军既成列,贼骑来挑战,爱能望风而退,何徽以徒兵阵于后,为奔骑所突,即时溃乱,二将南走。帝遣近臣宣谕止遏,莫肯从命,皆扬言曰:“官军大败,余众已解甲矣。”至暮,以官军克捷,方稍稍而回。帝至潞州,录其奔遁者,自军使以上及监押使臣并斩之,由是骄将堕兵,无不知惧。帝以何徽有平阳守御之功,欲贷其罪,竟不可,与爱能俱杀之,皆给槥车归葬。《东都事略》:世宗谓张永德曰:“樊爱能及偏裨七十余人,吾欲尽按军法,何如?”对曰:“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安可已也!”世宗善其言,悉诛爱能等以徇,军声始振。
`
《新五代史》周本纪第十二:
三月辛巳,大赦。癸未,郑仁诲留守东京。乙酉,如潞州以攻汉。壬辰,次泽州,阅兵于北郊。癸巳,及刘旻战于高原,败之,追及于高平,又败之。丁酉,幸潞州。己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伏诛。
******
再发个白话版本上来。
后世有些摇尾小说,如《五代史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什么的,实在是太小说、太演义、太给赵XX脸上糊金子了,更有1本《飞X全传》,更是摇尾到不要脸的境界,每看必让我怒从心头起。。舆论的力量不可低估,比如“赵XX千里送京娘”这种谎话,说多了,也就象真的了。。。
请对照上面正史,自行频闭掉为赵XX鼓吹的部分,姑妄看之。
(以下转贴)
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主请兵于契丹。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万余骑兵和北汉会师晋阳,北汉主亲自统帅三万人马,和契丹合兵南下。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北汉前锋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穆令均中伏被杀,士卒折损了上千。李筠退回潞州,凭城固守。周世宗得到禀报,打算亲自出征。但是大臣们都认为:北汉主自晋州惨败以后,必不敢再亲自出征。
而皇帝刚刚即位,人心还未稳定,不宜亲征,应该派下面的将帅去抵御。但是周世宗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刘崇趁我国大丧来进攻,必轻视我年少没有经验,一定会亲自前来,想一举吞并我国。我不能不亲自出征。宰相冯道与周世宗反复争执。周世宗以唐太宗自比,而冯道不以为然。周世宗下定决心亲征,于是从大梁统帅禁军出发。在途中,禁军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派人向周世宗进言,劝阻亲征。周世宗大怒,将赵晁囚禁在怀州。北汉主不知道周世宗敢亲自出征,他看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就越过潞州不攻,直取大梁。北汉兵的前锋与后周军在高平以南相遇,被周军击退。周世宗怕北汉军撤退,加紧前进。北汉主在巴公原排开阵势准备迎击。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张元徽率军在东,杨衮率契丹骑兵在西,军容极盛。后周军前锋前进过快,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被落在后面。面对这种敌重我寡的局面,周军的将士难免怀有畏惧心理。而周世宗反而更加镇定,坚定可克敌的决心。他命令白重赞与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统率左军在西,樊爱能、何徽统率右军在东,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在中间列阵,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护卫皇帝。周世宗自己也全身披挂,自己跨马到阵前督战,双方都严阵以待。
北汉主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不用契丹的人马也可以击败周军,他对手下的将领说:”我用汉军就可以击败周军,哪用得着契丹人。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周国,还要让契丹人看看我们汉军的厉害。”北汉的将领们也都表示同意。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对北汉主说:“周军是强敌,不可贸然进攻。”北汉主不以为然的说:“机不可失,将军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来破敌。”杨衮沉默了,他想我到看看你北汉怎么破敌。当时东北风很大,突然又转为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向北汉主进言,劝北汉主出击。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北汉主不听,命东军先进攻,张元徽亲自率领千余精骑冲击后周的右军。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
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他先招呼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北汉主知道周世宗亲自出战,命人嘉奖张元徽,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张元徽前进,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北汉骁将张元徽被阵斩,汉军士气低落,后周军乘着越来越大的南风,猛烈进攻,北汉军大败。
虽然北汉主亲自挥舞旗帜,但是也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恨北汉主不听他的劝告,先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从战场上溃败的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且企图阻止后军刘词的前进。刘词不听,率军前进,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兵尚有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兵僵尸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兵投降。北汉主仅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高平战后,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校斩首,以整肃军纪。重赏高平大战中的功臣。张永德向周世宗推荐赵匡胤,极力称赞他的智勇。周世宗将赵匡胤提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自高平一战,周世宗洞悉禁军的弊端和虚弱。于是着手整顿禁军,拣选精锐,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壮士,充实禁军。经过这次整顿,大大的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高平大战,直接关系了后周的存亡兴衰。在右军已经被击溃的危机情况下,周世宗亲自出阵,极大的鼓舞了周军的士气,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周世宗此举,胆识勇猛不亚于唐太宗。假若他不能果断的亲征,或者在危急时刻先行逃跑,历史都将改写。
周世宗不仅是五代中罕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此有为的皇帝的也不多见,可以和他并称的人也不多。就高平一战中的表现,就少有人及。
(以下略)
古时有个故事,有个贼去1家行窃,那家里只有个病妇躺在床上,贼掀开她的被子,把她腕上的镯子抢跑了。后来这家人为了让这贼的罪名更严重些,状子上就把“揭被勒镯”写成“勒镯揭被”。“揭被勒镯”只是抢劫,而“勒镯揭被”就还有xing骚扰的意味,于是这贼果然被重判。
很多时候,中国的史家都近乎小说家,主观意识过多,何况后一个朝代的作者写前一个朝代的历史本身就先天不足,中国又历来盛产“摇尾系统”(柏杨先生语),“揭被勒镯”和“勒镯揭被”被玩了个不亦乐乎,曲笔求存,不一而足。
史家们还有个特点,他们不仅是小说家,而且还是神怪玄幻小说家,“有大星如日,流行数丈,坠于贼营之上。及战,北人望见官军之上,有云气如龙虎之状,则天之助顺”这种话,甚至更牛X的,比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刘邦老娘和龙OOXX)也能写在正史上。。。柏杨先生对正史有更犀利幽默精彩的点评,令人拍案,强烈建议找来一看。
所以对史书的态度,我想还是应该存疑且多做比较(即便如此也未必就能看到历史的真容),以娱乐的心情看待神话情节。虽说不至于“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是肯定的。
其实,我对宋人写的周史本身就持严重怀疑的态度。。恩,就这样,随便看看吧。
******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
癸未,诏以刘崇入寇,车驾取今月十一日亲征。甲申,以枢密使郑仁诲为东京留守。乙酉,车驾发京师。壬辰,至泽州。癸巳,王师与河东刘崇、契丹杨衮大战于高平,贼军败绩。初,车驾行次河阳,闻刘崇自潞而南,即倍程而进。是月十八日至泽州,既晡,帝御戎服,观兵于东北郊,距州十五里,夜宿于村舍。十九日,先锋与贼军相遇,贼阵于高平县南之高原。有贼中来者,云:“刘崇自将骑三万,并契丹万余骑,严阵以待官军。”帝促兵以击之,崇东西列阵,颇亦严整。乃令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滑州节度使白重赞将左,居阵之西厢;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将右,居阵之东厢;宣徽使向训、郑州防御使史彦超,以精骑当其中;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以禁兵卫跸。帝介马观战。两军交锋,未几,樊爱能、何徽望贼而遁,东厢骑军乱,步军解甲投贼,帝乃自率亲骑,临阵督战。《隆平集•马仁瑀传》:从世宗亲征刘崇,王师不利,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因跃马大呼,引弓连毙将卒数十,士气始振。今上驰骑于阵前,先犯其锋,战士皆奋命争先,贼军大败。日暮,贼万余人阻涧而阵,会刘词领兵至,与大军迫之,贼军又溃,临阵斩贼大将张晖及伪枢密使王延嗣。诸将分兵追袭,僵尸弃甲填满山谷。初ye,官军至高平,降贼军数千人,所获辎重、兵器、驼马、伪乘舆器服等不可胜纪。其夕,杀降军二千余人,我军之降敌者亦皆就戮。初,两军之未整也,风自东北起,不便于我,及与贼军相遇,风势陡回,人情相悦。战之前夕,有大星如日,流行数丈,坠于贼营之上。及战,北人望见官军之上,有云气如龙虎之状,则天之助顺,亶其然乎!是日,危急之势顷刻莫保,赖帝英武果敢,亲临寇敌,不然则社稷几若缀旒矣。是夕,帝宿于野次。甲午,次高平县。诏赐河东降军二千余人各绢二匹,并给其衣装,乡兵各给绢一匹,放还本部。是日大雨。戊戌,车驾至潞州。诃南府上言,前青州节度使常思卒。己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夔州节度使樊爱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寿州节度使何徽等并诸将校七十余人,并伏诛。高平之役,两军既成列,贼骑来挑战,爱能望风而退,何徽以徒兵阵于后,为奔骑所突,即时溃乱,二将南走。帝遣近臣宣谕止遏,莫肯从命,皆扬言曰:“官军大败,余众已解甲矣。”至暮,以官军克捷,方稍稍而回。帝至潞州,录其奔遁者,自军使以上及监押使臣并斩之,由是骄将堕兵,无不知惧。帝以何徽有平阳守御之功,欲贷其罪,竟不可,与爱能俱杀之,皆给槥车归葬。《东都事略》:世宗谓张永德曰:“樊爱能及偏裨七十余人,吾欲尽按军法,何如?”对曰:“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安可已也!”世宗善其言,悉诛爱能等以徇,军声始振。
`
《新五代史》周本纪第十二:
三月辛巳,大赦。癸未,郑仁诲留守东京。乙酉,如潞州以攻汉。壬辰,次泽州,阅兵于北郊。癸巳,及刘旻战于高原,败之,追及于高平,又败之。丁酉,幸潞州。己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伏诛。
******
再发个白话版本上来。
后世有些摇尾小说,如《五代史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什么的,实在是太小说、太演义、太给赵XX脸上糊金子了,更有1本《飞X全传》,更是摇尾到不要脸的境界,每看必让我怒从心头起。。舆论的力量不可低估,比如“赵XX千里送京娘”这种谎话,说多了,也就象真的了。。。
请对照上面正史,自行频闭掉为赵XX鼓吹的部分,姑妄看之。
(以下转贴)
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主请兵于契丹。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万余骑兵和北汉会师晋阳,北汉主亲自统帅三万人马,和契丹合兵南下。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北汉前锋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穆令均中伏被杀,士卒折损了上千。李筠退回潞州,凭城固守。周世宗得到禀报,打算亲自出征。但是大臣们都认为:北汉主自晋州惨败以后,必不敢再亲自出征。
而皇帝刚刚即位,人心还未稳定,不宜亲征,应该派下面的将帅去抵御。但是周世宗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刘崇趁我国大丧来进攻,必轻视我年少没有经验,一定会亲自前来,想一举吞并我国。我不能不亲自出征。宰相冯道与周世宗反复争执。周世宗以唐太宗自比,而冯道不以为然。周世宗下定决心亲征,于是从大梁统帅禁军出发。在途中,禁军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派人向周世宗进言,劝阻亲征。周世宗大怒,将赵晁囚禁在怀州。北汉主不知道周世宗敢亲自出征,他看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就越过潞州不攻,直取大梁。北汉兵的前锋与后周军在高平以南相遇,被周军击退。周世宗怕北汉军撤退,加紧前进。北汉主在巴公原排开阵势准备迎击。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张元徽率军在东,杨衮率契丹骑兵在西,军容极盛。后周军前锋前进过快,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被落在后面。面对这种敌重我寡的局面,周军的将士难免怀有畏惧心理。而周世宗反而更加镇定,坚定可克敌的决心。他命令白重赞与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统率左军在西,樊爱能、何徽统率右军在东,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在中间列阵,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护卫皇帝。周世宗自己也全身披挂,自己跨马到阵前督战,双方都严阵以待。
北汉主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不用契丹的人马也可以击败周军,他对手下的将领说:”我用汉军就可以击败周军,哪用得着契丹人。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周国,还要让契丹人看看我们汉军的厉害。”北汉的将领们也都表示同意。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对北汉主说:“周军是强敌,不可贸然进攻。”北汉主不以为然的说:“机不可失,将军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来破敌。”杨衮沉默了,他想我到看看你北汉怎么破敌。当时东北风很大,突然又转为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向北汉主进言,劝北汉主出击。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北汉主不听,命东军先进攻,张元徽亲自率领千余精骑冲击后周的右军。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
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他先招呼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北汉主知道周世宗亲自出战,命人嘉奖张元徽,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张元徽前进,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北汉骁将张元徽被阵斩,汉军士气低落,后周军乘着越来越大的南风,猛烈进攻,北汉军大败。
虽然北汉主亲自挥舞旗帜,但是也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恨北汉主不听他的劝告,先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从战场上溃败的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且企图阻止后军刘词的前进。刘词不听,率军前进,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兵尚有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兵僵尸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兵投降。北汉主仅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高平战后,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校斩首,以整肃军纪。重赏高平大战中的功臣。张永德向周世宗推荐赵匡胤,极力称赞他的智勇。周世宗将赵匡胤提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自高平一战,周世宗洞悉禁军的弊端和虚弱。于是着手整顿禁军,拣选精锐,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壮士,充实禁军。经过这次整顿,大大的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高平大战,直接关系了后周的存亡兴衰。在右军已经被击溃的危机情况下,周世宗亲自出阵,极大的鼓舞了周军的士气,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周世宗此举,胆识勇猛不亚于唐太宗。假若他不能果断的亲征,或者在危急时刻先行逃跑,历史都将改写。
周世宗不仅是五代中罕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此有为的皇帝的也不多见,可以和他并称的人也不多。就高平一战中的表现,就少有人及。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