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卖书不卖纸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建宁二年,帝国依然在向三辅地区输入无地的流民,到入冬时,又有三十万人迁入,而经过一年的修缮,原本荒废的水利设施也恢复了不少,按照左右内史的估算,只要帝国的粮食足以支撑住流民迁入的第一年消耗,那么在接下来五年内可以陆续接纳近两百万的人口。
南宫,尚书台的官吏们整理着去年的各种统计报告,汇总以后送往建章宫,天子亲政以后,对于公文要求的就是简洁明快和详细的数据,虽然一开始很多人都不习惯,但是用长了以后,就发觉这些方式极大提高了效率,都纷纷热衷于进行这种公文改革,从尚书台蔓延到了南宫官署,最后向地方发展。
对于南宫官署里的一些帝国官僚们来说,国家似乎回到了正轨上,粮食连续丰收,饥荒得以遏制,而以前一直让人头疼的流民问题也有了解决的办法,可是他们心里那种期盼的官僚政治时代却并没有降临,天子通过尚书台控制着一切,他们只需要执行天子的诏令就行,这多少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此时,从光武皇帝中心以来的帝国豪强集团悄然发生着蜕变,原本操纵帝国政治的外戚豪强一蹶不振,一些地方豪强转化成为了士族高门,他们本来可以在宦官集团后占据朝会,但是被他们视作英主的天子击碎了他们的希冀,大批旧官僚留任,山西士人重新抬头,再加上陈蕃等人举荐的一批党人被启用,朝会上犬牙交错的情势让天子牢牢地掌握了大权。
随着雒阳的权威恢复,以前对各地日趋松散的统治也逐渐加强,尤其是建宁二年对于地方倒卖官粮的严厉处置,让更多普通的老百姓看到了朝廷的威信,地方豪强势力得到了一定的抑制,而为数众多的流民则得到了一定的赈济,原本人心思乱的帝国被重新拉回了正确的道路上。
建章宫里,贾诩跪坐着,阴鸷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和一旁总是神情漠然的天子看上去似乎有几分神似,当天子示意他可以开始报告的时候,他才不紧不慢地将面前的报告递给了天子。
“如今中原五州之地,密谍司已经能大略掌握地方情形,南方荆扬之地也在重要的几处要地建立了据点,至于西北等地还不曾涉及。”说到这里,贾诩看了眼翻阅着报告的天子后继续道,“目前密谍司一共有一千七百六十三人,其中核心成员三百四十三人,另外从各地卖来的孤儿已经送到雒阳进行培训。”
“你做得不错!”刘宏大致地看了一遍贾诩送上的报告后,扔在了案几上,接着朝他道,“朕打算调派几个人给你,每人负责一州之地的探子网,你觉得如何?”在贾诩进宫前,密谍司里早有人向他禀告了一切,对于情报部门,刘宏是不会交给一个人的,哪怕他再忠诚!
“臣没有异议。”一年多下来,贾诩沉稳了不少,他已经开始慢慢褪去身上原本的那种锋芒,他知道密谍司只能属于天子一个人,回答时没有丝毫犹豫。
看着惜字如金的贾诩,刘宏觉得他终于有了几分毒士的风范,“朕带你去一个地方!”说话间,刘宏让贾诩在殿外等候,去了内殿换了一身便装。
见到换了一身白色常服的天子,贾诩并没有太过意外,他隐约猜到天子要带他去的地方也许就是天子名下的庄园,就密谍司的能力也完全不知道庄园内的情形,只知道里面护卫严密,外人根本难以进入。
南宫外,和贾诩登车后,刘宏看了眼平静的街道,拉上了车帘子,这一年多时间里,在程昱和阳球两人的铁腕管理下,已经很少有哪家府上敢阴蓄侠士,雒阳的治安比起光武皇帝那时候还要好得多,至少没有人敢横行街头。
一个半时辰以后,马车进入了刘宏名下的庄园里,贾诩坐在马车里始终一言不发,他知道天子自然会告诉他能知道的东西,根本用不着太过心急。
从马车里走下,刘宏看着前来迎接的刘福,眼里有了些暖意,不过却转瞬即逝,接着便带着贾诩步入了自己的庄园里,当初查抄宦官集团及其附属豪强的庄园时,他将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全家都留在了自己的庄园里,同时从将作府调了一批精通百工技艺的官吏来此,和他在安国县时带的几个没有政治才能的徒弟一起进行一些这个时代可以开发的技术。
走进一间厅堂,几名从将作府里调来的官吏都是早已等候多时,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都是忘寝废食地专研着天子交给他们的几卷手札,里面各种各样的新奇技术让他们恨不得一天能有二十四个时辰来过,和庄园里的工匠一次次的进行着试验,直到成功为止。
贾诩虽然不懂技术,不过还是被面前长案上的东西吸引住了,走到那叠雪白如绢的纸张面前,他有些失神,这种纸张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以新法所制的纸张,用料简易,制造起来也不难。”看到贾诩拿起那叠白纸,刘宏在一旁解说道,从庄园成型那天开始,造纸和印刷就被他列为了重点,其中造纸早就可以大规模应用,但是他却一直都没有放到市场上买卖,直到以水力驱动的印刷机在三个月前被汇聚了帝国顶尖的技术官僚和有着丰富经验的工匠制造出来,他才决定带贾诩来这里。
贾诩没有问天子为何不早点将这种纸张用于贸易,他知道天子一定有别的考虑。
“跟朕来。”刘宏对贾诩的沉默很满意,不该多问的地方绝不多问,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不发表看法,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
一刻后,贾诩跟着天子进入一处发出着隆隆水声的房间,接着他看到了一部以水力驱动的机器,正以飞快的速度往复运动着。刘宏这一次没有亲自解释,而是让随同的将作府官吏告诉了贾诩水力印刷的概念,接着就让他们呈上了这一个月里印制成册的书籍,交给贾诩。
《黄帝四经》《道德经》《周礼》《尚书》《春秋》《易经》《诗经》《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看着手里几本装帧齐整的书籍,贾诩脸上终于露出了讶然之色,他看着远处那台发出着隆隆声的印刷机,知道这被天子取名为印刷机的机器绝对将改变整个帝国。
当贾诩翻开春秋时,却发觉书页里格式竟迥异于平时所用的竹简的由上至下,而是从左到右,初看时虽有些不习惯,但是很快就适应了下来,比起原来要轻松得多,接着贾诩愕然地发现这本春秋每一段都有注释,其中不少观点发人深省。
“这些典籍都是朕亲自注释!”刘宏见贾诩看向自己,开口道,自从光武皇帝中兴,历代天子推行儒术,如孝明皇帝等都是亲自著书过,他这样也不算是开先例。
“五年之内,朕不会卖一张纸出去!”等几位将作府的官吏离开后,刘宏看向贾诩,说出了他的目的,五年之内只卖书,不卖纸。
贾诩立刻领会了天子的用意,现在帝国盛行的儒家今文经学过于强调微言大义,言之无物不说,还和谶纬合流,那些学习的儒生往往假借天意,随意造谣,妄图打倒法名之学,以礼代律,纯以德教治国,已经危及到了帝国的统治。(汉末黄巾,五斗米道就是谶纬发展而来,当时儒生和士人是两回事。)天子这是要借着印刷之利来扭转天下的学风。
离开庄园时,贾诩回头看了一眼,他不知道这处庄园里究竟还藏着什么秘密,但是有一点他已经可以肯定,天子在茶叶上的收入,除了密谍司以外,其余的大部肯定投入了这里。看着手里的一捧书籍,贾诩思索起了如何建立一张行商网,既作为密谍司的掩护,又可以开辟财源,天子已经答应他卖书所得的纯利中密谍司可得五成,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应该选择一些合作伙伴来做这件事。
注:汉朝实际上一直是儒皮法骨,东汉一朝的尊儒只是表面功夫,而中后期的士族豪强也更多是使用和谶纬合流,几乎神学化的儒学来攻讦政敌,另外当时随着东汉外戚和宦官的轮流乱政,法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道生法,黄老即刑名之术。)开始抬头,重新进入士人的视野,如曹操,诸葛亮等人都是法家。作此解释是为了向大家说明在当时要改变学术或是思想并不是件难事。(未完待续)
建宁二年,帝国依然在向三辅地区输入无地的流民,到入冬时,又有三十万人迁入,而经过一年的修缮,原本荒废的水利设施也恢复了不少,按照左右内史的估算,只要帝国的粮食足以支撑住流民迁入的第一年消耗,那么在接下来五年内可以陆续接纳近两百万的人口。
南宫,尚书台的官吏们整理着去年的各种统计报告,汇总以后送往建章宫,天子亲政以后,对于公文要求的就是简洁明快和详细的数据,虽然一开始很多人都不习惯,但是用长了以后,就发觉这些方式极大提高了效率,都纷纷热衷于进行这种公文改革,从尚书台蔓延到了南宫官署,最后向地方发展。
对于南宫官署里的一些帝国官僚们来说,国家似乎回到了正轨上,粮食连续丰收,饥荒得以遏制,而以前一直让人头疼的流民问题也有了解决的办法,可是他们心里那种期盼的官僚政治时代却并没有降临,天子通过尚书台控制着一切,他们只需要执行天子的诏令就行,这多少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此时,从光武皇帝中心以来的帝国豪强集团悄然发生着蜕变,原本操纵帝国政治的外戚豪强一蹶不振,一些地方豪强转化成为了士族高门,他们本来可以在宦官集团后占据朝会,但是被他们视作英主的天子击碎了他们的希冀,大批旧官僚留任,山西士人重新抬头,再加上陈蕃等人举荐的一批党人被启用,朝会上犬牙交错的情势让天子牢牢地掌握了大权。
随着雒阳的权威恢复,以前对各地日趋松散的统治也逐渐加强,尤其是建宁二年对于地方倒卖官粮的严厉处置,让更多普通的老百姓看到了朝廷的威信,地方豪强势力得到了一定的抑制,而为数众多的流民则得到了一定的赈济,原本人心思乱的帝国被重新拉回了正确的道路上。
建章宫里,贾诩跪坐着,阴鸷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和一旁总是神情漠然的天子看上去似乎有几分神似,当天子示意他可以开始报告的时候,他才不紧不慢地将面前的报告递给了天子。
“如今中原五州之地,密谍司已经能大略掌握地方情形,南方荆扬之地也在重要的几处要地建立了据点,至于西北等地还不曾涉及。”说到这里,贾诩看了眼翻阅着报告的天子后继续道,“目前密谍司一共有一千七百六十三人,其中核心成员三百四十三人,另外从各地卖来的孤儿已经送到雒阳进行培训。”
“你做得不错!”刘宏大致地看了一遍贾诩送上的报告后,扔在了案几上,接着朝他道,“朕打算调派几个人给你,每人负责一州之地的探子网,你觉得如何?”在贾诩进宫前,密谍司里早有人向他禀告了一切,对于情报部门,刘宏是不会交给一个人的,哪怕他再忠诚!
“臣没有异议。”一年多下来,贾诩沉稳了不少,他已经开始慢慢褪去身上原本的那种锋芒,他知道密谍司只能属于天子一个人,回答时没有丝毫犹豫。
看着惜字如金的贾诩,刘宏觉得他终于有了几分毒士的风范,“朕带你去一个地方!”说话间,刘宏让贾诩在殿外等候,去了内殿换了一身便装。
见到换了一身白色常服的天子,贾诩并没有太过意外,他隐约猜到天子要带他去的地方也许就是天子名下的庄园,就密谍司的能力也完全不知道庄园内的情形,只知道里面护卫严密,外人根本难以进入。
南宫外,和贾诩登车后,刘宏看了眼平静的街道,拉上了车帘子,这一年多时间里,在程昱和阳球两人的铁腕管理下,已经很少有哪家府上敢阴蓄侠士,雒阳的治安比起光武皇帝那时候还要好得多,至少没有人敢横行街头。
一个半时辰以后,马车进入了刘宏名下的庄园里,贾诩坐在马车里始终一言不发,他知道天子自然会告诉他能知道的东西,根本用不着太过心急。
从马车里走下,刘宏看着前来迎接的刘福,眼里有了些暖意,不过却转瞬即逝,接着便带着贾诩步入了自己的庄园里,当初查抄宦官集团及其附属豪强的庄园时,他将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全家都留在了自己的庄园里,同时从将作府调了一批精通百工技艺的官吏来此,和他在安国县时带的几个没有政治才能的徒弟一起进行一些这个时代可以开发的技术。
走进一间厅堂,几名从将作府里调来的官吏都是早已等候多时,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都是忘寝废食地专研着天子交给他们的几卷手札,里面各种各样的新奇技术让他们恨不得一天能有二十四个时辰来过,和庄园里的工匠一次次的进行着试验,直到成功为止。
贾诩虽然不懂技术,不过还是被面前长案上的东西吸引住了,走到那叠雪白如绢的纸张面前,他有些失神,这种纸张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以新法所制的纸张,用料简易,制造起来也不难。”看到贾诩拿起那叠白纸,刘宏在一旁解说道,从庄园成型那天开始,造纸和印刷就被他列为了重点,其中造纸早就可以大规模应用,但是他却一直都没有放到市场上买卖,直到以水力驱动的印刷机在三个月前被汇聚了帝国顶尖的技术官僚和有着丰富经验的工匠制造出来,他才决定带贾诩来这里。
贾诩没有问天子为何不早点将这种纸张用于贸易,他知道天子一定有别的考虑。
“跟朕来。”刘宏对贾诩的沉默很满意,不该多问的地方绝不多问,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不发表看法,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
一刻后,贾诩跟着天子进入一处发出着隆隆水声的房间,接着他看到了一部以水力驱动的机器,正以飞快的速度往复运动着。刘宏这一次没有亲自解释,而是让随同的将作府官吏告诉了贾诩水力印刷的概念,接着就让他们呈上了这一个月里印制成册的书籍,交给贾诩。
《黄帝四经》《道德经》《周礼》《尚书》《春秋》《易经》《诗经》《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看着手里几本装帧齐整的书籍,贾诩脸上终于露出了讶然之色,他看着远处那台发出着隆隆声的印刷机,知道这被天子取名为印刷机的机器绝对将改变整个帝国。
当贾诩翻开春秋时,却发觉书页里格式竟迥异于平时所用的竹简的由上至下,而是从左到右,初看时虽有些不习惯,但是很快就适应了下来,比起原来要轻松得多,接着贾诩愕然地发现这本春秋每一段都有注释,其中不少观点发人深省。
“这些典籍都是朕亲自注释!”刘宏见贾诩看向自己,开口道,自从光武皇帝中兴,历代天子推行儒术,如孝明皇帝等都是亲自著书过,他这样也不算是开先例。
“五年之内,朕不会卖一张纸出去!”等几位将作府的官吏离开后,刘宏看向贾诩,说出了他的目的,五年之内只卖书,不卖纸。
贾诩立刻领会了天子的用意,现在帝国盛行的儒家今文经学过于强调微言大义,言之无物不说,还和谶纬合流,那些学习的儒生往往假借天意,随意造谣,妄图打倒法名之学,以礼代律,纯以德教治国,已经危及到了帝国的统治。(汉末黄巾,五斗米道就是谶纬发展而来,当时儒生和士人是两回事。)天子这是要借着印刷之利来扭转天下的学风。
离开庄园时,贾诩回头看了一眼,他不知道这处庄园里究竟还藏着什么秘密,但是有一点他已经可以肯定,天子在茶叶上的收入,除了密谍司以外,其余的大部肯定投入了这里。看着手里的一捧书籍,贾诩思索起了如何建立一张行商网,既作为密谍司的掩护,又可以开辟财源,天子已经答应他卖书所得的纯利中密谍司可得五成,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应该选择一些合作伙伴来做这件事。
注:汉朝实际上一直是儒皮法骨,东汉一朝的尊儒只是表面功夫,而中后期的士族豪强也更多是使用和谶纬合流,几乎神学化的儒学来攻讦政敌,另外当时随着东汉外戚和宦官的轮流乱政,法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道生法,黄老即刑名之术。)开始抬头,重新进入士人的视野,如曹操,诸葛亮等人都是法家。作此解释是为了向大家说明在当时要改变学术或是思想并不是件难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