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案』再读随笔12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石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及,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选自资治通鉴
自译;唐太宗因为兵部郎中(管理军事的六品官职)戴胄忠诚廉洁,公平正直,把他提升为大理石少卿。(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的副职)由于当时有很多入选的人伪造资历,冒充名门,弄虚作假来骗取官职,唐太宗下令叫这些人自首,如有不自首的就要处以死刑。不久,果然查处一个伪造资历的人,唐太宗想把他杀掉。
戴胄说;“按照法律规定,这个人应该判处流刑。”太宗发脾气说;“你这不是想以遵守法律而让我的命令不能执行,失信于全国吗?”戴胄回答:“皇帝的命令有时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颁布用来取信于天下的,陛下出于痛恨那些伪造资历的选人,一心想把他们杀死是不合适的,我认为应该依法处理为好,这才是抛弃小忿,保留大信的做法。”太宗听后说;“你自然这样坚持法律,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戴胄为了坚决依法办事,曾经多次冒犯皇帝的尊严,但他办起事来却头头是道,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像喷涌的泉水一样,他的意见都被唐太宗所采纳,因此,全国没有发生过什么冤案。
自言;在封建社会里,国家就是皇帝一个人的,他的话就是圣旨,谁也无法改变,谁也不能改变。否则“违抗圣旨”就会遭致全家抄斩,株连九族。本文中的戴胄就不这么做,他认为国家的法律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应该遵守国家法律。太宗虽然认为这样做会丧失自己的威信,但要是破坏了国家法律,那全国臣民在思想和行动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混乱,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还是依照戴胄的意见,确保了国家法律的尊严,使戴胄“法大于令”的做法贯彻下去。
自语;封建社会“金口玉言”的帝王尚能如此“遵纪守法”下边的高官大臣们就能坚持“法大于令”现如今还有像戴胄那样的高官大臣们坚决的执行“法大于令”的吗?答案;很少,少之又少。(但也不能说没有)阿意奉承,见风使舵,专门看上级领导的眼色行事的官员们很多,多之甚多。(但也不能说个个都是)
难道不是吗?想当年的那位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接班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当今这个“钱权交配”的社会中,有些官员们早就养成了一种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顺从思想,他们可以不加任何分析的无条件接受上级领导的意见,缺乏主见,没有立场,更谈不上党性。他们充当的只是上级领导的“传话筒”和“邮递员”比着葫芦画个瓢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他们不管法,只管令,他们也不执法,光听令。他们如何能跟戴胄的“法大于令”相提并论?他们又如何能让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说;“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呢。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七日于清风阁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石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及,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选自资治通鉴
自译;唐太宗因为兵部郎中(管理军事的六品官职)戴胄忠诚廉洁,公平正直,把他提升为大理石少卿。(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的副职)由于当时有很多入选的人伪造资历,冒充名门,弄虚作假来骗取官职,唐太宗下令叫这些人自首,如有不自首的就要处以死刑。不久,果然查处一个伪造资历的人,唐太宗想把他杀掉。
戴胄说;“按照法律规定,这个人应该判处流刑。”太宗发脾气说;“你这不是想以遵守法律而让我的命令不能执行,失信于全国吗?”戴胄回答:“皇帝的命令有时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颁布用来取信于天下的,陛下出于痛恨那些伪造资历的选人,一心想把他们杀死是不合适的,我认为应该依法处理为好,这才是抛弃小忿,保留大信的做法。”太宗听后说;“你自然这样坚持法律,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戴胄为了坚决依法办事,曾经多次冒犯皇帝的尊严,但他办起事来却头头是道,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像喷涌的泉水一样,他的意见都被唐太宗所采纳,因此,全国没有发生过什么冤案。
自言;在封建社会里,国家就是皇帝一个人的,他的话就是圣旨,谁也无法改变,谁也不能改变。否则“违抗圣旨”就会遭致全家抄斩,株连九族。本文中的戴胄就不这么做,他认为国家的法律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应该遵守国家法律。太宗虽然认为这样做会丧失自己的威信,但要是破坏了国家法律,那全国臣民在思想和行动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混乱,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还是依照戴胄的意见,确保了国家法律的尊严,使戴胄“法大于令”的做法贯彻下去。
自语;封建社会“金口玉言”的帝王尚能如此“遵纪守法”下边的高官大臣们就能坚持“法大于令”现如今还有像戴胄那样的高官大臣们坚决的执行“法大于令”的吗?答案;很少,少之又少。(但也不能说没有)阿意奉承,见风使舵,专门看上级领导的眼色行事的官员们很多,多之甚多。(但也不能说个个都是)
难道不是吗?想当年的那位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接班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当今这个“钱权交配”的社会中,有些官员们早就养成了一种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顺从思想,他们可以不加任何分析的无条件接受上级领导的意见,缺乏主见,没有立场,更谈不上党性。他们充当的只是上级领导的“传话筒”和“邮递员”比着葫芦画个瓢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他们不管法,只管令,他们也不执法,光听令。他们如何能跟戴胄的“法大于令”相提并论?他们又如何能让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说;“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呢。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七日于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