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海。下午的秋阳已经不像炎夏那样灼热烤人了。
一辆电车在北京西路上行驶。
还不到下班时候,电车上并不挤,慕蓉支的妈妈一个人坐在电车中间的香蕉座上,随着电车的前行,身子一摇一晃,她并不觉得不舒服,只是蹙着眉,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病情证明单。
“休息三个月。”她一直在重复着病情证明单上的这几个字。工作了近二十年的那个医院的老大夫和她的对话,又在她耳边响了起来:
“血脂很高,严敏同志,你还需要好好休息”
“已经休息了三个月,还要继续”
“是啊是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休息对你的身体有好处。”
“不是已经不传染了吗?我自己感觉上也挺好”严敏还要辩驳。
老大夫双手插进白衣的大口袋里,笑眯眯地说:“严敏同志,你怎么啦?有些人想休息得不到,你倒是不要休息,实话跟你说吧,考虑到你的工作,我也盼望你早日回院来。但是,你确实需要再休息这三个月时间。连工宣队的头头也这么指示。”
严敏还有什么话讲呢?她确实不想再休息了。入夏的时候,她患了急性肝炎,在隔离病房里呆了一个半月,回到家里,又呆了一个半月。每天是躺着、坐着,只在早上报纸来的时候,才稍稍觉得有点兴奋,可以看点新闻。但其他时间,她能干什么呢,丈夫慕蓉康和女儿慕蓉珊上班,儿子慕蓉松去中学念书,家里的事,都由近七十岁的婆婆一个人摸摸索索地做了。她不怎么会做家务,婆婆也不让她插手,她更闲着无聊了。
看小说吗,现在小说都难找到。再说,她也不是看小说的年龄了。近二十年来,她天天都在医院里上班,在大医院里,当一个护士长是很忙碌的。她已经习惯了和护士们谈心,习惯了接触病人,给病人做思想工作,每天,医院里那药水棉花和碘酒的气味,闻来叫人舒服。相反,不在医院的走廊里来来回回走动,从这个病房走到那个病房,闻不到医院里那熟悉的药棉味,接触不到医院里的一切,她倒觉得闷愁。
在严敏的内心深处,继续休息还有一个不安。几个月来这不安像一块硬东西那样堵塞在她的心头。那就是她休息久了,回到医院去,不会再当护士长了。
自从工宣队进驻医院以来,那个三十几岁的头头一再地来找严敏,要严敏给他介绍来看病的人一点照顾。起先,严敏碍于面子,给他办了,对方是医院的头头嘛!但是,没想这头头那么不自觉,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找麻烦,且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无理,严敏要是照着他的要求办了,其他病人准会尖锐地批评院方。终于,工宣队头头厚颜无耻的所作所为使得严敏都不耐烦了。她在心里说:干脆,把医院当作你的家算了,可以随便安置亲人。因此,她婉言地拒绝了这位头头的要求。几次以后,这位头头对严敏就不满意了。但是,无奈严敏业务熟悉,群众关系很好,工作上从来不出岔子,这位头头也无法调她的工作。这次生肝炎,休息半年时间,回院之后,上面只要说一句“为了照顾你的身体”轻而易举就能把护士长工作调动了。借关心、照顾这些动听的字眼为名,给人穿小鞋,这样奥妙的打击报复严敏还能看不出来?
事实上,那个爱迎合工宣队头头的护士金莉,不是已经接替了自己的工作吗。难道说,自己休息了半年回到院里,金莉还会下去?
严敏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老大夫好心地说:“连工宣队的头头,也这么指示。”反而加重了严敏的思想负担,使得她好一阵闷闷不乐。
电车到站了,刹车时“叽嘎嘎”的声音,提醒了严敏,她抬起头来,发现自己到站了,急忙把病情证明单揣进衣袋,下了电车。
离车站不远,有一条笔直的水泥铺的弄堂。严敏家就住在这条弄堂的第三幢房子里。
走到后门口,严敏习惯地往信箱里看看,有信。她打开提包,取出钥匙,拿了信。
奇怪,信是慕蓉支插队的地址发来的,信封上的字迹却是陌生的,这是怎么回事?
严敏打开后门,上了二楼,进了自己的家,把提包往写字台上一放,用剪刀剪开信封,拿出信看了起来:
慕蓉支妈妈:您好!
你一定还记得我们吧,我们俩是慕蓉支的好朋友刘素琳和周玉琴。回上海探亲的时候,我们到你家来玩过。你说过,要我们常和你“互通情报”
最近,我们集体户的一个男知青,因在上海犯了罪,很快要被逮捕了。公安局已经发来了公函。可是,不幸的是,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慕蓉支和这个知青恋爱了。事情已到这种地步,慕蓉支今天晚上还同他一齐出去散步,真把我们急坏了。
作为好朋友,我们已经费尽口舌劝过她了。但是,看来我们的话作用不大,急得我们俩都不知怎么办是好?
慕蓉支妈妈,我们想到了你的叮嘱,决定给你写信,把情况如实告诉你。你收信之后,千万写信来劝劝她,快点写,快点!我们的话她听不进,妈妈的话她总是听的。
已经是初秋了,山区正要进入秋收大忙的季节。我们都生活得很好。
不多写了。
不及看下面的署名,严敏只觉得一阵晕眩,眼睛里直冒星花,拿着这封短信的双手在秋叶般地抖动。她脚弯子里一软,全身无力地跌坐在写字台边上的藤椅里。
这是怎么回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慕蓉支,她钟爱的女儿,做出了这种事情!竟会做出这种事情?!真正地想不到啊!
三年之前,慕蓉支要去插队落户了,严敏陪爱女到南京路去买帐子回来,在弄堂里碰到一个抱着婴儿的邻居,寒暄过后,严敏指着她的背影对慕蓉支说:
“看,她是几年前到新疆去的。二十二岁就结了婚,生孩子,年轻轻的,已经有了两个小孩子了!负担很重,经济上非常拮据,听说生活得也不愉快,经常和丈夫吵嘴。回到上海来,父母亲对她都有意见。”
“多不好啊!”还很幼稚的女儿怜悯地望着那个女人的背影,叹了一口气说。
严敏点点头,婉转地提醒即将出远门的女儿:“一个姑娘,到了外地,各方面都要谨慎小心,千万不要随随便便交朋友。恋爱、结婚这类事,还远着哪!”
当时的慕蓉支,是多么诚恳真挚地向妈妈保证的呀!可现在,偏偏发生了这样的事,才只不过三年时间啊!慕蓉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你怎么能把妈妈的叮嘱,妈妈的信赖,都一齐抛在脑后,做出叫家人极为担忧恐惧的事儿呢?
严敏拿着信的左手,无力地靠在膝盖上;支着椅把的右手,托着垂下来的头。她的胸怀里起伏翻腾,脑海里有如惊涛骇浪在狂啸。怎么办,怎么办?面对这样骇人的事件,必须立刻拿出主意来呀!写信,刘素琳和周玉琴这两个姑娘让我快些写信,对严敏来说,她觉得写信太慢了,太慢了!每次慕蓉支的来信,严敏都要细细地看几遍,连信封上的邮戳也不放过。一般的来说,一封信从生产队到家里,快一些五天,慢一些六天。同样,上海的信写到山寨去,也要五六天甚至七八天时间,而女儿身旁发生的是这样重大的事,家里的意见,她要五六天之后才能知道,这怎么能行呢。必须快,快啊!
“妈妈!”随着这一声欢叫,和慕蓉支只差二十分钟生下来的双胞胎姑娘慕蓉珊,肩头上扛一辆轻便自行车,用富有弹性的轮胎轻轻撞开门,喜气洋洋地走进屋来。她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崭新的自行车放在地板上,然后一个轻巧的弹跳,走到床边,把乌光闪闪的人造革两用包从肩上除下,放到床上去。
和慕蓉支长得一模一样的慕蓉珊,从面容上看要比姐姐活泼些。她穿着一件短袖的湖蓝色的确良衬衣,新式的小衣领上加着蝴蝶翅膀样轻柔的尼龙花边,袖口也做成时兴的圆口式,一条湛蓝色的的确良百褶裙,脚上穿一双肉色的丝袜子,黑色的中搭扣皮鞋。浑身上下,给人一种青春的活力和美感。
严敏用一种近乎呆滞的目光望着女儿,心里在说:要是慕蓉支在身旁,两姐妹肯定穿戴得一模一样,站在我面前。从小到大,她俩的穿戴,都是由我亲手选裁的。可现在,看,妹妹生活得多么健康、愉快,而慕蓉支呢,唉!严敏不由得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妈妈,”慕蓉珊从毛巾架上抽下一条414毛巾,边擦着额头上细小的汗珠,边亲热关切地走到母亲身边,惊异地张大双眼,俯下身道:“妈妈,你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今天到医院检查,大夫怎么说?我陪你再去看,好吗?”
严敏抬起困惑得略带红肿的眼皮,目光有些昏乱,对女儿热心的问候,一句也没回答。
这一来,慕蓉珊可急了:“妈妈,你到底怎么啦?”她放大嗓门问。
严敏略一踌躇,举起左手,把信递给慕蓉珊。
慕蓉珊拿起信,睁大双眼,迅速地看起来。
五点已经过了,弄堂里传来自行车铃声和一阵阵说话声,楼房里的自来水龙头和楼梯,也不时地响着。人们都陆续下班回来了。
“啊,姐姐,这怎么可能?”慕蓉珊看完信,尖着嗓门叫起来:“她怎么这样笨哪!妈妈,你说,怎么办,怎么办呀?”
“你说呢?”严敏反问着,又嘱咐女儿:“轻点。”
“我说,我说,赶快写信!”慕蓉珊着急得像碰到火灾一样,急促地在房里来回打着转转说。
母亲摆了摆手:“太慢了。”
“是啊,写信太慢,那就拍电报!”
“电报上能写多少字啊?”
“叫姐姐接到电报后先回来呀!回到家里就好了!”
“嗯,”严敏思忖着,慢吞吞地点点头:“这倒是个办法,等你爸爸回来,商量一下,马上去发电报。”
楼下的厨房里,传来好几个煤气灶上炒菜的声音,油香味合着红烧带鱼的味道,一齐飘到楼上来。隔壁屋里,独生儿子慕蓉松又在摆弄着唱机,放着一张密纹唱片。那音色挺美的如泣似诉的旋律,一听就晓得是外国哪个音乐家的名曲。什么贝多芬、门德尔逊、森桑、莫扎特、威尔第、布拉姆斯、斯特劳司这个儿子,不用功读书,也不知从哪儿借来的这些唱片。要在平时,严敏准会走过去干涉,告诉儿子,现在这类唱片都是禁止演唱和欣赏的,不能听!给里弄里的民兵小分队知道,或是给其他人反映上去,不论是反映到家长单位、或是学校里,都不好。现在,严敏竟一点心思也没有,她被刘素琳和周玉琴的来信,捣得心都乱了,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小事。
慕蓉珊觉得这些声音吵人,走去把门关了。母女俩相对而坐,严敏坐在写字台边的藤椅里,慕蓉珊坐在床沿上,一手拿信、一手拿毛巾。一抹西斜的太阳光,从开着的窗子上反射进屋里来。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安适的家庭,从屋里新添置的一套人造革沙发,五斗橱上放着的电扇,床边柜上放置的一台九寸电视机,写字台边上一个装着麻沙玻璃的书橱,都能看出这是个近几年来经济条件愈发好转的家庭。本来,慕蓉康和严敏的工资,要抚养婆婆和三个子女不困难,但也并不很有节余。自从慕蓉支和慕蓉珊两个女儿分配之后,情况就全面好转了。慕蓉支是个很自爱的姑娘,她不像有些插队知青,经常伸手向家里要钱。出去三年了,只回家探亲一次,车费都是她自己劳动和生活费里积攒下的。家里给她添置了几件衣物,每隔两三个月,给她寄个邮包。严敏的收入和支出都是记账的。慕蓉支插队之后,她一共只在女儿身上花去一百零几元。所以,每当医院里的同事抱怨自己插队的子女花销大,给家庭增加负担的时候,严敏常自豪地想:我的女儿不这样,她很懂事。
可现在这个懂事的女儿,竟然干出了这么没有理智的事情!怎不叫人揪心般痛苦、难受啊!
“妈妈,”慕蓉珊耐不住这样难堪的沉默,她忍不住说:“姐姐不是还没抽调吗,她谈什么恋爱呀!头年她回来探亲,不是还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嘛!”
严敏默默地点了点头,看见珊仍凝目望着她,等待她的答复,她吐出一口闷气,说:
“人是会变的呀!快两年不见了,唉,多么漫长的两年,谁知道她变得好还是坏?单靠一两个月通封信,是看不出什么的呀!你不也经常在单位里听说,去插队落户的姑娘,才两三年时间,就胡乱恋爱上了,出了事唉。”严敏眼圈一红,说不下去了。
“可姐姐她,是个明白人啊!”慕蓉珊眉头蹙成一团说“插队落户,有多少收入?像她这样的人,只有争取表现好一点,早日进大学,或是上调,才能谈到恋爱、结婚呀。她怎么连这点也看不清楚?”
严敏深有同感。当初,双胞胎姐妹双双从同一所中学、同一个班级分配的时候,根据分配方案,姐妹两人中,要有一个人去农村。严敏和丈夫都作不了主了,两姐妹中,哪一个下农村呢?姐妹俩一齐来问父母,父母模棱两可地表了态。是慕蓉支主动提出,她是姐姐,比妹妹懂事些,应该让妹妹留在家里,她到广阔天地里去。父母亲同意她这么做,在他们心目中,也认为支要比珊沉着些、稳重些,也更懂事些,出门让人放心。现在看来,全不是那么回事啊!
严敏皱着眉头,费劲地说:“光是和男青年接近些,也未尝不可。可是她,为什么偏偏要去同一个犯罪的青年搞在一起呢?”
“是啊!”慕蓉珊猜测道:“肯定是这个知青会讲话,会玩弄手段,千方百计讨好姐姐。我知道的,越是这种犯罪的青年,越是滑头,他看到姐姐生得漂亮,家庭条件也不错,当然要想尽办法向姐姐献殷勤啰!要我碰上这种人啊,还他个横眉冷对,话也懒得和他讲。可姐姐的心地好,又重感情,她的脾气我最清楚,人家待她三分好,她要对人家七分好呢!现在这种脾气,最容易上当了!在社会上也吃不开。”
珊的话不全对,但也有她的道理。严敏是知道支的个性的,这孩子就是心地善良,太古板,太正直。同样,分配在进出口公司当仓库打字员的珊,和她就有所不同。严敏认定了,支做出这种事来,肯定是上当受骗了,只要有一个亲人对她分析、启发一下,她是会回头的,而这样的分析、启发,最好是同她当面谈谈。珊的主意不错,打电报叫她回来!
拿定了主意,比起刚收到信的那一刻,严敏要镇静一些了,她对珊说:
“你姐姐本来是个很有理智的人,难道她就不知道对方的犯罪行为?”
“哎呀呀,妈妈,要提问题可提一百个、一千个,姐姐在几千里之外,你知道她心里想些什么呀?”慕蓉珊站起身来说:“叫她回来了,一切事情就没有了!等她回来,我和她睡在一起,天天晚上跟她讲”
“说什么事情,这么激动?”慕蓉珊刚才关上的门被推开了,门口站着一个身材高大,宽肩厚胸,年逾五十的人,笑吟吟地指着珊道:“又是你,纠缠着妈妈,不让她好好休息了!”
“爸爸,你看!”慕蓉珊迎上来,递上刘素琳和周玉琴的来信:“这件事真可怕!”
“噢,这么严重啊!”慕蓉康接过信,展开看起来。
读了一遍,他的眉头锁紧了。
读了第二遍,他的脸上阴云密布,眼里闪出了惊骇的光。他拿着信问严敏:
“刘素琳、周玉琴你们都熟悉吗?我想,支是个懂事的孩子,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来。”
一听这话,严敏生气了,她甩手说:“你只知道厂里的事,女儿的事你从来不管!已经出了事,你还说不至于!这刘素琳、周玉琴到这儿来过几次,我见过,都是稳重、懂事的姑娘!”
“爸爸,我也认识她们。”珊插嘴说:“你想想嘛,他们是姐姐的好朋友,没有的事,怎么会写封信来造谣生事吓我们呢?”
“是啊,可能是我太相信支了。”慕蓉康抱歉地说:“既然看起来真有这么回事,你们俩想出什么主意来没有啊?”
“我和妈妈都说打电报叫她回来!”
严敏摊开双手:“只有这个办法了!”
“这么干,好处在哪儿呢?”慕蓉康不动声色地问。
慕蓉珊抢着说:“姐姐一回家来,那个犯罪的知青也被抓走了,她也可以死心了。到了家里,我们全家都劝劝她,她就会回心转意的。”
慕蓉康瞅着女儿,沉思不语。
严敏征询地问丈夫:“你看好不好?”
没等慕蓉康表态,看到儿子回家的婆婆来招呼一家人吃晚饭了。进门看到这情形,婆婆瞪大双眼,用一口宁波话问:
“出啥事体了?”
严敏望望丈夫,丈夫望望女儿,珊三言两语,把姐姐的事告诉了婆婆。婆婆一听,急得满脸都皱起了皱纹,唠唠叨叨地说:
“格小娘,格小娘,格咋弄弄啦,格咋弄弄啦!大家快想办法呀!”
(“这小姑娘,这小姑娘,怎么办是好,怎么办是好,我们快想办法呀!”)
一家最宠的慕蓉松走到门口,听见婆婆的唠叨,也走到屋里来了。他才十七岁,长得快和父亲一样高了,只是单薄一些。从父亲手里接过信,他仔细地看完,把信折起来,一句话也不说。
“阿三头,你讲怎么办?”珊问弟弟。
松摆了摆手:“我不相信支姐会做出这种事,她是最有头脑的人。”
“你只相信你的小提琴,”珊鼓起嘴巴说:“一点也不关心姐姐,她还是最关心你的呢!每次来信都希望你好好学习,别中读书无用论的毒。可你爸爸,”珊转过脸来,双眼瞪着父亲说:“你到底同意不同意?打电报叫姐姐回来!”
“回来,回来!好,好!”婆婆极口赞同。
严敏抬起头望着丈夫。
慕蓉康从儿子手里接过信,展开来,看了两眼,思考着说:
“从信上写的情况看,事情确实很严重。不过,打电报叫支回来,我觉得不够妥当”
“为什么呢?”珊着急地问。
“你们看,信上写着,秋收大忙快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叫支回来,影响不大好”慕蓉康的话又给女儿打断了:“爸爸,那你说怎么办才好呢?”
一家人全望着慕蓉康。
“这些天,厂里的生产不算忙。我这个工程师,在车间劳动,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又有十几天补休,干脆,我到支插队的地方去看看吧!”慕蓉康伸出一只手,有条不紊地说:“这样,既不影响支参加秋收,又能实地看一看青年们究竟在怎样一种情况下生活,”他把脸转向严敏说:“我们不是说过多回,争取到支插队的山寨去看看吗?我看这次机会就很好,你们说呢?”
这个意外的意见,使得全家都怔住了。一时间,谁也不说话。
隔壁,传来慕蓉松没有关掉的电唱机里响过来的斯特劳司圆舞曲的很轻的旋律。弄堂里,一个小孩子在尖脆地叫着:
“打开收音机,听听样板戏”
还是慕蓉珊先打破了沉默:“爸爸,同样花车费,还是叫姐姐回来吧。谁像你想得那么多?管它什么秋收大忙,少劳动几天,也没什么不可以!”
严敏瞥了女儿一眼,没有吭气。
慕蓉康也严厉地瞪了珊一眼,欲言又止。女儿已经二十三岁了,自尊心一向很强,直率地批评她,效果不一定好。再说,珊自从进了进出口公司的仓库上班之后,一直一帆风顺。她聪明,很快地学会了打字;她热情活泼,爱参加社会活动,也讨人喜欢;几个月前,她递了入党申请书,公司里的领导,也已经跟她透过这层意思,等她三年期一满,马上调她到公司业务组去。在这样的时候,仍像过去一样地批评她,是不妥当的。
慕蓉康是个明智的父亲,他晓得,这些年来,年轻一代的思想,和他的青年时代很不相同。贸然的批评,会在父女的感情之间遮上一层阴影。他曾经读过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不希望女儿和自己分道扬镳。于是,他只是淡淡地说:
“倒不在乎一点车费,珊,我们考虑问题,眼光要放得远一点。”
“我看要放得实际一点,我早说过了,姐姐在山区农村,我们该给她通通路子,想一点办法。可你们就不同意。现在好,出了这样的事!”珊撅起嘴,不满地嘀咕着:“社会上谁像你这样,还是满身知识分子气。”
“你”慕蓉康有些震惊了“你怎么能这样说?”
严敏急忙插进来说:“好了好了,别争了。要去,我来去,女儿的事,我当母亲的说起来方便些!”
“你”一家三代人全盯着严敏,惊疑地异口同声地说:“你在生病呀!”
“病已经全好了!”严敏故意坦然地说,隐瞒了血脂很高这一点“正好,老大夫又给我开了三个月病假,要我好好休息,散散心。这是工宣队那个头头的主意,他想要金莉当护士长呢!我刚才还在为这生闷气,这下好了,倒反而成全我到支那儿去一次。”
慕蓉康似信非信地说:“这行吗?”
“妈妈,你干吗”珊仍不同意妈妈走:“不让姐姐回来?”
婆婆也扭转了脸,不赞成儿媳妇的决定:“做啥,做啥不叫她回来呢”
“好了,别说了,就这么定下来,我去!”严敏断然地站起身来,做出了最后决定:“我准备一下,明天就动身。”
全家人都不说话了。
以往任何事情,只要严敏打定了主意,家里是没有人能再反对她的。她是整个家庭的主宰。
上海。下午的秋阳已经不像炎夏那样灼热烤人了。
一辆电车在北京西路上行驶。
还不到下班时候,电车上并不挤,慕蓉支的妈妈一个人坐在电车中间的香蕉座上,随着电车的前行,身子一摇一晃,她并不觉得不舒服,只是蹙着眉,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病情证明单。
“休息三个月。”她一直在重复着病情证明单上的这几个字。工作了近二十年的那个医院的老大夫和她的对话,又在她耳边响了起来:
“血脂很高,严敏同志,你还需要好好休息”
“已经休息了三个月,还要继续”
“是啊是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休息对你的身体有好处。”
“不是已经不传染了吗?我自己感觉上也挺好”严敏还要辩驳。
老大夫双手插进白衣的大口袋里,笑眯眯地说:“严敏同志,你怎么啦?有些人想休息得不到,你倒是不要休息,实话跟你说吧,考虑到你的工作,我也盼望你早日回院来。但是,你确实需要再休息这三个月时间。连工宣队的头头也这么指示。”
严敏还有什么话讲呢?她确实不想再休息了。入夏的时候,她患了急性肝炎,在隔离病房里呆了一个半月,回到家里,又呆了一个半月。每天是躺着、坐着,只在早上报纸来的时候,才稍稍觉得有点兴奋,可以看点新闻。但其他时间,她能干什么呢,丈夫慕蓉康和女儿慕蓉珊上班,儿子慕蓉松去中学念书,家里的事,都由近七十岁的婆婆一个人摸摸索索地做了。她不怎么会做家务,婆婆也不让她插手,她更闲着无聊了。
看小说吗,现在小说都难找到。再说,她也不是看小说的年龄了。近二十年来,她天天都在医院里上班,在大医院里,当一个护士长是很忙碌的。她已经习惯了和护士们谈心,习惯了接触病人,给病人做思想工作,每天,医院里那药水棉花和碘酒的气味,闻来叫人舒服。相反,不在医院的走廊里来来回回走动,从这个病房走到那个病房,闻不到医院里那熟悉的药棉味,接触不到医院里的一切,她倒觉得闷愁。
在严敏的内心深处,继续休息还有一个不安。几个月来这不安像一块硬东西那样堵塞在她的心头。那就是她休息久了,回到医院去,不会再当护士长了。
自从工宣队进驻医院以来,那个三十几岁的头头一再地来找严敏,要严敏给他介绍来看病的人一点照顾。起先,严敏碍于面子,给他办了,对方是医院的头头嘛!但是,没想这头头那么不自觉,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找麻烦,且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无理,严敏要是照着他的要求办了,其他病人准会尖锐地批评院方。终于,工宣队头头厚颜无耻的所作所为使得严敏都不耐烦了。她在心里说:干脆,把医院当作你的家算了,可以随便安置亲人。因此,她婉言地拒绝了这位头头的要求。几次以后,这位头头对严敏就不满意了。但是,无奈严敏业务熟悉,群众关系很好,工作上从来不出岔子,这位头头也无法调她的工作。这次生肝炎,休息半年时间,回院之后,上面只要说一句“为了照顾你的身体”轻而易举就能把护士长工作调动了。借关心、照顾这些动听的字眼为名,给人穿小鞋,这样奥妙的打击报复严敏还能看不出来?
事实上,那个爱迎合工宣队头头的护士金莉,不是已经接替了自己的工作吗。难道说,自己休息了半年回到院里,金莉还会下去?
严敏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老大夫好心地说:“连工宣队的头头,也这么指示。”反而加重了严敏的思想负担,使得她好一阵闷闷不乐。
电车到站了,刹车时“叽嘎嘎”的声音,提醒了严敏,她抬起头来,发现自己到站了,急忙把病情证明单揣进衣袋,下了电车。
离车站不远,有一条笔直的水泥铺的弄堂。严敏家就住在这条弄堂的第三幢房子里。
走到后门口,严敏习惯地往信箱里看看,有信。她打开提包,取出钥匙,拿了信。
奇怪,信是慕蓉支插队的地址发来的,信封上的字迹却是陌生的,这是怎么回事?
严敏打开后门,上了二楼,进了自己的家,把提包往写字台上一放,用剪刀剪开信封,拿出信看了起来:
慕蓉支妈妈:您好!
你一定还记得我们吧,我们俩是慕蓉支的好朋友刘素琳和周玉琴。回上海探亲的时候,我们到你家来玩过。你说过,要我们常和你“互通情报”
最近,我们集体户的一个男知青,因在上海犯了罪,很快要被逮捕了。公安局已经发来了公函。可是,不幸的是,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慕蓉支和这个知青恋爱了。事情已到这种地步,慕蓉支今天晚上还同他一齐出去散步,真把我们急坏了。
作为好朋友,我们已经费尽口舌劝过她了。但是,看来我们的话作用不大,急得我们俩都不知怎么办是好?
慕蓉支妈妈,我们想到了你的叮嘱,决定给你写信,把情况如实告诉你。你收信之后,千万写信来劝劝她,快点写,快点!我们的话她听不进,妈妈的话她总是听的。
已经是初秋了,山区正要进入秋收大忙的季节。我们都生活得很好。
不多写了。
不及看下面的署名,严敏只觉得一阵晕眩,眼睛里直冒星花,拿着这封短信的双手在秋叶般地抖动。她脚弯子里一软,全身无力地跌坐在写字台边上的藤椅里。
这是怎么回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慕蓉支,她钟爱的女儿,做出了这种事情!竟会做出这种事情?!真正地想不到啊!
三年之前,慕蓉支要去插队落户了,严敏陪爱女到南京路去买帐子回来,在弄堂里碰到一个抱着婴儿的邻居,寒暄过后,严敏指着她的背影对慕蓉支说:
“看,她是几年前到新疆去的。二十二岁就结了婚,生孩子,年轻轻的,已经有了两个小孩子了!负担很重,经济上非常拮据,听说生活得也不愉快,经常和丈夫吵嘴。回到上海来,父母亲对她都有意见。”
“多不好啊!”还很幼稚的女儿怜悯地望着那个女人的背影,叹了一口气说。
严敏点点头,婉转地提醒即将出远门的女儿:“一个姑娘,到了外地,各方面都要谨慎小心,千万不要随随便便交朋友。恋爱、结婚这类事,还远着哪!”
当时的慕蓉支,是多么诚恳真挚地向妈妈保证的呀!可现在,偏偏发生了这样的事,才只不过三年时间啊!慕蓉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你怎么能把妈妈的叮嘱,妈妈的信赖,都一齐抛在脑后,做出叫家人极为担忧恐惧的事儿呢?
严敏拿着信的左手,无力地靠在膝盖上;支着椅把的右手,托着垂下来的头。她的胸怀里起伏翻腾,脑海里有如惊涛骇浪在狂啸。怎么办,怎么办?面对这样骇人的事件,必须立刻拿出主意来呀!写信,刘素琳和周玉琴这两个姑娘让我快些写信,对严敏来说,她觉得写信太慢了,太慢了!每次慕蓉支的来信,严敏都要细细地看几遍,连信封上的邮戳也不放过。一般的来说,一封信从生产队到家里,快一些五天,慢一些六天。同样,上海的信写到山寨去,也要五六天甚至七八天时间,而女儿身旁发生的是这样重大的事,家里的意见,她要五六天之后才能知道,这怎么能行呢。必须快,快啊!
“妈妈!”随着这一声欢叫,和慕蓉支只差二十分钟生下来的双胞胎姑娘慕蓉珊,肩头上扛一辆轻便自行车,用富有弹性的轮胎轻轻撞开门,喜气洋洋地走进屋来。她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崭新的自行车放在地板上,然后一个轻巧的弹跳,走到床边,把乌光闪闪的人造革两用包从肩上除下,放到床上去。
和慕蓉支长得一模一样的慕蓉珊,从面容上看要比姐姐活泼些。她穿着一件短袖的湖蓝色的确良衬衣,新式的小衣领上加着蝴蝶翅膀样轻柔的尼龙花边,袖口也做成时兴的圆口式,一条湛蓝色的的确良百褶裙,脚上穿一双肉色的丝袜子,黑色的中搭扣皮鞋。浑身上下,给人一种青春的活力和美感。
严敏用一种近乎呆滞的目光望着女儿,心里在说:要是慕蓉支在身旁,两姐妹肯定穿戴得一模一样,站在我面前。从小到大,她俩的穿戴,都是由我亲手选裁的。可现在,看,妹妹生活得多么健康、愉快,而慕蓉支呢,唉!严敏不由得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妈妈,”慕蓉珊从毛巾架上抽下一条414毛巾,边擦着额头上细小的汗珠,边亲热关切地走到母亲身边,惊异地张大双眼,俯下身道:“妈妈,你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今天到医院检查,大夫怎么说?我陪你再去看,好吗?”
严敏抬起困惑得略带红肿的眼皮,目光有些昏乱,对女儿热心的问候,一句也没回答。
这一来,慕蓉珊可急了:“妈妈,你到底怎么啦?”她放大嗓门问。
严敏略一踌躇,举起左手,把信递给慕蓉珊。
慕蓉珊拿起信,睁大双眼,迅速地看起来。
五点已经过了,弄堂里传来自行车铃声和一阵阵说话声,楼房里的自来水龙头和楼梯,也不时地响着。人们都陆续下班回来了。
“啊,姐姐,这怎么可能?”慕蓉珊看完信,尖着嗓门叫起来:“她怎么这样笨哪!妈妈,你说,怎么办,怎么办呀?”
“你说呢?”严敏反问着,又嘱咐女儿:“轻点。”
“我说,我说,赶快写信!”慕蓉珊着急得像碰到火灾一样,急促地在房里来回打着转转说。
母亲摆了摆手:“太慢了。”
“是啊,写信太慢,那就拍电报!”
“电报上能写多少字啊?”
“叫姐姐接到电报后先回来呀!回到家里就好了!”
“嗯,”严敏思忖着,慢吞吞地点点头:“这倒是个办法,等你爸爸回来,商量一下,马上去发电报。”
楼下的厨房里,传来好几个煤气灶上炒菜的声音,油香味合着红烧带鱼的味道,一齐飘到楼上来。隔壁屋里,独生儿子慕蓉松又在摆弄着唱机,放着一张密纹唱片。那音色挺美的如泣似诉的旋律,一听就晓得是外国哪个音乐家的名曲。什么贝多芬、门德尔逊、森桑、莫扎特、威尔第、布拉姆斯、斯特劳司这个儿子,不用功读书,也不知从哪儿借来的这些唱片。要在平时,严敏准会走过去干涉,告诉儿子,现在这类唱片都是禁止演唱和欣赏的,不能听!给里弄里的民兵小分队知道,或是给其他人反映上去,不论是反映到家长单位、或是学校里,都不好。现在,严敏竟一点心思也没有,她被刘素琳和周玉琴的来信,捣得心都乱了,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小事。
慕蓉珊觉得这些声音吵人,走去把门关了。母女俩相对而坐,严敏坐在写字台边的藤椅里,慕蓉珊坐在床沿上,一手拿信、一手拿毛巾。一抹西斜的太阳光,从开着的窗子上反射进屋里来。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安适的家庭,从屋里新添置的一套人造革沙发,五斗橱上放着的电扇,床边柜上放置的一台九寸电视机,写字台边上一个装着麻沙玻璃的书橱,都能看出这是个近几年来经济条件愈发好转的家庭。本来,慕蓉康和严敏的工资,要抚养婆婆和三个子女不困难,但也并不很有节余。自从慕蓉支和慕蓉珊两个女儿分配之后,情况就全面好转了。慕蓉支是个很自爱的姑娘,她不像有些插队知青,经常伸手向家里要钱。出去三年了,只回家探亲一次,车费都是她自己劳动和生活费里积攒下的。家里给她添置了几件衣物,每隔两三个月,给她寄个邮包。严敏的收入和支出都是记账的。慕蓉支插队之后,她一共只在女儿身上花去一百零几元。所以,每当医院里的同事抱怨自己插队的子女花销大,给家庭增加负担的时候,严敏常自豪地想:我的女儿不这样,她很懂事。
可现在这个懂事的女儿,竟然干出了这么没有理智的事情!怎不叫人揪心般痛苦、难受啊!
“妈妈,”慕蓉珊耐不住这样难堪的沉默,她忍不住说:“姐姐不是还没抽调吗,她谈什么恋爱呀!头年她回来探亲,不是还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嘛!”
严敏默默地点了点头,看见珊仍凝目望着她,等待她的答复,她吐出一口闷气,说:
“人是会变的呀!快两年不见了,唉,多么漫长的两年,谁知道她变得好还是坏?单靠一两个月通封信,是看不出什么的呀!你不也经常在单位里听说,去插队落户的姑娘,才两三年时间,就胡乱恋爱上了,出了事唉。”严敏眼圈一红,说不下去了。
“可姐姐她,是个明白人啊!”慕蓉珊眉头蹙成一团说“插队落户,有多少收入?像她这样的人,只有争取表现好一点,早日进大学,或是上调,才能谈到恋爱、结婚呀。她怎么连这点也看不清楚?”
严敏深有同感。当初,双胞胎姐妹双双从同一所中学、同一个班级分配的时候,根据分配方案,姐妹两人中,要有一个人去农村。严敏和丈夫都作不了主了,两姐妹中,哪一个下农村呢?姐妹俩一齐来问父母,父母模棱两可地表了态。是慕蓉支主动提出,她是姐姐,比妹妹懂事些,应该让妹妹留在家里,她到广阔天地里去。父母亲同意她这么做,在他们心目中,也认为支要比珊沉着些、稳重些,也更懂事些,出门让人放心。现在看来,全不是那么回事啊!
严敏皱着眉头,费劲地说:“光是和男青年接近些,也未尝不可。可是她,为什么偏偏要去同一个犯罪的青年搞在一起呢?”
“是啊!”慕蓉珊猜测道:“肯定是这个知青会讲话,会玩弄手段,千方百计讨好姐姐。我知道的,越是这种犯罪的青年,越是滑头,他看到姐姐生得漂亮,家庭条件也不错,当然要想尽办法向姐姐献殷勤啰!要我碰上这种人啊,还他个横眉冷对,话也懒得和他讲。可姐姐的心地好,又重感情,她的脾气我最清楚,人家待她三分好,她要对人家七分好呢!现在这种脾气,最容易上当了!在社会上也吃不开。”
珊的话不全对,但也有她的道理。严敏是知道支的个性的,这孩子就是心地善良,太古板,太正直。同样,分配在进出口公司当仓库打字员的珊,和她就有所不同。严敏认定了,支做出这种事来,肯定是上当受骗了,只要有一个亲人对她分析、启发一下,她是会回头的,而这样的分析、启发,最好是同她当面谈谈。珊的主意不错,打电报叫她回来!
拿定了主意,比起刚收到信的那一刻,严敏要镇静一些了,她对珊说:
“你姐姐本来是个很有理智的人,难道她就不知道对方的犯罪行为?”
“哎呀呀,妈妈,要提问题可提一百个、一千个,姐姐在几千里之外,你知道她心里想些什么呀?”慕蓉珊站起身来说:“叫她回来了,一切事情就没有了!等她回来,我和她睡在一起,天天晚上跟她讲”
“说什么事情,这么激动?”慕蓉珊刚才关上的门被推开了,门口站着一个身材高大,宽肩厚胸,年逾五十的人,笑吟吟地指着珊道:“又是你,纠缠着妈妈,不让她好好休息了!”
“爸爸,你看!”慕蓉珊迎上来,递上刘素琳和周玉琴的来信:“这件事真可怕!”
“噢,这么严重啊!”慕蓉康接过信,展开看起来。
读了一遍,他的眉头锁紧了。
读了第二遍,他的脸上阴云密布,眼里闪出了惊骇的光。他拿着信问严敏:
“刘素琳、周玉琴你们都熟悉吗?我想,支是个懂事的孩子,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来。”
一听这话,严敏生气了,她甩手说:“你只知道厂里的事,女儿的事你从来不管!已经出了事,你还说不至于!这刘素琳、周玉琴到这儿来过几次,我见过,都是稳重、懂事的姑娘!”
“爸爸,我也认识她们。”珊插嘴说:“你想想嘛,他们是姐姐的好朋友,没有的事,怎么会写封信来造谣生事吓我们呢?”
“是啊,可能是我太相信支了。”慕蓉康抱歉地说:“既然看起来真有这么回事,你们俩想出什么主意来没有啊?”
“我和妈妈都说打电报叫她回来!”
严敏摊开双手:“只有这个办法了!”
“这么干,好处在哪儿呢?”慕蓉康不动声色地问。
慕蓉珊抢着说:“姐姐一回家来,那个犯罪的知青也被抓走了,她也可以死心了。到了家里,我们全家都劝劝她,她就会回心转意的。”
慕蓉康瞅着女儿,沉思不语。
严敏征询地问丈夫:“你看好不好?”
没等慕蓉康表态,看到儿子回家的婆婆来招呼一家人吃晚饭了。进门看到这情形,婆婆瞪大双眼,用一口宁波话问:
“出啥事体了?”
严敏望望丈夫,丈夫望望女儿,珊三言两语,把姐姐的事告诉了婆婆。婆婆一听,急得满脸都皱起了皱纹,唠唠叨叨地说:
“格小娘,格小娘,格咋弄弄啦,格咋弄弄啦!大家快想办法呀!”
(“这小姑娘,这小姑娘,怎么办是好,怎么办是好,我们快想办法呀!”)
一家最宠的慕蓉松走到门口,听见婆婆的唠叨,也走到屋里来了。他才十七岁,长得快和父亲一样高了,只是单薄一些。从父亲手里接过信,他仔细地看完,把信折起来,一句话也不说。
“阿三头,你讲怎么办?”珊问弟弟。
松摆了摆手:“我不相信支姐会做出这种事,她是最有头脑的人。”
“你只相信你的小提琴,”珊鼓起嘴巴说:“一点也不关心姐姐,她还是最关心你的呢!每次来信都希望你好好学习,别中读书无用论的毒。可你爸爸,”珊转过脸来,双眼瞪着父亲说:“你到底同意不同意?打电报叫姐姐回来!”
“回来,回来!好,好!”婆婆极口赞同。
严敏抬起头望着丈夫。
慕蓉康从儿子手里接过信,展开来,看了两眼,思考着说:
“从信上写的情况看,事情确实很严重。不过,打电报叫支回来,我觉得不够妥当”
“为什么呢?”珊着急地问。
“你们看,信上写着,秋收大忙快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叫支回来,影响不大好”慕蓉康的话又给女儿打断了:“爸爸,那你说怎么办才好呢?”
一家人全望着慕蓉康。
“这些天,厂里的生产不算忙。我这个工程师,在车间劳动,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又有十几天补休,干脆,我到支插队的地方去看看吧!”慕蓉康伸出一只手,有条不紊地说:“这样,既不影响支参加秋收,又能实地看一看青年们究竟在怎样一种情况下生活,”他把脸转向严敏说:“我们不是说过多回,争取到支插队的山寨去看看吗?我看这次机会就很好,你们说呢?”
这个意外的意见,使得全家都怔住了。一时间,谁也不说话。
隔壁,传来慕蓉松没有关掉的电唱机里响过来的斯特劳司圆舞曲的很轻的旋律。弄堂里,一个小孩子在尖脆地叫着:
“打开收音机,听听样板戏”
还是慕蓉珊先打破了沉默:“爸爸,同样花车费,还是叫姐姐回来吧。谁像你想得那么多?管它什么秋收大忙,少劳动几天,也没什么不可以!”
严敏瞥了女儿一眼,没有吭气。
慕蓉康也严厉地瞪了珊一眼,欲言又止。女儿已经二十三岁了,自尊心一向很强,直率地批评她,效果不一定好。再说,珊自从进了进出口公司的仓库上班之后,一直一帆风顺。她聪明,很快地学会了打字;她热情活泼,爱参加社会活动,也讨人喜欢;几个月前,她递了入党申请书,公司里的领导,也已经跟她透过这层意思,等她三年期一满,马上调她到公司业务组去。在这样的时候,仍像过去一样地批评她,是不妥当的。
慕蓉康是个明智的父亲,他晓得,这些年来,年轻一代的思想,和他的青年时代很不相同。贸然的批评,会在父女的感情之间遮上一层阴影。他曾经读过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不希望女儿和自己分道扬镳。于是,他只是淡淡地说:
“倒不在乎一点车费,珊,我们考虑问题,眼光要放得远一点。”
“我看要放得实际一点,我早说过了,姐姐在山区农村,我们该给她通通路子,想一点办法。可你们就不同意。现在好,出了这样的事!”珊撅起嘴,不满地嘀咕着:“社会上谁像你这样,还是满身知识分子气。”
“你”慕蓉康有些震惊了“你怎么能这样说?”
严敏急忙插进来说:“好了好了,别争了。要去,我来去,女儿的事,我当母亲的说起来方便些!”
“你”一家三代人全盯着严敏,惊疑地异口同声地说:“你在生病呀!”
“病已经全好了!”严敏故意坦然地说,隐瞒了血脂很高这一点“正好,老大夫又给我开了三个月病假,要我好好休息,散散心。这是工宣队那个头头的主意,他想要金莉当护士长呢!我刚才还在为这生闷气,这下好了,倒反而成全我到支那儿去一次。”
慕蓉康似信非信地说:“这行吗?”
“妈妈,你干吗”珊仍不同意妈妈走:“不让姐姐回来?”
婆婆也扭转了脸,不赞成儿媳妇的决定:“做啥,做啥不叫她回来呢”
“好了,别说了,就这么定下来,我去!”严敏断然地站起身来,做出了最后决定:“我准备一下,明天就动身。”
全家人都不说话了。
以往任何事情,只要严敏打定了主意,家里是没有人能再反对她的。她是整个家庭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