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倚天屠龙记⒁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青年一身略显朴旧的道袍,他迈出门槛步入庭院中,满身的清冷与阳光明媚的外界格格不入,又好似整个人都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融于阳光中一样。
殷梨亭刚才在外面站了一会儿,有听到从房间里传出来的隐约水声、布料悉索声,他只当青书正在沐浴更衣,就在外面等了一下。其实也没等多长时间,就半刻钟左右的功夫。
当乔衡走出来时,殷梨亭首先看到的是他的侧影,他差一点没认出自己这个久未见面的师侄。对方比起自己记忆中的形象,看起来要消瘦了很多。待他看向自己时,更是发现他的脸色是如此的苍白,那是一种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活力、健康之类的词汇联系起来的色调。
这一切都让殷梨亭不由得一时哑然。
随后,殷梨亭的注意力就被房间里那件染血白衣吸引了过去。
乔衡像是有点愧意,他说:“六叔莫不是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外边等着我出来?怪我思虑不周,六叔在外边站了这么久,我竟真当六叔已经离开了。”
殷梨亭刚把视线从那件白衣上移开,就听到了乔衡这话,他心道,这客套话说的未免太假了些,自己又没有刻意隐藏脚步声,更没有用什么敛息术藏匿气息,他怎会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离开。
在殷梨亭眼里,客套到这种地步未免有点近似虚伪了,他心中有些不愉,但也没有故意提起这点,而是直接转移了话题:“青书,你可是受伤了?”
“有劳师叔关心,不过是些皮肉小伤,与身体无碍。”乔衡边随口说了一下情况,边向另一侧走了几步,那里的地面上有一道用来防止雨天积水的排水浅槽,他把盆中的水顺着浅槽倒了出去。
殷梨亭注意着乔衡的一举一动,然后稍稍皱起了眉头。他实在无法相信乔衡说的这话,这副毫无血色的脸色,行走间步伐虽平稳有致,但在习武之人看来,仍然只能称作浮而不实,就是乡间只会打几个散拳的庄稼汉的脚步,都不会这般虚浮有失力道。这伤就是再轻又能轻到哪里去?
“六叔不妨进屋里坐,父亲要是知道我让师叔在外面站着说话,定又要生气了。”乔衡回到屋里,将地上的白衣拾起来放到一旁,“让六叔见笑了。”
殷梨亭随他走进房间,他已明白过来乔衡刚才是在屋里清理伤口,所以才不让自己进来,他问:“你怎么受了这么重的伤?我之前在外面敲门时,何不把叫我进去帮忙。”
乔衡含糊地回答:“师叔多心了,真的不是什么重伤,六叔安心就是。”
殷梨亭皱了皱眉,然后伸出手,一把攥住了乔衡的手腕,他做出一副把脉的架势,说:“你莫恼,也勿怪六叔不信你,只是六叔实在是清楚你这好强死要面子的性子,这次回来我看你是更加拐孤了。你这气色,让六叔心里如何放得下。”
被殷梨亭毫无预兆的扣住了脉搏的乔衡,却在这瞬间差点怫然而怒。他眼里浮现起丝丝涟漪,最终又隐匿在一片宁寂中。他嘴上说的却是:“六叔一片好心,我怎么会因此生气。”
他维持着这副表里不一的样子,单从外表上来看,谁能想象得到,他已经将殷梨亭归于宋远桥、张无忌之流,唯恨不能敬而远之。如果是真正的宋青书,在犯下叛出门派、误杀师叔的大罪之后,还能从殷梨亭这里感受到如斯的善意,得到这般根本掩饰不住的关怀,说不定会感动的直接痛哭流涕吧,可是——他不是宋青书。
乔衡的脑海中一直都保持有一种清晰的认知,那就是无论是张无忌还是宋远桥,又或是武当上的其他什么人,对他抱有的恶意,甚至是善意,都是对于真正的宋青书而言的。他明确这一点的原因,不只是出于畏惧、忌惮着有一天自己会在这种永无宁日的转世生活中迷失自我,更是因为他心中的一点轻傲。
托他所使用的身体的福,他是如此的排斥他人因此投注到自己身上的种种恶意,这些恶意明明不是他造成的,但最终的承担之人却是自己,这让他如何心甘情愿。但当他接收到的是针对原身的“善意”而不是“恶意”呢?即使这些善意也不是自己造成的,仅仅因为这些善意会让人感觉到舒心愉快,就坦然的享受吗?
素来高傲内敛的乔衡,根本不齿于接受这种双重标准。
他或许会利用这些原身带来的恶意和善意,更会为此虚与委蛇,但绝不会视享受为理所当然,那是在把他仅剩的一点自尊心放在地上任人践踏。乔衡即便会放弃掉过去所有的坚持,也永远不会放手这种傲慢。
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实则一直潜藏着日积月累下来的戾气。如果他现在遭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求来的,那不管遇到什么、付出什么代价,他都认了。但他从不曾向满天神佛祈求过长生不老,更不曾追求过这种永无止境的轮回转世,在这种强买强卖的状况下,让他心甘情愿的承担原主的一切责任,抱歉,他不认。
乔衡在这暗自压抑忍耐,殷梨亭那边却是彻彻底底的愣住了。他所探知到的经脉似有堵塞残破之相,内力更是空空如也——这让他在初时几乎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
殷梨亭反复确认了几次,猛地抬头,一惯柔和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他看向乔衡的双眼,惊怒又伤心地问道:“这就是你说的什么皮肉小伤?那你的内力又是怎么一回事?”
殷梨亭一说完这话,紧跟着就反应过来,青书为何一直说自己伤的不重,一副不欲别人深究的模样,自己这个师侄必然是不愿自曝其短的,而自己却在无知之下直接探得了他最不愿意暴露的事情。再联系上一开始时,青书说他不知道自己没有离开而是就在外面等着,那哪是在说客气话,而是再真切不过的大实话。
他的手指攥得乔衡都感到了少许疼痛。
乔衡并没有立即回话,房间里安静了一瞬。继而乔衡自顾自的一笑,说:“六叔误会了,我无法再凝聚内力已有一段时间,与这次受伤不是同一次。无意欺瞒六叔,只是时间一长我已经习惯了没有内力傍身的情况,就忘了开口向师叔提及此事了,而且师侄我也觉得若是特地提起此事,未免有刻意博取同情之嫌,这事说不说也就无所谓了。”
殷梨亭有些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能把这种事情用一句“无所谓了”就轻飘飘的带了过去。殷梨亭甚至听到他颇为平静的反过来安抚自己:“六叔不必担心,我如今虽然身无内力,但在武当上,又能遇到什么危险?六叔大可放心。”
在殷梨亭的眼里,青年的神情是如此的平淡,就像是已经认命一样,仿佛认为这实属自己罪有应得。但他总觉得,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说句难听点的话,在很多习武之人眼里,失去内力或许还不如一死百了。殷梨亭虽不曾丧失过内力,但他同三哥都曾受大力金刚指重创瘫痪在床,比失去内力更加的残酷,那种深深无力的滋味他至今都深深的记着。他问:“无忌呢?你让无忌看过了吗?他一身医术承自蝶谷医仙,他说不定有法子。”
乔衡知道张无忌是武当众人千好万好的心头宝,自然不肯说一句他的坏话,他道:“无忌师弟妙手仁心,此番还要多谢无忌师弟,有他的照顾,我已经感觉好多了。”
殷梨亭看了看青书苍白的脸色,“感觉好多了”还这个样子,那之前又是怎样一副情况?而且这话岂不是在说,无忌也无计可施了?
……
杨不悔好不容易把自己一岁多的儿子哄着睡下,她走到外间,手中拿着一件正在缝纫的衣服坐了下来。她面貌俏丽,眉眼间隐隐约约残留着幼年磨难留下来的冰冷倔强。
她自嫁于殷梨亭后,就留在了武当山上。因为武当多男子少有女眷,而她自来到武当后,先是怀孕,又是生子,现在还要忙着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两年间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自家院子里,很少到掺和到外面的事情中,以致她现在还不知道宋远桥、张无忌和乔衡已经回到了武当。
她听到有谁走进了房间,脚步声如此熟悉,她头也不抬地说:“回来啦,等会你先别走,试试这件衣服看看有哪里不合适我再改。”
过了一会儿,她没听到回话,就抬起头一看。殷梨亭坐在椅子上,眉心处带着几分郁色,眼睛看着前方的一个白瓷花瓶,但杨不悔熟知他的一举一动,早看出他的思绪不在这了。她心中一琢磨,说:“你那青书师侄回来了?”
“青书”这两个字传到了殷梨亭的耳里,他终于动了一下身体,目光转向杨不悔,像是在问你怎么知道。
杨不悔心道我如何会猜不到,除了宋青书还有谁能让你露出这副失魂落魄的表情。
宋青书刚“死”时,殷梨亭一面深恨他害死了莫声谷,一面又无法接受他就这么死了的事实,私底下不知掉了多少眼泪,最后干脆把一切过错都推到至今仍活得逍遥自在的陈友谅身上了,大致上就是那种“若不是别人彻底拐带坏了自家孩子,青书也不会错得这么彻底”的心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笔账陈友谅背得还真不算冤。
殷梨亭颤着声音说:“想当初我们师兄弟七个,在武当山上好不快活,我便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怎么好像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事情怎么会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七兄弟再也无法聚首不说,如今连青书也废了。何至于此……”
杨不悔听得一怔,什么叫做“如今连青书也废了”?
她刚想说些什么,另一道声音突然插/进来:“六弟,你魔障了!”一个面色冷静严肃的男子跨门而入。
殷梨亭顺着声音看去,道了一声:“二哥,你怎么过来了。”
俞莲舟说:“我听底下的弟子说你去见青书回来了,就到你这里来了。”
殷梨亭:“二师兄可是也见过青书了?”
俞莲舟叹道:“之前在后山上见了他一面,又从大师兄那里听说他筋脉丹田皆毁,我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青书,所以才过来想和你聊聊。”
杨不悔的针扎到了自己的手指。
俞莲舟说:“不知道青书那孩子说了些什么,惹得大师兄在七弟的墓前发了好大一通火,也不明白青书他那脾气到底随了谁,死倔,一句软话都不说。要不是我和张无忌赶了过去,大师兄那架势简直像是要把青书打死在七弟墓前。”
殷梨亭想起自己之前去看青书时,他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孤零零的自己清理伤口的情景,他木愣愣地说:“青书他什么都没对我说,他只说是些皮肉小伤,既没说是怎么伤的,也没说是谁伤的。”
杨不悔趁着他们两人在那说话,一个人离开了房间。
她与宋青书并不太熟,所知所晓的事情大部分来自他人之口。在她看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宋青书身死时,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好伤心的。
只是杨不悔当初亲眼目睹生母惨死,后来又在有着众多邪人异士的明教里长大,虽然仍旧保持着幼时的天真烂漫,但骨子里中却带上了几分视世俗于无物的拧劲,要不当初也不会不管不顾的嫁给了殷梨亭。宋青书为保护宋大侠被周芷若一掌打死,而她的母亲则是被灭绝师太一掌碎颅,后来她又从他人口中得知,当日屠狮大会上殷梨亭也差点被周芷若打成重伤,她面上不显实则对峨眉已是厌恨到了极点。提起这事她就忍不住心中冷笑,这师徒俩喜欢一掌打死人的习惯还真是一脉相承。这一来二去,心中的天平就不免倾斜到了宋青书这一边。
你瞧,纵是你以前再光明再伟大,一旦你走岔了路,你就彻彻底底的完了。而那些从一开始就没在正道上走,各种搅风搅雨,为人阴狠奸诈的真正坏胚子,只需要软下腰放低姿态说点改过自新的好话,就没人会计较了。看看人家陈友谅如今活得多好?一呼百应,好不风光。
这些话她从不曾对别人说,因为她知道没人会赞同自己的观点。
杨不悔从房间里走出来,倒不是为了透透气,她看着天色感觉已经到了饭点,就直接去了灶房。她做了点小菜,顺便热了点干粮。这些饭菜并不是给殷梨亭和俞莲舟的,而是准备给宋青书的。
男人总归不如女子心细。殷梨亭他们师兄弟几个身为武当派的长辈,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小灶,想要自己做点吃也行,想要别人做好了送过来吃也可以,至于底下的小辈弟子,想也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灶膛,吃饭时只能去侧殿和大家一起吃了。
这个时候,如果身负骂名的宋青书出现在众弟子中间,让他如何自处?换位思考一下,杨不悔觉得自己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讨嫌的。
杨不悔推测的不错,乔衡的确没有去众弟子面前讨嫌的想法。当然,更因为他现在根本不饿,吃不吃饭就不急迫了。
拜体内的那股九阴寒气所赐,这具身体的肠胃功能实在不怎么好。吃热了不行,凉了更不行,稍硬点,难消化一些,又或是稍刺激点,就能让他胃疼得上近半个时辰,浑身冷汗淋漓。乔衡的胃口本来就算不上多好,这一闹腾,让他的食欲更是大减。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肠胃对饥饱的感知度不敏感,他在饭量上全靠心中计算,幸而他的饭量本来就不大,又食欲不振,这才没折腾出新的胃病来。
或许是他平日里掩饰得太好,吃饭太规矩,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宋远桥还是与他相处最久的张无忌都没有发现。
当杨不悔过来时,就看到乔衡正负手而立站在森森松柏下。他背对着她,树影洒落在他身上,有如藻荇交横,他在阴影中站立着,目光却望向了远方天地交接处的太阳。
杨不悔将手中的托盘放在院中的石桌上,嗔怪道:“你身上还有伤,怎么不在房间里歇息一下。饿了吗?饿的话不妨先吃点东西。”
乔衡转过身,见到一个眉眼间颇为俏皮姝丽的女子正看着自己,他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记忆,然后行了一礼道:“怎敢劳烦六嫂亲自为我操劳。”
杨不悔端详着这个昔日有着玉面孟尝美称的青年,不知是不是错觉,她在他转过身来的那一瞬间,好似在他身上感到了一股腐朽之气,非是真正意义上能够闻到的气味,而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知。他一身历经沧桑的宓穆,全然没有他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活力,但再一细看,这股违和感又消失不见,只剩下满身寒素。
乔衡看着托盘上那几样简单却不失香味的饭菜,说:“六嫂手好巧,六叔有福气了。”
杨不悔露出一个开心又腼腆的笑容。
杨不悔没有在这里多呆,她虽嫁予了殷梨亭,但年龄比宋青书都要小上好几岁,孤男寡女的凑在一块,平白惹人说闲话。
乔衡只喝了一碗她端过来的粥,至于其他的饭菜他一筷子都没有动。他依旧站立在庭院中,视线如之前那般追逐着天际的太阳,任凭身后的饭菜摆在石桌上渐渐冷却。
当太阳彻底沉下去后,周围的光线也暗了下来。
乔衡回到房间里,找出蜡烛插在了烛台上,他拿着打火石点火,不过这些蜡烛存放的时间毕竟有些长了,他接连试着打了几次火都未能成功。他的眼里不见一丝焦躁不耐,只机械性的重复着打火的动作,不知多少下之后,一缕火苗猛地从烛芯上跳跃了起来。只要点燃了一根,剩下的蜡烛就好说了。
他把烛台放在书桌旁,桌子上摆着他翻找出来的宋青书用剩下宣纸和墨条。他端端正正地坐了下来,如同过去每一个身在刘家村的夜晚,他拿起毛笔趁夜誊书。
他曾经默写出来的书册,都在他离村时放的那一把火中烧得干干净净。既然没了,那就重写。
直到现在他仍旧以刘家村的教书先生自居,一整村的人迁徙,速度自然要比他们三人轻装简行的来到武当慢很多,等着他们来到武当附近的地界上安顿下来之后,也就到了他离开武当的时候了。
他从不打算就这么一直呆在武当山上。如今他丹田被毁,行同废人,肩不能提手不能挑,他留在武当山上有什么意义呢?除去终日枯坐直至死亡,乔衡别无他事可做。至于代替真正的宋青书为莫声谷守孝什么的,这些都是自我安慰的形式主义罢了,就算他真的给莫声谷老老实实的披麻戴孝数年,难道他还能从地底下爬出来不成?
死而又活,这么多年来,乔衡也只见过自己拥有这份“殊荣”,虽然他从来都不想要这份荣幸。
写着写着,他手中的笔突然停了下来。
他想到宋远桥已在村长面前揭穿了自己的身份,等他们一路迁徙至此,又怎会不打听自己的事情,想来也彻底清楚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他不需要细想,就能猜到他人会用一些怎样的词汇来评价自己,欺师灭祖、弑叔叛教、戕害同道,他们从众人嘴里听到的只会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猖狂小人的形象。
不论是哪个年代,总讲究“名师高徒”,“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又何尝只是在讲为官者如何治理人民。谁不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能够学富五车、德高望重,又有谁会希望自家孩子的老师是个品德败坏、心性堕落的人,只会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儿女在耳濡目染之下,沾上一身不好的习性。
他只道等他们迁徙过来后,就下山继续当自己的教书先生,却忘记对方还稀不稀罕、愿不愿意自己教了。
白日里他还在嫌恶他人的自作多情,却不曾想,最自作多情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这样想着,乔衡捏着的笔再也无法在宣纸上落下,他把它往笔架上随手一撂。他站起身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他头也不回的走开了。
青年一身略显朴旧的道袍,他迈出门槛步入庭院中,满身的清冷与阳光明媚的外界格格不入,又好似整个人都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融于阳光中一样。
殷梨亭刚才在外面站了一会儿,有听到从房间里传出来的隐约水声、布料悉索声,他只当青书正在沐浴更衣,就在外面等了一下。其实也没等多长时间,就半刻钟左右的功夫。
当乔衡走出来时,殷梨亭首先看到的是他的侧影,他差一点没认出自己这个久未见面的师侄。对方比起自己记忆中的形象,看起来要消瘦了很多。待他看向自己时,更是发现他的脸色是如此的苍白,那是一种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活力、健康之类的词汇联系起来的色调。
这一切都让殷梨亭不由得一时哑然。
随后,殷梨亭的注意力就被房间里那件染血白衣吸引了过去。
乔衡像是有点愧意,他说:“六叔莫不是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外边等着我出来?怪我思虑不周,六叔在外边站了这么久,我竟真当六叔已经离开了。”
殷梨亭刚把视线从那件白衣上移开,就听到了乔衡这话,他心道,这客套话说的未免太假了些,自己又没有刻意隐藏脚步声,更没有用什么敛息术藏匿气息,他怎会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离开。
在殷梨亭眼里,客套到这种地步未免有点近似虚伪了,他心中有些不愉,但也没有故意提起这点,而是直接转移了话题:“青书,你可是受伤了?”
“有劳师叔关心,不过是些皮肉小伤,与身体无碍。”乔衡边随口说了一下情况,边向另一侧走了几步,那里的地面上有一道用来防止雨天积水的排水浅槽,他把盆中的水顺着浅槽倒了出去。
殷梨亭注意着乔衡的一举一动,然后稍稍皱起了眉头。他实在无法相信乔衡说的这话,这副毫无血色的脸色,行走间步伐虽平稳有致,但在习武之人看来,仍然只能称作浮而不实,就是乡间只会打几个散拳的庄稼汉的脚步,都不会这般虚浮有失力道。这伤就是再轻又能轻到哪里去?
“六叔不妨进屋里坐,父亲要是知道我让师叔在外面站着说话,定又要生气了。”乔衡回到屋里,将地上的白衣拾起来放到一旁,“让六叔见笑了。”
殷梨亭随他走进房间,他已明白过来乔衡刚才是在屋里清理伤口,所以才不让自己进来,他问:“你怎么受了这么重的伤?我之前在外面敲门时,何不把叫我进去帮忙。”
乔衡含糊地回答:“师叔多心了,真的不是什么重伤,六叔安心就是。”
殷梨亭皱了皱眉,然后伸出手,一把攥住了乔衡的手腕,他做出一副把脉的架势,说:“你莫恼,也勿怪六叔不信你,只是六叔实在是清楚你这好强死要面子的性子,这次回来我看你是更加拐孤了。你这气色,让六叔心里如何放得下。”
被殷梨亭毫无预兆的扣住了脉搏的乔衡,却在这瞬间差点怫然而怒。他眼里浮现起丝丝涟漪,最终又隐匿在一片宁寂中。他嘴上说的却是:“六叔一片好心,我怎么会因此生气。”
他维持着这副表里不一的样子,单从外表上来看,谁能想象得到,他已经将殷梨亭归于宋远桥、张无忌之流,唯恨不能敬而远之。如果是真正的宋青书,在犯下叛出门派、误杀师叔的大罪之后,还能从殷梨亭这里感受到如斯的善意,得到这般根本掩饰不住的关怀,说不定会感动的直接痛哭流涕吧,可是——他不是宋青书。
乔衡的脑海中一直都保持有一种清晰的认知,那就是无论是张无忌还是宋远桥,又或是武当上的其他什么人,对他抱有的恶意,甚至是善意,都是对于真正的宋青书而言的。他明确这一点的原因,不只是出于畏惧、忌惮着有一天自己会在这种永无宁日的转世生活中迷失自我,更是因为他心中的一点轻傲。
托他所使用的身体的福,他是如此的排斥他人因此投注到自己身上的种种恶意,这些恶意明明不是他造成的,但最终的承担之人却是自己,这让他如何心甘情愿。但当他接收到的是针对原身的“善意”而不是“恶意”呢?即使这些善意也不是自己造成的,仅仅因为这些善意会让人感觉到舒心愉快,就坦然的享受吗?
素来高傲内敛的乔衡,根本不齿于接受这种双重标准。
他或许会利用这些原身带来的恶意和善意,更会为此虚与委蛇,但绝不会视享受为理所当然,那是在把他仅剩的一点自尊心放在地上任人践踏。乔衡即便会放弃掉过去所有的坚持,也永远不会放手这种傲慢。
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实则一直潜藏着日积月累下来的戾气。如果他现在遭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求来的,那不管遇到什么、付出什么代价,他都认了。但他从不曾向满天神佛祈求过长生不老,更不曾追求过这种永无止境的轮回转世,在这种强买强卖的状况下,让他心甘情愿的承担原主的一切责任,抱歉,他不认。
乔衡在这暗自压抑忍耐,殷梨亭那边却是彻彻底底的愣住了。他所探知到的经脉似有堵塞残破之相,内力更是空空如也——这让他在初时几乎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
殷梨亭反复确认了几次,猛地抬头,一惯柔和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他看向乔衡的双眼,惊怒又伤心地问道:“这就是你说的什么皮肉小伤?那你的内力又是怎么一回事?”
殷梨亭一说完这话,紧跟着就反应过来,青书为何一直说自己伤的不重,一副不欲别人深究的模样,自己这个师侄必然是不愿自曝其短的,而自己却在无知之下直接探得了他最不愿意暴露的事情。再联系上一开始时,青书说他不知道自己没有离开而是就在外面等着,那哪是在说客气话,而是再真切不过的大实话。
他的手指攥得乔衡都感到了少许疼痛。
乔衡并没有立即回话,房间里安静了一瞬。继而乔衡自顾自的一笑,说:“六叔误会了,我无法再凝聚内力已有一段时间,与这次受伤不是同一次。无意欺瞒六叔,只是时间一长我已经习惯了没有内力傍身的情况,就忘了开口向师叔提及此事了,而且师侄我也觉得若是特地提起此事,未免有刻意博取同情之嫌,这事说不说也就无所谓了。”
殷梨亭有些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能把这种事情用一句“无所谓了”就轻飘飘的带了过去。殷梨亭甚至听到他颇为平静的反过来安抚自己:“六叔不必担心,我如今虽然身无内力,但在武当上,又能遇到什么危险?六叔大可放心。”
在殷梨亭的眼里,青年的神情是如此的平淡,就像是已经认命一样,仿佛认为这实属自己罪有应得。但他总觉得,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说句难听点的话,在很多习武之人眼里,失去内力或许还不如一死百了。殷梨亭虽不曾丧失过内力,但他同三哥都曾受大力金刚指重创瘫痪在床,比失去内力更加的残酷,那种深深无力的滋味他至今都深深的记着。他问:“无忌呢?你让无忌看过了吗?他一身医术承自蝶谷医仙,他说不定有法子。”
乔衡知道张无忌是武当众人千好万好的心头宝,自然不肯说一句他的坏话,他道:“无忌师弟妙手仁心,此番还要多谢无忌师弟,有他的照顾,我已经感觉好多了。”
殷梨亭看了看青书苍白的脸色,“感觉好多了”还这个样子,那之前又是怎样一副情况?而且这话岂不是在说,无忌也无计可施了?
……
杨不悔好不容易把自己一岁多的儿子哄着睡下,她走到外间,手中拿着一件正在缝纫的衣服坐了下来。她面貌俏丽,眉眼间隐隐约约残留着幼年磨难留下来的冰冷倔强。
她自嫁于殷梨亭后,就留在了武当山上。因为武当多男子少有女眷,而她自来到武当后,先是怀孕,又是生子,现在还要忙着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两年间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自家院子里,很少到掺和到外面的事情中,以致她现在还不知道宋远桥、张无忌和乔衡已经回到了武当。
她听到有谁走进了房间,脚步声如此熟悉,她头也不抬地说:“回来啦,等会你先别走,试试这件衣服看看有哪里不合适我再改。”
过了一会儿,她没听到回话,就抬起头一看。殷梨亭坐在椅子上,眉心处带着几分郁色,眼睛看着前方的一个白瓷花瓶,但杨不悔熟知他的一举一动,早看出他的思绪不在这了。她心中一琢磨,说:“你那青书师侄回来了?”
“青书”这两个字传到了殷梨亭的耳里,他终于动了一下身体,目光转向杨不悔,像是在问你怎么知道。
杨不悔心道我如何会猜不到,除了宋青书还有谁能让你露出这副失魂落魄的表情。
宋青书刚“死”时,殷梨亭一面深恨他害死了莫声谷,一面又无法接受他就这么死了的事实,私底下不知掉了多少眼泪,最后干脆把一切过错都推到至今仍活得逍遥自在的陈友谅身上了,大致上就是那种“若不是别人彻底拐带坏了自家孩子,青书也不会错得这么彻底”的心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笔账陈友谅背得还真不算冤。
殷梨亭颤着声音说:“想当初我们师兄弟七个,在武当山上好不快活,我便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怎么好像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事情怎么会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七兄弟再也无法聚首不说,如今连青书也废了。何至于此……”
杨不悔听得一怔,什么叫做“如今连青书也废了”?
她刚想说些什么,另一道声音突然插/进来:“六弟,你魔障了!”一个面色冷静严肃的男子跨门而入。
殷梨亭顺着声音看去,道了一声:“二哥,你怎么过来了。”
俞莲舟说:“我听底下的弟子说你去见青书回来了,就到你这里来了。”
殷梨亭:“二师兄可是也见过青书了?”
俞莲舟叹道:“之前在后山上见了他一面,又从大师兄那里听说他筋脉丹田皆毁,我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青书,所以才过来想和你聊聊。”
杨不悔的针扎到了自己的手指。
俞莲舟说:“不知道青书那孩子说了些什么,惹得大师兄在七弟的墓前发了好大一通火,也不明白青书他那脾气到底随了谁,死倔,一句软话都不说。要不是我和张无忌赶了过去,大师兄那架势简直像是要把青书打死在七弟墓前。”
殷梨亭想起自己之前去看青书时,他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孤零零的自己清理伤口的情景,他木愣愣地说:“青书他什么都没对我说,他只说是些皮肉小伤,既没说是怎么伤的,也没说是谁伤的。”
杨不悔趁着他们两人在那说话,一个人离开了房间。
她与宋青书并不太熟,所知所晓的事情大部分来自他人之口。在她看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宋青书身死时,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好伤心的。
只是杨不悔当初亲眼目睹生母惨死,后来又在有着众多邪人异士的明教里长大,虽然仍旧保持着幼时的天真烂漫,但骨子里中却带上了几分视世俗于无物的拧劲,要不当初也不会不管不顾的嫁给了殷梨亭。宋青书为保护宋大侠被周芷若一掌打死,而她的母亲则是被灭绝师太一掌碎颅,后来她又从他人口中得知,当日屠狮大会上殷梨亭也差点被周芷若打成重伤,她面上不显实则对峨眉已是厌恨到了极点。提起这事她就忍不住心中冷笑,这师徒俩喜欢一掌打死人的习惯还真是一脉相承。这一来二去,心中的天平就不免倾斜到了宋青书这一边。
你瞧,纵是你以前再光明再伟大,一旦你走岔了路,你就彻彻底底的完了。而那些从一开始就没在正道上走,各种搅风搅雨,为人阴狠奸诈的真正坏胚子,只需要软下腰放低姿态说点改过自新的好话,就没人会计较了。看看人家陈友谅如今活得多好?一呼百应,好不风光。
这些话她从不曾对别人说,因为她知道没人会赞同自己的观点。
杨不悔从房间里走出来,倒不是为了透透气,她看着天色感觉已经到了饭点,就直接去了灶房。她做了点小菜,顺便热了点干粮。这些饭菜并不是给殷梨亭和俞莲舟的,而是准备给宋青书的。
男人总归不如女子心细。殷梨亭他们师兄弟几个身为武当派的长辈,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小灶,想要自己做点吃也行,想要别人做好了送过来吃也可以,至于底下的小辈弟子,想也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灶膛,吃饭时只能去侧殿和大家一起吃了。
这个时候,如果身负骂名的宋青书出现在众弟子中间,让他如何自处?换位思考一下,杨不悔觉得自己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讨嫌的。
杨不悔推测的不错,乔衡的确没有去众弟子面前讨嫌的想法。当然,更因为他现在根本不饿,吃不吃饭就不急迫了。
拜体内的那股九阴寒气所赐,这具身体的肠胃功能实在不怎么好。吃热了不行,凉了更不行,稍硬点,难消化一些,又或是稍刺激点,就能让他胃疼得上近半个时辰,浑身冷汗淋漓。乔衡的胃口本来就算不上多好,这一闹腾,让他的食欲更是大减。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肠胃对饥饱的感知度不敏感,他在饭量上全靠心中计算,幸而他的饭量本来就不大,又食欲不振,这才没折腾出新的胃病来。
或许是他平日里掩饰得太好,吃饭太规矩,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宋远桥还是与他相处最久的张无忌都没有发现。
当杨不悔过来时,就看到乔衡正负手而立站在森森松柏下。他背对着她,树影洒落在他身上,有如藻荇交横,他在阴影中站立着,目光却望向了远方天地交接处的太阳。
杨不悔将手中的托盘放在院中的石桌上,嗔怪道:“你身上还有伤,怎么不在房间里歇息一下。饿了吗?饿的话不妨先吃点东西。”
乔衡转过身,见到一个眉眼间颇为俏皮姝丽的女子正看着自己,他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记忆,然后行了一礼道:“怎敢劳烦六嫂亲自为我操劳。”
杨不悔端详着这个昔日有着玉面孟尝美称的青年,不知是不是错觉,她在他转过身来的那一瞬间,好似在他身上感到了一股腐朽之气,非是真正意义上能够闻到的气味,而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知。他一身历经沧桑的宓穆,全然没有他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活力,但再一细看,这股违和感又消失不见,只剩下满身寒素。
乔衡看着托盘上那几样简单却不失香味的饭菜,说:“六嫂手好巧,六叔有福气了。”
杨不悔露出一个开心又腼腆的笑容。
杨不悔没有在这里多呆,她虽嫁予了殷梨亭,但年龄比宋青书都要小上好几岁,孤男寡女的凑在一块,平白惹人说闲话。
乔衡只喝了一碗她端过来的粥,至于其他的饭菜他一筷子都没有动。他依旧站立在庭院中,视线如之前那般追逐着天际的太阳,任凭身后的饭菜摆在石桌上渐渐冷却。
当太阳彻底沉下去后,周围的光线也暗了下来。
乔衡回到房间里,找出蜡烛插在了烛台上,他拿着打火石点火,不过这些蜡烛存放的时间毕竟有些长了,他接连试着打了几次火都未能成功。他的眼里不见一丝焦躁不耐,只机械性的重复着打火的动作,不知多少下之后,一缕火苗猛地从烛芯上跳跃了起来。只要点燃了一根,剩下的蜡烛就好说了。
他把烛台放在书桌旁,桌子上摆着他翻找出来的宋青书用剩下宣纸和墨条。他端端正正地坐了下来,如同过去每一个身在刘家村的夜晚,他拿起毛笔趁夜誊书。
他曾经默写出来的书册,都在他离村时放的那一把火中烧得干干净净。既然没了,那就重写。
直到现在他仍旧以刘家村的教书先生自居,一整村的人迁徙,速度自然要比他们三人轻装简行的来到武当慢很多,等着他们来到武当附近的地界上安顿下来之后,也就到了他离开武当的时候了。
他从不打算就这么一直呆在武当山上。如今他丹田被毁,行同废人,肩不能提手不能挑,他留在武当山上有什么意义呢?除去终日枯坐直至死亡,乔衡别无他事可做。至于代替真正的宋青书为莫声谷守孝什么的,这些都是自我安慰的形式主义罢了,就算他真的给莫声谷老老实实的披麻戴孝数年,难道他还能从地底下爬出来不成?
死而又活,这么多年来,乔衡也只见过自己拥有这份“殊荣”,虽然他从来都不想要这份荣幸。
写着写着,他手中的笔突然停了下来。
他想到宋远桥已在村长面前揭穿了自己的身份,等他们一路迁徙至此,又怎会不打听自己的事情,想来也彻底清楚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他不需要细想,就能猜到他人会用一些怎样的词汇来评价自己,欺师灭祖、弑叔叛教、戕害同道,他们从众人嘴里听到的只会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猖狂小人的形象。
不论是哪个年代,总讲究“名师高徒”,“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又何尝只是在讲为官者如何治理人民。谁不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能够学富五车、德高望重,又有谁会希望自家孩子的老师是个品德败坏、心性堕落的人,只会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儿女在耳濡目染之下,沾上一身不好的习性。
他只道等他们迁徙过来后,就下山继续当自己的教书先生,却忘记对方还稀不稀罕、愿不愿意自己教了。
白日里他还在嫌恶他人的自作多情,却不曾想,最自作多情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这样想着,乔衡捏着的笔再也无法在宣纸上落下,他把它往笔架上随手一撂。他站起身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他头也不回的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