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衣风飞 > 第十三章 城壁伏伦

第十三章 城壁伏伦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羁绊,自从悄无声息地在心里扎根,已绑定两个人的命运。

    ——《城壁伏伦》

    却说即墨暄甚是不悦地出了大厅,见了母亲后便匆匆来到自己收藏兵器的石屋。却发现石屋的机关有被动过的痕迹,不知道是谁偷偷进过这间密室。难道是之前有人偷偷跟着她进去过?难道机关被谁破解了?

    不管了,先把里面的冰夜剑换藏个地方再说。她来回转动石屋门边上的烛台,然后点上烛火,门便自动打开,进去以后,她用宝扇煽灭烛火,门又自动关上。

    “啊!”打开加锁的柜子后,即墨暄大吃一惊。柜子里的兵器尽皆还在,只有剑架上的冰夜剑不翼而飞?到底是谁?是谁偷走了冰夜剑?即墨暄本想将冰夜剑换个地方收藏,骗他们说冰夜剑不见了,没想到这回是真的不见了。

    怎么办?找。哪儿找?府内。对,一定是内贼。

    即墨暄毕竟是即墨暄,分析能力即便是在不冷静的时候也能发挥作用。既然是内贼,那么这个住在府内的人必是那天出现在集贤阁的人当中的一个。是谁呢?即墨暄脑海闪过前两天集贤阁里的每一个人,其中现借住在即墨府的有三个人,那么,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

    于是,即墨暄前往客房,欲挨个追查。

    另外一边,管家祜子到过即墨夫人的房间和即墨暄的房间,都未能找到即墨暄。遂回到客厅复命。

    “回城主,小姐不知去向。”

    “知道了,你忙去吧。”

    即墨琏弓身向谢相、风啸寒做了个揖,说道,“这丫头又到处乱跑,可能到石室里去研究兵器了,少侠稍候,待我去向其取来冰夜剑。”

    “如此甚好,那就烦劳即墨城主亲自走一趟。”

    “老哥、风少侠,谢某尚有事这便先告辞。”谢相也起身说道。

    “既然老谢你还有要事,为兄的也不敢多留。”

    “谢某这便别过了。”谢相施礼说道,转身便离去。

    谢相来的快去的也快,行事从来没有固定风格,兴起即往,无所阻滞。悠悠白云,兴许能道此人之万一吧。

    风啸寒在客厅等候了一个时辰,仍未见城主回来,遂起身参观这间阔绰的客厅。

    此屋与府内其它建筑一样坐北朝南,东西两端各摆放着一个印有三字经的青玉瓷花瓶,正堂主屏上是一幅硕大的水墨书画,写着篆体“和”大字,内侧是刻有龙纹的木阁屏风,往外是大红的地毯,还有用上等楠木做成的客桌椅。

    世人皆道临南城以礼治城,临南府以礼立府,今日得见,果是名不虚传。

    然则案台上香炉飘出的气味,让风啸寒感到略微不适,他索性起身走出客厅,呼吸新鲜的空气。想必城主是遇到什么府内事务,临时处理去了,也好,今日就让我好好看看这临南府有何奇特之处。

    据《幻玄典》记载,临南府位于临南城中心,占地足有十亩,乃诸侯耗巨资而建造的城府。相传,千年前战乱时,游学的圣人曾暂住于此,广收门徒,讲授儒学。后由儒家弟子世代居住,临南城受其熏陶,成为世人口中的“儒城”。

    风啸寒沿着客厅外的围廊,往府里头走去。这是一条悠长曲折的回廊,十步一花灯笼,百步一观景亭,沿途经过大大小小的房屋,其大致结构不变,窗骨图案的雕刻和木质屋檐榫接的方式却千变万化。各庭院旁间隔合理地种着奇花异草,连世上罕见的龙応草都有。

    走着走着,风啸寒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人呢?走了这么久怎么一个仆人也没遇见?莫非府内发生了什么事?这倒不是风啸寒往坏的方面想,只是这情景实在太过古怪,按理说,临南府乃至临南城主的府邸,即便没有千八百的下人,也有百来个,此时竟是一个未见,这是在令人匪夷所思。

    想到这,风啸寒加快步伐,他感觉到了前方不远处的杀机,这更坚定了他的推断。

    突然,一个横卧在前方地上的仆人使其停下脚步,翻过身来一看,乃喉咙被利器割破而死,观其伤口,属于一击毙命,手法阴辣。

    对于风啸寒来说,临南府并不有恩于他,他完全可以就此离去,早日回到逍遥派寻知身世真相,有机会再来拿回冰夜剑,而不必要在此浪费时间,也不必要去涉险。

    然侠者天生的秉性催动着他快步向前,况且答应过城主要留宿一夜,岂能言而无信?

    他向前急行,临近一个圆形墙门。他的心里突然萌生出一种不安的情绪,不知是对冰夜剑,还是对即墨暄,也许两者都有,自己都有些莫名其妙。

    “爹爹,小心!”

    这是即墨暄的声音!风啸寒急速穿过墙门,就在不远处的一个庭院里,即墨暄和管家祜子带领着几个人,与几个黑衣蒙面人厮打在一起,而即墨城主在中间随时都有危险。

    风啸寒数了下,有六个黑衣人,不管是何方势力,先救人要紧。

    说时迟那时快,风啸寒纵身一跃,施展出扎实的轻功,风一样地呼啸而来。即便那六个黑衣人武艺高强,他却认为没有拔剑的必要。这不是轻敌,而是他早已衡量了对手的实力,对付此等角色,开封非鱼剑简直是大材小用。

    只见他急速逼近黑衣人,临空使出八卦六十四掌中的旋螺掌式,“噼啪啦!”顿时便有三人被逼退,原本严密的包围圈此刻已然裂开一个口子

    “风大哥!”即墨暄喜道。显是风啸寒的到来令她感到安心。

    “保护好城主!”

    简短的招呼间,六个黑衣人已经又挥刀砍来,见六人来势汹汹,风啸寒并不准备出击,而是一个闪身,将其引离城主所在的位置。他似打似闪,留意观察对方的刀法,寻找破绽。

    六人也知道今日风啸寒在此,恐怕事情没那么顺利,只能先集合六人之力,以雷霆万钧之势干掉风啸寒!

    达至共识之后,六人迅速摆好阵型,全力攻向风啸寒。

    而风啸寒穿梭于六人的包围中,虽空手应付,却未露出败象。十几招过后,双方都毫发未伤。此六人出刀犀利,快中带强劲,劲中有变化,招招欲置他于死地。

    然,风啸寒毕竟是风啸寒,纵是手不兵刃,怎可能轻易败于此技?他那天生的自信,和那冷静如水的灵机应变能力,试问天下几人?有如此能力的无一不成为天下有数的高手!

    “快取我的天罗弓来!”即墨琏下令道。

    一个护卫听令,忙撤离此处,前去取弓。管家祜子听言神色一动。

    而六个黑衣人听罢此言,俱都一惊,显是对这天罗弓顾忌非常。

    趁着六个黑衣人短暂的失神,只听得“喝!”的一声,在避开脖颈旁致命一刀的瞬间,风啸寒终于出手了。他借势拉过那条手臂,使得那人失去重心,又临空一脚,踢向前方劈来的另一个人,那人忙侧身右闪而过。同一霎那,

    他反弓起腰身,一个后仰躲过后方第三人的平扫,同时双掌合住其刀柄,顺势一扭,夺下其刀。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经过此扭转,这三人由分散被引到一起,六人终于阵势大乱。风啸寒看时机成熟,在空中直接一个回转身,以极快的速度出腿,接连踢中三人的胸膛。三人猝不及防,中招后如墙倾般倒地。而另有三人已是吓得颤抖。

    其间不过数息之间,战况竟是一边倒的局势。这是所有人所没有料到的。

    风啸寒手持夺来的那把刀,向他们靠近,欲逼问其来由。

    异变突起。

    “住手!如果你想要她活命的话,就把刀放下。”眼见一场危机已经解除,这么突然的一句话竟又将局势给扭转过来。

    风啸寒扭头一看,只见那管家祜子挟持了即墨暄,刀架在脖子上,他不得不丢掉手中的刀。

    “还不快走。”

    祜子的话像是一种命令,溃不成军的六人互相搀扶着站起,狼狈地逃窜而去,无人阻拦。

    “祜子,你要干什么?还不快放开暄儿!”被手下人保护着的即墨琏见此状,对管家发出了命令,语气中夹带着些许的惊咋。

    “哼!老头子,没想到吧。我在你身边忍辱负重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弄清并且熟悉即墨府内的一切。哈哈哈!我未来的城府,多么壮阔!”

    “难道,你的目的是……?”即墨琏大惊。

    “不错,现在你女儿在我手里,你若识相,就快把伏伦璧交出来。然后,再公告全城百姓,退让城主之位。”

    “爹,不能把伏伦璧给他。”即墨暄说完这一句,马上就被他点了哑穴。

    此时,从府内其它地方汇集而来的留宿门客和下人越来越多,他们操着家伙将祜子团团围住。

    风啸寒亦缓慢逼近,想找机会救人。

    “不许动,都给我让开,否则她就没命了。”说着,祜子将手中的短刀贴近即墨暄的脖颈。在这种情况下,他意识到就算拿到了伏伦璧,也绝不可能活着离开临南府。

    “让他走。”

    “城主,不行啊,您不要您的女儿了?”

    “城主,不能放他走啊!”

    “是啊,城主,让我等手刃这贼人。”

    ……

    “让他走。这是命令!”

    城主的命令如此,加之临南府千金在他手中,众人只好无奈地让出了一条道,眼睁睁看着他挟持着即墨暄,走出了府门。

    “乌霞山狐咽寨,落日前将伏伦璧送至寨门口,否则,等着收尸吧!”

    祜子点了即墨暄的穴道之后,拽着她跳上了那六个黑衣人为他准备的马,扬鞭策之而去。

    日值正午,离日落不过三个时辰,即墨琏焦急地踱步于大厅内。

    堂下的门客们商量着如何搭救即墨暄,有的人主张用伏伦璧换回即墨暄,只怕这伙山贼得了璧后仍不释放即墨暄;有的人主张给他们送去伪造的伏伦璧,但又怕被他们认出;也有人自荐前往乌霞山秘密营救,可这对于守备森严的狐咽寨,再厉害的人去也很难成功。

    “即墨城主,如若信得过在下,就让在下前去搭救即墨小姐。”

    风啸寒如何不知,伏伦璧是儒家历代圣贤流传下来的一块宝玉,是无价的礼器,更是临南城权力的象征,由历任城主守护。因而了解了伏伦璧对于临南城的重要性,侠义之心顿起,但却不是全部的动因。

    “风少侠为临南府所做的一切,即墨某无以回报,怎能再让你涉险?这万万不可?此事与风少侠,风少侠不是还有要事吗?即墨某就不敢留了,怠慢之处,容即墨某下次再向风少侠赔罪。”即墨琏道。

    风啸寒与自己无亲无故,又岂能让他为着自己的事情冒险呢?这是万万不可的。

    “在下不是答应即墨城主要留宿一天么?就留待明日吧!哈哈。”风啸寒豪气大胜,笑道,转身便走。

    “且慢!”即墨琏忙叫住他。

    “来人,摆上香案,请出伏伦璧。”

    即墨琏带领着府内上下所有人,点上香,行三跪九拜之礼,礼毕。即墨琏大呼:“临南府的列祖列宗们,事之甚急,无奈请出伏伦宝玉,望先祖保佑小女平安无事。”

    然后,他走进内室里,拿出一个镀金木盒,走到风啸寒面前。

    “风少侠,这盒子里装着的便是伏伦璧,有此璧在,他们便不会伤害暄儿。必要时候,就用此璧换回暄儿。”

    即墨琏眉头深锁,突然又补了一句,“少侠保重,能救且救,不能救切莫为了小女而伤及自己。”

    “即墨城主不必担心,在下自有分寸。告辞。”

    风啸寒在出府前提醒即墨琏将临南府清查一遍,以防有其它奸细混入,又安排了辆马车一个时辰后前往乌霞山接应他。然后才骑上他的马,一路北去。

    这些年来,风啸寒有过无数行侠仗义之举,每一次他都很平静,即便是在自己受伤时,也能从容应对复杂的状况。然而这次,他的马似乎跑得比什么时候都快,而他的心跳竟然在加速,直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频率。

    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会留在拘束的临南府,不知道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救即墨暄,没有人逼他这么做,也没有恰当的理由。可就是有一种冲动在心里作祟,有一种力量催促着他加快前进的速度。

    狐咽寨这边,祜子扛着即墨暄进了寨门。

    “二爷,几年不见,您的身板又硬朗了不少啊,还带回了个妞…”

    守门的小伙子笑迎着祜子点了点头,眼睛却直巴巴地盯着他背上的即墨暄。

    “谁都不许碰她,这是命令。”祜子喝道。

    他将即墨暄锁在一间屋子里,便来到议事厅见寨主。

    一个虎背熊腰落腮胡子的男子早已等候多时,见祜子进来,兴奋地迎了过去,双手抚上他的肩膀。

    未及祜子开口,男子说道:“二弟,弟兄们已经把情况都告诉我了,这次多亏了二弟出手,否则计划落空不说,兄弟们也丢了性命。”

    “大哥,如今咱们有临南府的千金在手,伏伦璧迟早是囊中之物,临南城很快就会是我们的了。”祜子完全没有胜利的喜悦。

    “好,等我当上了临南城城主,咱们招募兵马,以临南城的名号,必定可以觅得天下好手,杀入戈池城报仇雪恨。”男子的声音带着无穷的自信,仿若指点江山,千军万马,莫能相抗的霸气。

    兄弟俩坐下来叙旧,寨主告诉祜子这几年寨中又收募了几个能人异士,祜子则详细地向寨主描述了临南府内许多不为人知的的秘密。

    “诶,三弟呢?怎么不见三弟?”

    “这小子最不喜欢待在山寨,不知道又跑到什么地方鬼混去了!”寨主的声音带着浓浓的不屑,显是恨铁不成钢的恼恨。

    他们所说的三弟,便是前两日下迷药掳走即墨暄的那人,因被风啸寒打伤,伤势未痊愈,如今在山寨中闲逛。

    此人名叫瞿华,天生好色,尽干些强抢民女的歹事。他闲逛到寨门,听守门的小伙子说二当家的带回了个美人,登时大悦,问得是关押在哪间屋子后,便飞快地跑去。

    “三爷,二爷吩咐过不许动她,三爷!”

    小伙子见状忙追上前去阻止,可哪里挡得住?遂跑去向瞿祜(二爷,即祜子)报告。

    这时候,屋子里被点了穴道的即墨暄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她的眼睛环视屋子四周,心里盘算着离开此地的办法。

    “啪”的一声,瞿华破门而入。即墨暄以为是有人来救她,不料,看到的是一张陌生的面孔。

    他是谁?想干什么?她想问,却由于被点了哑穴,发不出声音。

    瞿华走近一瞧,发现此时躺在床上的是即墨暄,更是欣喜若狂。“小美人儿,前日让你逃脱,今日还不是落到我手里,哈哈哈!”

    “瞧,这小脸蛋长得多迷人啊!”他的手指在即墨暄脸上划了几下,便迫切地伸过去解她的腰巾。

    即墨暄瞪大眼睛,极大的恐惧充斥于内心。然而就算死,她也绝不会让清白之身毁于此龌龊之人,遂准备咬舌自尽。

    “三弟,住手!”瞿祜从外面冲进来,制止了瞿华的动作。

    瞿华生生止住了那龌龊的欲念,心中不喜。

    “三弟,莫要心急。”

    “二哥,这女人我看上的,你别管了。”

    “三弟听我说,这女人迟早是你的,但现在不行,你若动了她,即墨琏那老头一怒之下,不把伏伦璧交给我们,我们的计划就会功亏一篑。那么我们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就都白费了!”

    瞿华显得十分扫兴,却知瞿祜说的不错,索性甩头不搭理他。

    “二哥向你保证,伏伦璧到手后,我把她交给你,要怎么做随你。”瞿祜看了看即墨暄,神情复杂无比,对瞿华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