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十七章
“那可不, ”杨二奶奶说了一大堆关于在孙家那边的事儿,杨大奶奶坐了一会儿后, 便回去了, 石头过来说乐乐拉了,康嫂在给欢欢洗澡呢。
孙桂芳趁着她们说话,就去烧了一锅热水, 这会儿见杨大奶奶走了, 便催着杨二奶奶去洗澡。
“热了一路,出了这么多汗, 得洗洗才舒服。”
杨二奶奶虽然说她挺着大肚子还为自己操心, 但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不过不让孙桂芳提洗澡水, 自己提到洗澡屋子那边去洗了。
杨继西和赵五背着粮食往晒坝那边走, 顶着烈日背着重物, 瞧见几个顽皮的孩子在路边疯玩,还要说上他们几句,去凉快点的地方玩去。
卸下粮食, 又喝了点水后, 二人背着空背篓往回走, 赵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今年比去年热多了。”
“是啊, ”杨继西深有体会,闻言连连点头, “这些日子也没下雨, 就怕粮食还没晒好入仓, 接着下好几天的雨就惨咯。”
赵五听得就觉得可怕。
“可不能这样,”赵五摆手, 接着加快脚步,“走走走,干活干活。”
杨继西笑了笑,也跟了上去。
三月底种下的玉米这两天才开始收,属于后面那一截了,之前的玉米种得早,收得也早些。
有些小孩子会跟着去捡地上的玉米壳,拿回家晒上一段时间后,可以放在床上,和干稻草一起打底,冬天睡着也暖和,最常见的还是用来做引火柴。
狗蛋背着个小背篓,就在大人身后捡玉米壳,杨继西见他满头是汗,身上的小汗衫也湿了,从他身旁路过时便道,“读书好还是干活儿好?”
听见他的声音,狗蛋苦着脸道,“读书好。”
一旁的杨继东闻言哈哈大笑,“也就是之前没怎么干过活儿,不然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我原本没有想送我家娃去念书的,可知青提了村小学的事儿后,我倒是有些意动,这离家近,回家也早,念书也不耽搁做家务活。”
站在杨继东左边的一汉子,一边掰玉米一边道。
“还没影呢,不过确实是件好事,”杨继东也应着,狗蛋在镇上的学校不受待见,在村里还能看着点,也老实点,再说狗蛋保证了会改掉以前的毛病,进村小学也算是从头开始了。
杨继西没再跟他们讨论这个,与赵五去另一边干活儿了。
文知青倒是在一旁默默地听了一会儿,他对办村小学的兴趣不是很大,不过对村里孩子能多读书倒是表示赞成,只有读书,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也不会因为身处大山而一辈子都没有什么见识。
杨二奶奶洗了澡出来时,孙桂芳已经把她买回来的猪蹄和五花肉分别洗了洗晾在竹簸上了。
“你大娘家有苦瓜,我去摘几个回来,”杨二奶奶洗了手,又看了看昨晚上泡的黄豆,见已经差不多了后便说道。
“苦瓜黄豆炖猪蹄?”
孙桂芳问。
“这天热,吃这个正好,”杨二奶奶点头,笑眯眯地去杨继康家的菜园里摘了几个泛黄的苦瓜,又让孙桂芳送一点桑葚过去。
这桑葚是孙母给杨二奶奶带回来的,大概两斤多。
傍晚,杨继西回来后还是第一时间拿换洗衣服和杨继康去河里洗澡,回来时杨二爷爷便笑道,“吃饭了,今儿晚上吃猪蹄呢。”
五花肉混着南瓜豇豆还有黄瓜一起煮了汤,肉熟了后便叉起来放在一旁,这样晚上不吃,第二天早上也不会变味,而他们还能吃南瓜豇豆黄瓜汤呢。
杨继西鼻子一动,“苦瓜?”
杨二爷爷点头,二人是不怎么喜欢吃苦瓜的,但是这道菜倒是比较能接受。
辣椒蘸水有两个碗,一个碗放在杨二爷爷他们面前,一个碗放在杨继西夫妇面前。
“尝尝,这苦瓜熟得很,而且我提前用盐泡了水,没之前的苦,”杨二奶奶热情道。
杨继西先是夹了一块猪蹄,接着又夹了一块苦瓜,再舀了一点辣椒酱淋在上面,瞧着颜色就很好看,他混着一起吃。
“怎么样?”
杨二奶奶笑问道。
杨继西竖起大拇指,“好吃。”
孙桂芳见此也学着他这么吃,果然不错,苦瓜微苦正好可以解猪蹄的腻,再有辣椒酱的味道,确实不错。
今儿晚上就吃两个菜,都是汤,但是里面的菜多。
吃过饭后,杨二奶奶还叮嘱大家不要喝凉水,才吃了油腻的,喝了凉水容易跑肚。
“小坡山那边的毛豆得收了,收完以后再给西山那边的芝麻和红薯锄草,就得收稻子了,再接着又是种大豆,收土豆,今年感觉别去年还要忙。”
一家人坐在新院子这边乘凉时,杨继西说起上工的任务,葱头在他脚边趴着睡觉,大白蹲在杨二奶奶身边舔毛,难得大白有空和他们待在一起。
“芝麻是队长今年弄回来试地的,要是产量好,咱们生产队又有一项收入了,”杨二爷爷把玩着旱烟杆,眯起眼说。
“副队长家本来说好动土的日子,也因为太忙没干成,我看得过了中秋才会动土,”说着说着又提起副队长家建房的事儿,大概九点左右,大伙儿便各自回房休息了。
杨继西拿着大蒲扇,给孙桂芳扇风,他们睡的是凉席,这凉席是杨继西自己春天的时候编的,编了四张,杨二奶奶他们也睡着呢。
“别给我扇了,你累了一天,快睡觉。”
孙桂芳拉住他的手轻声道。
“我现在不困,”杨继西笑着,“你先睡,你睡着了,我才安心。”
孙桂芳闻言也笑,她本来就有些困了,这会儿又有人给她扇风,没多久便睡着了。
她一睡,杨继西又给扇了半个小时左右,这才放下蒲扇睡觉。
屋外的虫鸣声成了催眠曲,二人睡得很香,一觉到天明。
昨晚睡了个好觉,二人醒来后精神十分好,杨二奶奶他们起来得更早,一大早就把馒头蒸好了,杨继西也来不及在家里吃,趁着太阳还没出来,赶紧上工,一手拿着一个大馒头便出门了。
这馒头是杨二奶奶特意给他蒸的,两个顶他们吃的四个。
看得同样拿着馒头出门的杨继康一愣,“你馒头咋这么大?”
“我不好拿,放兜里又不舒服,所以就请娘做大一点,我拿着就能吃。”
杨继西笑道,又看了看杨继康手里和兜里的馒头,“下次请大娘做成我这样的,你也方便。”
“有道理,”杨继康点头。
秋收早上一大早拿着早饭去上工的人不少,出院子见到杨继东夫妇和杨继北,路上还遇见了副队长和他的儿子儿媳妇们。
一行人中只有杨继西和杨继康的伙食最好,别人都是咸菜饼子,就他们是大馒头。
干活到十二点四十多,这会儿太阳正大,铜锣声一响,大伙儿便放下手里的活儿,杨继西刚好掰了一背篓的玉米,就是下工也得先送到晒坝那边去。
接着才回家吃午饭,还可以睡一个小时,两点半左右再去上工。
“这是什么?”
杨继西看着桌上另一道汤问道。
“你大娘听人说的的菜,我觉得还不错,就跟着做了,叫咸菜苦瓜汤。”
杨二奶奶大声道。
“这天热,就得吃苦瓜才对身体好呢。”
另一道才是青椒回锅肉和凉拌茄子,还有炒黄瓜片。
一听这个名字,杨继西就有一种畏惧感,“爹,您尝了吗?”
“还没有呢,”杨二爷爷一脸菜色,想着这些日子时不时就吃苦瓜的日子,有些难过。
孙桂芳闻言说,“我喝了点,还不错。”
杨继西喝了一点,嗯....不是他喜欢的口味。
“娘,明天还吃苦瓜吗?”
接到杨二爷爷的眼色后,杨继西清咳一声问道。
杨二奶奶扫了一眼心虚的杨二爷爷,“我们菜地里的苦瓜吃完了,可你们大娘家的苦瓜还能吃一阵子,他们家只有她爱吃苦瓜,这不吃就浪费了,我们得帮着吃一点。”
“这个忙,”杨二爷爷诚恳地建议道,“我觉得其实可以不帮的。”
孙桂芳和杨继西闻言纷纷埋头憋笑。
“你什么意思?”杨二奶奶瞪眼。
“我不爱吃苦瓜,”杨二爷爷委屈道。
“这不吃就浪费了,掉地上烂了,多浪费啊!而且吃苦瓜对身体好,你就得多吃,尽想着吃辣椒,那可不行,”杨二奶奶拿出养身道理,把杨二爷爷都说晕了,回过神一看,杨继西夫妇已经吃完饭,此时拿着自己的碗筷去灶房放着了。
见此杨二爷爷也赶紧吃饭,结果杨二奶奶一个劲儿地给他舀汤,那一大碗的咸菜苦瓜汤基本都进了杨二爷爷的肚子。
饭后杨二爷爷抗议着,“你说吃苦瓜好,你怎么不吃啊?”
“我吃了啊,这不是留点给你吗?”
杨二奶奶理直气壮。
不过她到底还是没有继续下去,接下来的日子没再做有关苦瓜的菜了。
但接下来杨继西他们的“苦”日子又来了,逃过了苦瓜,却没逃过苋菜。
苋菜颜色好看,不管是做汤还是清炒,可每顿都有那道菜就有些难受了。
中午吃苋菜汤,晚上吃蒜炒苋菜,第二天中午凉拌苋菜,晚上接着苋菜碎末炒鸡蛋。
好家伙,杨二奶奶是把苋菜的做法搞到极致了。
这回轮到孙桂芳不行了,杨二奶奶立马改“菜单。”
正好吴大嫂送来一大冬瓜,于是他们又开始了冬瓜时代,炒冬瓜,冬瓜炖排骨,冬瓜块汤.....
这不,上工歇息时,吴和国先吐槽了一番吴大嫂这些天做的菜,“我晚上做梦梦见的都是冬瓜,那玩意儿一个能吃好几天呢!关键我们家的冬瓜还结了不少,愁人啊,不知道得吃到啥时候去。”
“我们家先是吃苦瓜,然后是苋菜,现在也是冬瓜,”杨继西说。
“我们差不多,”杨继康苦着脸道,杨大奶奶和杨二奶奶关系好,这做饭也心有灵犀。
三人对视一眼后,纷纷叹了口气。
不过也很感恩,家里老人不辞辛苦地给他们做饭,不管做什么,他们都得咽下去。
再说也不是厨艺不好,就是吃一样菜吃得勤快了一些。
“你们啊,身在福中不知福,”赵五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指了指三人,“我娘别说做饭了,能不发病我就谢天谢地咯。”
这倒是实话。
“听说前天又发病了?”
杨继康问。
赵五点头,“做梦梦见我大哥生了两个娃,非说我那两个闺女是我大哥的,要拉着她们去找我大哥,我媳妇儿又急又气,偏偏她是犯病了,也没办法说啊。”
于是他挨了媳妇儿一个大耳刮子。
现在还有些疼呢。
赵五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被杨继西看进眼里,杨继西赶紧岔开话题,“这段时间吃梨子和李子,我看于大又不知道从那弄了好些回来,说是自己吃,但能弄点走,你们去不?要去我们下工后一起去看看。”
“行啊,我弄点回家给我闺女吃。”
“我闺女也能啃啃,石头也能吃,爹这两天有些咳嗽,用梨子炖汤喝能止咳,我也弄点。”
说完话后,又开始起身干活儿了。
等杨继西和杨继康背着背篓回家时,天都有些黑了。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杨二爷爷都要出去找人了。
“去于大家弄了点梨子和李子回来,我尝过,还挺甜的,”杨继西进堂屋,把李子和梨子倒在桌上,接着拿了换洗衣服叫上杨继康便下河洗澡去了。
孙桂芳拿了几个梨子和李子去洗,然后和杨二奶奶他们分着吃。
“梨子不能分,一个人吃一个,”杨二奶奶见她吃不完想要和自己分吃,便笑道。
“那我吃个小的,”孙桂芳放下手里那个梨子,找了个小的一点拿起来吃,咬了一口,皮微微涩口,但是梨肉很香甜,她咔咔干了一个后,便去洗手不吃了。
“还挺好吃了,不过待会儿要吃饭了,等吃了饭再吃,”杨二奶奶说。
“这于大胆子也大,弄了不少回来吧,我看继康背篓里也有,”杨二爷爷说。
“又不是肉啥的,这点东西无所谓的,”杨二奶奶摆手,等杨继西回来,一家人便开饭了。
饭后杨继西也来了个梨子,“还可以。”
孙桂芳又给洗了一点出来放在凳子上,不过却没人吃了,刚吃了饭,都没饿。
转眼便是八月初一。
正好是粮食开始晒收的时候了,地里的活儿松散下来,杨继西便没去上工,说要去镇上赶集。
杨二奶奶让他瞧见朋友有卖鸭子的就买一只回来。
这朋友其实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
“昨晚你爹做梦,梦见吃酸萝卜炖鸭子,馋得他一起床就在说,”杨二奶奶好笑道,“要是有卖的,就给弄一只回来。”
“好,”杨继西笑道,又问她和孙桂芳还要啥零嘴不,二人觉得天冷,都没有啥胃口,于是杨继西便说自己看着办。
同行的还是杨继康,刘章依旧在老马沟岔路口等他们,见到刘章的样子,杨继西二人纷纷皱眉。
因为刘章瞧着实在是疲惫。
“编喜结编成这个样子?”
“秋收有点忙,”刘章打了个哈欠,“过了这阵就好了。”
杨继西瞪了他一眼,“身体出了毛病,那可后悔都来不及。”
“知道知道,”刘章连忙告饶,“没有下次了。”
这一次结了钱后,李成杰给了一个坏消息,“不收喜结了,赚头不大,我懒得折腾了,以后有合适的活儿,我还跟你说。”
“行,”杨继西点头,反正接下来他们家也忙,再过不久孩子也出生了,孙桂芳和杨二奶奶都没啥精力编喜结。
“下个月月初我不来,可能再下个月我也来不了,我媳妇儿快生了,我得伺候她坐月子还有照顾孩子。”
杨继西道。
“恭喜恭喜,”李成杰虽然失望他没有带来别的东西,倒也知道这段时间忙着秋收的事儿呢,所以二人没说多久的话便分开了。
福窝更新了五百斤白面出来,杨继西在李成杰走后,拿出早上装好了两个布袋,里面各有十斤白面。
他分别装在了刘章和杨继康的背篓里,等二人进林子时,先是说了不收喜结的事儿了,接着又把钱给他们,再指了指他们背篓里的白面。
“弄了点给你们,不用给钱,这些日子你们也辛苦了,我还有点事要去办,就先和你们分开了。”
“这么多你不要钱,我不要,”杨继康看着那么大的布袋,顿时皱眉。
“我也不要,”刘章说。
“又没花钱,”杨继西含糊道,“反正你们拿走就是了,没花钱的。”
“真没花钱?”
“不然我能这么大方?顶多给你们两斤,”杨继西摊手。
和他们分开后,杨继西去了王老汉家,王老汉家喂了鸭子。
杨继西挑了一只最肥的,又买了一条三斤左右的草鱼,这才离开。
到村口的时候,杨继西又从空间拿出两个大西瓜放在背篓里。
家里还有不少大米,白面也有几十斤,杨继西本来是不着急把空间里的白面拿回家的,可到家后,发现家里就孙桂芳一个人,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晒坝那边开会去了。
所以杨继西把另一个没用且有半人高的大木桶收拾了出来。
“这之前是装玉米面的,娘本来说等中秋后去仓库兑换点玉米面回来吃。”
“白面不得比玉米面好吃?”
杨继西笑道,“我占了她这个木桶用来装白面,她不会说啥的。”
下午去找李叔买一个大木桶回来装玉米面就是了,李叔家常有大木桶卖,专门装粮食用的。
“能装多少?”
孙桂芳站在门口踮着脚看,虽然看不到。
杨继西站在高的长凳子上,右手放在木桶中,白面正从空间往木桶里装呢。
“大概七、八十斤,这样空间里还有四百斤的白面。”
家里五百斤的大米才吃一百多斤,还有不少呢,等能兑换玉米面的时候,家里的库房又满满得了。
刚把装有白面的木桶口子用竹编盖子给盖上,外面就传来杨二爷爷唤葱头的声音。
“爹他们回来了。”
孙桂芳有些紧张地看向灶房门口。
“可以了,”杨继西下了凳子,接着把凳子放在一旁,“你待会儿跟娘说一声。”
“好。”
杨二奶奶回来得比杨二爷爷晚一些,路上和副队长的媳妇儿说了会话,这才背着手回来。
看见鸡圈旁边捆着的大鸭子,她咿了一声,“这么肥?”
“喂了一年多呢,”杨继西他们从柴房那边过来,“我挑了个最大最肥的,晚上和大娘他们一起吃。”
“行,这天热,不吃完会臭的。”
杨继西把喜结钱给她,杨二奶奶待会儿分给其他人,顺带说了不收喜结的事儿,杨二奶奶点头,“早晚的事儿,只要好好干活,啥都能有的。”
“这话通透,”杨二爷爷笑着说。
得知这事儿的沈凤仙和何明秀就很难过了,吴大嫂和杨大奶奶还算好,他们有点家底,可沈凤仙她们刚尝到点好处,现在没了,当然是难受的。
沈凤仙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上次刘香莲找过来,让杨二奶奶不高兴了,所以以这种理由拒绝让自己再加入。
但杨继东说这不可能,“你看这两天大娘和二娘都清闲得很,没事儿就坐在院子里说话,哪里有之前忙?”
这倒是真的,沈凤仙心疼啊,“什么时候才能有这种好事儿啊。”
“咱们这几个月也攒了点钱了,”杨继东安抚着,“想想老四他们,连这个机会都不知道呢。”
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感觉,这下沈凤仙又觉得自己行了。
杨二奶奶得知家里多了那么多白面后,也高兴,但也怕他们手里没钱了,于是又塞了二十块钱过去。
孙桂芳拿着钱回房,有些哭笑不得,“我拿了钱娘才高兴。”
“没事儿,今年给爹娘也包个大红包。”
杨继西拿起大蒲扇给她扇风。
“福窝里我放了十斤大米,在供销社买的,”杨继西拉着孙桂芳坐下,二人低声说着话,很快便不早了,熄了油灯睡觉。
很快便是中秋,杨继西提前两天送了中秋礼去孙家,得知孙大哥来信说临时有事,所以得十月回来的事儿。
中秋这天,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去赶集,买了月饼回来,月饼没有后世那么好看,但是味道不错的,这是团圆的日子。
于是中秋的前一天杨大爷爷又去找杨老汉说一起吃饭的事儿了,还是老样子,三家出东西一起做饭,一起吃。
杨老汉他们手里有一点钱,也想找回面子,所以应下了,还说他们出多少肉,自己就出多少肉。
这不,杨继西他们买肉的时候,就遇见了沈凤仙,沈凤仙买了三斤瘦肉,杨继西他们买的是三斤五花肉,杨继康今儿没来,请他帮着买,也是三斤五花肉。
瞧着自己手里的瘦肉,沈凤仙的脸有些红,“娘说瘦肉好吃,这天热,吃肥肉腻得慌。”
其实是觉得瘦肉比五花肉便宜。
中午大家各吃各的,杨幺妹和杨继春几姐妹带着丈夫孩子回来了。
所以杨二爷爷家热闹得很。
好在刘章他们买了两只大兔子过来,还送了五斤肉,加上其他人拿来的东西,中午的饭菜也很丰盛。
“瞧着脸色好多了,”杨继西看向刘章。
“这段时间吃得好,睡得好,”刘章笑。
这边的平安好奇地伸出手去触碰孙桂芳的肚子,孙桂芳见他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特别可爱,于是牵着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当平安感觉到手下传来动静时,有些惊奇地看向孙桂芳。
“在给你打招呼呢。”
杨幺妹对平安道。
“我也要我也要。”
“舅娘,我也要打招呼。”
几个孩子都凑了过来,一一摸过孙桂芳的肚子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几个孩子排队来,看得杨二奶奶哈哈大笑。
吃了午饭杨幺妹等人便离开了。
在路上遇见回来的杨继红,她是一个人回来的。
□□康在帮人盖房子,所以回来不了,杨继红便自己回来了。
晚上吃饭也热闹,摆了三张桌子,就在杨大奶奶他们家院子里。
月亮也很圆,忽略掉杨老婆子炫耀刘香莲肚子里的福宝外,大家都觉得过了一个不错的中秋。
第二天早上杨继红便走了,走的时候还跟杨二奶奶他们打了招呼,至于杨老汉那边,她没去。
这边的杨老婆子也气杨幺妹,拜年和过节都去的杨二奶奶那边,她能不气吗?
而且这次还出手那么大方,一家送了一只兔子,杨二奶奶家还有五斤肉呢!
“这是发财了?”
杨老婆子眯起眼,她其实挺看不上刘章的,也不觉得对方有啥好命。
“发财也不会孝顺你我,”杨老汉抽了一口旱烟,“不过我们家的好,她也别想得就是了。”
“你说得对,咱们家福宝可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杨老婆子立马挺直了腰板,“我就不信刘章能有大出息!”
结果刘章真有出息了。
半个月后,就在杨继西和杨继康几人在堂屋商量去崂山的事儿时,刘章过来了。
他红光满面,还带了不少礼过来。
“是不是有啥好事了?”
杨二奶奶笑眯眯地问道。
见家里有客人来,吴和国和赵五便找了借口离开了。
杨继康还留在这。
“我要去肉联厂做学徒了!”
刘章道。
“哎哟!这可是好事儿啊!”
杨二奶奶惊呼,杨继西和孙桂芳也很惊讶。
“事儿定了?”
“定了,”刘章点头,“我是之前买兔子的时候,听他说了几句他那个亲戚想要招两个学徒进去,跟着屠户,一个月五块钱,中午跟着吃一顿饭,下午就能回家......”
刘章便起了心思,在肉联场那边蹲了好几次,然后就得到了准确消息,他买了一点东西送到卖兔子那户人家,对方帮着他说了几句话,刘章便得到了这个机会。
但能不能吃苦熬下去,就得靠他自己了。
“早上三点就得过去,下午三点半就能走人,我觉得还行,”刘章充满了干劲,“我进去后才知道,原来是有两个老屠户年纪大了,有些不得劲儿了,他们又没有徒弟,所以才找学徒。”
这成了屠户,一个月就是25块钱,包吃,有点剩肉、骨头啥的,还能分着拿回家呢!
“好好干!这肉联厂可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
杨二奶奶高兴坏了,跟着叮嘱着。
“二娘您放心,我知道的。”
刘章笑道。
中午留了刘章在家吃饭,杨继康过来作陪,回家后对刘章做学徒的事儿一个字都没提,不只是他,杨继西他们出了门也没提这事儿。
还没完全在肉联厂待下来,这种事儿还是低调些好。
特别还得防着像杨老婆子他们那种人呢。
去崂山的事儿很快就订下来了,杨继西和杨继康,还有吴和国和赵五四个人,一人背着一个大背篓,一大早就出发了。
去崂山路远,当然要准备干粮的,杨继西说干粮他来准备,保准路上不会吃馊的,于是三人就听了他的话。
其实就是把食物放在空间里,到了吃饭的时候,装作从背篓盖布下拿出来而已。
两天后的下午,他们终于到了崂山山脚下。
有几个孩子正在那河里洗澡,看见眼生的人后,纷纷从河里起来,光着屁股就往家里跑。
“我们就在河边歇歇,肯定会有人来的。”
吴和国说。
“行。”
这两天他们也洗了澡,遇见河就洗澡,但是都没有崂山脚下的河水凉快,这里四面环山,比较凉快。
杨继西这次拿出来的是菜饼子,杨二奶奶做的,也不是很干巴,四个人吃着,就有人来了。
两个壮汉,黑乎乎的,看起来不好惹,身后还跟着那几个孩子,这会儿还没穿上衣服呢。
“你们哪里来的?来这里干什么?”
方脸黑汉子问道。
“我们是听说崂山能换干货和山货,所以过来看看能不能换点东西回去。”
杨继西起身笑道,他手里还剩下半块没吃完的菜饼。
几个孩子盯着那菜饼咽了咽口水。
两个汉子自制力好一些,但也盯着看了一眼。
“你们不能上山,要什么我们给你们拿下来就行,而且你们得先给我们东西,”有一对招风耳的黑脸汉子看了他们几人几眼后说道。
“那你们要是拿了我们的东西不给我们了呢?”
杨继康皱眉。
“我们还害怕你们拿了我们的东西不给了呢!”
招风耳大汉也皱眉。
“我不相信你,”赵五道。
“我也不相信你!”
招风耳大汉声音更大,接着被他旁边的方脸大汉拉了一下,只见那方脸大汉打量了他们几眼才说,“这是我们的规矩,你们要是能接受,就交换,不能接受,就离开。”
“我们得商量商量。”
杨继西看了看吴和国三人后,对他们道。
方脸大汉一挥手,然后带着孩子们和招风耳大汉往小路那边走了一段路,离他们远远的,方便他们商量。
“康哥,你怎么想的?”
和吴和国还有赵五交换了想法后,杨继西看向没说话的杨继康。
杨继康扫了一眼那边也在嘀咕什么的两个大汉,侧过头低声道,“其实我们已经在他们的地盘上了,真想抢咱们的东西,入了夜里面的乡民出来,我们就会完蛋,不会说什么规矩。”
“我也是这么想的,”杨继西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上辈子对崂山乡民的了解,他们虽然住在深山里,与外界接触不多,但个个都是耿直的人。
“那我们赶紧交换完,晚上连夜赶路走。”
吴和国道。
这边的两个大汉则是在讨论杨继西吃的菜饼。
“肯定是加了白面的,好家伙,这几个人吃得可真好,白面啊,白面!我吃棒子面都快哭了,他们居然吃白面饼子!方哥,我想和他们交换!”
方才还一副凶巴巴样子的招风耳大汉急切道。
“你着急啥?他们来了肯定要想找咱们交换的,等着吧,”方哥淡定道。
果然没多久,杨继西过来和他们谈话,表示接受他们的规矩,又问起他们有啥东西,这才好商量交换啥。
“鸡,野鸡,兔子有活的有熏的,干菇啥的也都有,我们要粮食,玉米面,白面,米,豆子啥的都要。”
方哥说。
“我要干菇,还有熏鸡,”吴和国说,“怎么换?”
“一斤粮食,十斤干菇,三只鸡。”
招风耳大汉道。
“所有粮食都是这样换的?”
杨继西从背篓里拿出一袋子两斤左右的玉米面,让他们看了看货,“都是今年刚收晒的。”
“再加一斤干菇。”
招风耳盯着他,“如果是白面,还能更多。”
杨继西微微一笑,等杨继康他们都说好换啥后,这才说自己的,“我要干菇,干笋,还有鸡蛋。”
接着把十斤玉米面递过去。
其他人也把自己带来换东西的玉米面递过去。
方哥看了杨继西一眼,“等我们下来。”
等杨继西他们洗好澡穿上干净衣服,正在洗脏衣服时,那两个大汉带着几个人扛着东西从山上下来了。
四人看了货,都是好的,份量也够,便准备离开。
结果方哥道,“你们要是相信我们,就住在那边的木屋里吧,这出去走到半夜也没有能住的地方,不过我们要收粮食的,半斤粮食让你们住一晚上。”
“我们崂山人绝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事儿,你们放心吧。”
见他们犹豫不决,招风耳大汉出来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行人来了,巧了,是李成杰和小夏他们。
“杨兄弟啊!”
李成杰热情上前打招呼,得知他们在犹豫住不住时,他道,“住,我们一起。”
他这边十个人,杨继西他们四个人,个个都不是弱鸡,
而且小夏还有两个人瞧着特别唬人。
方哥显然是认识李成杰的,杨继西本害怕自己掉马,结果李成杰和对方交涉了东西后,回头对杨继西低声道,“我之后也来收过甲鱼,结果他们说有人收走了,我就知道这没有东西了。”
他想那个人肯定是杨继西。
杨继西摸不准他的话是不是试探,只能微笑对之。
李成杰要的东西可多了,杨继西趁着两拨人在一起说话,并且准备生火就在河边弄吃的时候,他给那招风耳使了个眼色。
招风耳眨了眨眼,凑了过来。
“我要五十只鸡,全给杀了,清洗干净放在竹箕里就成,就放在林子那大树下就成,不能让别人发现。”
杨继西低声道。
招风耳盯着他看了看,“行,内脏你要不?”
“不要,”杨继西摇头。
“五斤白面,五斤玉米面。”
招风耳道。
杨继西:......虽然知道崂山交换是有些便宜,可这似乎太过便宜了。
“五十只鸡,不是十五只。”
他道。
招风耳立马明白自己说少了,顿时双眼一亮,正要说话,方哥就过来了,得知他们说的是什么后,方哥很有经验道。
“鸡要多少一斤的?”
“五斤以上。”
“二十斤白面,二十斤玉米面。”
方哥说,他们崂山最不缺的就是鸡,漫山遍野放养着,家里的小子光是跟着后面捡鸡蛋就要捡一天。
“好,我会把东西先放在那,你们拿走后再把我的东西拿来放好,不能让人发现,不然我不认。”
杨继西说。
“行,都是山里人,我们知道怎么藏东西。”
招风耳觉得自己赚大发了,格外好说话。
见杨继西和他们说了半天话才回来,杨继康等人也没问,他们用石头弄了个简易的架子,生好火后烤上方哥送他们的鱼,杨继西拿出几个大馒头分给他们,一边吃一边等鱼好。
天黑后不久,杨继西借口方便,把东西放在了那棵大树后,接着跟大伙儿进了木屋,里面也没床,就席地而坐能睡就成。
到了约定的时间,杨继西对杨继康道,“我去方便,你陪我?”
杨继康点头,跟着他出去后自己也有点想了,于是他随便找了个位置,杨继西则是来到那大树后,他放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草里放着一个很大的竹箕,里面是刚宰杀不久的五十只鸡。
得亏今晚月色好,他仔细看了看周围,以及身后大树上都没人后,才连带着竹箕和鸡一起放在空间。
“继西,好了没?这山里不知道会不会有啥东西,你可得快点儿。”
杨继康说。
“来了。”
杨继西从大树后走出来,与杨继西去河边洗了手后,这才回木屋。
门口是小夏守夜。
杨继西顺手就抓了一大把瓜子给他。
小夏露出一个大白牙,“谢谢杨哥。”
第八十七章
“那可不, ”杨二奶奶说了一大堆关于在孙家那边的事儿,杨大奶奶坐了一会儿后, 便回去了, 石头过来说乐乐拉了,康嫂在给欢欢洗澡呢。
孙桂芳趁着她们说话,就去烧了一锅热水, 这会儿见杨大奶奶走了, 便催着杨二奶奶去洗澡。
“热了一路,出了这么多汗, 得洗洗才舒服。”
杨二奶奶虽然说她挺着大肚子还为自己操心, 但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不过不让孙桂芳提洗澡水, 自己提到洗澡屋子那边去洗了。
杨继西和赵五背着粮食往晒坝那边走, 顶着烈日背着重物, 瞧见几个顽皮的孩子在路边疯玩,还要说上他们几句,去凉快点的地方玩去。
卸下粮食, 又喝了点水后, 二人背着空背篓往回走, 赵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今年比去年热多了。”
“是啊, ”杨继西深有体会,闻言连连点头, “这些日子也没下雨, 就怕粮食还没晒好入仓, 接着下好几天的雨就惨咯。”
赵五听得就觉得可怕。
“可不能这样,”赵五摆手, 接着加快脚步,“走走走,干活干活。”
杨继西笑了笑,也跟了上去。
三月底种下的玉米这两天才开始收,属于后面那一截了,之前的玉米种得早,收得也早些。
有些小孩子会跟着去捡地上的玉米壳,拿回家晒上一段时间后,可以放在床上,和干稻草一起打底,冬天睡着也暖和,最常见的还是用来做引火柴。
狗蛋背着个小背篓,就在大人身后捡玉米壳,杨继西见他满头是汗,身上的小汗衫也湿了,从他身旁路过时便道,“读书好还是干活儿好?”
听见他的声音,狗蛋苦着脸道,“读书好。”
一旁的杨继东闻言哈哈大笑,“也就是之前没怎么干过活儿,不然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我原本没有想送我家娃去念书的,可知青提了村小学的事儿后,我倒是有些意动,这离家近,回家也早,念书也不耽搁做家务活。”
站在杨继东左边的一汉子,一边掰玉米一边道。
“还没影呢,不过确实是件好事,”杨继东也应着,狗蛋在镇上的学校不受待见,在村里还能看着点,也老实点,再说狗蛋保证了会改掉以前的毛病,进村小学也算是从头开始了。
杨继西没再跟他们讨论这个,与赵五去另一边干活儿了。
文知青倒是在一旁默默地听了一会儿,他对办村小学的兴趣不是很大,不过对村里孩子能多读书倒是表示赞成,只有读书,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也不会因为身处大山而一辈子都没有什么见识。
杨二奶奶洗了澡出来时,孙桂芳已经把她买回来的猪蹄和五花肉分别洗了洗晾在竹簸上了。
“你大娘家有苦瓜,我去摘几个回来,”杨二奶奶洗了手,又看了看昨晚上泡的黄豆,见已经差不多了后便说道。
“苦瓜黄豆炖猪蹄?”
孙桂芳问。
“这天热,吃这个正好,”杨二奶奶点头,笑眯眯地去杨继康家的菜园里摘了几个泛黄的苦瓜,又让孙桂芳送一点桑葚过去。
这桑葚是孙母给杨二奶奶带回来的,大概两斤多。
傍晚,杨继西回来后还是第一时间拿换洗衣服和杨继康去河里洗澡,回来时杨二爷爷便笑道,“吃饭了,今儿晚上吃猪蹄呢。”
五花肉混着南瓜豇豆还有黄瓜一起煮了汤,肉熟了后便叉起来放在一旁,这样晚上不吃,第二天早上也不会变味,而他们还能吃南瓜豇豆黄瓜汤呢。
杨继西鼻子一动,“苦瓜?”
杨二爷爷点头,二人是不怎么喜欢吃苦瓜的,但是这道菜倒是比较能接受。
辣椒蘸水有两个碗,一个碗放在杨二爷爷他们面前,一个碗放在杨继西夫妇面前。
“尝尝,这苦瓜熟得很,而且我提前用盐泡了水,没之前的苦,”杨二奶奶热情道。
杨继西先是夹了一块猪蹄,接着又夹了一块苦瓜,再舀了一点辣椒酱淋在上面,瞧着颜色就很好看,他混着一起吃。
“怎么样?”
杨二奶奶笑问道。
杨继西竖起大拇指,“好吃。”
孙桂芳见此也学着他这么吃,果然不错,苦瓜微苦正好可以解猪蹄的腻,再有辣椒酱的味道,确实不错。
今儿晚上就吃两个菜,都是汤,但是里面的菜多。
吃过饭后,杨二奶奶还叮嘱大家不要喝凉水,才吃了油腻的,喝了凉水容易跑肚。
“小坡山那边的毛豆得收了,收完以后再给西山那边的芝麻和红薯锄草,就得收稻子了,再接着又是种大豆,收土豆,今年感觉别去年还要忙。”
一家人坐在新院子这边乘凉时,杨继西说起上工的任务,葱头在他脚边趴着睡觉,大白蹲在杨二奶奶身边舔毛,难得大白有空和他们待在一起。
“芝麻是队长今年弄回来试地的,要是产量好,咱们生产队又有一项收入了,”杨二爷爷把玩着旱烟杆,眯起眼说。
“副队长家本来说好动土的日子,也因为太忙没干成,我看得过了中秋才会动土,”说着说着又提起副队长家建房的事儿,大概九点左右,大伙儿便各自回房休息了。
杨继西拿着大蒲扇,给孙桂芳扇风,他们睡的是凉席,这凉席是杨继西自己春天的时候编的,编了四张,杨二奶奶他们也睡着呢。
“别给我扇了,你累了一天,快睡觉。”
孙桂芳拉住他的手轻声道。
“我现在不困,”杨继西笑着,“你先睡,你睡着了,我才安心。”
孙桂芳闻言也笑,她本来就有些困了,这会儿又有人给她扇风,没多久便睡着了。
她一睡,杨继西又给扇了半个小时左右,这才放下蒲扇睡觉。
屋外的虫鸣声成了催眠曲,二人睡得很香,一觉到天明。
昨晚睡了个好觉,二人醒来后精神十分好,杨二奶奶他们起来得更早,一大早就把馒头蒸好了,杨继西也来不及在家里吃,趁着太阳还没出来,赶紧上工,一手拿着一个大馒头便出门了。
这馒头是杨二奶奶特意给他蒸的,两个顶他们吃的四个。
看得同样拿着馒头出门的杨继康一愣,“你馒头咋这么大?”
“我不好拿,放兜里又不舒服,所以就请娘做大一点,我拿着就能吃。”
杨继西笑道,又看了看杨继康手里和兜里的馒头,“下次请大娘做成我这样的,你也方便。”
“有道理,”杨继康点头。
秋收早上一大早拿着早饭去上工的人不少,出院子见到杨继东夫妇和杨继北,路上还遇见了副队长和他的儿子儿媳妇们。
一行人中只有杨继西和杨继康的伙食最好,别人都是咸菜饼子,就他们是大馒头。
干活到十二点四十多,这会儿太阳正大,铜锣声一响,大伙儿便放下手里的活儿,杨继西刚好掰了一背篓的玉米,就是下工也得先送到晒坝那边去。
接着才回家吃午饭,还可以睡一个小时,两点半左右再去上工。
“这是什么?”
杨继西看着桌上另一道汤问道。
“你大娘听人说的的菜,我觉得还不错,就跟着做了,叫咸菜苦瓜汤。”
杨二奶奶大声道。
“这天热,就得吃苦瓜才对身体好呢。”
另一道才是青椒回锅肉和凉拌茄子,还有炒黄瓜片。
一听这个名字,杨继西就有一种畏惧感,“爹,您尝了吗?”
“还没有呢,”杨二爷爷一脸菜色,想着这些日子时不时就吃苦瓜的日子,有些难过。
孙桂芳闻言说,“我喝了点,还不错。”
杨继西喝了一点,嗯....不是他喜欢的口味。
“娘,明天还吃苦瓜吗?”
接到杨二爷爷的眼色后,杨继西清咳一声问道。
杨二奶奶扫了一眼心虚的杨二爷爷,“我们菜地里的苦瓜吃完了,可你们大娘家的苦瓜还能吃一阵子,他们家只有她爱吃苦瓜,这不吃就浪费了,我们得帮着吃一点。”
“这个忙,”杨二爷爷诚恳地建议道,“我觉得其实可以不帮的。”
孙桂芳和杨继西闻言纷纷埋头憋笑。
“你什么意思?”杨二奶奶瞪眼。
“我不爱吃苦瓜,”杨二爷爷委屈道。
“这不吃就浪费了,掉地上烂了,多浪费啊!而且吃苦瓜对身体好,你就得多吃,尽想着吃辣椒,那可不行,”杨二奶奶拿出养身道理,把杨二爷爷都说晕了,回过神一看,杨继西夫妇已经吃完饭,此时拿着自己的碗筷去灶房放着了。
见此杨二爷爷也赶紧吃饭,结果杨二奶奶一个劲儿地给他舀汤,那一大碗的咸菜苦瓜汤基本都进了杨二爷爷的肚子。
饭后杨二爷爷抗议着,“你说吃苦瓜好,你怎么不吃啊?”
“我吃了啊,这不是留点给你吗?”
杨二奶奶理直气壮。
不过她到底还是没有继续下去,接下来的日子没再做有关苦瓜的菜了。
但接下来杨继西他们的“苦”日子又来了,逃过了苦瓜,却没逃过苋菜。
苋菜颜色好看,不管是做汤还是清炒,可每顿都有那道菜就有些难受了。
中午吃苋菜汤,晚上吃蒜炒苋菜,第二天中午凉拌苋菜,晚上接着苋菜碎末炒鸡蛋。
好家伙,杨二奶奶是把苋菜的做法搞到极致了。
这回轮到孙桂芳不行了,杨二奶奶立马改“菜单。”
正好吴大嫂送来一大冬瓜,于是他们又开始了冬瓜时代,炒冬瓜,冬瓜炖排骨,冬瓜块汤.....
这不,上工歇息时,吴和国先吐槽了一番吴大嫂这些天做的菜,“我晚上做梦梦见的都是冬瓜,那玩意儿一个能吃好几天呢!关键我们家的冬瓜还结了不少,愁人啊,不知道得吃到啥时候去。”
“我们家先是吃苦瓜,然后是苋菜,现在也是冬瓜,”杨继西说。
“我们差不多,”杨继康苦着脸道,杨大奶奶和杨二奶奶关系好,这做饭也心有灵犀。
三人对视一眼后,纷纷叹了口气。
不过也很感恩,家里老人不辞辛苦地给他们做饭,不管做什么,他们都得咽下去。
再说也不是厨艺不好,就是吃一样菜吃得勤快了一些。
“你们啊,身在福中不知福,”赵五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指了指三人,“我娘别说做饭了,能不发病我就谢天谢地咯。”
这倒是实话。
“听说前天又发病了?”
杨继康问。
赵五点头,“做梦梦见我大哥生了两个娃,非说我那两个闺女是我大哥的,要拉着她们去找我大哥,我媳妇儿又急又气,偏偏她是犯病了,也没办法说啊。”
于是他挨了媳妇儿一个大耳刮子。
现在还有些疼呢。
赵五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被杨继西看进眼里,杨继西赶紧岔开话题,“这段时间吃梨子和李子,我看于大又不知道从那弄了好些回来,说是自己吃,但能弄点走,你们去不?要去我们下工后一起去看看。”
“行啊,我弄点回家给我闺女吃。”
“我闺女也能啃啃,石头也能吃,爹这两天有些咳嗽,用梨子炖汤喝能止咳,我也弄点。”
说完话后,又开始起身干活儿了。
等杨继西和杨继康背着背篓回家时,天都有些黑了。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杨二爷爷都要出去找人了。
“去于大家弄了点梨子和李子回来,我尝过,还挺甜的,”杨继西进堂屋,把李子和梨子倒在桌上,接着拿了换洗衣服叫上杨继康便下河洗澡去了。
孙桂芳拿了几个梨子和李子去洗,然后和杨二奶奶他们分着吃。
“梨子不能分,一个人吃一个,”杨二奶奶见她吃不完想要和自己分吃,便笑道。
“那我吃个小的,”孙桂芳放下手里那个梨子,找了个小的一点拿起来吃,咬了一口,皮微微涩口,但是梨肉很香甜,她咔咔干了一个后,便去洗手不吃了。
“还挺好吃了,不过待会儿要吃饭了,等吃了饭再吃,”杨二奶奶说。
“这于大胆子也大,弄了不少回来吧,我看继康背篓里也有,”杨二爷爷说。
“又不是肉啥的,这点东西无所谓的,”杨二奶奶摆手,等杨继西回来,一家人便开饭了。
饭后杨继西也来了个梨子,“还可以。”
孙桂芳又给洗了一点出来放在凳子上,不过却没人吃了,刚吃了饭,都没饿。
转眼便是八月初一。
正好是粮食开始晒收的时候了,地里的活儿松散下来,杨继西便没去上工,说要去镇上赶集。
杨二奶奶让他瞧见朋友有卖鸭子的就买一只回来。
这朋友其实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
“昨晚你爹做梦,梦见吃酸萝卜炖鸭子,馋得他一起床就在说,”杨二奶奶好笑道,“要是有卖的,就给弄一只回来。”
“好,”杨继西笑道,又问她和孙桂芳还要啥零嘴不,二人觉得天冷,都没有啥胃口,于是杨继西便说自己看着办。
同行的还是杨继康,刘章依旧在老马沟岔路口等他们,见到刘章的样子,杨继西二人纷纷皱眉。
因为刘章瞧着实在是疲惫。
“编喜结编成这个样子?”
“秋收有点忙,”刘章打了个哈欠,“过了这阵就好了。”
杨继西瞪了他一眼,“身体出了毛病,那可后悔都来不及。”
“知道知道,”刘章连忙告饶,“没有下次了。”
这一次结了钱后,李成杰给了一个坏消息,“不收喜结了,赚头不大,我懒得折腾了,以后有合适的活儿,我还跟你说。”
“行,”杨继西点头,反正接下来他们家也忙,再过不久孩子也出生了,孙桂芳和杨二奶奶都没啥精力编喜结。
“下个月月初我不来,可能再下个月我也来不了,我媳妇儿快生了,我得伺候她坐月子还有照顾孩子。”
杨继西道。
“恭喜恭喜,”李成杰虽然失望他没有带来别的东西,倒也知道这段时间忙着秋收的事儿呢,所以二人没说多久的话便分开了。
福窝更新了五百斤白面出来,杨继西在李成杰走后,拿出早上装好了两个布袋,里面各有十斤白面。
他分别装在了刘章和杨继康的背篓里,等二人进林子时,先是说了不收喜结的事儿了,接着又把钱给他们,再指了指他们背篓里的白面。
“弄了点给你们,不用给钱,这些日子你们也辛苦了,我还有点事要去办,就先和你们分开了。”
“这么多你不要钱,我不要,”杨继康看着那么大的布袋,顿时皱眉。
“我也不要,”刘章说。
“又没花钱,”杨继西含糊道,“反正你们拿走就是了,没花钱的。”
“真没花钱?”
“不然我能这么大方?顶多给你们两斤,”杨继西摊手。
和他们分开后,杨继西去了王老汉家,王老汉家喂了鸭子。
杨继西挑了一只最肥的,又买了一条三斤左右的草鱼,这才离开。
到村口的时候,杨继西又从空间拿出两个大西瓜放在背篓里。
家里还有不少大米,白面也有几十斤,杨继西本来是不着急把空间里的白面拿回家的,可到家后,发现家里就孙桂芳一个人,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晒坝那边开会去了。
所以杨继西把另一个没用且有半人高的大木桶收拾了出来。
“这之前是装玉米面的,娘本来说等中秋后去仓库兑换点玉米面回来吃。”
“白面不得比玉米面好吃?”
杨继西笑道,“我占了她这个木桶用来装白面,她不会说啥的。”
下午去找李叔买一个大木桶回来装玉米面就是了,李叔家常有大木桶卖,专门装粮食用的。
“能装多少?”
孙桂芳站在门口踮着脚看,虽然看不到。
杨继西站在高的长凳子上,右手放在木桶中,白面正从空间往木桶里装呢。
“大概七、八十斤,这样空间里还有四百斤的白面。”
家里五百斤的大米才吃一百多斤,还有不少呢,等能兑换玉米面的时候,家里的库房又满满得了。
刚把装有白面的木桶口子用竹编盖子给盖上,外面就传来杨二爷爷唤葱头的声音。
“爹他们回来了。”
孙桂芳有些紧张地看向灶房门口。
“可以了,”杨继西下了凳子,接着把凳子放在一旁,“你待会儿跟娘说一声。”
“好。”
杨二奶奶回来得比杨二爷爷晚一些,路上和副队长的媳妇儿说了会话,这才背着手回来。
看见鸡圈旁边捆着的大鸭子,她咿了一声,“这么肥?”
“喂了一年多呢,”杨继西他们从柴房那边过来,“我挑了个最大最肥的,晚上和大娘他们一起吃。”
“行,这天热,不吃完会臭的。”
杨继西把喜结钱给她,杨二奶奶待会儿分给其他人,顺带说了不收喜结的事儿,杨二奶奶点头,“早晚的事儿,只要好好干活,啥都能有的。”
“这话通透,”杨二爷爷笑着说。
得知这事儿的沈凤仙和何明秀就很难过了,吴大嫂和杨大奶奶还算好,他们有点家底,可沈凤仙她们刚尝到点好处,现在没了,当然是难受的。
沈凤仙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上次刘香莲找过来,让杨二奶奶不高兴了,所以以这种理由拒绝让自己再加入。
但杨继东说这不可能,“你看这两天大娘和二娘都清闲得很,没事儿就坐在院子里说话,哪里有之前忙?”
这倒是真的,沈凤仙心疼啊,“什么时候才能有这种好事儿啊。”
“咱们这几个月也攒了点钱了,”杨继东安抚着,“想想老四他们,连这个机会都不知道呢。”
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感觉,这下沈凤仙又觉得自己行了。
杨二奶奶得知家里多了那么多白面后,也高兴,但也怕他们手里没钱了,于是又塞了二十块钱过去。
孙桂芳拿着钱回房,有些哭笑不得,“我拿了钱娘才高兴。”
“没事儿,今年给爹娘也包个大红包。”
杨继西拿起大蒲扇给她扇风。
“福窝里我放了十斤大米,在供销社买的,”杨继西拉着孙桂芳坐下,二人低声说着话,很快便不早了,熄了油灯睡觉。
很快便是中秋,杨继西提前两天送了中秋礼去孙家,得知孙大哥来信说临时有事,所以得十月回来的事儿。
中秋这天,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去赶集,买了月饼回来,月饼没有后世那么好看,但是味道不错的,这是团圆的日子。
于是中秋的前一天杨大爷爷又去找杨老汉说一起吃饭的事儿了,还是老样子,三家出东西一起做饭,一起吃。
杨老汉他们手里有一点钱,也想找回面子,所以应下了,还说他们出多少肉,自己就出多少肉。
这不,杨继西他们买肉的时候,就遇见了沈凤仙,沈凤仙买了三斤瘦肉,杨继西他们买的是三斤五花肉,杨继康今儿没来,请他帮着买,也是三斤五花肉。
瞧着自己手里的瘦肉,沈凤仙的脸有些红,“娘说瘦肉好吃,这天热,吃肥肉腻得慌。”
其实是觉得瘦肉比五花肉便宜。
中午大家各吃各的,杨幺妹和杨继春几姐妹带着丈夫孩子回来了。
所以杨二爷爷家热闹得很。
好在刘章他们买了两只大兔子过来,还送了五斤肉,加上其他人拿来的东西,中午的饭菜也很丰盛。
“瞧着脸色好多了,”杨继西看向刘章。
“这段时间吃得好,睡得好,”刘章笑。
这边的平安好奇地伸出手去触碰孙桂芳的肚子,孙桂芳见他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特别可爱,于是牵着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当平安感觉到手下传来动静时,有些惊奇地看向孙桂芳。
“在给你打招呼呢。”
杨幺妹对平安道。
“我也要我也要。”
“舅娘,我也要打招呼。”
几个孩子都凑了过来,一一摸过孙桂芳的肚子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几个孩子排队来,看得杨二奶奶哈哈大笑。
吃了午饭杨幺妹等人便离开了。
在路上遇见回来的杨继红,她是一个人回来的。
□□康在帮人盖房子,所以回来不了,杨继红便自己回来了。
晚上吃饭也热闹,摆了三张桌子,就在杨大奶奶他们家院子里。
月亮也很圆,忽略掉杨老婆子炫耀刘香莲肚子里的福宝外,大家都觉得过了一个不错的中秋。
第二天早上杨继红便走了,走的时候还跟杨二奶奶他们打了招呼,至于杨老汉那边,她没去。
这边的杨老婆子也气杨幺妹,拜年和过节都去的杨二奶奶那边,她能不气吗?
而且这次还出手那么大方,一家送了一只兔子,杨二奶奶家还有五斤肉呢!
“这是发财了?”
杨老婆子眯起眼,她其实挺看不上刘章的,也不觉得对方有啥好命。
“发财也不会孝顺你我,”杨老汉抽了一口旱烟,“不过我们家的好,她也别想得就是了。”
“你说得对,咱们家福宝可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杨老婆子立马挺直了腰板,“我就不信刘章能有大出息!”
结果刘章真有出息了。
半个月后,就在杨继西和杨继康几人在堂屋商量去崂山的事儿时,刘章过来了。
他红光满面,还带了不少礼过来。
“是不是有啥好事了?”
杨二奶奶笑眯眯地问道。
见家里有客人来,吴和国和赵五便找了借口离开了。
杨继康还留在这。
“我要去肉联厂做学徒了!”
刘章道。
“哎哟!这可是好事儿啊!”
杨二奶奶惊呼,杨继西和孙桂芳也很惊讶。
“事儿定了?”
“定了,”刘章点头,“我是之前买兔子的时候,听他说了几句他那个亲戚想要招两个学徒进去,跟着屠户,一个月五块钱,中午跟着吃一顿饭,下午就能回家......”
刘章便起了心思,在肉联场那边蹲了好几次,然后就得到了准确消息,他买了一点东西送到卖兔子那户人家,对方帮着他说了几句话,刘章便得到了这个机会。
但能不能吃苦熬下去,就得靠他自己了。
“早上三点就得过去,下午三点半就能走人,我觉得还行,”刘章充满了干劲,“我进去后才知道,原来是有两个老屠户年纪大了,有些不得劲儿了,他们又没有徒弟,所以才找学徒。”
这成了屠户,一个月就是25块钱,包吃,有点剩肉、骨头啥的,还能分着拿回家呢!
“好好干!这肉联厂可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
杨二奶奶高兴坏了,跟着叮嘱着。
“二娘您放心,我知道的。”
刘章笑道。
中午留了刘章在家吃饭,杨继康过来作陪,回家后对刘章做学徒的事儿一个字都没提,不只是他,杨继西他们出了门也没提这事儿。
还没完全在肉联厂待下来,这种事儿还是低调些好。
特别还得防着像杨老婆子他们那种人呢。
去崂山的事儿很快就订下来了,杨继西和杨继康,还有吴和国和赵五四个人,一人背着一个大背篓,一大早就出发了。
去崂山路远,当然要准备干粮的,杨继西说干粮他来准备,保准路上不会吃馊的,于是三人就听了他的话。
其实就是把食物放在空间里,到了吃饭的时候,装作从背篓盖布下拿出来而已。
两天后的下午,他们终于到了崂山山脚下。
有几个孩子正在那河里洗澡,看见眼生的人后,纷纷从河里起来,光着屁股就往家里跑。
“我们就在河边歇歇,肯定会有人来的。”
吴和国说。
“行。”
这两天他们也洗了澡,遇见河就洗澡,但是都没有崂山脚下的河水凉快,这里四面环山,比较凉快。
杨继西这次拿出来的是菜饼子,杨二奶奶做的,也不是很干巴,四个人吃着,就有人来了。
两个壮汉,黑乎乎的,看起来不好惹,身后还跟着那几个孩子,这会儿还没穿上衣服呢。
“你们哪里来的?来这里干什么?”
方脸黑汉子问道。
“我们是听说崂山能换干货和山货,所以过来看看能不能换点东西回去。”
杨继西起身笑道,他手里还剩下半块没吃完的菜饼。
几个孩子盯着那菜饼咽了咽口水。
两个汉子自制力好一些,但也盯着看了一眼。
“你们不能上山,要什么我们给你们拿下来就行,而且你们得先给我们东西,”有一对招风耳的黑脸汉子看了他们几人几眼后说道。
“那你们要是拿了我们的东西不给我们了呢?”
杨继康皱眉。
“我们还害怕你们拿了我们的东西不给了呢!”
招风耳大汉也皱眉。
“我不相信你,”赵五道。
“我也不相信你!”
招风耳大汉声音更大,接着被他旁边的方脸大汉拉了一下,只见那方脸大汉打量了他们几眼才说,“这是我们的规矩,你们要是能接受,就交换,不能接受,就离开。”
“我们得商量商量。”
杨继西看了看吴和国三人后,对他们道。
方脸大汉一挥手,然后带着孩子们和招风耳大汉往小路那边走了一段路,离他们远远的,方便他们商量。
“康哥,你怎么想的?”
和吴和国还有赵五交换了想法后,杨继西看向没说话的杨继康。
杨继康扫了一眼那边也在嘀咕什么的两个大汉,侧过头低声道,“其实我们已经在他们的地盘上了,真想抢咱们的东西,入了夜里面的乡民出来,我们就会完蛋,不会说什么规矩。”
“我也是这么想的,”杨继西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上辈子对崂山乡民的了解,他们虽然住在深山里,与外界接触不多,但个个都是耿直的人。
“那我们赶紧交换完,晚上连夜赶路走。”
吴和国道。
这边的两个大汉则是在讨论杨继西吃的菜饼。
“肯定是加了白面的,好家伙,这几个人吃得可真好,白面啊,白面!我吃棒子面都快哭了,他们居然吃白面饼子!方哥,我想和他们交换!”
方才还一副凶巴巴样子的招风耳大汉急切道。
“你着急啥?他们来了肯定要想找咱们交换的,等着吧,”方哥淡定道。
果然没多久,杨继西过来和他们谈话,表示接受他们的规矩,又问起他们有啥东西,这才好商量交换啥。
“鸡,野鸡,兔子有活的有熏的,干菇啥的也都有,我们要粮食,玉米面,白面,米,豆子啥的都要。”
方哥说。
“我要干菇,还有熏鸡,”吴和国说,“怎么换?”
“一斤粮食,十斤干菇,三只鸡。”
招风耳大汉道。
“所有粮食都是这样换的?”
杨继西从背篓里拿出一袋子两斤左右的玉米面,让他们看了看货,“都是今年刚收晒的。”
“再加一斤干菇。”
招风耳盯着他,“如果是白面,还能更多。”
杨继西微微一笑,等杨继康他们都说好换啥后,这才说自己的,“我要干菇,干笋,还有鸡蛋。”
接着把十斤玉米面递过去。
其他人也把自己带来换东西的玉米面递过去。
方哥看了杨继西一眼,“等我们下来。”
等杨继西他们洗好澡穿上干净衣服,正在洗脏衣服时,那两个大汉带着几个人扛着东西从山上下来了。
四人看了货,都是好的,份量也够,便准备离开。
结果方哥道,“你们要是相信我们,就住在那边的木屋里吧,这出去走到半夜也没有能住的地方,不过我们要收粮食的,半斤粮食让你们住一晚上。”
“我们崂山人绝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事儿,你们放心吧。”
见他们犹豫不决,招风耳大汉出来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行人来了,巧了,是李成杰和小夏他们。
“杨兄弟啊!”
李成杰热情上前打招呼,得知他们在犹豫住不住时,他道,“住,我们一起。”
他这边十个人,杨继西他们四个人,个个都不是弱鸡,
而且小夏还有两个人瞧着特别唬人。
方哥显然是认识李成杰的,杨继西本害怕自己掉马,结果李成杰和对方交涉了东西后,回头对杨继西低声道,“我之后也来收过甲鱼,结果他们说有人收走了,我就知道这没有东西了。”
他想那个人肯定是杨继西。
杨继西摸不准他的话是不是试探,只能微笑对之。
李成杰要的东西可多了,杨继西趁着两拨人在一起说话,并且准备生火就在河边弄吃的时候,他给那招风耳使了个眼色。
招风耳眨了眨眼,凑了过来。
“我要五十只鸡,全给杀了,清洗干净放在竹箕里就成,就放在林子那大树下就成,不能让别人发现。”
杨继西低声道。
招风耳盯着他看了看,“行,内脏你要不?”
“不要,”杨继西摇头。
“五斤白面,五斤玉米面。”
招风耳道。
杨继西:......虽然知道崂山交换是有些便宜,可这似乎太过便宜了。
“五十只鸡,不是十五只。”
他道。
招风耳立马明白自己说少了,顿时双眼一亮,正要说话,方哥就过来了,得知他们说的是什么后,方哥很有经验道。
“鸡要多少一斤的?”
“五斤以上。”
“二十斤白面,二十斤玉米面。”
方哥说,他们崂山最不缺的就是鸡,漫山遍野放养着,家里的小子光是跟着后面捡鸡蛋就要捡一天。
“好,我会把东西先放在那,你们拿走后再把我的东西拿来放好,不能让人发现,不然我不认。”
杨继西说。
“行,都是山里人,我们知道怎么藏东西。”
招风耳觉得自己赚大发了,格外好说话。
见杨继西和他们说了半天话才回来,杨继康等人也没问,他们用石头弄了个简易的架子,生好火后烤上方哥送他们的鱼,杨继西拿出几个大馒头分给他们,一边吃一边等鱼好。
天黑后不久,杨继西借口方便,把东西放在了那棵大树后,接着跟大伙儿进了木屋,里面也没床,就席地而坐能睡就成。
到了约定的时间,杨继西对杨继康道,“我去方便,你陪我?”
杨继康点头,跟着他出去后自己也有点想了,于是他随便找了个位置,杨继西则是来到那大树后,他放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草里放着一个很大的竹箕,里面是刚宰杀不久的五十只鸡。
得亏今晚月色好,他仔细看了看周围,以及身后大树上都没人后,才连带着竹箕和鸡一起放在空间。
“继西,好了没?这山里不知道会不会有啥东西,你可得快点儿。”
杨继康说。
“来了。”
杨继西从大树后走出来,与杨继西去河边洗了手后,这才回木屋。
门口是小夏守夜。
杨继西顺手就抓了一大把瓜子给他。
小夏露出一个大白牙,“谢谢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