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蜀地不宁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巴蜀之地沃野千里,又有雄关险隘可持,自汉高凭此得天下,便成为王霸之所。
一俟天下形势有变,就会有豪杰据此而谋大业。
前有公孙述、刘焉,中有昭烈帝刘备,近有成国李雄,无不是占据蜀地称霸一方。
蜀地易守难攻,历来是战略要地,为兵家必争之!
巴蜀居长江上游,对长江中下游的吴楚之地具有高屋建瓴之势。
因此偏安江东者,无不汲汲以取蜀地为念。
故而,李雄割据蜀地,桓温卧不安枕;而西魏取川蜀,梁朝之衰亡可见。
对于由北统南一方来说,攻占江南的一条捷径就是先取蜀中,而后居高临下顺江而东。
因此王楼船下益州,而金陵王气就只能黯然而收。
蒙古攻宋,荆襄是其主攻方向,但也一刻没有停止对四川的进攻,同样打的是从四川顺流而下的主意。
当华夏出现南北朝对峙时,蜀地往往是打破僵持局面的关键。
卫朔离开姑臧后,先南下陇右,而后入汉中,再经金牛道,过剑门关天险直抵成都。
按说,金牛道应该算是入蜀通道中条件较好的一条。
可一路走来,仍旧让河西人真真是体会到什么叫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选择金牛道入蜀,除了其可直达成都外,还因历史上大凡伐蜀,大军自汉中南下,大多数走金牛道。
但是,在此道路上有一座天下雄关即剑门关。
金牛道自广元南下,至剑阁后,进入剑山山区。
剑山绵延数百公里,其南坡舒缓,而北面绝壁陡立,只有一个地方如刀砍斧劈一样出现一个缺口,可供行人通过。
因其如两门对立,故称剑门。
自古以来号称“剑门天下雄”,自武侯诸葛亮在此设关以来,剑门关从未被从正面攻克。
唐朝李白有“剑门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诗,可知剑门关之险要。
经过剑门关时,卫朔、崔宏两人看着险峻的关隘,很有默契地对视了一眼。
此刻两人心中想得一样,均认为想要攻克剑门关,只能采取迂回办法,从小路绕到剑门关背后。
“此关真是险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晋灭蜀之战中,钟会攻蜀,十万大军顿兵剑门关下数月,竟不得寸进,差点儿粮尽欲还。”
“最终还是邓艾绕道阴平道,从江油进入蜀中,在绵竹大破诸葛瞻,攻陷了成都。”
“将来河西军入蜀时,恐怕还得效仿先人。”
听罢崔宏感叹,卫朔心有戚戚。
他比崔宏了解得更多,明朝傅友德攻四川,同样是明着扬言要从金牛道进兵,实际上却悄出阴平道,绕过剑门关。
但是阴平道是小路,太过艰险,史称邓艾行军,“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
由此可见,阴平道太过险要,只能作为出奇兵之用。
而且,并不是每次偷袭阴平道都能成功。
例如五代时石敬瑭攻蜀,蜀地孟知祥一边备守剑阁,一面防御阴平道。
结果石敬瑭自阴平道进兵,因孟知祥早有防备,只得失败而归。
过了剑门关是涪城,在涪城稍作停留,同时有更多的蜀地官吏随行,也让卫朔跟崔宏少了说话机会。
就这样大家一路无话,数日后顺利抵达成都。
听闻大都护卫朔将要来了,益州刺史郭铨亲率众文武出城五里相迎。
只见远远地,尘土飞扬。然后过来一队人马,各个穿戴整齐,盔明甲亮,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
听着三百侍卫整齐的脚步声,让前来迎接的蜀中上下心中一凛。
仅从外表看,眼前河西军足以当得起精锐二字。
看到这一幕,郭铨心中暗自琢磨:这河西卫朔可真够威风的。
片刻已过,大队人马终于到了近前,为首者乃是一位身穿金甲的年轻人,此人身材高大魁梧,目光炯炯有神,嘴角微微弯起,带起一道迷人弧线。
难道这个年轻人便是大都护卫朔?!
前来迎接益州文武显然低估了卫朔年纪,之前怎么也没想到,执掌陇右河西数州之地的一方霸主,竟然只是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当下无数道炙热目光灼灼盯着卫朔,恨不能以身代之。
卫朔翻身下了马,迎着郭铨等益州文武快步走了上去。
他边走边拱手道:“朔何德何能,竟劳烦诸位大人出城相迎,真是失敬失敬。”
虽说眼下卫朔还只能算是外邦人物,可郭铨深知,不出意外,人家很快就是朝廷外镇方伯。
因此他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拜道:“铨拜见大都护,奉王名特来迎候大都护入朝。”
闻言卫朔特地朝建康方向拱了拱手,不由感叹道“哎呀,天子如此盛情,真是让本都护宾至如归啊!”
不管卫朔是不是真心感谢天子,起码他这番作为,不由让益州众人心生好感。
觉得这位大都护不愧是汉家苗裔出身,不像北地胡虏那般,对天子、朝廷没有丝毫敬意。
卫、郭两人寒暄了片刻,卫朔向郭铨介绍了崔宏、康龙等人,而郭铨也把益州文武介绍给了卫朔。
随后两人相携而行,缓缓向城内走去,其余众人急忙跟上。
当日,郭铨在刺史府内设宴款待卫朔一行。
原本应该是喜庆欢悦的宴席,不料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最终导致宴席不了了之。
起因缘于郭铨想介绍蜀地名士给卫朔认识,谁知那些豪族出身的世家名士根本不买刺史大人的面,当众责问卫朔为何苛待世家,搞得双方全都下不来台。
最终,这场接风宴席也在一片尴尬中草草结束。
刚一回到住处,原本还怒气冲冲的卫朔一下子平静下来。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生气,而是做给外人看罢了。
对于今天这一幕,他早有预料。
毕竟蜀地紧邻陇右,河西所作所为,多少也会传到蜀中,本地名士才会对他冷言冷语。
“那些名士太可恶了,竟敢当众羞辱大都护!”
“若非主公不允,末将非将他们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不可。”
卫朔看着怒气难平的康龙,不以为然道:“一群跳梁小丑罢了,不值当为此生气。”
“主公睿智,确实不值得大动干戈!”
“臣听说南朝世家势力庞大,有时连天子面子都敢不给,更何况主公不过是一个入朝觐见的外邦人物?”
“不过,臣以为应该有人比主公更加想找那些名士的麻烦?”
“玄伯指的是刺史郭铨?”
“然也,众名士此举不但是扫了大都护脸面,也让郭铨感到难堪。”
“若臣所料不错,郭铨肯定与本地世家闹了矛盾,不然那些名士绝不会当众发作。”
“玄伯之意是说蜀地有可能爆发内乱?”
卫朔目瞪口呆地看着崔宏,果然不愧是王佐之才,仅从一些蛛丝马迹就能推断出如此重要的情报。
“十有八九会如此,此时距成汉灭亡还不到五十年,蜀人又向来排外,再加上当今朝廷昏庸无能,蜀地人心自然是蠢蠢欲动。”
听了崔宏所言,卫朔忽然想到了历史上的谯纵乱蜀,那谯纵不正是蜀地大族出身?
“若蜀地乱了的话,对河西而言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希望主公不要错过。”
“只要拿下蜀地,再平定了关中,如此大势已成,天下再无能与主公相抗者。”
“嗯,玄伯所言,朔谨记在心。”
“不过,眼下时机未至,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让被外人警觉。”
“臣等谨遵主公吩咐。”
巴蜀之地沃野千里,又有雄关险隘可持,自汉高凭此得天下,便成为王霸之所。
一俟天下形势有变,就会有豪杰据此而谋大业。
前有公孙述、刘焉,中有昭烈帝刘备,近有成国李雄,无不是占据蜀地称霸一方。
蜀地易守难攻,历来是战略要地,为兵家必争之!
巴蜀居长江上游,对长江中下游的吴楚之地具有高屋建瓴之势。
因此偏安江东者,无不汲汲以取蜀地为念。
故而,李雄割据蜀地,桓温卧不安枕;而西魏取川蜀,梁朝之衰亡可见。
对于由北统南一方来说,攻占江南的一条捷径就是先取蜀中,而后居高临下顺江而东。
因此王楼船下益州,而金陵王气就只能黯然而收。
蒙古攻宋,荆襄是其主攻方向,但也一刻没有停止对四川的进攻,同样打的是从四川顺流而下的主意。
当华夏出现南北朝对峙时,蜀地往往是打破僵持局面的关键。
卫朔离开姑臧后,先南下陇右,而后入汉中,再经金牛道,过剑门关天险直抵成都。
按说,金牛道应该算是入蜀通道中条件较好的一条。
可一路走来,仍旧让河西人真真是体会到什么叫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选择金牛道入蜀,除了其可直达成都外,还因历史上大凡伐蜀,大军自汉中南下,大多数走金牛道。
但是,在此道路上有一座天下雄关即剑门关。
金牛道自广元南下,至剑阁后,进入剑山山区。
剑山绵延数百公里,其南坡舒缓,而北面绝壁陡立,只有一个地方如刀砍斧劈一样出现一个缺口,可供行人通过。
因其如两门对立,故称剑门。
自古以来号称“剑门天下雄”,自武侯诸葛亮在此设关以来,剑门关从未被从正面攻克。
唐朝李白有“剑门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诗,可知剑门关之险要。
经过剑门关时,卫朔、崔宏两人看着险峻的关隘,很有默契地对视了一眼。
此刻两人心中想得一样,均认为想要攻克剑门关,只能采取迂回办法,从小路绕到剑门关背后。
“此关真是险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晋灭蜀之战中,钟会攻蜀,十万大军顿兵剑门关下数月,竟不得寸进,差点儿粮尽欲还。”
“最终还是邓艾绕道阴平道,从江油进入蜀中,在绵竹大破诸葛瞻,攻陷了成都。”
“将来河西军入蜀时,恐怕还得效仿先人。”
听罢崔宏感叹,卫朔心有戚戚。
他比崔宏了解得更多,明朝傅友德攻四川,同样是明着扬言要从金牛道进兵,实际上却悄出阴平道,绕过剑门关。
但是阴平道是小路,太过艰险,史称邓艾行军,“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
由此可见,阴平道太过险要,只能作为出奇兵之用。
而且,并不是每次偷袭阴平道都能成功。
例如五代时石敬瑭攻蜀,蜀地孟知祥一边备守剑阁,一面防御阴平道。
结果石敬瑭自阴平道进兵,因孟知祥早有防备,只得失败而归。
过了剑门关是涪城,在涪城稍作停留,同时有更多的蜀地官吏随行,也让卫朔跟崔宏少了说话机会。
就这样大家一路无话,数日后顺利抵达成都。
听闻大都护卫朔将要来了,益州刺史郭铨亲率众文武出城五里相迎。
只见远远地,尘土飞扬。然后过来一队人马,各个穿戴整齐,盔明甲亮,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
听着三百侍卫整齐的脚步声,让前来迎接的蜀中上下心中一凛。
仅从外表看,眼前河西军足以当得起精锐二字。
看到这一幕,郭铨心中暗自琢磨:这河西卫朔可真够威风的。
片刻已过,大队人马终于到了近前,为首者乃是一位身穿金甲的年轻人,此人身材高大魁梧,目光炯炯有神,嘴角微微弯起,带起一道迷人弧线。
难道这个年轻人便是大都护卫朔?!
前来迎接益州文武显然低估了卫朔年纪,之前怎么也没想到,执掌陇右河西数州之地的一方霸主,竟然只是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当下无数道炙热目光灼灼盯着卫朔,恨不能以身代之。
卫朔翻身下了马,迎着郭铨等益州文武快步走了上去。
他边走边拱手道:“朔何德何能,竟劳烦诸位大人出城相迎,真是失敬失敬。”
虽说眼下卫朔还只能算是外邦人物,可郭铨深知,不出意外,人家很快就是朝廷外镇方伯。
因此他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拜道:“铨拜见大都护,奉王名特来迎候大都护入朝。”
闻言卫朔特地朝建康方向拱了拱手,不由感叹道“哎呀,天子如此盛情,真是让本都护宾至如归啊!”
不管卫朔是不是真心感谢天子,起码他这番作为,不由让益州众人心生好感。
觉得这位大都护不愧是汉家苗裔出身,不像北地胡虏那般,对天子、朝廷没有丝毫敬意。
卫、郭两人寒暄了片刻,卫朔向郭铨介绍了崔宏、康龙等人,而郭铨也把益州文武介绍给了卫朔。
随后两人相携而行,缓缓向城内走去,其余众人急忙跟上。
当日,郭铨在刺史府内设宴款待卫朔一行。
原本应该是喜庆欢悦的宴席,不料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最终导致宴席不了了之。
起因缘于郭铨想介绍蜀地名士给卫朔认识,谁知那些豪族出身的世家名士根本不买刺史大人的面,当众责问卫朔为何苛待世家,搞得双方全都下不来台。
最终,这场接风宴席也在一片尴尬中草草结束。
刚一回到住处,原本还怒气冲冲的卫朔一下子平静下来。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生气,而是做给外人看罢了。
对于今天这一幕,他早有预料。
毕竟蜀地紧邻陇右,河西所作所为,多少也会传到蜀中,本地名士才会对他冷言冷语。
“那些名士太可恶了,竟敢当众羞辱大都护!”
“若非主公不允,末将非将他们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不可。”
卫朔看着怒气难平的康龙,不以为然道:“一群跳梁小丑罢了,不值当为此生气。”
“主公睿智,确实不值得大动干戈!”
“臣听说南朝世家势力庞大,有时连天子面子都敢不给,更何况主公不过是一个入朝觐见的外邦人物?”
“不过,臣以为应该有人比主公更加想找那些名士的麻烦?”
“玄伯指的是刺史郭铨?”
“然也,众名士此举不但是扫了大都护脸面,也让郭铨感到难堪。”
“若臣所料不错,郭铨肯定与本地世家闹了矛盾,不然那些名士绝不会当众发作。”
“玄伯之意是说蜀地有可能爆发内乱?”
卫朔目瞪口呆地看着崔宏,果然不愧是王佐之才,仅从一些蛛丝马迹就能推断出如此重要的情报。
“十有八九会如此,此时距成汉灭亡还不到五十年,蜀人又向来排外,再加上当今朝廷昏庸无能,蜀地人心自然是蠢蠢欲动。”
听了崔宏所言,卫朔忽然想到了历史上的谯纵乱蜀,那谯纵不正是蜀地大族出身?
“若蜀地乱了的话,对河西而言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希望主公不要错过。”
“只要拿下蜀地,再平定了关中,如此大势已成,天下再无能与主公相抗者。”
“嗯,玄伯所言,朔谨记在心。”
“不过,眼下时机未至,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让被外人警觉。”
“臣等谨遵主公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