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穆之献策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成功收服刘穆之,让卫朔十分高兴,一路上拉着刘穆之说个不停。
他先向刘穆之简单介绍了一下河西情况,又当场对其委以重任。
“道和博学多识,遇事不惊,有经国之才。”
“本都护决定委任你为镇西大将军府右司马,协助我全权处理军务,不知意下如何?”
刘穆之闻言一瞬间激动万分,就在刚才他已初步了解了河西,晓得大将军府负责河西一切军务,而左右司马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
即便之前刘穆之已预感到要被重用,却也没想到一来就位居如此显要职位。
一时之间他感慨万千,没想到蹉跎近十年,年过三十仍一事无成,今日竟得偿所愿。
当下刘穆之撩衣拜道:“臣刘穆之拜见主公。”
“哈哈哈,朔得道和,犹如鱼得水也!”
“臣恭喜主公又得一贤才。”
说着崔宏又拱手看向刘穆之道:“刘司马,欢迎你加入河西。”
“在下敢向你保证,你一定不会为今日选择而后悔。”
“多谢崔公指点。”
虽说论其职位刘穆之要比崔宏高,可他却不敢在崔宏面前摆谱。
不说崔宏比他资历老,再说人家儿子崔浩同是河西重臣,且备受大都护信赖,与左长史宋繇共掌政务。
“来,大家请满饮此杯,庆祝刘先生加入我河西。”
接下来卫朔、崔宏、沮渠蒙逊、刘穆之四人以茶代酒,共同举起茶盏。
待茶水入腹,卫朔又向刘穆之歉意道:“道和勿怪,眼下身在江东,行事多有不便,只能先将就一下。”
“待日后到了姑臧,朔再给你举办一场盛大的接风宴席。”
“主公待臣之厚,让臣已是无地自容,何敢再奢望酒宴之乐?”
“,道和此言差矣,尔等皆是朔之左膀右臂,将来要帮我统一天下,不过区区薄礼财货而已,何足道哉?!”
听到卫朔明目张胆表示要统一天下,刘穆之坐在那里安之若素,仿佛早料到似的。
“道和为何不感到吃惊?难不成早有预料?”
刘穆之晓得接下来该显露一下本事了,不然如何对得起卫朔三顾之恩?
举杯一敬,车中诸人又一杯茶水下肚,刘穆之略一寻思,道:“自得知主公来访,臣也曾暗中寻些河西消息来看,故深知主公志向远大。”
“不知道和对此有何看法?”
“若臣所料不错,河西下一步战略将是东入关中,进而成强秦之势。”
“然也!不过,东入关中并不容易,旁边尚有北魏虎视眈眈。”
“今秦魏联姻,其目的不言自明,只要河西稍有风吹草动,魏秦两国势必联盟共抗河西。”
“假若局势一旦拖延下去,将愈发对河西不利。”
“须知争鼎天下,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慕容垂年迈体衰,失了进取之心,后燕国势才会渐渐衰竭。”
“可是拓跋不同,只要给他三两年时间,他必然会重新整合魏国各部势力,凝成一股强大的战力,进而趁河西深陷关中时,向东图谋后燕。”
“一旦河北、幽燕尽属北魏,河西再想统一天下难矣!”
“所以朔必须趁着慕容垂虎威犹在,拓跋尚不敢招惹后燕之际,先平灭后秦才行。”
刘穆之抚掌赞曰:“穆之早年也曾听说过魏主拓跋大名。”
“此人确如主公所言,虽出身胡虏之辈,却颇有明君气象。”
“主公不予其坐大之机,实为上上之选。”
“不过,在下冒昧多问一句,既然北魏有图燕之意,主公可曾想过联魏破燕?”
“联魏破燕?”
“明面上是联魏破燕,实际则是行假途灭虢之计,伺机吞并西燕,抢占河东要地。”
刘穆之虽然出身低,但眼光长远,智计百出。
在历史上,对刘裕定鼎霸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犹如荀之于曹孟德、孔明之于刘玄德一样,以至于听到刘穆之身亡,刘裕不得不放弃关中而回。
卫朔肯在刘穆之身上花那么多心思,正是不想此人为刘裕所用。
然而哪怕卫朔再高估刘穆之,也绝然没想到对方脑洞竟开这么大。
他想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只好向刘穆之请教。
“敢请先生细言之,朔洗耳恭听。”
“从刚才主公所言,一旦河西攻打后秦,因唇亡齿寒之理,北魏势必会出兵干涉。”
“既然秦魏联盟非一时可破,为何一定要拘泥于关中?”
“敢问主公,假若河西出兵后燕,拓跋还会像支援姚苌那样,卖力支持慕容垂吗?”
“嘶,这……恐怕拓跋巴不得后燕遭殃。”
“正是如此,拓跋同样眼馋后燕,只因慕容垂威名太盛,才不敢轻易招惹。”
“只要主公派人稍加挑拨,拓跋定会转而与河西联手共图后燕。”
“在取得北魏支持后,西燕又是河西盟友,正好可‘借道’而过。”
“取下河东之后,主公可暂时收兵止戈,坐看关中羌人自生自灭。”
“刚开始北魏与后秦或许会同气连枝,以共抗河西。”
“然随着北魏携手河西共图后燕,后秦必将生疑,姚苌难道就不担心自己步了慕容垂后尘?”
“久而久之,关中必乱,届时主公再由萧关、蒲坂、肤施三面进军,何愁关中不平?”
闻之,卫朔沉吟良久,语气凝重道:“此事事关重大,非一时可下决心。”
“你我且先谈到这里,待日后回到河西,再与众人详加商议。”
……
这一次卫朔南下江东没白来,不但成功打开南方市场,还顺手拐走四个大才。
众人一行顺利回到客栈,正要收拾东西离开,不料又有两人找上门来。
确切的说,人家是来找高进之的。
来者之一正是高进之的过命朋友薛彤,另一人则是薛彤好朋友即大名鼎鼎的檀道济。
历史上,三人便是互相介绍而相识,最终成为彼此亲密战友。
高进之投效河西不久,卫朔就想起另一猛将薛彤,遂让高进之写信召之。
之所以只召薛彤一人,除了此刻高进之还不认识檀道济外,卫朔也没把握招募檀道济。
虽然卫朔十分渴望得到檀道济这员名将,可他深知机会渺茫。
檀道济与薛彤、高进之不同,人家虽然也是寒门出身,但家中有不少人都做官。
比如檀道济大哥檀韶乃本州从事,二哥檀祗也为孙无终参军,并与刘裕交好,其叔父檀凭之还曾担任过司马道子行参军(非正式官职,由各公府自行任命,地位略低于参军)。
檀家与刘穆之家相似,虽然比不上豪门世家,却也比赤贫百姓好上百倍。
薛彤接到高进之书信后,得知兄弟投靠了河西,除了放下心来,也替对方由衷高兴。
在书信当中,高进之告诉薛彤,过段时间他将随大都护前往京口,届时请他前往相会。
得知兄弟不日将抵达京口,薛彤既激动又兴奋,尤其还能见到名震天下的大都护,不由让他高兴不已。
后来有一天,檀道济来访,薛彤遂又将此事说与对方听。
檀道济听后沉吟片刻,最后表示也想见一见大都护。
原本薛彤就有意介绍檀道济与高进之认识,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场别开生面的见面。
卫朔没想到檀道济也来了,不过既然送上门来,也没理由放过不是?
随即他出言邀请道:“进门即是客,既然大家都认识,不妨进来喝一杯如何?”
面对卫朔诚挚邀请,檀道济、薛彤互相看了一眼,昂首步入房内。
成功收服刘穆之,让卫朔十分高兴,一路上拉着刘穆之说个不停。
他先向刘穆之简单介绍了一下河西情况,又当场对其委以重任。
“道和博学多识,遇事不惊,有经国之才。”
“本都护决定委任你为镇西大将军府右司马,协助我全权处理军务,不知意下如何?”
刘穆之闻言一瞬间激动万分,就在刚才他已初步了解了河西,晓得大将军府负责河西一切军务,而左右司马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
即便之前刘穆之已预感到要被重用,却也没想到一来就位居如此显要职位。
一时之间他感慨万千,没想到蹉跎近十年,年过三十仍一事无成,今日竟得偿所愿。
当下刘穆之撩衣拜道:“臣刘穆之拜见主公。”
“哈哈哈,朔得道和,犹如鱼得水也!”
“臣恭喜主公又得一贤才。”
说着崔宏又拱手看向刘穆之道:“刘司马,欢迎你加入河西。”
“在下敢向你保证,你一定不会为今日选择而后悔。”
“多谢崔公指点。”
虽说论其职位刘穆之要比崔宏高,可他却不敢在崔宏面前摆谱。
不说崔宏比他资历老,再说人家儿子崔浩同是河西重臣,且备受大都护信赖,与左长史宋繇共掌政务。
“来,大家请满饮此杯,庆祝刘先生加入我河西。”
接下来卫朔、崔宏、沮渠蒙逊、刘穆之四人以茶代酒,共同举起茶盏。
待茶水入腹,卫朔又向刘穆之歉意道:“道和勿怪,眼下身在江东,行事多有不便,只能先将就一下。”
“待日后到了姑臧,朔再给你举办一场盛大的接风宴席。”
“主公待臣之厚,让臣已是无地自容,何敢再奢望酒宴之乐?”
“,道和此言差矣,尔等皆是朔之左膀右臂,将来要帮我统一天下,不过区区薄礼财货而已,何足道哉?!”
听到卫朔明目张胆表示要统一天下,刘穆之坐在那里安之若素,仿佛早料到似的。
“道和为何不感到吃惊?难不成早有预料?”
刘穆之晓得接下来该显露一下本事了,不然如何对得起卫朔三顾之恩?
举杯一敬,车中诸人又一杯茶水下肚,刘穆之略一寻思,道:“自得知主公来访,臣也曾暗中寻些河西消息来看,故深知主公志向远大。”
“不知道和对此有何看法?”
“若臣所料不错,河西下一步战略将是东入关中,进而成强秦之势。”
“然也!不过,东入关中并不容易,旁边尚有北魏虎视眈眈。”
“今秦魏联姻,其目的不言自明,只要河西稍有风吹草动,魏秦两国势必联盟共抗河西。”
“假若局势一旦拖延下去,将愈发对河西不利。”
“须知争鼎天下,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慕容垂年迈体衰,失了进取之心,后燕国势才会渐渐衰竭。”
“可是拓跋不同,只要给他三两年时间,他必然会重新整合魏国各部势力,凝成一股强大的战力,进而趁河西深陷关中时,向东图谋后燕。”
“一旦河北、幽燕尽属北魏,河西再想统一天下难矣!”
“所以朔必须趁着慕容垂虎威犹在,拓跋尚不敢招惹后燕之际,先平灭后秦才行。”
刘穆之抚掌赞曰:“穆之早年也曾听说过魏主拓跋大名。”
“此人确如主公所言,虽出身胡虏之辈,却颇有明君气象。”
“主公不予其坐大之机,实为上上之选。”
“不过,在下冒昧多问一句,既然北魏有图燕之意,主公可曾想过联魏破燕?”
“联魏破燕?”
“明面上是联魏破燕,实际则是行假途灭虢之计,伺机吞并西燕,抢占河东要地。”
刘穆之虽然出身低,但眼光长远,智计百出。
在历史上,对刘裕定鼎霸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犹如荀之于曹孟德、孔明之于刘玄德一样,以至于听到刘穆之身亡,刘裕不得不放弃关中而回。
卫朔肯在刘穆之身上花那么多心思,正是不想此人为刘裕所用。
然而哪怕卫朔再高估刘穆之,也绝然没想到对方脑洞竟开这么大。
他想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只好向刘穆之请教。
“敢请先生细言之,朔洗耳恭听。”
“从刚才主公所言,一旦河西攻打后秦,因唇亡齿寒之理,北魏势必会出兵干涉。”
“既然秦魏联盟非一时可破,为何一定要拘泥于关中?”
“敢问主公,假若河西出兵后燕,拓跋还会像支援姚苌那样,卖力支持慕容垂吗?”
“嘶,这……恐怕拓跋巴不得后燕遭殃。”
“正是如此,拓跋同样眼馋后燕,只因慕容垂威名太盛,才不敢轻易招惹。”
“只要主公派人稍加挑拨,拓跋定会转而与河西联手共图后燕。”
“在取得北魏支持后,西燕又是河西盟友,正好可‘借道’而过。”
“取下河东之后,主公可暂时收兵止戈,坐看关中羌人自生自灭。”
“刚开始北魏与后秦或许会同气连枝,以共抗河西。”
“然随着北魏携手河西共图后燕,后秦必将生疑,姚苌难道就不担心自己步了慕容垂后尘?”
“久而久之,关中必乱,届时主公再由萧关、蒲坂、肤施三面进军,何愁关中不平?”
闻之,卫朔沉吟良久,语气凝重道:“此事事关重大,非一时可下决心。”
“你我且先谈到这里,待日后回到河西,再与众人详加商议。”
……
这一次卫朔南下江东没白来,不但成功打开南方市场,还顺手拐走四个大才。
众人一行顺利回到客栈,正要收拾东西离开,不料又有两人找上门来。
确切的说,人家是来找高进之的。
来者之一正是高进之的过命朋友薛彤,另一人则是薛彤好朋友即大名鼎鼎的檀道济。
历史上,三人便是互相介绍而相识,最终成为彼此亲密战友。
高进之投效河西不久,卫朔就想起另一猛将薛彤,遂让高进之写信召之。
之所以只召薛彤一人,除了此刻高进之还不认识檀道济外,卫朔也没把握招募檀道济。
虽然卫朔十分渴望得到檀道济这员名将,可他深知机会渺茫。
檀道济与薛彤、高进之不同,人家虽然也是寒门出身,但家中有不少人都做官。
比如檀道济大哥檀韶乃本州从事,二哥檀祗也为孙无终参军,并与刘裕交好,其叔父檀凭之还曾担任过司马道子行参军(非正式官职,由各公府自行任命,地位略低于参军)。
檀家与刘穆之家相似,虽然比不上豪门世家,却也比赤贫百姓好上百倍。
薛彤接到高进之书信后,得知兄弟投靠了河西,除了放下心来,也替对方由衷高兴。
在书信当中,高进之告诉薛彤,过段时间他将随大都护前往京口,届时请他前往相会。
得知兄弟不日将抵达京口,薛彤既激动又兴奋,尤其还能见到名震天下的大都护,不由让他高兴不已。
后来有一天,檀道济来访,薛彤遂又将此事说与对方听。
檀道济听后沉吟片刻,最后表示也想见一见大都护。
原本薛彤就有意介绍檀道济与高进之认识,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场别开生面的见面。
卫朔没想到檀道济也来了,不过既然送上门来,也没理由放过不是?
随即他出言邀请道:“进门即是客,既然大家都认识,不妨进来喝一杯如何?”
面对卫朔诚挚邀请,檀道济、薛彤互相看了一眼,昂首步入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