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294章 道武之死

第294章 道武之死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裕固然才华横溢,但也是碰上难得的好机会,北方两大强国中,后秦无力阻挠东晋北伐,北魏倒是坐拥足够的实力,却无心出动,终于给了刘裕的用武之地。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吞并后燕之初,还是有很大的激情治理国家的,但渐渐迷失在了狂傲自负中,也不想如何让国家更加强大,转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享受权力的荣耀上面。

    权力给一个人带来最大的便利,无疑是可以随意扭转别人的命运。

    拓跋珪并没有向石勒、苻坚等明君学习,反而热衷于从石虎、苻生等昏暴皇帝那里取经,一言不合就对周围的人大打出手,而且往往一击致命。

    没过多久,他还迷恋上了汉人服用的寒食散,药毒长期累积,毒性逐渐发作,使其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性情更变得狂躁不堪,喜怒无常。

    409年4月,就在刘裕动员大军北伐之际,北魏上空忽然降下霹雳,击毁了皇宫天安殿的东墙。

    按说这种自然现象或许在愚昧的古代会掀起一番议论,但终究无关国家大局,派人修补一下也就是了,可拓跋珪却不这么想,非要小题大作,气急败坏地让左苦工营用攻城用的冲车,疯狂地撞击东墙和西墙,将其全都摧毁。

    朝中官员都吓傻了,但也不敢劝谏,因为万一不幸得罪了他,只有死路一条,而指责他的不是,显然毫无疑问就把他得罪了。

    撞毁城墙之后,拓跋珪为了安心,又请卜卦先生预算前程命运,先生们多数都指出在皇家肘腋之间可能会发生巨变,拓跋珪更加忧虑愤怒,毕竟他是最讨厌骨肉相残的,当年对后燕的内乱还特意在国内开过检讨会,声称绝不会让慕容家的狗屁混乱发生在自家身上。

    当听到卜卦先生的话,再细数王公贵族的一干人等,拓跋珪只觉心绪再难宁静,有时一连几天不进食,有一时则通宵都不睡觉,回想过去的成败得失,口中喃喃自语,怀疑所有的部属,认为他们全都不值得信赖托付,每天文武官员报告国家大事时,拓跋珪偶然想起过去的怨恨,就会立即展开报复,当场将那人诛杀,在座其他人或是脸色不对,或是呼吸不均匀,或是走路脚步不稳,或是言辞有差错,拓跋珪都会认为他们是因为心存恶念,才有这些细节流露在外,这时候一定亲自动手击杀,然后陈尸在皇宫的天安殿之前。

    如此种种,朝廷内外人人自危,文武官员也不思为国效力,但求能平安度过悲催的一天。

    政府不作为,直接造成了国内犯罪率陡然上升,强盗小偷公开作案,京师大街小巷人烟极其稀少,仿佛一座鬼城。

    拓跋珪只是迷失了心智,并不是真的变白痴了,仍有一定的判断力,但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种无可自拔的盲目自信和无理取闹,对于国内的变化,当然不可能熟视无睹,一时兴起,就对身边的人说:“这是我故意纵容他们变成这个样子的,等到灾难的年岁过去后,自当重新整顿。”

    大家看着他那满脸的坚定和平静,却丝毫不能静下心,反而感到彻骨的凉意直逼心头,可是又不能把真正的感觉表现出来,那简直是找死,只得想方设法地远离他们的国君。

    放眼朝野上下,只有档案管理官崔浩,一直谨慎勤劳,始终没有懈怠,有时留在宫中整天都不回家。

    崔浩是政府文官部长崔宏的儿子,崔宏对拓跋珪更是从不冒犯,也不阿谀,在拓跋珪眼里好像趋于透明了,所以父子俩竟能相安无事,没有遭到枉杀。

    心无旁鹜有时确实能产生奇迹般的效应,正如圣人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崔宏和崔浩父子俩,一心投入到报效国家的大业之中,从未考虑自身的危险,也从未质疑拓跋珪的理智,因此他们终于远离危险,而拓跋珪也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难得的理智。

    卫王拓跋仪可就没那种境界了。

    因为他曾与北魏大功臣、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穆崇,合谋布下埋伏,准备暗杀拓跋珪,当然最后没有成功。

    当时拓跋珪已经开始走上邪路,但还没有完全着魔,穆崇的想法是为了国家大局着想,及早解决这个定时炸弹,可惜失败了。

    拓跋珪念及穆崇劳苦功高,一直保守秘密,不去追查,穆崇面子上挂不住,不久便忧愤而死,拓跋珪则很快便黑化,大批诛杀重臣,拓跋仪开始日思夜想,疑心自己即将陷入险境,于是不顾家眷老小,毅然只身逃亡。

    拓跋珪其实早就忘了这茬,拓跋仪此举倒正好提醒了他,最后生擒拓跋仪,强迫其自杀。

    拓跋仪是拓跋珪的堂,如果这层关系都算疏远的话,拓跋珪的儿子们也都与父亲关系很差。

    北魏从部落时代起就有一种残忍的风俗,就是在指定合法继承人时,同时诛杀继承人的母亲。

    拓跋珪将要封齐王拓跋嗣为太子,于是强迫其母亲刘贵人自杀,为了安抚儿子,特意解释说:“我这么做目的是预防你母后干预政治,也预防你舅父或外祖父作乱,你就要继承大统,所以我效法古人,只不过是为了国家大计考虑,你一定得理解我。”

    偏偏拓跋嗣性情极为孝顺,母亲死后,一直号哭不止,拓跋珪大为生气,拓跋嗣强忍悲痛回到太子宫,仍然日夜悲泣流泪。

    拓跋珪听说之后,很是恼火,勒令拓跋嗣进宫面圣。

    拓跋嗣左右的官员警告他:“皇上愤怒得简直发狂,一旦进宫,大祸难以预测,不如暂时逃避,等皇上怒气稍稍平息,再进宫不迟。”

    拓跋嗣表示同意,于是带着索头部落的车路头,以及王洛儿一同离开京城。

    太子出走让拓跋珪的另一个儿子拓跋绍倒了大楣,拓跋珪把全部的愤怒施加在他的身上。

    拓跋绍既是拓跋珪的儿子,也是他的表弟,原因在于拓跋珪强娶了自己的小姨,拓跋绍就是他和小姨的爱情结晶——虽然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爱情。

    说起来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拓跋珪前往贺兰部落探望母亲,意外见到了母亲贺太后的妹妹,顿时被她的美艳吸引,就向母亲要求纳她为妾。

    贺太后果断拒绝了,虽然部落里并没什么伦理规范,但贺太后仍有道理可循:“太美丽的东西,一定有毒!而且她已有丈夫,不可以强夺。”

    拓跋珪倒是不怕毒,换句话说,他可能越毒的东西越喜欢,至于已有丈夫,那也好说,考虑到他本没有处女情结,这种问题简直不难更容易解决。

    几天后,拓跋珪便瞒着母亲,秘密派人刺死了那个倒楣的丈夫,娶到了这个小姨,后来有了拓跋绍,对他特别宠爱,封为清河王。

    可是拓跋绍为人卑鄙,凶暴无赖,常喜欢穿上平民衣服,游逛大街小巷,又常常抢劫行人旅客,剥光他们的衣服,认为是无上的欢乐。

    拓跋珪满心的恨铁不成钢,盛怒之下捉住他把他头下脚上地倒悬在水井里,直到悬到快要断气,才拉出来,以此作为惩戒。

    身为哥哥的齐王拓跋嗣也曾屡次出于善意教训这个顽皮的弟弟,结果拓跋绍非但不领情,反而对拓跋嗣怀恨在心。

    拓跋嗣出走后,拓跋珪认定他是受到了拓跋绍的欺侮,不但肆意打骂拓跋绍,还迁怒于小姨,把她囚禁起来,打算诛杀。

    正好天色已晚,拓跋珪有点犹豫不决,贺夫人于是秘密派人通知拓跋绍:“我命不久矣,你要怎么救我?”

    拓跋绍心下一横,于当天10月13日晚上,带着手下的武士、太监、宫女等十几人,翻墙进宫,直奔天安殿。

    寝殿的卫士大喊:“有贼!”

    拓跋珪蓦然惊醒,急忙从床上跳起来,寻找弓箭刀枪等武器,结果越急越乱,竟找不到,而拓跋绍已冲入房中,手起刀落砍死了自己的父亲。

    拓跋珪享年39岁,拓跋绍本年不过16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