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黄雀在后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北燕自然不是北魏的对手,但此次交锋,北魏并不是一定要制对方于死地,而是有小试牛刀的意味,因为在拓跋嗣眼里,他真正的敌人是刘裕,无论柔然、胡夏,还是北燕,都只是小怪而已,敲打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磨砺军队实力,以为南征作准备。
胡夏确实有坐收渔利的本事,但赫连勃勃得到了地盘,却失了人心,是喜是忧并不好下定论。北魏虽然并未全力加入到秦晋之战,也没有趁虚南侵,但他们在那场战争中却是不折不扣的赢家。
也正是这种效应,才让拓跋嗣更加坚定了南征的决心。
后秦覆灭之后,先后从东晋逃到后秦的流亡政治人物司马休之、司马文思、司马国璠、司马叔璠、司马道赐、鲁轨、韩延之、刁雍、王慧龙、桓温的孙子桓道度和桓道子、同族桓谧、桓璲、陈郡人袁式等,全都投奔北魏。
后秦边境的许多居民也都向北魏投降,民众首领寇赞,擅长招徕安抚,使北魏吸纳了更多百姓,北魏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迅速壮大。
居民的增加不但为国家增加税收,而且壮大了声威,增加了兵力和劳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大大的好事。
至于原属东晋的那批政治人物,他们的逃亡并非违法犯罪,也不是遭到遗弃,而只是因为政治斗争不相容,才背井离乡,其实多数都是才华横溢之人,有这些人的加盟,又远比居民的作用还要强大数倍。
圣人说以退为进,何其睿智!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北魏无须东征西讨,只是把自己内部做得足够稳定坚挺,便能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才,远比血光飞溅的效应精妙多了。
在这些人里面,多数都已崭露头角,有的甚至已在历史舞台上谢幕,比方说司马休之不久便病死了,但有一个人尚未显示神通,那就是王慧龙。
倒不是因为他是个庸才,而是他年纪尚轻,而且遭遇过于坎坷,自幼家破人亡,多年来辗转流离,居无定所,也没有用武之地,直到归附北魏之后,生活渐渐安定,满腹才华也跟着渐渐显现出来。
404年桓玄之乱后期,桓玄的同党、东晋政府左副行政长官王愉,与儿子、荆州督导官王绥,打算出奇计袭击刘裕,结果阴谋泄露,全族被屠,王绥的侄子王慧龙,被一个名叫彬的和尚藏了起来,有幸逃得一命。
按辈分,王慧龙是王愉的孙子,而王愉是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坦之的次子。
王慧龙固然有才,但他的这一家族背景到底才是敲门砖,不然凭他多大本事,以一个流民的身份,到底难以得到重视,而一旦得以入门,是金子总会发光,将来会大放异彩。
民间野史认为王慧龙是和尚斌与王家小老婆私通所生,所以和尚斌才那么卖力地保护王慧龙。
因为正史对于故事背景的记载不够详细,也难免被一些酸臭文人胡乱猜测。
但这种说法未必一定是假的,当然也不一定是真的。
佛教在这一时期已经十分普及,贵妇人长年在寺庙流连,保不齐看上哪个帅气的小和尚,传闻倒也不无道理。
但这世上总是真情存在,或许和尚斌只是出于一片怜悯才施以援手。而且这种局面更有可能发生。
无论背后隐藏着何种秘密,王慧龙都得以生还,而且将会对北魏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琅邪王氏其实也有这样的例子。
王恭之乱中依附王恭的王廞,是王导的孙子,后来被刘牢之剿灭,兵败失踪,幼子王华被和尚昙永藏了起来,让他装作奴仆,提着衣裳行李跟在后面,准备混过关卡,逃离是非之地。
但王华气质不凡,巡逻兵一眼便看出不妥,正。要上前盘问,昙永骂道:“你个小奴才,墨墨迹迹的做什么,还不快点!”边骂边揍了王华十几棍,巡逻兵这才撤下防备,王华也躲过一劫。
时过境迁,刘裕兴起后,东晋举国大赦,王华也得以重新回归社会,但因为父亲生死不明,所以紧持穿布衣,只吃蔬菜,从不结交朋友,也不当官。
他的事迹很快就传遍国内,刘裕以政府的名义宣布了王廞的死讯,让王华彻底死心,并为王廞举行追悼会,按礼教规定,让王华穿了三年丧服后,延聘他为徐州州政府主任秘书。
王华后来也是刘裕集团的一号人物,但远不及王慧龙那么出色,只是二人的人生经历却都同样的跌宕起伏。
除了东晋的人物前来依附,后秦匈奴堡防卫司令、宁东将军姚cd与弟弟姚和郁,先后献出城池投奔北魏,拓跋嗣高兴之余,特别下诏:“凡是抢救出姚姓皇家子弟,并安全送到平城的人,重重有赏。”以此拉拢更多人心。
因为刘裕手段奇毒,大肆杀降以绝后患,后秦的一批有识之士唯恐被杀,除去少部分人投奔胡夏,大部分都向北魏投诚。
反观刘裕集团,不说要增加人才,反倒折损了许多名将,此消彼长之间,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刘裕固然是取得了惊世的成就,但其全盛时代随着关中的丢失,已渐行渐远,其登极之路,同时也意味着走到了下坡路。
拓跋嗣非常重视人才建设,毕竟他也是有野心的人,想要建立一番千秋伟业,依靠几个放马牧羊的粗鲁汉子,自然是不能完成的,知书达礼的文臣和满腹韬略的武将,便成了宝贵资源。
看着大批大批的能人入境,拓跋嗣青瓦得异常兴奋,着重封司马国璠为淮南公,司马道赐为池阳子,鲁轨为襄阳公。
刁雍不久便上书请到南方边疆效力,拓跋嗣于是任命他为建义将军,让他防卫黄河济水一带。
刁雍抵达治所后,在当地集结大量武装部队,向东晋的徐兖二州发动攻击,大获全胜,进驻固山后,已拥众二万多人。
受到接二连三的鼓舞,拓跋嗣终于开始大举北伐。因为柔然的威胁,使北魏畏畏缩缩,失去了继续壮大的机会,拓跋嗣对此不满已久,只因担心受到南方的挑衅,才迟迟没能出手,现在南方基本处于风平浪静的局面,东晋和胡夏互相牵制,完全顾不上自己,正是北伐的最佳时机。
柔然汗国与北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拓跋嗣的北伐几无悬念,唯一的问题只是战争成果和期限尚存变数而已。
赫连勃勃原本以为自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黄雀,却不知背后仍有一支势力正在蓬勃发展,北魏得此契机,距离称霸中原更近了。
(本章完)
北燕自然不是北魏的对手,但此次交锋,北魏并不是一定要制对方于死地,而是有小试牛刀的意味,因为在拓跋嗣眼里,他真正的敌人是刘裕,无论柔然、胡夏,还是北燕,都只是小怪而已,敲打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磨砺军队实力,以为南征作准备。
胡夏确实有坐收渔利的本事,但赫连勃勃得到了地盘,却失了人心,是喜是忧并不好下定论。北魏虽然并未全力加入到秦晋之战,也没有趁虚南侵,但他们在那场战争中却是不折不扣的赢家。
也正是这种效应,才让拓跋嗣更加坚定了南征的决心。
后秦覆灭之后,先后从东晋逃到后秦的流亡政治人物司马休之、司马文思、司马国璠、司马叔璠、司马道赐、鲁轨、韩延之、刁雍、王慧龙、桓温的孙子桓道度和桓道子、同族桓谧、桓璲、陈郡人袁式等,全都投奔北魏。
后秦边境的许多居民也都向北魏投降,民众首领寇赞,擅长招徕安抚,使北魏吸纳了更多百姓,北魏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迅速壮大。
居民的增加不但为国家增加税收,而且壮大了声威,增加了兵力和劳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大大的好事。
至于原属东晋的那批政治人物,他们的逃亡并非违法犯罪,也不是遭到遗弃,而只是因为政治斗争不相容,才背井离乡,其实多数都是才华横溢之人,有这些人的加盟,又远比居民的作用还要强大数倍。
圣人说以退为进,何其睿智!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北魏无须东征西讨,只是把自己内部做得足够稳定坚挺,便能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才,远比血光飞溅的效应精妙多了。
在这些人里面,多数都已崭露头角,有的甚至已在历史舞台上谢幕,比方说司马休之不久便病死了,但有一个人尚未显示神通,那就是王慧龙。
倒不是因为他是个庸才,而是他年纪尚轻,而且遭遇过于坎坷,自幼家破人亡,多年来辗转流离,居无定所,也没有用武之地,直到归附北魏之后,生活渐渐安定,满腹才华也跟着渐渐显现出来。
404年桓玄之乱后期,桓玄的同党、东晋政府左副行政长官王愉,与儿子、荆州督导官王绥,打算出奇计袭击刘裕,结果阴谋泄露,全族被屠,王绥的侄子王慧龙,被一个名叫彬的和尚藏了起来,有幸逃得一命。
按辈分,王慧龙是王愉的孙子,而王愉是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坦之的次子。
王慧龙固然有才,但他的这一家族背景到底才是敲门砖,不然凭他多大本事,以一个流民的身份,到底难以得到重视,而一旦得以入门,是金子总会发光,将来会大放异彩。
民间野史认为王慧龙是和尚斌与王家小老婆私通所生,所以和尚斌才那么卖力地保护王慧龙。
因为正史对于故事背景的记载不够详细,也难免被一些酸臭文人胡乱猜测。
但这种说法未必一定是假的,当然也不一定是真的。
佛教在这一时期已经十分普及,贵妇人长年在寺庙流连,保不齐看上哪个帅气的小和尚,传闻倒也不无道理。
但这世上总是真情存在,或许和尚斌只是出于一片怜悯才施以援手。而且这种局面更有可能发生。
无论背后隐藏着何种秘密,王慧龙都得以生还,而且将会对北魏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琅邪王氏其实也有这样的例子。
王恭之乱中依附王恭的王廞,是王导的孙子,后来被刘牢之剿灭,兵败失踪,幼子王华被和尚昙永藏了起来,让他装作奴仆,提着衣裳行李跟在后面,准备混过关卡,逃离是非之地。
但王华气质不凡,巡逻兵一眼便看出不妥,正。要上前盘问,昙永骂道:“你个小奴才,墨墨迹迹的做什么,还不快点!”边骂边揍了王华十几棍,巡逻兵这才撤下防备,王华也躲过一劫。
时过境迁,刘裕兴起后,东晋举国大赦,王华也得以重新回归社会,但因为父亲生死不明,所以紧持穿布衣,只吃蔬菜,从不结交朋友,也不当官。
他的事迹很快就传遍国内,刘裕以政府的名义宣布了王廞的死讯,让王华彻底死心,并为王廞举行追悼会,按礼教规定,让王华穿了三年丧服后,延聘他为徐州州政府主任秘书。
王华后来也是刘裕集团的一号人物,但远不及王慧龙那么出色,只是二人的人生经历却都同样的跌宕起伏。
除了东晋的人物前来依附,后秦匈奴堡防卫司令、宁东将军姚cd与弟弟姚和郁,先后献出城池投奔北魏,拓跋嗣高兴之余,特别下诏:“凡是抢救出姚姓皇家子弟,并安全送到平城的人,重重有赏。”以此拉拢更多人心。
因为刘裕手段奇毒,大肆杀降以绝后患,后秦的一批有识之士唯恐被杀,除去少部分人投奔胡夏,大部分都向北魏投诚。
反观刘裕集团,不说要增加人才,反倒折损了许多名将,此消彼长之间,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刘裕固然是取得了惊世的成就,但其全盛时代随着关中的丢失,已渐行渐远,其登极之路,同时也意味着走到了下坡路。
拓跋嗣非常重视人才建设,毕竟他也是有野心的人,想要建立一番千秋伟业,依靠几个放马牧羊的粗鲁汉子,自然是不能完成的,知书达礼的文臣和满腹韬略的武将,便成了宝贵资源。
看着大批大批的能人入境,拓跋嗣青瓦得异常兴奋,着重封司马国璠为淮南公,司马道赐为池阳子,鲁轨为襄阳公。
刁雍不久便上书请到南方边疆效力,拓跋嗣于是任命他为建义将军,让他防卫黄河济水一带。
刁雍抵达治所后,在当地集结大量武装部队,向东晋的徐兖二州发动攻击,大获全胜,进驻固山后,已拥众二万多人。
受到接二连三的鼓舞,拓跋嗣终于开始大举北伐。因为柔然的威胁,使北魏畏畏缩缩,失去了继续壮大的机会,拓跋嗣对此不满已久,只因担心受到南方的挑衅,才迟迟没能出手,现在南方基本处于风平浪静的局面,东晋和胡夏互相牵制,完全顾不上自己,正是北伐的最佳时机。
柔然汗国与北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拓跋嗣的北伐几无悬念,唯一的问题只是战争成果和期限尚存变数而已。
赫连勃勃原本以为自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黄雀,却不知背后仍有一支势力正在蓬勃发展,北魏得此契机,距离称霸中原更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