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钟离之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506年10月,北魏南征军统帅元英,一连攻克数城,直抵钟离城下,元恪下诏让邢峦迅速与其会师,准备吊打萧梁。
但邢峦却并不看好,上疏说:“南方军队在野战上虽然不是我们的对手,但守卫城池的能力仍绰绰有余,现在我们派出全国精锐进攻钟离,就算得到它,我们还要考虑粮秣不继和难以久守的问题,用士卒的生命换取这许多问题,实在得不偿失。
而且南征已有两季,将士们疲惫倦怠,死亡伤残的情形也非常严重,虽然我们是乘胜追击,可是实质上我们没有更多可用的兵力。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恢复战前状态,安抚各州人民,等到以后再度出兵,江东的弱点不怕以后没有。”
元恪正在兴头上,当然不同意,下诏说:“渡淮河南下,与元英互相支援,先前已发布指令,怎么能允许你徘徊逗留,到今天才提出这项请求,请迅速进军!”
邢峦仍不放弃,又上疏:“现在中山王攻击钟离,实在让人困惑。如果不考虑自身安全,而采取冒险行动,则应直接袭击广陵,出其不意,一旦成功也说不定,可是如果认为只用八十天的食粮,就可夺取钟离,我简直想都不敢想。
他们固守坚城,拒绝出战,护城河既宽且深,不可能填平,我们在城下白白消耗到明年春天,如果派我前往,又从何处得到粮秣?夏季出动的大军没有携带冬季衣服,万一遇到结冰降雪,天气转寒,用什么解决这项困难?我宁愿负起怯懦不敢进军的嘲讽,也不愿承担平白出军损兵折将的罪名。
钟离是天然要塞,政府高级官员人人皆知,如果城中有内应或有埋伏,或许可能成功,如果城中没有内应,又没有埋伏,我断言绝不可能攻克,如果相信我的陈述,请准许我停止前进,如果认为我畏惧战争,则我愿交还我所率领的东征兵团,请准予全都移付中山王,由他指挥调度,我以个人的身份,单身匹马追随中山王左右。
我当过很多次大军统帅,深知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我既已认为困难,不应该勉强派我执行我认为困难的事。”
元恪考虑到邢峦在西部战场上屡建大功,不便对其惩罚,于是下诏让他回京,另让镇东将军萧宝寅与元英会师,共同包围钟离。
萧衍也很重视此次交锋,于11月4日,派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官曹景宗,率各军22万人,北上增援。
次年正月,钟离大战正式展开。
北魏中山王元英,会同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武装战士数十万,猛攻钟离,
钟离城北就是淮河,北魏在邵阳洲两岸建立大桥,树立木栅拒马,宽达数百步,横跨淮河,元英在南岸攻城,杨大眼在北岸另筑城垒,督运粮秣,两处人马有数十万之多,对钟离实施轮番猛攻。
此时城中守军不过三千人,但将士们知道援军很快赶到,所以斗志昂扬,守将北徐州督导官昌义之,亲自率领士卒进行坚强抵抗。
护城河虽然宽广,愣是被魏军强行填平,元英下令用冲车猛撞城墙,另派一轮接着一轮的士兵抢登城头。
魏军起初还是很兴奋的,但没过多久,冲车不起作用,城头又登不上去,唯一只是让城外的尸体越积越多而已,且几乎全是魏军的尸体,士卒们不禁开始气馁,每天数十波攻击全都无功而返。
2月,元恪意识到长期僵持对己方不利,于是让元英回军,元英又恼又恨,上疏说:“我的志向是歼灭贼寇,想不到天公不作美,自月初开始就阴雨不止,阻挠了军事行动,如果三月间可以放晴,一定可以攻克城池,请再给我延长些时日。”
元恪用诏书回说:“南方的气候像蒸笼一样,土地潮湿,不可久留,势必把钟离夺到手,是将军的深谋远略,可是大军在外已久,筋疲力尽,也是政府的忧虑。”
元英仍上疏坚称可以成功,元恪便派步兵指挥官范绍,到前线观察具体情形,看是否真的如元英预期那么顺利,但当范绍看到了钟离城墙之坚固,不禁望而生畏,力劝元英撤退。
元英仍然拒绝,打定主意做出一番惊世伟业。
与此同时,萧梁的援军陆续抵达,豫州督导官韦睿,从合肥直接向北进发,穿过阴陵沼泽地带,遇到山涧或深谷,就在两山之间兴建吊桥渡过,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前线。
同行的将领对魏军的声势颇感畏惧,都劝韦睿把速度放慢,最好等钟离陷落再赶到才好,那就不用交战了,直接就可安然退回,毕竟钟离实在岌岌可危,极有可能就是一盘死棋,根本不值得援救。
韦睿愤然说道:“钟离情势危急,守军挖掘地穴居住,身背门板挑水,我们飞车奔马前去营救,都恐怕来不及,怎么可以故意把速度放慢!”
将士们口服心不服,背地里仍有不少怨言,韦睿安抚他们说话:“魏军那一套在我预料之中,不要担心,此战必能马到成功。”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曹景宗和韦睿更赶到邵阳洲,在大营前20里处,连夜挖出长沟,把小岛截成东西两半,树立木栅拒马,然后用挖掘出来的泥土建筑城垒,距北魏大营仅一百多步。
第二天东方刚现鱼肚白,元英得到报告,敌人营垒一夜间在门前拔地而起,顿时目瞪口呆,用手仗猛敲地面,叫道:“怎么这么快!”许多不祥的预感一鼓脑地涌上心头。
钟离守城将士得知援军赶到,更加充满斗志,把城池武装到俨然就是铜墙铁壁。
北魏平东将军杨大眼,在军中颇有威名,元英决定打出这张王牌,由他率一万人的骑兵部队,进攻邵阳洲上的萧梁前进基地。
杨大眼确实勇冠三军,所到之处尽皆摧毁,韦睿于是模仿起了刘裕当年的手段,让人把战车全都集合起来结成圆阵,抵御魏军铁骑,实施防守反击。
杨大眼集中军力包围梁军的战车群,却找不到丝毫破绽,试探了数次都碰了钉子,韦睿眼见敌人攻势放缓,当即下令两千张强弓同时发作,魏军人马瞬间跌倒大片,杨大眼的右臂也受到重创,被迫向后撤退。
这次交锋更让魏军心生退意,萧衍摇控指挥,下诏让曹景宗和韦睿乘胜发动火攻,韦睿攻南桥,曹景宗攻北桥,一举击溃魏军。
3月间,淮水暴涨六七尺,梁军的优势越发明显,韦睿让部将冯道根、裴邃、李文钊,乘战舰先行出动,攻击北魏留在邵阳洲上的残余部队,全都屠杀一净,另派小艇装载野草,灌满膏油,用来焚烧大桥。
狂风一起,江上烟尘直冲霄汉,天地为之变色,梁军敢死队奋勇而上,拔除木栅拒马,猛砍桥梁,借着湍急的水势,大桥与木栅拒马很快被冲到下游。
元英看到淮河大桥中断,立刻放弃城垒,自己脱身逃走,杨大眼接着纵火焚烧大营撤退,其他营垒也纷纷溃散,丢盔弃甲,四散狂奔。
大势基本确定,韦睿派人通知城中的昌义之,昌义之一时悲喜交加,连连叫道:“再生!再生!”
萧梁大军一路追到岁水,杀伤数万人,元英单人匹马逃回梁城。
于是这场南北大战就这样落下帷幕,事后萧衍下诏增加曹景宗和韦睿封爵的采邑,昌义之等人也受到奖赏。
元英则难免受到处罚,北魏官员指控元英计划错误、萧宝寅不能坚守淮河大桥,都应判处死刑。
507年8月12日,元恪下诏免除元英和萧宝寅的死罪,但在贵族户籍中删除名字,贬为平民,杨大眼则贬到营州当普通士兵。
(本章完)
506年10月,北魏南征军统帅元英,一连攻克数城,直抵钟离城下,元恪下诏让邢峦迅速与其会师,准备吊打萧梁。
但邢峦却并不看好,上疏说:“南方军队在野战上虽然不是我们的对手,但守卫城池的能力仍绰绰有余,现在我们派出全国精锐进攻钟离,就算得到它,我们还要考虑粮秣不继和难以久守的问题,用士卒的生命换取这许多问题,实在得不偿失。
而且南征已有两季,将士们疲惫倦怠,死亡伤残的情形也非常严重,虽然我们是乘胜追击,可是实质上我们没有更多可用的兵力。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恢复战前状态,安抚各州人民,等到以后再度出兵,江东的弱点不怕以后没有。”
元恪正在兴头上,当然不同意,下诏说:“渡淮河南下,与元英互相支援,先前已发布指令,怎么能允许你徘徊逗留,到今天才提出这项请求,请迅速进军!”
邢峦仍不放弃,又上疏:“现在中山王攻击钟离,实在让人困惑。如果不考虑自身安全,而采取冒险行动,则应直接袭击广陵,出其不意,一旦成功也说不定,可是如果认为只用八十天的食粮,就可夺取钟离,我简直想都不敢想。
他们固守坚城,拒绝出战,护城河既宽且深,不可能填平,我们在城下白白消耗到明年春天,如果派我前往,又从何处得到粮秣?夏季出动的大军没有携带冬季衣服,万一遇到结冰降雪,天气转寒,用什么解决这项困难?我宁愿负起怯懦不敢进军的嘲讽,也不愿承担平白出军损兵折将的罪名。
钟离是天然要塞,政府高级官员人人皆知,如果城中有内应或有埋伏,或许可能成功,如果城中没有内应,又没有埋伏,我断言绝不可能攻克,如果相信我的陈述,请准许我停止前进,如果认为我畏惧战争,则我愿交还我所率领的东征兵团,请准予全都移付中山王,由他指挥调度,我以个人的身份,单身匹马追随中山王左右。
我当过很多次大军统帅,深知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我既已认为困难,不应该勉强派我执行我认为困难的事。”
元恪考虑到邢峦在西部战场上屡建大功,不便对其惩罚,于是下诏让他回京,另让镇东将军萧宝寅与元英会师,共同包围钟离。
萧衍也很重视此次交锋,于11月4日,派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官曹景宗,率各军22万人,北上增援。
次年正月,钟离大战正式展开。
北魏中山王元英,会同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武装战士数十万,猛攻钟离,
钟离城北就是淮河,北魏在邵阳洲两岸建立大桥,树立木栅拒马,宽达数百步,横跨淮河,元英在南岸攻城,杨大眼在北岸另筑城垒,督运粮秣,两处人马有数十万之多,对钟离实施轮番猛攻。
此时城中守军不过三千人,但将士们知道援军很快赶到,所以斗志昂扬,守将北徐州督导官昌义之,亲自率领士卒进行坚强抵抗。
护城河虽然宽广,愣是被魏军强行填平,元英下令用冲车猛撞城墙,另派一轮接着一轮的士兵抢登城头。
魏军起初还是很兴奋的,但没过多久,冲车不起作用,城头又登不上去,唯一只是让城外的尸体越积越多而已,且几乎全是魏军的尸体,士卒们不禁开始气馁,每天数十波攻击全都无功而返。
2月,元恪意识到长期僵持对己方不利,于是让元英回军,元英又恼又恨,上疏说:“我的志向是歼灭贼寇,想不到天公不作美,自月初开始就阴雨不止,阻挠了军事行动,如果三月间可以放晴,一定可以攻克城池,请再给我延长些时日。”
元恪用诏书回说:“南方的气候像蒸笼一样,土地潮湿,不可久留,势必把钟离夺到手,是将军的深谋远略,可是大军在外已久,筋疲力尽,也是政府的忧虑。”
元英仍上疏坚称可以成功,元恪便派步兵指挥官范绍,到前线观察具体情形,看是否真的如元英预期那么顺利,但当范绍看到了钟离城墙之坚固,不禁望而生畏,力劝元英撤退。
元英仍然拒绝,打定主意做出一番惊世伟业。
与此同时,萧梁的援军陆续抵达,豫州督导官韦睿,从合肥直接向北进发,穿过阴陵沼泽地带,遇到山涧或深谷,就在两山之间兴建吊桥渡过,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前线。
同行的将领对魏军的声势颇感畏惧,都劝韦睿把速度放慢,最好等钟离陷落再赶到才好,那就不用交战了,直接就可安然退回,毕竟钟离实在岌岌可危,极有可能就是一盘死棋,根本不值得援救。
韦睿愤然说道:“钟离情势危急,守军挖掘地穴居住,身背门板挑水,我们飞车奔马前去营救,都恐怕来不及,怎么可以故意把速度放慢!”
将士们口服心不服,背地里仍有不少怨言,韦睿安抚他们说话:“魏军那一套在我预料之中,不要担心,此战必能马到成功。”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曹景宗和韦睿更赶到邵阳洲,在大营前20里处,连夜挖出长沟,把小岛截成东西两半,树立木栅拒马,然后用挖掘出来的泥土建筑城垒,距北魏大营仅一百多步。
第二天东方刚现鱼肚白,元英得到报告,敌人营垒一夜间在门前拔地而起,顿时目瞪口呆,用手仗猛敲地面,叫道:“怎么这么快!”许多不祥的预感一鼓脑地涌上心头。
钟离守城将士得知援军赶到,更加充满斗志,把城池武装到俨然就是铜墙铁壁。
北魏平东将军杨大眼,在军中颇有威名,元英决定打出这张王牌,由他率一万人的骑兵部队,进攻邵阳洲上的萧梁前进基地。
杨大眼确实勇冠三军,所到之处尽皆摧毁,韦睿于是模仿起了刘裕当年的手段,让人把战车全都集合起来结成圆阵,抵御魏军铁骑,实施防守反击。
杨大眼集中军力包围梁军的战车群,却找不到丝毫破绽,试探了数次都碰了钉子,韦睿眼见敌人攻势放缓,当即下令两千张强弓同时发作,魏军人马瞬间跌倒大片,杨大眼的右臂也受到重创,被迫向后撤退。
这次交锋更让魏军心生退意,萧衍摇控指挥,下诏让曹景宗和韦睿乘胜发动火攻,韦睿攻南桥,曹景宗攻北桥,一举击溃魏军。
3月间,淮水暴涨六七尺,梁军的优势越发明显,韦睿让部将冯道根、裴邃、李文钊,乘战舰先行出动,攻击北魏留在邵阳洲上的残余部队,全都屠杀一净,另派小艇装载野草,灌满膏油,用来焚烧大桥。
狂风一起,江上烟尘直冲霄汉,天地为之变色,梁军敢死队奋勇而上,拔除木栅拒马,猛砍桥梁,借着湍急的水势,大桥与木栅拒马很快被冲到下游。
元英看到淮河大桥中断,立刻放弃城垒,自己脱身逃走,杨大眼接着纵火焚烧大营撤退,其他营垒也纷纷溃散,丢盔弃甲,四散狂奔。
大势基本确定,韦睿派人通知城中的昌义之,昌义之一时悲喜交加,连连叫道:“再生!再生!”
萧梁大军一路追到岁水,杀伤数万人,元英单人匹马逃回梁城。
于是这场南北大战就这样落下帷幕,事后萧衍下诏增加曹景宗和韦睿封爵的采邑,昌义之等人也受到奖赏。
元英则难免受到处罚,北魏官员指控元英计划错误、萧宝寅不能坚守淮河大桥,都应判处死刑。
507年8月12日,元恪下诏免除元英和萧宝寅的死罪,但在贵族户籍中删除名字,贬为平民,杨大眼则贬到营州当普通士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