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门庭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晁盖、吴用、董平三人皆知不能跟着李处温一条道走到黑,夺了燕京城献给大宋。
晁盖撮着双手,拿眼望着吴用,口中问道:“军师,那李处温父子兄弟身居高位,权势遮天,你我几人是寄居辽国的客将,如何斗得过他?莫如你我兄弟在此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若他真要带着大辽投宋,你我兄弟带兵一走了之?”
董平却说道:“李处温虽是宰相,不过也是一介读书人而已,懂得甚么领兵作战?不如哥哥与小弟尽起本部兵马,袭杀了那李处温,将他的狗头交给皇帝,也是大功一件!”
吴用却摇了摇头,对晁盖与董平说道:“二位兄弟,我等不能静观其变,也无法独自袭杀那李处温。
我等静观其变,那李处温掌控辽国后,必不肯与我等干休,即使我等要走,四面都是敌人,未必能够走脱。
何况我等也在辽国经营了一些时日,方有今日之地盘,岂可轻易丢弃?
但只凭我等的实力,也扳不倒那宰相李处温。
李处温派遣小生前来,只让小生带话,却未有只言片语的书信。无凭无据之下,我等几个宋人客将如何取信皇帝,告倒根深叶茂的李处温家族?
况且我等师出无名,被李处温反告一状,十之八九会被诬陷为叛乱。燕京城的兵马不少,以我等檀州的军马,只恐难以战胜李处温。
更何况,真被诬为叛军,这檀州的军马也未必全都会听从我等的号令。
惟今之计,我等只有改投门庭,投靠李处温的政敌,利用辽国的内斗,才能将他投宋的企图扼杀!”
晁盖闻言,对吴用问道:“军师,谁人可以对抗李处温,你可是心中已有人选?”
吴用笑道:“哥哥,你怎地忘了四军大王萧干?小生听闻那萧大王可是极其欣赏哥哥与董平兄弟的勇武呀!
那萧大王身为四军大王,手握强兵,在朝中的地位不亚于宰相李处温。他又是奚人,与契丹人休戚与共,必不肯与汉官李处温之流一起投宋。
如今我等不如向驻军白沟的四军大王萧干告密,帮他击败李处温的阴谋。”
吴用一语惊醒梦中人,晁盖与董平恍然大悟。
仔细一寻思,在这辽国,了解并赏识自己两兄弟的,就只有宰相李处温与四军大王萧干二人。如今要背叛李处温,最该投靠的人正是萧大王啊!
三人彼此交流了一下眼色,就此下定决心,投靠萧干,揭发李处温的密谋。
“军师,我等兄弟共举大事,你为何不让一清先生同来?倘若那李处温事发时,一清先生还在他身边,萧大王平乱可是刀剑无眼啊!”
晁盖对兄弟比较厚道,顿时想起公孙胜是李处温的人,不禁对公孙胜的处境有几分担忧。
“公孙先生在济州救了我等一命,此番我等也得帮公孙先生脱险。”
董平这厮也难得的讲了一次义气。
吴用无奈地说道:“晁盖哥哥,董平兄弟,一清先生是自家兄弟,小生当然是要帮他的。只是,时机不到啊!
不是小生多心,一清先生毕竟是李处温培养的心腹,他与李处温的交情只怕比与我梁山泊众兄弟更深!
我等兄弟要反那李处温,实不敢让他提前知晓。哥哥,只能事成之后再设法营救一清先生了。”
晁盖听了吴用之言,只觉梁山泊上的老兄弟现在各为其主,让人心中好不难受。
不过,吴用说得显然在理,晁盖对于吴用隐瞒公孙胜的举动也无可厚非。
至于董平,方才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而已。毕竟公孙胜是晁盖与吴用的老兄弟,不是他董平的兄弟。
“军师,此刻一清先生何在?他还在山上修道么?”
晁盖随意地问道。
“哥哥,一清先生在李处温府上。小生从李处温府上领命出来时,曾经见到了一清先生。想来那李处温也有秘密任务交给一清先生吧!”
吴用对晁盖如此答道。
李处温与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密谋了一切,但是并没有将所有机密大事都告知吴用、公孙胜等手下人,而是让他们各自分头行事。
所以,吴用不知公孙胜是要去易州联络外援,公孙胜也不清楚吴用是来檀州搬取援兵。
“唉~我等兄弟一场,不可不救一清先生。我等帮萧大王平定叛乱后,一同向萧大王求情,保他一命!”
晁盖对吴用与董平嘱咐道。
“晁盖哥哥,理当如此!”
吴用与董平异口同声的应道。
“哥哥,此事须得盯紧了何涛,嘱咐他不可提前告知何清,以免消息泄露出去。”
何涛现在也是自家兄弟,晁盖等人也不想瞒他。可是何涛的弟弟何清还跟在公孙胜身边,吴用不得不多提醒一下。
“军师放心,何涛兄弟是晓得轻重之人。”
晁盖信誓旦旦地说道。
何涛跟随晁盖与董平二人驻守檀州后,发挥出了他的才干,正领着人翻山越岭地侦查消息,联络奚人,现今已然成为晁盖手下的得力干将。
相处得久了,晁盖对何涛也是信任有加。
“如此就好,我三人须得有一人赶去白沟,将李处温之事密报给四军大王萧干……”
晁盖三人商议后,决定由董平帯一队人马潜行绕过燕京城,去往涿州和易州的前线向萧干告密。董平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这长途跋涉之事,非他莫属。
吴用则留在晁盖身边,继续担任军师之职,辅佐晁盖更好地掌控檀州的这支军马,等待四军大王萧干的命令。
三人商议完毕后,董平立即选了二十个精悍的手下跟着自己,统统换了便服,骑上快马出城而去。
……
辽国建福元年六月二十三日,在燕京城南瑶池殿养病的天锡皇帝耶律淳病危,召集朝中重臣及契丹贵族齐赴南瑶池殿,欲托付后事。
宰相李处温得到医官传递的消息,早早地就来到了南瑶池殿探望皇帝的病情。
确认六十岁的老皇帝耶律淳已经药石无效,处于弥留之际时,李处温一边催促宫中之人按照皇帝旨意召集群臣,一边寻了个由头帯着儿子李奭离开了瑶池殿,直接回到自己的府里。
晁盖、吴用、董平三人皆知不能跟着李处温一条道走到黑,夺了燕京城献给大宋。
晁盖撮着双手,拿眼望着吴用,口中问道:“军师,那李处温父子兄弟身居高位,权势遮天,你我几人是寄居辽国的客将,如何斗得过他?莫如你我兄弟在此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若他真要带着大辽投宋,你我兄弟带兵一走了之?”
董平却说道:“李处温虽是宰相,不过也是一介读书人而已,懂得甚么领兵作战?不如哥哥与小弟尽起本部兵马,袭杀了那李处温,将他的狗头交给皇帝,也是大功一件!”
吴用却摇了摇头,对晁盖与董平说道:“二位兄弟,我等不能静观其变,也无法独自袭杀那李处温。
我等静观其变,那李处温掌控辽国后,必不肯与我等干休,即使我等要走,四面都是敌人,未必能够走脱。
何况我等也在辽国经营了一些时日,方有今日之地盘,岂可轻易丢弃?
但只凭我等的实力,也扳不倒那宰相李处温。
李处温派遣小生前来,只让小生带话,却未有只言片语的书信。无凭无据之下,我等几个宋人客将如何取信皇帝,告倒根深叶茂的李处温家族?
况且我等师出无名,被李处温反告一状,十之八九会被诬陷为叛乱。燕京城的兵马不少,以我等檀州的军马,只恐难以战胜李处温。
更何况,真被诬为叛军,这檀州的军马也未必全都会听从我等的号令。
惟今之计,我等只有改投门庭,投靠李处温的政敌,利用辽国的内斗,才能将他投宋的企图扼杀!”
晁盖闻言,对吴用问道:“军师,谁人可以对抗李处温,你可是心中已有人选?”
吴用笑道:“哥哥,你怎地忘了四军大王萧干?小生听闻那萧大王可是极其欣赏哥哥与董平兄弟的勇武呀!
那萧大王身为四军大王,手握强兵,在朝中的地位不亚于宰相李处温。他又是奚人,与契丹人休戚与共,必不肯与汉官李处温之流一起投宋。
如今我等不如向驻军白沟的四军大王萧干告密,帮他击败李处温的阴谋。”
吴用一语惊醒梦中人,晁盖与董平恍然大悟。
仔细一寻思,在这辽国,了解并赏识自己两兄弟的,就只有宰相李处温与四军大王萧干二人。如今要背叛李处温,最该投靠的人正是萧大王啊!
三人彼此交流了一下眼色,就此下定决心,投靠萧干,揭发李处温的密谋。
“军师,我等兄弟共举大事,你为何不让一清先生同来?倘若那李处温事发时,一清先生还在他身边,萧大王平乱可是刀剑无眼啊!”
晁盖对兄弟比较厚道,顿时想起公孙胜是李处温的人,不禁对公孙胜的处境有几分担忧。
“公孙先生在济州救了我等一命,此番我等也得帮公孙先生脱险。”
董平这厮也难得的讲了一次义气。
吴用无奈地说道:“晁盖哥哥,董平兄弟,一清先生是自家兄弟,小生当然是要帮他的。只是,时机不到啊!
不是小生多心,一清先生毕竟是李处温培养的心腹,他与李处温的交情只怕比与我梁山泊众兄弟更深!
我等兄弟要反那李处温,实不敢让他提前知晓。哥哥,只能事成之后再设法营救一清先生了。”
晁盖听了吴用之言,只觉梁山泊上的老兄弟现在各为其主,让人心中好不难受。
不过,吴用说得显然在理,晁盖对于吴用隐瞒公孙胜的举动也无可厚非。
至于董平,方才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而已。毕竟公孙胜是晁盖与吴用的老兄弟,不是他董平的兄弟。
“军师,此刻一清先生何在?他还在山上修道么?”
晁盖随意地问道。
“哥哥,一清先生在李处温府上。小生从李处温府上领命出来时,曾经见到了一清先生。想来那李处温也有秘密任务交给一清先生吧!”
吴用对晁盖如此答道。
李处温与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密谋了一切,但是并没有将所有机密大事都告知吴用、公孙胜等手下人,而是让他们各自分头行事。
所以,吴用不知公孙胜是要去易州联络外援,公孙胜也不清楚吴用是来檀州搬取援兵。
“唉~我等兄弟一场,不可不救一清先生。我等帮萧大王平定叛乱后,一同向萧大王求情,保他一命!”
晁盖对吴用与董平嘱咐道。
“晁盖哥哥,理当如此!”
吴用与董平异口同声的应道。
“哥哥,此事须得盯紧了何涛,嘱咐他不可提前告知何清,以免消息泄露出去。”
何涛现在也是自家兄弟,晁盖等人也不想瞒他。可是何涛的弟弟何清还跟在公孙胜身边,吴用不得不多提醒一下。
“军师放心,何涛兄弟是晓得轻重之人。”
晁盖信誓旦旦地说道。
何涛跟随晁盖与董平二人驻守檀州后,发挥出了他的才干,正领着人翻山越岭地侦查消息,联络奚人,现今已然成为晁盖手下的得力干将。
相处得久了,晁盖对何涛也是信任有加。
“如此就好,我三人须得有一人赶去白沟,将李处温之事密报给四军大王萧干……”
晁盖三人商议后,决定由董平帯一队人马潜行绕过燕京城,去往涿州和易州的前线向萧干告密。董平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这长途跋涉之事,非他莫属。
吴用则留在晁盖身边,继续担任军师之职,辅佐晁盖更好地掌控檀州的这支军马,等待四军大王萧干的命令。
三人商议完毕后,董平立即选了二十个精悍的手下跟着自己,统统换了便服,骑上快马出城而去。
……
辽国建福元年六月二十三日,在燕京城南瑶池殿养病的天锡皇帝耶律淳病危,召集朝中重臣及契丹贵族齐赴南瑶池殿,欲托付后事。
宰相李处温得到医官传递的消息,早早地就来到了南瑶池殿探望皇帝的病情。
确认六十岁的老皇帝耶律淳已经药石无效,处于弥留之际时,李处温一边催促宫中之人按照皇帝旨意召集群臣,一边寻了个由头帯着儿子李奭离开了瑶池殿,直接回到自己的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