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第018章 娘家舅舅,药材行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爹爹回来啦!”
院子里立即跑出来两个半大的小子,一人与她差不多大小,一人七、八岁左右。
梅涣青一人给了一颗糖,又摸了摸他们的脑袋,说道:“边上玩去。”
两个孩子得了糖,立即跑开了。
两个小子跑开后,一个十四岁左右的少年走上前来,恭敬地喊了声“爹爹”,又伸手接过了梅涣青肩上的担子。
顾乔先前来的时候就看到这少年在院子里晒药材,正是她的表兄梅执恕。
只是另外两个小子,大的那个叫梅执勇,小的那个她娘也不知道叫什么,而那老太婆根本就没有介绍,直接把她们赶走了。
“小妹,这是执恕。执恕,这是你姑姑,还有你表妹巧儿。”梅涣青郑重地朝自己的长子介绍道,并要求他喊人。
梅执恕立即行了一礼,喊道:“姑姑好,巧儿妹妹好。”
顾乔略微点头致意,喊了一声表哥。
这在这时——
“哟,儿子回来了!”那老太婆见梅涣青挑着箩筐回来,立即高兴地喊道,等见了他身后的梅氏,一张脸转瞬拉了下来,“你怎么还没走?”
“三伯母。”
“三外祖母。”顾乔跟着梅氏重新给老太婆见了礼。
“娘,小妹难得回来,您说什么呢!田慧,给我端一壶水来,赶了半天路,渴死我了。”梅涣青说道。
他喊的那田慧,正是他的妻子田氏。
自家相公要水,田氏自然不敢耽误,立即拎了水壶过来。
梅涣青也不让她难做,自己接了水壶,给梅氏和顾乔倒了水。
老太婆不喜,却也不好对自己儿子发怒,只耷拉着个嘴角,坐在堂屋里不吭气。
田氏则站在梅涣青后面,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
顾乔疑惑,生了三个儿子,在古代不应该腰杆很直吗?怎么她这舅母……
她算看出来了,她这个舅母比她娘更受封建思想毒害得深,既害怕婆婆,也害怕自家相公。
哎。
不过梅涣青这个堂舅舅倒是真的对母亲很好。
两人言语间,顾乔得知,原来当年梅氏生产,竟然还是梅涣青求了产婆去,如果没有梅涣青这个娘家舅舅的帮忙,恐怕当年梅氏会一尸两命。
而且当年赵王对人口流动管得极严,梅涣青那次去顾家村,说是冒着砍头的风险都不为过。
后来梅涣青就没再与她们家走动,一是战争年代走动不便,二来也是因为家中老母施压。
顾乔在脑海里想了想,好像今年年初赵王兵败后,梅涣青还来找过梅氏一次。
但那时候的顾巧儿怯懦无比,只敢躲在屋子里偷看,所以印象不深。
这样看来,这真是个好舅舅啊。
这让她那颗被人情冷暖伤透的心,又立马活了过来。
“小妹此次前来,可是有什么事?”唠了半天家常后,梅涣青终于切入正题。
“涣青哥哥,我家和村里犁地的那人结了仇怨,眼下就要开春播种,那人不愿意为我家犁地,所以我想来问问,村里有没有养牛的人家,能够帮一帮忙。”梅氏讲道。
“没有。”老太婆一口否定。
梅涣青皱起了眉头,扫了他娘一眼。
“看什么看,你娘我说的又不是假话。村里就你大堂哥和你三叔祖家有牛,这两天牛都下了田,各家各户也都约好了时间。大家都打算好好耙田,精耕细种,多些收成。你去问问,你大堂哥和你三叔祖家还能腾出时间不?”
老太婆说完又抬起了鼻孔看人。
梅涣青了解自己母亲,她性格鲁直,虽然不待见小妹,却也不屑于在这些地方撒谎。
“这……”梅涣青立即犯了难,他不禁皱眉深思,过了许久叹了口气,不禁问梅氏,“你家怎么会与那养牛户结怨?”
“这,说来话长。”梅氏眉头轻蹙,如烟雨笼轻愁。
老太婆杨氏最见不得她这柔弱模样,不禁讽刺道:“她这软弱模样,哪里是结怨,只怕被欺负了不说。”
梅氏立即眼眶微红。
顾乔却不禁高看了这老太婆一眼,看人挺准的嘛!而且话里话外,并不是责怪梅氏,而是有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
她不禁认真地打量起杨氏来,只是杨氏依旧只留给她两个鼻孔。
梅涣青叹了口气,略微沉吟,想了半天然后吸了口气,讲道:“要不我想想办法,我还认识罗家村的人,他们村有养牛大户,我去问问。”
“罗家村?我认识罗庆叔叔,是他们家吗?”顾乔立即站了出来,问道,“舅舅认识罗庆叔叔吗?”
“哟,你认识?”
“嗯,我和奶奶坐过他的牛车!”
“这样?要不我明天去帮你们问问吧。”梅涣青说道,眼见他娘又要出声制止,他连忙补充,“正好,我也要是去罗家村收药材。”
“收药材?”梅氏惊讶。
“我以前跟着父亲在山上打猎,多少认识一些药材。家里全是些半大小子,下田又帮不了太多忙,却个个要张嘴吃饭,所以在闲暇之余,总得找点其他谋生的路子。这不,我负责从各村收药,然后贩给回春堂。”梅涣青回道。
梅氏遂点头。
“那我们就约在明日辰时吧,早去早回。”
既然说定了时间,梅氏也知道自己不遭人待见,遂拒绝了梅涣青留她吃饭的邀请,带着顾乔往家里赶。
回到村里的时候,已是酉时初。
顾乔和梅氏刚进村,就看到一群摇头摆尾的小鸭子正嘎嘎叫着从田埂上翻过去,然后往她家的方向游去。
“娘,快看!”顾乔惊异,“鸭子是不是会自己回家了?”
“好像是的呢。”
母女俩相携着往家的方向走去,然后果然看到鸭子上了岸,在田埂上甩掉身上的水珠,然后一只接一只地朝院门的方向赶去。
顾乔和梅氏连忙加快脚步,赶在鸭子进门后不久进了院子。
进家后,顾乔直奔粮仓,然后弯腰打量,就看到鸭子们正卧在干草上,用嘴梳理着身上的羽毛。
“爹爹回来啦!”
院子里立即跑出来两个半大的小子,一人与她差不多大小,一人七、八岁左右。
梅涣青一人给了一颗糖,又摸了摸他们的脑袋,说道:“边上玩去。”
两个孩子得了糖,立即跑开了。
两个小子跑开后,一个十四岁左右的少年走上前来,恭敬地喊了声“爹爹”,又伸手接过了梅涣青肩上的担子。
顾乔先前来的时候就看到这少年在院子里晒药材,正是她的表兄梅执恕。
只是另外两个小子,大的那个叫梅执勇,小的那个她娘也不知道叫什么,而那老太婆根本就没有介绍,直接把她们赶走了。
“小妹,这是执恕。执恕,这是你姑姑,还有你表妹巧儿。”梅涣青郑重地朝自己的长子介绍道,并要求他喊人。
梅执恕立即行了一礼,喊道:“姑姑好,巧儿妹妹好。”
顾乔略微点头致意,喊了一声表哥。
这在这时——
“哟,儿子回来了!”那老太婆见梅涣青挑着箩筐回来,立即高兴地喊道,等见了他身后的梅氏,一张脸转瞬拉了下来,“你怎么还没走?”
“三伯母。”
“三外祖母。”顾乔跟着梅氏重新给老太婆见了礼。
“娘,小妹难得回来,您说什么呢!田慧,给我端一壶水来,赶了半天路,渴死我了。”梅涣青说道。
他喊的那田慧,正是他的妻子田氏。
自家相公要水,田氏自然不敢耽误,立即拎了水壶过来。
梅涣青也不让她难做,自己接了水壶,给梅氏和顾乔倒了水。
老太婆不喜,却也不好对自己儿子发怒,只耷拉着个嘴角,坐在堂屋里不吭气。
田氏则站在梅涣青后面,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
顾乔疑惑,生了三个儿子,在古代不应该腰杆很直吗?怎么她这舅母……
她算看出来了,她这个舅母比她娘更受封建思想毒害得深,既害怕婆婆,也害怕自家相公。
哎。
不过梅涣青这个堂舅舅倒是真的对母亲很好。
两人言语间,顾乔得知,原来当年梅氏生产,竟然还是梅涣青求了产婆去,如果没有梅涣青这个娘家舅舅的帮忙,恐怕当年梅氏会一尸两命。
而且当年赵王对人口流动管得极严,梅涣青那次去顾家村,说是冒着砍头的风险都不为过。
后来梅涣青就没再与她们家走动,一是战争年代走动不便,二来也是因为家中老母施压。
顾乔在脑海里想了想,好像今年年初赵王兵败后,梅涣青还来找过梅氏一次。
但那时候的顾巧儿怯懦无比,只敢躲在屋子里偷看,所以印象不深。
这样看来,这真是个好舅舅啊。
这让她那颗被人情冷暖伤透的心,又立马活了过来。
“小妹此次前来,可是有什么事?”唠了半天家常后,梅涣青终于切入正题。
“涣青哥哥,我家和村里犁地的那人结了仇怨,眼下就要开春播种,那人不愿意为我家犁地,所以我想来问问,村里有没有养牛的人家,能够帮一帮忙。”梅氏讲道。
“没有。”老太婆一口否定。
梅涣青皱起了眉头,扫了他娘一眼。
“看什么看,你娘我说的又不是假话。村里就你大堂哥和你三叔祖家有牛,这两天牛都下了田,各家各户也都约好了时间。大家都打算好好耙田,精耕细种,多些收成。你去问问,你大堂哥和你三叔祖家还能腾出时间不?”
老太婆说完又抬起了鼻孔看人。
梅涣青了解自己母亲,她性格鲁直,虽然不待见小妹,却也不屑于在这些地方撒谎。
“这……”梅涣青立即犯了难,他不禁皱眉深思,过了许久叹了口气,不禁问梅氏,“你家怎么会与那养牛户结怨?”
“这,说来话长。”梅氏眉头轻蹙,如烟雨笼轻愁。
老太婆杨氏最见不得她这柔弱模样,不禁讽刺道:“她这软弱模样,哪里是结怨,只怕被欺负了不说。”
梅氏立即眼眶微红。
顾乔却不禁高看了这老太婆一眼,看人挺准的嘛!而且话里话外,并不是责怪梅氏,而是有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
她不禁认真地打量起杨氏来,只是杨氏依旧只留给她两个鼻孔。
梅涣青叹了口气,略微沉吟,想了半天然后吸了口气,讲道:“要不我想想办法,我还认识罗家村的人,他们村有养牛大户,我去问问。”
“罗家村?我认识罗庆叔叔,是他们家吗?”顾乔立即站了出来,问道,“舅舅认识罗庆叔叔吗?”
“哟,你认识?”
“嗯,我和奶奶坐过他的牛车!”
“这样?要不我明天去帮你们问问吧。”梅涣青说道,眼见他娘又要出声制止,他连忙补充,“正好,我也要是去罗家村收药材。”
“收药材?”梅氏惊讶。
“我以前跟着父亲在山上打猎,多少认识一些药材。家里全是些半大小子,下田又帮不了太多忙,却个个要张嘴吃饭,所以在闲暇之余,总得找点其他谋生的路子。这不,我负责从各村收药,然后贩给回春堂。”梅涣青回道。
梅氏遂点头。
“那我们就约在明日辰时吧,早去早回。”
既然说定了时间,梅氏也知道自己不遭人待见,遂拒绝了梅涣青留她吃饭的邀请,带着顾乔往家里赶。
回到村里的时候,已是酉时初。
顾乔和梅氏刚进村,就看到一群摇头摆尾的小鸭子正嘎嘎叫着从田埂上翻过去,然后往她家的方向游去。
“娘,快看!”顾乔惊异,“鸭子是不是会自己回家了?”
“好像是的呢。”
母女俩相携着往家的方向走去,然后果然看到鸭子上了岸,在田埂上甩掉身上的水珠,然后一只接一只地朝院门的方向赶去。
顾乔和梅氏连忙加快脚步,赶在鸭子进门后不久进了院子。
进家后,顾乔直奔粮仓,然后弯腰打量,就看到鸭子们正卧在干草上,用嘴梳理着身上的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