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只葫芦引发的血案(上)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少袆和高阳莒对傅一搏和苏九文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告之稍后会带领乡村父老举办宴会以示庆祝。
如此热烈和盛情让傅一搏和苏九文预料不到,想要推脱却又不敢随意做主,只好侧头望向沈襄。
古城村早已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之后尚未有过什么像样的宴会欢聚过。沈襄知道,少袆和高阳莒对傅一搏和苏九文的到来如此隆重对待,一是想让村子里欢聚一下,二来也是要表示一下对沈襄的谢意。
想到这里,沈襄微微点头让二人同意。
看到先生同意,傅一搏和苏九文也只好躬身向少袆表示了感谢。
表明了村子里的想法,少袆和高阳莒就不在打扰沈襄与两位学生相逢,面带高兴的返回村里。
再少袆和高阳莒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们二人看到沈襄挽着两位学生走进土地庙,看到傅一搏和苏九文恭敬中带着眷慕的样子,少袆和高阳莒不禁都有些怪怪的感觉。
沈襄是先生,是身怀大本事大神通的能人,可他的外貌却仅是一个少年的样子。而傅一搏和苏九文口口声声说的先生的弟子,甚至表露出来的样子少袆和高阳莒也看得出,绝对真的是沈襄的弟子。那份初见的欢喜、喜极而泣的泪水以及看向沈襄时目光中的崇敬,这些绝对都不是想装就能装出来的。
可是,让两个高大粗壮一副三十而立的中年人,跪倒在一位不到二十的少年的怀中,凄凄惨惨戚戚的啼叫,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尤其到后来,从这两位中年人看向少年人的目光中少袆和高阳莒分明看出,那里有一丝孩子看向父母的眷慕之情。
这,这更是让人接受不了。
“高阳兄,我怎么老是感觉怪怪的样子呢!”
少袆返回村子的路上,心中老是感觉不大对劲的样子,忍不住向高阳莒问道。
“我知道你想什么,其实没有什么不对劲的。”高阳莒笑了一下,指了指自己鬓角发梢道:“沈先生来到古城村已经,嗯,应该有八年了吧。”
“嗯,有八年了。”少袆心中默默算了一下,点点头道:“我记得少典第一次见到沈先生的时候才仅仅十二岁,今年他已经二十整了,时间过得可是真快呀,前几天中卫府还曾来人说,少典进入殿试,考上状元的希望很大。”
说着他嘴角流出一丝欣喜的笑意。
“嗯,少典的确不错,是快读书的料。”
高阳莒也赞了一句,随即停下了脚步。紧跟着少袆也停住了脚步,迷惑的看着高阳莒。
“少袆兄,八年过去了,你可还记得初见沈先生时,沈先生的样子。”
高阳莒盯着少袆笑了一下。
“啊,当然记得。”少袆楞了一下,随即脸上微微变色,骇然叫了一声:“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八年前沈先生就是这幅模样,八年后沈先生还是这幅模样。这怎么可能,十几岁的人经过八年竟然一点未变。”
高阳莒微微点头道:“不错,八年的时间过去了,你我头上已经升起白发了,而这帮淘小子都有当爹的了。可是,沈先生竟然一点都未变,甚至连他身上那套道袍都还是原来那件。唉....”
高阳莒一声轻叹过后,举步向前走着:“你说,再过几年沈先生的样子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这....”少袆紧忙跟了上去,听到高阳莒的问话时他犹豫了:“这不好说,应该、应该不会有吧??”
“我想也是。”高阳莒点了点头道:“可,再过几年少典和博儿他们却会有,那时他们也应该快三十而立了吧,你说,到那个时候他们看到沈先生会不会喜极而涕跪倒在地?你说他们看到沈先生时双目中会不会带有看到父亲时眷慕之情呢?”
“这.....”少袆迟疑了一下后,苦笑道:“会,典儿对沈先生的仰慕远远在我这个父亲之上。他从十二岁开始就在沈先生身边,接受沈先生的教诲。沈先生,几乎就是他的第二个父亲。”
说完这话,少袆猛然醒悟,随即惊道:“高阳大哥,你不会怀疑他那两个弟子就和典儿一样吧,是沈先生从小教诲他们长大的!!!”
高阳莒脸色略略迟疑后,用力的点了点:“我不是怀疑,应该肯定是这个样子。沈先生是个奇人,绝对不是文人大能这么简单。”
少袆脸色也渐渐凝重,半响才道:“想来也是,可,我真的没有看出来。”
说着说着,少袆和高阳莒的声音渐渐变得细微起来,细微到普通人即使是贴近他们两人身边都听不到。
*********************************
走进土地庙,沈襄欣喜的拉着傅一搏和苏九文做了下来。
“我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哦,对了,来,尝尝我新研制出来的果酒。”
说着沈襄一反手取出两只酒葫芦来。
傅一搏和苏九文一人接过一只酒葫芦,也不客气直接扭开就嘬了两口进肚。
“嗯,先生的酒就是好喝。”
两口果酒进肚,傅一搏和苏九文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灵气暖暖的散入体内,滋养着五脏六腑筋肉骨骼,忍不住的赞了一声。
“呵呵,慢慢喝,喝完还有,这几年没人和我抢酒吃,我备了不少呢。”
沈襄笑笑的又递给两人一人一只。
又接过酒葫芦之后,苏九文呵呵笑了起来:“先生不奇怪我们俩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吗?”
“呵呵,对呀,我还很奇怪的呢,你俩怎么能找到这的。哦,我知道了,你们俩是从帝都过来的。”
沈襄的反应十分快,根本不用掐算就大略的猜到了。
“呵呵,我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先生。”苏九文点了点头,小拍了沈襄一下,随后举起葫芦笑道:“其实还是要感谢它的功劳,我们才能找到先生的。”
“哦,看来还有故事,说来听听。”
沈襄也有些好奇,连忙问道。
看到沈襄十分感兴趣,苏九文也就不卖关子,一五一十的讲给沈襄听。
说起来,其间还真的有故事发生。
傅一搏和苏九文真如沈襄所猜,是从帝都赶到古城村的。能从帝都得到沈襄的消息,自然是他们在帝都遇到少典了。三个人都在帝都能够相遇这不奇怪,而让沈襄奇怪的是,他们遇到少典怎么就能知道少典是他的学生呢?
这就要苏九文举起的葫芦说起了。
少典手中有沈襄送给他的一只酒葫芦,这几乎是沈襄在七八年之间除了书籍外唯一赐给他的可做怀念的东西,平日里少典对它是宝贝的不得了。少典倒是不在意沈襄说的,遇到危险可以救命。他珍惜的仅仅是因为,这是先生送给他的纪念品。
所以,这只葫芦少典放在哪里他都不放心,深怕万一遗失掉。想来想去,最终巴掌大的小葫芦被少典藏在袖子里了。
少典在中卫府解试考取了第一,随即在穰邑府的会试又考取了一个第一。会试过后就是殿试,殿试就要奔赴帝都,从穰邑府到帝都路途遥远,时间紧迫。故此再少典与少回、高阳博、小豹子曲刚商议过后,不回古城村了,直接奔赴帝都。
接连两试第一,就是连中两元了,如果再帝都的殿试再度第一可就成了传说中百年不遇的连中三元。
一个小小的,从来不知书的山野村民竟然接连两试第一,自然在整个邓州扬起轩然大波,并迅疾的从穰邑府一路传扬到了帝都。
高阳莒曾经和沈襄说到过,大宋天朝的文章学问一项都是被士族把持着,贫贱小民根本就是相接触都接触不到的。千百年来不是没有贫贱小民考取过功名,不是没有低贱的下等人进入士族阶层甚至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逐渐的将自己发展成士族。
不过,这样的家族很少很少。考取功名的很多都是有机缘进入士族人眼里的,发展成士族的也是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而少典却是不同,早在他考取解元的时候就有人偷偷的查访过他的底细,查访的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少典,天都山脚下古城村人,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山民,根本就不应该有如此学识,根本就不具有考取功名的资格和实力。
可事实上,少典不但考取了功名,甚至接连考中解元、会元。
这怎么可能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少典一路走来不知道遇到多少人的刁难和诘问。渐渐的,渐渐的,随着少典将一个又一个前来刁难诘问的文人、文士、文豪斩于马下,少典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随着距离帝都越来越近,随着少典的气势越来越盛,敢于出手的人越来越小,渐渐的有人传说,少典具有夺取状元的实力。
一个低贱的山野村民考取了功名不说,竟然还想要折取殿试第一,想要完成那几乎将近两百年都无人完成的连中三元。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在帝都,在少典即将到来之际,不知道有多少士族、有多少豪门摩拳擦掌的想要与少典一决高下。
少袆和高阳莒对傅一搏和苏九文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告之稍后会带领乡村父老举办宴会以示庆祝。
如此热烈和盛情让傅一搏和苏九文预料不到,想要推脱却又不敢随意做主,只好侧头望向沈襄。
古城村早已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之后尚未有过什么像样的宴会欢聚过。沈襄知道,少袆和高阳莒对傅一搏和苏九文的到来如此隆重对待,一是想让村子里欢聚一下,二来也是要表示一下对沈襄的谢意。
想到这里,沈襄微微点头让二人同意。
看到先生同意,傅一搏和苏九文也只好躬身向少袆表示了感谢。
表明了村子里的想法,少袆和高阳莒就不在打扰沈襄与两位学生相逢,面带高兴的返回村里。
再少袆和高阳莒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们二人看到沈襄挽着两位学生走进土地庙,看到傅一搏和苏九文恭敬中带着眷慕的样子,少袆和高阳莒不禁都有些怪怪的感觉。
沈襄是先生,是身怀大本事大神通的能人,可他的外貌却仅是一个少年的样子。而傅一搏和苏九文口口声声说的先生的弟子,甚至表露出来的样子少袆和高阳莒也看得出,绝对真的是沈襄的弟子。那份初见的欢喜、喜极而泣的泪水以及看向沈襄时目光中的崇敬,这些绝对都不是想装就能装出来的。
可是,让两个高大粗壮一副三十而立的中年人,跪倒在一位不到二十的少年的怀中,凄凄惨惨戚戚的啼叫,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尤其到后来,从这两位中年人看向少年人的目光中少袆和高阳莒分明看出,那里有一丝孩子看向父母的眷慕之情。
这,这更是让人接受不了。
“高阳兄,我怎么老是感觉怪怪的样子呢!”
少袆返回村子的路上,心中老是感觉不大对劲的样子,忍不住向高阳莒问道。
“我知道你想什么,其实没有什么不对劲的。”高阳莒笑了一下,指了指自己鬓角发梢道:“沈先生来到古城村已经,嗯,应该有八年了吧。”
“嗯,有八年了。”少袆心中默默算了一下,点点头道:“我记得少典第一次见到沈先生的时候才仅仅十二岁,今年他已经二十整了,时间过得可是真快呀,前几天中卫府还曾来人说,少典进入殿试,考上状元的希望很大。”
说着他嘴角流出一丝欣喜的笑意。
“嗯,少典的确不错,是快读书的料。”
高阳莒也赞了一句,随即停下了脚步。紧跟着少袆也停住了脚步,迷惑的看着高阳莒。
“少袆兄,八年过去了,你可还记得初见沈先生时,沈先生的样子。”
高阳莒盯着少袆笑了一下。
“啊,当然记得。”少袆楞了一下,随即脸上微微变色,骇然叫了一声:“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八年前沈先生就是这幅模样,八年后沈先生还是这幅模样。这怎么可能,十几岁的人经过八年竟然一点未变。”
高阳莒微微点头道:“不错,八年的时间过去了,你我头上已经升起白发了,而这帮淘小子都有当爹的了。可是,沈先生竟然一点都未变,甚至连他身上那套道袍都还是原来那件。唉....”
高阳莒一声轻叹过后,举步向前走着:“你说,再过几年沈先生的样子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这....”少袆紧忙跟了上去,听到高阳莒的问话时他犹豫了:“这不好说,应该、应该不会有吧??”
“我想也是。”高阳莒点了点头道:“可,再过几年少典和博儿他们却会有,那时他们也应该快三十而立了吧,你说,到那个时候他们看到沈先生会不会喜极而涕跪倒在地?你说他们看到沈先生时双目中会不会带有看到父亲时眷慕之情呢?”
“这.....”少袆迟疑了一下后,苦笑道:“会,典儿对沈先生的仰慕远远在我这个父亲之上。他从十二岁开始就在沈先生身边,接受沈先生的教诲。沈先生,几乎就是他的第二个父亲。”
说完这话,少袆猛然醒悟,随即惊道:“高阳大哥,你不会怀疑他那两个弟子就和典儿一样吧,是沈先生从小教诲他们长大的!!!”
高阳莒脸色略略迟疑后,用力的点了点:“我不是怀疑,应该肯定是这个样子。沈先生是个奇人,绝对不是文人大能这么简单。”
少袆脸色也渐渐凝重,半响才道:“想来也是,可,我真的没有看出来。”
说着说着,少袆和高阳莒的声音渐渐变得细微起来,细微到普通人即使是贴近他们两人身边都听不到。
*********************************
走进土地庙,沈襄欣喜的拉着傅一搏和苏九文做了下来。
“我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哦,对了,来,尝尝我新研制出来的果酒。”
说着沈襄一反手取出两只酒葫芦来。
傅一搏和苏九文一人接过一只酒葫芦,也不客气直接扭开就嘬了两口进肚。
“嗯,先生的酒就是好喝。”
两口果酒进肚,傅一搏和苏九文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灵气暖暖的散入体内,滋养着五脏六腑筋肉骨骼,忍不住的赞了一声。
“呵呵,慢慢喝,喝完还有,这几年没人和我抢酒吃,我备了不少呢。”
沈襄笑笑的又递给两人一人一只。
又接过酒葫芦之后,苏九文呵呵笑了起来:“先生不奇怪我们俩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吗?”
“呵呵,对呀,我还很奇怪的呢,你俩怎么能找到这的。哦,我知道了,你们俩是从帝都过来的。”
沈襄的反应十分快,根本不用掐算就大略的猜到了。
“呵呵,我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先生。”苏九文点了点头,小拍了沈襄一下,随后举起葫芦笑道:“其实还是要感谢它的功劳,我们才能找到先生的。”
“哦,看来还有故事,说来听听。”
沈襄也有些好奇,连忙问道。
看到沈襄十分感兴趣,苏九文也就不卖关子,一五一十的讲给沈襄听。
说起来,其间还真的有故事发生。
傅一搏和苏九文真如沈襄所猜,是从帝都赶到古城村的。能从帝都得到沈襄的消息,自然是他们在帝都遇到少典了。三个人都在帝都能够相遇这不奇怪,而让沈襄奇怪的是,他们遇到少典怎么就能知道少典是他的学生呢?
这就要苏九文举起的葫芦说起了。
少典手中有沈襄送给他的一只酒葫芦,这几乎是沈襄在七八年之间除了书籍外唯一赐给他的可做怀念的东西,平日里少典对它是宝贝的不得了。少典倒是不在意沈襄说的,遇到危险可以救命。他珍惜的仅仅是因为,这是先生送给他的纪念品。
所以,这只葫芦少典放在哪里他都不放心,深怕万一遗失掉。想来想去,最终巴掌大的小葫芦被少典藏在袖子里了。
少典在中卫府解试考取了第一,随即在穰邑府的会试又考取了一个第一。会试过后就是殿试,殿试就要奔赴帝都,从穰邑府到帝都路途遥远,时间紧迫。故此再少典与少回、高阳博、小豹子曲刚商议过后,不回古城村了,直接奔赴帝都。
接连两试第一,就是连中两元了,如果再帝都的殿试再度第一可就成了传说中百年不遇的连中三元。
一个小小的,从来不知书的山野村民竟然接连两试第一,自然在整个邓州扬起轩然大波,并迅疾的从穰邑府一路传扬到了帝都。
高阳莒曾经和沈襄说到过,大宋天朝的文章学问一项都是被士族把持着,贫贱小民根本就是相接触都接触不到的。千百年来不是没有贫贱小民考取过功名,不是没有低贱的下等人进入士族阶层甚至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逐渐的将自己发展成士族。
不过,这样的家族很少很少。考取功名的很多都是有机缘进入士族人眼里的,发展成士族的也是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而少典却是不同,早在他考取解元的时候就有人偷偷的查访过他的底细,查访的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少典,天都山脚下古城村人,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山民,根本就不应该有如此学识,根本就不具有考取功名的资格和实力。
可事实上,少典不但考取了功名,甚至接连考中解元、会元。
这怎么可能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少典一路走来不知道遇到多少人的刁难和诘问。渐渐的,渐渐的,随着少典将一个又一个前来刁难诘问的文人、文士、文豪斩于马下,少典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随着距离帝都越来越近,随着少典的气势越来越盛,敢于出手的人越来越小,渐渐的有人传说,少典具有夺取状元的实力。
一个低贱的山野村民考取了功名不说,竟然还想要折取殿试第一,想要完成那几乎将近两百年都无人完成的连中三元。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在帝都,在少典即将到来之际,不知道有多少士族、有多少豪门摩拳擦掌的想要与少典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