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南下平叛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五月,朱温在拿下了邢州、洺州、磁州之后,大军回到了汴州。但是还没等他安稳下来,七月初南边就传来了消息,说是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和淮南的杨行密关系暧昧,像是要搞点什么事。
这个消息立刻就让朱温警惕起来了,北面刚刚平定,他还准备进攻河中,此时南方竟然出了问题,这让他很不舒服。于是决定再会一会淮南的杨行密顺便把赵匡凝收拾一顿。
说起赵匡凝,我觉得这个人应该还算是不错的,最起码按照史书的记载,他是坚定的忠于大唐的。唐末的时候,很少有诸侯向朝廷进奉,但是他还是按照要求每次都准时而且足量的将自己应缴纳的供奉上贡给中央。
到了后来朱温准备称帝的时候,他又坚定的不认可朱温的大梁政权,还吼着要为唐朝李氏报仇,最终被朱温赶到了淮南,后来死在了那里。
而这一次他和杨行密密谋是看到了杨行密的潜力,也就在去年,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冬天,杨行密掘开了淮河,把庞师古的七万大军变成了虾兵蟹将,重创了朱温。这件事之后赵匡凝就开始联系杨行密,希望能够联手对付朱温。
加入他们联盟的还有蔡州奉国军节度使崔宏和河东的李克用,准备找个时间合击朱温。
不过他们的保密工作实在是不怎么样,还没准备好,就被朱温知道了,所以就有了我们开头说的朱温准备发兵进攻忠义军。
不过我们在开始说朱温平定忠义军和奉国军之前,还是要先了解一下这个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忠唐派代表人物。
赵匡凝,蔡州人,父亲是赵德諲。这个赵德諲当时是跟着秦宗权混的,那时候秦宗权还没有投降黄巢,他跟着秦宗权也得到了几个军功,朝廷看他能力不错就让他做了申州(河南信阳)刺史。
后来秦宗权叛变了,派赵德諲向南打,拿下了山南西道也就是忠义军的地盘,他成了山南西道的留后。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888年,赵德諲一看秦宗权成了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跶了,干脆投降了朱温,朱温很高兴一方面向朝廷为他请赏,一方面保留它目前的利益,毕竟山南西道八个州,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从此赵德諲成了当地的土皇帝,而赵匡凝因为有个好老子,出身好,年纪轻轻就成了山南西道忠义军下辖八州之一的唐州(河南泌阳)的刺史。
赵德諲死后,赵匡凝占据忠义军自称忠义军留后,占据八州之地,不过朝廷在这一点上没有为难他,很快就正式任命他为正式的忠义军节度使。
这里解释一下“留后”这个词,留后的来源一般认为是朝中大臣遥领外地职务时,为了兼顾朝中和辖区事物,便在遥领的辖区内设置一个留后,帮助处理辖区内的政务。
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一个村长,他同时还在镇里工作,而且他的工作重心要放在镇里,但是他同时还是一个村长。所以为了管理这个村子,他必须找一个人帮他处理村子里的事务,而这个帮他处理村子里事务的人就是留后。
所以留后一般就是代理官职,不是正式的职位,只在本职长官缺位或者不在的时候设置的一种临时性的官职。
赵匡凝一家两代经营,在这里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而且这个人为人比较好,所以声望很高,在朝中的职位也是一路走高,什么检校太尉、中书令之类的荣誉衔都有一大串。
而且这个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喜欢打扮,当然这也可以说成是对自己的个人形象十分重视。每一次穿衣服的时候都要找人搬一个大镜子前后照着仔细看。要是接见客人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头上有灰尘或者其他东西,立刻示意边上的仆人轻轻拭去。
有人说这个人有洁癖,而且对于个人仪表的重视和对自身个人形象的爱护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
至于他的结局,我们在上面已经说了,因为不承认朱温的大梁政权,结果被朱温赶到了淮南,最终死在了淮南。
以上我们对于赵匡凝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接着说朱温平定忠义军叛乱这件事。
当时的宿州刺史是氏叔琮,距离赵匡凝也比较近,所以朱温就他带兵进攻赵匡凝。
说起氏叔琮,这个人也需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他是后来朱温投降朝廷之后招兵招来的,作战比较英勇,还是个骑兵,打仗的时候可以称得上奋不顾身,所以提升很快。而在当时他被任命为宿州的刺史,此后还有升降,但是后来在进攻李克用的时候,表现十分出彩。算是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只是最终的结局十分悲惨,成了朱温的弃子。死前大骂朱温,诅咒朱温断子绝孙。也算是比较悲剧的一个人物。
不过在这一场战争中氏叔琮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首先他带着大军进攻唐州,唐州刺史一看不一定是氏叔琮的对手,拉来了随州刺史一起防备唐州。
但是双方初一交战,差距就出来了,忠义军根本不是对手。当时的唐州刺史一看不一定能够守得住干脆投降算了。
唐州城竟然让援兵随州刺史来防守,随后随州刺史带着两个州的大军和氏叔琮交战,结果毫无疑问,汴州军获胜,忠义军被斩杀五千余人,随州刺史也被活捉。
此后氏叔琮进行分兵战略,因为随州主力已经在唐州一战中被消灭所以拿下来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到了七月底八月初,氏叔琮拿下了邓州(河南邓县)和随州(湖北随州市),仅仅数日拿下两州,再加上之前攻下来的唐州,忠义军八州之地已经被氏叔琮取得了三州。
赵匡凝一看汴州军实在是太厉害,他打不过,心里害怕了,急忙找朱温商量和解的事情。
而朱温也不想这一次赶尽杀绝,毕竟赵匡凝手上还是有一些实力的,他们两个打得热火朝天,这是鹬蚌相争,然后到时可能白白便宜了淮南的杨行密。
所以朱温同意了赵匡凝的和解,忠义军重新回到了朱温的掌控之下。
而当时在淮南除了氏叔琮之外,在南边的还有一只队伍,这一支队伍是朱友恭,朱友恭也是在年内被朱温派到了这里,不过他的任务不是攻城略地,而是配合鄂岳地区抗击杨行密,在收拾了杨行密之后,朱友恭带兵路过安州,有人举报说安州刺史武瑜和杨行密准备偷袭汴州军。
朱友恭听说之后,带着兵就把安州攻了下来,然后杀了安州刺史,这样一来,安州也成了朱温的地盘。
到了十一月份,朱温又派遣大将张存敬进攻蔡州的奉国军节度使崔洪。
至于这个崔洪他的问题和赵匡凝基本上是一样的,明明在朱温的阵营里,却都是和杨行密关系不正当,准备阴朱温一把。
所以朱温腾出手来就准备吧奉国军的崔洪收拾一下,然后顺势换上自己的人,彻底掌握奉国军。
不过这个崔洪到底也是个人物,一看张存敬大军来势汹汹,他不是对手,立刻就想到了一招。
崔洪把他的亲弟弟崔贤和两千兵马交给了张存敬,然后给朱温写了一封信,信里面是这样说的:“这一次和淮南勾结的事,可跟我没关系,我不知道,都是底下的那些将领自己弄得,我现在根本管不了他们,所以把他们挑出来希望大帅能够帮我好好管教。而我还是真心实意跟着大帅你混得。”
朱温看着这封信还有崔洪的弟弟之后,觉得这个崔洪的确是有点难言之隐,也就没当回事,就让张存敬撤了回来。
但是这个崔洪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在他弟弟还在朱温的手上的时候,竟然还联系杨行密,说是要一起合击朱温。
到了光化二年(公元899年)。淮南的朱瑾带着数万大军进攻徐州,其实这是一招围魏救赵,想减轻在蔡州城奉国军的压力。‘但是他们也的确是小瞧了朱温。朱温大军分兵开动,此外他还让崔贤去调动年前许诺给朱温的两千大军。
但是杨行密这一次很明显没想到朱温竟然会亲自出征,朱温人多势众,而且为人奸诈,兵法谋略十分在行。所以杨行密和朱瑾商量了一下,干脆撤兵算了。
朱温听说淮南兵撤了,他这一次来主要就是为了杨行密,杨行密都跑了,那他再去也没意义,也撤了回来。
不过他这一路虽然顺利,但是崔贤却是遭了秧,奉国军将士不愿意投降朱温,竟然杀了崔贤,然后劫持了崔洪赶着蔡州的百姓奔赴淮南。
这一次,朱温很轻易的就平定了奉国军和忠义军的叛乱和清理了他南面较为复杂的形势,巩固了南部的边防,使得朱温能够全心全意的继续和李克用以及北方的一些藩镇展开斗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壮大发展。(未完待续)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五月,朱温在拿下了邢州、洺州、磁州之后,大军回到了汴州。但是还没等他安稳下来,七月初南边就传来了消息,说是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和淮南的杨行密关系暧昧,像是要搞点什么事。
这个消息立刻就让朱温警惕起来了,北面刚刚平定,他还准备进攻河中,此时南方竟然出了问题,这让他很不舒服。于是决定再会一会淮南的杨行密顺便把赵匡凝收拾一顿。
说起赵匡凝,我觉得这个人应该还算是不错的,最起码按照史书的记载,他是坚定的忠于大唐的。唐末的时候,很少有诸侯向朝廷进奉,但是他还是按照要求每次都准时而且足量的将自己应缴纳的供奉上贡给中央。
到了后来朱温准备称帝的时候,他又坚定的不认可朱温的大梁政权,还吼着要为唐朝李氏报仇,最终被朱温赶到了淮南,后来死在了那里。
而这一次他和杨行密密谋是看到了杨行密的潜力,也就在去年,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冬天,杨行密掘开了淮河,把庞师古的七万大军变成了虾兵蟹将,重创了朱温。这件事之后赵匡凝就开始联系杨行密,希望能够联手对付朱温。
加入他们联盟的还有蔡州奉国军节度使崔宏和河东的李克用,准备找个时间合击朱温。
不过他们的保密工作实在是不怎么样,还没准备好,就被朱温知道了,所以就有了我们开头说的朱温准备发兵进攻忠义军。
不过我们在开始说朱温平定忠义军和奉国军之前,还是要先了解一下这个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忠唐派代表人物。
赵匡凝,蔡州人,父亲是赵德諲。这个赵德諲当时是跟着秦宗权混的,那时候秦宗权还没有投降黄巢,他跟着秦宗权也得到了几个军功,朝廷看他能力不错就让他做了申州(河南信阳)刺史。
后来秦宗权叛变了,派赵德諲向南打,拿下了山南西道也就是忠义军的地盘,他成了山南西道的留后。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888年,赵德諲一看秦宗权成了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跶了,干脆投降了朱温,朱温很高兴一方面向朝廷为他请赏,一方面保留它目前的利益,毕竟山南西道八个州,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从此赵德諲成了当地的土皇帝,而赵匡凝因为有个好老子,出身好,年纪轻轻就成了山南西道忠义军下辖八州之一的唐州(河南泌阳)的刺史。
赵德諲死后,赵匡凝占据忠义军自称忠义军留后,占据八州之地,不过朝廷在这一点上没有为难他,很快就正式任命他为正式的忠义军节度使。
这里解释一下“留后”这个词,留后的来源一般认为是朝中大臣遥领外地职务时,为了兼顾朝中和辖区事物,便在遥领的辖区内设置一个留后,帮助处理辖区内的政务。
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一个村长,他同时还在镇里工作,而且他的工作重心要放在镇里,但是他同时还是一个村长。所以为了管理这个村子,他必须找一个人帮他处理村子里的事务,而这个帮他处理村子里事务的人就是留后。
所以留后一般就是代理官职,不是正式的职位,只在本职长官缺位或者不在的时候设置的一种临时性的官职。
赵匡凝一家两代经营,在这里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而且这个人为人比较好,所以声望很高,在朝中的职位也是一路走高,什么检校太尉、中书令之类的荣誉衔都有一大串。
而且这个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喜欢打扮,当然这也可以说成是对自己的个人形象十分重视。每一次穿衣服的时候都要找人搬一个大镜子前后照着仔细看。要是接见客人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头上有灰尘或者其他东西,立刻示意边上的仆人轻轻拭去。
有人说这个人有洁癖,而且对于个人仪表的重视和对自身个人形象的爱护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
至于他的结局,我们在上面已经说了,因为不承认朱温的大梁政权,结果被朱温赶到了淮南,最终死在了淮南。
以上我们对于赵匡凝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接着说朱温平定忠义军叛乱这件事。
当时的宿州刺史是氏叔琮,距离赵匡凝也比较近,所以朱温就他带兵进攻赵匡凝。
说起氏叔琮,这个人也需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他是后来朱温投降朝廷之后招兵招来的,作战比较英勇,还是个骑兵,打仗的时候可以称得上奋不顾身,所以提升很快。而在当时他被任命为宿州的刺史,此后还有升降,但是后来在进攻李克用的时候,表现十分出彩。算是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只是最终的结局十分悲惨,成了朱温的弃子。死前大骂朱温,诅咒朱温断子绝孙。也算是比较悲剧的一个人物。
不过在这一场战争中氏叔琮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首先他带着大军进攻唐州,唐州刺史一看不一定是氏叔琮的对手,拉来了随州刺史一起防备唐州。
但是双方初一交战,差距就出来了,忠义军根本不是对手。当时的唐州刺史一看不一定能够守得住干脆投降算了。
唐州城竟然让援兵随州刺史来防守,随后随州刺史带着两个州的大军和氏叔琮交战,结果毫无疑问,汴州军获胜,忠义军被斩杀五千余人,随州刺史也被活捉。
此后氏叔琮进行分兵战略,因为随州主力已经在唐州一战中被消灭所以拿下来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到了七月底八月初,氏叔琮拿下了邓州(河南邓县)和随州(湖北随州市),仅仅数日拿下两州,再加上之前攻下来的唐州,忠义军八州之地已经被氏叔琮取得了三州。
赵匡凝一看汴州军实在是太厉害,他打不过,心里害怕了,急忙找朱温商量和解的事情。
而朱温也不想这一次赶尽杀绝,毕竟赵匡凝手上还是有一些实力的,他们两个打得热火朝天,这是鹬蚌相争,然后到时可能白白便宜了淮南的杨行密。
所以朱温同意了赵匡凝的和解,忠义军重新回到了朱温的掌控之下。
而当时在淮南除了氏叔琮之外,在南边的还有一只队伍,这一支队伍是朱友恭,朱友恭也是在年内被朱温派到了这里,不过他的任务不是攻城略地,而是配合鄂岳地区抗击杨行密,在收拾了杨行密之后,朱友恭带兵路过安州,有人举报说安州刺史武瑜和杨行密准备偷袭汴州军。
朱友恭听说之后,带着兵就把安州攻了下来,然后杀了安州刺史,这样一来,安州也成了朱温的地盘。
到了十一月份,朱温又派遣大将张存敬进攻蔡州的奉国军节度使崔洪。
至于这个崔洪他的问题和赵匡凝基本上是一样的,明明在朱温的阵营里,却都是和杨行密关系不正当,准备阴朱温一把。
所以朱温腾出手来就准备吧奉国军的崔洪收拾一下,然后顺势换上自己的人,彻底掌握奉国军。
不过这个崔洪到底也是个人物,一看张存敬大军来势汹汹,他不是对手,立刻就想到了一招。
崔洪把他的亲弟弟崔贤和两千兵马交给了张存敬,然后给朱温写了一封信,信里面是这样说的:“这一次和淮南勾结的事,可跟我没关系,我不知道,都是底下的那些将领自己弄得,我现在根本管不了他们,所以把他们挑出来希望大帅能够帮我好好管教。而我还是真心实意跟着大帅你混得。”
朱温看着这封信还有崔洪的弟弟之后,觉得这个崔洪的确是有点难言之隐,也就没当回事,就让张存敬撤了回来。
但是这个崔洪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在他弟弟还在朱温的手上的时候,竟然还联系杨行密,说是要一起合击朱温。
到了光化二年(公元899年)。淮南的朱瑾带着数万大军进攻徐州,其实这是一招围魏救赵,想减轻在蔡州城奉国军的压力。‘但是他们也的确是小瞧了朱温。朱温大军分兵开动,此外他还让崔贤去调动年前许诺给朱温的两千大军。
但是杨行密这一次很明显没想到朱温竟然会亲自出征,朱温人多势众,而且为人奸诈,兵法谋略十分在行。所以杨行密和朱瑾商量了一下,干脆撤兵算了。
朱温听说淮南兵撤了,他这一次来主要就是为了杨行密,杨行密都跑了,那他再去也没意义,也撤了回来。
不过他这一路虽然顺利,但是崔贤却是遭了秧,奉国军将士不愿意投降朱温,竟然杀了崔贤,然后劫持了崔洪赶着蔡州的百姓奔赴淮南。
这一次,朱温很轻易的就平定了奉国军和忠义军的叛乱和清理了他南面较为复杂的形势,巩固了南部的边防,使得朱温能够全心全意的继续和李克用以及北方的一些藩镇展开斗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壮大发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