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尹懋初探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会议结束,第二天,大家各自回家休假,结束后直接从家里到项目点上班,从此,松岗少一人,归州多一人。
休假的时候德志回到家,家里的一切照旧,孩子已经习惯了喝奶粉,因为德志妻子的奶水不够,不够吃,刚好邻居家的小桃也在哺乳自己的孩子,她的奶水十分充足,一个孩子吃不完,而德志的孩子却不够吃,德志的妻子就向她请求,匀一些给她孩子,小桃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每天都来德志家串串门儿,喂一下小家伙。
德志到家的时候,小桃刚好在那喂奶,德志见了她,挺不好意思的,德志妻子说:“你可回来了。我们的孩子有福了,他遇到了小桃阿姨,真是幸运,每天都有奶吃。”
德志不好多说什么,只是不住地说“谢谢、谢谢!”他知道这个最能表达他的想法了。对和邻居的交往,要有分寸,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太疏远,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原来是很有道理的。看到小桃身体好,养孩子还比较内行,有时候德志还真羡慕小桃的丈夫,走了桃花运,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媳妇,硬是让他给找到了,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
德志心里有一种酸酸的味道,他在羡慕的同时,又想到自己结婚晚,生孩子也晚,一步慢了,步步都跟不上,有时候还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结婚,谁知道会这样呢?
德志妻子也感激女邻居的帮忙,那小桃不是城市长大的孩子,知道艰难辛苦,也没有高傲的心,见谁都还微笑点头啥的,看起来平易近人。
德志在家,德志的妈妈就来得勤一些,毕竟德志是桥梁,也是出气筒。桥梁可以使婆媳走到对方去看去想,出气筒可以让两个女人都发泄发泄,男人要耐得住性子。德志是年轻一些,但因为结婚晚,多少还有些经验,不会意气用事,多少挽回了些败局。
德志听女人絮叨,就只听不评论,两个女人的话都听,但都不挺,女人把肚子里的气放了,也就平复了,不会搞得大风大浪的。
小家庭的事,都是鸡毛蒜皮的,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不触犯底线,为了家庭的稳固,什么都需要做出让步和牺牲,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不假的。自从德志和他妻子打架之后,他妻子就将挨打的事当成了尚方宝剑一般,总是拿出来说事,这是德志的致命弱点,他即使再有理由,也没理由,就是再有道理,也没道理。女人抓住了她男人的弱点,就不会轻易松手,总要让男人为此付上一生的赎价才行。
德志的妻子很爱干净,地板每天都拖,擦洗得照的见人影儿,家没有特别装修,但看起来朴素整洁,就像他妻子一样,不爱奢华,穿衣得体就行了。衣服也基本上每两年换新的,但是旧的也舍不得扔,也不爱化妆,投资在头头脸脸上的,和别的女人相比,要差很多。德志比较欣赏他妻子的这一点。
在家没呆多久,德志就去小城上班了,这次去不再绕道江城,而是先坐火车到夷陵,再船到小城,上船之前,坐大巴车去港口。大巴车是专门接送船客的,车上有服务小姐,声音很甜,她们既是乘务员,又是导游,对三峡大坝和其他景点都很了解,拿起话筒,向船客热情地介绍。大巴车烧柴油,车屁股冒着青烟,像是巨人太累,边走边大口大口地吐着废气,还发出马达的轰鸣声。
车上的乘务员,大多是女性,穿制服,因快船公司的制度,每次每车安排一名司机和一位乘务员,司机是男的,乘务员是女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女乘务员年轻,说不上太漂亮,太漂亮的女人干这活儿的太少,因为女人的男人不会让美玉般的人儿干活儿的。司机总的给人的印象是中年以上,需要养家糊口,不会找一些毛手毛脚的小伙子来开车,精明的老板要考虑将来承担责任的问题。
到小城,余哥和尹懋已经到了。他俩都从江城经过,就约定了时间,然后两人一起坐车到小城。小城的住点在西坡,房子才租下来,还没有到期。但是房间不够,余哥和尹懋就同住一个房间,德志单独住一个房间,这要预备将来德志的妻子来小城小住,余哥和尹懋的妻子去的可能性很小。
房子的租期是一年,现在已经过了三分之一,等过了租期,就需要再找房子和搬家,到时候找一套房子,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当然,如果家人来了,也不用担心遇到尴尬。
德志向两位哥哥打了招呼,然后进入自己的房间。收拾安顿,打扫室内卫生,然后坐下来将今天的车船费做了记录,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到报账的时候,就不必苦思冥想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很有道理。人再聪明,也会有犯糊涂的时候。
尹懋和德志并不熟,在洪山村学习的时候,他是另一个小组的组长,和德志没有关系。现在在一起工作,可以慢慢来了解他,学习和他相处。但是德志根本没有瞧得起尹懋,尹懋看起来像伙夫,说话狠毒,很不造就人。别人听了他说话,就感到很不舒服。
他说话老是直截了当,根本不容对方辩驳,也不给对方辩白的机会,反正只图自己说了开心,哪管人家心里的具体感受?到小城之后,因为余哥和尹懋关系以前就特别好,他们会更加紧密合作,针对德志做一些不利于德志的事情。德志现在处于劣势,根本没有可能对抗余尹。
晚上,三人买菜做饭吃。他们的钱不多,工资低,不能承受常在外面吃饭的经济负担。同样,外面的小饭店,飘出的菜香和酒香,让饥肠辘辘的人倍感饥饿。小酒店里的人们推杯换盏的,好不热闹,可惜兜里的银子决定了人们行动的方向。三人买了一些青菜、当地大米和油盐,三人平摊饭菜钱,每人都要负担一部分,钱花多了,良心会不安的。
三人不常在一起,买多了东西,买好的东西,一次消费不完,就要留到下次再说。万一中间时间,有人回到小城,肯定要使用大家买到的东西。一人使用,其他人就有意见。嘴上不说,心里恼火。德志不知道尹懋到小城后的第一站是哪里,但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承担一定的费用,为了保护初来乍到的尹懋,还是节省一点才好。
饭后,德志洗碗,余哥和尹懋都非常会做饭,炒菜技术一流,根本没有德志插手的份儿,德志当小工,择菜和洗菜他能做,也愿意去做。但是,如果长期下去,三人最终还是不能在一起。这里不仅是经济负担的问题,更是合久必分的道理。
没想到,尹懋去的第一站就是虎坡村。这是领导刘小姐的安排,她在尹懋上任之前,已经在办公室向其面授机宜,第一要务就是去虎坡察看德志的工作,对于余哥,机构领导是倾向于他的,不用看,就知道余哥做的很好,挺优秀!倒是对于德志,根本没有放心过。这次去看,肯定要先去虎坡村。
第二天,德志带着尹懋坐上车,准备去虎坡村。德志没有与县民委打招呼,说来了新的同事,目的很明显,马上要结束小城的项目。调尹懋来小城,是为下一个项目打基础。先熟悉一下小城的情况,等完全适应后,再开展新的项目。
新项目,就要到别的县市去,小城县民委领导如果想挽留也是不可能的,暂且不论民宗局领导是否会挽留。据德志观察,他们也没有挽留的意思。这两年,小城移民新政策,很多官方的帮扶机构都有着对口的单位,这些费用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对于dashing基金会的援助资金,他们根本不感兴趣,太少了,懒得去动脑筋。政府的随便一拨款,就远远超过了基金会的援助金额。万局长就是因为嫌钱少,才对刘小姐不太感兴趣,让刘小姐兴高采烈地回来,却心灰意冷地回家。
车到了虎坡,德志马上做饭,实际上德志不会做饭,为了表达对同事的关心,尹懋是第一次到虎坡的客人,总不能让客人做饭吧。尹懋没有反对。德志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青菜,家里还有一些米面,考虑尹懋是南方人,喜欢吃米饭,不喜欢面食,就煮米饭,然后弄了些青菜回来。
水利项目还没结束,还没有自来水到户,德志用水还需要到山上去提。隔壁女邻居家修了一口水池,在她家山上的树林子里。德志每次都要到那里去提水。从那里到德志的住处去来需要20分钟。
德志在开始提水的时候,觉得很辛苦。在没水的地方做水利项目,等水利项目结束了,通了自来水,又要走。这真是给别人带来福气,自己却无暇享用。
提水回来,胳膊酸疼,在家根本不需要提水,打开水龙头,只要水厂照常运行,就有水来。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比较好的,出行容易生活便利,到了大山深处,一切都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德志已经习惯了,再多的怨言,也不要埋怨。为了目标,忍耐到底!
德志洗完菜,然后打开煤气单灶,尽自己的能力炒了两个菜,米饭也蒸好了,两人算是凑合一顿饭。饭后,德志洗碗,尹懋要去,被德志拦住,这样,尹懋初到,饭前饭后,都不用他动手,只是动动嘴罢了。
洗碗结束,德志问:“尹大哥有什么安排?”
尹懋说:“我是客,你是主,你来安排,我跟着就是了。”
德志说:“我们先谈一下村里的情况,然后去村里走走,看看吧。”
尹懋说:“好吧!这样做很好。”
德志说:“村里分两大块,这边姓宫的多,那边姓贾的多。两家势力相差不下,自古都有矛盾。自古不是一个村。撤小村并大村的时候,合为一个村。现在村支书姓宫,村主任姓贾。水源在贾家,水池在宫家。贾家有水,宫家没水。水源池在贾家,水管要经过贾家山林土地。宫家缺水,愿意投工投劳,将水引到宫家。但是,水利系统覆盖了两大家,情形比较复杂。许多历史问题都想借着这次水利项目得到解决。现在水池已经完工,水源池也完工,接下来要接通水管,让水管安装到受益农户的家里。”
尹懋点了点头,说:“比较复杂。不过,慢慢来,说多了我也记不住。”
正在此时,宫支书来了,他站在门口,问:“是谁来了?”
德志说:“是我同事。”
宫支书说:“欢迎,欢迎,姚先生来了一个作伴儿的,这下子先生有说话的了。”
德志说:“是啊。宫支书,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尹先生。”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
会议结束,第二天,大家各自回家休假,结束后直接从家里到项目点上班,从此,松岗少一人,归州多一人。
休假的时候德志回到家,家里的一切照旧,孩子已经习惯了喝奶粉,因为德志妻子的奶水不够,不够吃,刚好邻居家的小桃也在哺乳自己的孩子,她的奶水十分充足,一个孩子吃不完,而德志的孩子却不够吃,德志的妻子就向她请求,匀一些给她孩子,小桃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每天都来德志家串串门儿,喂一下小家伙。
德志到家的时候,小桃刚好在那喂奶,德志见了她,挺不好意思的,德志妻子说:“你可回来了。我们的孩子有福了,他遇到了小桃阿姨,真是幸运,每天都有奶吃。”
德志不好多说什么,只是不住地说“谢谢、谢谢!”他知道这个最能表达他的想法了。对和邻居的交往,要有分寸,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太疏远,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原来是很有道理的。看到小桃身体好,养孩子还比较内行,有时候德志还真羡慕小桃的丈夫,走了桃花运,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媳妇,硬是让他给找到了,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
德志心里有一种酸酸的味道,他在羡慕的同时,又想到自己结婚晚,生孩子也晚,一步慢了,步步都跟不上,有时候还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结婚,谁知道会这样呢?
德志妻子也感激女邻居的帮忙,那小桃不是城市长大的孩子,知道艰难辛苦,也没有高傲的心,见谁都还微笑点头啥的,看起来平易近人。
德志在家,德志的妈妈就来得勤一些,毕竟德志是桥梁,也是出气筒。桥梁可以使婆媳走到对方去看去想,出气筒可以让两个女人都发泄发泄,男人要耐得住性子。德志是年轻一些,但因为结婚晚,多少还有些经验,不会意气用事,多少挽回了些败局。
德志听女人絮叨,就只听不评论,两个女人的话都听,但都不挺,女人把肚子里的气放了,也就平复了,不会搞得大风大浪的。
小家庭的事,都是鸡毛蒜皮的,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不触犯底线,为了家庭的稳固,什么都需要做出让步和牺牲,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不假的。自从德志和他妻子打架之后,他妻子就将挨打的事当成了尚方宝剑一般,总是拿出来说事,这是德志的致命弱点,他即使再有理由,也没理由,就是再有道理,也没道理。女人抓住了她男人的弱点,就不会轻易松手,总要让男人为此付上一生的赎价才行。
德志的妻子很爱干净,地板每天都拖,擦洗得照的见人影儿,家没有特别装修,但看起来朴素整洁,就像他妻子一样,不爱奢华,穿衣得体就行了。衣服也基本上每两年换新的,但是旧的也舍不得扔,也不爱化妆,投资在头头脸脸上的,和别的女人相比,要差很多。德志比较欣赏他妻子的这一点。
在家没呆多久,德志就去小城上班了,这次去不再绕道江城,而是先坐火车到夷陵,再船到小城,上船之前,坐大巴车去港口。大巴车是专门接送船客的,车上有服务小姐,声音很甜,她们既是乘务员,又是导游,对三峡大坝和其他景点都很了解,拿起话筒,向船客热情地介绍。大巴车烧柴油,车屁股冒着青烟,像是巨人太累,边走边大口大口地吐着废气,还发出马达的轰鸣声。
车上的乘务员,大多是女性,穿制服,因快船公司的制度,每次每车安排一名司机和一位乘务员,司机是男的,乘务员是女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女乘务员年轻,说不上太漂亮,太漂亮的女人干这活儿的太少,因为女人的男人不会让美玉般的人儿干活儿的。司机总的给人的印象是中年以上,需要养家糊口,不会找一些毛手毛脚的小伙子来开车,精明的老板要考虑将来承担责任的问题。
到小城,余哥和尹懋已经到了。他俩都从江城经过,就约定了时间,然后两人一起坐车到小城。小城的住点在西坡,房子才租下来,还没有到期。但是房间不够,余哥和尹懋就同住一个房间,德志单独住一个房间,这要预备将来德志的妻子来小城小住,余哥和尹懋的妻子去的可能性很小。
房子的租期是一年,现在已经过了三分之一,等过了租期,就需要再找房子和搬家,到时候找一套房子,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当然,如果家人来了,也不用担心遇到尴尬。
德志向两位哥哥打了招呼,然后进入自己的房间。收拾安顿,打扫室内卫生,然后坐下来将今天的车船费做了记录,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到报账的时候,就不必苦思冥想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很有道理。人再聪明,也会有犯糊涂的时候。
尹懋和德志并不熟,在洪山村学习的时候,他是另一个小组的组长,和德志没有关系。现在在一起工作,可以慢慢来了解他,学习和他相处。但是德志根本没有瞧得起尹懋,尹懋看起来像伙夫,说话狠毒,很不造就人。别人听了他说话,就感到很不舒服。
他说话老是直截了当,根本不容对方辩驳,也不给对方辩白的机会,反正只图自己说了开心,哪管人家心里的具体感受?到小城之后,因为余哥和尹懋关系以前就特别好,他们会更加紧密合作,针对德志做一些不利于德志的事情。德志现在处于劣势,根本没有可能对抗余尹。
晚上,三人买菜做饭吃。他们的钱不多,工资低,不能承受常在外面吃饭的经济负担。同样,外面的小饭店,飘出的菜香和酒香,让饥肠辘辘的人倍感饥饿。小酒店里的人们推杯换盏的,好不热闹,可惜兜里的银子决定了人们行动的方向。三人买了一些青菜、当地大米和油盐,三人平摊饭菜钱,每人都要负担一部分,钱花多了,良心会不安的。
三人不常在一起,买多了东西,买好的东西,一次消费不完,就要留到下次再说。万一中间时间,有人回到小城,肯定要使用大家买到的东西。一人使用,其他人就有意见。嘴上不说,心里恼火。德志不知道尹懋到小城后的第一站是哪里,但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承担一定的费用,为了保护初来乍到的尹懋,还是节省一点才好。
饭后,德志洗碗,余哥和尹懋都非常会做饭,炒菜技术一流,根本没有德志插手的份儿,德志当小工,择菜和洗菜他能做,也愿意去做。但是,如果长期下去,三人最终还是不能在一起。这里不仅是经济负担的问题,更是合久必分的道理。
没想到,尹懋去的第一站就是虎坡村。这是领导刘小姐的安排,她在尹懋上任之前,已经在办公室向其面授机宜,第一要务就是去虎坡察看德志的工作,对于余哥,机构领导是倾向于他的,不用看,就知道余哥做的很好,挺优秀!倒是对于德志,根本没有放心过。这次去看,肯定要先去虎坡村。
第二天,德志带着尹懋坐上车,准备去虎坡村。德志没有与县民委打招呼,说来了新的同事,目的很明显,马上要结束小城的项目。调尹懋来小城,是为下一个项目打基础。先熟悉一下小城的情况,等完全适应后,再开展新的项目。
新项目,就要到别的县市去,小城县民委领导如果想挽留也是不可能的,暂且不论民宗局领导是否会挽留。据德志观察,他们也没有挽留的意思。这两年,小城移民新政策,很多官方的帮扶机构都有着对口的单位,这些费用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对于dashing基金会的援助资金,他们根本不感兴趣,太少了,懒得去动脑筋。政府的随便一拨款,就远远超过了基金会的援助金额。万局长就是因为嫌钱少,才对刘小姐不太感兴趣,让刘小姐兴高采烈地回来,却心灰意冷地回家。
车到了虎坡,德志马上做饭,实际上德志不会做饭,为了表达对同事的关心,尹懋是第一次到虎坡的客人,总不能让客人做饭吧。尹懋没有反对。德志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青菜,家里还有一些米面,考虑尹懋是南方人,喜欢吃米饭,不喜欢面食,就煮米饭,然后弄了些青菜回来。
水利项目还没结束,还没有自来水到户,德志用水还需要到山上去提。隔壁女邻居家修了一口水池,在她家山上的树林子里。德志每次都要到那里去提水。从那里到德志的住处去来需要20分钟。
德志在开始提水的时候,觉得很辛苦。在没水的地方做水利项目,等水利项目结束了,通了自来水,又要走。这真是给别人带来福气,自己却无暇享用。
提水回来,胳膊酸疼,在家根本不需要提水,打开水龙头,只要水厂照常运行,就有水来。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比较好的,出行容易生活便利,到了大山深处,一切都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德志已经习惯了,再多的怨言,也不要埋怨。为了目标,忍耐到底!
德志洗完菜,然后打开煤气单灶,尽自己的能力炒了两个菜,米饭也蒸好了,两人算是凑合一顿饭。饭后,德志洗碗,尹懋要去,被德志拦住,这样,尹懋初到,饭前饭后,都不用他动手,只是动动嘴罢了。
洗碗结束,德志问:“尹大哥有什么安排?”
尹懋说:“我是客,你是主,你来安排,我跟着就是了。”
德志说:“我们先谈一下村里的情况,然后去村里走走,看看吧。”
尹懋说:“好吧!这样做很好。”
德志说:“村里分两大块,这边姓宫的多,那边姓贾的多。两家势力相差不下,自古都有矛盾。自古不是一个村。撤小村并大村的时候,合为一个村。现在村支书姓宫,村主任姓贾。水源在贾家,水池在宫家。贾家有水,宫家没水。水源池在贾家,水管要经过贾家山林土地。宫家缺水,愿意投工投劳,将水引到宫家。但是,水利系统覆盖了两大家,情形比较复杂。许多历史问题都想借着这次水利项目得到解决。现在水池已经完工,水源池也完工,接下来要接通水管,让水管安装到受益农户的家里。”
尹懋点了点头,说:“比较复杂。不过,慢慢来,说多了我也记不住。”
正在此时,宫支书来了,他站在门口,问:“是谁来了?”
德志说:“是我同事。”
宫支书说:“欢迎,欢迎,姚先生来了一个作伴儿的,这下子先生有说话的了。”
德志说:“是啊。宫支书,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尹先生。”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