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了尽快把捷报传回汴京,孙途这次却是下了工夫,不但用快马递送,还动用了军驿,几乎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直往北送。不消数日间,两份完全一样的捷报就入京师,送到了兵部与枢密院两处衙门。
孙途明显是多了一个心眼,他很清楚朝中某些人是个什么德性,在他们眼中就没有公私急缓之分,只看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利。若是自己人,有过便压,有功便加倍宣扬;而要是政敌的话,则完全相反,像孙途这样在前方传来的捷报,只要高俅等人有心隐瞒,是足以将之瞒下一两个月不被人知的。
为防万一,孙途将捷报投递两处衙门,只要接触到这份捷报的人越多,那些官员再想瞒报就得掂量一下其中份量了。不过他终究还是低估了童贯在枢密院中多年经营下来的势力,当捷报送入衙门后不久,方谦就已将之拿在了手中。
这些日子里,方谦可是相当低调听话,哪怕高俅梁师成不断把人手安插进枢密院里,他也没有进行明面上的反对,甚至还帮着稳住人心,空出了不少实职来使高俅他们进一步掌控枢密院,在不少人看来他都算是背叛童贯了。
可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他如此做法却是用心良苦,除了保住自身的官位职权外,也顺带着把一些要紧人物都给保了下来,虽然出让了部分权力出去,但枢密院的核心大权却还是在童贯一系人手里捏着。也正是因此,当孙途的这份捷报送到后,第一时间就落到了方谦之手,也让他振奋不已。
“好!千里果然没让童帅看走眼,居然在短短时日里又破敌夺城,只凭这一份功劳,就足以让官家不再怪责他之前的鲁莽行径了!”方谦捏着这份捷报,很快就已有了决断,必须尽快将之报与皇帝,哪怕因此会惹来高俅等人的不满也顾不上了!
正好,次日便是小朝会,身为如今枢密院中的主官之一,方谦也能位列其中。当下便在几名重臣奏事之后,上前一步,把这份江南大捷的军报给呈送了上去:“陛下,江南大捷!孙途率麾下所部在之前连破十多座县城之后更是一举拿下了大城湖州,并破正面之敌五万,灭敌过万,堪称江南乱起后我朝官军最大的一场胜仗了!”
赵佶一听,本来古井不波的一张俊脸上也露出了惊喜之色来,赶忙说道:“快,把捷报送来让朕一观!”等他当众接过捷报打开细看,并面露喜色时,站在臣班前方的高俅、梁师成等人的脸色就是一沉,前者更是用阴沉的目光看向了并未退回去的方谦,心中已生警惕。
不过当皇帝欣然地放下捷报,把目光落到他面上时,高俅就跟变脸似的瞬间露出欢喜之色来,上前一步行礼道:“微臣为陛下贺,为我大宋贺,如今江南局势大好,想必用不了太久,就能平息乱事,天下太平了!”
其他人见状也都跟着郑重其事地行礼道贺,见此,赵佶又是一阵欢喜的
大笑:“诸位臣工说得好,我大宋不日必将天下承平,为夺取燕云之地做好准备。”顿了一下,才又看着高俅问道:“高卿,为何如此大喜之事却不见你来报与朕知道呢?适才也不曾见你先提一句?”
高俅早有应对,当下就弯腰道:“陛下恕罪,其实臣也在昨日便得知了江南有此大捷。但是,毕竟事关重大,臣担心其中有什么隐情,本打算仔细查问之后再上奏陛下,不料却被方承旨给先一步报与陛下,他却有些过于急躁了。”说着,又深深地望了一眼方谦。
方谦自然是不敢与之争辩的,只是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如此大捷不可拖延,否则会寒了下面将士之心,所以才急着上奏。”
“罢了,二位所言都有些道理,朕自不会怪罪。”赵佶不以为意地摆了下手,随后才又看向高俅:“高卿所言怕其中有隐情又当如何讲?”
“回陛下,就臣所知,孙途所部不过区区两万兵,如何能在攻下湖州城的同时还破敌五万许,这可实在有违常理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他确实治军有方,三军用命,但在有更进一步的证据前,臣实在无法完全相信这份捷报。”
这时,其他臣子也都反应了过来,高俅的一票党羽也忙出声表示支持:“陛下,高太尉所言在理,毕竟事关江南战局,朝廷不可偏听偏信啊。”
“高太尉此言却有些过虑了。”突然,一人挺身走了出来,虽然满面白须,只着低级官员的青袍,却气势不输于任何人,声音更是洪亮无比,一下就压住了在场所有人,正是刚调入兵部任郎中一职的宗泽站了出来。
说来宗泽也算是时来运转了,本多年蹉跎下来,因为过于刚正的缘故,哪怕有着一身本事也不得出头,多年下来也只在枢密院中任一小官。但前些时日帮着孙途说话,被童贯一党视作可用之人,便将他提拔去了兵部任了个郎中之职,也可算是平步青云,从而能位列今日的朝堂之上。
可即便身份提高,宗泽的秉性却并没有多少改变,他深知高俅等人说这些话的真实意图,激于义愤,便放胆走出来反驳:“此份捷报臣在兵部也曾得见,上边所写条理清晰,更有数千敌军俘虏可为证据,又怎么可能出现什么误会呢?陛下,在微臣看来,湖州大捷千真万确,断无半点可疑之处,朝廷自当拨付钱粮好生犒赏前方将士才是,不然可就真要寒了天下军心了!”
宗泽这番话说出来可比方谦的奏报更让高俅感到愤怒了。这其中既因为他的身份更低,也在于他这番话完全是针对着高俅的猜疑而来,跟当众打他脸没有任何区别。这也让高俅的脸色变得越发阴沉,低低哼了一声后,已经做出要将此人铲除的决定。
赵佶在上头却没留意臣下的反应,而是更为喜悦地道:“你所言在理!杀敌多少还可怀疑有人杀良冒功,但一下就俘虏了数千敌军却作不得假
,而且湖州城被他所夺也是实打实的。如此看来,孙途此番确实又为我朝廷立下一件大功了。该赏!户部,转运司,你们现在能拿出多少钱粮来?”说话间,他都不再询问高俅的看法了,而是直接为赏赐前方将士作起了打算。
其实高俅的那点心思赵佶也是能够明白的,他又不蠢,怎会不知高俅因为和童贯之间的纷争而处处在为难由后者一手提拔起来的孙途呢?他只是不想深究罢了。但既然孙途率军真立下了大功劳,赵佶作为一国之君就不能再不作表示了,也算是对高俅等人稍作敲打吧。
高俅立刻明白了皇帝用意,也不敢再多说什么,默默退了回去。而被点到名的户部尚书和转运司的正使却带着苦笑出来了:“陛下恕罪,我户部如今存钱存粮都已不足,又得防着可能出现的天灾,所以……怕是拿不出太多钱粮赏赐前方将士啊。”
“嗯?怎会如此?”赵佶皱起了眉头来,有些不满地问道。户部,即国库的钱粮财富他平日里还真不怎么过问,想不到却是这样的情况。
“禀陛下,实在是因为这一年来朝廷正忙着把钱粮送往北边,有多余的也去了那边,所以……”
面对这一含糊的说法,赵佶终于醒悟过来。
为何方腊之乱凭着一群农民泥腿子竟能搞得这么大,还持续了两三年时间?这可不是因为反军真有多厉害,又或是宋朝官军真弱到了连一帮揭竿而起的百姓都镇压不了了,关键只在于大宋此时只把多半精力都投放到了北边,为接下来夺回燕云十六州,击败辽国做着准备。
大宋最精锐的军队,最好的将领,此时都在北边,这才导致江南守备极度虚弱,并且反应极慢,直到方腊膨胀到公然称帝,朝廷才动大军欲剿灭于他。
在另一个时空里,当方腊反军的势力真个到了尾大不掉,有威胁朝廷向北策略时,童贯终于亲自出马,并在短短时日里就如秋风扫落叶般平定这场叛乱。
如今有孙途带山东军出现在江南,童贯及西军北军就再无必要赶往江南平乱,但在军饷粮草等等的调度上,却明显存在了问题。
面对两处财政衙门的官员都直说自己拿不出太多钱财来,赵佶也感到一阵头疼。虽然江南平乱很重要,但北边战事却更是重中之重,万不能因小失大在粮食供给上出了差错。当然,他自己的内库其实一向丰足,但皇帝却连想都没这么想过,他不向国库伸手已经很难得了,再想让他自己补贴前方将士,简直就是做梦!
当朝堂上突然有些诡异的沉默下来后,一直如泥塑木雕般站在那儿的蔡京终于缓缓地走了出来:“陛下,老臣倒有一法可解难题,并不需朝廷多费钱粮。”为什么他能多年来深得赵佶宠信,宰相之位稳如泰山,大权独揽无人能撼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因为他蔡京确实能在关键时刻为天子分忧解难啊!
为了尽快把捷报传回汴京,孙途这次却是下了工夫,不但用快马递送,还动用了军驿,几乎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直往北送。不消数日间,两份完全一样的捷报就入京师,送到了兵部与枢密院两处衙门。
孙途明显是多了一个心眼,他很清楚朝中某些人是个什么德性,在他们眼中就没有公私急缓之分,只看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利。若是自己人,有过便压,有功便加倍宣扬;而要是政敌的话,则完全相反,像孙途这样在前方传来的捷报,只要高俅等人有心隐瞒,是足以将之瞒下一两个月不被人知的。
为防万一,孙途将捷报投递两处衙门,只要接触到这份捷报的人越多,那些官员再想瞒报就得掂量一下其中份量了。不过他终究还是低估了童贯在枢密院中多年经营下来的势力,当捷报送入衙门后不久,方谦就已将之拿在了手中。
这些日子里,方谦可是相当低调听话,哪怕高俅梁师成不断把人手安插进枢密院里,他也没有进行明面上的反对,甚至还帮着稳住人心,空出了不少实职来使高俅他们进一步掌控枢密院,在不少人看来他都算是背叛童贯了。
可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他如此做法却是用心良苦,除了保住自身的官位职权外,也顺带着把一些要紧人物都给保了下来,虽然出让了部分权力出去,但枢密院的核心大权却还是在童贯一系人手里捏着。也正是因此,当孙途的这份捷报送到后,第一时间就落到了方谦之手,也让他振奋不已。
“好!千里果然没让童帅看走眼,居然在短短时日里又破敌夺城,只凭这一份功劳,就足以让官家不再怪责他之前的鲁莽行径了!”方谦捏着这份捷报,很快就已有了决断,必须尽快将之报与皇帝,哪怕因此会惹来高俅等人的不满也顾不上了!
正好,次日便是小朝会,身为如今枢密院中的主官之一,方谦也能位列其中。当下便在几名重臣奏事之后,上前一步,把这份江南大捷的军报给呈送了上去:“陛下,江南大捷!孙途率麾下所部在之前连破十多座县城之后更是一举拿下了大城湖州,并破正面之敌五万,灭敌过万,堪称江南乱起后我朝官军最大的一场胜仗了!”
赵佶一听,本来古井不波的一张俊脸上也露出了惊喜之色来,赶忙说道:“快,把捷报送来让朕一观!”等他当众接过捷报打开细看,并面露喜色时,站在臣班前方的高俅、梁师成等人的脸色就是一沉,前者更是用阴沉的目光看向了并未退回去的方谦,心中已生警惕。
不过当皇帝欣然地放下捷报,把目光落到他面上时,高俅就跟变脸似的瞬间露出欢喜之色来,上前一步行礼道:“微臣为陛下贺,为我大宋贺,如今江南局势大好,想必用不了太久,就能平息乱事,天下太平了!”
其他人见状也都跟着郑重其事地行礼道贺,见此,赵佶又是一阵欢喜的
大笑:“诸位臣工说得好,我大宋不日必将天下承平,为夺取燕云之地做好准备。”顿了一下,才又看着高俅问道:“高卿,为何如此大喜之事却不见你来报与朕知道呢?适才也不曾见你先提一句?”
高俅早有应对,当下就弯腰道:“陛下恕罪,其实臣也在昨日便得知了江南有此大捷。但是,毕竟事关重大,臣担心其中有什么隐情,本打算仔细查问之后再上奏陛下,不料却被方承旨给先一步报与陛下,他却有些过于急躁了。”说着,又深深地望了一眼方谦。
方谦自然是不敢与之争辩的,只是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如此大捷不可拖延,否则会寒了下面将士之心,所以才急着上奏。”
“罢了,二位所言都有些道理,朕自不会怪罪。”赵佶不以为意地摆了下手,随后才又看向高俅:“高卿所言怕其中有隐情又当如何讲?”
“回陛下,就臣所知,孙途所部不过区区两万兵,如何能在攻下湖州城的同时还破敌五万许,这可实在有违常理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他确实治军有方,三军用命,但在有更进一步的证据前,臣实在无法完全相信这份捷报。”
这时,其他臣子也都反应了过来,高俅的一票党羽也忙出声表示支持:“陛下,高太尉所言在理,毕竟事关江南战局,朝廷不可偏听偏信啊。”
“高太尉此言却有些过虑了。”突然,一人挺身走了出来,虽然满面白须,只着低级官员的青袍,却气势不输于任何人,声音更是洪亮无比,一下就压住了在场所有人,正是刚调入兵部任郎中一职的宗泽站了出来。
说来宗泽也算是时来运转了,本多年蹉跎下来,因为过于刚正的缘故,哪怕有着一身本事也不得出头,多年下来也只在枢密院中任一小官。但前些时日帮着孙途说话,被童贯一党视作可用之人,便将他提拔去了兵部任了个郎中之职,也可算是平步青云,从而能位列今日的朝堂之上。
可即便身份提高,宗泽的秉性却并没有多少改变,他深知高俅等人说这些话的真实意图,激于义愤,便放胆走出来反驳:“此份捷报臣在兵部也曾得见,上边所写条理清晰,更有数千敌军俘虏可为证据,又怎么可能出现什么误会呢?陛下,在微臣看来,湖州大捷千真万确,断无半点可疑之处,朝廷自当拨付钱粮好生犒赏前方将士才是,不然可就真要寒了天下军心了!”
宗泽这番话说出来可比方谦的奏报更让高俅感到愤怒了。这其中既因为他的身份更低,也在于他这番话完全是针对着高俅的猜疑而来,跟当众打他脸没有任何区别。这也让高俅的脸色变得越发阴沉,低低哼了一声后,已经做出要将此人铲除的决定。
赵佶在上头却没留意臣下的反应,而是更为喜悦地道:“你所言在理!杀敌多少还可怀疑有人杀良冒功,但一下就俘虏了数千敌军却作不得假
,而且湖州城被他所夺也是实打实的。如此看来,孙途此番确实又为我朝廷立下一件大功了。该赏!户部,转运司,你们现在能拿出多少钱粮来?”说话间,他都不再询问高俅的看法了,而是直接为赏赐前方将士作起了打算。
其实高俅的那点心思赵佶也是能够明白的,他又不蠢,怎会不知高俅因为和童贯之间的纷争而处处在为难由后者一手提拔起来的孙途呢?他只是不想深究罢了。但既然孙途率军真立下了大功劳,赵佶作为一国之君就不能再不作表示了,也算是对高俅等人稍作敲打吧。
高俅立刻明白了皇帝用意,也不敢再多说什么,默默退了回去。而被点到名的户部尚书和转运司的正使却带着苦笑出来了:“陛下恕罪,我户部如今存钱存粮都已不足,又得防着可能出现的天灾,所以……怕是拿不出太多钱粮赏赐前方将士啊。”
“嗯?怎会如此?”赵佶皱起了眉头来,有些不满地问道。户部,即国库的钱粮财富他平日里还真不怎么过问,想不到却是这样的情况。
“禀陛下,实在是因为这一年来朝廷正忙着把钱粮送往北边,有多余的也去了那边,所以……”
面对这一含糊的说法,赵佶终于醒悟过来。
为何方腊之乱凭着一群农民泥腿子竟能搞得这么大,还持续了两三年时间?这可不是因为反军真有多厉害,又或是宋朝官军真弱到了连一帮揭竿而起的百姓都镇压不了了,关键只在于大宋此时只把多半精力都投放到了北边,为接下来夺回燕云十六州,击败辽国做着准备。
大宋最精锐的军队,最好的将领,此时都在北边,这才导致江南守备极度虚弱,并且反应极慢,直到方腊膨胀到公然称帝,朝廷才动大军欲剿灭于他。
在另一个时空里,当方腊反军的势力真个到了尾大不掉,有威胁朝廷向北策略时,童贯终于亲自出马,并在短短时日里就如秋风扫落叶般平定这场叛乱。
如今有孙途带山东军出现在江南,童贯及西军北军就再无必要赶往江南平乱,但在军饷粮草等等的调度上,却明显存在了问题。
面对两处财政衙门的官员都直说自己拿不出太多钱财来,赵佶也感到一阵头疼。虽然江南平乱很重要,但北边战事却更是重中之重,万不能因小失大在粮食供给上出了差错。当然,他自己的内库其实一向丰足,但皇帝却连想都没这么想过,他不向国库伸手已经很难得了,再想让他自己补贴前方将士,简直就是做梦!
当朝堂上突然有些诡异的沉默下来后,一直如泥塑木雕般站在那儿的蔡京终于缓缓地走了出来:“陛下,老臣倒有一法可解难题,并不需朝廷多费钱粮。”为什么他能多年来深得赵佶宠信,宰相之位稳如泰山,大权独揽无人能撼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因为他蔡京确实能在关键时刻为天子分忧解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