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秘葬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半夜地结束了口供的录制,骆天将程真带到已经转档的大排档前,这里曾经有过两个女人的回忆,最深埋于心的那段感情,还有一段最遗憾的感情,周虹与何可儿,无法忘怀的过去,可是过去,就是已经逝去的时光,再也寻不回来了。
如今大排档已经易主,骆天站在这里,将周虹与何可儿的事情一一讲诉出来,程真听得入迷,听到周虹死去的一刻,她的眼泪掉下来,无比心疼身边的这个男人,何可儿的离去,程真又叹了一口气,两人彼此相爱,容不得那些物质与条件,在乎得越多,感情便会更薄。
程真靠在骆天的怀里:“我会陪你一直,把周虹记在心里,用我的方式好好爱你,希望她能看到我们幸福。”
“谢谢你。”骆天完全释然,内心无比轻松:“走吧,我们回去看看忽必烈当年心念一动留下来的设计图。”
这一张其实是墓室的结构图,里面还附有设计好机关,说起元朝的皇陵,这中间的玄机可大了,不仅是成吉思汗,就是元朝的所有皇帝都是秘葬的。祖先们之所以采取秘葬措施,就是为了防止后人盗掘。
13世纪,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不同于中原汉族的厚葬久丧,而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因此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丧葬仪式也是这样简单: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随葬的还有马匹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
元朝建立后,大量蒙古人涌入内地,也渐渐受到汉人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这种棺木,元时称为“蒙古棺”,大都城里专有经营这种棺木的店铺。尽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殓仍然简朴如初,寿衣就是平时穿的衣服。入葬时,一般都是秘密地进行。葬后既无冢,也无碑铭墓志,死者亲属也不举行丧葬仪式。
不光平常的蒙古人,蒙古贵族包括皇帝死后都流行深葬不坟的习俗。据叶子奇《草木子》一书记载,元朝皇帝死后,不用棺椁,也无殉葬品。只是“用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挖一深坑埋入,不起坟堆。“葬毕,以万马柔之使平。杀骆驼子在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这些说明,蒙古帝王葬后都有灭迹、不留坟丘的习俗。
成吉思汗死后,麾下臣子遵照他的遗命,不发丧,也不举哀,他们秘密地把灵柩送回漠北。皇帝棺木秘密送至墓地后,下葬深埋,然后万马踏平坟地,不留任何痕迹。不建陵台、碑亭,不修神道、高墙,也没有石人、石兽。为了不泄露灵柩的去向,护送灵柩的部队将一路所遇人畜全部杀死。到目的地后,蒙古宗王、后妃、亲属、臣僚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由于吊唁的人太多,加之有些部落地处偏远,直到三个月后,还有人陆续前来哀悼。显然,无论是成吉思汗,或是元朝皇帝,都保留传统蒙古的丧葬习俗。蒙古的秘密埋葬死者的习俗,是成吉思汗与元帝陵墓至今下落不明的主要原因。
“可是不是已经有了成吉思汗陵了吗?”程真问道。
“你是说现在位于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吗?那并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墓,只是一个象征性的陵寝,让蒙古族人对他表达自己的哀思而已。”骆天说道。
“蒙古人对大汗的葬地极为保密,但对祭议祀的仪式则是公开进行并承袭下来的。在墓家之外作八室神主,设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个白色的帐包组成,所以又称‘八白室’,内置画像,作为大汗陵寝的象征,供后人瞻仰祭扫。所藏的‘银棺’及‘遗物’等不过是象征寄托之物。”
“成吉思汗的墓室还能找到吗?”程真被内蒙古族人的神秘秘葬所吸引了。
关于成吉思汗及元代皇帝的葬地,尽管史籍有不同的说法,但是都认为,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大汗和元朝历代皇帝都埋葬在同一个地方。而且,诸帝的葬仪也大致相同。所以只要找到任何一位大汗的埋葬地,就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
“《史集》上有记载,蒙哥汗死于四川攻宋前线后,他的儿子阿速带斡忽勒亲自带着父亲的灵柩,把他运送到了斡尔朵(漠北的宫帐)。在四处斡尔朵轮流为他举哀:第一天在忽秃黑台哈敦(皇后)的斡耳朵中,第二天在忽台哈敦的斡耳朵中,第三天在这次随同他出征的出卑哈敦的斡耳朵中,第四天则在乞撒哈敦的斡耳朵中。每天将灵柩放到另一斡耳朵的座上,众人对他放声痛哭哀悼。然后,他们把蒙哥葬在被称为也可忽鲁黑的不儿罕合勒敦地方的成吉思汗和拖雷的陵寝的旁边。”
“成吉思汗与元帝装殓和随葬物品较少,也是其墓地不易被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元代帝后的随葬品很俭朴,不要说和中原的帝王相比,就是和许多富豪、贵族也没法比。他们装殓的衣物仅有貂皮袄、皮帽、靴袜等。装殓后,加用红黑色油漆刷,外用三道黄金为圈箍定,棺外不加椁。随葬物品不过“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各一”。元朝皇帝的送终方式可以说是中国皇家葬礼历史上最俭朴的。元代帝王,自“一代天骄”至他的子子孙孙,鉴于中原各王朝帝陵被盗墓的教训,实行不留陵墓痕迹的葬制,不仅要节约得多,而且至今还未被人盗掘过。”
“不过,也有人提出成吉思汗的随葬品还是有一定规模的。据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中说:“挑选四十名出身于异密和那颜家族的女儿,用珠玉、首饰、美袍打扮,穿上贵重衣服,与良马一道,被打发去陪伴成吉思汗之灵。”说明当时殉葬品中,不仅有马匹,而且还有人殉的现象。”
大半夜地结束了口供的录制,骆天将程真带到已经转档的大排档前,这里曾经有过两个女人的回忆,最深埋于心的那段感情,还有一段最遗憾的感情,周虹与何可儿,无法忘怀的过去,可是过去,就是已经逝去的时光,再也寻不回来了。
如今大排档已经易主,骆天站在这里,将周虹与何可儿的事情一一讲诉出来,程真听得入迷,听到周虹死去的一刻,她的眼泪掉下来,无比心疼身边的这个男人,何可儿的离去,程真又叹了一口气,两人彼此相爱,容不得那些物质与条件,在乎得越多,感情便会更薄。
程真靠在骆天的怀里:“我会陪你一直,把周虹记在心里,用我的方式好好爱你,希望她能看到我们幸福。”
“谢谢你。”骆天完全释然,内心无比轻松:“走吧,我们回去看看忽必烈当年心念一动留下来的设计图。”
这一张其实是墓室的结构图,里面还附有设计好机关,说起元朝的皇陵,这中间的玄机可大了,不仅是成吉思汗,就是元朝的所有皇帝都是秘葬的。祖先们之所以采取秘葬措施,就是为了防止后人盗掘。
13世纪,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不同于中原汉族的厚葬久丧,而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因此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丧葬仪式也是这样简单: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随葬的还有马匹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
元朝建立后,大量蒙古人涌入内地,也渐渐受到汉人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这种棺木,元时称为“蒙古棺”,大都城里专有经营这种棺木的店铺。尽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殓仍然简朴如初,寿衣就是平时穿的衣服。入葬时,一般都是秘密地进行。葬后既无冢,也无碑铭墓志,死者亲属也不举行丧葬仪式。
不光平常的蒙古人,蒙古贵族包括皇帝死后都流行深葬不坟的习俗。据叶子奇《草木子》一书记载,元朝皇帝死后,不用棺椁,也无殉葬品。只是“用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挖一深坑埋入,不起坟堆。“葬毕,以万马柔之使平。杀骆驼子在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这些说明,蒙古帝王葬后都有灭迹、不留坟丘的习俗。
成吉思汗死后,麾下臣子遵照他的遗命,不发丧,也不举哀,他们秘密地把灵柩送回漠北。皇帝棺木秘密送至墓地后,下葬深埋,然后万马踏平坟地,不留任何痕迹。不建陵台、碑亭,不修神道、高墙,也没有石人、石兽。为了不泄露灵柩的去向,护送灵柩的部队将一路所遇人畜全部杀死。到目的地后,蒙古宗王、后妃、亲属、臣僚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由于吊唁的人太多,加之有些部落地处偏远,直到三个月后,还有人陆续前来哀悼。显然,无论是成吉思汗,或是元朝皇帝,都保留传统蒙古的丧葬习俗。蒙古的秘密埋葬死者的习俗,是成吉思汗与元帝陵墓至今下落不明的主要原因。
“可是不是已经有了成吉思汗陵了吗?”程真问道。
“你是说现在位于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吗?那并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墓,只是一个象征性的陵寝,让蒙古族人对他表达自己的哀思而已。”骆天说道。
“蒙古人对大汗的葬地极为保密,但对祭议祀的仪式则是公开进行并承袭下来的。在墓家之外作八室神主,设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个白色的帐包组成,所以又称‘八白室’,内置画像,作为大汗陵寝的象征,供后人瞻仰祭扫。所藏的‘银棺’及‘遗物’等不过是象征寄托之物。”
“成吉思汗的墓室还能找到吗?”程真被内蒙古族人的神秘秘葬所吸引了。
关于成吉思汗及元代皇帝的葬地,尽管史籍有不同的说法,但是都认为,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大汗和元朝历代皇帝都埋葬在同一个地方。而且,诸帝的葬仪也大致相同。所以只要找到任何一位大汗的埋葬地,就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
“《史集》上有记载,蒙哥汗死于四川攻宋前线后,他的儿子阿速带斡忽勒亲自带着父亲的灵柩,把他运送到了斡尔朵(漠北的宫帐)。在四处斡尔朵轮流为他举哀:第一天在忽秃黑台哈敦(皇后)的斡耳朵中,第二天在忽台哈敦的斡耳朵中,第三天在这次随同他出征的出卑哈敦的斡耳朵中,第四天则在乞撒哈敦的斡耳朵中。每天将灵柩放到另一斡耳朵的座上,众人对他放声痛哭哀悼。然后,他们把蒙哥葬在被称为也可忽鲁黑的不儿罕合勒敦地方的成吉思汗和拖雷的陵寝的旁边。”
“成吉思汗与元帝装殓和随葬物品较少,也是其墓地不易被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元代帝后的随葬品很俭朴,不要说和中原的帝王相比,就是和许多富豪、贵族也没法比。他们装殓的衣物仅有貂皮袄、皮帽、靴袜等。装殓后,加用红黑色油漆刷,外用三道黄金为圈箍定,棺外不加椁。随葬物品不过“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各一”。元朝皇帝的送终方式可以说是中国皇家葬礼历史上最俭朴的。元代帝王,自“一代天骄”至他的子子孙孙,鉴于中原各王朝帝陵被盗墓的教训,实行不留陵墓痕迹的葬制,不仅要节约得多,而且至今还未被人盗掘过。”
“不过,也有人提出成吉思汗的随葬品还是有一定规模的。据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中说:“挑选四十名出身于异密和那颜家族的女儿,用珠玉、首饰、美袍打扮,穿上贵重衣服,与良马一道,被打发去陪伴成吉思汗之灵。”说明当时殉葬品中,不仅有马匹,而且还有人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