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星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是笨蛋,这句话很莫明其妙,我问你是为什么不作声。你是怎么回答的?手握权柄的人,恩惠归自己,怨恨归谁?

    答非所问。

    但范仲淹不是笨蛋,也尊重王曾,听出它深层含义,手握权柄的人,都想别人说他的好,不让大家说它的坏,可能吗?或者说好事自己来做,做恶人的事谁来做?

    除非打酱油,不作为。

    作为就会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会使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到伤害。况且自己所做的一定是对的吗?在地方上自己治水救灾,让人立生祠,到了京城,立即投入破坏当中。打倒了吕夷简,又打倒谁呢?

    王曾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两相一旦开战,非是你们小斗斗,国家近亿的百姓怎么办?事实后来王吕斗,产生严重后果,让一群老妖怪将国家闹得乌烟瘴气。

    郑朗产生怀疑,王曾为什么不产责怀疑?

    赵祯在这件事上很暧昧。

    为什么郭氏突然提出要做皇后?娘家郭家在中间扮演了什么角sè,她在皇宫多年,也有一些亲信,又扮演了什么角sè?吕夷简与阎文应肯定赖不掉。然而曹家呢?

    可能是怀疑过度,万一是真的,事情揭开,会产生什么后果?

    国家不要治国了,专门盯着赵祯那个后宫吧!

    后宫乃是世间最藏污纳垢的地方,全部不做事,盯着它值得么?

    十二个字足矣,但此时王曾又补充一句:“绕几百里道,去太平州看一看。”

    对郑朗王兽仍不悦,不过宋庠回来后,将郑朗说的原因也带回来,稍能理解。他不快乐的地方,是不管什么理由,地方不能与朝廷对抗也是一种严重危险的讯号。

    可郑朗在太平州的兼顾,让他十分欣赏。这才是宰相之才没有这个兼顾之心,大户是好的,政策对着大户,其他群体怎么办?贫困百姓是好的,对着贫民,其他群体怎么办?

    郭氏是好的曹皇后怎么办?当真是好的?前有耳光门,后有皇后门,至今还要文武百官受册,这个女人真的无可救药。

    早死早好,省得象一个火药桶,时不时让平静的朝廷爆炸一回。

    至于君子小人,见鬼去吧,谁对国家有利谁就是君子,赵匡胤不知不觉让士兵强行披了皇袍相信吗?皇帝做得很开心。赵匡义谋害了兄长,皇帝做得同样开心。这时,君子在何处,小人在何处?

    范仲淹茫然若失地离开王家。

    他似乎看到前面还有一条更广阔的大道,可又不知道怎么走,离开京城了,王质等人前来送行道:“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极为、愈为、尤为,三光!

    范仲淹这次没有觉得光耀,心中想着可能是自己哪里出了严重问题,所以没有慷慨陈辞,心情恍惚地说:“下次再送我,请准备一只羊就当是我的祭品。”说完,带着家人上路。

    虽然他说话有些意志消沉,可在那一夜,空中一颗大星冉冉升起,光亮照人!

    范仲淹在反思,其他人还是执mí不悟,或者最后走向一条相反的道路。

    畏于吕夷简的威势多数谏官御史不敢言,还是有人敢言,余靖说道:“仲淹前所言事在陛下母子、夫fù之间,犹以其合典礼故加优奖:今坐刺讥大臣,重加谴责。傥其言未协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汲黯在廷以平津为多诈,张昭论将,以鲁肃为粗疏,汉皇、吴主,两用无猜。陛下自亲政以来,三逐言事者,恐非太平之政也。请速改前命。”似乎很有理,范仲淹对你很忠心的,他说归说,陛下你听归听,三逐言者,不是太平事,赶紧将范仲淹召回来吧。逐到筠州。

    尹洙很实在,上言道:“臣尝以范仲淹直谅不回,义兼师友。自其被罪,朝中多云臣亦被其荐论,仲淹既以朋党得罪,臣固当从坐,乞从降黜,以明典宪。”范仲淹是好人,朝中也有很多人说我是他推荐上来的,既然范仲淹以朋党得罪,何必留臣在京城,请逐我吧。

    吕夷简大怒,又逐之。

    再到欧阳修,但他没有上书,而是高若讷上奏的,很委屈,他刚刚带头进奏,打倒了阎文应,才过去三个月,自己是多勇敢哪,多忠直哪。然而欧阳修却写了一封sī信给他,说他现在坐的位子正是范仲淹以前的位子,眼睁睁看着吕夷简在朝中横行霸道,你还是读书人吗?每天出入朝堂,与士大夫为伍,你还要不要脸,知不知道羞耻二字是怎么写的?

    高若讷被骂晕了,言道:“范仲淹贬职之后,遵奉敕榜,不敢妄有营救。今欧阳修移书抵臣,言仲淹平生刚正,通古今,班行中无与比者。责臣不能辨仲淹非辜,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及谓臣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仍言今日天子与宰臣以迁意逐贤人,责臣不敢言。臣谓贤人者,国家恃以为治也,若陛下以迁意逐之,臣合谏:宰臣以迁意逐之,臣合争。范仲淹顷以论事切直,亟加进用:今兹狂言,自取谴辱,岂得谓之非辜?恐中外闻之,谓天子以迁意逐贤人,所损不细。请令有司召修戒谕,免低众听。,

    

    然后将欧阳修写的信递给赵祯,差一点哭了起来。

    这封信骂得太恶毒。

    再贬欧阳修。

    其实处执范仲淹还有对错可言,可后面来一个杀一个,吕夷简的做法渐渐让王曾沉不住气。

    王曾暂时还没有发作。

    但是蔡襄看不下去,写了一首很长的诗,叫四贤一不肖诗。《右余安道》: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韵孤。词科判等屡得隽,呀然鼓焰天地罐。

    高冠长佩丛阙下,千百其群河尔愚。吾知万世更万世,凛凛英风jī懦夫。

    《右范希文》:中朝莺鹤何仪仪,慷慨大体能者谁。之人起家用儒业,驰聘古今无所遗廷臣谏列复钳口,安得长喙号丹墀。昼歌夕寝心如疚,咄哉汝忧非汝为。

    《右欧阳永叔》:先民至论推天常,补褒扶世为儒方。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皇家太平几百载,正当鉴古修纪纲。贤才进用忠言录,祖述圣德垂无疆。

    《右尹师鲁》:君子道合久以成,小人利合久以倾。世道下衰交以利,遂使周雅称嘤鸣希文果若事jiān险,何此吉士同其声。高谭本yù悟人主,岂独区区交友情。

    《右高若讷》: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人谓高君如挞市,出见缙绅无面皮。高君携书奏天子,游言容sè仍怡怡。反谓范文谋疏阔,投彼南方诚为宜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

    朝家若有观风使,比语请与风人诗。

    他与欧阳修关系最好,所以写欧阳修的诗最长,最毒辣的是写高若讷,字都免了,直接称呼名字。

    这首诗一出,洛阳纸贵,所有士子争相传阅。

    连同契丹使者来到京城,一看真热闹,还是汉朝文化昌隆啊,连骂人都可以用诗写出来,似乎写蛮不错的,好玩,huā钱让人誊抄一份下来,放在幽州宋朝使馆外面,供幽州所有胡汉百姓观看宋朝文人文化的博大精深。

    范仲淹到了太平州。

    朝中为皇帝的后宫吵得差一点动刀子的时候,太平州又发生一次神迹。

    王曾怨恨,可不知道七千户给郑朗带来多大的负担。

    九圩圈好,近乎神迹。

    可不是去年的大圩,若那样能挤出九千顷耕地,什么灾民也安排下去。能圈出来,可郑朗不敢,那几乎会将所有湖泽全部圈进去,没有泄洪的河道,没有蓄水的湖泊,会变成什么结果?

    其实圈得够狠的,原来湖泽的五成五全部变成大圩。

    但是除两圩与去年的佑民圩相仿佛外,其余几圩只是中大型圩田,有两个圩只有两百几十顷,仅是景民圩的八分之一大小。

    因此总耕地面积只有五千两百顷,看得周围许多官吏眼睛全红起来,可太平州最大危机到来。

    得的地不少,要拿出三千四百余顷给百姓,是前年冬天的承诺,各大户要补偿近六百顷小圩的田地,只剩下不到一千两百顷。外加州府掏钱买来肥瘦不等的四百顷地,也只是一千六百顷,却要安顿七千户灾民,一户只有二十三亩地。

    要么让他们等,但结果也不容乐观。

    今年还能重开五六个圩,可一个比一个小,有的可能只有一百来顷。总耕地面积也不会超过一千两三百顷。

    到了极限,不能再开。这些有做补偿,还有几个小圩必须强行拆掉,也要补偿,所以拿出的比例更多,供分配的不足八百顷。剩下的水面,让郑朗圈,都不会圈了。

    仍然不够。

    事情真相没有传出,否则灾民会“起义”

    魔术开始。

    过了元宵节,十几个衣着华贵的商人来到芜、湖城。郑朗也将太平州所有的大户,二户与三户一起召集到芜、湖,带着他们来到那个神秘的作坊中。

    占了一百多亩地面积,但现在除了少量建筑物,到处是空dàngdàng的,对此太平州许多百姓议论纷纷。

    进去后“咣当”大门关起来。

    一日三餐,除了衙役送饭菜进去外,看不到一个人出来,过了三天后,所有人出来了。

    一个个脸上表现很古怪,大多数带着笑容,只是郑朗看着大家说道:“你们都是老匹夫!”

    全部得意地大笑,有的乐得捻胡须,有的乐得笑弯了腰。

    郑朗无奈摇头。

    这让他人很好奇,你们究竟说了什么,让郑知州气成这种样子?

    也没有一个人回答。

    随后很古怪,这些人家开始向官府交地契,达到近一千一百顷。

    不过有两百多顷是各个小圩的,包括那几个准备强行拆掉的小圩,还有三百顷是贫瘠的坡地,也有三百顷是大圩圩田,本来郑朗还想多争一点的,争了一天未争动,正是为这事骂这些人是老匹夫的。还有近两百顷也能取到水源,不算是贫地。

    那近三百顷地不用考虑,等不起。

    但官府又变出两百顷地。

    这么多圩同时并起,必然产生一些变化,比如房屋,需要砖头、瓦块与木料,木材生意好起来,还有一些小型窑场,许多人家看到数圩起来,大批大批的桑苗运来,又要准备作坊,去年锦锈苑怎么做的,他们就准备怎么做。今年不会出现那么多劳力修大坏。粮食必然会外销,米店也要准备了。于是城里吃的喝的乐的玩的也兴了起来。

    甚至还有铁器、药材,人多了,一万缗钱修的港口十分奢侈,停船方便,吸引一些外来的客商将货物运过来,借着青弋水之利,向宣州等内河转运。

    新城渐渐有了生机。

    但需要人。

    每一圩起,就会少一批佃农,也要人,去年江淮丰收,从外地盅huò百姓过来难度增加,手是盅huò州内的百姓,主要是五等户,进城帮忙吧。这批地又让官府拿出三万多缗钱吃进一批。

    和州的马知州对此十分不解,郑朗说道:“是拿了钱,可造就的是一批四等户,也是朝廷主要征税对象。一亩地仅huā费一缗多钱,交于四等户五等户手中,要征去三成收成,五年就将成本收回来。缓解贫富分化,朝廷又多得了税收。只是要略略长远一些,有何不可?”账不是这样算的,富户也会征一些,比如郑朗未考中功名之前,家中一年也要承担许多税务,但大户终是大户,想他们实打实交,是不可能的,不然不可能最后全国只剩下两亿来亩地,那四亿来亩到了何处?朝廷若有充足的闲钱,这样投资,五年收不回来,七八年,顶多十年足矣,用税务的方式收回来。也能减少贫富分化。

    这是今年,到明年手中若有钱,还能收回更多的田地。

    实际随着佃农难请,用人缺口增大,以及有的大户也对田地失去兴趣。也是郑朗从他们手中要到一千一百顷地的原因之一,是等不及,等得及,还可以多讨要一点。

    很神奇,一千六百顷的支配田地,陡然间变成两千六百顷。并且郑朗还似不满意,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还是不够,按照以前的分配,最少得三千八百顷,才能让灾民满意。

    于是有了这条命令,大圩每户五口下者三十亩,上者三十五亩,非大圩者五口下者,三十五亩,五口上者四十亩。为了允许他们增加收入,每户让他们载十亩地甘蔗,非灾民者,为了满足粮食产量,仅能载一亩,多者官府罚没。又标注了收购价格,为使百姓放心,官府与每户人家签订协约,十月蔗民出蔗,官府给钱帛,绝不拖欠。

    为公平起见,对非大圩者,因为调换,成片,组织人手,兴修水利,使灌溉变得更加方便,坡田与良田严格搭配地分下去。坡地种桑植麻,良地种粮载蔗。

    收入也够了,原来一家六十多亩地,听起来可怕,产量低,税务重,农具、耕农、肥料以及种子,请短工,灾害年的损失等去掉后,所得不过两三成,三四百文钱收入,一年一户不过两十缗钱。如果找一些副业,有可能会更高一点。但遇到一个贪官,或者差役摊派下去,灾难还会再度来临。

    按照郑朗制订的价格,一亩甘蔗能收入四缗钱,近收益会达到三缗。十亩地是三十缗,加上其他田地的收益,养活一家人足矣。

    可是命令发布下去,全部产生怀疑。一个简单的道理,你收可以,但卖给谁?不是一亩两亩,而是几万亩,甚至十几万亩。又有措施出台,蔗种育好了,今年免费提供,还从四明高价聘请十几个有经验的蔗农过来指导,同时签订合约,只要种,一亩地先给三缗钱,到十月以蔗价偿还。不管我如何卖掉它,先给你们三十缗钱。

    还用怀疑什么!

    蔗种一抢而空,连带着大圩内的百姓也要了一些,不过他们经济渐渐缓过来,没有任何补贴。

    崔娴在家里笑郑朗小jiān巨滑,不然仅去年以工代赈,赚取的近二十缗钱远远不够的,赤贫人家,不是给一些衣服被子用具就能解决,还有耕牛、农具与房屋,今年熬到秋后收成到来之前的粮食来源,肥料,种子等等。

    有了五十缗钱,才基本上度日。

    一个先给,一个后给,xìng质不同,老百姓熬过最难的一道难关,甘蔗也推广下去。

    不过知道此事争议会很多,崔娴也没有多说。

    具体情况写了一道奏折递到京城,我无奈了,只好用此安顿灾民,否则挤不出地来。

    当时朝堂上正吵得不可开交,也没有人有心思管他。看似很有争议的事,居然奇迹般地通过。然后又劝灾民,你们手中有了钱,是不是要买一些猪崽,小鸡小鸭的养一养,改善伙食,又能增加收入,还有肥料来源,特别是甘蔗,更需要肥料。

    这个灾民深有体会的,去年到两圩参观过。

    副业有了。

    夏收来临,看到油菜移载的好处,不但太平州在载油菜,其他各州也在载油菜,将饼肥派小吏从各个油坊里收回,有官府的,有sī人的,又让十几个蔗农宣扬需要饼肥。

    象这样大规模载甘蔗,在太平州几乎是破天荒第一回,不仅说要饼肥,说是上面要撤麦麸百姓也相信哪。甘蔗长势不但有了,甜度也有了。但成果要到秋收,要到明年开春才能完全揭开。

    范仲淹来的时候,能看到一部分。

    没有去太平州城,先来到芜、湖县城。某些时候也将郑朗当作了一个小兄弟,看一看,饶州有大湖有大河说不定学习一些经验,给地方百姓造福。

    这时的芜、湖县城已很有看头出现了许多丝织作坊。去年就在育桑苗,量太大,必须本地所出。正好两圩桑树渐大,要剪去上面的桑枝,使桑树横向生长,桑树也没有真正长起来,就着下面稀疏的地面,截枝育苗。

    正好春天一道移载到各圩各坡。

    范仲淹到的时间是六月,这些小桑树也未长大,可产出来的桑蚕十分可观,到明年会更可观,后来才会到了大成,现在作坊盈利不多,主要为了手艺熟练。

    是最先起来的支柱产业。

    也有其他的店铺,陆续住进来许多百姓,不象去年郑朗来的时候,到处是空屋子。

    还有,就是在拼命盖房屋。

    范仲淹请了一个当地的百姓,说道:“来我到老县城看一看。”当地老百姓也不认识他,将他带到老县城,比较了一下后,范仲淹久久不语。有些耸人听闻,短短两年间,一座县城规模几乎扩大了五六倍,还有房屋在向远处延伸。

    站在哪里久久的不说话,王曾十二字真言给他启迪很大的,最大的思想转变,就是做实事。争来争去有什么用?到头来两败俱伤,还误了国家。因此开始沉思起来,有的能想明白,有的想不明白,有的认为自己还能让它更加完善。

    又到物格院看了看那十几样稀黄古怪的东西,观者如山,几乎所有到芜、湖城游客第一首选,现在景致变得很漂亮,南边湖边修起几个凉亭,还有几道水榭,一弯石子路,两排半大的垂柳,湖中青sè的藕叶连天接叶,朵朵红huā灼若朝霞。边上有一排长廊,供游客写诗留恋的,若做得好,县衙派人刻石勒碑于湖边。

    此举大得士子欣赏,范仲淹一行也看到一群年青士子坐在凉亭中,正在吟哦,不知能不能作出美妙的诗篇。

    一路上范仲淹多次听到奇迹与神迹二字,此时也不得不承认,仅这个城来说,是有某种奇迹在发生。甚至让他看到十分愕然的一幕,一群本地人偶尔听到有人说郑朗不好,愤然将此人胖揍一顿,直到衙役过来将才他们劝散。

    他的长子,十三岁的范纯佑与九岁的次子范纯仁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一切,自己父亲在苏州做得很好了,似乎也没有赢得过这样的民心。

    这是城里的变化,又坐船来到景民圩,整个宋朝眼下最大的圩田,桑柳已经正式成荫,圩内阵陌交错,稻谷沉甸,十分壮观。也有让他皱眉头的一幕,甘蔗。

    宋朝粮食一直很紧张,种甘蔗可以,这种得未免数量太多。

    总体来说,huā三天时间到处走了一走,对他产生很大的帮助。

    这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一旦变通起来,会非常之快。

    一边看一边想,来到太平州城,郑朗不在,巡圩去了,汛期未过,各个大圩起来后,果然产生影响,水位线升高了足有半米,这也是一个数据,看一看,我这里临近长江了,留下的河道也足够多,然水位还是比往年同期雨量涨了近两尺高。你们诸州若是在上游,水路不得畅,保留水道不多,蓄水湖泊不多,会有何影响。

    结果就是更多的小圩破掉。

    但小圩所剩也不多,损失不重。

    看的是大圩,各个大圩还是很安全。但水土的流失,圩基的下沉,以及上游圈圩会抬高水位,几年后必须要加高加固。

    又发现了一件不好的现象,经过一年半生长,景民与佑民两圩河柳渐渐长大,有村民将它们砍伐下来,做猪棚子或者牛棚子。郑朗立即下令,凡sī伐一株河柳者,罚金一缗。

    不是开玩笑的,这是护堤之神。

    十年后择其粗壮者砍伐,由官府择吏执行,数量也不能超过十之一,伐后必须将根挖掘出来,重新载上小苗。活着的柳树是镇堤之神,死了的树根却是害堤之魔。

    树碑于河堤上。

    范仲淹重新在衙役带领下,找到郑朗。

    郑朗道:“回去说。”然后好奇地看着范仲淹一家子,他考中功名晚,家又贫,成亲很晚,不过娶的李氏是一个真正的贤妻良母。这些年一直站在范仲淹背后默默无闻的支持着范仲淹。

    可惜到饶州后,不久病死。这个郑朗没有办法了。但到了饶州后,范仲淹又娶了一个名妓甄金莲为妻,虽是妓,同样贤惠,以后为范促淹生下第四个儿子范纯粹。

    除了李夫人外,还有三个儿子,一个老仆,一家人穿着很俭朴。

    面对这样的〖道〗德君子,郑朗还有什么话说?除了敬重,还是敬重。

    没有想到司马光发难了,坐在船舱里,对范仲淹说道:“范天章,你的德操让晚生十分敬佩,然在京城你做错了。”范仲淹也不气,微笑道:“”“你们想为皇后伸张正义,可是郭皇后之死,正是你们害的。”范纯佑听到司马光这样评价他父亲,气得想揍司马光,没有揍,怒道:“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