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监政辅政(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启成立监政院的目的是想找些人来帮助自己,方便自己脱开身做其它事。 但在别人眼里天启是在恢复内阁,虽然名目不一样但实质差不多,就算是信王、刘宗周等人心中也有如此疑问。不过当天启说要在下面成立监政机构或者称其为辅政机构时,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要恢复内阁更不会是一时兴起了。
信王先问道:“皇兄,这监政院可以说是为了协助你监管各部,毕竟皇兄要办的事太多,像军务、大铁公司、还有比较大比较急的政务都需要你过问。但在下面成立监政或者说辅政机构有必要吗?据臣弟所知很多地方督抚平时都是很清闲的。”
天启想了想问:“政务院现在都在忙些什么呢?”
信王说:“由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从北方大量移民到南方去,加上皇兄在各地实行清查充实粮库、逼迫大户退田卖粮、所有人不分士绅官民全部交税等措施,现在大明全国已经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了。政务院根据渤海军区的经验,要求山东、南直、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造卖新型渔船并鼓励渔民去海里捕鱼,据说效果很好渔民的积极性很高。玉米、甘薯、土豆等高产作物的成效还在统计估计不会差,政务院现在正忙着制定商税的收取细则。”
信王说完后以为天启会高兴,至少也要仔细询问一番,谁知道天启面无表情地说:“这些事牵涉到很多部门,大方向需要圣学院来把握和提出规划,具体事务怎么做得好需要博学院给予支持,在官员的选拔任免上需要都察院认真协调。因此尽管有这么多事,信王是不是感觉也能做到得心应手呢?”
信王想了想说:“皇兄说得对,臣弟也觉得是这么回事,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做事且全面都管,是不如多部门互相配合轻松有效率。”
天启点头又问道:“那你想过没有,光是朝中事务都牵扯了这么多部门,每个地方的地方事务也应该很多很杂,为什么地方督抚会很清闲?”
见信王低头不语,天启又看向其他几个人说:“你们几位也说说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朝廷忙地方闲呢?”
刘宗周想了想说:“因为地方督抚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只需要按照朝廷的命令做事就好。”
天启说:“刘大人说得对,地方事务其实不见得少,只不过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像京里一样管很多。你们想一想,在朝廷里既要管各地的事先规划,还要管具体实施方法,还要看最后结果,这就比地方督抚只管遵命行事要忙好多。其中政务院的预政处要根据各地反上来的具体状况提供事先规划的依据,这就使中央的考虑直接顾及到了全国的每个县,中央做事多了各省和各府县就做得少,当然就很清闲了。”
信王点头问:“皇兄在各地成立辅政机构的意思是要让地方官员也忙起来,让中央官员轻松一些?”
天启说:“给京中官员减轻一些现有事务是肯定的,但不是要让他们轻松,而是要让他们把精力放在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去。由中央直接指挥地方效果也不甚好,毕竟路远信息不通容易耽误事。朕还担心地方官员太清闲了会让朝廷的很多好政策得不到实施,那样一来就是以牺牲百姓的部分利益换来地方官员的清闲,这是不能容许的。但假如要求地方官员都像京中官员一样全方位考虑,那又很难可以说累死他们都做不到,因此朕想在各地成立辅政机构。”
刘宗周想了想说:“臣有点明白皇上的意思了,皇上是不是也要在各省、各府县都成立一个像监政院一样的机构呢?这样做的确可以让地方官员根据能力和实际情况做事,不必要都呈到京里来,不过这需要很多的人才,全国几百上千个县哪里找那么多的人来做事?”
天启说:“这就是朕找你们来商议的原因,不但要想着在哪里找这么多有用的人,还要想着如何保证各地不会因为有了完善的辅助机构而坐大,避免出现奢崇明、安邦彦这样的反贼。”
见大家都不作声在想问题,天启说:“这事情比较大,一时半会儿恐怕想不周全,不如分个工你们看如何?”
信王问:“皇兄准备如何分工?”
天启说:“朕的真实想法是让几个部门互相帮助也互相监督,达到一个自动运行的目的。要做事先就要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事,也就是说要寻找到一个方向。在以往,我们想的是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认为百姓安居乐业了就天下太平了,现在一切都生了变化还这样保守是不行的。那么现在究竟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做事呢?朕认为应该分为三个部分来思考,前一阵我们商议过如何继往开来的问题,朕认为应该按这个思路来寻找。”
见信王露出很迷惘的样子,高攀龙说:“半月前皇上与臣等商讨大铁公司的事务时,曾讨论过预谋事务时应该有继往开来的想法,还要遵循中庸之道也就是不走极端与时俱进,信王当时不在场可能不是很清楚。臣回去后仔细想过,认为皇上的说法有道理,当时只是那么一说,现在要具体应用去做臣没有意见。”
见刘宗周和徐光启也表示没有意见,天启说:“既然是继往开来就要明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真正需要什么,只有让所有人都满意才能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意义。刘宗周刘大人你们圣学院里面都是些老臣,你就负责问问他们,跟他们商讨一下老臣、或者说已经不在了的祖辈们他们希望我们怎么办?这看起来很玄,不过朕认为这样做有意义,不顾及历史走向的人在现实中肯定会走弯路,不考虑祖辈们的愿望子孙后代也会把他忘记。”
刘宗周点头说:“臣明白皇上的意思,臣一定照办。”
天启点了点头然后对信王说:“信王主管政务院,政务院管的是现在人的事没那么玄,你回去商议一下怎么在百姓中获得他们的真正想法和真正需要。朝廷的需要是整体上的考虑,百姓的需要是个体的考虑,朕认为光考虑整体或者说只考虑个体都是不全面的,一件事只有把整体需要和个体需要都考虑进去,让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都得到满足,这件事才有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信王说:“去年皇兄就要求个府县官员上任之初都必须了解当地的具体状况,后来又要求每个县的县令都要尽量去了解百姓的真正需要。臣弟知道这事也知道因为条件不具备所以少有人做到,现在既然皇兄要求这样做,臣弟就让下面的人去认真收集和整理。”
天启点头对徐光启说:“徐大人的博学院有人现在正在皇庄里配合赵率教的人建新农庄,你可以让他们问一问当地的人有什么需要,老人、成人、小孩都尽量问到,看一看大家真正需要什么。”
徐光启说:“臣知道皇上的意思,皇上是想从不同的人嘴里问出各自的不同需要,从而找出今后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不知道臣说得对不对?”
天漆听了一愣,然后笑道:“朕差一点儿忘了,徐大人曾经翻译过一本书叫《几何原理》,里面就有各种点、线、面和角度的知识。你和泰西人翻译的书朕看过一点,从各个不同时代的人的需求中找到今后的展方向,这种想法跟徐大人翻译的知识有关。”
徐光启疑惑地问:“还有此事?这本书是臣与利玛窦一同翻译的,臣怎么没有从里面看出什么展方向出来?”
天启笑道:“各人看的东西不一样,比如说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年轻人想的是能不能把她娶回家为妻为妾,老年人就想的是把她配给老大好还是配给老二好,老虎想的是怎么把她吃进肚子里。”
大家一听都露出微笑,天启接着解释说:“徐大人的书中提出了一种直线理论,就是说连接两个点就能形成一条直线。朕在想从三皇五帝开始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肯定是在不断提高,孔子说的大同社会七十岁的老人就能够吃到肉,现在的大明只要有钱不用七十岁就能吃肉,说明现在比古代要好得多。从多个祖辈们的真实需求中找到一个真实的点,再在现在百姓的真实需要中找到一个点,两相一连接不就是一条直线吗?不就能知道将来该如何规划了吗?”
徐光启皱眉道:“那本书里的知识是空玄的知识,跟现实事务恐怕没有多大关系,皇上这样做是否可行?”
天启摇头说:“不怕的,就算找不到就不作数罢了,如果能从过去和现在的连线找到未来的需要,我们不就有未卜先知的法力了吗?这只是战略高度的考虑,具体事务上比如说从哪里寻找人才、怎么确保朝廷对地方的绝对控制,还要你们多想想。”
天启成立监政院的目的是想找些人来帮助自己,方便自己脱开身做其它事。 但在别人眼里天启是在恢复内阁,虽然名目不一样但实质差不多,就算是信王、刘宗周等人心中也有如此疑问。不过当天启说要在下面成立监政机构或者称其为辅政机构时,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要恢复内阁更不会是一时兴起了。
信王先问道:“皇兄,这监政院可以说是为了协助你监管各部,毕竟皇兄要办的事太多,像军务、大铁公司、还有比较大比较急的政务都需要你过问。但在下面成立监政或者说辅政机构有必要吗?据臣弟所知很多地方督抚平时都是很清闲的。”
天启想了想问:“政务院现在都在忙些什么呢?”
信王说:“由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从北方大量移民到南方去,加上皇兄在各地实行清查充实粮库、逼迫大户退田卖粮、所有人不分士绅官民全部交税等措施,现在大明全国已经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了。政务院根据渤海军区的经验,要求山东、南直、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造卖新型渔船并鼓励渔民去海里捕鱼,据说效果很好渔民的积极性很高。玉米、甘薯、土豆等高产作物的成效还在统计估计不会差,政务院现在正忙着制定商税的收取细则。”
信王说完后以为天启会高兴,至少也要仔细询问一番,谁知道天启面无表情地说:“这些事牵涉到很多部门,大方向需要圣学院来把握和提出规划,具体事务怎么做得好需要博学院给予支持,在官员的选拔任免上需要都察院认真协调。因此尽管有这么多事,信王是不是感觉也能做到得心应手呢?”
信王想了想说:“皇兄说得对,臣弟也觉得是这么回事,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做事且全面都管,是不如多部门互相配合轻松有效率。”
天启点头又问道:“那你想过没有,光是朝中事务都牵扯了这么多部门,每个地方的地方事务也应该很多很杂,为什么地方督抚会很清闲?”
见信王低头不语,天启又看向其他几个人说:“你们几位也说说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朝廷忙地方闲呢?”
刘宗周想了想说:“因为地方督抚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只需要按照朝廷的命令做事就好。”
天启说:“刘大人说得对,地方事务其实不见得少,只不过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像京里一样管很多。你们想一想,在朝廷里既要管各地的事先规划,还要管具体实施方法,还要看最后结果,这就比地方督抚只管遵命行事要忙好多。其中政务院的预政处要根据各地反上来的具体状况提供事先规划的依据,这就使中央的考虑直接顾及到了全国的每个县,中央做事多了各省和各府县就做得少,当然就很清闲了。”
信王点头问:“皇兄在各地成立辅政机构的意思是要让地方官员也忙起来,让中央官员轻松一些?”
天启说:“给京中官员减轻一些现有事务是肯定的,但不是要让他们轻松,而是要让他们把精力放在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去。由中央直接指挥地方效果也不甚好,毕竟路远信息不通容易耽误事。朕还担心地方官员太清闲了会让朝廷的很多好政策得不到实施,那样一来就是以牺牲百姓的部分利益换来地方官员的清闲,这是不能容许的。但假如要求地方官员都像京中官员一样全方位考虑,那又很难可以说累死他们都做不到,因此朕想在各地成立辅政机构。”
刘宗周想了想说:“臣有点明白皇上的意思了,皇上是不是也要在各省、各府县都成立一个像监政院一样的机构呢?这样做的确可以让地方官员根据能力和实际情况做事,不必要都呈到京里来,不过这需要很多的人才,全国几百上千个县哪里找那么多的人来做事?”
天启说:“这就是朕找你们来商议的原因,不但要想着在哪里找这么多有用的人,还要想着如何保证各地不会因为有了完善的辅助机构而坐大,避免出现奢崇明、安邦彦这样的反贼。”
见大家都不作声在想问题,天启说:“这事情比较大,一时半会儿恐怕想不周全,不如分个工你们看如何?”
信王问:“皇兄准备如何分工?”
天启说:“朕的真实想法是让几个部门互相帮助也互相监督,达到一个自动运行的目的。要做事先就要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事,也就是说要寻找到一个方向。在以往,我们想的是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认为百姓安居乐业了就天下太平了,现在一切都生了变化还这样保守是不行的。那么现在究竟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做事呢?朕认为应该分为三个部分来思考,前一阵我们商议过如何继往开来的问题,朕认为应该按这个思路来寻找。”
见信王露出很迷惘的样子,高攀龙说:“半月前皇上与臣等商讨大铁公司的事务时,曾讨论过预谋事务时应该有继往开来的想法,还要遵循中庸之道也就是不走极端与时俱进,信王当时不在场可能不是很清楚。臣回去后仔细想过,认为皇上的说法有道理,当时只是那么一说,现在要具体应用去做臣没有意见。”
见刘宗周和徐光启也表示没有意见,天启说:“既然是继往开来就要明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真正需要什么,只有让所有人都满意才能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意义。刘宗周刘大人你们圣学院里面都是些老臣,你就负责问问他们,跟他们商讨一下老臣、或者说已经不在了的祖辈们他们希望我们怎么办?这看起来很玄,不过朕认为这样做有意义,不顾及历史走向的人在现实中肯定会走弯路,不考虑祖辈们的愿望子孙后代也会把他忘记。”
刘宗周点头说:“臣明白皇上的意思,臣一定照办。”
天启点了点头然后对信王说:“信王主管政务院,政务院管的是现在人的事没那么玄,你回去商议一下怎么在百姓中获得他们的真正想法和真正需要。朝廷的需要是整体上的考虑,百姓的需要是个体的考虑,朕认为光考虑整体或者说只考虑个体都是不全面的,一件事只有把整体需要和个体需要都考虑进去,让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都得到满足,这件事才有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信王说:“去年皇兄就要求个府县官员上任之初都必须了解当地的具体状况,后来又要求每个县的县令都要尽量去了解百姓的真正需要。臣弟知道这事也知道因为条件不具备所以少有人做到,现在既然皇兄要求这样做,臣弟就让下面的人去认真收集和整理。”
天启点头对徐光启说:“徐大人的博学院有人现在正在皇庄里配合赵率教的人建新农庄,你可以让他们问一问当地的人有什么需要,老人、成人、小孩都尽量问到,看一看大家真正需要什么。”
徐光启说:“臣知道皇上的意思,皇上是想从不同的人嘴里问出各自的不同需要,从而找出今后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不知道臣说得对不对?”
天漆听了一愣,然后笑道:“朕差一点儿忘了,徐大人曾经翻译过一本书叫《几何原理》,里面就有各种点、线、面和角度的知识。你和泰西人翻译的书朕看过一点,从各个不同时代的人的需求中找到今后的展方向,这种想法跟徐大人翻译的知识有关。”
徐光启疑惑地问:“还有此事?这本书是臣与利玛窦一同翻译的,臣怎么没有从里面看出什么展方向出来?”
天启笑道:“各人看的东西不一样,比如说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年轻人想的是能不能把她娶回家为妻为妾,老年人就想的是把她配给老大好还是配给老二好,老虎想的是怎么把她吃进肚子里。”
大家一听都露出微笑,天启接着解释说:“徐大人的书中提出了一种直线理论,就是说连接两个点就能形成一条直线。朕在想从三皇五帝开始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肯定是在不断提高,孔子说的大同社会七十岁的老人就能够吃到肉,现在的大明只要有钱不用七十岁就能吃肉,说明现在比古代要好得多。从多个祖辈们的真实需求中找到一个真实的点,再在现在百姓的真实需要中找到一个点,两相一连接不就是一条直线吗?不就能知道将来该如何规划了吗?”
徐光启皱眉道:“那本书里的知识是空玄的知识,跟现实事务恐怕没有多大关系,皇上这样做是否可行?”
天启摇头说:“不怕的,就算找不到就不作数罢了,如果能从过去和现在的连线找到未来的需要,我们不就有未卜先知的法力了吗?这只是战略高度的考虑,具体事务上比如说从哪里寻找人才、怎么确保朝廷对地方的绝对控制,还要你们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