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奸臣之女 > 249、成熟的皇帝

249、成熟的皇帝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249、成熟皇帝

    袭爵问题僵持不下,双方各持己见,也不知道单纯是为了面子,还是别什么原因,勋贵分明已经乏力,却还坚持,正义之士们也只是说着车轱辘话,依然不肯退步。

    池之提出看起来像是一个折中方案,双方不明**群众都很震惊,震惊完了就指责:凭什么呀?他们明明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只要再坚持一下,我们目就达到了。池之,你这是要坑我们吗?

    好心解决问题池之被两派一齐鄙视,双方固然不**他,见了他却也没有太多好脸色。正直之士私下议论,背后又翻了一回池之黑历史,认为他这个过于圆滑。勋贵们则认为,这个建议很矬,不能满足大家愿望。世家倒觉得他有些“软弱”。

    萧复礼却很是赞叹。小皇帝伸手又托着本书,左思右想,倒是确定这是一个平衡之道。虽然他很不甘心要给有爵之家继续优待,对国家目前状况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家都不满意却能够勉强接受办法。

    萧复礼心中,已经取中了这一条建议,尤其是算一算,发现自己并不亏本之后。他微微透露了一点自己意思,僵持双方都不肯应声。

    一片抗议声中,双方阵营也出现了动摇。首先是部分封地并不是那么富裕诸侯,算一算自己拿到手实惠,至少是不亏。世袭不易,口上这么喊着,潜意识里未必就觉得一定能成。有了这么一个突破口,力量对比就发生了微妙变化。眼见形势一片大好,正直之士紧密围绕袁曼道周围,开始穷追猛打。

    兵家有语“穷寇莫追”,说难听一点叫狗急跳墙,说通俗一点叫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正直之士大多也算是公心为国,少数人也可以说有些仇视权贵心态,其坚持结果也真是对国家有利。然而由于态度过于恶劣,居然引起了反弹!对方原本要让步,发现他们蹬鼻子上脸,人家又往前跨了一步了!

    如此反复,萧复礼想沉住气也不行了。一个国家,忌讳不是外有强敌,而是内部生乱。这么吵下去,朝臣们该分明站队了,到时候党争一起,国家什么正事都办不成了。妥协妥协……其实他一点也不想妥协!当皇帝,就是得学会受气,萧复礼这样告诉自己,然后逐个召见宰相。

    皇帝开始协商了!

    李幼嘉是早被叫到大正宫里单独奏对,听闻萧复礼问他看法,李幼嘉坚定地道:“世爵世禄,危害极大。固可保功臣子孙之平安,也是把人都养废了。池之之策很好,既不至于过急,也不至于过缓。”

    身为一个专业补刀党,如果只局限于朝上打嘴仗,显然不是个合格技术人员。李幼嘉补刀功体现方方面面:“圣人没有发现么?自从池之之策奏闻之后,有些人心思已经动摇了。”

    萧复礼咕哝道:“被一激,又回去了。”

    李幼嘉很是和气地道:“圣人不妨与大家谈一谈,单独谈,让大家都克制一点,”接着补刀,“只要大家不那么冲动,下面就好办多了。均苦乐是均平,元勋军功与外戚等承袭不同,是分化。是一而二、二而一,为就是反对人少一些。就照着这两条路走,早晚功成。”

    萧复礼深思道:“池尚书之策已善美矣!众人不惜牺牲,图也就是个封妻荫子而已!我治国,又少不了这些人。下手太刚强,则我初临朝,威望不及景宗,恐难服众。届时争执又起,耽误国事,是为后世开恶例。”

    李幼嘉识趣地道:“诸侯广占田地、奴婢,世代相因,亦非国家之福。先朝多少代,皆因兼并、臣强国弱而亡,这是必得治。惜乎眼下不得良策以根治之。”

    萧复礼自嘲地道:“景宗朝丧一柱石而争来大好局面,就要葬送我手里了!”

    李幼嘉连连摆手:“圣人不要灰心!其实臣曾以郑相公学生自居,郑相公曾言,万事毋沮丧,一天做不到,就两天,只要做,总能成。”

    “善哉斯言!”萧复礼又恢复了一点信心。

    李幼嘉见状长出了一口气,萧复礼又问李幼嘉,还有什么可以补充。这正对了李幼嘉专长,他想了一想道:“爵位之事,眼下只得如此。圣人亲政日短,有些事情,景宗也是壮年才能办得到。然则万事皆由韦知勉所愿,未免荒唐了。嫡庶之分,圣人一定要坚持啊!”

    萧复礼冷静地道:“这个我省得。一旦松了口,我家无宁日,”他认真地考虑了一下,招招手,示意李幼嘉靠近,“丞相也要坚持啊!我记得先帝时亦曾论过嫡庶?”

    李幼嘉会意:“正是!景宗时是议过,毋以妾为妻!”

    萧复礼心中大定:“卿定要持之以恒。”

    “臣敢不从命!”

    ――――――――――――――――――――――――――――――――

    送走李幼嘉,萧复礼定定神,决定召李神策来,希望通过李神策放出风声,沟通世家。他名单上,杞国公、应国公等也是要谈一谈――当然也忘不了退休老干部郑靖业。

    李神策往萧复礼对面一坐,就知道这小皇帝要说什么,心中也是百感交集。自从做了宰相,李神策发现自己脾气都磨没了。作为主政全国人,李神策完全明白这事儿不可能恢复到世袭而不降局面――客观条件完全不允许。李神策终于明白了魏静渊苦处,也知道郑靖业还不算太混蛋:只要是个目光长远**家,就会发现,世爵必须裁抑,特权阶级人口只会越来越多,挖国家墙角只会越挖越凶残,必须加以抑制,必要时候不止要让他们放血,还要抽脂割肉!

    李神策心里已经许了池之建议了,只是不知道要怎么跟世家开口而已。现萧复礼给他递了个现成借口来,李神策答应得也很痛:“圣人所言甚是!国家耗不起了。”

    萧复礼感动地道:“李相能如是想,实是国家之福。李幼嘉能如是言,我不算太诧异,相公如是言,实是令我感动。只是这样,要把相公架到墙上啦,我很不忍心。先生说,景宗常忆魏静渊,以为负一良臣,我不想后悔,我不欲避事――相公不妨透些风声,朕意如此。”

    李神策深深地看了萧复礼一眼,生出一股豪气来:“圣人何出此言,为国家臣不避水火。且这样对世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免得镇日里衣食不愁、不愁出仕,连子孙都不用愁,养出一群废物来。”

    萧复礼加了一句:“我去崇道堂听课,先生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亦如此’,相公所言,正可为注啊!自己弱了,别人都要强。”

    李神策心,复杂得自己都分辨不出来:“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萧复礼一连搞定两位宰相,心中大定,继续请了袁曼道来。袁曼道年纪已经很大了,须发皆白,做这个宰相,纯粹是萧复礼赶鸭子上架,要用他来压一压人。看到老宰相颤颤巍巍地进来,萧复礼亲自跑出去搀他入内,袁曼道感动地道:“不敢,不敢。”

    萧复礼诚恳地道:“相公本该安享天伦,是我又劳动相公了。”

    袁曼道年老,说话也是慢吞吞,声音还透着点儿嘶声:“应该,应该,臣山野村夫,一介寒生,受朝廷三世恩遇,本无以为报,”话锋一转,“人老啦,有时候会有些小私心,然则袭爵一事,圣人,真不能让步啊。国家,国家……”

    萧复礼飞地接口:“国家养不了这些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前朝之鉴不远,数朝倾覆动荡,皆因这糜烂**。”

    袁曼道点头:“看来圣人明白哒――”

    萧复礼慢慢解释道:“但是,总不能这样耗下去,这件事,我是宁愿耗到持魏公之议。然则,为此一事,使朝臣势如水火,开了党争之恶例,多少好局面都是这样蹉跎坏了。”

    袁曼道表情也严肃了起来:“圣人所言甚事。谋国看长远,圣人得之矣。然则为国也是贵坚持,不能万事都说我看长远,却不挪步子乃至让步,这样看不如不看。”

    萧复礼诚恳地道:“受教了。”

    “池长安似其岳父,心思灵动,所献之策想必也有韩国夫人手笔,只要为国家好,这都没什么。”

    萧复礼点头:“是。”

    “凭心而论,此议甚佳。然则……爵不可滥授。臣只担心,改封户为钱粮之后,圣人、群臣都会松懈啊!有封户者,圣人摊开舆图,这里标一个那里标一个,或能警觉,纳税百姓越来越少了,掌握土地越来越少了。若是钱粮,只会想,不过耗费若干银钱而已。”

    萧复礼道:“老相可具本。大臣可谏我,不可伤及国家。”

    袁曼道大为赞赏:“圣人有此心,非但不会伤及国家,也会增添圣名啊!”

    ――――――――――――――――――――――――――――――――――――――

    有了说服宰相们经验,萧复礼信心大增,约谈了郑靖业。

    郑老先生代女儿管理学校,管得学校蒸蒸日上。专业就是不一样!职业经理人比郑琰这种二半调子强太多了,郑老奸临老临老学校里还收了一群小粉丝,心情好了,与顾师兄聊天,让心情变得好,心情不好了,把李师弟气得炸毛,看到他不开心自己也就开心了,仿佛又回到了季繁门下求学少年时代,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接到萧复礼邀请,郑靖业扔下炸毛炸到一半李俊――当时正为袭爵事吵架――来到了大正宫。

    郑靖业很爽朗地开口:“圣人脸色轻松了不少,想是有什么好消息?”

    萧复礼把自己打算等告诉了郑靖业,郑靖业道:“这是好事,论起来,还是如魏公之议为佳,奈何朝中不能等。圣人断不可这个时候忘了还有外敌,狄人恢复得其,他们没有天朝这样繁琐教化,凡事极简,就是说,重起来也很简单。若是掉以轻心,恐为其所趁。”

    萧复礼又被提醒了一回:“怪道马骏又来求互市,他们已经又有东西可以交换了!”

    “看来圣人对池之所献之策有所决断了?无论圣人要如何,臣总是领旨。臣爵位,又不是拼杀来,是白拣来,袭不袭,都是那样了。国家为重,国家不好了,我等这爵位,找谁支俸禄去?”

    萧复礼愉悦地道:“不愧是郑相公。”

    “哎~老啦~圣人,凡一策,尤其是从别人钱袋里拿钱,总是交口称赞少。成与不成,也要看如何去做。圣人不妨与一些人再谈一谈,如杞国公、应国公等,有人带头,就有人响应。”

    萧复礼也是这样想:“我亦如是想。”

    郑靖业又拍胸脯保证,他不会拖后腿,萧复礼开心地把他送了出去。

    接下来就是约谈外戚,杞国公是皇太后父亲,应国公是皇后父亲,要按池之方案,他们家只能袭三代,然后就要降。眼看着别人家袭是五代,真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了。顾鼎有顾益纯压着,还有顾彝等通风报信,虽然有些犹豫,还是应了。

    杞国公也答应了,却试探着提出,如果所有诸侯同一品级俸禄一样,那要袭代数也要一样。同时,杞国公提出了一个很实际问题:“公主、郡主及诸命妇,之封户亦各有不同,当如何?”

    萧复礼道:“这些都可以按等计算,”想了一想,又添了一句,“皇子、皇女以嫡庶、班辈俸禄各有差。袭爵之年载,朝议可以商量。”

    杞国公比妻女识时务,也答应了。

    该谈大佬们都谈完了,池之建议就得到实施了?

    怎么可能?!

    单是不同途径得来爵位各袭几代就有一番争吵,又有,各等级要发多少俸禄也是争执焦点。又有大佬们答应了,却不听大佬话小弟们闹腾。作为一个皇帝,萧复礼表示,他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朝堂生活。

    习惯了也想吐槽啊!

    郑琰又被请到了翠微宫,是,这事儿又拖了数月,又到了避暑时候了。

    ――――――――――――――――――――――――――――――――――――――

    看着郑琰小心地坐下,萧复礼心里涌起一股起来感觉,这个动作,略眼熟啊!对了,好像夏美人有身子时候,也是这样,难道……

    萧复礼收起了八卦心思,咳嗽一声:“先生还住得惯么?”

    郑琰微笑道:“自家别业,住了十几年了,自然是惯。若是问荣安郡太夫人,她也是住得极好。我总让春华去听听她训话,太夫人读书不多,道理却是极明白。人有时候啊,会为外物所惑。如今女子,讲究女红、讲究才艺、讲究个琴棋书画、讲什么厨艺,是舍本逐末。我肯奉养太夫人,非止是为你,也是为她是个明白人,让我乐意亲近。”

    萧复礼心里暖暖,又有些遗憾:“少时常听慈训,今日见面都有些难。”

    郑琰道:“夜深人静时候,把那些听过道理再想一想,就会觉得人并没有走远。”

    “哎~有时候我就想,大臣们要是也这样质朴无文,心里好了。”

    “是为争执事情?”

    “嗯,尚书所议,已是好了,我心实欲从魏公前例,可还是有人不依不饶。先生,平衡之道,委实博大精深。”

    “不要拘泥,不要舍本逐末,一个人,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对得起天地良心就行了。”

    “先生,有办法解此谜局吗?”

    郑琰道:“讲明白!”

    “讲明白?已经讲得够明白了。”

    郑琰摇头道:“还不够,你们说什么了?国家会承受不住?百姓需要体恤?世无万代不易之法,唯有教化人心。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明白地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算一算,五代以后,若不降等,会是个什么局面!

    他们嫡长子要袭爵,次子、庶子要有荫、出仕,全盯着朝廷这么点收入,朝廷还能剩下什么,国家瓦解了,他们一群只知道吃祖宗饭还能剩下什么?镇日里吟风弄月,到时候会有什么下场,能守住家业吗?

    季氏谷氏,数朝名门,出了多少俊杰,子孙不思进取,一朝改朝换代,太祖曾作媒,把谷氏女说给亲信大将。说得好听是联姻,世人称之为‘美赏’,与赏赐奴婢有多大差别呢?――要把后果血淋淋地给他们看!”

    萧复礼有点呆,大臣们讨论,也会吓唬对方说什么百姓会揭竿而起一类,还真没有郑琰这样直接推理出――到时候你们一群败家子只好被当肥羊宰或者成为“曾经身份高贵奴婢”这样抢手炫耀品。你们作死,郑琰中心意思就是这个~

    郑琰喘了口气,向萧复礼推销她学校教育想法:“他们不袭爵,还能做官。然而做官也需要考试,圣人,把一群废物收到朝廷里来,你不担心吗?”

    萧复礼已经习惯了郑琰“掰开了、揉碎了”教学方法,认真思考了:“世上有没有千秋万代朝廷?改朝换代,大臣还有能继续**厚禄,前朝皇室虽然受到优待,但是能过得自吗?如何能让子孙不偏居一府?”这样世纪难题。

    按,前朝皇室正统天朝是受到优待,所谓优待,乃是为国宾、上表不称臣,奉前朝之社稷、宗庙,用前朝正朔本色之旗鼓,划一块地,成为国中之国――这个地方相当之小,也就是够支撑以上生活而已。

    萧复礼悚然而惊,不得不承认:“非先生,不能有此言。诚如此,当如何是好?”

    学校教育、冲击荫官朝廷世家官场与开启民智、发展生产力相结合,是郑琰给萧复礼开出药方。当然,她主要讲是前三个,后一个只能慢慢搞,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与时俱进,毋惧强敌。”

    萧复礼牢牢记住了,咳咳,所以说,对小孩子**,一定要趁早!

    ――――――――――――――――――――――――――――――――――――――

    萧复礼这小家伙没看错,他先生家又要添丁了,时隔数年,池之又要再当一回爹,开心得不得了。崇道堂里郑、李辩论基础之上,又开始仔细推演世袭危害。与此同时,李神策、李幼嘉、袁曼道、杞国公、应国公等应开始了游说与奔走。郑靖业明确表示了支持,文昌侯家首先响应,接着成国公等亦如是。

    勋贵们想是,钱虽然没变,但是爵位能多袭几代,这样也很好。至少荫官什么,那是赚,对发展家族势力是有好处。否则这么僵持下去,再僵个十年八年,方案没出来,老一辈又要死几个人,己方势力便要弱,连这个都争不下了。

    然后,大家发现上当了!补刀党出现了!从开国至今已经过了N代了,皇帝都换了六七茬了,就算让你袭五代,从你家祖宗开始算,你也没袭位了==!所谓要继绝嗣声音已经弱了许多,大家开始关心自己利益了。

    萧复礼适时表示,大家爵位计算,从现爵位持有人开始算。杞国公要求终没有得到满足,外戚等“非匡扶社稷之功”三代之后就必须降等。户部、太府等皇帝和宰相监督之下,结合现诸侯人数,开始计算什么样等级拿多少俸禄合适。

    池之一开心,又推出了一个配套措施:国家自上而下地办学。天朝本就有重视教育传统,政府也办学,力度却没有那么大。池之提出了以京城为中心,逐步向全国推广学校教育建议,同步推行考试、报考官员制度。

    这一回,他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分明是给大家送做官机会嘛!

    萧复礼顺水推舟,令池之写出章程来。又点名让他参加了爵位待遇评议工作,这是一个很浩大工程,全国有侯以上爵位足有数十人,封地分布全国各地,丰歉程度各不相同,需要一一评估,还要控制一个不让诸侯马上觉得生活不变程度内。又有关于皇室成员嫡庶之间待遇差别问题,只有复杂。

    这项活动从夏天一直计算到了冬天,才算有了初步结果。

    萧复礼与诸侯盟誓,藏匣与太庙,表示:不再改易封爵之制。

    拖延了数年争议,终皇帝不愿意看到朝廷养成扯皮习惯之下,得到了比较解决。刚刚处理完一件大事皇帝,又遇到了难题:要出嫁平固长公主,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郑靖业退休休养别墅里有座水底屋子,她想要!——

    作者有话要说:《三国》里鲁肃说孙权,说话揍是很直接,神马我们能投降曹操至少还能干个市长,你投降曹操,能活命就不错了一类~――跟老板真可以这样说话!严肃脸!

    严肃脸表示,这是真。而且早时候一般是上溯三朝,即本朝之前三个朝代后裔都要给封地,给安抚。后来发展到只有前一个朝代神马。再后来,朱明子孙都入汉军旗自称奴才了,望天。

    其实这些历史上都能找到例子,隋唐那一段历史,就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科举兴起、寒**规模开始做官时间~只是小七说得很明白而已。

    其实所谓愚民政策,真不是中国传统封建统治阶级会做事情,著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土鳖解释就是:老百姓能做,让他去做,不能做不知道,就教给他。

    从春秋时代开始,各国就有“铸刑鼎”、“铸刑书”这样活动,实际上就是把法律公示出来,让大家都知道,而不是藏着掖着,只掌握贵族手里,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