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唐延年,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林安然脑海里盘旋了好一阵,终于找到了出处。
余嘉雯曾经对林安然提起过,在太平镇的青石坳岛上有个叫唐延年的老渔民,搞养殖是一把好手,可是因为某些原因现在已经不再养鱼。没想到居然这么巧,就是唐月儿的爷爷。
在院子里没坐多久,村支书苏进才就骑着自行车带着几个村干部赶了过来。
村支书苏进才已经四十多岁了,是个有些胖的中年人,一张脸上永远红呼呼的,像块烧红了的烙铁。
他刚进院子,林安然就问道一股子酒味,想起别人说过这里的村支书好酒,登时印象大打折扣。
郑志坚赶紧招呼苏进才过来,为他介绍林安然。
大家一一握了手,林安然话中有话说道:“苏支书今天是遇到什么喜事了?喝得脸都红成这样。”
苏进才神色顿时发窘,好一阵才自嘲道:“林书记,不怕你笑话,在这岛上实在也没什么可做的,工作之余也就是喝两杯打发打发日子。”
林安然倒是没想到苏进才说话这么直白,想想他说的也没错,这岛上几乎与世隔绝,岛上的都是渔民,平常出海的出海,没出海的就在家修理渔具,实在是没什么可为的。
你说让他一村长去搞什么经济发展,似乎也有些过于强求。
俩人说话间,唐延年从房里拿着一锅淘了一半的米出来,看到苏进才,打了个招呼说:“进才,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苏进才道:“年叔,我来给林书记汇报工作来了。”
唐延年听了有些发懵,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看了看林安然。
苏进才也意识到,唐延年根本不知道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是什么人,便解释道:“这位是太平镇新上任的林书记,他今天到这里是来检查工作的。”
唐延年又愣了,没想到自己的孙女的救命恩人居然是太平镇新任的党委书记,对于这位新书记,唐延年是略有耳闻。平日里他隔三差五会摇着木船出太平镇市集上出售自己制作的渔具。集市这种地方是坊间传言的汇聚地,小贩们和镇上来买东西的群众都会在交易之余谈一些镇上的新闻。
其中就有谈到这位新来的书记,据说十分年轻,今天一见,果真如此,看起来才二十多岁。
林安然赶紧抱歉道:“唐大爷,我刚才没来得及说明,请别见怪。”
唐延年见林安然这么客气,更是出乎意料,以往也不是没有见过镇干部来岛上,一个个官范儿十足,对着苏进才都人五人六的,更何况对村民,哪有这般客气。
他不好意思起来,这毕竟是自己孙女的救命恩人,管他是什么官儿。
“林书记客气了,你们继续谈工作,我淘米去。”
说着走到一个大木盆旁,将淘米的水倒进去。
林安然注意到,那个木盆里居然还有衣服,于是奇道:“唐大爷,我听说用淘米水洗衣服,可以更白?你是不是打算这么浆洗一下衣服?”
唐延年愣了一下,哑然失笑,他根本就不知道淘米水还有这种用处,便道:“林书记,你说的我压根儿不懂。”
苏进才在旁摇了摇头,苦笑说道:“林书记,你误会了,这不是什么浆洗衣服。只不过是想省点水用而已。”
林安然道:“这里很缺水吗?”
苏进才道:“当然缺!十分缺!”他见林安然问起这事,登时有了精神。
“这青石坳岛,本是火山喷发形成,岛上岩石多,打井成本相当高。而且由于是海岛,井打浅了没水,打深了又很容易被海水渗透。原本岛上有三口井,现在两口已经被海水渗透了,废掉了。目前只有地势最高的一口暂时还能挺住,不过也有渗透的迹象了。”
他站起来指着马鞍山山脊,说:“林书记你看。”
林安然站起身,顺着苏进才手指方向看去,只见马鞍山的一侧,在嶙峋的火山岩石上,一排排人工雕凿出来的类似排水渠一样的沟渠映入眼帘,沟渠一直延伸到山脚。
苏进才说:“那是我们村自发凿出来的集水槽,下雨的时候,水都沿着那些槽慢慢流到山脚的蓄水池里,这种方式也是我们收集生活用水的一个方法。唉,这两年用水越来越紧张,真是什么法子都想过喽。”
林安然问:“那现在淡水够不够用?”
苏进才赶紧摇头,说:“当然不够,青石坳岛上有五百二十二户人家,光靠一口井和这蓄水池的水怎么会够用?”
林安然说:“如果不够用,水从哪来?”
苏进才叹了口气,无奈道:“到岛上的码头那里买。有人专门开船到太平镇那边去装水,然后到这边卖,一桶水五毛钱。”
林安然重新坐回石桌边,低头沉思一阵,问苏进才:“老苏,你告诉我,现在岛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苏进才想都不想,似乎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回答了:“一是交通,没渡轮,都是木壳船出入,风浪稍大点就过不去了;二是用水,这问题刚才跟您说过了;三是学校,咱们村也有两千多人,可是连个小学都没有,孩子们都要到岛外上学,很多人拿不出这笔住宿费,只好辍学了。”
苏进才和林安然谈工作一谈就忘了时间,直到所有的饭菜煮好,大家都不敢打断两人对话。
直到七点钟了,眼看天色彻底要暗下来,陈港生才敢过来叫林安然吃饭。
林安然和苏进才聊了一个多小时,对青石坳岛的情况大致有了个了解。同时对苏进才的印象也大有改观,这人虽然好酒,不过看起来要比黄公胜之流要称职许多,对岛上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对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对问题原因也毫不避忌。
如果说太平镇是个被遗忘的角落,那么青石坳岛简直就是消失的岛屿。几乎就连镇上的镇政府机关对这个岛屿也采取了一种无视的态度。
当年钱凡搞两水一牧,太平镇所有的村庄都开发搞养殖,唯独这青石坳岛依旧在计划之外。原因是,这个岛屿交通不便、用水紧缺,要在这里发展养殖业,比在太平镇沿岸发展的投资预算要大出许多。
所以,当太平镇沿岸的村子都在风风火火搞养殖的时候,青石坳岛反而是一片沉寂,日子还是老样子。所以在这次基金会风波里,青石坳岛反而是出人意料一个完全没牵连的村子。
因为当年没人愿意到岛上贷款给这些完全没有价值的村民们,沿岸村子里的村民向基金会贷款就像上厕所一样简单,青石坳岛的人却不行,去了,问了,人家就黑着脸:“你要贷款干嘛?到青石坳岛上敲石头去么?”
的确,除了一岛屿的火山岩,青石坳岛真的拿不出什么可以用来发展的资本了。之后,大家再没人提贷款的事情,老老实实摇起自己的小渔船外出打渔去。
不过,更为奇迹的事情又发生了。
钱凡在太平镇一带重点投资的养殖业因天灾**遭遇灭顶之时,倒是青石坳岛有几家渔民自己在自己的村旁海上做了三个鱼排,却安然无恙,一点没受到当年气候、病害等等原因的影响。
这功劳,就是唐延年的。
那三个鱼排是青石坳岛几个村民自己做的,无一例外都是到唐延年那里请教了养殖的经验,按照他说的做,才避过了那年的天灾。
至于唐延年为什么会养殖,林安然问了一句苏进才,苏进才却似有难言之隐,看了看唐延年蹲在院子角落里洗菜的背影,摇头不答。
吃完饭,苏进才邀请林安然到村委去过夜,林安然心里早有算计,于是让陈港生、郑志坚和刘军跟着苏进才去村委休息,自己留在唐延年家过夜。
郑志坚对于林安然要留在唐延年家过夜的想法赶到不可思议。村委好歹也有几张像样点的床,在这里恐怕要喂蚊子了。
不过他知道林安然一向做事出人意表,也就没再多说,苏进才见状就说等安排了几人便过来这里继续和林安然聊天。
陈港生笑道:“我也在这里先待一会,待会睡觉再回村委里去。”他知道林安然肯定有什么事情要做,而唐延年家估计也腾不出多余的床铺安排其他人,自己就在这里待到深夜,然后再回去村委不迟。
等苏进才等人走了,陈港生悄悄问林安然:“书记,有事你也别瞒着我,干嘛非得留着里?”
林安然偷偷看了看唐延年,低声说:“余嘉雯曾经和我提过,整个太平镇,养鱼养虾最拿手的就是唐延年,如果想在这里发展养殖业,就必须要和他聊聊,如果必要,甚至要请他出山。”
按照苏进才和余嘉雯的说法,唐延年虽然懂养鱼养虾,不过却从来没从事过这一行,其中必有缘故。
留下来,就是要找机会和唐延年聊一下,找到其中的原因。
陈港生惊道:“书记,你要在这里搞养殖业?”在他看来,钱凡倾一市之力都没搞好的发展战略,林安然却要拾人牙慧,是否有些不靠谱?
林安然说:“钱书记在去世之前曾和我见过面,他把自己多年搞农业养殖业积累的经验都给了我,我仔细研究了很久,像太平镇乃至城关县这种地区,如果按照我们在开发区搞的那套,铁定是不行的。因地制宜,这才是关键在,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什么?就是优质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所以在这里搞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是有可为的。”
正说着,唐延年收拾完了碗筷,拿着一堆渔网渔具走到灯光下,修补起来。由于这里电也没通,所以唐延年家用的还是煤油马灯。
林安然凑到他身边坐下,看着他在马灯下修补渔网,问道:“唐大爷,这是您的渔具?”
唐延年摇摇头,便动作麻利地穿针引线,便道:“不是,帮村里的人修补的,赚几个手工钱。”
林安然故意将话题引到打渔上去:“您现在不打鱼了?”
闻言,唐延年手微微一抖,竟刺破了自己的手指,沁出一滴鲜血来。
唐延年,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林安然脑海里盘旋了好一阵,终于找到了出处。
余嘉雯曾经对林安然提起过,在太平镇的青石坳岛上有个叫唐延年的老渔民,搞养殖是一把好手,可是因为某些原因现在已经不再养鱼。没想到居然这么巧,就是唐月儿的爷爷。
在院子里没坐多久,村支书苏进才就骑着自行车带着几个村干部赶了过来。
村支书苏进才已经四十多岁了,是个有些胖的中年人,一张脸上永远红呼呼的,像块烧红了的烙铁。
他刚进院子,林安然就问道一股子酒味,想起别人说过这里的村支书好酒,登时印象大打折扣。
郑志坚赶紧招呼苏进才过来,为他介绍林安然。
大家一一握了手,林安然话中有话说道:“苏支书今天是遇到什么喜事了?喝得脸都红成这样。”
苏进才神色顿时发窘,好一阵才自嘲道:“林书记,不怕你笑话,在这岛上实在也没什么可做的,工作之余也就是喝两杯打发打发日子。”
林安然倒是没想到苏进才说话这么直白,想想他说的也没错,这岛上几乎与世隔绝,岛上的都是渔民,平常出海的出海,没出海的就在家修理渔具,实在是没什么可为的。
你说让他一村长去搞什么经济发展,似乎也有些过于强求。
俩人说话间,唐延年从房里拿着一锅淘了一半的米出来,看到苏进才,打了个招呼说:“进才,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苏进才道:“年叔,我来给林书记汇报工作来了。”
唐延年听了有些发懵,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看了看林安然。
苏进才也意识到,唐延年根本不知道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是什么人,便解释道:“这位是太平镇新上任的林书记,他今天到这里是来检查工作的。”
唐延年又愣了,没想到自己的孙女的救命恩人居然是太平镇新任的党委书记,对于这位新书记,唐延年是略有耳闻。平日里他隔三差五会摇着木船出太平镇市集上出售自己制作的渔具。集市这种地方是坊间传言的汇聚地,小贩们和镇上来买东西的群众都会在交易之余谈一些镇上的新闻。
其中就有谈到这位新来的书记,据说十分年轻,今天一见,果真如此,看起来才二十多岁。
林安然赶紧抱歉道:“唐大爷,我刚才没来得及说明,请别见怪。”
唐延年见林安然这么客气,更是出乎意料,以往也不是没有见过镇干部来岛上,一个个官范儿十足,对着苏进才都人五人六的,更何况对村民,哪有这般客气。
他不好意思起来,这毕竟是自己孙女的救命恩人,管他是什么官儿。
“林书记客气了,你们继续谈工作,我淘米去。”
说着走到一个大木盆旁,将淘米的水倒进去。
林安然注意到,那个木盆里居然还有衣服,于是奇道:“唐大爷,我听说用淘米水洗衣服,可以更白?你是不是打算这么浆洗一下衣服?”
唐延年愣了一下,哑然失笑,他根本就不知道淘米水还有这种用处,便道:“林书记,你说的我压根儿不懂。”
苏进才在旁摇了摇头,苦笑说道:“林书记,你误会了,这不是什么浆洗衣服。只不过是想省点水用而已。”
林安然道:“这里很缺水吗?”
苏进才道:“当然缺!十分缺!”他见林安然问起这事,登时有了精神。
“这青石坳岛,本是火山喷发形成,岛上岩石多,打井成本相当高。而且由于是海岛,井打浅了没水,打深了又很容易被海水渗透。原本岛上有三口井,现在两口已经被海水渗透了,废掉了。目前只有地势最高的一口暂时还能挺住,不过也有渗透的迹象了。”
他站起来指着马鞍山山脊,说:“林书记你看。”
林安然站起身,顺着苏进才手指方向看去,只见马鞍山的一侧,在嶙峋的火山岩石上,一排排人工雕凿出来的类似排水渠一样的沟渠映入眼帘,沟渠一直延伸到山脚。
苏进才说:“那是我们村自发凿出来的集水槽,下雨的时候,水都沿着那些槽慢慢流到山脚的蓄水池里,这种方式也是我们收集生活用水的一个方法。唉,这两年用水越来越紧张,真是什么法子都想过喽。”
林安然问:“那现在淡水够不够用?”
苏进才赶紧摇头,说:“当然不够,青石坳岛上有五百二十二户人家,光靠一口井和这蓄水池的水怎么会够用?”
林安然说:“如果不够用,水从哪来?”
苏进才叹了口气,无奈道:“到岛上的码头那里买。有人专门开船到太平镇那边去装水,然后到这边卖,一桶水五毛钱。”
林安然重新坐回石桌边,低头沉思一阵,问苏进才:“老苏,你告诉我,现在岛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苏进才想都不想,似乎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回答了:“一是交通,没渡轮,都是木壳船出入,风浪稍大点就过不去了;二是用水,这问题刚才跟您说过了;三是学校,咱们村也有两千多人,可是连个小学都没有,孩子们都要到岛外上学,很多人拿不出这笔住宿费,只好辍学了。”
苏进才和林安然谈工作一谈就忘了时间,直到所有的饭菜煮好,大家都不敢打断两人对话。
直到七点钟了,眼看天色彻底要暗下来,陈港生才敢过来叫林安然吃饭。
林安然和苏进才聊了一个多小时,对青石坳岛的情况大致有了个了解。同时对苏进才的印象也大有改观,这人虽然好酒,不过看起来要比黄公胜之流要称职许多,对岛上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对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对问题原因也毫不避忌。
如果说太平镇是个被遗忘的角落,那么青石坳岛简直就是消失的岛屿。几乎就连镇上的镇政府机关对这个岛屿也采取了一种无视的态度。
当年钱凡搞两水一牧,太平镇所有的村庄都开发搞养殖,唯独这青石坳岛依旧在计划之外。原因是,这个岛屿交通不便、用水紧缺,要在这里发展养殖业,比在太平镇沿岸发展的投资预算要大出许多。
所以,当太平镇沿岸的村子都在风风火火搞养殖的时候,青石坳岛反而是一片沉寂,日子还是老样子。所以在这次基金会风波里,青石坳岛反而是出人意料一个完全没牵连的村子。
因为当年没人愿意到岛上贷款给这些完全没有价值的村民们,沿岸村子里的村民向基金会贷款就像上厕所一样简单,青石坳岛的人却不行,去了,问了,人家就黑着脸:“你要贷款干嘛?到青石坳岛上敲石头去么?”
的确,除了一岛屿的火山岩,青石坳岛真的拿不出什么可以用来发展的资本了。之后,大家再没人提贷款的事情,老老实实摇起自己的小渔船外出打渔去。
不过,更为奇迹的事情又发生了。
钱凡在太平镇一带重点投资的养殖业因天灾**遭遇灭顶之时,倒是青石坳岛有几家渔民自己在自己的村旁海上做了三个鱼排,却安然无恙,一点没受到当年气候、病害等等原因的影响。
这功劳,就是唐延年的。
那三个鱼排是青石坳岛几个村民自己做的,无一例外都是到唐延年那里请教了养殖的经验,按照他说的做,才避过了那年的天灾。
至于唐延年为什么会养殖,林安然问了一句苏进才,苏进才却似有难言之隐,看了看唐延年蹲在院子角落里洗菜的背影,摇头不答。
吃完饭,苏进才邀请林安然到村委去过夜,林安然心里早有算计,于是让陈港生、郑志坚和刘军跟着苏进才去村委休息,自己留在唐延年家过夜。
郑志坚对于林安然要留在唐延年家过夜的想法赶到不可思议。村委好歹也有几张像样点的床,在这里恐怕要喂蚊子了。
不过他知道林安然一向做事出人意表,也就没再多说,苏进才见状就说等安排了几人便过来这里继续和林安然聊天。
陈港生笑道:“我也在这里先待一会,待会睡觉再回村委里去。”他知道林安然肯定有什么事情要做,而唐延年家估计也腾不出多余的床铺安排其他人,自己就在这里待到深夜,然后再回去村委不迟。
等苏进才等人走了,陈港生悄悄问林安然:“书记,有事你也别瞒着我,干嘛非得留着里?”
林安然偷偷看了看唐延年,低声说:“余嘉雯曾经和我提过,整个太平镇,养鱼养虾最拿手的就是唐延年,如果想在这里发展养殖业,就必须要和他聊聊,如果必要,甚至要请他出山。”
按照苏进才和余嘉雯的说法,唐延年虽然懂养鱼养虾,不过却从来没从事过这一行,其中必有缘故。
留下来,就是要找机会和唐延年聊一下,找到其中的原因。
陈港生惊道:“书记,你要在这里搞养殖业?”在他看来,钱凡倾一市之力都没搞好的发展战略,林安然却要拾人牙慧,是否有些不靠谱?
林安然说:“钱书记在去世之前曾和我见过面,他把自己多年搞农业养殖业积累的经验都给了我,我仔细研究了很久,像太平镇乃至城关县这种地区,如果按照我们在开发区搞的那套,铁定是不行的。因地制宜,这才是关键在,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什么?就是优质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所以在这里搞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是有可为的。”
正说着,唐延年收拾完了碗筷,拿着一堆渔网渔具走到灯光下,修补起来。由于这里电也没通,所以唐延年家用的还是煤油马灯。
林安然凑到他身边坐下,看着他在马灯下修补渔网,问道:“唐大爷,这是您的渔具?”
唐延年摇摇头,便动作麻利地穿针引线,便道:“不是,帮村里的人修补的,赚几个手工钱。”
林安然故意将话题引到打渔上去:“您现在不打鱼了?”
闻言,唐延年手微微一抖,竟刺破了自己的手指,沁出一滴鲜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