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情煽东北军(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改革定下大计。让王承恩在教坊司找能唱歌的男女一大群。
教坊司,是古代宫廷的音乐机构,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也管理一群“官妓”。
北京东四牌楼南边有条本司胡同。本司就是教坊司,本司胡同北有演乐胡同,南有内务部街(明、清叫勾栏胡同)。
教坊司的大名可是杠杠的。秦淮八艳的名声那可真的是叫人滴涎水啊!奈何现在她们还都是一群小屁孩,等杨改革成了叔叔了,也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亲密接触。这让杨改革十分不爽。不过没办法,自己在北京不嗝屁,就不会有南明,没有南明,也就不会有秦淮八艳为国为民的事迹,也就不会被后人记住。这真的的是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教坊司是专门负责宫廷音乐的,唱的,跳的,敲锣打鼓的要多少有多少。不多时,王承恩就给杨改革找来了百十人。
西苑内。
杨改革望着这莺莺燕燕,老老少少的百十来人。心中苦恼,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难道还要我这个皇帝亲自下去教他们。心里懊恼昨天上百度的时候没有搜索一下这合唱是怎么弄的。
下面的百十号人,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皇帝要干嘛。又不唱歌,又不跳舞。
杨改革忽然心中一动。叫来了那个在早朝的时候领唱的小太监,说道:“嗯,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姓郭名桓,小名小桓子。”这名小太监是激动加兴奋,皇帝问起自己的名字,这在这皇宫内是多么大的荣耀啊!几万太监,皇帝记得几个人的名字?这就是太监所求啊!
“这样啊!郭桓,那首《精忠报国》唱得如何了?”杨改革决定找个人来带着这一群人。不然自己一个皇帝来干这事,掉价得很。也不讨好。
“回皇上,奴婢已经唱熟了。”小桓子利索的答道。
“嗯,唱熟了就好,这样,你教这群人唱这《精忠报国》,先把这首歌唱好,唱得好的,优胜的记录下三五人,朕有用,另外,女子当中,选出几位唱歌比较好的出来,朕也有用,明白吗?”
“奴婢遵旨。”小太监也当了回“钦差”,高兴得不得了。皇宫里几万太监,有几个人能得皇帝交给的差事?这就是太监的最高追求。
“好!用心去办吧,办好了,朕有大用。”杨改革说完就走了,呆在这里实在没什么益处。看那群人练唱歌?没意思。又不是TV。自己还能吼几嗓子过过瘾。
杨改革准备今晚梦回百度,查查这合唱是怎么弄的,还有抄几首歌回来,好情煽明朝的“东北军”。
又召见了负责魏案追钱的小官樊维城,见了那两个小太监,二喜子和小顺子。问了他们魏案追赃的进度,报告进度可喜,已经有很多人愿意缴纳银子赎罪了。杨改革听得暗喜。银子又快到手了。
又召见了那个负责拍卖收藏品的李来福。问了他有关拍卖的事,回答是不理想,原因在于这些皇家收藏太过于棘手。几乎没人敢过问,生怕一个大不敬罪名下来,抄家杀头多不划算。杨改革思索着该换个思路了。这样明码标价的拍卖恐怕很难搞下去。
第二天,杨改革就拿着抄来的歌词,首先给领唱小太监郭恒教,教好了再给那些教坊司的人教。
杨改革拿出自己修改好的《松花江上》,现在已经变成了《辽河之上》。
原因是后来抗日的时候主要区域还是以松花江流域为代表,现在是明朝,名字也就不能用松花江了,那里还很少有汉族人居住。主要还都是在辽河流域。
歌词杨改革也自己改了一下,应该没问题。
我的家在东北辽河之上,(“松花江”换成了“辽河之”)
那里有森林渔场,(“煤炭”换成了“渔场”)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辽河之上,(“松花江”换成了“辽河之”)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爹娘啊”,“媳妇啊”,(“九一八”换成了“爹娘啊”“媳妇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爹娘啊”,“孩儿啊”,(“九一八”换成了“爹娘啊”“孩儿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边,流浪!(“内”换成了“边”)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郭桓,这是一首新歌的歌词,大意写的是辽东被东虏占领,辽东人渴望回到原来土地上的,你先看一下,然后朕给你哼几句,你要尽快学会,然后教会这些人,知道吗?”杨改革把自己改好的《辽河之上》拿出。
“遵命,皇上,奴婢一定好好办差事。”郭桓很恭敬的在地上磕头。热泪盈眶。这是皇帝对自己多大的信任啊!
说完,杨改革大致的哼了几遍《松花江上》,这首歌是写给特定人群的,要的就是那种催人肝胆俱痛的效果,要引起特定人群的灵魂中的共鸣【怎么感觉好像是玄幻小说里面的的句子……】,声音也要嘶哑一点,豪迈一点,有那种悲沧,凄苦,无助,声嘶力竭的感觉。
“嗯,其中的要诀都在这个里面了,你自己去参详吧……务必使这首歌催人泪下,悲伤欲绝,痛哭流涕,能引起灵魂上的共鸣,你这首歌算是成功了……”说完,杨改革把昨天梦回百度抄下来的《松花江上》改成的《辽河之上》拿给了郭桓,里面还提了一些要求。至于郭桓能不能参悟透,那就看他的本事了,这事也就不该杨改革操心。杨改革只要到时候唱歌唱得好,有效果,能煽情“东北军”就成。典型的只要结果,不要过程。
“遵命,皇上,奴婢记下了。”郭桓又一次恭敬的磕头。双手举过头顶接过杨改革手中的歌词。
杨改革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这“情煽”明朝版的“东北军”,唱歌部分已经准备好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要搞合唱,但是怎么搞合唱的杨改革还没谱,准备再花一个晚上把合唱排练的东西背下来。东西实在他多,杨改革一个晚上背不下来。
为什么要搞合唱?原因也很简单,明朝没有麦克风,没有扩音器,要想让校场上的几千人都听到,除了合唱还有其他办法吗?那些靡靡之音,嘴巴咬着麦克风唱歌的现代人,在古代也就能在包厢里给个位数的客人唱一唱。
接下来就是给毛文龙写信了,和他合伙搞东北的生意,不是说东北有三宝吗?人参,貂皮,鹿茸,这些都是赚精英们钱的好东西,要垄断在手里才好赚钱。杨改革再次头疼,没有趁手的人去搞这件事,需要帮助杨改革运作商业上的事,还要监控毛文龙,监控“出口”的物资。这事暂时还没人能帮得上忙。杨改革郁闷不已。
杨改革准备先派个小太监过去探探口风。于是,叫来王承恩,道:“大伴,你叫个人到毛文龙那里去一趟,派个小太监就行,把这封信交给毛文龙就是。”
“是,皇上。”王承恩利索的接过杨改革递过来的“信”。这信,其实和给魏忠贤的那封信差不多,就多了两个字“如实”。其他的全是空白。不是明代人写信常用的各种格式,也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体那种。更不是“圣旨”体。
“对了,大伴,还叫人做一些密匣,大概一尺多长,一尺宽,两寸高就行。用朱漆漆好。锁上,另外,这些箱子是要能保密的那种,不要让人轻易知道了里面的秘密……明白吗?”杨改革不知道密匣是怎么做的,只交代王承恩做那种能保守匣子当中秘密的。皇帝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知道详细过程,只要交代了目标,就自动会有人帮助皇帝去实现。这就是皇帝的好处。
杨改革准备把密匣范围扩大。准备先给毛文龙送一个,探探行情。以后就可以直接和毛文龙联系了。看情况再送其他人密匣。
【呵呵,今天下午就要上推荐了,虽然是个小小的推荐,还是很高兴。书友读者有票就投吧,新书就靠你们支持了。谢过了!】
【另外,终于在上推荐之前有了300个收藏,也算是一步一个脚印了。】
杨改革定下大计。让王承恩在教坊司找能唱歌的男女一大群。
教坊司,是古代宫廷的音乐机构,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也管理一群“官妓”。
北京东四牌楼南边有条本司胡同。本司就是教坊司,本司胡同北有演乐胡同,南有内务部街(明、清叫勾栏胡同)。
教坊司的大名可是杠杠的。秦淮八艳的名声那可真的是叫人滴涎水啊!奈何现在她们还都是一群小屁孩,等杨改革成了叔叔了,也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亲密接触。这让杨改革十分不爽。不过没办法,自己在北京不嗝屁,就不会有南明,没有南明,也就不会有秦淮八艳为国为民的事迹,也就不会被后人记住。这真的的是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教坊司是专门负责宫廷音乐的,唱的,跳的,敲锣打鼓的要多少有多少。不多时,王承恩就给杨改革找来了百十人。
西苑内。
杨改革望着这莺莺燕燕,老老少少的百十来人。心中苦恼,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难道还要我这个皇帝亲自下去教他们。心里懊恼昨天上百度的时候没有搜索一下这合唱是怎么弄的。
下面的百十号人,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皇帝要干嘛。又不唱歌,又不跳舞。
杨改革忽然心中一动。叫来了那个在早朝的时候领唱的小太监,说道:“嗯,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姓郭名桓,小名小桓子。”这名小太监是激动加兴奋,皇帝问起自己的名字,这在这皇宫内是多么大的荣耀啊!几万太监,皇帝记得几个人的名字?这就是太监所求啊!
“这样啊!郭桓,那首《精忠报国》唱得如何了?”杨改革决定找个人来带着这一群人。不然自己一个皇帝来干这事,掉价得很。也不讨好。
“回皇上,奴婢已经唱熟了。”小桓子利索的答道。
“嗯,唱熟了就好,这样,你教这群人唱这《精忠报国》,先把这首歌唱好,唱得好的,优胜的记录下三五人,朕有用,另外,女子当中,选出几位唱歌比较好的出来,朕也有用,明白吗?”
“奴婢遵旨。”小太监也当了回“钦差”,高兴得不得了。皇宫里几万太监,有几个人能得皇帝交给的差事?这就是太监的最高追求。
“好!用心去办吧,办好了,朕有大用。”杨改革说完就走了,呆在这里实在没什么益处。看那群人练唱歌?没意思。又不是TV。自己还能吼几嗓子过过瘾。
杨改革准备今晚梦回百度,查查这合唱是怎么弄的,还有抄几首歌回来,好情煽明朝的“东北军”。
又召见了负责魏案追钱的小官樊维城,见了那两个小太监,二喜子和小顺子。问了他们魏案追赃的进度,报告进度可喜,已经有很多人愿意缴纳银子赎罪了。杨改革听得暗喜。银子又快到手了。
又召见了那个负责拍卖收藏品的李来福。问了他有关拍卖的事,回答是不理想,原因在于这些皇家收藏太过于棘手。几乎没人敢过问,生怕一个大不敬罪名下来,抄家杀头多不划算。杨改革思索着该换个思路了。这样明码标价的拍卖恐怕很难搞下去。
第二天,杨改革就拿着抄来的歌词,首先给领唱小太监郭恒教,教好了再给那些教坊司的人教。
杨改革拿出自己修改好的《松花江上》,现在已经变成了《辽河之上》。
原因是后来抗日的时候主要区域还是以松花江流域为代表,现在是明朝,名字也就不能用松花江了,那里还很少有汉族人居住。主要还都是在辽河流域。
歌词杨改革也自己改了一下,应该没问题。
我的家在东北辽河之上,(“松花江”换成了“辽河之”)
那里有森林渔场,(“煤炭”换成了“渔场”)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辽河之上,(“松花江”换成了“辽河之”)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爹娘啊”,“媳妇啊”,(“九一八”换成了“爹娘啊”“媳妇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爹娘啊”,“孩儿啊”,(“九一八”换成了“爹娘啊”“孩儿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边,流浪!(“内”换成了“边”)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郭桓,这是一首新歌的歌词,大意写的是辽东被东虏占领,辽东人渴望回到原来土地上的,你先看一下,然后朕给你哼几句,你要尽快学会,然后教会这些人,知道吗?”杨改革把自己改好的《辽河之上》拿出。
“遵命,皇上,奴婢一定好好办差事。”郭桓很恭敬的在地上磕头。热泪盈眶。这是皇帝对自己多大的信任啊!
说完,杨改革大致的哼了几遍《松花江上》,这首歌是写给特定人群的,要的就是那种催人肝胆俱痛的效果,要引起特定人群的灵魂中的共鸣【怎么感觉好像是玄幻小说里面的的句子……】,声音也要嘶哑一点,豪迈一点,有那种悲沧,凄苦,无助,声嘶力竭的感觉。
“嗯,其中的要诀都在这个里面了,你自己去参详吧……务必使这首歌催人泪下,悲伤欲绝,痛哭流涕,能引起灵魂上的共鸣,你这首歌算是成功了……”说完,杨改革把昨天梦回百度抄下来的《松花江上》改成的《辽河之上》拿给了郭桓,里面还提了一些要求。至于郭桓能不能参悟透,那就看他的本事了,这事也就不该杨改革操心。杨改革只要到时候唱歌唱得好,有效果,能煽情“东北军”就成。典型的只要结果,不要过程。
“遵命,皇上,奴婢记下了。”郭桓又一次恭敬的磕头。双手举过头顶接过杨改革手中的歌词。
杨改革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这“情煽”明朝版的“东北军”,唱歌部分已经准备好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要搞合唱,但是怎么搞合唱的杨改革还没谱,准备再花一个晚上把合唱排练的东西背下来。东西实在他多,杨改革一个晚上背不下来。
为什么要搞合唱?原因也很简单,明朝没有麦克风,没有扩音器,要想让校场上的几千人都听到,除了合唱还有其他办法吗?那些靡靡之音,嘴巴咬着麦克风唱歌的现代人,在古代也就能在包厢里给个位数的客人唱一唱。
接下来就是给毛文龙写信了,和他合伙搞东北的生意,不是说东北有三宝吗?人参,貂皮,鹿茸,这些都是赚精英们钱的好东西,要垄断在手里才好赚钱。杨改革再次头疼,没有趁手的人去搞这件事,需要帮助杨改革运作商业上的事,还要监控毛文龙,监控“出口”的物资。这事暂时还没人能帮得上忙。杨改革郁闷不已。
杨改革准备先派个小太监过去探探口风。于是,叫来王承恩,道:“大伴,你叫个人到毛文龙那里去一趟,派个小太监就行,把这封信交给毛文龙就是。”
“是,皇上。”王承恩利索的接过杨改革递过来的“信”。这信,其实和给魏忠贤的那封信差不多,就多了两个字“如实”。其他的全是空白。不是明代人写信常用的各种格式,也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体那种。更不是“圣旨”体。
“对了,大伴,还叫人做一些密匣,大概一尺多长,一尺宽,两寸高就行。用朱漆漆好。锁上,另外,这些箱子是要能保密的那种,不要让人轻易知道了里面的秘密……明白吗?”杨改革不知道密匣是怎么做的,只交代王承恩做那种能保守匣子当中秘密的。皇帝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知道详细过程,只要交代了目标,就自动会有人帮助皇帝去实现。这就是皇帝的好处。
杨改革准备把密匣范围扩大。准备先给毛文龙送一个,探探行情。以后就可以直接和毛文龙联系了。看情况再送其他人密匣。
【呵呵,今天下午就要上推荐了,虽然是个小小的推荐,还是很高兴。书友读者有票就投吧,新书就靠你们支持了。谢过了!】
【另外,终于在上推荐之前有了300个收藏,也算是一步一个脚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