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甲申天变 > 第181章 成长第一步

第181章 成长第一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赴死军前锋开动以来,所过之处,鲜有抵抗,尤其厚的中路突破方向上,清风、内黄等地不战而降。  首发当然这个时候不叫投降,按照这些地方的说法,这叫做反正或者叫做举义。这些小县小镇基本就没有经历刀兵,也没有发生真正的战斗,完全就是过去接收那么简单。

    至于这些人口密集的城镇之外,早就是会党人的天下,也早就是清军控制之外的地区,在赴死军还来不及对广大农村实现有效统治的时候,各个大师兄们可就得了势了,自己就鼓捣出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农村政权,甚至为了争夺一些边边角角的小村落,这些大师兄之间也有大打出手的事情发生。谁不想多占几个村子?

    对于这种近乎混乱的局面,赴死军方面儿还真来不及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只是按照原定计划快速前进。

    在南乐才遇到真正像样的抵抗,在攻打县城的过程中斩杀五百多满洲战兵,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还是当地新附军举义的成果。

    东路的进展要显得稍微慢了一些,范县、观城刚刚收复,阳谷的战斗还没有正式展开。

    这也是满清方面尽量集中有限兵力的直接结果,本是在大名外围的满洲参领老锡尔弼已经奉命彻底放弃周边,全力固守大名一线。

    在经验丰富的老锡尔弼看来,放弃那些广大的地盘儿是对的,毕竟满洲人的兵力极其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地区实现有限统治,尤其是现在处处烽火四面揭竿的大环境下,分散兵力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可是就知道程度还远远不够,按照老锡尔弼的个人观点来看,完全没有必要弄两道防线。最好的法子就是把两道防线合二为一,尽最大可能把有限的兵力集中起来,免得被赴死军各个击破。

    不过也有别的参领是私下里说了,现在地朝廷就这么点儿拼凑出来的力量,中枢那边不是不知道集中兵力的好处。可地盘儿要是再收缩的话,北京那边是会处于一个相当尴尬和危险的境地。朝廷布置这道防线的的深意是为了拖延赴死军的进展,以赢得时间取得英亲王的支撑和整合满洲老派人马……

    原来皇帝和太后的意思不是在战斗本身,而是在战斗之外。

    现在地朝廷怎么看怎么玄乎,中枢内外的给打着小皇帝名义的太后系人马控制的死死的,可外面的大环境已经恶化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步。

    “这一战能打就打。若是打不过了。就退到第二道防线以内看看风色。要是风色还这么难看地话。连北京也不必回了。直接收拾收拾回关外吧。反正这两年抢来地金银财物也够吃几辈子地了……”

    就是满洲地参领、佐领也是抱着这样地心思。老锡尔弼就知道这条防线有点玄。现在地满洲人无论老幼。一个个都肥地流油富地叫人眼红。再没有以前那种剽悍之气。尤其是朝廷和关外地旗主之间。还为了是不是议政地事情争地不可开交。连带地关内也是政令不通。

    摄政王多尔]在地时候。虽然跋扈。可满洲内部还能维持一个大体团结地局面。尤其是在兵事上。起码能够指挥得动各派人马。现在多尔]一去。太后母子是把中枢攥紧了。可对于军队地控制也就仅仅局限于京城内外而已。就是这些北直隶地军队不也是奉着朝廷地命令打着自己地心思?

    老锡尔弼心里也明白。无论是清军还是赴死军。正面地攻防双方都不是什么主力。哪怕就是大名府这样地战略支撑要点。也不是双方地主要目标。

    主战场是在西边呢。

    已经移动到山西交界处地阿济格部才是真正地主力。西边才是主战场。

    其实李四根本就没有怎么在意中路和东路地快速突破,这两路人马进展的虽然很顺,占据地地盘也不小,可没有实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目地。

    敌人的兵力还在,只是主动退缩了而已。

    赴死军的核心战略思想就是尽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之有生力量,也就是杀伤敌人的战斗人员,除非就具备极其重要作用的战略地点,否则对攻城略地的兴趣不大。

    至于中路,主要是逼迫敌人进一步退缩,最大可能引起满洲中枢的恐慌,借这种恐慌实现对阿济格部的调动和分兵。

    面对这种局面,阿济格还真是不敢动弹了。

    要是分兵的话,必然面临赴死军的打击,若是不不分兵的话,要是赴死军一路突破,朝廷那边还真不好交代。

    虽然早就不必对福临母子交代什么,可还要对满洲人有个交代不是。

    西边的吴三桂已经奉命把兵力东调,架势拉的不小,可就是不过来。这让阿济格不得不有所提防。

    吴三桂的态度愈发微妙起来,这老东西明显是有两手准备打算了。

    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怎么拉拢都没有用,还是需要实力说话,只要打退了赴死军,吴三桂肯定会见风使舵的过来增援,剩下的事情也就不算是什么事情。要是没有打退赴死军甚至是被赴死军占了便宜,可就要死死盯着吴三桂这个白眼狼了。

    把主力调集在西线上来,要是吴三桂和阿济格联合的话,赴死军的局面可就凶险的多了,甚至有可能被迫退回黄河以南。但是李四“一意孤行”的这么干,就是需要吴三桂按兵不动这个前提。

    “神了,真是神了,大帅真是诸葛亮转世不成?”老神棍不得不承认李四有些冒险的举动是对的:“我说大帅呀,你是怎么知道吴三桂的心思的?难不成是暗中和那个老狐狸有了联络?是不是把这种事情瞒下了?”

    “联络个屁,现在联络吴三桂为时过早,吴三桂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他自己都清楚。”要说吴三桂会为了已经分裂的鞑子而过来和赴死军硬碰,虽然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可赴死军的胜面还是要大一些。

    在这个实力决定一切的世道里,没有哪个实力雄厚的藩镇会真心效忠,何况中枢已是四下冒风,地方已经开始不保的满清朝廷。要是满清能够如以前那样节节胜利势如破竹,吴三桂就算不会单独和赴死军作战,起码也会主动和阿济格联合。

    但是现在地大局……

    吴三桂还能看不明白?

    多铎一死,或许吴三桂就有这样的打算了,直到多尔衮意外身死,很多局面已经彻底显露出来,只是有些人还没有看明白或者是看明白了也愿意接受而已。

    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很多人的骨子里其实就是在期待这种局面的出现。阿济格就是这种人的一个。

    要说年纪,阿济格还是多尔衮的哥哥,论起资历,也未必就比多尔]浅了

    执掌一方的时候,多尔]还跟在皇太极屁股后头个爱新觉罗一族当中,阿济格就是一个典型。

    当年的皇太极虽然很有几分真本事,也奠定了整个满洲的基础,功劳比父辈地努尔哈赤还要明显一些。可阿济格还是不怎么看的起素有文韬武略的皇太极,不为别的,就是因为皇太极过分看分的看重汉人,也过分的借助汉人的力量。贯穿整个努尔哈赤时代,关外基本就是满洲人地天下,那些个汉人除了做奴隶之外没有别的用处。只要满洲人愿意,随时就可以屠杀整个村子的汉人,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屠杀本身的作用就在于削减汉人的人口,更大的作用就是凸显满洲人的绝对统治地位。

    看看皇太极都做了什么,不仅承认了汉人的地位,还给了他们田产,这是一个满洲人应该做的么?尤其是皇太极任命地那些汉官,甚至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派系……

    就是阿济格自己也说明白究竟是哪一步没有赶上,一直没有凸显出其地位和作用。后来仔细这么一想,还是不够心狠手辣的缘故,从这个方面来讲,就不如多尔衮了。

    皇太极是怎么死的谁也说不清楚,可阿济格可以肯定皇太极之死和多尔]有莫大关系,甚至可以断言就是多尔衮下的黑手。

    阿济格甚至经常想:要是当时自己能对皇太极下手的话,肯定也有多尔]的地位,甚至比多尔]做地更好。

    要是易地而处的话,绝对不会妥协,也绝对不会扶立福临这个傀儡,一定要自己亲自为帝。留下了皇帝始终是个隐患。

    多尔衮之死比皇太极之死更加明显,是个人就能看出多尔衮死的是多么蹊跷,要说这里头没有慈宁宫那个女人的影子,那才真是见鬼了呢。

    要说行军打仗,阿济格最佩服的还是多铎,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指挥调度,多铎确实是满洲第一人。只是多铎少了当机立断地狠毒,尤其是死的太早了。

    不过多铎死地早了也好,现在的阿济格随随便便扯个幌子,就可以做任何想做地事情。要是多铎好活着的话,肯定死死抱住慈宁宫那个女人地大腿不放,真是傻到家了。

    至于济尔哈郎和理亲王那些老狐狸,还抱着以前的老章程不放,也是老顽固,还说什么八旗议政,要是有了足够的实力,傻子才和一帮老家伙议什么狗屁的政呢。

    因为阿济格对于新附军的极度不信任,所以把数量庞大的新附军留在湖北很大一部分,只带着两万多满洲战兵急匆匆的赶了回来。至于借口么,随便就能找出一大堆来。

    现在的阿济格反而期待赴死军赶紧打破朝廷布置的两道防线,也只有这样,小皇帝和皇太后才放弃幻想,才能接受条件。

    赴死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阿济格也是道听途说的知道而已,不过李四能够打败多铎,就说明是个厉害人物,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多铎之败,阿济格前后左右仔细分析过,归根到底不是败在赴死军手,而是败给了手下的新附军。因为多铎太过信赖新附军,才给李四钻了空子,才会败的那么惨。

    新附军虽然穿着大清国的号褂子,可他们骨子里终究是汉人,怎么会和清国一条心?要想在战场战场上打败赴死军,就不能用那些危险的新附军。

    阿济格已经把赴死军的战术琢磨透了,无一例外的是先和清军中的新附军勾勾搭搭,然后在正面吸引满洲勇士的注意,而新附军则在背后捅下致命地刀子。

    有了这么多前车之鉴,阿济格把新附军看管的严严实实,把精锐的满洲战兵和新附军分开,不给赴死军任何机会。

    只要把清军中充满危险的新附军剔除了,满洲勇士还打不过羔羊么?甚至不必打胜,只要把赴死军挡住,就算大功告成。

    让阿济格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赴死军兵没有从晋城方向从南到北的稳步推进,而是猛然切如潞州北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就突进到沁州地界。当阿济格证实这个消息以后,赴死军已经完成了对沁州的包围。

    对于赴死军这种大胆的近乎亡命之徒的打法,就是阿济格也惊地瞠目结舌。

    赴死军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简直就是目空一切。虽然下面的小股叛乱和会党人的起义数不胜数,可半个宁山府和一整个潞州府还在大清的实际控制内,赴死军就从东边这么切了进来,要是把后路一堵,赴死军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可赴死军敢于这么干,就说明还在大清国手中的那些州府肯定已经和赴死军眉来眼去了。

    要是赴死军拿下了沁州,前边就能进入太原的地界,这可就是和他阿济格鼻子对着鼻子脸对着脸地面对面了。到时候阿济格除了和赴死军拼命之外,还真就顾不上北京方面了。

    这已经是等于是在替朝廷卖命。

    所以,增援沁州是必须的。

    “能不能拿下沁州?”在行军途中的忠诚伯为身边的老神棍。

    老神棍还是一身土财主的装扮,在寒风中缩着脖子拢着手,骑在马上活像个大猴子,说话也不绕弯子兜圈子:“拿下沁州?大帅,你睡醒了没有?精兵都给你派出去了,留下的那六千人马是个啥样子你不知道?打沁州?要我是沁州主将的话,就出来打你,而且是一耳光抽在你忠诚伯的脸蛋子上,看你嚣张的找不到东西南北……”

    李四也是大笑:“所以我这四千人要去沁州增援,你魏无牙就是主将……”

    “你要是给我四营叉子兵,不出三天我就能把沁州打下来……”老神棍狠狠地~;把鼻涕:“你给我四千民夫,就叫我打沁州,还不如给我四升黑豆呢,我也好玩儿一把撒豆成兵。”

    “滚,四营叉子兵,你想的可真好!”就是李四手中的机动兵力也只有两个直属营的叉子兵和四个地支营的正规部队。打仗不是变戏法,不可能凭空变出几千人马来。

    沁州那边兵力确实雄厚,四个地支营一个火铳营,还有三个营的叉子兵,其中就有两个先锋营,再加上史德威的淮扬军和弓箭营,里里外外不到一万六千地兵力了,要是再把李四压在手里的预备队填上去,几乎占到整个赴死军三分之二的力量。

    这么点儿兵力把沁州拿下三回都有富余,可关键之处就在于这些兵力不是给沁州预备的,除非沁州方面出现灾难性的局面,否则这些主力顾不上沁州。

    沁州那边摆开地架势不小,可老神棍很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一万六千兵力留下的不到一个零头,而且还都是进攻能力相对比较弱小地地支营和淮扬军,其他的兵力都北上了。

    六千人马,也还要继续抽调,忠诚伯带地这些个民准备过去换防的。

    “行了,局势就是这么个样子,过去了把淮扬军换下来,给你留下三个地支营。围而不打就成了。”李四看着老神棍:“这可是你地拿手好戏。”‘

    “要是打的话,这么点儿兵力我还真打不下来,不过要是虚张声势吓唬人,我绝对能够办到。”就是李四不说,老神棍也明白这个战略意图不是沁州,直到忠诚伯说出围而不打,也就全闹明白了,围点打援嘛。

    “我围沁州,路涧他们打援兵,那你干啥?”要是打援兵的话,路涧那边万余战兵,打什么样的援兵也足够了。可李四手里还攥这六个营头的兵力,这都开过来了,为什么不填上去?

    “我?我是大帅,自然是居中指挥,这还用问?”李四大笑。

    “不对,你要是指挥的话,没有必要攥着六个营的引而不发,要是做预备队的话,这也忒多了些。”老神棍再~;一把鼻涕,劈手丢出去老远:“别攥着拳头叫我猜了,到底是东路还是中路?”

    “神棍!”

    无论是中路还是东路,只要是把李四手里的这六个营填上去,立刻就会成为不逊色于西路主攻方向的强大兵力,再加上李四本人亲自带兵突破,面对的又是实力要弱小地多的清军,局面可就热闹多了。

    “到底是哪儿?我猜一猜吧……”

    “你就是一条神棍,哈哈!”

    这次大的战略其实就是后市的跳岛战法,不和鞑子在地方上做一城一地的争夺,放弃已经动摇的宁山州的逐个争夺,从半腰里直接切过去。看似是凶险,其实也是在逼迫被分割开来的地区而已。

    二月二十六,晴。

    沁州的地形相当复杂,就是不算高大的沁州城因为地形地缘故,也是一块硬骨头。

    好在老神棍也不打算真正的要硬攻强取,装模作样的攻打几次之后,剩下的就是摆摆架势弄点假秧子什么的。

    沁州城里的兵力并不多,甚至可以算是相当淡薄,要是硬攻的话,还真不大好说。

    可问题地核心就在于,老神棍根本就没有打算硬攻。尤其是在这种晴朗的天气里,连拉车的挽马都上去了,很多民夫也在地支营之后摇旗呐喊,声势可真是不小。

    要说打仗,老神棍还真的很是稀松平常,可要说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老神棍绝对是个中的行家里手。

    难得今天天气好,前头是一字排开的三个地支营,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的把架势拉到了十成,二十几门真真假假的火炮也亮了出来。拉惯了车地挽马和骡子毛驴都能派上用场,反正就是唱戏给别人看的,又不是真的要冲锋陷阵,看着有五六分的样子就成了。

    一丈六尺高的日月血旗呼啦啦作响,各营的认旗号旗都能遮蔽了天色。几十匹真正的战马在队伍中往来奔驰,趟起地尘土都有一房檐子高低,好像真是在传令一般。

    “兄弟,看着眼生啊,哪个队的?”在前边站的笔直的地支营刀牌手问身边的战友?

    “我?哦,我是高家沟子地。”

    “我问的是哪个营?”

    “高家沟子地呀!”刀牌手看看这个把箭囊子挂反了的战友,忍不住地小声提醒:“兄弟,你的箭挂反了,打起来地时候抽不出来……”

    “啊?反拉?谢谢军爷提醒,我是种地的,哪里见过这个?”这个由民夫装扮成的弓箭手嘟嘟囓囓的摆弄箭囊子:“军爷,您老人家说我象不是赴死军?”

    “象,比真的还象,”刀牌手都想笑了,却强忍着保持整齐的身姿:“要是不走近了看,谁也看不出你是个假冒的……”

    “军爷,前边的那个大木头桩子咋还安了俩轱辘?是干啥用的?”

    刀牌手小声的解释:“到了这里,那就不叫木头桩子了。”

    “那按咱们赴死军的叫法儿,这木头桩子叫啥?”

    “这就叫大炮!”

    “我的天爷,这就是木头桩子嘛,啥时候成大炮了?”

    刀牌手撇撇嘴巴:“要不怎么说你们这种种地的把式没有见识呢?这是给城里的鞑子看的,吓唬吓唬人就算。反正离的这么远,谁也看不清楚谁……”

    “就是诓人呗,我懂了。对了,刚才我看见俺家的骡子了,还有人骑着哩,那畜生只能拉车犁地,可不是用来骑的。要是发了骡子脾气会伤人的……”

    “你站整齐了,别说话,什么骡子不骡子的,到了这里那就是战马。”

    “……”

    为了增加戏剧的真实性,老神棍还特意的找了个百十个弓箭手,把一百多封劝降的书信射上城头:“想城中诸军,已知我赴死大军之威,为生灵计,为百姓计,当早知顺逆速开城门。本帅不计从前唯论如今,若一意自误,大军过处,鸡犬不留,切之,切之……”

    若你们再不投降,我可就真的要攻城了。到时候杀个尸山血海,你们可别后悔……

    大话都叫老神棍说尽了,牛皮几乎也要吹破了,可沁州城里还是一点儿要投降的意思也没有。反而能够隐隐约约的看到鞑子正驱赶着百姓上来,扛着木梁沙石等物加高城墙。

    随便他们吧,反正老神棍压根儿就没有打算真打,当然他也打不下来。

    第二天一大清早,老神棍又重施故技,这回的语气可要强硬的多了:“尔等可当我雷霆一击乎?”

    别看老神棍演地不亦乐乎,其实心里头也着急呢,也不知道路涧他们那边打起来没有?还是赶紧把事情料理完了的放心,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骗了多久的。

    为了防止很快被人看出来,当天夜里,老神棍就阻止了一次夜袭。

    反正也是夜袭,能够拉上去的军队都拉上去,后头的冒牌货就是摇旗呐喊而已。

    三千多人的队伍可是实打实的军队,又是地支营这种配置齐全的队伍,在黑夜之中还真演了一回攻城大战的好戏。

    拢共就发动了两次攻击,云梯丢了七八架,还折损了不少地人手,连个攻上城池撕破防线的机会也没有。当然老神棍早就下了命令,禁止士卒真的玩儿命硬攻,要不然的话,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第二天的时候再看吧,还真有一番大战之后的样子,沁州的戒备更加森严。

    “行了,再坚持个三天五早晨地完全没有问题。”

    这一回老神棍是真的有事情做了,命令民夫就地砍伐树木垒土筑壕,好似真的是建造攻城器械一般。

    老神棍再一次把呜洋呜洋的书信射上城头,这一回可不是劝降了,而是**裸的威

    吓:“尔等据我河山,不知大势顺逆,实当诛之。不受降,攻破沁州片万无存……”

    反正就是有大的不说小,见了骆驼就不再吹牛。这也是老神棍压箱底儿的绝活,好似真的是暴跳如雷要硬攻一样。

    一直到晌午过后,连老神棍都感觉这戏唱的有点儿过火地时候,终于传来了期盼已久的消息:打起来了。

    其实阿济格的援兵已经到了,只不过卡在半途之中到不了预定位置而已。

    远在沁州一百七十里之外,是涅河的一个大拐弯处,进了胡甲山的山口,就算是到了沁州地面儿上。在这个一山一河交汇之处,路涧等人打一场窝囊至极的伏击战。

    无论是路涧还是丁乙,怎么也没有想到忠诚伯安排好的一场围点打援地戏居然给唱砸了。

    一万多赴死军主力,歼灭了满洲战兵两千挂零,还有一万多的敌人没有圈住,跑了。

    而且这一万多满洲兵并不是溃败,而是撕开赴死军的包围圈之后迅速稳住阵脚,把山口给堵的死死,反而把赴死军给陷在不尴不尬的地步。

    虽然路涧和丁乙这两个赴死军地猛将啥也没有说,可眼睛里都能冒出火花来,几乎要互殴起来。

    原因很简单,鞑子本就有这方面的防备,作为主攻力量地两个先锋营冲的太快,没有实现战术合围。而鞑子也相当地机灵,一看架势不对,掉头就往后退,还真有几分毒蛇嗜手壮士断腕的气概,丢下被赴死军分割地那一部分,大踏步的退了回去。

    无论路涧还是丁乙,冲锋陷阵还可以,要是说独当一面,李四还真是高估他们了。

    尤其是这种局面下,缺乏坐镇的指挥,两人都是猛则猛亦的人物,谁也指挥不了谁。虽然说这个战场是路涧的首尾,可他都冲在了最前面,还怎么指挥别人?

    要是李四本人在场的话,绝对不会出现这种荒谬到家的错误。其实也是李四过分高估了赴死军的战斗力,赴死军的兵力稍微占据优势,要是一口气把鞑子的精锐包饺子,即使是李四在场的情况下,还真是有点儿困难。

    主要还的是赴死军前期打的太顺了,对于攻击的绝对迷信直接导致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战斗方式。阿济格地部曲可不是那些驻守地方的清军可以比拟的,多是百战余生的老兵,就是李四亲临,最多也就是把这些援兵分割开来吃下一大块,要真的想要全歼,这么点儿兵力显然不够。

    要说这种低级错误的根子,还是出现在忠诚伯李四身上,可直接的责任人就是他路涧路营官。

    “真他娘窝火呀,这算怎么回子事情。”巨熊一般的丁乙还在一边儿大声叫骂,隔着老远就能听的清清楚楚:“做好的布袋,没有他娘地扎口子,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

    路涧在一边儿也是上了真火。

    这一战可是四叔算计好了的,结果打成了这个鸟样子,要是四叔知道的话,还不晓得恼成什么样子呢。要是四叔在场的话,一顿暴揍肯定逃不过去,当然要是四叔在的话肯定不会弄成这样。

    自从淮扬以来,四叔的脾气是越来越暴躁了,这种情况下,肯定把路涧地闹大揍成猪头。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占了点儿小便宜,结果把战略目标给丢了,好好的歼灭战打成了对峙的硬仗,说出去都丢人。

    路涧甚至可以肯定,四叔知道这里的情形之后,很大的可能是把自己这个营官先撤了再说其他。这个独当一面的机会是四叔抱了很大的希望的,结果路涧没有把握好。

    打仗,远不是勇猛能战那么简单的。

    路涧想要成为四叔地臂膀独当一面儿,还差的远。

    “路涧,还是你指挥,我打头阵,怎么样?”丁乙联合了癸字营的马海宽提出自己的计划:“我们俩硬攻,你们在后头垫上,功劳都算你的……”

    “放屁!”少言寡语的路涧也恼了脸面:“这样折损多少弟兄你知道不?以后的任务怎么完成?要是鞑子再后退地话,咱们是攻坚还是退回去请求支援?”

    丁乙也恼了:“那是你应该琢磨的事情,大帅给你指挥了,我早就说过你不行,你还抢,现在好了,抢吧……”

    路涧腾的就站了起来,眼珠子都能冒出火来,恨恨的盯着丁乙。

    “看我干啥?我说的不对还是咋地?”丁乙也不示弱。

    “二位,听我一言。”孔有德上来:“反正也是打成这样了,争吵无益,鞑子吃了亏,肯定也要在思虑是要再搬援兵继续增援还是退回去放弃沁州。咱们的任务是明确地要前进的。既然已经是这样了,早已经失去了骤然打击地效果。眼下就只有结寨和鞑子对峙,同时遣一劲旅轻装前进,绕到鞑子侧翼进逼普铜关,攻的下来最好,攻不下来也能让面前地鞑子分兵……”

    路涧和丁乙对视一眼,谁也不没有说话。

    还是马海宽最先发言的:“这个战法确实可打破当前的僵局,可普铜关那边肯定是有所防备……”

    “不会这么快,面前的鞑子军就是来增援的,只要动作够快,就算是鞑子知道了也来不及做有效的反应。若是进攻足够猛烈的话,鞑子就只有分兵。关键是要快要猛,能不能攻下来反而不那么重要。按照我的估计,即刻动手的话,四天之内最多五天,就能有效果出来。到时候轻装的队伍还可以杀个回马枪,再次和这边汇合。当然得足够的快,必须跑在鞑子的前头,要不然就给人家包饺子了。”孔有德看了看路涧:“我就是这么个意思,至于如何排兵还是要看路营官的意思。”

    孔有德不算是忠诚伯的嫡系,有的话也不能说的太开,这个意思所有人都明白。

    路涧也知道孔有德说的在理,可这样的战法和原本的战略计划完全不符,虽然这个时候不大可能再征得四叔的意见,可路涧还是愿意再深思熟虑一番。

    孔有德说完了这一番话,本是准备离开的,一看路涧的神态就知道他在犹豫不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的局面瞬息万变,战机一过即逝,路营官好自思量吧。

    ”

    四叔在路涧心里就是一道翻不过去高山,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路涧还真是不知所措。

    路涧还是不言不语,扎着个脑袋想的脑仁儿都疼了,过了足足有一袋烟的功夫,这才霍然起身:“丁乙听令……”

    丁乙有点儿楞:“我说路家小子,你可想清楚了……”

    “丁乙听令!”(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