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玄衣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起锦衣卫,就不能不提华夏历史上最具政治智慧的布衣皇帝朱元璋,没错,朱元璋绝对算不上华夏历史上文治武功最盛的皇帝,却绝对是最具政治智慧的皇帝,在政治智慧这方面,既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差了朱元璋几条街。
项庄就是朱元璋的铁杆粉丝之一,朱元璋的政治智慧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制衡。
先是废除中书省以及丞相制度,然后搞了个内阁制度,从此以后,大权独揽的宰相就变成了殿阁大学士,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作为秘书若没有皇帝的支持,他们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连个太监都能骑在他们头上拉屎,这便极大地巩固了皇权。
然后改革都察院,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且采用以小制大的制衡之道,赋予御史言官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什么大官乃至王公贵戚都可以告发的权力,从而将都察院的一百多个御史言官变成了皇帝的耳目,极大地遏止了腐败。
最后就是锦衣卫,通过诏狱处理一些无法通过正常司法途径办到的事情,譬如说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根本就是子乌虚有之事,其真相就是以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地主集团仗着从龙有功、试图从皇帝手中分润权力,朱元璋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才下的手。
不过,这种事原本就是子乌虚有之事,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去查,肯定不会有结果。所以有了锦衣卫,又赋予锦衣卫设诏狱之权。
项庄很推崇内阁制以及以小制大的御史言官制,但现在显然还不是时候,现阶段,项庄还需要令尹项他、太尉项佗来帮助他处理军政事务,否则什么都得亲力亲为,项庄非累死不可。他可不是朱元璋那样每天批阅奏章十六个小时的工作狂。
至于以小制大的御史言官制,现在更不可取,真要推行这个制度。整个楚国朝堂顷刻间就会乱成一锅粥,上至令尹、太尉,下至县令、亭长。只怕是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了,领兵在外的大将们只怕也要挂印回京了。
不过,效法锦衣卫赋予乌木崖设置诏狱大权却是可以的。
当下项庄吩咐屈不才道:“老屈,分封之事就交给你去查,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大王,臣知道怎么做。”屈不才闻言两眼一亮,遂即又道,“不过,查办官员是廷尉府的职责。若由乌木崖操办,似乎于制不合呀?”
“何为制?寡人之命便是制”项庄大手一挥,沉声道,“寡人现在就赋予乌木崖查办官员之权力,上至国公。下至黎庶,乌木崖皆可查”
“喏”屈不才轰然应喏,又兴匆匆地转身去了。
屈不才不能不兴奋,因为他知道属于乌木崖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这一刻,屈不才分明已经看到。朝中官员正在乌木崖的阴影下簌簌发抖……
##########
深夜时分,内史叔孙平忽然被一阵巨大的喧哗声所惊醒,急披身起身时,便见老管家匆匆移门而入,喘息着禀报道:“家主不好了,一大群甲兵刚刚突然闯了进来,府上门客、家丁试图拦阻,结果全都给砍翻了。”
“什么?”叔孙平愕然道,“京畿重地,谁敢如此猖狂?”
话音未落,房门便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倒,遂即一大群玄衣甲兵手持火把蜂拥而入,明晃晃的横刀在火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寒茫,直晃得叔孙平眼花,待他好不容易才看清楚屋里情形时,只见数柄冷森森的横刀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你们想干什么?”叔孙平强自镇定,厉声喝问道,“你们究竟想干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在京畿重地擅动刀兵,形同谋逆吗?还有,你们知道本官是什么人吗?告诉你们,本官是内史长官,但凡京畿事务皆归本官管辖……”
“叔孙平,老子知道你是内史。”话音甫落,一个玄衣小校已经走了进来。
叔孙平定睛看去,却面生得紧,当下冷笑一声喝问道:“你又是什么人?”
“老子是什么人,等到了地头你自然就知道了。”玄衣小校阴恻恻地一笑,遂即冲左右甲兵挥了挥手,狞声道,“带走”
“走”两个玄衣甲兵反拧着叔孙平胳膊,推起就走。
刚出房门,叔孙平就吃惊地发现,已经赋闲在家的老父亲居然也被押了出来,叔孙贯虽然已经是一大把年纪了,可那些个玄衣甲兵却如狼似虎,半点没有顾忌老人之念,叔孙贯只是走得慢了些,背上便挨了狠狠一鞭,直疼得直呲牙。
看到老父亲也被执,叔孙平的脸一下就白了,他知道,这必定是暗中串联京畿、吴郡两地官员,谋求阻止迁都之事东窗事发了叔孙贯却挺起老驼背,朗声道:“我儿莫慌,天塌不下来”
望着咬牙硬挺的叔孙贯,玄衣小校嘴角却忽然间绽起了一丝狞笑,看不出来老东西的嘴巴还挺硬,不过等到了地头,倒要看看你的嘴巴还有没有这般硬气?
##########
当天晚上,除了叔孙贯、叔孙平父子,还有另外三十六个官员同时被抓消息传开,京中官员无不哗然,纷纷责问廷尉府为何罔顾法度、无故抓人?却把廷尉项期闹了个满头雾水,召集署中属官一问,廷尉府昨夜并没有抓人哪,一干问责的官员顿时间懵了,除了廷尉署,京中似乎再无别的衙署执掌刑名了吧?
一干稍稍了解内情的文武大臣则直趋宫中,紧急觐见项庄。
“大王,乌木崖昨天晚上擅自出动甲兵,一口气抓了三十几个官员,甚至连赋闲在家的叔孙老太傅也给抓了起来”项他义愤填赝,怒不可遏地说道,“屈不才如此倒行逆施,简直形同谋逆,臣奏请发往廷尉署严加讯问。”
项佗也连连附和道:“就是,乌木崖也太乱来了。”
项庄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用眼光淡淡地扫向百里贤。
百里贤会意,当下从席上跪坐起身,对项他、项佗说道:“令尹和太尉有所不知,乌木崖寅夜抓人,乃是事出有因。”
百里贤很容易就猜到了项庄的心思,项庄不愿意分封,又不可能向京畿、吴郡两地官员妥协、放弃迁都,那么下重手整治两地官员也就是必然了,但两地官员又没犯错,交由廷尉署处理显然不行,那么交由乌木崖来处理也就顺理成章了。
“事出有因?”项他看看项庄,将信将疑地道,“什么原因?”
百里贤念头急转,脱口而出道:“因为他们暗通敌国,意图叛国”
项庄暗喝了声采,百里贤不愧有急智之名,这个借口找的当真有水平。
“什么,叛国?”项他闻言愕然,遂即又道,“既便如此,此事也应该交由廷尉署来审查,乌木崖并无刑名之权,又有何资格随便拿人?”
“叛国之事牵扯甚大,廷尉署办不了。”项庄淡淡地道,“子翼、子严还有子良,今天正好你们都在,寡人就向你们宣布一道制命,从叔孙案开始,乌木崖将改组为玄衣卫,除了刺探敌国消息,还负责彻查廷尉署查办不了的大案、要案。”
项他、项佗哑然,两人再是蠢笨,这时候也能猜出项庄的用意了,大王此举分明是要绕过廷尉署,通过这个新设立的玄衣校尉来铲除他想除掉、可一时却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借口的朝廷官员,譬如叔孙贯、孙叔平父子等三十余官员。
而且,大王刚才也说了,这是宣布决定而不是向他们征求意见,换句话说,乌木崖之所以要抓人,就是因为大王想要铲除这叔孙父子等官员,至于说原因,多半也是因为分封之议罢?至于暗通敌国、意图叛国之说,不过是借口罢了。
项他、项佗相对苦笑,他们知道,继虎贲、天狼、骁骑三卫之后,大楚禁宫将再多出一个玄衣卫,而且多出来的这个玄衣卫,将会成为悬在朝廷官员头上的一把随时都可能斩落下来的利剑,而不像其余三卫,只是专事负责护卫王室安全而已。
##########
几乎是同时,屈不才正在新设的诏狱之中讯问叔孙贯。
叔孙贯平静地反问屈不才道:“屈不才,老夫有什么罪?”
屈不才摇了摇头,同样平静地回答道:“老太傅其实无罪。”
叔孙贯略感错愕,屈不才这样直接便承认他没有罪,倒是有些出乎预料,当下顿了顿手中拐仗,厉声喝问道:“既然老夫无罪,又为何羁压老夫?乌木崖如此倒行逆施,难道就不怕激起民愤?我大楚,难道就没有国法了吗?”
屈不才淡然问道:“敢问老太傅,何为国法?”
叔孙贯哂然答道:“所谓国法,自然是指国家法度。”
屈不才摇了摇手,淡淡地道:“老太傅,王命为制,王令为诏,所谓国法,还不都是大王所立?所以我要说,楚有国法,但是在国法之上还有王法”
说起锦衣卫,就不能不提华夏历史上最具政治智慧的布衣皇帝朱元璋,没错,朱元璋绝对算不上华夏历史上文治武功最盛的皇帝,却绝对是最具政治智慧的皇帝,在政治智慧这方面,既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差了朱元璋几条街。
项庄就是朱元璋的铁杆粉丝之一,朱元璋的政治智慧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制衡。
先是废除中书省以及丞相制度,然后搞了个内阁制度,从此以后,大权独揽的宰相就变成了殿阁大学士,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作为秘书若没有皇帝的支持,他们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连个太监都能骑在他们头上拉屎,这便极大地巩固了皇权。
然后改革都察院,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且采用以小制大的制衡之道,赋予御史言官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什么大官乃至王公贵戚都可以告发的权力,从而将都察院的一百多个御史言官变成了皇帝的耳目,极大地遏止了腐败。
最后就是锦衣卫,通过诏狱处理一些无法通过正常司法途径办到的事情,譬如说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根本就是子乌虚有之事,其真相就是以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地主集团仗着从龙有功、试图从皇帝手中分润权力,朱元璋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才下的手。
不过,这种事原本就是子乌虚有之事,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去查,肯定不会有结果。所以有了锦衣卫,又赋予锦衣卫设诏狱之权。
项庄很推崇内阁制以及以小制大的御史言官制,但现在显然还不是时候,现阶段,项庄还需要令尹项他、太尉项佗来帮助他处理军政事务,否则什么都得亲力亲为,项庄非累死不可。他可不是朱元璋那样每天批阅奏章十六个小时的工作狂。
至于以小制大的御史言官制,现在更不可取,真要推行这个制度。整个楚国朝堂顷刻间就会乱成一锅粥,上至令尹、太尉,下至县令、亭长。只怕是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了,领兵在外的大将们只怕也要挂印回京了。
不过,效法锦衣卫赋予乌木崖设置诏狱大权却是可以的。
当下项庄吩咐屈不才道:“老屈,分封之事就交给你去查,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大王,臣知道怎么做。”屈不才闻言两眼一亮,遂即又道,“不过,查办官员是廷尉府的职责。若由乌木崖操办,似乎于制不合呀?”
“何为制?寡人之命便是制”项庄大手一挥,沉声道,“寡人现在就赋予乌木崖查办官员之权力,上至国公。下至黎庶,乌木崖皆可查”
“喏”屈不才轰然应喏,又兴匆匆地转身去了。
屈不才不能不兴奋,因为他知道属于乌木崖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这一刻,屈不才分明已经看到。朝中官员正在乌木崖的阴影下簌簌发抖……
##########
深夜时分,内史叔孙平忽然被一阵巨大的喧哗声所惊醒,急披身起身时,便见老管家匆匆移门而入,喘息着禀报道:“家主不好了,一大群甲兵刚刚突然闯了进来,府上门客、家丁试图拦阻,结果全都给砍翻了。”
“什么?”叔孙平愕然道,“京畿重地,谁敢如此猖狂?”
话音未落,房门便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倒,遂即一大群玄衣甲兵手持火把蜂拥而入,明晃晃的横刀在火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寒茫,直晃得叔孙平眼花,待他好不容易才看清楚屋里情形时,只见数柄冷森森的横刀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你们想干什么?”叔孙平强自镇定,厉声喝问道,“你们究竟想干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在京畿重地擅动刀兵,形同谋逆吗?还有,你们知道本官是什么人吗?告诉你们,本官是内史长官,但凡京畿事务皆归本官管辖……”
“叔孙平,老子知道你是内史。”话音甫落,一个玄衣小校已经走了进来。
叔孙平定睛看去,却面生得紧,当下冷笑一声喝问道:“你又是什么人?”
“老子是什么人,等到了地头你自然就知道了。”玄衣小校阴恻恻地一笑,遂即冲左右甲兵挥了挥手,狞声道,“带走”
“走”两个玄衣甲兵反拧着叔孙平胳膊,推起就走。
刚出房门,叔孙平就吃惊地发现,已经赋闲在家的老父亲居然也被押了出来,叔孙贯虽然已经是一大把年纪了,可那些个玄衣甲兵却如狼似虎,半点没有顾忌老人之念,叔孙贯只是走得慢了些,背上便挨了狠狠一鞭,直疼得直呲牙。
看到老父亲也被执,叔孙平的脸一下就白了,他知道,这必定是暗中串联京畿、吴郡两地官员,谋求阻止迁都之事东窗事发了叔孙贯却挺起老驼背,朗声道:“我儿莫慌,天塌不下来”
望着咬牙硬挺的叔孙贯,玄衣小校嘴角却忽然间绽起了一丝狞笑,看不出来老东西的嘴巴还挺硬,不过等到了地头,倒要看看你的嘴巴还有没有这般硬气?
##########
当天晚上,除了叔孙贯、叔孙平父子,还有另外三十六个官员同时被抓消息传开,京中官员无不哗然,纷纷责问廷尉府为何罔顾法度、无故抓人?却把廷尉项期闹了个满头雾水,召集署中属官一问,廷尉府昨夜并没有抓人哪,一干问责的官员顿时间懵了,除了廷尉署,京中似乎再无别的衙署执掌刑名了吧?
一干稍稍了解内情的文武大臣则直趋宫中,紧急觐见项庄。
“大王,乌木崖昨天晚上擅自出动甲兵,一口气抓了三十几个官员,甚至连赋闲在家的叔孙老太傅也给抓了起来”项他义愤填赝,怒不可遏地说道,“屈不才如此倒行逆施,简直形同谋逆,臣奏请发往廷尉署严加讯问。”
项佗也连连附和道:“就是,乌木崖也太乱来了。”
项庄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用眼光淡淡地扫向百里贤。
百里贤会意,当下从席上跪坐起身,对项他、项佗说道:“令尹和太尉有所不知,乌木崖寅夜抓人,乃是事出有因。”
百里贤很容易就猜到了项庄的心思,项庄不愿意分封,又不可能向京畿、吴郡两地官员妥协、放弃迁都,那么下重手整治两地官员也就是必然了,但两地官员又没犯错,交由廷尉署处理显然不行,那么交由乌木崖来处理也就顺理成章了。
“事出有因?”项他看看项庄,将信将疑地道,“什么原因?”
百里贤念头急转,脱口而出道:“因为他们暗通敌国,意图叛国”
项庄暗喝了声采,百里贤不愧有急智之名,这个借口找的当真有水平。
“什么,叛国?”项他闻言愕然,遂即又道,“既便如此,此事也应该交由廷尉署来审查,乌木崖并无刑名之权,又有何资格随便拿人?”
“叛国之事牵扯甚大,廷尉署办不了。”项庄淡淡地道,“子翼、子严还有子良,今天正好你们都在,寡人就向你们宣布一道制命,从叔孙案开始,乌木崖将改组为玄衣卫,除了刺探敌国消息,还负责彻查廷尉署查办不了的大案、要案。”
项他、项佗哑然,两人再是蠢笨,这时候也能猜出项庄的用意了,大王此举分明是要绕过廷尉署,通过这个新设立的玄衣校尉来铲除他想除掉、可一时却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借口的朝廷官员,譬如叔孙贯、孙叔平父子等三十余官员。
而且,大王刚才也说了,这是宣布决定而不是向他们征求意见,换句话说,乌木崖之所以要抓人,就是因为大王想要铲除这叔孙父子等官员,至于说原因,多半也是因为分封之议罢?至于暗通敌国、意图叛国之说,不过是借口罢了。
项他、项佗相对苦笑,他们知道,继虎贲、天狼、骁骑三卫之后,大楚禁宫将再多出一个玄衣卫,而且多出来的这个玄衣卫,将会成为悬在朝廷官员头上的一把随时都可能斩落下来的利剑,而不像其余三卫,只是专事负责护卫王室安全而已。
##########
几乎是同时,屈不才正在新设的诏狱之中讯问叔孙贯。
叔孙贯平静地反问屈不才道:“屈不才,老夫有什么罪?”
屈不才摇了摇头,同样平静地回答道:“老太傅其实无罪。”
叔孙贯略感错愕,屈不才这样直接便承认他没有罪,倒是有些出乎预料,当下顿了顿手中拐仗,厉声喝问道:“既然老夫无罪,又为何羁压老夫?乌木崖如此倒行逆施,难道就不怕激起民愤?我大楚,难道就没有国法了吗?”
屈不才淡然问道:“敢问老太傅,何为国法?”
叔孙贯哂然答道:“所谓国法,自然是指国家法度。”
屈不才摇了摇手,淡淡地道:“老太傅,王命为制,王令为诏,所谓国法,还不都是大王所立?所以我要说,楚有国法,但是在国法之上还有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