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撤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收到消息,顾祝同也非常惊讶。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为旁观者,顾祝同自然看得更清楚一些,因此他不大明白帝国海军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在顾祝同看来,关键不是在海战中败北,而是这场海战根本没有打响的理由。
美国出兵红俄有意义吗?
至少在军事上,美国此时出兵红俄没有半点意义。要知道,红俄缺少的不仅是兵力,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是,美国的陆军规模并不大,可以调遣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对于濒临崩溃的红俄来说这能算得上是杯水车薪。要知道,在德俄战场与中俄战场上,任何一场会战的兵力投入量都在百万以上。在一九四二年底的莫斯科反击战中,俄军投入两百多万兵力,德军也动用了一百多万兵力。很明显,就算五十万美军到了红俄,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更不可能力挽狂澜。
当然,出兵的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真正的麻烦,在后勤保障上。
一九四三年初的红俄,最缺的是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五十万美军,即便没有参与作战行动,每天也要消耗数万吨物资,而这些物资只能够通过海运送抵红俄,而美国为红俄提供的物资援助已到极限。此外,美军的装备体系与俄军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弹药的制式口径上完全不一样,俄军的弹药无法供美军使用,而美军的弹药也无法供俄军使用,需要为五十万美军单独建立一套后勤保障体系,代价极为巨大。相对而言,直接为红俄提供物资援助更加合理一些。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美国参战之后就没有考虑过出兵红俄。
显然,只要稍微冷静一点就能想到。罗斯福的圣诞节讲话只是一个诱饵。目的就是要让帝国海军派公海舰队出海。
当然,主要责任在德皇身上。
从一开始,雷德尔就反对派公海舰队出海作战,更反对让公海舰队去执行破交任务。而德皇的坚持,让他不得不做出让步。
所幸的是。这场海战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巨大。
一月十日,在“印第安纳”号回到斯卡帕湾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给罗斯福发了一封电报。表示本土舰队在交战中遭受重大损失。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均遭到重创,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受到中等程度损伤,而三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也需要进行短期维修,此外“前卫”号的建造进度慢于预期,所以英国皇家海军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
有趣的是。罗斯福并没有因此而指责丘吉尔言而无信。
关键就是,美国海军也没有能力派遣同等规模的舰队前往西南太平洋。也就不可能指望英国皇家海军独自去击败中国海军。
事实上,美国海军的处境很不理想。
圣诞节刚过,中国海军就在中国空军的远程航空兵配合下,发起了新一轮攻势,第五舰队的两支战斗舰队进入了塔斯曼海,切断了从澳洲到新西兰的航线,而中国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开始重点轰炸澳洲东南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与军事基地,甚至出动重型轰炸机在悉尼港外面布设水雷。
所有迹象都表明,中**队即将攻打澳洲大陆。
当然,最主要的迹象不是中国舰队的行动,而是在后方,即物资与地面部队的调动与集结情况。
到一月初,进驻新喀里多尼亚的中**队已经达到了四十万,而且在以平均每天一万人的速度增加。当时,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亚的作战飞机已经超过了一千架,其中三分之二是远程轰炸机。
更重要的是,在所罗门群岛,中国海军至少集中了近五百艘登陆舰船。
这些登陆舰船能够一次性的把三十个师的地面部队、全部配套的重型装备,以及供这些部队消耗一个月之久的物资送上海滩。如果能够夺取一座大型港口,中国海军还能动用数百艘船只向前线运送兵力与物资。
至于兵力,更加不是问题。
除了进驻新喀里多尼亚的四十万部队之外,在所罗门群岛还有大约五十万兵力,而在更北面的新不列颠岛上还有三十万兵力。如果把部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与马来亚的部队全部算上,中**队在西南太平洋上能够动用的兵力在两百万左右,其中至少有一百二十万的地面部队。
显然,在一个攻击波次中投入三十个师,并不是什么难事。
根据美国当局估计,最迟在三月底,中**队就能做好攻打澳洲的准备工作,而最快将在二月初发起进攻。
显然,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到两个多月里,美英根本不可能改变西南太平洋上的战局。
说得简单一些,就算英国首相肯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在其到达之前,中**队恐怕已经登上澳洲大陆了。
到时候,远征舰队还有什么价值?
虽然在澳洲大陆上,还有上百万美军,以及规模更加庞大的澳洲军队,但是要想击败成功上岸的中**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别的不说,澳洲的美军与澳军就严重缺乏重型装备,别说性能突出的坦克,连重炮都没有多少,而中国陆军经历了大陆战争的洗礼,在各方面都向德军看齐,不但有大批重装备,而且其主要装备的性能都超过了美军与澳军,战(书书屋最快更新)斗力极为强大。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美国陆军还没有参与过大规模机械化战争呢。
当然,关键还是制空权。
在西南太平洋上,中国空军至少投入了四千架作战飞机,其中有近两千架是轰炸机,仅四发重型轰炸机就多达八百架(实际部署量更多,只是可用的在八百架左右),中国海军的岸基航空兵也部署了两千架作战飞机,只不过大多是战术飞机与海上巡逻机,没有多少轰炸机。与之相比,美澳军队总共只有不到一千四百架的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的数量还不到六百架,且性能都较差。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舰载航空兵。
当时,除了第五舰队里的六艘舰队航母之外,中国海军还在西南太平洋上部署了大约三十艘小型航母,其中有十二艘的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上。也就是说,当时中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总规模就超过了一千二百架!
显然,即便没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持,仅舰载航空兵就能夺取制空权。
正是如此,在圣诞节之后,中国海军才会把第五舰队派往塔斯曼海,执行封锁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
没有制空权、又没有制海权,美军根本不可能阻止中**队攻打澳洲大陆。
事实上,美国当局早就做出了相关安排。
圣诞节期间,美军就动用了数十艘运输船,从澳洲撤走了四十万地面部队,而且全部是美军中的精锐。
进入一九四三年,在海上威胁增强的情况下,美军不再把部队撤往新西兰,而是让部队前往澳洲西南的珀斯。也就是说,美军将通过印度洋,先把部队撤退到南非,然后经大西洋撤回本土,或者派往其他战场。
显然,美国当局已经决定放弃澳洲大陆。
在丘吉尔明确表示无法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之后,罗斯福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可以名正言顺的下令撤军。
一月十一日,罗斯福就签署了撤军令。
只是,撤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从澳洲到新西兰的航线已被切断,因此不可能把部队撤往新西兰,而在印度洋上,掌握着制海权的依然是中国海军,即便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主要在印度洋北部海域活动,也对经南印度洋前往南非的航线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要向把澳洲的美军撤走,就得设法引开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
显然,这超出了美军的能力范围。
说白了,美国海军根本没有舰队可派,也就不可能在印度洋上对付第二舰队。
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二印度洋舰队身上。
一月十一日夜间,罗斯福跟远在大西洋对岸的丘吉尔通了电话,明确提到,既然英国皇家海军不肯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那么守住澳洲大陆的希望就彻底破灭了,美军必须设法把部署在澳洲的部队撤出来,以便增强其他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因此希望英国皇家海军能够设法牵制住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为美军从澳洲撤兵争取时间与机会,不然撤军行动肯定会以失败收场。
为了说服丘吉尔,罗斯福还答应,将把撤下来的军队用在欧洲战场上,并且在反攻欧洲大陆的战略计划上向英国妥协。
事实上,丘吉尔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陆军的主要部队就在澳洲大陆上,如果不能把这些部队撤回来,别说尽快反攻欧洲大陆,能不能守住英国本土都是个问题。要知道,春天即将到来,红俄离战败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收到消息,顾祝同也非常惊讶。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为旁观者,顾祝同自然看得更清楚一些,因此他不大明白帝国海军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在顾祝同看来,关键不是在海战中败北,而是这场海战根本没有打响的理由。
美国出兵红俄有意义吗?
至少在军事上,美国此时出兵红俄没有半点意义。要知道,红俄缺少的不仅是兵力,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是,美国的陆军规模并不大,可以调遣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对于濒临崩溃的红俄来说这能算得上是杯水车薪。要知道,在德俄战场与中俄战场上,任何一场会战的兵力投入量都在百万以上。在一九四二年底的莫斯科反击战中,俄军投入两百多万兵力,德军也动用了一百多万兵力。很明显,就算五十万美军到了红俄,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更不可能力挽狂澜。
当然,出兵的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真正的麻烦,在后勤保障上。
一九四三年初的红俄,最缺的是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五十万美军,即便没有参与作战行动,每天也要消耗数万吨物资,而这些物资只能够通过海运送抵红俄,而美国为红俄提供的物资援助已到极限。此外,美军的装备体系与俄军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弹药的制式口径上完全不一样,俄军的弹药无法供美军使用,而美军的弹药也无法供俄军使用,需要为五十万美军单独建立一套后勤保障体系,代价极为巨大。相对而言,直接为红俄提供物资援助更加合理一些。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美国参战之后就没有考虑过出兵红俄。
显然,只要稍微冷静一点就能想到。罗斯福的圣诞节讲话只是一个诱饵。目的就是要让帝国海军派公海舰队出海。
当然,主要责任在德皇身上。
从一开始,雷德尔就反对派公海舰队出海作战,更反对让公海舰队去执行破交任务。而德皇的坚持,让他不得不做出让步。
所幸的是。这场海战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巨大。
一月十日,在“印第安纳”号回到斯卡帕湾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给罗斯福发了一封电报。表示本土舰队在交战中遭受重大损失。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均遭到重创,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受到中等程度损伤,而三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也需要进行短期维修,此外“前卫”号的建造进度慢于预期,所以英国皇家海军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
有趣的是。罗斯福并没有因此而指责丘吉尔言而无信。
关键就是,美国海军也没有能力派遣同等规模的舰队前往西南太平洋。也就不可能指望英国皇家海军独自去击败中国海军。
事实上,美国海军的处境很不理想。
圣诞节刚过,中国海军就在中国空军的远程航空兵配合下,发起了新一轮攻势,第五舰队的两支战斗舰队进入了塔斯曼海,切断了从澳洲到新西兰的航线,而中国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开始重点轰炸澳洲东南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与军事基地,甚至出动重型轰炸机在悉尼港外面布设水雷。
所有迹象都表明,中**队即将攻打澳洲大陆。
当然,最主要的迹象不是中国舰队的行动,而是在后方,即物资与地面部队的调动与集结情况。
到一月初,进驻新喀里多尼亚的中**队已经达到了四十万,而且在以平均每天一万人的速度增加。当时,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亚的作战飞机已经超过了一千架,其中三分之二是远程轰炸机。
更重要的是,在所罗门群岛,中国海军至少集中了近五百艘登陆舰船。
这些登陆舰船能够一次性的把三十个师的地面部队、全部配套的重型装备,以及供这些部队消耗一个月之久的物资送上海滩。如果能够夺取一座大型港口,中国海军还能动用数百艘船只向前线运送兵力与物资。
至于兵力,更加不是问题。
除了进驻新喀里多尼亚的四十万部队之外,在所罗门群岛还有大约五十万兵力,而在更北面的新不列颠岛上还有三十万兵力。如果把部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与马来亚的部队全部算上,中**队在西南太平洋上能够动用的兵力在两百万左右,其中至少有一百二十万的地面部队。
显然,在一个攻击波次中投入三十个师,并不是什么难事。
根据美国当局估计,最迟在三月底,中**队就能做好攻打澳洲的准备工作,而最快将在二月初发起进攻。
显然,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到两个多月里,美英根本不可能改变西南太平洋上的战局。
说得简单一些,就算英国首相肯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在其到达之前,中**队恐怕已经登上澳洲大陆了。
到时候,远征舰队还有什么价值?
虽然在澳洲大陆上,还有上百万美军,以及规模更加庞大的澳洲军队,但是要想击败成功上岸的中**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别的不说,澳洲的美军与澳军就严重缺乏重型装备,别说性能突出的坦克,连重炮都没有多少,而中国陆军经历了大陆战争的洗礼,在各方面都向德军看齐,不但有大批重装备,而且其主要装备的性能都超过了美军与澳军,战(书书屋最快更新)斗力极为强大。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美国陆军还没有参与过大规模机械化战争呢。
当然,关键还是制空权。
在西南太平洋上,中国空军至少投入了四千架作战飞机,其中有近两千架是轰炸机,仅四发重型轰炸机就多达八百架(实际部署量更多,只是可用的在八百架左右),中国海军的岸基航空兵也部署了两千架作战飞机,只不过大多是战术飞机与海上巡逻机,没有多少轰炸机。与之相比,美澳军队总共只有不到一千四百架的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的数量还不到六百架,且性能都较差。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舰载航空兵。
当时,除了第五舰队里的六艘舰队航母之外,中国海军还在西南太平洋上部署了大约三十艘小型航母,其中有十二艘的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上。也就是说,当时中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总规模就超过了一千二百架!
显然,即便没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持,仅舰载航空兵就能夺取制空权。
正是如此,在圣诞节之后,中国海军才会把第五舰队派往塔斯曼海,执行封锁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
没有制空权、又没有制海权,美军根本不可能阻止中**队攻打澳洲大陆。
事实上,美国当局早就做出了相关安排。
圣诞节期间,美军就动用了数十艘运输船,从澳洲撤走了四十万地面部队,而且全部是美军中的精锐。
进入一九四三年,在海上威胁增强的情况下,美军不再把部队撤往新西兰,而是让部队前往澳洲西南的珀斯。也就是说,美军将通过印度洋,先把部队撤退到南非,然后经大西洋撤回本土,或者派往其他战场。
显然,美国当局已经决定放弃澳洲大陆。
在丘吉尔明确表示无法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之后,罗斯福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可以名正言顺的下令撤军。
一月十一日,罗斯福就签署了撤军令。
只是,撤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从澳洲到新西兰的航线已被切断,因此不可能把部队撤往新西兰,而在印度洋上,掌握着制海权的依然是中国海军,即便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主要在印度洋北部海域活动,也对经南印度洋前往南非的航线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要向把澳洲的美军撤走,就得设法引开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
显然,这超出了美军的能力范围。
说白了,美国海军根本没有舰队可派,也就不可能在印度洋上对付第二舰队。
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二印度洋舰队身上。
一月十一日夜间,罗斯福跟远在大西洋对岸的丘吉尔通了电话,明确提到,既然英国皇家海军不肯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那么守住澳洲大陆的希望就彻底破灭了,美军必须设法把部署在澳洲的部队撤出来,以便增强其他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因此希望英国皇家海军能够设法牵制住中国海军的第二舰队,为美军从澳洲撤兵争取时间与机会,不然撤军行动肯定会以失败收场。
为了说服丘吉尔,罗斯福还答应,将把撤下来的军队用在欧洲战场上,并且在反攻欧洲大陆的战略计划上向英国妥协。
事实上,丘吉尔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陆军的主要部队就在澳洲大陆上,如果不能把这些部队撤回来,别说尽快反攻欧洲大陆,能不能守住英国本土都是个问题。要知道,春天即将到来,红俄离战败的日子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