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皇上在南京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div lign="ener">
)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这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出使东吴,游览金陵山川地貌,发出的感慨。此后,“龙盘虎踞”这个成语,成为了金陵风水格局的专用名词。
古代中国的王霸之业,多起于黄河流域。因为,古代黄河流域风调雨顺,既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又拥有众多山川天险、河流交通。秦汉、隋唐之类王朝,也多数起于北方黄河流域。
四川、江南等地,同样能奠定王霸之基业。但是,四川对外交通只有少数几条道路,被封死之后,便缺乏问鼎天下的资格。自古以来,四川崛起的政权,最强不过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
而南京在古代,长期是人口、经济落后,并不能够与北方竞争。一直到蒙元时期后,北方经济基础越发败坏,人口数量也远远少数南方。从此之后,南方开始显露出相对于北方的巨大经济、人口优势。明太祖以南伐北,摧枯拉朽。后世的民国时期,以南伐北同样具备巨大的优势。
明朝末年的南方的人力、物力,是北方的两倍。但是同样,南方地区由于地主、豪强数量太多,以至于整个南方着实是一盘散沙。
这也是朝廷立都北京两百年造成。
若是开国以来一直以南京为都城,两百多年来镇压南方的宗族、地主的影响力,使得朝廷的威信渗透江南的乡野。调动庞大的江南人力物力如臂使指,别说是扫平北方地区,就是趁势向东南亚扩张,也不见得有多少阻力。
崇祯仅披着一件丝袍,站在破败的雨亭中,望着烟雨迷茫的雨景,道太祖皇帝着实有远见,选择金陵为王霸之基。北方十年九旱,江南依然是风景秀丽、风雨调和。”
王承恩说道陛下效仿太祖,高筑墙、广积粮!大明还是可以中兴的!”
崇祯叹息可惜北方百姓苦矣!”
“北方有肖大人这样的能吏,多少能救活一些百姓。”
“肖图白在天津搞的有声有色,朕在南京也不能搞的死气沉沉。王承恩,南京皇城改造工程,都进行的样了?”
王承恩道回禀皇上。奴婢将皇城改造工程委托给了李慎之。李慎之招募了不下于300万两商人资本,参与到南京皇城改造项目中。预计今后两三年内,皇城改造出来的商业项目,逐渐能够盈利。”
“你说朕拆了南京皇宫,进行商业开发,民间百姓是如何评价的?”
“奴婢听锦衣卫骆大人说,百姓多是评价皇上圣明。”
“恐怕是有人说朕败家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不!陛下拆皇宫,建军校。任用孙承宗这样的贤良,士民是非常赞誉的!”
“孙承宗的‘皇家军校’办的如何了?”
“刚刚拨款150万两银子,添置了一些军器,校舍建设进展也很顺利。与此同时,今年是科举之年,南京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举子。不少人自认为无望中科举,反而报名参加了皇家新军的考试。毕竟,皇家军校一毕业后,便能成为新式军队的军官。军饷、待遇,非旧式军队可比。而且,年轻人,不免有点热血……”
南京皇宫是当年大明太祖皇帝,填平了燕雀湖,以巨石垫底,再以石灰、三合土作为地基,铸造的恢宏的宫城。但是迁都北京后南京皇宫常年废置,大多数的宫殿皆是年久失修,早就破败不堪。
整个南京皇宫,面积有30多平方公里。如果要全面的修葺,恐怕要耗费几十万人力和数千万两银钱。
崇祯反而借着宫殿破败的机会,下旨缩减皇宫面积。将皇城面积缩水到6平方公里,新修筑棱堡式小城墙,作为皇宫的城墙。
而皇宫的面积大为缩水,自然就无需大量的内臣服侍了。崇祯迁都南京不久,便宣布了对皇宫进行大裁员。
太监们给他们一些田宅,让他们成为要纳税的自耕农和小地主。
宫女们,纷纷赐婚给一些未婚军人,用以笼络军心。
一连串的大裁员后,南京皇宫中仅剩下太监2万多人、宫女5000多人。当年北京皇宫中,十万多万太监、三万名宫女的浩大规模,从而一去不复返。
事实上,按照崇祯分身具备现代人的思维,认为被成千上万人服侍,根本是毫无意义,反而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数百人服侍的团队,已经非常豪华奢侈。比如,一些娱乐表演、宫廷礼仪,完全可以外包给民间商人。这样,皇宫的经费大为缩减,而享乐的质量不会低到那里去。
但是,皇帝的提议,不但遭到了宫廷内臣们的反对,而且更遭到了朝廷文臣的反对。因为,宫殿的恢宏气度,不但是皇家的脸面,而且更是朝廷的脸面。如果,皇宫缩水到还不如一个地主老财的宅院面积,那么每天前来上朝的文武百官会觉得非常没有面子。
总而言之,为了文武百官的面子着想。
南京皇宫的面积虽然一再缩水,但是也达到了6平方公里,仅仅相当于太祖时期南京皇宫的六分之一大小。
剩下的30平方公里的皇宫,本身已经很破败,修葺的成本会达到数千万两银子,大明财政不堪重负。
而皇帝也没有那么多闲钱去修宫殿,反而参考天津经济特区的模式,进行30平方公里的土地重新开发利用。
其中,投入了150万两银子,建立了一座“皇家军校”,被皇帝给予了厚望。
皇家军校的校长是帝师孙承宗老,前半生是文臣,乐意提拔后进,明末很多的文官,都是孙老头提拔的。而后半生,努尔哈赤起兵造反后,孙承宗意识到鞑子将会酿成滔天大祸,从而开始督师关外,与鞑子征战几十年,写下《督师全书》、《车营扣答合编》等等军事著作。
其中,《车营扣答合编》全书共一百零八个问答,由《车营总说》、《车营百八扣》、《车营百八答》和《车营百八说》等四部分组成,通过问、答、说、图等对车营编组方法、营阵布列、 行军作战、后勤保障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很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与各兵种的协同动作。如说用车在用火”,“用火在叠阵”。 所谓“用火”即是发扬火力;所谓叠阵即步、骑、炮重叠配置,彼此协同,长短相补。战斗队形也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圆、曲、直、锐等各种队形,向 人们展示了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步、骑、炮等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雏形,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因为,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并不考虑成本,仅仅从军事角度探讨17世纪的火器部队,能够达到的极限。
但是明朝末年,既没有宽裕的财政,底层军官基本素质普遍是不合格的。而且,孙老头一心报国、灭虏的志向,与辽东混日子的军阀兵痞们的想法产生严重抵触。辽东的哪些官兵们,仅仅是接着抵抗鞑子为名义,在关外囤地发财,这些兵痞对于和鞑子拼命,并不感冒。孙承宗有理想有抱负,但是遇到一群混日子,暗中扯后腿的军阀式官兵,两次督师皆不能完成的梦想。
而此时,崇祯皇帝令人请孙老头出山,提出只有培养出一批军事素质过硬,忠君爱国,不怕牺牲的年轻军官。以这些有理想的军官作为基础,重新组建一支新式军队,才有希望消灭鞑虏、中兴大明。孙老头也觉得非常有道理,便欣然担任了南京皇家军校的校长。
南京皇家军校的门槛很高,首先要读书识字,考试的内容《孙子兵法》、《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三本兵书,以及弓箭、火铳、体力、格斗、冷兵器多门科目。等到正式教学时,将会以《车营扣答合编》作为正式教材,传授这些新式军官全新的军事知识。
而孙承宗的旧部,大明另外一位军事专家茅元仪,也被邀请道军校中担任教官。茅元仪在一生留下著作《武备志》,被后世誉为大明军事百科全书。里面科普性质的介绍了大量的火器、兵器的制造、使用、威力等等常识。
而皇家军校门前的对联写着贪生怕死,莫进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这幅对联,是皇帝本人御笔所书。更是吸引了大批热血青年们,参加南京皇家军校的考试。
如此高的门槛下,报名人数也达到了5000多人。而第一期的皇家军校,仅仅招生300人,对于这批学生实行两年制的军事教育。之后,孙承宗将负责,依靠这批军校生作为基层指挥官,建立“皇家新军第二师”!
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天津皇家新军第一师、南京皇家新军第二师。随着皇家新军为编制的军事单位不断的发展,传统的大明军队,无论是募兵,还是卫所兵,皆会是杂牌军队。未来,只有皇家新军的编制,才算是正规军。正规军拥有崇高的理想和素质,并且拿的薪水,也不是旧式军队可比。
而除了南京皇家军校之外,“皇城小区”、“商业街”、、“工业小区”等等三个项目,也在拆迁皇宫的基础上,破土动工。
“皇城小区”主要是开发高档住宅区,炒作皇城概念,从许多地主豪强手中圈一笔钱。而“商业街”则是准备开发店铺,用以出租牟利。“工业小区”则以振兴工商业为主,投资建成一些纺织、造纸之类的轻工业产业。
整个南京充满活力,百废待兴。但是宫殿却依然显得破旧,皇帝仅愿意简单修葺,而不会大兴土木的浪费钱。
崇祯神色庄重的望着显得破败的南京宫殿,忽的提笔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伺候在身边的王承恩,略显的惊讶道迁都南京后,皇上诗词水平大为进步,居然得了气势如此恢宏的诗!百万雄师过江,可是缅怀当年太祖北驱鞑虏?”
崇祯心中想道,这是后世共和国太祖,指挥百万大军消灭蒋家王朝的感慨。
当然了,迁都南京后,大明的形势,倒有点像蒋家王朝了。内部众多的军阀藩镇林立,中原有农民起义,关外有满清鞑子几十万精锐大军。而蒋家王朝之所以覆灭,主要是官僚资本的短视,哪怕是国破家亡时,也要抓紧捞钱,弄的民不聊生,败坏了蒋家王朝统治根基。而后世的蒋家王朝,有是依靠这些官僚地主资本支持,从而维护统治的。最终,也因为纵容这些官僚资本,黯然退下历史舞台。
事实上,逼迫农民揭竿而起,动摇江山社稷的,主要不是朝廷和皇帝本人的问题。最重要就是这些底层的地主官绅们,迫使百姓活不下去。毕竟,理论上朝廷的税率是3.3左右,到了基层哪怕苛捐杂税严重一些,官府也最多能从百姓身上剥掉10左右的收入。而地主的田租,是剥削掉底层百姓50的收入,如果再加上高利贷,绝大多数底层百姓只能从自由民变成奴隶。
“王承恩,朕对北方农民起义的问题,近期有所心得。其实,这些农民起义,绝大多数并不是朝廷逼迫,而是底层的佃农和自耕农被富户地主们逼迫。锦衣卫探查民情,很多的造反乱军首领也说‘君非甚暗,臣皆昏庸’。而许多底层的百姓,也并不恨朕,反而更仇视当地的大地主,以及和大地主勾结的官绅。”
“自耕农是被一些不良的官吏逼反的,而佃农是被地主官绅逼反的。每到荒年,朕皆是对灾荒地区减税,能够减轻自耕农、小地主的负担。但是对于佃农来说,减税免税的好处,根本落不到他们头上。只有让地主减租减息,佃农才能真正的获得好处。若是朕下旨令地主减租减息,让地主将田租降低到三成,将放贷的年息压低到2成。让底层百姓喘口气,你认为有没有可行性?”崇祯忽然问道。
王承恩震惊道这简直是从地主身上剥皮,比之‘官绅一体纳税’这个想法更加不切实际!”
大明的财政问题是,明初制定的税率太低。并且,明朝历代皇帝又喜欢不断对官绅、勋贵们减免税收,令不纳税的人群越来越多,用以笼络官绅士民的心。
对于官绅贵族们的税,一减再减,但是国家总税收变化不大。减了官绅的税,自然要从没有减税自制的小地主、自耕农身上平摊。于是,小地主、自耕农税负越来越重,甚至不少小地主自耕农将土地卖给免税的官绅贵族,主动去当佃农。这样,纳税的小地主、自耕农数量越来越少,不纳税官绅权贵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多。
税收体制的败坏,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到了明末,官绅权贵们垄断了8成的田地和财富,他们已经成为了不纳税群体。而他们攫取财富的手段,一是田租、二是高利贷。
“官绅一体纳税”若是落实,官绅们最多和老百姓一般按照三十税一的比例缴纳大明国税,对于地主们来说是九牛一毛。
而减租减息,让底层佃农得利,会让地主年收入缩水五成!
官绅一体纳税,朝廷多收一些税收,最多令地主年收入缩水一成!
崇祯叹息道国家最大的蛀虫,实乃官绅!朕,但是却动不得,一动,恐怕朕的位置都坐不稳了!”
儒家社会,一向崇尚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士大夫皆是地主阶级,皇帝面对具体某个士大夫,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损伤大批士大夫的整体利益,皇权也会显得非常脆弱。
王承恩沉思道肖大人曾经谈及,说官绅地主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自古以来,皇权依仗官绅地主才能维持统治,所以,皇权很多时候只能向官绅地主集团妥协。而能够对付官绅地主的,只能是另外一股新的利益集团。这个新的利益集团,必须与官绅地主们又激烈的矛盾。而新的利益集团,必须必地主集团更为朝气蓬勃。皇权暗中扶持新的利益集团,等到新的利益集团壮大,皇权抛弃旧的地主利益集团,与新的利益集团融为一体。天下治乱循环,便不再是围绕土地展开……”
“新的利益集团是?”
“恐怕是工商!不是与地主利益集团同流合污的旧工商,而是新的工商利益集团!或者说,这个新的利益集团是资本!”
“资本降临世间,也不是祸是福?”
“奴婢也不,但是资本恐怕是比地主官绅更庞大的力量,一旦壮大,便绝不肯退出历史舞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皇权如果不能与资本同流合污,只会被日渐壮大的资本碾压成碎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div lign="ener">
)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这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出使东吴,游览金陵山川地貌,发出的感慨。此后,“龙盘虎踞”这个成语,成为了金陵风水格局的专用名词。
古代中国的王霸之业,多起于黄河流域。因为,古代黄河流域风调雨顺,既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又拥有众多山川天险、河流交通。秦汉、隋唐之类王朝,也多数起于北方黄河流域。
四川、江南等地,同样能奠定王霸之基业。但是,四川对外交通只有少数几条道路,被封死之后,便缺乏问鼎天下的资格。自古以来,四川崛起的政权,最强不过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
而南京在古代,长期是人口、经济落后,并不能够与北方竞争。一直到蒙元时期后,北方经济基础越发败坏,人口数量也远远少数南方。从此之后,南方开始显露出相对于北方的巨大经济、人口优势。明太祖以南伐北,摧枯拉朽。后世的民国时期,以南伐北同样具备巨大的优势。
明朝末年的南方的人力、物力,是北方的两倍。但是同样,南方地区由于地主、豪强数量太多,以至于整个南方着实是一盘散沙。
这也是朝廷立都北京两百年造成。
若是开国以来一直以南京为都城,两百多年来镇压南方的宗族、地主的影响力,使得朝廷的威信渗透江南的乡野。调动庞大的江南人力物力如臂使指,别说是扫平北方地区,就是趁势向东南亚扩张,也不见得有多少阻力。
崇祯仅披着一件丝袍,站在破败的雨亭中,望着烟雨迷茫的雨景,道太祖皇帝着实有远见,选择金陵为王霸之基。北方十年九旱,江南依然是风景秀丽、风雨调和。”
王承恩说道陛下效仿太祖,高筑墙、广积粮!大明还是可以中兴的!”
崇祯叹息可惜北方百姓苦矣!”
“北方有肖大人这样的能吏,多少能救活一些百姓。”
“肖图白在天津搞的有声有色,朕在南京也不能搞的死气沉沉。王承恩,南京皇城改造工程,都进行的样了?”
王承恩道回禀皇上。奴婢将皇城改造工程委托给了李慎之。李慎之招募了不下于300万两商人资本,参与到南京皇城改造项目中。预计今后两三年内,皇城改造出来的商业项目,逐渐能够盈利。”
“你说朕拆了南京皇宫,进行商业开发,民间百姓是如何评价的?”
“奴婢听锦衣卫骆大人说,百姓多是评价皇上圣明。”
“恐怕是有人说朕败家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不!陛下拆皇宫,建军校。任用孙承宗这样的贤良,士民是非常赞誉的!”
“孙承宗的‘皇家军校’办的如何了?”
“刚刚拨款150万两银子,添置了一些军器,校舍建设进展也很顺利。与此同时,今年是科举之年,南京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举子。不少人自认为无望中科举,反而报名参加了皇家新军的考试。毕竟,皇家军校一毕业后,便能成为新式军队的军官。军饷、待遇,非旧式军队可比。而且,年轻人,不免有点热血……”
南京皇宫是当年大明太祖皇帝,填平了燕雀湖,以巨石垫底,再以石灰、三合土作为地基,铸造的恢宏的宫城。但是迁都北京后南京皇宫常年废置,大多数的宫殿皆是年久失修,早就破败不堪。
整个南京皇宫,面积有30多平方公里。如果要全面的修葺,恐怕要耗费几十万人力和数千万两银钱。
崇祯反而借着宫殿破败的机会,下旨缩减皇宫面积。将皇城面积缩水到6平方公里,新修筑棱堡式小城墙,作为皇宫的城墙。
而皇宫的面积大为缩水,自然就无需大量的内臣服侍了。崇祯迁都南京不久,便宣布了对皇宫进行大裁员。
太监们给他们一些田宅,让他们成为要纳税的自耕农和小地主。
宫女们,纷纷赐婚给一些未婚军人,用以笼络军心。
一连串的大裁员后,南京皇宫中仅剩下太监2万多人、宫女5000多人。当年北京皇宫中,十万多万太监、三万名宫女的浩大规模,从而一去不复返。
事实上,按照崇祯分身具备现代人的思维,认为被成千上万人服侍,根本是毫无意义,反而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数百人服侍的团队,已经非常豪华奢侈。比如,一些娱乐表演、宫廷礼仪,完全可以外包给民间商人。这样,皇宫的经费大为缩减,而享乐的质量不会低到那里去。
但是,皇帝的提议,不但遭到了宫廷内臣们的反对,而且更遭到了朝廷文臣的反对。因为,宫殿的恢宏气度,不但是皇家的脸面,而且更是朝廷的脸面。如果,皇宫缩水到还不如一个地主老财的宅院面积,那么每天前来上朝的文武百官会觉得非常没有面子。
总而言之,为了文武百官的面子着想。
南京皇宫的面积虽然一再缩水,但是也达到了6平方公里,仅仅相当于太祖时期南京皇宫的六分之一大小。
剩下的30平方公里的皇宫,本身已经很破败,修葺的成本会达到数千万两银子,大明财政不堪重负。
而皇帝也没有那么多闲钱去修宫殿,反而参考天津经济特区的模式,进行30平方公里的土地重新开发利用。
其中,投入了150万两银子,建立了一座“皇家军校”,被皇帝给予了厚望。
皇家军校的校长是帝师孙承宗老,前半生是文臣,乐意提拔后进,明末很多的文官,都是孙老头提拔的。而后半生,努尔哈赤起兵造反后,孙承宗意识到鞑子将会酿成滔天大祸,从而开始督师关外,与鞑子征战几十年,写下《督师全书》、《车营扣答合编》等等军事著作。
其中,《车营扣答合编》全书共一百零八个问答,由《车营总说》、《车营百八扣》、《车营百八答》和《车营百八说》等四部分组成,通过问、答、说、图等对车营编组方法、营阵布列、 行军作战、后勤保障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很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与各兵种的协同动作。如说用车在用火”,“用火在叠阵”。 所谓“用火”即是发扬火力;所谓叠阵即步、骑、炮重叠配置,彼此协同,长短相补。战斗队形也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圆、曲、直、锐等各种队形,向 人们展示了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步、骑、炮等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雏形,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因为,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并不考虑成本,仅仅从军事角度探讨17世纪的火器部队,能够达到的极限。
但是明朝末年,既没有宽裕的财政,底层军官基本素质普遍是不合格的。而且,孙老头一心报国、灭虏的志向,与辽东混日子的军阀兵痞们的想法产生严重抵触。辽东的哪些官兵们,仅仅是接着抵抗鞑子为名义,在关外囤地发财,这些兵痞对于和鞑子拼命,并不感冒。孙承宗有理想有抱负,但是遇到一群混日子,暗中扯后腿的军阀式官兵,两次督师皆不能完成的梦想。
而此时,崇祯皇帝令人请孙老头出山,提出只有培养出一批军事素质过硬,忠君爱国,不怕牺牲的年轻军官。以这些有理想的军官作为基础,重新组建一支新式军队,才有希望消灭鞑虏、中兴大明。孙老头也觉得非常有道理,便欣然担任了南京皇家军校的校长。
南京皇家军校的门槛很高,首先要读书识字,考试的内容《孙子兵法》、《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三本兵书,以及弓箭、火铳、体力、格斗、冷兵器多门科目。等到正式教学时,将会以《车营扣答合编》作为正式教材,传授这些新式军官全新的军事知识。
而孙承宗的旧部,大明另外一位军事专家茅元仪,也被邀请道军校中担任教官。茅元仪在一生留下著作《武备志》,被后世誉为大明军事百科全书。里面科普性质的介绍了大量的火器、兵器的制造、使用、威力等等常识。
而皇家军校门前的对联写着贪生怕死,莫进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这幅对联,是皇帝本人御笔所书。更是吸引了大批热血青年们,参加南京皇家军校的考试。
如此高的门槛下,报名人数也达到了5000多人。而第一期的皇家军校,仅仅招生300人,对于这批学生实行两年制的军事教育。之后,孙承宗将负责,依靠这批军校生作为基层指挥官,建立“皇家新军第二师”!
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天津皇家新军第一师、南京皇家新军第二师。随着皇家新军为编制的军事单位不断的发展,传统的大明军队,无论是募兵,还是卫所兵,皆会是杂牌军队。未来,只有皇家新军的编制,才算是正规军。正规军拥有崇高的理想和素质,并且拿的薪水,也不是旧式军队可比。
而除了南京皇家军校之外,“皇城小区”、“商业街”、、“工业小区”等等三个项目,也在拆迁皇宫的基础上,破土动工。
“皇城小区”主要是开发高档住宅区,炒作皇城概念,从许多地主豪强手中圈一笔钱。而“商业街”则是准备开发店铺,用以出租牟利。“工业小区”则以振兴工商业为主,投资建成一些纺织、造纸之类的轻工业产业。
整个南京充满活力,百废待兴。但是宫殿却依然显得破旧,皇帝仅愿意简单修葺,而不会大兴土木的浪费钱。
崇祯神色庄重的望着显得破败的南京宫殿,忽的提笔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伺候在身边的王承恩,略显的惊讶道迁都南京后,皇上诗词水平大为进步,居然得了气势如此恢宏的诗!百万雄师过江,可是缅怀当年太祖北驱鞑虏?”
崇祯心中想道,这是后世共和国太祖,指挥百万大军消灭蒋家王朝的感慨。
当然了,迁都南京后,大明的形势,倒有点像蒋家王朝了。内部众多的军阀藩镇林立,中原有农民起义,关外有满清鞑子几十万精锐大军。而蒋家王朝之所以覆灭,主要是官僚资本的短视,哪怕是国破家亡时,也要抓紧捞钱,弄的民不聊生,败坏了蒋家王朝统治根基。而后世的蒋家王朝,有是依靠这些官僚地主资本支持,从而维护统治的。最终,也因为纵容这些官僚资本,黯然退下历史舞台。
事实上,逼迫农民揭竿而起,动摇江山社稷的,主要不是朝廷和皇帝本人的问题。最重要就是这些底层的地主官绅们,迫使百姓活不下去。毕竟,理论上朝廷的税率是3.3左右,到了基层哪怕苛捐杂税严重一些,官府也最多能从百姓身上剥掉10左右的收入。而地主的田租,是剥削掉底层百姓50的收入,如果再加上高利贷,绝大多数底层百姓只能从自由民变成奴隶。
“王承恩,朕对北方农民起义的问题,近期有所心得。其实,这些农民起义,绝大多数并不是朝廷逼迫,而是底层的佃农和自耕农被富户地主们逼迫。锦衣卫探查民情,很多的造反乱军首领也说‘君非甚暗,臣皆昏庸’。而许多底层的百姓,也并不恨朕,反而更仇视当地的大地主,以及和大地主勾结的官绅。”
“自耕农是被一些不良的官吏逼反的,而佃农是被地主官绅逼反的。每到荒年,朕皆是对灾荒地区减税,能够减轻自耕农、小地主的负担。但是对于佃农来说,减税免税的好处,根本落不到他们头上。只有让地主减租减息,佃农才能真正的获得好处。若是朕下旨令地主减租减息,让地主将田租降低到三成,将放贷的年息压低到2成。让底层百姓喘口气,你认为有没有可行性?”崇祯忽然问道。
王承恩震惊道这简直是从地主身上剥皮,比之‘官绅一体纳税’这个想法更加不切实际!”
大明的财政问题是,明初制定的税率太低。并且,明朝历代皇帝又喜欢不断对官绅、勋贵们减免税收,令不纳税的人群越来越多,用以笼络官绅士民的心。
对于官绅贵族们的税,一减再减,但是国家总税收变化不大。减了官绅的税,自然要从没有减税自制的小地主、自耕农身上平摊。于是,小地主、自耕农税负越来越重,甚至不少小地主自耕农将土地卖给免税的官绅贵族,主动去当佃农。这样,纳税的小地主、自耕农数量越来越少,不纳税官绅权贵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多。
税收体制的败坏,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到了明末,官绅权贵们垄断了8成的田地和财富,他们已经成为了不纳税群体。而他们攫取财富的手段,一是田租、二是高利贷。
“官绅一体纳税”若是落实,官绅们最多和老百姓一般按照三十税一的比例缴纳大明国税,对于地主们来说是九牛一毛。
而减租减息,让底层佃农得利,会让地主年收入缩水五成!
官绅一体纳税,朝廷多收一些税收,最多令地主年收入缩水一成!
崇祯叹息道国家最大的蛀虫,实乃官绅!朕,但是却动不得,一动,恐怕朕的位置都坐不稳了!”
儒家社会,一向崇尚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士大夫皆是地主阶级,皇帝面对具体某个士大夫,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损伤大批士大夫的整体利益,皇权也会显得非常脆弱。
王承恩沉思道肖大人曾经谈及,说官绅地主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自古以来,皇权依仗官绅地主才能维持统治,所以,皇权很多时候只能向官绅地主集团妥协。而能够对付官绅地主的,只能是另外一股新的利益集团。这个新的利益集团,必须与官绅地主们又激烈的矛盾。而新的利益集团,必须必地主集团更为朝气蓬勃。皇权暗中扶持新的利益集团,等到新的利益集团壮大,皇权抛弃旧的地主利益集团,与新的利益集团融为一体。天下治乱循环,便不再是围绕土地展开……”
“新的利益集团是?”
“恐怕是工商!不是与地主利益集团同流合污的旧工商,而是新的工商利益集团!或者说,这个新的利益集团是资本!”
“资本降临世间,也不是祸是福?”
“奴婢也不,但是资本恐怕是比地主官绅更庞大的力量,一旦壮大,便绝不肯退出历史舞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皇权如果不能与资本同流合污,只会被日渐壮大的资本碾压成碎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