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桥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丘陵起伏的拉脱维亚,罗根终究没有看到上千辆苏军坦克发起集团冲锋的壮观景象。目前这个阶段,苏联人手中若是能够集结起战争爆发时那般庞大的装甲集群,也不至于在正面战线上对德军的冲击束手无策、被动挨打。
苏军师级规模的进攻以五十余辆坦克和少数装甲车为先导,假若这些坦克都是KV系列的重型装备,胜利还有那么一点盼头,可是几辆K-28加上一堆BT快速坦克,在德军反坦克部队的75毫米炮面前压根就是活靶子,而且战斗刚一开始,德国海军的斯图卡轰炸机就从里加湾前来助阵,那些足以干翻普通舰艇的重磅炸弹在近距离上对于装甲目标亦能够形成致命打击。
德军轻而易举地拔掉了对手的“钝牙”,接下来的战斗便显得乏善可陈。上万名苏军步兵在进行了惨痛而无望的攻击后停住了脚步,他们试图就地构筑战线等待援军到来,可曼施坦因的部队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整装待命的第8装甲师抽调出一个装甲团,协同第3摩托化师的两个机械化步兵团、第22机降师的重装团以及第290步兵师一部发起了迅猛反击,2个小时之内即击溃了这支意志并不顽强的苏军部队,俘虏苏军官兵1000余人,并故意放任其残部仓惶向东退却。
积极的正面防御初战告捷,由党卫军“骷髅师”改编的德国陆军第22装甲师也在加满燃料、补满弹药后踏上了新的征途。发动机的马力并非决定德军坦克行驶速度的唯一因素,苏军从东、北两个方向调集的反击部队虽然大都还未到位,但从里加港通往北方以及苏俄腹地的道路都被苏军封锁起来——那些从里加撤退的部队连同各地守军利用宝贵的时间抢筑了防御工事,有些防线直接将公路拦腰截断,有些依托地形俯瞰公路,公路所经过的大多数城镇也都得到了武装。
按照常规作战模式,一个强化的德军装甲师完全可以攻下这些并不成熟的苏军防御工事,但耗费的时间和花费的代价就值得指挥官们认真考虑了。所幸的是,经过了两年的战争磨砺,德军地面部队以及为他们提供空中侦察、掩护和火力支援的航空部队在技术装备与战术理论方面都已磨合到位,空军侦察机飞行员成了陆战指挥官们的眼目,对战场的掌控距离远远超出了望远镜的视距。对于那些仅有少部分步兵驻守的堑壕,德军先头装甲营在不作火力准备的情况下发起果断冲击,往往一次就能够拿下阵地,收拾残敌、打扫战场的任务则交给跟进的摩托化步兵;对于那些固守村镇的苏军部队,德军装甲部队冲击之前先指引斯图卡进行一轮俯冲轰炸,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弱对手的抵抗意志;至于那些固守桥梁并且可能做了破坏准备的苏军守卫部队,便直接交给斯图登特元帅手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伞兵们解决。
“目标区域……西风……风力大于3级30秒明白了”
容克-52吵杂的机舱里,坐在靠机舱位置的伞兵军官表情严肃地挂上了内部通讯电话——最初的时候,飞行员通过简单的红绿灯通知伞兵们准备跳伞或是跳伞,伞兵们远道而来,对舱外气象状况往往缺乏实际了解,于是一些专门用于空降的运输机安装了更为精致的设备,包括可以传递直观讯息的内部通讯设备。
机舱里坐着整整11名全副武装伞兵,他们的平沿头盔套着制式网绳,以避免这些原本用来保护士兵头部的装备在阳光下成为吸引敌人吸引的目标。
“最后半分钟”
军衔徽标掩藏在短风衣下的伞兵军官有着高挺的鼻梁和削尖的下巴,他撕扯着喉咙以抵抗三台发动机的巨大轰鸣,从士兵们的反应来看,他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战场上的半分钟转瞬即逝,机舱通讯电话发出刺耳的嘀嘀声,听起来就像是早期的汽车喇叭,军官将话筒贴在右耳,同时一手塞住自己的左耳孔,片刻,用尽全身力气般喊道:“出发”
舱门打开的刹那,四百米高度的空气随着狂烈的气流涌入,迎风而立时必须借助扶手来保持平稳。由坐在机舱门旁的士官领头,伞兵们依次挪向机舱,除了偶有迟疑之外,跃出机舱的姿态都是那样的果断。
最后一个离开机舱的军官戴着转为空降兵制造的防风眼镜,腰佩手枪、肩挎步枪,胸前挂着用于容纳狙击镜的皮革盒子,加上专用的伞兵刀、伞兵靴,用“武装到牙”来形容并不夸张。降落伞打开之后,他并不忙于寻找下属们的身影——在空降过程中,这个目的也是极难实现的。防风眼镜后面的深蓝色眼眸细致地观察着下方的一切:墨绿色的地面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延绵起伏的山丘和郁郁葱葱的树林,蜿蜒的棕褐色公路就像是花园中的小径,在横穿一处椭圆状的凹地时,小径变成了一座颜色略淡的“短桥”,但实际距离可要比肉眼的第一印象长得多
机群低空飞行的噪音在十几公里外就能够听到,但直到上百朵迷彩色的伞花在空中绽放,地面上才零零落落地闪动起了防空武器的火光。如果说迟缓的反应是为了保存实力,那么当德军的伞降突击意图转变为实际行动时,稀疏火力只能说明苏军防御部署的失利
对于伞兵来说,敌人防空火力的疲软固然是好事,但使用RZ-40大型伞时,同等高度的降落时间要比早期的RZ-1型快速伞多出一半,这也意味着伞兵们需要在危险位置暴露更久。所幸的是,RZ-40型伞具有一定的可操控性,即便风力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经验丰富的伞兵们还是能让自己的降落地点尽可能靠近目标,顺利的话,作战距离的缩短完全能够弥补空降时间的“损失”
地面上跃动的火光大多出现在桥梁周围,前方有几朵伞径直飘向桥头,但军官有意稍稍拉开距离。落地前的最后几秒,子弹从附近划过的咻咻声令他着实紧张了一把。命运庇佑,他安然无恙地降落,松软的地面也极大地减弱了惯性对于身体关节的冲击。
熟练地解开降落伞,军官用最快的速度取下步枪,又从皮革盒子里面取出专业的狙击镜,这些一气呵成的动作加起来还不到半分钟。这时候,激烈的战斗已经在桥头展开,不过形势显然对率先降落的伞兵们不利,手持步枪的苏军士兵们正在露天站位上向近处的德军伞兵开火,固定位置上的机枪也在毫不留情地射杀那些勇敢的进攻者,撒时间,被降落伞掩盖的阵亡者随处可见。
拉栓、瞄准、开火,军官以半蹲半跪的姿势连连开火。虽然在许多人看来,毛瑟步枪在中等距离上的射击精度较李.恩菲尔德和莫辛甘纳略有不及,但它在精锐战士的手中仍是致命的武器。狙击镜中接连有土黄色的身影倒下,而随着后续伞兵的参战,进攻者的数量和战术优势毕现。
对于一座既不接近主战场、也不位于运输主干道的桥梁,苏军的防御部署仅限于临时的土木工事,包括用沙包堆砌的警戒防线和机枪站位、依托地势挖掘的弧形战壕以及得到加固的营房,水冷重机枪是这里威力最大的防御性武器。虽说这种模式的防线并不牢固,甚至不能够低于轻装甲车辆的冲击,但抵御伞兵攻击还是能够胜任的。在桥东,苏军顽强打退了三十多名德军伞兵发起的快攻,但残余守军也被迫收缩到了桥头周边;在桥西,二十多名德军伞兵用一次精彩的配合消灭了制高点的苏军官兵,从而对退守桥头的守军构成绝对压制。
若是等着迫击炮组和更多的机枪战斗组加入进攻,德军伞兵们能够稳稳拿下两处桥头阵地,然而唯恐苏军利用这段时间对桥梁进行破坏,军官们迫不及待地指挥部属发起第二轮冲击。前面的同伴以牺牲换取了宝贵的空间,两个“铁拳”战斗小组终于进入了战斗射程,在近乎无声的发射硝烟中,具有穿甲能力的火箭弹径直飞向苏军重机枪火力点——爆炸声经过桥下凹地的反射而显得格外响亮,艰难推进的德军伞兵们得到了精神上的巨大鼓舞,不约而同地奋起前冲。尽管途中仍有人倒下,哒哒的枪声也不曾停息,士兵们依然在无限勇气的驱动下冲进了苏军阵地,短暂而残酷的近身格斗也为这区荡气回肠的战斗点上了一个绝妙的高音符
战斗临近结束,伞兵们忙不迭地检查了桥架和桥墩,所幸没有任何异常。这桥面距离凹地只有七、八米,即便炸毁桥梁也不足以完全阻止部队通行,但苏军显然没有充分预料到它的战略意义,就在战斗结束后40分钟,德军领头的装甲侦察部队便迅捷地从桥上通过,向着遥远的苏俄腹地前行……
在丘陵起伏的拉脱维亚,罗根终究没有看到上千辆苏军坦克发起集团冲锋的壮观景象。目前这个阶段,苏联人手中若是能够集结起战争爆发时那般庞大的装甲集群,也不至于在正面战线上对德军的冲击束手无策、被动挨打。
苏军师级规模的进攻以五十余辆坦克和少数装甲车为先导,假若这些坦克都是KV系列的重型装备,胜利还有那么一点盼头,可是几辆K-28加上一堆BT快速坦克,在德军反坦克部队的75毫米炮面前压根就是活靶子,而且战斗刚一开始,德国海军的斯图卡轰炸机就从里加湾前来助阵,那些足以干翻普通舰艇的重磅炸弹在近距离上对于装甲目标亦能够形成致命打击。
德军轻而易举地拔掉了对手的“钝牙”,接下来的战斗便显得乏善可陈。上万名苏军步兵在进行了惨痛而无望的攻击后停住了脚步,他们试图就地构筑战线等待援军到来,可曼施坦因的部队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整装待命的第8装甲师抽调出一个装甲团,协同第3摩托化师的两个机械化步兵团、第22机降师的重装团以及第290步兵师一部发起了迅猛反击,2个小时之内即击溃了这支意志并不顽强的苏军部队,俘虏苏军官兵1000余人,并故意放任其残部仓惶向东退却。
积极的正面防御初战告捷,由党卫军“骷髅师”改编的德国陆军第22装甲师也在加满燃料、补满弹药后踏上了新的征途。发动机的马力并非决定德军坦克行驶速度的唯一因素,苏军从东、北两个方向调集的反击部队虽然大都还未到位,但从里加港通往北方以及苏俄腹地的道路都被苏军封锁起来——那些从里加撤退的部队连同各地守军利用宝贵的时间抢筑了防御工事,有些防线直接将公路拦腰截断,有些依托地形俯瞰公路,公路所经过的大多数城镇也都得到了武装。
按照常规作战模式,一个强化的德军装甲师完全可以攻下这些并不成熟的苏军防御工事,但耗费的时间和花费的代价就值得指挥官们认真考虑了。所幸的是,经过了两年的战争磨砺,德军地面部队以及为他们提供空中侦察、掩护和火力支援的航空部队在技术装备与战术理论方面都已磨合到位,空军侦察机飞行员成了陆战指挥官们的眼目,对战场的掌控距离远远超出了望远镜的视距。对于那些仅有少部分步兵驻守的堑壕,德军先头装甲营在不作火力准备的情况下发起果断冲击,往往一次就能够拿下阵地,收拾残敌、打扫战场的任务则交给跟进的摩托化步兵;对于那些固守村镇的苏军部队,德军装甲部队冲击之前先指引斯图卡进行一轮俯冲轰炸,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弱对手的抵抗意志;至于那些固守桥梁并且可能做了破坏准备的苏军守卫部队,便直接交给斯图登特元帅手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伞兵们解决。
“目标区域……西风……风力大于3级30秒明白了”
容克-52吵杂的机舱里,坐在靠机舱位置的伞兵军官表情严肃地挂上了内部通讯电话——最初的时候,飞行员通过简单的红绿灯通知伞兵们准备跳伞或是跳伞,伞兵们远道而来,对舱外气象状况往往缺乏实际了解,于是一些专门用于空降的运输机安装了更为精致的设备,包括可以传递直观讯息的内部通讯设备。
机舱里坐着整整11名全副武装伞兵,他们的平沿头盔套着制式网绳,以避免这些原本用来保护士兵头部的装备在阳光下成为吸引敌人吸引的目标。
“最后半分钟”
军衔徽标掩藏在短风衣下的伞兵军官有着高挺的鼻梁和削尖的下巴,他撕扯着喉咙以抵抗三台发动机的巨大轰鸣,从士兵们的反应来看,他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战场上的半分钟转瞬即逝,机舱通讯电话发出刺耳的嘀嘀声,听起来就像是早期的汽车喇叭,军官将话筒贴在右耳,同时一手塞住自己的左耳孔,片刻,用尽全身力气般喊道:“出发”
舱门打开的刹那,四百米高度的空气随着狂烈的气流涌入,迎风而立时必须借助扶手来保持平稳。由坐在机舱门旁的士官领头,伞兵们依次挪向机舱,除了偶有迟疑之外,跃出机舱的姿态都是那样的果断。
最后一个离开机舱的军官戴着转为空降兵制造的防风眼镜,腰佩手枪、肩挎步枪,胸前挂着用于容纳狙击镜的皮革盒子,加上专用的伞兵刀、伞兵靴,用“武装到牙”来形容并不夸张。降落伞打开之后,他并不忙于寻找下属们的身影——在空降过程中,这个目的也是极难实现的。防风眼镜后面的深蓝色眼眸细致地观察着下方的一切:墨绿色的地面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延绵起伏的山丘和郁郁葱葱的树林,蜿蜒的棕褐色公路就像是花园中的小径,在横穿一处椭圆状的凹地时,小径变成了一座颜色略淡的“短桥”,但实际距离可要比肉眼的第一印象长得多
机群低空飞行的噪音在十几公里外就能够听到,但直到上百朵迷彩色的伞花在空中绽放,地面上才零零落落地闪动起了防空武器的火光。如果说迟缓的反应是为了保存实力,那么当德军的伞降突击意图转变为实际行动时,稀疏火力只能说明苏军防御部署的失利
对于伞兵来说,敌人防空火力的疲软固然是好事,但使用RZ-40大型伞时,同等高度的降落时间要比早期的RZ-1型快速伞多出一半,这也意味着伞兵们需要在危险位置暴露更久。所幸的是,RZ-40型伞具有一定的可操控性,即便风力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经验丰富的伞兵们还是能让自己的降落地点尽可能靠近目标,顺利的话,作战距离的缩短完全能够弥补空降时间的“损失”
地面上跃动的火光大多出现在桥梁周围,前方有几朵伞径直飘向桥头,但军官有意稍稍拉开距离。落地前的最后几秒,子弹从附近划过的咻咻声令他着实紧张了一把。命运庇佑,他安然无恙地降落,松软的地面也极大地减弱了惯性对于身体关节的冲击。
熟练地解开降落伞,军官用最快的速度取下步枪,又从皮革盒子里面取出专业的狙击镜,这些一气呵成的动作加起来还不到半分钟。这时候,激烈的战斗已经在桥头展开,不过形势显然对率先降落的伞兵们不利,手持步枪的苏军士兵们正在露天站位上向近处的德军伞兵开火,固定位置上的机枪也在毫不留情地射杀那些勇敢的进攻者,撒时间,被降落伞掩盖的阵亡者随处可见。
拉栓、瞄准、开火,军官以半蹲半跪的姿势连连开火。虽然在许多人看来,毛瑟步枪在中等距离上的射击精度较李.恩菲尔德和莫辛甘纳略有不及,但它在精锐战士的手中仍是致命的武器。狙击镜中接连有土黄色的身影倒下,而随着后续伞兵的参战,进攻者的数量和战术优势毕现。
对于一座既不接近主战场、也不位于运输主干道的桥梁,苏军的防御部署仅限于临时的土木工事,包括用沙包堆砌的警戒防线和机枪站位、依托地势挖掘的弧形战壕以及得到加固的营房,水冷重机枪是这里威力最大的防御性武器。虽说这种模式的防线并不牢固,甚至不能够低于轻装甲车辆的冲击,但抵御伞兵攻击还是能够胜任的。在桥东,苏军顽强打退了三十多名德军伞兵发起的快攻,但残余守军也被迫收缩到了桥头周边;在桥西,二十多名德军伞兵用一次精彩的配合消灭了制高点的苏军官兵,从而对退守桥头的守军构成绝对压制。
若是等着迫击炮组和更多的机枪战斗组加入进攻,德军伞兵们能够稳稳拿下两处桥头阵地,然而唯恐苏军利用这段时间对桥梁进行破坏,军官们迫不及待地指挥部属发起第二轮冲击。前面的同伴以牺牲换取了宝贵的空间,两个“铁拳”战斗小组终于进入了战斗射程,在近乎无声的发射硝烟中,具有穿甲能力的火箭弹径直飞向苏军重机枪火力点——爆炸声经过桥下凹地的反射而显得格外响亮,艰难推进的德军伞兵们得到了精神上的巨大鼓舞,不约而同地奋起前冲。尽管途中仍有人倒下,哒哒的枪声也不曾停息,士兵们依然在无限勇气的驱动下冲进了苏军阵地,短暂而残酷的近身格斗也为这区荡气回肠的战斗点上了一个绝妙的高音符
战斗临近结束,伞兵们忙不迭地检查了桥架和桥墩,所幸没有任何异常。这桥面距离凹地只有七、八米,即便炸毁桥梁也不足以完全阻止部队通行,但苏军显然没有充分预料到它的战略意义,就在战斗结束后40分钟,德军领头的装甲侦察部队便迅捷地从桥上通过,向着遥远的苏俄腹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