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 战争阴云迫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彭泽湖外的长江之上,一支由两千余艘战船组成的船队正浩浩荡荡向西进发,延绵数十里,声势壮观浩大,在前面一艘近三千石大船之上,一面大旗在桅杆上猎猎飞舞,雪白的金边大旗上写着斗大的‘孙’字,殷红刺眼,数里外可见。
船头上负手站着一人,身材中等,却十分健壮,他身着一件紫色禅衣,宽衣博袖,头戴远游金冠,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相貌异于常人,此人便是江东之主孙权。
从建安五年登基为江东之主,至今已愈三年,三年来,孙权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使江东财政富足,士卒精锐,江东军已经做好了出兵荆州的准备。
西取荆州,统一江南,这是江东三代君主十几年的梦想,虽然中间出现了刘璟和缓江东的举措,但那毕竟只是刘璟的个人行为,并不代表荆州有诚意,甚至出现了孙权派人去襄阳报丧,却被荆州拒之城外的一幕,这便严重破坏了刘璟和江东刚刚达成的一丝和解气氛。
到建安八年秋天,时机已成熟,孙权在朝臣上下一致的支持下,毅然出兵六万,并动员两万船夫,孙权亲为主帅,命中护军周瑜为裨将,校尉凌操为先锋,又命副都督鲁肃为后勤粮草总督,率领两千四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杀向江夏。
孙权负手凝望江面,良久,回头对周瑜道:“公瑾!”
周瑜连忙上前施礼,“属下在!”
“你可命人去柴桑告之刘璟,江东大军即至,命他早日投降,可保柴桑军民安全。”
旁边大将徐盛上前急道:“吴侯,恐怕刘璟不会投降。”
孙权淡然一笑,“不投降也罢!他可弃城而走,我同样饶过柴桑军民,否则,我必报去年之仇。”
周瑜点点头,“属下明白,这就派人去送信。”
孙权望着西方浩荡的江面,又忍不住微微一叹,“刘璟此人不错,堪称大才,可惜他是刘表之侄,不能为我所用,不如早除之!”
说到这,孙权回头对众大将道:“传我令下去,攻克柴桑后,生擒刘璟者,官升两级,赏金万两,取其首级者,官升一级,赏金五千两!”
重赏之下,江东将士无比跃跃欲试,他们的心全部都飞向柴桑。
.......
柴桑城头已经点燃了三柱烽火,熊熊烈火喷向天空,向江夏、向整个荆州发出了战争的信号。
柴桑城内已是一片混乱,刘璟得到了确切情报,江东八万余大军即将抵达江夏,柴桑将是江东大军攻打的第一站,刘璟心里很清楚,一年前他之所以能侥幸战胜江东军,那是因为江东老夫人去世,江东军才被迫撤退。
如今江东八万大军进攻江夏,皆是有备而来,柴桑无法再抵挡江东大军的攻势,刘璟毅然做出决定,柴桑军民全部撤退到下雉县和阳新县,他率两千军坚守柴桑。
柴桑军民已开始大规模撤离,一艘艘满载人口和粮食的船只驶离了柴桑,向西面的下雉县和阳新县方向驶去。
城头上,刘璟久久凝视着码头上的人山人海,柴桑民众扶老携幼,带着一包包值钱的细软,正在耐心等待上船。
这时,徐庶慢慢走上前,站在刘璟身旁,过了良久,刘璟问他道:“可派人去给黄老将军送信了?”
“已经派去了,给州牧的信和黄祖的信也都派人去送了。”
刘璟笑了笑,“那我就放心了。”
片刻,徐庶又忍不住问:“为何不全部撤离,留一座空城给江东?”
刘璟摇摇头,叹息道:“我承担不起这个‘信义’的损失,若全部撤离,我刘璟必被千夫所指,关键时候弃城而逃,我何以面对荆州父老?”
徐庶默默点头,他能理解刘璟的决定,但他心中却有另一种忧虑。
“可是....公子亲率士卒坚守柴桑,一但柴桑失守,谁能保证公子的安全,公子若有三长两短,我们该怎么办?公子能否考虑易将守城?”
“不!”
刘璟果断地摇了摇头,“我身为主将,又是柴桑别部司马,我若不守城,何以服众?”
徐庶还想再劝,刘璟一摆手止住了他,“元直不要再劝了,我心意已决,守不住柴桑,我会撤退,不会把命丢在柴桑。”
说完,刘璟笑着拍拍徐庶的肩膀,转身下城去了。
刘璟来到了陶府,此时陶府也正在安排撤退,为了这次撤退,陶家也调集一千五百艘商船,协助柴桑守军运送粮食、精钢等战略物资。
刘璟快步走进陶府,迎面见到了自己的丫鬟小包子,她慌慌张张跑来,“公子,我正要去找你。”
“出什么事了?”
刘璟又看了看她身后,不见陶湛,眉头一皱问道:“九娘呢?”
“公子,九娘在内宅,她不肯走,说要留下陪祖父。”
刘璟只觉一阵头痛,倒不是为了陶湛,而陶烈让他感到头痛,那个老爷子奇倔无比,一定要留下来,留在府中,陶家人怎么劝都有没用,现在陶湛居然也要留下来。
“好吧!你回先去收拾东西,等会儿和九娘一起走,我去劝他们。”
刘璟无奈,快步向陶府内宅走去......
陶府一大半的人都已经撤走了,使陶府内显得冷冷清清,刘璟一路快走,一直走到内宅都没用遇到家人,他正在奇怪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刘璟一回头,却是陶湛从另一扇小门走来。
“九娘!”刘璟停下脚步,叫了她一声。
陶湛上次去东吴暂避,一直到半年后才回来,回来后见刘璟的次数也不多,虽然郎有情,妾有意,但毕竟陶湛有孝在身。
今年陶湛已十六岁,出落得更加秀美端庄、风姿卓约,尽管母亲的去世使她始终有点郁郁寡欢,极少打扮,大部分时间都穿着素白长裙,但这种素雅之风,又给她添了几分忧伤之美。
此时她却没有看见刘璟,正低着头,心事重重走来,忽然听见刘璟叫她,她立刻抬起头,四处张望,终于在前面一棵大树旁看到了刘璟。
她心中顿时一阵惊喜,快步跑了几步,来到刘璟面前,“你怎么来了?”
刘璟伸手给她理了理发鬓有些凌乱的秀发,微微笑道:“我来看看你,不行吗?”
“不!当然可以。”
陶湛慌忙摇头,她见刘璟目光炯炯,眼睛里饱含热情,不由俏脸一红,低下头小声道:“你来看我,我当然很高兴,只是....我觉得你现在应该很忙,没有时间顾我才对。”
刘璟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耳边低声道:“现在大战将至,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的亲人,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怎么能不顾你?”
一股被疼爱、被关心的甜蜜之感涌入陶湛的心中,她将脸贴在他胸前,喃喃道:“可是你却不肯走,你知道我对你的担忧吗?”
刘璟这才明白,陶湛刚才的心事重重,原来是为在自己担忧,他心中感动,用嘴唇吻了吻她饱满光洁的额头,笑道:“我是主将,当然要最后一个撤离,为了荣誉,我也不会让江东军这么轻易得到柴桑城,但我向你保证,我会平安无事回到你身边。”
陶湛幽幽叹息一声,“你能把我祖父劝走吗?他不肯走,我也不想走。”
刘璟笑着点点头,“我试试看。”
陶湛立刻兴奋起来,“你跟我来!”
她拉着刘璟的手向后院跑去,两人一直来到陶烈书房前,远远便看见书房外面站着陶胜、陶利等好几个陶家长辈,陶湛又小声对刘璟道:“现在祖父除了我,谁也不见,他脾气不好,你可担待一点。”
刘璟笑了笑,“放心吧!”
众人见陶湛带着刘璟来了,纷纷闪开,陶胜上前低声道:“公子,父亲不肯走,怎么劝也不听,还大发脾气。”
“是什么缘故呢?”刘璟问道。
陶胜叹了口气,“估计是觉得无法向江东交代,他才决定留下来,给江东一个说法。”
刘璟默默点头,他也觉得是这个原因。
这时,陶湛上前敲了敲门,脆声声喊道:“祖父,是我,我是九娘!”
屋子传来一阵咳嗽,随即听到陶烈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陶湛回头给刘璟使了个眼色,刘璟跟着她快步走进了书房,外面几个陶家长辈的心顿时悬了起来,一个个竖直了耳朵,细听屋里的动静。
房间里一切如故,屋角香炉里散发出淡淡的檀香之味,陶烈半靠在一张藤床上,身上盖着一幅被子,旁边小几上放着一杯清茶,他裹着头巾,安详地闭着眼双方,灰白色的须发使他显得格外苍老。
忽然,陶烈睁开了眼睛,盯着陶湛身后的刘璟,半晌,像一个孩子般地笑道:“九娘,你搬救兵来了么?”
陶湛在祖父面前跪坐下来,小声道:“祖父不走,我也没法走,可我若不走,他又大发脾气,我该怎么办?”
刘璟连忙上前跪下行一礼,“晚辈拜见祖父!”
“哎!你们这些烦人的孩子,不让我安生。”
陶烈挣扎着要坐起来,陶湛慌忙扶起他,陶烈气喘吁吁坐直了身体,回头瞪了陶湛一眼,“我走不走和你这个小妮子有什么关系,你干嘛不走?”
陶湛抿嘴一笑,“家族一致决定让我留下来照顾祖父,这个可由不得我。”
“胡闹!”
陶烈骂了一句,有些无奈地对刘璟道:“璟公子请坐下,我们说说话。”
........
彭泽湖外的长江之上,一支由两千余艘战船组成的船队正浩浩荡荡向西进发,延绵数十里,声势壮观浩大,在前面一艘近三千石大船之上,一面大旗在桅杆上猎猎飞舞,雪白的金边大旗上写着斗大的‘孙’字,殷红刺眼,数里外可见。
船头上负手站着一人,身材中等,却十分健壮,他身着一件紫色禅衣,宽衣博袖,头戴远游金冠,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相貌异于常人,此人便是江东之主孙权。
从建安五年登基为江东之主,至今已愈三年,三年来,孙权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使江东财政富足,士卒精锐,江东军已经做好了出兵荆州的准备。
西取荆州,统一江南,这是江东三代君主十几年的梦想,虽然中间出现了刘璟和缓江东的举措,但那毕竟只是刘璟的个人行为,并不代表荆州有诚意,甚至出现了孙权派人去襄阳报丧,却被荆州拒之城外的一幕,这便严重破坏了刘璟和江东刚刚达成的一丝和解气氛。
到建安八年秋天,时机已成熟,孙权在朝臣上下一致的支持下,毅然出兵六万,并动员两万船夫,孙权亲为主帅,命中护军周瑜为裨将,校尉凌操为先锋,又命副都督鲁肃为后勤粮草总督,率领两千四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杀向江夏。
孙权负手凝望江面,良久,回头对周瑜道:“公瑾!”
周瑜连忙上前施礼,“属下在!”
“你可命人去柴桑告之刘璟,江东大军即至,命他早日投降,可保柴桑军民安全。”
旁边大将徐盛上前急道:“吴侯,恐怕刘璟不会投降。”
孙权淡然一笑,“不投降也罢!他可弃城而走,我同样饶过柴桑军民,否则,我必报去年之仇。”
周瑜点点头,“属下明白,这就派人去送信。”
孙权望着西方浩荡的江面,又忍不住微微一叹,“刘璟此人不错,堪称大才,可惜他是刘表之侄,不能为我所用,不如早除之!”
说到这,孙权回头对众大将道:“传我令下去,攻克柴桑后,生擒刘璟者,官升两级,赏金万两,取其首级者,官升一级,赏金五千两!”
重赏之下,江东将士无比跃跃欲试,他们的心全部都飞向柴桑。
.......
柴桑城头已经点燃了三柱烽火,熊熊烈火喷向天空,向江夏、向整个荆州发出了战争的信号。
柴桑城内已是一片混乱,刘璟得到了确切情报,江东八万余大军即将抵达江夏,柴桑将是江东大军攻打的第一站,刘璟心里很清楚,一年前他之所以能侥幸战胜江东军,那是因为江东老夫人去世,江东军才被迫撤退。
如今江东八万大军进攻江夏,皆是有备而来,柴桑无法再抵挡江东大军的攻势,刘璟毅然做出决定,柴桑军民全部撤退到下雉县和阳新县,他率两千军坚守柴桑。
柴桑军民已开始大规模撤离,一艘艘满载人口和粮食的船只驶离了柴桑,向西面的下雉县和阳新县方向驶去。
城头上,刘璟久久凝视着码头上的人山人海,柴桑民众扶老携幼,带着一包包值钱的细软,正在耐心等待上船。
这时,徐庶慢慢走上前,站在刘璟身旁,过了良久,刘璟问他道:“可派人去给黄老将军送信了?”
“已经派去了,给州牧的信和黄祖的信也都派人去送了。”
刘璟笑了笑,“那我就放心了。”
片刻,徐庶又忍不住问:“为何不全部撤离,留一座空城给江东?”
刘璟摇摇头,叹息道:“我承担不起这个‘信义’的损失,若全部撤离,我刘璟必被千夫所指,关键时候弃城而逃,我何以面对荆州父老?”
徐庶默默点头,他能理解刘璟的决定,但他心中却有另一种忧虑。
“可是....公子亲率士卒坚守柴桑,一但柴桑失守,谁能保证公子的安全,公子若有三长两短,我们该怎么办?公子能否考虑易将守城?”
“不!”
刘璟果断地摇了摇头,“我身为主将,又是柴桑别部司马,我若不守城,何以服众?”
徐庶还想再劝,刘璟一摆手止住了他,“元直不要再劝了,我心意已决,守不住柴桑,我会撤退,不会把命丢在柴桑。”
说完,刘璟笑着拍拍徐庶的肩膀,转身下城去了。
刘璟来到了陶府,此时陶府也正在安排撤退,为了这次撤退,陶家也调集一千五百艘商船,协助柴桑守军运送粮食、精钢等战略物资。
刘璟快步走进陶府,迎面见到了自己的丫鬟小包子,她慌慌张张跑来,“公子,我正要去找你。”
“出什么事了?”
刘璟又看了看她身后,不见陶湛,眉头一皱问道:“九娘呢?”
“公子,九娘在内宅,她不肯走,说要留下陪祖父。”
刘璟只觉一阵头痛,倒不是为了陶湛,而陶烈让他感到头痛,那个老爷子奇倔无比,一定要留下来,留在府中,陶家人怎么劝都有没用,现在陶湛居然也要留下来。
“好吧!你回先去收拾东西,等会儿和九娘一起走,我去劝他们。”
刘璟无奈,快步向陶府内宅走去......
陶府一大半的人都已经撤走了,使陶府内显得冷冷清清,刘璟一路快走,一直走到内宅都没用遇到家人,他正在奇怪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刘璟一回头,却是陶湛从另一扇小门走来。
“九娘!”刘璟停下脚步,叫了她一声。
陶湛上次去东吴暂避,一直到半年后才回来,回来后见刘璟的次数也不多,虽然郎有情,妾有意,但毕竟陶湛有孝在身。
今年陶湛已十六岁,出落得更加秀美端庄、风姿卓约,尽管母亲的去世使她始终有点郁郁寡欢,极少打扮,大部分时间都穿着素白长裙,但这种素雅之风,又给她添了几分忧伤之美。
此时她却没有看见刘璟,正低着头,心事重重走来,忽然听见刘璟叫她,她立刻抬起头,四处张望,终于在前面一棵大树旁看到了刘璟。
她心中顿时一阵惊喜,快步跑了几步,来到刘璟面前,“你怎么来了?”
刘璟伸手给她理了理发鬓有些凌乱的秀发,微微笑道:“我来看看你,不行吗?”
“不!当然可以。”
陶湛慌忙摇头,她见刘璟目光炯炯,眼睛里饱含热情,不由俏脸一红,低下头小声道:“你来看我,我当然很高兴,只是....我觉得你现在应该很忙,没有时间顾我才对。”
刘璟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耳边低声道:“现在大战将至,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的亲人,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怎么能不顾你?”
一股被疼爱、被关心的甜蜜之感涌入陶湛的心中,她将脸贴在他胸前,喃喃道:“可是你却不肯走,你知道我对你的担忧吗?”
刘璟这才明白,陶湛刚才的心事重重,原来是为在自己担忧,他心中感动,用嘴唇吻了吻她饱满光洁的额头,笑道:“我是主将,当然要最后一个撤离,为了荣誉,我也不会让江东军这么轻易得到柴桑城,但我向你保证,我会平安无事回到你身边。”
陶湛幽幽叹息一声,“你能把我祖父劝走吗?他不肯走,我也不想走。”
刘璟笑着点点头,“我试试看。”
陶湛立刻兴奋起来,“你跟我来!”
她拉着刘璟的手向后院跑去,两人一直来到陶烈书房前,远远便看见书房外面站着陶胜、陶利等好几个陶家长辈,陶湛又小声对刘璟道:“现在祖父除了我,谁也不见,他脾气不好,你可担待一点。”
刘璟笑了笑,“放心吧!”
众人见陶湛带着刘璟来了,纷纷闪开,陶胜上前低声道:“公子,父亲不肯走,怎么劝也不听,还大发脾气。”
“是什么缘故呢?”刘璟问道。
陶胜叹了口气,“估计是觉得无法向江东交代,他才决定留下来,给江东一个说法。”
刘璟默默点头,他也觉得是这个原因。
这时,陶湛上前敲了敲门,脆声声喊道:“祖父,是我,我是九娘!”
屋子传来一阵咳嗽,随即听到陶烈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陶湛回头给刘璟使了个眼色,刘璟跟着她快步走进了书房,外面几个陶家长辈的心顿时悬了起来,一个个竖直了耳朵,细听屋里的动静。
房间里一切如故,屋角香炉里散发出淡淡的檀香之味,陶烈半靠在一张藤床上,身上盖着一幅被子,旁边小几上放着一杯清茶,他裹着头巾,安详地闭着眼双方,灰白色的须发使他显得格外苍老。
忽然,陶烈睁开了眼睛,盯着陶湛身后的刘璟,半晌,像一个孩子般地笑道:“九娘,你搬救兵来了么?”
陶湛在祖父面前跪坐下来,小声道:“祖父不走,我也没法走,可我若不走,他又大发脾气,我该怎么办?”
刘璟连忙上前跪下行一礼,“晚辈拜见祖父!”
“哎!你们这些烦人的孩子,不让我安生。”
陶烈挣扎着要坐起来,陶湛慌忙扶起他,陶烈气喘吁吁坐直了身体,回头瞪了陶湛一眼,“我走不走和你这个小妮子有什么关系,你干嘛不走?”
陶湛抿嘴一笑,“家族一致决定让我留下来照顾祖父,这个可由不得我。”
“胡闹!”
陶烈骂了一句,有些无奈地对刘璟道:“璟公子请坐下,我们说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