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青青竹楼(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317章 青青竹楼(上)
杜文浩拱手道:“呵呵,原来是米掌柜。你这姓还真姓得好,看来天生就是个做粮食生意的料。”
米十二道:“嘿嘿,多谢大老爷夸奖,这还真让大老爷说对了,小的祖上就是开米行的。”
“米掌柜一下就认股这么多,做生意还真是大手笔啊。”
“那倒不是,其实,我米家做生意,之所以能数代不垮,全靠一个稳字。今日之所以倾其所有入股,一来小的信任大老爷,从您先前说的,小的相信,您的变法一定是真正让我们老百姓得实惠。看准了就要下大注,这也是我们米家做生意的诀窍之一。二来嘛,正如先前那位所说的,若不是大老爷您领兵剿灭番军,我们米家也完蛋了。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尚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救命之恩,自当倾其所有相报的了,这也是我们米家的家训。不像有的人,说得漂亮,做起来,嘿嘿,前怕豺狼后怕虎的,不是爷们行径!”
米十二这么一说,先前那老粮商几个脸上有些挂不住,讪讪干笑着。
杜文浩道:“米掌柜请坐,——还有谁愿意入股吗?先前认股的,如果想改变,也可以改啊,最后计入股东名册之前,都还可以修改,也可以退出。”
又有一个粮商站了起来:“米掌柜说的对,我财力没米掌柜那么雄厚,就认八十股吧。”
“我认一百股!”
那老粮商一听人家都认那么多,自己认十股,也太丢人了点,而且好几个认股的,大家风险共担,他胆子也壮了,忙站起身道:“大老爷,我……,我能增加一点吗?”
“行啊!”杜文浩微笑道。
“那……,我也认八十股吧。”
一听他改了,另外两个认了十股的股东也跟着要改:“我也认八十股。”
杜文浩道:“抱歉,前面三位股东加官家入股,一共已经达到九百四十股,你们原先各自认了三十股,便只有三十股剩余的了。各人最多能再追加十股。”
三人要加股也就是脸上挂不住,做做样子,他们当然知道加起来已经超过总限额一千股了,所以一听这话,便悻悻道:“那……,那就增加十股吧。”
“好!一共六位掌柜入股,加官家入股一共是七个股东。下面咱们先制作股东名册,当着大家的面,在上面签名,记住,签名就算正式认股了,认股之后就不能反悔,必须在章程约定的时间内,把粮食和银钱交到公司里。官家的入股粮钱韩提举已经表态了,明天就回成都调拨送来。提醒各位股东注意,不按时交钱粮的,要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他股东因此造成的损失。”
六位股东都点头答应了。
“还有一件事,咱们得给公司七个名字,叫什么好呢?”杜文浩转身问苏轼:“苏知州,你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你帮着取个名字吧。”
“杜御医谬赞了!”苏轼呵呵笑了笑,道:“这商号是面向百姓的,得通俗易懂,不能太古雅,要让百姓一看就知道,先前杜御医说了,变法是为了惠民利民,开办公私合营的放贷公司也是这样,不如就直接叫‘惠民米行’如何?”
韩绛抚掌笑道:“这名字好!简单直白,老百姓一看就懂,而且直接切中米行开设的目的,很亲切。”
杜文浩和股东们都点头赞同。
杜文浩道:“代表官家入股的代表,还得有一人,诸位推举一下吧。”
六位股东一商量,都觉得州衙门户房负责粮仓税收的老押司侯钟为人忠厚实诚,而且懂行,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一致推举他为代表。
杜文浩当即叫人去把侯钟叫来。简要地把这件事说了。并明确告诉他,一旦他同意来公司当经理,就不能再在衙门兼任押司了。当然,月俸还按原来的照领,只是没有了官权力。
侯钟并不在乎押司这个小吏的职位,他更重视勾管官对自己的看重,当下乐呵呵道:“多谢大老爷抬举,既然老爷和大伙这么信任老朽,那老朽听命就是,押司不当就不当了。老朽也不知道这经理怎么做,做的不好大家多多包涵。老朽别的不行,跑跑腿,抄抄写写的倒还可以。呵呵”
众股东都笑了,接着选董事长,这不用问,当然一致推荐杜文浩为董事长。杜文浩也不推辞:“多谢大家的信任,这个公司成效如何,关系到本官在雅州的变法,所以本官一定替大家服务好,想方设法把公司搞好。”
杜文浩又提名米十二为经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除了官家,米十二认股最多,大家自然没有异议。
当下由米十二执笔,杜文浩指导,写了一份股东名册,七位股东各自在上面签了字,杜文浩则盖了勾管官的印章,代表这是朝廷的出资。
接着,几个股东在杜文浩的指导下,又商议着制定了公司章程,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在闹市买下一栋房子作为公司办公地点,并修建粮仓。在此之前,暂时先借用官府粮仓囤积粮食,既然停止市易法的变法了,杜文浩决定把市易司的房子腾出了两间作临时办公地点。
杜文浩又当着众粮商的面,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股东会议,先进行投票,决定放贷利息。
杜文浩道:“按理说,我不该要求股东会把利息定低一点,但是,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本州百姓刚刚遭受兵灾,很多人无家可归,损失很大,如果定高了,百姓虽然为生活所迫,咬牙也得借,但负担会很重。所以,我恳请大家,今年放贷能定低一点,真正让老百姓得利。当然,我这仅仅是个提议,等一会投票是无记名的,股东都有独立决定权,我的提议也没有任何强制性。”
米十二嘿嘿笑道:“董事长,你做主就行了。”其他股东也随声附和。
杜文浩心中暗叹,古代老百姓就是实在,连唯利是图的商人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官本位都如此严重,更何况普通百姓呢,看来,自己要普及权利意识,任重道远啊。
杜文浩道:“这不行,前面已经说了,这种事情必须股东会讨论按照双重多数决定。这样吧,为了便是大家集中讨论,我提三个方案,第一种,按原先青苗法的两分息算;第二种,一分五;第三种,一份。大家实行无记名投票。如果形不成多数,则去掉得票最少的一项,重新投票,也可以在投票上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利息。一直到形成多数为止。”
众股东表示赞同。
当下由公司经理侯押司发票,大家各自写了之后,交给侯押司。侯押司把票打乱,随意收取,在米十二的监督下唱票。
令杜文浩意外的是,所有股东,全部填写的都是第三种,即一分息!
杜文浩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不安,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因为自己这个官老爷先前的一番话给这些粮商的压力,惧官意识根深蒂固,一时间改不过来,更何况还有韩绛这个成都府提举和苏轼这个知州以及那么多粮商在一旁,这些粮商宁可少挣点钱,也不愿意得罪官老爷。
想明白这一点,杜文浩心里暗自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公司事务中,要尽可能削弱自己这官老爷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真正把公司推向市场。
以前的青苗法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十人为保,现在不用这种办法了,杜文浩提议以相当价值的田地、家财作抵押,便可借贷。没有的也可以提供有财产的人为保人,偿还不了,到期可以变卖抵押物清偿,或者由保人代为清偿。
古代虽然也有保人或者抵押的制度,但远比不上现代民法规定的完善。杜文浩引进了现代民法中的担保法制度,让众人都很惊奇,也都认为规定清楚,觉得很可行。
接着,股东会商议决定,第二天傍晚之前,所有钱粮必须全部到位,第三天开始放贷。在此之前,由米掌柜负责挑选雇佣公司员工,并雕刻公章,然后在城里和四乡八里张贴放贷公告,进行宣传。
旁观的一帮粮商们终于见识了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司如何成立,股东会如何运作的,都是大开眼界,这也就成了一场现代民法的初步普及课。
事情搞定,杜文浩非常高兴,又叮嘱各位粮商们回去后开粥厂赈济无家可归的灾民,并跟着苏轼和韩绛一起巡街,眼看着开始落实,灾民们都已经排队开始领粥了,天也要黑了,这才满意地回到了住处。
当晚,庞雨琴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好菜,把韩绛、苏轼和钱不收请来吃饭。
席间,杜文浩钱不收疫情防治情况。钱不收神情黯淡:“师父,城里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按照您的要求,已经安排了垃圾清理和消毒工作,只是,乡下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怎么了?”杜文浩停下了筷子问。
第317章 青青竹楼(上)
杜文浩拱手道:“呵呵,原来是米掌柜。你这姓还真姓得好,看来天生就是个做粮食生意的料。”
米十二道:“嘿嘿,多谢大老爷夸奖,这还真让大老爷说对了,小的祖上就是开米行的。”
“米掌柜一下就认股这么多,做生意还真是大手笔啊。”
“那倒不是,其实,我米家做生意,之所以能数代不垮,全靠一个稳字。今日之所以倾其所有入股,一来小的信任大老爷,从您先前说的,小的相信,您的变法一定是真正让我们老百姓得实惠。看准了就要下大注,这也是我们米家做生意的诀窍之一。二来嘛,正如先前那位所说的,若不是大老爷您领兵剿灭番军,我们米家也完蛋了。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尚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救命之恩,自当倾其所有相报的了,这也是我们米家的家训。不像有的人,说得漂亮,做起来,嘿嘿,前怕豺狼后怕虎的,不是爷们行径!”
米十二这么一说,先前那老粮商几个脸上有些挂不住,讪讪干笑着。
杜文浩道:“米掌柜请坐,——还有谁愿意入股吗?先前认股的,如果想改变,也可以改啊,最后计入股东名册之前,都还可以修改,也可以退出。”
又有一个粮商站了起来:“米掌柜说的对,我财力没米掌柜那么雄厚,就认八十股吧。”
“我认一百股!”
那老粮商一听人家都认那么多,自己认十股,也太丢人了点,而且好几个认股的,大家风险共担,他胆子也壮了,忙站起身道:“大老爷,我……,我能增加一点吗?”
“行啊!”杜文浩微笑道。
“那……,我也认八十股吧。”
一听他改了,另外两个认了十股的股东也跟着要改:“我也认八十股。”
杜文浩道:“抱歉,前面三位股东加官家入股,一共已经达到九百四十股,你们原先各自认了三十股,便只有三十股剩余的了。各人最多能再追加十股。”
三人要加股也就是脸上挂不住,做做样子,他们当然知道加起来已经超过总限额一千股了,所以一听这话,便悻悻道:“那……,那就增加十股吧。”
“好!一共六位掌柜入股,加官家入股一共是七个股东。下面咱们先制作股东名册,当着大家的面,在上面签名,记住,签名就算正式认股了,认股之后就不能反悔,必须在章程约定的时间内,把粮食和银钱交到公司里。官家的入股粮钱韩提举已经表态了,明天就回成都调拨送来。提醒各位股东注意,不按时交钱粮的,要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他股东因此造成的损失。”
六位股东都点头答应了。
“还有一件事,咱们得给公司七个名字,叫什么好呢?”杜文浩转身问苏轼:“苏知州,你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你帮着取个名字吧。”
“杜御医谬赞了!”苏轼呵呵笑了笑,道:“这商号是面向百姓的,得通俗易懂,不能太古雅,要让百姓一看就知道,先前杜御医说了,变法是为了惠民利民,开办公私合营的放贷公司也是这样,不如就直接叫‘惠民米行’如何?”
韩绛抚掌笑道:“这名字好!简单直白,老百姓一看就懂,而且直接切中米行开设的目的,很亲切。”
杜文浩和股东们都点头赞同。
杜文浩道:“代表官家入股的代表,还得有一人,诸位推举一下吧。”
六位股东一商量,都觉得州衙门户房负责粮仓税收的老押司侯钟为人忠厚实诚,而且懂行,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一致推举他为代表。
杜文浩当即叫人去把侯钟叫来。简要地把这件事说了。并明确告诉他,一旦他同意来公司当经理,就不能再在衙门兼任押司了。当然,月俸还按原来的照领,只是没有了官权力。
侯钟并不在乎押司这个小吏的职位,他更重视勾管官对自己的看重,当下乐呵呵道:“多谢大老爷抬举,既然老爷和大伙这么信任老朽,那老朽听命就是,押司不当就不当了。老朽也不知道这经理怎么做,做的不好大家多多包涵。老朽别的不行,跑跑腿,抄抄写写的倒还可以。呵呵”
众股东都笑了,接着选董事长,这不用问,当然一致推荐杜文浩为董事长。杜文浩也不推辞:“多谢大家的信任,这个公司成效如何,关系到本官在雅州的变法,所以本官一定替大家服务好,想方设法把公司搞好。”
杜文浩又提名米十二为经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除了官家,米十二认股最多,大家自然没有异议。
当下由米十二执笔,杜文浩指导,写了一份股东名册,七位股东各自在上面签了字,杜文浩则盖了勾管官的印章,代表这是朝廷的出资。
接着,几个股东在杜文浩的指导下,又商议着制定了公司章程,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在闹市买下一栋房子作为公司办公地点,并修建粮仓。在此之前,暂时先借用官府粮仓囤积粮食,既然停止市易法的变法了,杜文浩决定把市易司的房子腾出了两间作临时办公地点。
杜文浩又当着众粮商的面,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股东会议,先进行投票,决定放贷利息。
杜文浩道:“按理说,我不该要求股东会把利息定低一点,但是,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本州百姓刚刚遭受兵灾,很多人无家可归,损失很大,如果定高了,百姓虽然为生活所迫,咬牙也得借,但负担会很重。所以,我恳请大家,今年放贷能定低一点,真正让老百姓得利。当然,我这仅仅是个提议,等一会投票是无记名的,股东都有独立决定权,我的提议也没有任何强制性。”
米十二嘿嘿笑道:“董事长,你做主就行了。”其他股东也随声附和。
杜文浩心中暗叹,古代老百姓就是实在,连唯利是图的商人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官本位都如此严重,更何况普通百姓呢,看来,自己要普及权利意识,任重道远啊。
杜文浩道:“这不行,前面已经说了,这种事情必须股东会讨论按照双重多数决定。这样吧,为了便是大家集中讨论,我提三个方案,第一种,按原先青苗法的两分息算;第二种,一分五;第三种,一份。大家实行无记名投票。如果形不成多数,则去掉得票最少的一项,重新投票,也可以在投票上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利息。一直到形成多数为止。”
众股东表示赞同。
当下由公司经理侯押司发票,大家各自写了之后,交给侯押司。侯押司把票打乱,随意收取,在米十二的监督下唱票。
令杜文浩意外的是,所有股东,全部填写的都是第三种,即一分息!
杜文浩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不安,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因为自己这个官老爷先前的一番话给这些粮商的压力,惧官意识根深蒂固,一时间改不过来,更何况还有韩绛这个成都府提举和苏轼这个知州以及那么多粮商在一旁,这些粮商宁可少挣点钱,也不愿意得罪官老爷。
想明白这一点,杜文浩心里暗自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公司事务中,要尽可能削弱自己这官老爷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真正把公司推向市场。
以前的青苗法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十人为保,现在不用这种办法了,杜文浩提议以相当价值的田地、家财作抵押,便可借贷。没有的也可以提供有财产的人为保人,偿还不了,到期可以变卖抵押物清偿,或者由保人代为清偿。
古代虽然也有保人或者抵押的制度,但远比不上现代民法规定的完善。杜文浩引进了现代民法中的担保法制度,让众人都很惊奇,也都认为规定清楚,觉得很可行。
接着,股东会商议决定,第二天傍晚之前,所有钱粮必须全部到位,第三天开始放贷。在此之前,由米掌柜负责挑选雇佣公司员工,并雕刻公章,然后在城里和四乡八里张贴放贷公告,进行宣传。
旁观的一帮粮商们终于见识了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司如何成立,股东会如何运作的,都是大开眼界,这也就成了一场现代民法的初步普及课。
事情搞定,杜文浩非常高兴,又叮嘱各位粮商们回去后开粥厂赈济无家可归的灾民,并跟着苏轼和韩绛一起巡街,眼看着开始落实,灾民们都已经排队开始领粥了,天也要黑了,这才满意地回到了住处。
当晚,庞雨琴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好菜,把韩绛、苏轼和钱不收请来吃饭。
席间,杜文浩钱不收疫情防治情况。钱不收神情黯淡:“师父,城里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按照您的要求,已经安排了垃圾清理和消毒工作,只是,乡下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怎么了?”杜文浩停下了筷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