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首辅很强硬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百零三章 首辅很强硬
无视皇帝的愤怒,杨廷和静静道:“陛下继位未久,大概还不太清楚内阁处理政务的程序。每日间,各部堂衙门,和地方督抚送上来的表章奏折不知凡己,在加上各衙门之间的公文快递,若都要一一读完,几乎没有可能。我内阁三大阁臣若成日只读奏折,其他的事情也不用做了。因此,内阁自有人处理相关文书,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公文,这才呈来。张璁所写的这份奏折想必毫无价值,下面的人没递到老臣手中也是有可能的。”
皇帝没想到杨廷和说出这中歪道理,可偏偏又不可能将至辩倒。说他消极怠政,不看折子吧。问题是,皇帝他自己也不可能把所有折子都看完。这才设置一个司礼监,连批红的权利都下放给了黄锦和毕云他们,自己又有什么立场斥责内阁?
他忍了忍,强行将胸中那口怒气压制下去,对孙淡道:“拿张璁的折子给杨首辅看。”
“是。”孙淡心中好笑,从嘉靖长案上堆积如上的文牍中找出张璁的奏章,走到杨廷和面前,道:“首辅大人,张大人的折子在这里。”
“不看!”杨廷和手一挥,对嘉靖道:“陛下,老臣年事已大,老眼昏花,自然是看不懂,也看不清张璁这种高屋建瓴的微言大义。”
孙淡想不到杨廷和如此强项,心觉有趣,只温言道:“大人,你老还是读一读吧。”
“孙淡,你好生糊涂,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圣人有云:少年之时戒之在色,中年之时,节之在争,老年之时,戒之得。杨廷和性子急,一看到不平之事,一看到关乎国统民生之事,总喜欢争一争,有了得失之心,自然耿耿不平。我年纪一大把,怎么经得起这种折腾,索性不闻不问,也符合养生之道。”
杨首辅不愧是三朝老臣,说起话来也是带枪带刺,隐约之中,已经将张璁等同于奸佞小人,不屑一顾。
“碰!”杨廷和的不合作与骄傲激怒了嘉靖,这个少年天子再也忍无可忍,一掌拍在桌子上,直着脖子大叫:“首辅,你不想看,朕就叫人读给你听,张璁……”
“臣在。”张璁忙应了一声。
“念,把你的折子念给首辅大人听。”
“是,臣这就念。”张璁正要去接折子,杨廷和却对皇帝说:“陛下,臣是四川人,张璁是浙江人。张大人乡音太重,臣耳目昏聩,听不懂。”说完,就将眼睛一闭,来个不理不睬。
皇帝的脖子还直伸着,上面的斑点红得耀眼。不过,相比之下,他的眼睛更红,里面就像是有两团火焰正在燃烧。
他胸膛剧烈欺负,半天才咬牙冷笑一声“咯咯,首辅大人说听不懂张璁的乡音,那么,我换一个人念给你听。”在他看来,杨廷和是明显地在耍无赖,是对自己和张璁的赤裸裸的藐视。据嘉靖说知,张璁在京城也寓居了好几个年头,一口北京官话标准得很。
嘉靖从牙缝里吐出一句:“孙淡乃是北方人,一口标准官话,你来念给首辅大人听。杨首辅,你不会连孙淡的口音也听不明白吧?”
孙淡的官话之标准乃是有目共睹,杨廷和倒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否认这一点。再说,他也非常看重孙淡,有意培养此人和儿子杨慎。有这二人在,将来他也好放心地将内阁交给下一代青年才俊,此刻,却也不好驳了孙淡的面子,只好朝孙淡点了点头。
孙淡也不看奏折,张开嘴,不紧不慢地念起自己替张璁捉刀的那份奏折:“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陛下嗣登大宝,即议追尊圣考以正其号,奉迎圣母以致其养,诚大孝也。廷议执汉定陶、宋濮王故事,谓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记》曰:‘礼非天降,非地出,人情而已。’汉哀帝、宋英宗固定陶、濮王子,然成帝、仁宗皆预立为嗣,养之宫中……”
孙淡的声音清晰有力,节奏不快不慢,就算你想来个充耳不闻,这声音还是不可阻挡地朝你耳朵里里钻。
杨廷和本想听过就算,也不往心里去。可不知道怎么的,只听了几句,却留上了神。他心中感慨,孙淡这条好嗓子,这清晰的吐字,还真是一个阁臣所必须的素质。想当年,我杨廷和去淮北震级灾民,几万人把我往中间一围,那场景,你若没条好嗓子,说的话别人能听到吗,能震住那种混乱的局面吗?
刚开始,杨廷和权当听一篇好笑的文字,春风过耳。
可一听到这份奏折中抬出定陶王和宋濮王的典故,面色猛地一变。
杨廷和面部表情虽然细微,却一丝不漏地落到嘉靖眼中。
等孙淡念完,嘉靖皇帝得意地看着杨廷和,用挑衅的语气问:“首辅,你看这份折子写得如何?”老实说,张璁的奏折有理有据有节,真要驳倒他还很不容易。
这下,你杨首辅没话可说了,该屈服了吧?
可是,杨廷和还是那副淡淡的表情,只不住冷笑。
皇帝终于有些沉不住气来,提高声音:“首辅,朕问你,张璁说得可对?”
杨廷和突然哄堂大笑起来:“陛下,张璁此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德行卑劣,即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小人一个。这等关系到皇考道统的大事,陛下不去问内阁辅臣,不去问六部尚书,反去读张璁的奏折,未免儿戏。国家大事,什么时候轮到张璁这种奸佞小人说话的份?”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皇帝惊愕地张大了嘴巴。
那张璁更是一脸煞白,有杨阁老这一句话,“小人”这两个标志他是注定要背一辈子。对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士,对一个读书人来说,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羞耻的事情?
笑声中,杨廷和也不在理睬任何人,就那么一路笑着,扬长而去。
第四百零三章 首辅很强硬
无视皇帝的愤怒,杨廷和静静道:“陛下继位未久,大概还不太清楚内阁处理政务的程序。每日间,各部堂衙门,和地方督抚送上来的表章奏折不知凡己,在加上各衙门之间的公文快递,若都要一一读完,几乎没有可能。我内阁三大阁臣若成日只读奏折,其他的事情也不用做了。因此,内阁自有人处理相关文书,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公文,这才呈来。张璁所写的这份奏折想必毫无价值,下面的人没递到老臣手中也是有可能的。”
皇帝没想到杨廷和说出这中歪道理,可偏偏又不可能将至辩倒。说他消极怠政,不看折子吧。问题是,皇帝他自己也不可能把所有折子都看完。这才设置一个司礼监,连批红的权利都下放给了黄锦和毕云他们,自己又有什么立场斥责内阁?
他忍了忍,强行将胸中那口怒气压制下去,对孙淡道:“拿张璁的折子给杨首辅看。”
“是。”孙淡心中好笑,从嘉靖长案上堆积如上的文牍中找出张璁的奏章,走到杨廷和面前,道:“首辅大人,张大人的折子在这里。”
“不看!”杨廷和手一挥,对嘉靖道:“陛下,老臣年事已大,老眼昏花,自然是看不懂,也看不清张璁这种高屋建瓴的微言大义。”
孙淡想不到杨廷和如此强项,心觉有趣,只温言道:“大人,你老还是读一读吧。”
“孙淡,你好生糊涂,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圣人有云:少年之时戒之在色,中年之时,节之在争,老年之时,戒之得。杨廷和性子急,一看到不平之事,一看到关乎国统民生之事,总喜欢争一争,有了得失之心,自然耿耿不平。我年纪一大把,怎么经得起这种折腾,索性不闻不问,也符合养生之道。”
杨首辅不愧是三朝老臣,说起话来也是带枪带刺,隐约之中,已经将张璁等同于奸佞小人,不屑一顾。
“碰!”杨廷和的不合作与骄傲激怒了嘉靖,这个少年天子再也忍无可忍,一掌拍在桌子上,直着脖子大叫:“首辅,你不想看,朕就叫人读给你听,张璁……”
“臣在。”张璁忙应了一声。
“念,把你的折子念给首辅大人听。”
“是,臣这就念。”张璁正要去接折子,杨廷和却对皇帝说:“陛下,臣是四川人,张璁是浙江人。张大人乡音太重,臣耳目昏聩,听不懂。”说完,就将眼睛一闭,来个不理不睬。
皇帝的脖子还直伸着,上面的斑点红得耀眼。不过,相比之下,他的眼睛更红,里面就像是有两团火焰正在燃烧。
他胸膛剧烈欺负,半天才咬牙冷笑一声“咯咯,首辅大人说听不懂张璁的乡音,那么,我换一个人念给你听。”在他看来,杨廷和是明显地在耍无赖,是对自己和张璁的赤裸裸的藐视。据嘉靖说知,张璁在京城也寓居了好几个年头,一口北京官话标准得很。
嘉靖从牙缝里吐出一句:“孙淡乃是北方人,一口标准官话,你来念给首辅大人听。杨首辅,你不会连孙淡的口音也听不明白吧?”
孙淡的官话之标准乃是有目共睹,杨廷和倒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否认这一点。再说,他也非常看重孙淡,有意培养此人和儿子杨慎。有这二人在,将来他也好放心地将内阁交给下一代青年才俊,此刻,却也不好驳了孙淡的面子,只好朝孙淡点了点头。
孙淡也不看奏折,张开嘴,不紧不慢地念起自己替张璁捉刀的那份奏折:“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陛下嗣登大宝,即议追尊圣考以正其号,奉迎圣母以致其养,诚大孝也。廷议执汉定陶、宋濮王故事,谓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记》曰:‘礼非天降,非地出,人情而已。’汉哀帝、宋英宗固定陶、濮王子,然成帝、仁宗皆预立为嗣,养之宫中……”
孙淡的声音清晰有力,节奏不快不慢,就算你想来个充耳不闻,这声音还是不可阻挡地朝你耳朵里里钻。
杨廷和本想听过就算,也不往心里去。可不知道怎么的,只听了几句,却留上了神。他心中感慨,孙淡这条好嗓子,这清晰的吐字,还真是一个阁臣所必须的素质。想当年,我杨廷和去淮北震级灾民,几万人把我往中间一围,那场景,你若没条好嗓子,说的话别人能听到吗,能震住那种混乱的局面吗?
刚开始,杨廷和权当听一篇好笑的文字,春风过耳。
可一听到这份奏折中抬出定陶王和宋濮王的典故,面色猛地一变。
杨廷和面部表情虽然细微,却一丝不漏地落到嘉靖眼中。
等孙淡念完,嘉靖皇帝得意地看着杨廷和,用挑衅的语气问:“首辅,你看这份折子写得如何?”老实说,张璁的奏折有理有据有节,真要驳倒他还很不容易。
这下,你杨首辅没话可说了,该屈服了吧?
可是,杨廷和还是那副淡淡的表情,只不住冷笑。
皇帝终于有些沉不住气来,提高声音:“首辅,朕问你,张璁说得可对?”
杨廷和突然哄堂大笑起来:“陛下,张璁此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德行卑劣,即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小人一个。这等关系到皇考道统的大事,陛下不去问内阁辅臣,不去问六部尚书,反去读张璁的奏折,未免儿戏。国家大事,什么时候轮到张璁这种奸佞小人说话的份?”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皇帝惊愕地张大了嘴巴。
那张璁更是一脸煞白,有杨阁老这一句话,“小人”这两个标志他是注定要背一辈子。对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士,对一个读书人来说,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羞耻的事情?
笑声中,杨廷和也不在理睬任何人,就那么一路笑着,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