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也是皇叔 > 第920章 唐王内阁

第920章 唐王内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920章 唐王内阁

    张松不见了!

    这事立刻就让锦衣卫给炸了。

    郭嘉当场就发飙了,找来了所有的锦衣卫就是一阵痛骂。

    “告诉你们,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张松。哪怕张松死了,也要找到他的尸体!否则,严惩不贷!速速封锁所有的关卡!”

    以贾穆为首的锦衣卫们羞愧难当。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张松居然在他们眼皮底下不见了。

    无论是什么原因,锦衣卫们必须要将事情真相调查清楚,把张松给抓回来。

    经过一番调查,锦衣卫也知道了部分真相,将其原因汇报给了郭嘉。

    郭嘉是没想到问题出在送饭的仆人身上。

    经过一天的搜捕,没有找到张松,反倒是那两个仆人的尸体被锦衣卫给找到了。

    得到这样的结果,郭嘉只能吩咐加大追捕的力度,自己则是去向刘俊汇报。

    当刘俊得知张松逃跑了,出乎预料的没有发怒,反倒是对郭嘉宽慰道:“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区区一个张松,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主公,要是被张松逃回益州,日后咱们要想拿下益州,就万分困难了。”郭嘉忧心忡忡地说道。

    刘俊倒是看得开,他对郭嘉说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为了一个张松,大动干戈,岂不是笑话?而且,短时间内,吾还没有打算拿下益州。”

    郭嘉懂了。

    目前益州还不是刘俊的主要目标,接下来的进攻目标,唯有荆州。

    刘俊已经把江东的势力范围压缩到了长江沿岸。

    江东就算是倾尽所有,也只能保持着对峙的局面。

    刘俊要想打到长江边,也不是不可能。

    刘军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军。

    之前刘俊就是未雨绸缪,建立了一支水军。无论战力和规模,根本没办法和江东对抗。

    所以要想拿下江东,刘俊就必须要拿下荆州。

    那时候,刘俊就对江东形成了两面夹攻的态势。

    “我军兵力虽多,可地盘太大了。且南方湿润多雨,我军多为中原人士,一个不少就会水土不服,感染瘟疫。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道之前,吾不会贸然南下。”

    郭嘉愁眉不展。

    北方人南下,最担忧的就是南方的气候。

    稍微不注意,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得不偿失。

    刘俊拿出一份卷轴,然后递给郭嘉,说道:“你看看这个!”

    郭嘉接过来一看,双眼顿时发出了精光。

    刘俊这份卷轴上写着一个十分新奇的部门,名曰内阁。

    刘俊身边的人才是越来越多,可彼此之间的配合很少,不能够将所有人的实力都发挥出来。

    比方说,田丰被安排在河北,沮授更是快成为青州的大主管了。

    那么多的人才,刘俊可不能这么浪费了。

    故而刘俊寻思了很久,决定学习大明的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现在最适合刘俊的实际,可以将所有大才给集中起来,应对各种情况,将效率集中到最高。

    “主公,此策大善!”郭嘉看完之后,真的太佩服刘俊了。

    能够想到这么好的策略,简直是神人啊!

    这个内阁当然好了。要不然大明也不会用了那么多年。

    “奉孝,将这份名单上的人都给叫回来!以后就是内阁人选。”刘俊拿出了一份名单。

    郭嘉看了一眼,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贾诩、郭嘉、沮授、田丰、诸葛亮、庞统、李儒。

    没有入选的,不是说他们的资格不够,而是刘俊需要做出决策的人不用太多。这七个人都是刘俊麾下最厉害的谋士。

    之所以是七个人,那就是一旦发生争论的时候,可以表态解决。

    当然,内阁只是给出意见,最后做决定的是刘俊。

    对于这样的大事,郭嘉马上就动身通知名单上的所有人。

    刘俊看着兴奋的郭嘉,心中一笑。

    有了内阁之后,刘俊的未来就会更加轻松。

    有事情就交给内阁去商议,刘俊就只要看一下结果就好了。

    而且天下诸侯就剩下刘备、刘璋、曹操、孙策。

    刘俊占据了最大的地盘,最多的人口,没必要那么劳累了。

    可能有人说,内阁的弊端就是导致刘俊的权力被架空。

    刘俊对这一点压根就不担心。

    枪杆子出政权,刘俊了熟于心。

    只要手握兵权,谁都没办法动摇刘俊的权利。

    “劳累了这么多年,也该享受享受了。”

    刘俊已经开始畅想着未来的大好日子。

    郭嘉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名单上所有人。

    由于刘俊封王,田丰、沮授等人都还在洛阳。

    郭嘉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把名单上的谋士们通知到位。

    众人没想到刘俊要设立内阁,而且他们还是名单上的存在,顿时大喜不已。

    特别是贾诩,他隐隐看到了自己位极人臣的曙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是贾诩的主公是曹操或者刘备,贾诩一定会低调做人。

    在刘俊的手中,贾诩很少受到委屈,经常得到重用。

    刘俊也不希望贾诩过于低调。

    刘俊可是唐王啊,隐隐有谋士第一人的贾诩要是低调了,刘俊都不会高兴。

    最激动不是诸葛亮、庞统这两个后进,而是李儒。

    李儒本该是被处死之人,可刘俊一直重用,如今更是位列内阁名单之中。

    李儒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受到刘俊这么大的重用。

    于是乎,贾诩、郭嘉、田丰、沮授、诸葛亮、庞统、李儒,全部来到了刘俊的书房。

    刘俊已经在书房之中,笑呵呵地等着他们了。

    “参见主公!”贾诩等人恭恭敬敬地向刘俊行礼。

    “起来吧!今日叫你们过来,是要成立唐王府内阁。”刘俊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了出来。

    贾诩拱手道:“我等也看过主公的手稿,对内阁的成立,没有任何的异议。”

    “我等附议!”郭嘉等人都一一回应。

    内阁成立之后,他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反对的都是傻子。

    刘俊笑了笑,然后对众人说道:“那好!现在吾就开始给你们讲解一下内阁的制度。”

    众人聚精会神聆听着刘俊对内阁的讲解。

    内阁的主要职能包括票拟,即对刘军所有政、军、民等事务进行初步审议和建议,但最终的决策权仍在刘俊的手中。

    内阁成员都称之为大学士,且没有固定的人选。

    刘俊初步定下规矩,每隔五年重选内阁成员,如此循环。

    如何选择,由刘俊及其继承人确定。

    内阁设立首席与次席大学士,可连任,但 不多于两届。但只限于首席大学士。

    首席大学士总管内阁所有的工作,也是内阁主要负责人。

    一旦首席大学士发生突发事故,例如:革职、病故、丁忧、请辞等原因,次席大学士可暂代其职。

    而且内阁成员,并不仅仅只限于文臣,武将也能够为内阁成员。

    现在情况特殊,武将们都要外出征战,故而未有其武将在第一届的内阁。

    再说了,就算刘俊让武将加入到内阁,恐怕也没几个愿意的。

    接下来还将各种细节和工作划分给说了出来。

    贾诩、郭嘉、诸葛亮等人听得入神。

    刘俊把内阁各种制度都讲解得那么细,简直就是让他们震惊不已。

    贾诩、郭嘉、田丰就对首席大学士很感兴趣。

    谁要是成为首席大学士,还是内阁创立之初的首席大学士,绝对是名留青史。

    只是可惜,顶多就是连任两届,顶多就是十年。

    诸葛亮对于刘俊的设计十分佩服。

    每隔五年就要重选,这就可以让内阁成员有危机感,时刻表现自己,同时也避免了尾大不掉、架空权力的风险。

    可以想象,刘俊这个内阁推出来,五年之内,文武百官都会奋力表现。

    毕竟刘俊也没有说武将不能进入内阁。

    文武之间就保持了平衡了。

    “暂时就只有这么多了。若是还有什么改良和补充的,尔等都可以说说看。”刘俊讲得口干舌燥,正好拿起一杯茶水喝了下去。

    “主公,不知这首席大学士怎么选?”庞统率先起来问道。

    众人对庞统投入了不屑的眼神。

    庞统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当首席大学士么?

    刘俊微笑道:“由吾提出人选,或者内阁推举。但最后还是由吾来决定。”

    众人感觉这样就没什么乐趣了。

    说到底,最后还不是刘俊做决定?

    刘俊也知道要进行民主的选举是这个时代是不行的。

    “至于第一届首席大学士的人选么?”刘俊沉吟了起来。

    贾诩、郭嘉、田丰都挺直了身躯。

    在他们看来,首席大学士是他们三人之中的一个。

    田丰绝对希望自己可以竞争一下。郭嘉觉得自己在众人之中是最出色的,至于贾诩是他的长辈,郭嘉也不会谦让的。

    最起码让郭嘉当上第一届的首席,日后再让给贾诩。

    贾诩认为自己无论是资格、能力都是一等一的,首席大学士,非他莫属。

    沮授是觉得自己没有希望的,所以很低调。

    诸葛亮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

    李儒就更加低调了,他能够进入内阁就算是天大的恩赐了,根本没想那么多。

    而庞统却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刘俊,希望刘俊可以做出让人吃惊的选择,最好就是他庞统来当首席。

    刘俊将所有人都看了一遍,最后目光定格在沮授的身上,说道:“公与,首席大学士非你莫属。”

    喜欢我也是皇叔()我也是皇叔。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