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实战”厉害,学术强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过,相较电影来说”一个〖中〗国的作家不会因为没写过武侠小说,就不是作家,大多数作家也没有武侠梦,比如王朔先生,他就认为喜欢舞枪弄棒是自卑的表现……”
“追溯武侠电影的历史,可发现很长一段时间,武侠电影是国力不足的心理补偿。李小龙一度是华人圈最大的明星,因为他‘弘扬了民族自尊心’,很难想象,这种话会用在美国影帝盖博或法国影帝让-迦本身上,他俩的魅力来自他俩对美国和法国的冷嘲……”
“我们的武侠电影的银幕英雄,最有名的是霍元甲、陈真、黄飞鸿、叶问,他们在历史上、在银幕上都很可疑。在影视作品里,霍元甲被〖日〗本医生毒死,但一个仇视〖日〗本人的人为何要聘〖日〗本医生?这是《精武门》系列作品的软肋。上海有钱人聘请〖日〗本医生,以轿车接送,来彰显身份,霍元甲随俗了……”
“平江不肖生写霍元甲成名,是在庚子之乱时,挺身而出,保护了洋人和教民,杀了义和团首领,美名响彻租界,转至海外,赢得欧美报纸颂扬。霍元甲不是民族英雄,是个国际友人……”
“而陈真,则是个虚构人物,在有些影视作品里,陈真都跟〖日〗本女人谈恋爱,〖日〗本武士有自律风度、有精神信仰,但突然就发神经地犯坏,以供合理宰杀。拍这种电影根据的不是故事原则,而是报复快感。这种快感需求延续到李小龙师父叶问身上,看过了,会有个疑问,我们为什么总要在电影里打洋人?我们到底打过了谁?”
“历史上的叶问没打过〖日〗本人和白种人,甚至一辈子没有查之有据的比武记录。这样的一个人成为民族英雄,说明我们太缺乏民族英雄。香港有‘泼皮贱相的审美’,喜欢混小子,大多数黄飞鸿都是嬉皮笑脸,像六七岁小孩一样自己娇惯自己,沉迷在占哥们儿口头便宜、占女人手头便宜的低俗趣味中,猛力扮可爱……”
“当然,他们后来会突然成长,一脸正气,比武时懂得‘手下留情’,被击倒的对手会感激地喊一声‘黄飞鸿!!!’……这是一个名号的诞生,一个狠人的确立。不下狠手,就是最高〖道〗德了么?”
“黄飞鸿的是泼皮素质,终点是一个给人留面子的狠人,目的是维护一个家庭或一个招牌。太低,终点不高,难以称侠。我们的武侠片,几乎没有侠,叶问是为个人生存,和讨薪民工性质相同……”
“英雄们有太多私仇,国恨是个外包装。而帮助不相干的人才能称侠,座头市出手,可都是为了路上偶遇的人……”
“所以,纵观武侠片历史,没能塑造起英雄人物,各路英雄多鄙俗、幼稚、没文化,以‘民族大义’藏拙,以‘对外宣战’给观众以廉价〖兴〗奋。他们没有明确的爱情观、价值观、生死观,只靠‘逼急了,拼了’应付一切,这话绝对了,并非尽数如此,但也大体如此……”
“武侠片历史上的大多数影片的性质和现今大片一样,不是叙事电影,是晚会。晚会没有价值观,只有口号,‘〖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和‘给您拜年了’性质一样。一个故事的核心是辨析价值观,一个晚会的核心是凑场面和凑名角……”
“‘武侠片是〖中〗国唯一的类型片’……这是宣传语,不实之言。类型片首先要确立一种特立的价值观,而不是类型元素,不能说有路有车,就是公路片,有马有戈壁,就是西部片。其实武侠片还没发展到类型片的程度,武侠片不是一个影视传统,是一个晚会传统,如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是个以影视媒介表现的晚会。但大众喝彩了,电影赚钱了,所以一台台晚会就这么办下来了,有时会悲哀地想,我们的历史,只是一堆热闹……”
“而‘串一堆热闹’是清朝小说的思维,如同清朝的建筑huā饰,繁复无聊。清朝小说整体不好,都是场面,对人对事无态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算什么态度?写得好,是文笔好,只是才子,而非小说家。读者也是看热闹,三百年的叙事传统,味道恶极……”
“恶味延续到影视,大众没有反胃,仍乐此不疲。人类发明的最邪恶的东西是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因为让人变得邪恶;人类发明的最无聊的东西是‘文字狱’,因为让人变得无聊。多尔衮把文字狱一起,一个民族的心态就扭曲了,不讲是非,只求混日子了……”
“混日子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看热闹。八国联军屠北京的时候,好些北京人高兴坏了,四处看杀人的热闹,其中一人写了《王大点日记》,记录了大伙的兴致勃勃。可悲在于,这类人不是汉奸,他们是普通人。价值观混乱的时候,人们只剩下看热闹。《丑陋的〖日〗本人》一书写美国大兵在街头强奸〖日〗本妇女时〖日〗本民众看热闹的情况,竟然说〖日〗本人的群体特性是没有命令不行动,只要有一个〖日〗本人喊‘兄弟们上’,街头民众就会一拥而上,将美国兵干掉--作者不愿意谈〖日〗本战后的精神空虚,〖日〗本电影《人证》讲的就是‘喊了白喊’的情况,人们没动,价值观混乱的人只会呆呆地看热闹……”
“我们之所以不能在电影里讲一个好故事,不是不聪明,不是没学问,是我们对价值观不感兴趣。看《故事》一书,可知不能混事,故事的本质是辨是非,无结论的故事不是没是非,而是将不同价值观并列给观众看,让观众去辨……”
“一个故事的最激动人心处,是价值观的冲突。历史上许多武侠片的价值观是不值一辨的,如‘别人欺负你,要不要还手?没本事报复,难道发发火,也不行么?’陈真只为争取一个发火的权利,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样的英雄人物在故事原则上是不成立的,但在宣传语上成了‘不可超越的经典’……”
“被评为武侠片大师的胡金铨有史学素养,有极高的绘画审美力,能拍出诗情画意,但他的巅峰之作《空山灵雨》展露了诸多禅宗典故,甚至拍了以女色修禅的宏大场面,一堆和尚看一堆女人洗澡,但结局竟然把纷争祸端--书法烧了,解决人贪念的方法,不是点化人心,而是毁可贵之物,高僧是个‘怕事’、‘图省事’的市井小人……”
“可以玩女人,不能留墨宝,‘眼不见为净’算什么价值观?才子是‘可以成名句,不能成名篇’。只爱看热闹的人,是拍不出好电影的。大多数武侠片是不良心态的宣泄,难见到令人尊敬的人品,难见到值得思考的人格,与传统文化中的优质部分相隔遥远……”
……
唐谦在给北影学生讲课,言辞间很有学术范儿,这也让北影在场的刘主任等领导看得频频点头,觉得华语电影界超人气偶像导演唐谦果然名不虚传,不仅电影“实战”厉害,对于电影学术理论的研究,也是透彻得很啊!!!
……
“〖日〗本历史小说和武侠小说大家司马辽太郎一有机会就宣讲‘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最愚蠢的事’,资本主义对〖日〗本的改造,带来福利,但毁了文化和人心,得不偿失--将这一信息告诉大众,他几乎视为自己的使命……”
“明治维新在〖日〗本完成了,有反思的余绰,清廷一直想学明治维新,多次改革均没成功,我们没得到足够的好处,所以也不会预计其坏处,思维给压住了,至今在影视作品里难有个正确的认识……”
“科技,在武侠电影历史上是个贯穿的春梦,各路英雄都意淫战胜之。武侠电影的软肋是,枪一出现,武功就不成立了。武功如何对付枪?以轻功对付枪;趁人没开枪之前,把枪掰坏;敌我双方的子弹打光了,是比武的理由;或是有一个热爱〖中〗国武术的外国高官,嘱咐手下‘不要开枪’;或是法律规定不能用枪……武功到底能不能对付枪?这是百年前义和团的思考,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武侠小说后,其盟主人物还珠楼主在《蜀山剑侠传》中写了一系列仙佛神功,大长民族自豪,造成许多青年去山中寻仙的社会现象,但那些神功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他的神功以手榴弹、潜水艇、直升飞机为原型,甚至还有原子弹,并超前想象出来了火箭发射和氢弹效果……他订购了科普杂志,确有科技天分……”
“还珠楼主让武功等于科技,徐克继承了此点,在《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中,武人面对枪炮大喊:‘你有科技,我有神功!’结果神功的效果是炸弹效果。此风不浅,《东方不败》中东方不败的武功是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效果,《中华英雄》中华英雄的武功是地雷效果。这种视觉效果,等于把武功给否定了……”
“武侠文化可以说是一大半是还珠楼主创造的,从他个人身上可见武侠片特征。他精通算卦命理,算出自己有一劫,宣告给朋友,硬是不逃,让朋友们作证灵不灵,结果被〖日〗本兵抓了几十天,受刑坏了眼睛,从此难以写作,只能口述。他有铮铮铁骨,他也灵了……但何苦这么验证?还是对传统文化丧失了信心,要打一针强心剂……”
“还珠楼主的心态,是武侠片的母体,武侠电影多是自我解构的,呈春梦状态。面对科技,武侠一定要逞强,执著地反科技,说明心理上过不去科技这道坎,是反科技的科技迷狂……”
“因为科技,许多武侠电影的世界是崩溃的。不讲逻辑了,就不会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既然不关注人的存在,故事也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需要宣泄、补偿的情绪,mtv没有故事,也能满足情绪,一些武侠片严重地 mtv化……”
“不同的类型片有不同的恐怖对象,爱情片恐怖的是阶级差异,贫富或政治立场伤害爱情;恐怖片是对异教的恐惧,变态杀人狂是精神病伪装下的思想家;侦探片恐惧的不是坏人,而是社会已普遍败坏的真相,福尔摩斯只能对付个体罪犯,一跟黑社会老大对垒,立刻死掉,一流的侦探片都是不结案的。武侠电影恐惧的是科技,但又对科技没有认识,稀里糊涂地就胜了。对恐怖不深究,作为类型片就难成型了。以此分析,武侠电影有义和团基因,对传统文化的高层次内容较少承接……”
……
唐谦讲得累了,走到讲桌那里拿起茶杯,大大灌了一口茶水,才又接着说道:“类型片解决生活的几大类焦虑,懂了类型片,也就懂了大体人生。焦虑靠立起价值观来稀释……”
“西部片的焦虑是孤立无助,大自然的压力、社会的无序在西部小镇集中反映,立起了独往独来的价值观,无助感变成卓尔不群的骄傲,孤独反而成魅力……”
“比如《教父》,借用侦探片叙事,以‘有人搞老大,是谁?’展开,但不重视侦破,《教父 1》教父病好后,直接说‘是他’,《教父 3》是教父回老家找朋友一问,就知道是谁了。《教父 3》的情节*甚至是侦探片模式,即发现神圣的教会黑社会化了,说‘他们才是黑社会’……”
“因为大多武侠电影是晚会性质,什么都不深入,恐惧科技只是表面现象,科技掩盖的是种族自卑感,看武侠片的〖兴〗奋和八十年代女排拿下冠军的性质一样,是最直接的种族〖兴〗奋,侦探片恐惧的是社会黑社会化,黑帮片恐惧的是科技,黑帮片里的传统坏人都有科技色彩……如海洛因,高学历者往往是反角……”
“不过,相较电影来说”一个〖中〗国的作家不会因为没写过武侠小说,就不是作家,大多数作家也没有武侠梦,比如王朔先生,他就认为喜欢舞枪弄棒是自卑的表现……”
“追溯武侠电影的历史,可发现很长一段时间,武侠电影是国力不足的心理补偿。李小龙一度是华人圈最大的明星,因为他‘弘扬了民族自尊心’,很难想象,这种话会用在美国影帝盖博或法国影帝让-迦本身上,他俩的魅力来自他俩对美国和法国的冷嘲……”
“我们的武侠电影的银幕英雄,最有名的是霍元甲、陈真、黄飞鸿、叶问,他们在历史上、在银幕上都很可疑。在影视作品里,霍元甲被〖日〗本医生毒死,但一个仇视〖日〗本人的人为何要聘〖日〗本医生?这是《精武门》系列作品的软肋。上海有钱人聘请〖日〗本医生,以轿车接送,来彰显身份,霍元甲随俗了……”
“平江不肖生写霍元甲成名,是在庚子之乱时,挺身而出,保护了洋人和教民,杀了义和团首领,美名响彻租界,转至海外,赢得欧美报纸颂扬。霍元甲不是民族英雄,是个国际友人……”
“而陈真,则是个虚构人物,在有些影视作品里,陈真都跟〖日〗本女人谈恋爱,〖日〗本武士有自律风度、有精神信仰,但突然就发神经地犯坏,以供合理宰杀。拍这种电影根据的不是故事原则,而是报复快感。这种快感需求延续到李小龙师父叶问身上,看过了,会有个疑问,我们为什么总要在电影里打洋人?我们到底打过了谁?”
“历史上的叶问没打过〖日〗本人和白种人,甚至一辈子没有查之有据的比武记录。这样的一个人成为民族英雄,说明我们太缺乏民族英雄。香港有‘泼皮贱相的审美’,喜欢混小子,大多数黄飞鸿都是嬉皮笑脸,像六七岁小孩一样自己娇惯自己,沉迷在占哥们儿口头便宜、占女人手头便宜的低俗趣味中,猛力扮可爱……”
“当然,他们后来会突然成长,一脸正气,比武时懂得‘手下留情’,被击倒的对手会感激地喊一声‘黄飞鸿!!!’……这是一个名号的诞生,一个狠人的确立。不下狠手,就是最高〖道〗德了么?”
“黄飞鸿的是泼皮素质,终点是一个给人留面子的狠人,目的是维护一个家庭或一个招牌。太低,终点不高,难以称侠。我们的武侠片,几乎没有侠,叶问是为个人生存,和讨薪民工性质相同……”
“英雄们有太多私仇,国恨是个外包装。而帮助不相干的人才能称侠,座头市出手,可都是为了路上偶遇的人……”
“所以,纵观武侠片历史,没能塑造起英雄人物,各路英雄多鄙俗、幼稚、没文化,以‘民族大义’藏拙,以‘对外宣战’给观众以廉价〖兴〗奋。他们没有明确的爱情观、价值观、生死观,只靠‘逼急了,拼了’应付一切,这话绝对了,并非尽数如此,但也大体如此……”
“武侠片历史上的大多数影片的性质和现今大片一样,不是叙事电影,是晚会。晚会没有价值观,只有口号,‘〖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和‘给您拜年了’性质一样。一个故事的核心是辨析价值观,一个晚会的核心是凑场面和凑名角……”
“‘武侠片是〖中〗国唯一的类型片’……这是宣传语,不实之言。类型片首先要确立一种特立的价值观,而不是类型元素,不能说有路有车,就是公路片,有马有戈壁,就是西部片。其实武侠片还没发展到类型片的程度,武侠片不是一个影视传统,是一个晚会传统,如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是个以影视媒介表现的晚会。但大众喝彩了,电影赚钱了,所以一台台晚会就这么办下来了,有时会悲哀地想,我们的历史,只是一堆热闹……”
“而‘串一堆热闹’是清朝小说的思维,如同清朝的建筑huā饰,繁复无聊。清朝小说整体不好,都是场面,对人对事无态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算什么态度?写得好,是文笔好,只是才子,而非小说家。读者也是看热闹,三百年的叙事传统,味道恶极……”
“恶味延续到影视,大众没有反胃,仍乐此不疲。人类发明的最邪恶的东西是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因为让人变得邪恶;人类发明的最无聊的东西是‘文字狱’,因为让人变得无聊。多尔衮把文字狱一起,一个民族的心态就扭曲了,不讲是非,只求混日子了……”
“混日子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看热闹。八国联军屠北京的时候,好些北京人高兴坏了,四处看杀人的热闹,其中一人写了《王大点日记》,记录了大伙的兴致勃勃。可悲在于,这类人不是汉奸,他们是普通人。价值观混乱的时候,人们只剩下看热闹。《丑陋的〖日〗本人》一书写美国大兵在街头强奸〖日〗本妇女时〖日〗本民众看热闹的情况,竟然说〖日〗本人的群体特性是没有命令不行动,只要有一个〖日〗本人喊‘兄弟们上’,街头民众就会一拥而上,将美国兵干掉--作者不愿意谈〖日〗本战后的精神空虚,〖日〗本电影《人证》讲的就是‘喊了白喊’的情况,人们没动,价值观混乱的人只会呆呆地看热闹……”
“我们之所以不能在电影里讲一个好故事,不是不聪明,不是没学问,是我们对价值观不感兴趣。看《故事》一书,可知不能混事,故事的本质是辨是非,无结论的故事不是没是非,而是将不同价值观并列给观众看,让观众去辨……”
“一个故事的最激动人心处,是价值观的冲突。历史上许多武侠片的价值观是不值一辨的,如‘别人欺负你,要不要还手?没本事报复,难道发发火,也不行么?’陈真只为争取一个发火的权利,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样的英雄人物在故事原则上是不成立的,但在宣传语上成了‘不可超越的经典’……”
“被评为武侠片大师的胡金铨有史学素养,有极高的绘画审美力,能拍出诗情画意,但他的巅峰之作《空山灵雨》展露了诸多禅宗典故,甚至拍了以女色修禅的宏大场面,一堆和尚看一堆女人洗澡,但结局竟然把纷争祸端--书法烧了,解决人贪念的方法,不是点化人心,而是毁可贵之物,高僧是个‘怕事’、‘图省事’的市井小人……”
“可以玩女人,不能留墨宝,‘眼不见为净’算什么价值观?才子是‘可以成名句,不能成名篇’。只爱看热闹的人,是拍不出好电影的。大多数武侠片是不良心态的宣泄,难见到令人尊敬的人品,难见到值得思考的人格,与传统文化中的优质部分相隔遥远……”
……
唐谦在给北影学生讲课,言辞间很有学术范儿,这也让北影在场的刘主任等领导看得频频点头,觉得华语电影界超人气偶像导演唐谦果然名不虚传,不仅电影“实战”厉害,对于电影学术理论的研究,也是透彻得很啊!!!
……
“〖日〗本历史小说和武侠小说大家司马辽太郎一有机会就宣讲‘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最愚蠢的事’,资本主义对〖日〗本的改造,带来福利,但毁了文化和人心,得不偿失--将这一信息告诉大众,他几乎视为自己的使命……”
“明治维新在〖日〗本完成了,有反思的余绰,清廷一直想学明治维新,多次改革均没成功,我们没得到足够的好处,所以也不会预计其坏处,思维给压住了,至今在影视作品里难有个正确的认识……”
“科技,在武侠电影历史上是个贯穿的春梦,各路英雄都意淫战胜之。武侠电影的软肋是,枪一出现,武功就不成立了。武功如何对付枪?以轻功对付枪;趁人没开枪之前,把枪掰坏;敌我双方的子弹打光了,是比武的理由;或是有一个热爱〖中〗国武术的外国高官,嘱咐手下‘不要开枪’;或是法律规定不能用枪……武功到底能不能对付枪?这是百年前义和团的思考,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武侠小说后,其盟主人物还珠楼主在《蜀山剑侠传》中写了一系列仙佛神功,大长民族自豪,造成许多青年去山中寻仙的社会现象,但那些神功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他的神功以手榴弹、潜水艇、直升飞机为原型,甚至还有原子弹,并超前想象出来了火箭发射和氢弹效果……他订购了科普杂志,确有科技天分……”
“还珠楼主让武功等于科技,徐克继承了此点,在《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中,武人面对枪炮大喊:‘你有科技,我有神功!’结果神功的效果是炸弹效果。此风不浅,《东方不败》中东方不败的武功是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效果,《中华英雄》中华英雄的武功是地雷效果。这种视觉效果,等于把武功给否定了……”
“武侠文化可以说是一大半是还珠楼主创造的,从他个人身上可见武侠片特征。他精通算卦命理,算出自己有一劫,宣告给朋友,硬是不逃,让朋友们作证灵不灵,结果被〖日〗本兵抓了几十天,受刑坏了眼睛,从此难以写作,只能口述。他有铮铮铁骨,他也灵了……但何苦这么验证?还是对传统文化丧失了信心,要打一针强心剂……”
“还珠楼主的心态,是武侠片的母体,武侠电影多是自我解构的,呈春梦状态。面对科技,武侠一定要逞强,执著地反科技,说明心理上过不去科技这道坎,是反科技的科技迷狂……”
“因为科技,许多武侠电影的世界是崩溃的。不讲逻辑了,就不会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既然不关注人的存在,故事也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需要宣泄、补偿的情绪,mtv没有故事,也能满足情绪,一些武侠片严重地 mtv化……”
“不同的类型片有不同的恐怖对象,爱情片恐怖的是阶级差异,贫富或政治立场伤害爱情;恐怖片是对异教的恐惧,变态杀人狂是精神病伪装下的思想家;侦探片恐惧的不是坏人,而是社会已普遍败坏的真相,福尔摩斯只能对付个体罪犯,一跟黑社会老大对垒,立刻死掉,一流的侦探片都是不结案的。武侠电影恐惧的是科技,但又对科技没有认识,稀里糊涂地就胜了。对恐怖不深究,作为类型片就难成型了。以此分析,武侠电影有义和团基因,对传统文化的高层次内容较少承接……”
……
唐谦讲得累了,走到讲桌那里拿起茶杯,大大灌了一口茶水,才又接着说道:“类型片解决生活的几大类焦虑,懂了类型片,也就懂了大体人生。焦虑靠立起价值观来稀释……”
“西部片的焦虑是孤立无助,大自然的压力、社会的无序在西部小镇集中反映,立起了独往独来的价值观,无助感变成卓尔不群的骄傲,孤独反而成魅力……”
“比如《教父》,借用侦探片叙事,以‘有人搞老大,是谁?’展开,但不重视侦破,《教父 1》教父病好后,直接说‘是他’,《教父 3》是教父回老家找朋友一问,就知道是谁了。《教父 3》的情节*甚至是侦探片模式,即发现神圣的教会黑社会化了,说‘他们才是黑社会’……”
“因为大多武侠电影是晚会性质,什么都不深入,恐惧科技只是表面现象,科技掩盖的是种族自卑感,看武侠片的〖兴〗奋和八十年代女排拿下冠军的性质一样,是最直接的种族〖兴〗奋,侦探片恐惧的是社会黑社会化,黑帮片恐惧的是科技,黑帮片里的传统坏人都有科技色彩……如海洛因,高学历者往往是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