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祸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姑且不论后来王振的是是非非,但他和朱祁镇之间确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然而就是这种过于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最终酿成一场大祸
朱瞻基的政策在他活着的时候已开始施行,当时的司礼监已经可以替皇帝批红,不过在朱瞻基的严格监控下,办事的太监们倒也不敢有什么不轨行为。因为朱瞻基虽然不愿意动笔写那么多字,却经常检查观看司礼监的批红作业。
内阁对国家大事提出处理意见,并票拟出来送给皇帝,皇帝经过修改,加上自己的意见,或是直接同意,让太监代为批红。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作流程。
大明王朝就在这样的一个流程中平静地向前发展着。
然而不久之后,这片宁静就将被打破。
一个奇特的宦官
中国人有着十分浓厚的传宗接代观念,像宦官这种职业,虽然衣食无忧,但毕竟要挨一刀,比别人少点东西,也不能生儿育女,所以家里要是出了个宦官,说出去也是十分丢人的。
基于这一点,当时的人们也达成了共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做宦官!
还是那句老话,凡事总有例外。
永乐末年,朝廷下达了一道旨意,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凡是各省各市教育局的官员,如果长期工作表现不好的,可以调到京城当官。
还有这样的好事?地方上都干不出头,竟然还可以调到京城工作当官!
按说这样的好消息应该会吸引无数人报名参加,可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去理会这件事。
为什么呢?难道人们都愿意错过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当然不是,无人问津的奥秘就在于,调到京城后干的工作比较特殊——“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
开什么玩笑!老子就是不干学官,也能做个老百姓,干吗要挨一刀进宫当宦官!
是啊,谁会干这种傻事呢?
就在众人对此不以为然,把旨意当笑话看的时候,一个因为犯错而即将受到惩罚的学官正在自己的家中犹豫。
他已经有了老婆孩子,生活虽然并不宽裕,但是也不穷,大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但在他的心中,却有着别人无法了解的雄心壮志。
他自幼就渴望出人头地,苦读多年,虽成儒士被选为学官,却一直无法金榜题名。现在已经成家,但立业却迟迟不见踪影。如今学官也干不下去了,难道就此了结一生?
不会的,我总会等到机会的。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可惜虽然是一个机会,却不是一个好机会。
如果迎接这个机会,等待自己的必然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会遇到无数人的白眼和歧视,入宫后要出头更是难上加难,而且此后自己与妻子儿女也将天人永隔。
不管那么多了,要出人头地就要付出代价!
别人不干,我来干!
这个干出别人不敢干,也不想干的事情的人,就是王振。
正是此人,打破了明宣宗朱瞻基的初衷和他创造的良好氛围,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
王振,出生年月日不详,山西蔚州人(今河北),幼年读书,任当地教官,后自愿净身入宫教育宫内人文化。
怀着敢为人所不为的勇气,王振进入了宫廷。让他十分惊喜的是,在宫中,他这个原本教不好书的学官竟然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这其实也很自然,因为他的这份工作实在无人与他竞争。
参考消息
不能生育的“翁父”
朱祁镇对王振极其恭敬,言听计从,有时候商讨政事时,一旦看见王振走来,他都要起身行礼,再唤上一声“王先生”。上行下效,王公大臣们为了巴结王振,都厚着脸皮称呼他为“翁父”——这位王太监,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儿女满天下的“王爸爸”。既然认了翁父,那见面就得跪。最开始,当街跪拜王振的都是一些逢迎拍马、急欲攀附的朝堂小人。不过一个人也拜,两个人也拜,时间一长,跪拜就变成了一种规矩,而王振也把这当成了自己的一项特权。有胆敢不跪的,不是被扔进大牢,就是被贬官发配。
由于在一堆文盲和小学文化者中鹤立鸡群,他被大家称为王先生,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并受到了宣宗的关注,朱瞻基感觉到他是个人才,便派他去侍奉太子读书。
从此,这位叫王振的太监就和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结下了不解之缘。
应该说,王振确实是一个好老师,他教导太子读书,并对其严格管理,以至于朱祁镇对其不敢称呼名字,居然叫他“先生”。
姑且不论后来王振的是是非非,但他和朱祁镇之间确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然而就是这种过于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最终酿成一场大祸。
转折的开始
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朱高炽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而他们二人被合称为仁宣,绝不仅仅因为他们是父子关系,实际上,他们两人有很多相同之处。列举部分如下:
首先,他们都姓朱;
其次,他们都是好皇帝,都是明君;
最后,他们的命都不长。
朱高炽活了四十八岁,但由于自己老爹太能干,足足干了二十年太子,只做了一年皇帝。
朱瞻基比他父亲还少活十年,但由于父亲死得早,自己二十七岁登基,做了十年皇帝。
这十一年是明朝的黄金时代,对这段时期的统治,史料中溢美之词不胜枚举。大明帝国空前繁荣强大,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但长期观看电视剧的习惯告诉我们,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转折,电视编剧会特地搞点矛盾闹点事出来,比如什么男主角杀了人,女主角得绝症之类。要是一直都是花好月圆,人人平安,那这电视剧的收视率就不会高,也卖不出广告。
历史之神(如果真有的话)看来也是一个好编剧,他可能也觉得这样的历史没有意思,便给这出喜剧画上了一个句号。
这个句号最终结束了明朝的黄金十年。
宣德十年(1435),一代英主朱瞻基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三十八岁。
仁宣之治就此完结。
在朱瞻基临死之前,他为自己那年仅九岁的儿子选择了五位顾命大臣,虽然儿子还年幼,但朱瞻基并不担心,因为他相信这五个人绝不会让自己失望。
此五人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濙。
确实是豪华阵容,文有三杨,武有张辅,还有一个专干秘密工作的,朱瞻基应该走得很安心。
但他想不到的是,这五位风云人物、朝廷精英最终还是让他失望了。
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明英宗朱祁镇
说起这位朱祁镇,可能有的人会咬牙切齿,对其恨之入骨。但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史料,就会发现他应该不算是个坏人,他的政务处理能力也并不差,为人也很勤快,虽然有两大污点(打错一仗,杀错一人),也并不能完全抹杀他的能力与贡献。
而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要论人生的传奇色彩与命运的跌宕起伏,估计除了朱元璋外,无人可与这位皇帝匹敌。
在明英宗的这个时代,除了他本人皇帝——俘虏——囚犯——皇帝的传奇经历外,一位堪称明代第二强人的登场也使得这个朝代的事情更加精彩夺目。
就此开始吧!
参考消息
朱瞻基的错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朱瞻基一生也做过不少错事,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废后。他的原配胡皇后贞静贤淑,而贵妃孙氏年轻妩媚、工于心计,更懂得讨朱瞻基的欢心,后来又生下了太子朱祁镇,朱瞻基便开始动了废后的心思。不久,他便密令胡皇后上表,以多病无子的原因主动辞去皇后的身份。虽然,后来朱瞻基也曾懊悔自己当年“少不经事”,但他已经开了一个坏头,在他之后,明朝又多次发生了废后风波。
从隐藏到暴露
王振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离别妻儿,愿意受宫刑做宦官,忍受别人的歧视,绝不是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在他的心中,有着很大的抱负。
而他很明智地意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牢牢地抓住自己手中的那个稀世珍宝——朱祁镇。
朱祁镇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也算是自己的学生,虽然他还只是太子,虽然他只有九岁,但他终究会长大,他终究会成为皇帝的。
就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王振耐心地等待着机会,等待着独掌大权,权倾天下的机会。
机会似乎到来了,朱瞻基驾崩了,这个精明的皇帝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年幼的朱祁镇,而朱祁镇对自己言听计从,大权在握的日子不远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
恐怕不是,因为在王振夺取大权的路上,有两个障碍在阻拦着他。
事实上,对王振而言,要克服这两个障碍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他也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因为阻挡他前进的这两个障碍代表着的是一股他绝对无法匹敌的势力。
障碍
英宗即位时,杨士奇已经七十一岁,但这位历经四朝的老臣看上去仍然是不可战胜的,从残忍狡诈的朱棣、阴险无耻的朱高煦到仁厚宽容的朱高炽、精明能干的朱瞻基,什么样的人他都见过,什么样的事情他都处理过。历经大风大浪的考验,使得他处变不惊,深沉老到。
王振要想大权独揽,首先要过他这一关。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小小的王振的那点花招把戏要想在杨士奇面前献丑,还得回家再练几十年。
除此之外,杨荣、杨溥都不是等闲之辈,这三个老江湖守在那里,王振就只能乖乖地做他的奴才和太监。
这股文官集团的势力正是王振掌权路上的第一个障碍。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事后证明,真正能够对王振起到遏制作用的,是第二道障碍,而组成这道障碍的,是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能拥有比文官集团更为强大的力量吗?
是的,在我看来,还不仅如此。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但能够左右朝政,还能废立天子!
此人就是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
十一年前,她是张皇后,十年前,她是张太后,现在,她是张太皇太后。
在这十一年中,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失去一个亲人,她的级别就提升一次。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提升。
死者已矣,活人还得好好干。张太皇太后擦干眼泪,开始辅佐自己的孙子,实际上,如果不是她的决定,朱祁镇是当不了皇帝的。
在朱瞻基死后,由于太子很小,且有传言太子并非其母孙贵妃所生,而是由宫女代生的,所以太子地位很不稳固,外地藩王来当皇帝的谣言传得满天飞。在这关键时刻,张太后坚决地支持了太子朱祁镇,并拥立他为皇帝。
这样的一个人,不要说论能力,就是排资历也能吓死人,真正做到了“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而这位祖母级的人物也并不是光说不练的,王振就曾经被她恶整过一次,这件事情也成了王振心中永远的痛。
正统(英宗年号)元年(1436)二月,张太皇太后召集五大臣入朝开会。等到这五个人到齐后,张太皇太后把皇帝领了过来,让他看清楚这五个人,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五个人是先帝留给陛下的,如果陛下有什么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和这五个人商量。”
参考消息
太皇太后知多少
太皇太后,估计是古代一个女人所能得到的最尊贵的身份了。据统计,从西汉的吕后,到清朝的慈禧,历史上一共有四十二个女人曾经站上这个制高点。这其中,最年轻的太皇太后非汉代的上官氏莫属。她六岁就成了刘弗陵的皇后。十年后,刘弗陵驾崩,昌邑王刘贺继位,她又成了皇太后。结果不到一个月,刘贺被废,汉宣帝继位,她又成了太皇太后!虽然汉宣帝比她大三岁,但按辈分却要叫她一声“奶奶”。
随后,她又说出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
“如果事情没有得到这五个人的赞成,你就不能做!”
年幼的朱祁镇畏惧地看着他的这位祖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五大臣十分感动,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位太皇太后叫他们来绝不仅仅是要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她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
过了一会儿,张太皇太后命令宣王振进宫,王振得命后立刻入宫面见,他也绝对想不到,自己人生中的最大一场噩梦即将开始。
王振入宫后,看见五位大臣和皇帝都在场,估计是在开高级别会议,召自己前来,莫非是要委以重任?
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此之前,张太皇太后的话已经讲完,她之所以不散会,就是要等王振。
王振跪拜行礼后,刚才还和颜悦色的太皇太后一下子从慈母变成了恶煞(颜色顿异)!她突然对王振大喝:
“你侍候皇帝的起居,不过是个宦官而已,却多有不法的行为,今天,我要杀了你!”
就在太后大喝的同时,殿上的侍卫拔出了亮闪闪的刀,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
骂完后立刻就动手,招呼都不打一个,从其动作熟练度和时间连接上看,相信这一连串的举动应该是经过预先彩排的。
原先一团和气的大殿突然杀气腾腾,王振顿时魂不附体,他万想不到,今天让他进宫的目的不是委以重任,而是准备让他进鬼门关参观旅游。
一脸杀气的太后站在殿上,亮闪闪的刀剑拔了出来,面对着突然发生的一切,王振吓得浑身发抖,不停地打哆嗦。这一景象的突然出现不但出乎王振的意料,也让在场的五位大臣一头雾水。
他们这才明白,这位平常神色温和的太皇太后竟然还有这么凶狠的一面,而让他们到场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交代事情,还同时给他们安排了观众的角色。
朱祁镇大为吃惊,便跪下来求祖母开恩,而大臣们也一起求情。其实张太皇太后并不是真想杀掉王振,因为当时的王振实在算是个老实人,也没有犯什么错误,于是她便顺水推舟,饶恕了王振,但同时恶狠狠地警告他:
“今天看在有人为你求情的份上,就饶了你,今后不准你干预国事!”
王振狼狈不堪地退了出去,太皇太后那可怕的眼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造成了他的心理阴影,自此之后,只要见到这位太皇太后,他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马上退避三舍,逃之夭夭。
事实也是如此,张太皇太后并没有放松对王振的敲打,隔三差五地便会找个时间把王振叫过去骂一顿,这种搞法使得王振痛苦不堪,足足被骂七年。
有这样的两个障碍,王振的夺权道路可谓任重道远,因此他及时转变策略,对三杨礼敬有加,每次到内阁去传旨的时候,都摆出一副羞涩的表情,像刚上门的女婿见老丈人一样,畏畏缩缩地站在门外,不敢进门。
等到三杨发现他站在外面,让他进来招呼他坐的时候,他都会表现得受宠若惊,好像能够和三杨说话就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一样。他的这些举动使得三杨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人。
然而在他谦恭的表象之下,却不断地拉帮结伙,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利用司礼监的权力安插自己的侄子王山为锦衣卫同知,并广结党羽,控制朝臣。
这位王山先生听说自己的叔伯发达了,远来投奔,得此高官,十分得意,但如果他知道在七年后,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恐怕打死他也不会来当这个官了。
三杨可以应付过去,但那个老太婆是应付不过去的,隔那么几天,王振总要被拉过去骂一顿,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王振没有办法,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前辈是他所对付不了的。
只能等她老人家自然死亡了。
参考消息
不准歧视我
王振为了博取三杨的好感,特地选了个大庭广众的场合,跪劝朱祁镇不要贪图玩乐。让三杨大为感慨,直叹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的好宦官。而王振对三杨小心翼翼,却在朱祁镇面前大摆威风。正统六年(1441),为了庆贺三大殿的落成,朝廷大宴文武百官。按照惯例,这种场合是不允许太监参加的,王振却暴怒道:“我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为什么不能在宴会上占一个席位!”朱祁镇也觉得委屈了王振,忙令百官迎接,甚至还开了东华门的中门。(明清两制,外臣内宦均走掖门、旁门。因规制所限,极少大开宫门)
王振扫除专权障碍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正统七年(1442)十月,历经四朝的张太皇太后离开了人间,王振夺权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此消散。
此时,三杨中的杨荣已经去世,而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也已年老多病,回天无术了。
王振的机会来了。
他从此大权独揽,广结同党,不但控制了锦衣卫,还收了很多属下,其中不乏饱学之辈,圣人门徒,而要论最无耻的一个,莫过于工部侍郎王祐。
这位王祐先生曾经有一次到王振家中探望。在明代,大臣们都留有胡须,而王振没有胡须(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当他见到王祐时,才发现这位大臣也没有留胡须,便问他原因。
王祐先生是这样回答他的:(以下内容可能引发呕吐,请先做好思想准备)
“老爷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留呢?”
在我看来,王祐先生真正达到了无耻无界限的境界,无耻到祖坟上都冒青烟。
正是有了这些无耻之徒的帮助,王振在朝廷内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排除异己,利用杨士奇儿子杀人的事件,攻击他教子无方,最终打垮了这位四朝老臣,之后他又陆续诬陷户部尚书刘中、祭酒李时勉等不服从他的大臣,并把他们赶出了京城。
此时的王振,内得皇帝信任,外有打手帮忙,独掌大权,鱼肉百官,可谓风光无限,成为了明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太监。
大权在手的王振并不满足,他决定做一件前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五十年前,朱元璋先生为了防止今天王振现象的出现,特地在宫门口立了一面三尺高的铁碑,铸上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可是正所谓人走碑凉,谁写的,立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管,有没有人执行。到了王振当权,这块碑文就被当成了贴在墙上没人管的奖状,再也无一人理睬。
大家不理,王振却不一样,他总是觉得这玩意儿太刺眼,于是便命人移走这座碑。
如果老朱还在,他一定会把王振这小子抓起来,剐上三千刀再让他死,可时代不同了,也实在不行了。
大家第二天上朝,看见开国皇帝的手迹突然没有了,却集体保持了沉默,他们都知道是谁干的,到最后却成了打死我也不说,打死我也不管。
朝政如此,多言何用!
但就在王振气焰滔天之时,也有一个人就不买他的账,而这个人也实在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吃了点亏,但王振终究还是不能把他怎么样。
参考消息
虎父犬子
杨士奇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教子无方。其子杨稷仗着父亲的权位,骄奢淫逸,横行乡里,甚至犯下了几宗命案。有人将杨稷的恶行告诉杨士奇时,他居然大吃一惊,不相信这是乖儿子所为,于是便以回家扫墓为名进行试探。杨稷知道父亲回来,立刻夹起尾巴做人,将老父骗得团团转。不久,王振抓住这一把柄大做文章,杨稷随即被绳之以法,杨士奇这才知道儿子作恶多端的真相。遭此打击,杨士奇声誉扫地,遂告老还乡,第二年就含恨离世,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不完满的句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正统六年(1441),当时太皇太后已经病危,无法再训斥王振,三杨也无能为力,王振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朝政大权,所有外地巡抚官员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一些金银财宝,多少倒无所谓,但总得意思一下,表示对这位死太监的尊重。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此人从山西巡抚回来,别说金银,连陈醋都没带回来一瓶。王振气得七窍冒烟,大发雷霆,当即把这个人关了起来。
王振是一个做事偏激的人,对于这种明摆着不给面子的人,他是不会留情的。他本已准备编织罪名,把这个人干掉。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人似乎很有背景。
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就要他好看(藩王可是不好对付的)。
一贯整人到底的王振终于意识到,这个人虽然权位不高,却很不简单,是不能“人道毁灭”的,于是他一反常态,放了这个人(不放也不行)。
此人也确实厉害,他被整得很惨,却一句软话也没有说过,一直痛骂王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坚持和他对抗到底。大有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气势。
这位硬骨头有背景的仁兄就是于谦。
可惜在当时这样的人太少了。
抱负
掌握朝政,统领群臣虽然威风,但这并不是王振的最终目的,事实上,王振并不只是一个贪财贪权的人,他也有自己的追求抱负。
王振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像自己的这位偶像一样,横扫千军,锐不可当。他的这位偶像就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
虽然自己以前只是个文人(现在是太监),但却十分向往率军出征的威风凛凛,而先辈郑和的丰功伟业也不断鼓励着他。
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吗?立给你们看看!
这下问题严重了。
一个人如果饥饿就会去找东西吃,因为这是他的基本需求。
如果他已经吃饱了呢?那么他就会四处闲逛,找点事情干,反正闲着也闲着。
如果一个吃饱的人又找不到什么好事干,他可能就会去干坏事,实现自我价值。
王振大概就属于后两种情况。
他已经大权在握,家财万贯,权和钱都有了,这位死太监也有了新的人生追求——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应该说,有这样的志向是好的,但问题关键在于这位有志太监本身的素质如何。
就如同一个贪官污吏,平日只是贪污受贿,这样的恶行固然让人愤慨,但这并不是他们作恶的最高境界。
所谓作恶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没有这样的才能,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要去干一些所谓的好事。
这才是恶人中的极品。
王振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品,他明明是个不成器的教书先生,明明是个投机的死太监,明明是个贪图权位的小人,这些我们都不计较了。但他现在居然要把自己往军事天才、战争英雄上面靠,就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偏偏当时的时局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
敌人出现
我们前面说过,那位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的马哈木有个好儿子,这话确实不假,永乐十六年(1418),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从此开始了称霸蒙古的军事行动。
事实证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有本事的,仅仅过了六年,脱欢就击败了瓦剌的其他部落,统一了瓦剌,成为了瓦剌独一无二的首领。
之后,他拥立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汗,并开始攻击阿鲁台。
由于当年被朱棣打得太惨,阿鲁台元气不足,在与瓦剌的战斗中被击败。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被脱欢击败,并最终战死于大漠之中,这位曾与永乐第一名将朱棣周旋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就此结束了一生。
瓦剌的扩张
脱欢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的梦想绝不局限于做一个太师,他的真正理想是恢复大元的天下,重新占据中原,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正统四年(1439),壮志未酬的脱欢死掉了,可是明朝并没有因此得到和平,因为替代他的,是一个更为可怕的对手——也先。
也先是脱欢的儿子,他比他的父亲更加强悍,也更加聪明。短短几年之内,他向西攻击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逼明朝西北边境,他向东攻击兀良哈,正统十年,瓦剌彻底击败了兀良哈三卫,并控制了当时尚很弱小的女真族,甚至威胁到了朝鲜。
此时的蒙古已经完成了统一,而也先与他的父亲一样,也整日梦想着恢复大元天下,所以,在一切就绪之后,他把矛头指向了明朝。
虽说也先进攻明朝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在我看来,引起这场冲突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钱。
蒙古人很会打仗,不过也很穷,他们不种地,也不纺纱,要想得到生活必需品,只能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交换,另一种是抢劫。
在朱棣的那个时代,蒙古人更多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得快又方便,但经过朱棣的几堂军事教学课,以及拳脚刀剑的教育方式,蒙古逐渐意识到,继续抢下去会亏本的。
而且在抢劫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你家缺衣服,想抢几匹布,可出去几次都遇不上(人家不可能准备好了让你抢)。蒙古人虽然善战,但并不是打不死,他们也只有一个脑袋,而抢劫是刀口舔血的行当,随时可能完蛋。为几匹布就把命丢了,实在不划算。
于是,在此之后,蒙古开始走第一条道路——和平发展之路。
他们开始和明朝政府做生意,但蒙古有什么生意可做呢?
不要忘记,虽然他们不搞农业和手工业,但他们也有畜牧业,蒙古部落家家户户都养马、养羊,发财致富之道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部落首领的倡议下,蒙古部落开始大量放牧,生意也越做越大,贸易的形式以朝贡为主,每年蒙古定期入京交易,经常带着牲畜千余头,皮毛几千张,浩浩荡荡地来做生意,随行的还有使者。在我们的印象中,使者应该只有一两个人,不过蒙古部落派来的使者人数却要加个千字——两千人。
从古至今,估计没有哪个国家派外交使节会一下子派出上千人,而这些所谓的使者实际上是蒙古的小商小贩,他们都是赶着自己的牛羊马来做对外贸易的。
如果就这样做生意做下去也不错,毕竟各取所需,而且明朝总是处于贸易的优势地位,每年都是贸易顺差。
因为手工业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从史料分析,当时的明朝政府也确实有抬高物价的嫌疑,各种瓷器、纺织品的价格确实有些偏高,但蒙古人也只能全盘接受。
道理也很简单,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你想买就买,想卖就卖,不愿意就散伙!
明朝的人可以不吃牛羊肉,但蒙古人不能没有纺织品,没有日常用具,所以不能散伙。
然而这看似对明朝而言一本万利的生意中,却隐藏着危机。
到了也先时期,由于需求量大,朝贡贸易剧增。本来一年只做一次生意,渐渐发展到一年数贡,每次来做生意的有几千人,牲畜皮毛和马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要知道,这些牲畜皮毛都不是白送的,明朝政府需要用大量的东西来换,由于皮毛数量过大,而手工业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明朝政府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那么多现货供应。
明朝政府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掉入了一个贸易陷阱,看似不懂贸易的蒙古部落实际上十分精明。他们选择这些牛羊作为贸易品是有着很深的考虑的,因为放牧牛羊对于这些游牧民族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
放牧所需的人工成本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平日的生活就是放牧,除了这个之外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干,自然也不需要统计误工费。而牛羊吃的是草,这些都是天然资源,在羊毛衫尚未流行的当年,草原沙漠化似乎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牛羊养大后,直接送到明朝来交换东西,一头牛可以换到很多明朝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明朝的出口产品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迟早会供不应求,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得了。
而也先也以自己统一蒙古的声威和武力为后盾,玩了几招阴招。
他用劣质的马匹冒充好马,索要更高的价格。此外,他还改组了自己的使者队伍,在其中塞入了大量强盗小偷,搅扰沿途居民。到了后来,他派去的那几千人几乎就不是来做生意的,而是沿路抢劫的盗匪。
蒙古部落的这一倾销行为让大明帝国的大臣们十分不满,某些大臣便有意搞点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蒙古肉制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在这些大臣中,有一个人推行这一政策最为积极,相信出乎很多人意料,这人竟然是王振。
英宗时期,与瓦剌的贸易
王振本来就是个只顾自己,不管国家的人,他怎么会这么积极呢?
原来在此之前,也先每次来做生意,都会给王振行贿,然而时间一长,也先把这茬给忘了。
于是王大人突然之间愤怒起来,命令核实使者人数,然后一下子减去了应付金额的五分之四。
就算也先做生意不老实,是个奸商,但人家毕竟还是讲信用的,牛羊还是送给你了,而王振却一下子成了外贸稽查员,竟然几乎全部没收,连发票也不给。
也先被彻底激怒了。
原本只是用武力威胁,在此基础上再干点奸商的勾当,无非是想捞点好处,然而这次被王振稽查队抓住了要害,狠狠地罚了一次款,也先血本无归。
本来就跃跃欲试,想搞点名堂的也先终于坐不住了,这次的事情让他找到了借口,他擦亮刀剑,备好马匹,准备发动攻击。
三十五年前,祖父马哈木就是被眼前的这个庞大帝国所击败,现在复仇的机会到了!
姑且不论后来王振的是是非非,但他和朱祁镇之间确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然而就是这种过于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最终酿成一场大祸
朱瞻基的政策在他活着的时候已开始施行,当时的司礼监已经可以替皇帝批红,不过在朱瞻基的严格监控下,办事的太监们倒也不敢有什么不轨行为。因为朱瞻基虽然不愿意动笔写那么多字,却经常检查观看司礼监的批红作业。
内阁对国家大事提出处理意见,并票拟出来送给皇帝,皇帝经过修改,加上自己的意见,或是直接同意,让太监代为批红。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作流程。
大明王朝就在这样的一个流程中平静地向前发展着。
然而不久之后,这片宁静就将被打破。
一个奇特的宦官
中国人有着十分浓厚的传宗接代观念,像宦官这种职业,虽然衣食无忧,但毕竟要挨一刀,比别人少点东西,也不能生儿育女,所以家里要是出了个宦官,说出去也是十分丢人的。
基于这一点,当时的人们也达成了共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做宦官!
还是那句老话,凡事总有例外。
永乐末年,朝廷下达了一道旨意,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凡是各省各市教育局的官员,如果长期工作表现不好的,可以调到京城当官。
还有这样的好事?地方上都干不出头,竟然还可以调到京城工作当官!
按说这样的好消息应该会吸引无数人报名参加,可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去理会这件事。
为什么呢?难道人们都愿意错过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当然不是,无人问津的奥秘就在于,调到京城后干的工作比较特殊——“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
开什么玩笑!老子就是不干学官,也能做个老百姓,干吗要挨一刀进宫当宦官!
是啊,谁会干这种傻事呢?
就在众人对此不以为然,把旨意当笑话看的时候,一个因为犯错而即将受到惩罚的学官正在自己的家中犹豫。
他已经有了老婆孩子,生活虽然并不宽裕,但是也不穷,大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但在他的心中,却有着别人无法了解的雄心壮志。
他自幼就渴望出人头地,苦读多年,虽成儒士被选为学官,却一直无法金榜题名。现在已经成家,但立业却迟迟不见踪影。如今学官也干不下去了,难道就此了结一生?
不会的,我总会等到机会的。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可惜虽然是一个机会,却不是一个好机会。
如果迎接这个机会,等待自己的必然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会遇到无数人的白眼和歧视,入宫后要出头更是难上加难,而且此后自己与妻子儿女也将天人永隔。
不管那么多了,要出人头地就要付出代价!
别人不干,我来干!
这个干出别人不敢干,也不想干的事情的人,就是王振。
正是此人,打破了明宣宗朱瞻基的初衷和他创造的良好氛围,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
王振,出生年月日不详,山西蔚州人(今河北),幼年读书,任当地教官,后自愿净身入宫教育宫内人文化。
怀着敢为人所不为的勇气,王振进入了宫廷。让他十分惊喜的是,在宫中,他这个原本教不好书的学官竟然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这其实也很自然,因为他的这份工作实在无人与他竞争。
参考消息
不能生育的“翁父”
朱祁镇对王振极其恭敬,言听计从,有时候商讨政事时,一旦看见王振走来,他都要起身行礼,再唤上一声“王先生”。上行下效,王公大臣们为了巴结王振,都厚着脸皮称呼他为“翁父”——这位王太监,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儿女满天下的“王爸爸”。既然认了翁父,那见面就得跪。最开始,当街跪拜王振的都是一些逢迎拍马、急欲攀附的朝堂小人。不过一个人也拜,两个人也拜,时间一长,跪拜就变成了一种规矩,而王振也把这当成了自己的一项特权。有胆敢不跪的,不是被扔进大牢,就是被贬官发配。
由于在一堆文盲和小学文化者中鹤立鸡群,他被大家称为王先生,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并受到了宣宗的关注,朱瞻基感觉到他是个人才,便派他去侍奉太子读书。
从此,这位叫王振的太监就和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结下了不解之缘。
应该说,王振确实是一个好老师,他教导太子读书,并对其严格管理,以至于朱祁镇对其不敢称呼名字,居然叫他“先生”。
姑且不论后来王振的是是非非,但他和朱祁镇之间确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然而就是这种过于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最终酿成一场大祸。
转折的开始
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朱高炽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而他们二人被合称为仁宣,绝不仅仅因为他们是父子关系,实际上,他们两人有很多相同之处。列举部分如下:
首先,他们都姓朱;
其次,他们都是好皇帝,都是明君;
最后,他们的命都不长。
朱高炽活了四十八岁,但由于自己老爹太能干,足足干了二十年太子,只做了一年皇帝。
朱瞻基比他父亲还少活十年,但由于父亲死得早,自己二十七岁登基,做了十年皇帝。
这十一年是明朝的黄金时代,对这段时期的统治,史料中溢美之词不胜枚举。大明帝国空前繁荣强大,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但长期观看电视剧的习惯告诉我们,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转折,电视编剧会特地搞点矛盾闹点事出来,比如什么男主角杀了人,女主角得绝症之类。要是一直都是花好月圆,人人平安,那这电视剧的收视率就不会高,也卖不出广告。
历史之神(如果真有的话)看来也是一个好编剧,他可能也觉得这样的历史没有意思,便给这出喜剧画上了一个句号。
这个句号最终结束了明朝的黄金十年。
宣德十年(1435),一代英主朱瞻基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三十八岁。
仁宣之治就此完结。
在朱瞻基临死之前,他为自己那年仅九岁的儿子选择了五位顾命大臣,虽然儿子还年幼,但朱瞻基并不担心,因为他相信这五个人绝不会让自己失望。
此五人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濙。
确实是豪华阵容,文有三杨,武有张辅,还有一个专干秘密工作的,朱瞻基应该走得很安心。
但他想不到的是,这五位风云人物、朝廷精英最终还是让他失望了。
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明英宗朱祁镇
说起这位朱祁镇,可能有的人会咬牙切齿,对其恨之入骨。但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史料,就会发现他应该不算是个坏人,他的政务处理能力也并不差,为人也很勤快,虽然有两大污点(打错一仗,杀错一人),也并不能完全抹杀他的能力与贡献。
而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要论人生的传奇色彩与命运的跌宕起伏,估计除了朱元璋外,无人可与这位皇帝匹敌。
在明英宗的这个时代,除了他本人皇帝——俘虏——囚犯——皇帝的传奇经历外,一位堪称明代第二强人的登场也使得这个朝代的事情更加精彩夺目。
就此开始吧!
参考消息
朱瞻基的错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朱瞻基一生也做过不少错事,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废后。他的原配胡皇后贞静贤淑,而贵妃孙氏年轻妩媚、工于心计,更懂得讨朱瞻基的欢心,后来又生下了太子朱祁镇,朱瞻基便开始动了废后的心思。不久,他便密令胡皇后上表,以多病无子的原因主动辞去皇后的身份。虽然,后来朱瞻基也曾懊悔自己当年“少不经事”,但他已经开了一个坏头,在他之后,明朝又多次发生了废后风波。
从隐藏到暴露
王振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离别妻儿,愿意受宫刑做宦官,忍受别人的歧视,绝不是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在他的心中,有着很大的抱负。
而他很明智地意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牢牢地抓住自己手中的那个稀世珍宝——朱祁镇。
朱祁镇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也算是自己的学生,虽然他还只是太子,虽然他只有九岁,但他终究会长大,他终究会成为皇帝的。
就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王振耐心地等待着机会,等待着独掌大权,权倾天下的机会。
机会似乎到来了,朱瞻基驾崩了,这个精明的皇帝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年幼的朱祁镇,而朱祁镇对自己言听计从,大权在握的日子不远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
恐怕不是,因为在王振夺取大权的路上,有两个障碍在阻拦着他。
事实上,对王振而言,要克服这两个障碍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他也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因为阻挡他前进的这两个障碍代表着的是一股他绝对无法匹敌的势力。
障碍
英宗即位时,杨士奇已经七十一岁,但这位历经四朝的老臣看上去仍然是不可战胜的,从残忍狡诈的朱棣、阴险无耻的朱高煦到仁厚宽容的朱高炽、精明能干的朱瞻基,什么样的人他都见过,什么样的事情他都处理过。历经大风大浪的考验,使得他处变不惊,深沉老到。
王振要想大权独揽,首先要过他这一关。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小小的王振的那点花招把戏要想在杨士奇面前献丑,还得回家再练几十年。
除此之外,杨荣、杨溥都不是等闲之辈,这三个老江湖守在那里,王振就只能乖乖地做他的奴才和太监。
这股文官集团的势力正是王振掌权路上的第一个障碍。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事后证明,真正能够对王振起到遏制作用的,是第二道障碍,而组成这道障碍的,是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能拥有比文官集团更为强大的力量吗?
是的,在我看来,还不仅如此。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但能够左右朝政,还能废立天子!
此人就是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
十一年前,她是张皇后,十年前,她是张太后,现在,她是张太皇太后。
在这十一年中,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失去一个亲人,她的级别就提升一次。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提升。
死者已矣,活人还得好好干。张太皇太后擦干眼泪,开始辅佐自己的孙子,实际上,如果不是她的决定,朱祁镇是当不了皇帝的。
在朱瞻基死后,由于太子很小,且有传言太子并非其母孙贵妃所生,而是由宫女代生的,所以太子地位很不稳固,外地藩王来当皇帝的谣言传得满天飞。在这关键时刻,张太后坚决地支持了太子朱祁镇,并拥立他为皇帝。
这样的一个人,不要说论能力,就是排资历也能吓死人,真正做到了“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而这位祖母级的人物也并不是光说不练的,王振就曾经被她恶整过一次,这件事情也成了王振心中永远的痛。
正统(英宗年号)元年(1436)二月,张太皇太后召集五大臣入朝开会。等到这五个人到齐后,张太皇太后把皇帝领了过来,让他看清楚这五个人,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五个人是先帝留给陛下的,如果陛下有什么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和这五个人商量。”
参考消息
太皇太后知多少
太皇太后,估计是古代一个女人所能得到的最尊贵的身份了。据统计,从西汉的吕后,到清朝的慈禧,历史上一共有四十二个女人曾经站上这个制高点。这其中,最年轻的太皇太后非汉代的上官氏莫属。她六岁就成了刘弗陵的皇后。十年后,刘弗陵驾崩,昌邑王刘贺继位,她又成了皇太后。结果不到一个月,刘贺被废,汉宣帝继位,她又成了太皇太后!虽然汉宣帝比她大三岁,但按辈分却要叫她一声“奶奶”。
随后,她又说出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
“如果事情没有得到这五个人的赞成,你就不能做!”
年幼的朱祁镇畏惧地看着他的这位祖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五大臣十分感动,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位太皇太后叫他们来绝不仅仅是要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她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
过了一会儿,张太皇太后命令宣王振进宫,王振得命后立刻入宫面见,他也绝对想不到,自己人生中的最大一场噩梦即将开始。
王振入宫后,看见五位大臣和皇帝都在场,估计是在开高级别会议,召自己前来,莫非是要委以重任?
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此之前,张太皇太后的话已经讲完,她之所以不散会,就是要等王振。
王振跪拜行礼后,刚才还和颜悦色的太皇太后一下子从慈母变成了恶煞(颜色顿异)!她突然对王振大喝:
“你侍候皇帝的起居,不过是个宦官而已,却多有不法的行为,今天,我要杀了你!”
就在太后大喝的同时,殿上的侍卫拔出了亮闪闪的刀,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
骂完后立刻就动手,招呼都不打一个,从其动作熟练度和时间连接上看,相信这一连串的举动应该是经过预先彩排的。
原先一团和气的大殿突然杀气腾腾,王振顿时魂不附体,他万想不到,今天让他进宫的目的不是委以重任,而是准备让他进鬼门关参观旅游。
一脸杀气的太后站在殿上,亮闪闪的刀剑拔了出来,面对着突然发生的一切,王振吓得浑身发抖,不停地打哆嗦。这一景象的突然出现不但出乎王振的意料,也让在场的五位大臣一头雾水。
他们这才明白,这位平常神色温和的太皇太后竟然还有这么凶狠的一面,而让他们到场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交代事情,还同时给他们安排了观众的角色。
朱祁镇大为吃惊,便跪下来求祖母开恩,而大臣们也一起求情。其实张太皇太后并不是真想杀掉王振,因为当时的王振实在算是个老实人,也没有犯什么错误,于是她便顺水推舟,饶恕了王振,但同时恶狠狠地警告他:
“今天看在有人为你求情的份上,就饶了你,今后不准你干预国事!”
王振狼狈不堪地退了出去,太皇太后那可怕的眼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造成了他的心理阴影,自此之后,只要见到这位太皇太后,他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马上退避三舍,逃之夭夭。
事实也是如此,张太皇太后并没有放松对王振的敲打,隔三差五地便会找个时间把王振叫过去骂一顿,这种搞法使得王振痛苦不堪,足足被骂七年。
有这样的两个障碍,王振的夺权道路可谓任重道远,因此他及时转变策略,对三杨礼敬有加,每次到内阁去传旨的时候,都摆出一副羞涩的表情,像刚上门的女婿见老丈人一样,畏畏缩缩地站在门外,不敢进门。
等到三杨发现他站在外面,让他进来招呼他坐的时候,他都会表现得受宠若惊,好像能够和三杨说话就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一样。他的这些举动使得三杨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人。
然而在他谦恭的表象之下,却不断地拉帮结伙,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利用司礼监的权力安插自己的侄子王山为锦衣卫同知,并广结党羽,控制朝臣。
这位王山先生听说自己的叔伯发达了,远来投奔,得此高官,十分得意,但如果他知道在七年后,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恐怕打死他也不会来当这个官了。
三杨可以应付过去,但那个老太婆是应付不过去的,隔那么几天,王振总要被拉过去骂一顿,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王振没有办法,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前辈是他所对付不了的。
只能等她老人家自然死亡了。
参考消息
不准歧视我
王振为了博取三杨的好感,特地选了个大庭广众的场合,跪劝朱祁镇不要贪图玩乐。让三杨大为感慨,直叹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的好宦官。而王振对三杨小心翼翼,却在朱祁镇面前大摆威风。正统六年(1441),为了庆贺三大殿的落成,朝廷大宴文武百官。按照惯例,这种场合是不允许太监参加的,王振却暴怒道:“我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为什么不能在宴会上占一个席位!”朱祁镇也觉得委屈了王振,忙令百官迎接,甚至还开了东华门的中门。(明清两制,外臣内宦均走掖门、旁门。因规制所限,极少大开宫门)
王振扫除专权障碍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正统七年(1442)十月,历经四朝的张太皇太后离开了人间,王振夺权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此消散。
此时,三杨中的杨荣已经去世,而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也已年老多病,回天无术了。
王振的机会来了。
他从此大权独揽,广结同党,不但控制了锦衣卫,还收了很多属下,其中不乏饱学之辈,圣人门徒,而要论最无耻的一个,莫过于工部侍郎王祐。
这位王祐先生曾经有一次到王振家中探望。在明代,大臣们都留有胡须,而王振没有胡须(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当他见到王祐时,才发现这位大臣也没有留胡须,便问他原因。
王祐先生是这样回答他的:(以下内容可能引发呕吐,请先做好思想准备)
“老爷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留呢?”
在我看来,王祐先生真正达到了无耻无界限的境界,无耻到祖坟上都冒青烟。
正是有了这些无耻之徒的帮助,王振在朝廷内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排除异己,利用杨士奇儿子杀人的事件,攻击他教子无方,最终打垮了这位四朝老臣,之后他又陆续诬陷户部尚书刘中、祭酒李时勉等不服从他的大臣,并把他们赶出了京城。
此时的王振,内得皇帝信任,外有打手帮忙,独掌大权,鱼肉百官,可谓风光无限,成为了明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太监。
大权在手的王振并不满足,他决定做一件前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五十年前,朱元璋先生为了防止今天王振现象的出现,特地在宫门口立了一面三尺高的铁碑,铸上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可是正所谓人走碑凉,谁写的,立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管,有没有人执行。到了王振当权,这块碑文就被当成了贴在墙上没人管的奖状,再也无一人理睬。
大家不理,王振却不一样,他总是觉得这玩意儿太刺眼,于是便命人移走这座碑。
如果老朱还在,他一定会把王振这小子抓起来,剐上三千刀再让他死,可时代不同了,也实在不行了。
大家第二天上朝,看见开国皇帝的手迹突然没有了,却集体保持了沉默,他们都知道是谁干的,到最后却成了打死我也不说,打死我也不管。
朝政如此,多言何用!
但就在王振气焰滔天之时,也有一个人就不买他的账,而这个人也实在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吃了点亏,但王振终究还是不能把他怎么样。
参考消息
虎父犬子
杨士奇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教子无方。其子杨稷仗着父亲的权位,骄奢淫逸,横行乡里,甚至犯下了几宗命案。有人将杨稷的恶行告诉杨士奇时,他居然大吃一惊,不相信这是乖儿子所为,于是便以回家扫墓为名进行试探。杨稷知道父亲回来,立刻夹起尾巴做人,将老父骗得团团转。不久,王振抓住这一把柄大做文章,杨稷随即被绳之以法,杨士奇这才知道儿子作恶多端的真相。遭此打击,杨士奇声誉扫地,遂告老还乡,第二年就含恨离世,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不完满的句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正统六年(1441),当时太皇太后已经病危,无法再训斥王振,三杨也无能为力,王振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朝政大权,所有外地巡抚官员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一些金银财宝,多少倒无所谓,但总得意思一下,表示对这位死太监的尊重。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此人从山西巡抚回来,别说金银,连陈醋都没带回来一瓶。王振气得七窍冒烟,大发雷霆,当即把这个人关了起来。
王振是一个做事偏激的人,对于这种明摆着不给面子的人,他是不会留情的。他本已准备编织罪名,把这个人干掉。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人似乎很有背景。
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就要他好看(藩王可是不好对付的)。
一贯整人到底的王振终于意识到,这个人虽然权位不高,却很不简单,是不能“人道毁灭”的,于是他一反常态,放了这个人(不放也不行)。
此人也确实厉害,他被整得很惨,却一句软话也没有说过,一直痛骂王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坚持和他对抗到底。大有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气势。
这位硬骨头有背景的仁兄就是于谦。
可惜在当时这样的人太少了。
抱负
掌握朝政,统领群臣虽然威风,但这并不是王振的最终目的,事实上,王振并不只是一个贪财贪权的人,他也有自己的追求抱负。
王振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像自己的这位偶像一样,横扫千军,锐不可当。他的这位偶像就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
虽然自己以前只是个文人(现在是太监),但却十分向往率军出征的威风凛凛,而先辈郑和的丰功伟业也不断鼓励着他。
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吗?立给你们看看!
这下问题严重了。
一个人如果饥饿就会去找东西吃,因为这是他的基本需求。
如果他已经吃饱了呢?那么他就会四处闲逛,找点事情干,反正闲着也闲着。
如果一个吃饱的人又找不到什么好事干,他可能就会去干坏事,实现自我价值。
王振大概就属于后两种情况。
他已经大权在握,家财万贯,权和钱都有了,这位死太监也有了新的人生追求——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应该说,有这样的志向是好的,但问题关键在于这位有志太监本身的素质如何。
就如同一个贪官污吏,平日只是贪污受贿,这样的恶行固然让人愤慨,但这并不是他们作恶的最高境界。
所谓作恶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没有这样的才能,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要去干一些所谓的好事。
这才是恶人中的极品。
王振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品,他明明是个不成器的教书先生,明明是个投机的死太监,明明是个贪图权位的小人,这些我们都不计较了。但他现在居然要把自己往军事天才、战争英雄上面靠,就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偏偏当时的时局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
敌人出现
我们前面说过,那位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的马哈木有个好儿子,这话确实不假,永乐十六年(1418),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从此开始了称霸蒙古的军事行动。
事实证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有本事的,仅仅过了六年,脱欢就击败了瓦剌的其他部落,统一了瓦剌,成为了瓦剌独一无二的首领。
之后,他拥立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汗,并开始攻击阿鲁台。
由于当年被朱棣打得太惨,阿鲁台元气不足,在与瓦剌的战斗中被击败。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被脱欢击败,并最终战死于大漠之中,这位曾与永乐第一名将朱棣周旋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就此结束了一生。
瓦剌的扩张
脱欢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的梦想绝不局限于做一个太师,他的真正理想是恢复大元的天下,重新占据中原,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正统四年(1439),壮志未酬的脱欢死掉了,可是明朝并没有因此得到和平,因为替代他的,是一个更为可怕的对手——也先。
也先是脱欢的儿子,他比他的父亲更加强悍,也更加聪明。短短几年之内,他向西攻击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逼明朝西北边境,他向东攻击兀良哈,正统十年,瓦剌彻底击败了兀良哈三卫,并控制了当时尚很弱小的女真族,甚至威胁到了朝鲜。
此时的蒙古已经完成了统一,而也先与他的父亲一样,也整日梦想着恢复大元天下,所以,在一切就绪之后,他把矛头指向了明朝。
虽说也先进攻明朝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在我看来,引起这场冲突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钱。
蒙古人很会打仗,不过也很穷,他们不种地,也不纺纱,要想得到生活必需品,只能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交换,另一种是抢劫。
在朱棣的那个时代,蒙古人更多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得快又方便,但经过朱棣的几堂军事教学课,以及拳脚刀剑的教育方式,蒙古逐渐意识到,继续抢下去会亏本的。
而且在抢劫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你家缺衣服,想抢几匹布,可出去几次都遇不上(人家不可能准备好了让你抢)。蒙古人虽然善战,但并不是打不死,他们也只有一个脑袋,而抢劫是刀口舔血的行当,随时可能完蛋。为几匹布就把命丢了,实在不划算。
于是,在此之后,蒙古开始走第一条道路——和平发展之路。
他们开始和明朝政府做生意,但蒙古有什么生意可做呢?
不要忘记,虽然他们不搞农业和手工业,但他们也有畜牧业,蒙古部落家家户户都养马、养羊,发财致富之道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部落首领的倡议下,蒙古部落开始大量放牧,生意也越做越大,贸易的形式以朝贡为主,每年蒙古定期入京交易,经常带着牲畜千余头,皮毛几千张,浩浩荡荡地来做生意,随行的还有使者。在我们的印象中,使者应该只有一两个人,不过蒙古部落派来的使者人数却要加个千字——两千人。
从古至今,估计没有哪个国家派外交使节会一下子派出上千人,而这些所谓的使者实际上是蒙古的小商小贩,他们都是赶着自己的牛羊马来做对外贸易的。
如果就这样做生意做下去也不错,毕竟各取所需,而且明朝总是处于贸易的优势地位,每年都是贸易顺差。
因为手工业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从史料分析,当时的明朝政府也确实有抬高物价的嫌疑,各种瓷器、纺织品的价格确实有些偏高,但蒙古人也只能全盘接受。
道理也很简单,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你想买就买,想卖就卖,不愿意就散伙!
明朝的人可以不吃牛羊肉,但蒙古人不能没有纺织品,没有日常用具,所以不能散伙。
然而这看似对明朝而言一本万利的生意中,却隐藏着危机。
到了也先时期,由于需求量大,朝贡贸易剧增。本来一年只做一次生意,渐渐发展到一年数贡,每次来做生意的有几千人,牲畜皮毛和马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要知道,这些牲畜皮毛都不是白送的,明朝政府需要用大量的东西来换,由于皮毛数量过大,而手工业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明朝政府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那么多现货供应。
明朝政府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掉入了一个贸易陷阱,看似不懂贸易的蒙古部落实际上十分精明。他们选择这些牛羊作为贸易品是有着很深的考虑的,因为放牧牛羊对于这些游牧民族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
放牧所需的人工成本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平日的生活就是放牧,除了这个之外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干,自然也不需要统计误工费。而牛羊吃的是草,这些都是天然资源,在羊毛衫尚未流行的当年,草原沙漠化似乎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牛羊养大后,直接送到明朝来交换东西,一头牛可以换到很多明朝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明朝的出口产品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迟早会供不应求,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得了。
而也先也以自己统一蒙古的声威和武力为后盾,玩了几招阴招。
他用劣质的马匹冒充好马,索要更高的价格。此外,他还改组了自己的使者队伍,在其中塞入了大量强盗小偷,搅扰沿途居民。到了后来,他派去的那几千人几乎就不是来做生意的,而是沿路抢劫的盗匪。
蒙古部落的这一倾销行为让大明帝国的大臣们十分不满,某些大臣便有意搞点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蒙古肉制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在这些大臣中,有一个人推行这一政策最为积极,相信出乎很多人意料,这人竟然是王振。
英宗时期,与瓦剌的贸易
王振本来就是个只顾自己,不管国家的人,他怎么会这么积极呢?
原来在此之前,也先每次来做生意,都会给王振行贿,然而时间一长,也先把这茬给忘了。
于是王大人突然之间愤怒起来,命令核实使者人数,然后一下子减去了应付金额的五分之四。
就算也先做生意不老实,是个奸商,但人家毕竟还是讲信用的,牛羊还是送给你了,而王振却一下子成了外贸稽查员,竟然几乎全部没收,连发票也不给。
也先被彻底激怒了。
原本只是用武力威胁,在此基础上再干点奸商的勾当,无非是想捞点好处,然而这次被王振稽查队抓住了要害,狠狠地罚了一次款,也先血本无归。
本来就跃跃欲试,想搞点名堂的也先终于坐不住了,这次的事情让他找到了借口,他擦亮刀剑,备好马匹,准备发动攻击。
三十五年前,祖父马哈木就是被眼前的这个庞大帝国所击败,现在复仇的机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