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无人知晓的胜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helenr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明代的所有战役中,被故意忽视的应州之战本就不显眼,但这场被忽视的战役,却是朱厚照勇猛无畏的唯一证明
小王子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小王子兄弟的丰功伟绩,不用报户口,列一下他干过的事就行了:
正德六年(1511)三月,小王子率部五万入侵河套,击败边军而去。
十月,小王子率部六万入侵陕西,抢夺人口牲畜万余。
十二月,小王子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杀守备赵瑛、都指挥王继。
正德七年(1512)五月,小王子率部进攻大同,攻陷白羊口,守军难以抵挡,抢劫财物离去。
正德九年(1514)九月,小王子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攻破怀安、蔚州,纵横百里,肆意抢掠,无人可挡。
郑重声明,这只是随便摘出来的,在历史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只是出现一两次,可这位兄弟的出镜率实在不是一般的高,每年他都要露好几次脸,不是抢人就是抢东西,再不然就是杀某某指挥、某某守将,实在是威风得紧。
这位小王子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呢?那还要从也先说起。
也先自从在土木堡占了便宜,在北京吃了亏后,势力大不如前,最终被手下杀死。他死后,瓦剌的实力消退,而另一个部落鞑靼却不断壮大。
小王子掠边
★书内地图中日期皆为阴历
小王子就是鞑靼部落最为卓越的人才,一位优异的军事指挥官。在他的指挥下,蒙古军队不断入侵明朝边境,把当时的明朝名将打了个遍(王守仁还没出来),从未逢敌手。
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正德十年(1515)八月,小王子竟然发动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边境,他兴致还不错,竟敢在明军地盘上连营过夜,长度达到七十多里!他一路走、一路抢、一路杀,未遇抵抗,而明军只能坚壁清野,龟缩不出。
如果仔细查阅史料,就会发现,明军倒也不是没打过胜仗,不过这胜仗有点儿问题。
比如正德七年八月,平定安化王叛乱的名将仇钺曾经打过一个祝捷报告,大意是,小王子近日带大军攻击沙河边境,我带着军队进行了顽强反击,一举击溃敌军。
如此胜利,实在值得庆贺,接下来我们看看战果——斩首三级。
最后报损失——死亡二十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被抢走马匹一百四十匹。
接到报告后,朝中的一个大臣立刻作出了真实的现场还原:一小群蒙古兵来抢马,成功抢走了马,还杀了很多人,仇钺避过风头,解决了几个落单没跑掉的人。
从此,这个小王子就成为了大臣最为头疼的人物,说起这位大哥没人不摇头叹气,只有一个人例外。
朱厚照和他的父亲朱祐樘不同,朱祐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惹事,而朱厚照则恰恰相反,他最喜欢的就是无事生非,无风起浪,还爱舞枪弄棍,热衷于军事。听说有这么个劲敌,他十分高兴,一直就想出去和这位仁兄较量一下。
参考消息
满都海夫人
小王子,又称达延汗,是蒙古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他本名叫巴图蒙克,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代孙。虽然血统高贵,但他很早就成了孤儿,寄人篱下,饱受屈辱。1479年,满都鲁汗去世,其三十三岁的遗孀满都海夫人为了维护黄金家族的统治,拒绝了很多实权派的求婚,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年仅七岁的巴图蒙克,并将其扶上汗位。之后,满都海夫人携小丈夫出征瓦剌,亲自指挥战斗,使瓦剌俯首称臣,接着,她又率军击败权臣亦思马因的割据力量,为达延汗统一蒙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她,就不会有达延汗,也就不会有蒙古的再次统一,她是当之无愧的蒙古中兴之母。
可大臣们一想到土木堡这三个字,就断然、坚决以及决然地否定了他的提议。
但他血液中那难以言喻的兴奋是不可抑制的,天王老子,也要去斗上一斗!
于是,在手下的帮助下,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出居庸关。
劲敌
朱厚照知道敌人就在身边,但他并不害怕,却还有着期待,期待着敌人的出现,特别是那个让人谈虎色变的小王子。
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他一路快马赶到了边防重镇宣府,可他在宣府闹了几天后才发现,这里竟然十分太平,蒙古人也不见踪影。
于是他决定再一次前进,前进到真正的军事前线——阳和。
阳和就这样成了他的新驻地,他就此成为了边境的临时最高指挥官。
不久之后,大同总兵王勋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书信,信中让他好好守卫城池,安心练兵,落款很长——“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王勋纳闷了,他虽然读书不多,官员级别多少还是知道的,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玩意儿?他连忙去看最近的朝廷公文,可找来找去也没弄清楚这官是咋回事。
他又翻来覆去地看这封信,口气很大,也不像是开玩笑,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这称号就是皇帝大人自己的。
参考消息
个性的迎春仪式
朱厚照在宣府时,有次参观佛寺,有个老和尚性情耿直,说了一些规谏的话,让他十分恼火。此时接近立春,要准备迎春仪式,朱厚照灵机一动,就想恶整和尚出出气。他先下旨,规定和尚和妇女也要参加迎春仪式,接着又准备了几十辆敞篷马车,车顶上悬吊着许多羊皮球。立春那天,他命和尚和妇女杂坐在大车中,由于人多拥挤,难免会有身体接触,于是很多妇女便骂和尚不守规矩,让和尚们感觉十分窘迫。等迎春车队出发后,由于道路崎岖,皮球晃来晃去,不断地在和尚头上撞击,车上的妇女也一个个东倒西歪,乱成一团。朱厚照看了之后,大笑不止,十分得意。
原来朱厚照先生还是十分认真负责的,他认为作为一个军事主帅,没有一个称号毕竟是不行的,所以他就给自己封了这么一个官,还规定了工资和福利,反正是自己发给自己,也不费事儿。
边境的将领们被他这么一搞,都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希望他早点儿走人,可朱厚照却打定了主意,住下就不动了。
一定要等到那个人,一定。
他最终没有失望。
正德十二年十月,大同总兵王勋接到边关急报,蒙古鞑靼小王子率军进攻,人数五万。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他连忙急报皇帝大人,希望他早点儿走人,自己死了也无所谓,万一皇帝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全家都要遭殃了。
然而,朱厚照告诉他,自己不走。
不但不走,他还指示王勋,必须立刻集结部队北上主动迎击鞑靼军。
王勋接到命令,只是苦笑,他认为,这位不懂军事也没有上过战场的皇帝是在瞎指挥,自己这么点儿兵力,能守住就不错了,还主动进攻?
他叹了口气,还是率部出发了,皇帝的命令你能不听吗?据说临走时还预订了棺材,安置了子女问题。在他看来,这次是凶多吉少。
阳和的朱厚照却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他盼望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他听到小王子来到的消息后,当即命令王勋迎击,江彬提出反对,虽然这位仁兄着实不是个好人,却具备很强的军事能力。他认为,以王勋的兵力是无法进攻的。
朱厚照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着他的命令: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率军驻守阳和、平虏、威武。
“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此令!”
江彬目瞪口呆,此刻,那个嬉戏玩闹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久经沙场、沉稳镇定的指挥官。
朱厚照没有理会旁边的江彬,发布命令后,他挥了挥手,赶走了所有的人。
在遇到那个人之前,必须充分休息,养精蓄锐。
百里之外,率军入侵的小王子似乎也感到了什么,他一反常态,舍弃了以往的进军路线,改行向南,向王勋的驻扎地前进。在那里,他将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朱厚照敏锐地感觉到了对手的变化,他立即调整了部署: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离开驻地,火速前往增援王勋。
“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即日启程,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进攻。
“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动兵,驻守阳和,不得作战。”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开始了漫长的沉默。
江彬在一边站着,丝毫不敢吱声,但在退下之前,他还是忍不住咕哝了一句:这样的兵力还是不够的。
看似已经睡着的朱厚照突然睁开眼睛,他笑了:
“不要着急,现在才刚刚开始。”
王勋感觉自己快要完蛋了,他刚刚得知,小王子的大队人马已经朝自己开了过来,就自己手下这么点儿兵,不被人砍死也被人踩死了。谁让自己干了这么一份工作呢?看来只能是为国捐躯了。
然而就在此时,他突然得知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已经率军前来增援自己,大喜过望之下,他下令全军动员,务必英勇抗敌,与鞑靼军决一死战,坚持到援军到来。
正德十二年十月,甲辰。
战争在山西应州打响,应州之战正式开始。
小王子率军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明军的主力(至少他认为如此),十分高兴,毕竟带五万人出来不容易,不捞够本钱也实在不好意思回去。二话不说就发动了进攻。
王勋十分勇猛,他知道自己兵力不多,为了不让对方看出破绽,一出手就竭尽全力去打,发动全军冲锋,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确实迷惑了小王子,他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没有敢于立刻发动总攻,给了王勋活命的时间。
双方在应州城外五里寨激战,打了整整一天,到了黄昏,小王子发现自己上当了。
对方转来转去就那么些人,自己居然被忽悠了这么久,他十分愤怒,但已经快到夜晚,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出现,他命令部队包围明军,等到第二天,再把王勋大卸八块。
然而情况总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天,大雾。
王勋乐坏了,他借着这个机会,坚持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真理,溜进了应州城,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等到大雾散开,他才发现,负责跟踪任务的副总兵朱峦,竟然超越了蒙古军,也跑到了自己这边。
小王子气得不行,明军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越打越多起来,他失去了耐心,开始集结部队,准备攻城。可还没等他准备好,麻烦又来了。
城内的守军似乎比他们还不耐烦,竟然主动出城发动攻击,小王子急忙迎敌,而他很快就发现,城内军队的自信是有原因的。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终于率部赶到了,来得正是时候,王勋得知后立刻下令前后夹击鞑靼军。到了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不过很可惜,只不过是曙光而已,因为他的敌人是五万精锐蒙古骑兵,而统帅是卓越的军事将领小王子。
小王子的名声不是白得的,他没有被这种气势吓倒,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已经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敌军兵力仍然不足。
他冷静地发布命令,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别应敌,并保持相当距离,防止敌军再次合流。
他的这一招获得了奇效,一贯投机取巧的王勋再也没能忽悠过去,反复冲击之后,他们再次被分割包围。
王勋终于无计可施了,想来想去再也没啥指望了。
也就在此时,朱厚照叫来了江彬。
“立刻集合军队,出征作战!”
江彬疑惑地看着他,没有说话,但他的问题是很明显的:
哪里还有军队呢?
朱厚照知道他的疑问,直接说出了答案:
“我之前已暗中命令张永、魏彬、张忠率军前来会战,他们已经按时到达。”
江彬终于明白了,在那些日子里,朱厚照到底在等待些什么。
朱厚照站了起来,他一改往日的调笑,满面杀气,大声对还在发呆的江彬说道:
“该轮到我了,出兵吧!”
谜团
综合看来,朱厚照的策略是这样的,首先派出少量部队吸引敌军前来会战,之后采用添油战术不断增加兵力,拖住敌军,并集结大股部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事实证明,他的计划成功了。
丁未,朱厚照亲率大军,自阳和出发,向应州挺进。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包围圈内的王勋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他这次也被折腾得够呛,从绝望到希望再到失望,一日三变,不厌其烦。事到如今,援军也到了,接应也到了,仍然无济于事,他扳着指头数,也没有发现还有哪支部队能来救他。
当然了,他是不敢指望朱厚照的,因为这位皇帝陛下是个不靠谱的人。
天亮了,蒙古兵发动了总攻,王勋率部拼死抵抗,但仍然难以退敌,就在他即将支持不住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蒙古兵突然开始溃退!
朱厚照终于赶到了,他实在很够意思,命令部队日夜不停地向应州发动奔袭,正好看到王勋被人围着打,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发起冲锋,蒙古军没有防备,又一次被打散,三路大军就此会合。
朱厚照见好就收,没有发动追击,而是命令全军就地扎营,现在他手上已经有了五六万人马,足以和对手好好较量一番,他相信,那个敌人是不会就此退走的。
小王子算是被彻底打蒙了,先打王勋,没打下来,还多打出了两支部队,现在又冒出了这么个大家伙,派头不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
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算数,就看看这个新来的有什么本事!
从当时的史料分析,小王子确有可能并不知道与他对阵者的身份,但无论如何,他仍然集结了自己的所有兵力,准备与这位神秘的对手决一雌雄。
第二天,仍然是大雾笼罩,小王子抓紧时间,布好阵形,准备发动最后的冲击。不久之后,雾渐渐散去,他这才惊奇地发现,明军列着整齐的队形,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等待着他。
朱厚照十分紧张,虽然自小他就向往过金戈铁马的生活,也听过那些伟大祖先的传奇故事,但当彪悍的蒙古骑兵真正出现在他的面前,叫嚣声不绝于耳,闪亮的刀锋映成一片反光,晃花了他的眼睛时,他这才清晰地意识到,打仗实在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难道要缩着头退回去?
这不就是我一直等待的时刻吗?他用力握紧了手。横扫天下,纵横无敌!先祖曾经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可以?
尚武的精神在他的身体里复苏,勇气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在所有士兵的注视下,他拔出了佩剑,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冲锋!”
战斗就此开始。
看见明军出人意料地发动了进攻,小王子也拼了老命,他发起了总攻令,总计十万余人在应州城外反复厮杀、你来我往,据史料记载,双方来回交战百余合,相持不下。
事实证明,朱厚照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在战乱之中,他保持了镇定,还在阵中来回纵马狂奔,鼓舞士气。他这一无畏的举动大大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士兵们英勇奋战,向蒙古军发动了无数次潮水般的攻击。
战争就这样进行了一天,双方也不讲什么策略诡计了,就是拿刀互砍,谁更能玩命谁就能赢!就这么折腾到了下午,看着无数如狼似虎、似打了兴奋剂的明军,蒙古军队顶不住了,小王子也撑不住了,他本来只是想来抢点儿东西就算数,却碰上了这么个冤家,结果赔了大本钱,无奈之下,只能发出那道丢人的命令:
“退兵!退兵!”
朱厚照不读书,也不讲什么战争礼仪,看到蒙古兵退却,他便下令全军追击,可惜天公不作美,一路赶到了朔州,突然又起了雾,只能打道回府。
这是一场没有详写的战争,并非我偷懒,实在是史料记载太少,因为朱厚照兄是偷偷出来的,身边没有史官,文人也很少,他自己是半个文盲,江彬、张永、王勋都是比他还粗的粗人,总不能指望他们吧。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的战果,史书记载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然后还有朱厚照先生的口述历史——“我亲手杀了一个!”,仅此而已。
我之前曾多次对史书上的记载提出过质疑,但这次我却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记载的的确确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一个违背了常识的结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换在今天,那就是十个师,别说打仗,就是搞个军事演习,也经常死那么十来个人,即使双方拿的都是板砖,互拍几下也不止这个数。
事实上,双方是真刀真枪的互砍,而且是足足砍了一天,参战的双方既不是慈悲为怀的和尚,也不是练过气功的义和团,而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高级货,至少蒙古人那里肯定是没有普及的。
再谈谈朱厚照讲的那句话——“我亲手杀了一个!”这句话经常被后人拿来嘲笑他吹牛,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说的很有可能是实话。
要知道,朱厚照先生在战场上是很显眼的,很多人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众目睽睽之下,他又贵为皇帝,当众扯谎是很掉价的,而且要吹牛也不用说只杀了一个,随口说说十几个、几十个不也就出来了吗?
然而,朱厚照坚持了他的说法:“我亲手杀了一个!”
只有一个。
所以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而据记载,这场应州之战蒙古军总共才死了十六个人,这样看来,朱厚照运气很好,因为他手下的五万人一共才杀了十五个人。按照这个概率,他买彩票是肯定能够抽到一等奖的。
所以结论是:朱厚照被抹黑了,应州之战也被人为抹黑了。
抹黑他的人我们不好猜测,却也不难猜测。
可笑的是,抹黑的证据竟然是如此确凿,甚至连史书的记载者也留下了破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
原来只是死了十六个人,赫赫有名的小王子就“不敢深入”,这样看来,他真是名不副实、虚有其表。
在明代的所有战役中,被故意忽视的应州之战本就不显眼,但这场被忽视的战役,却是朱厚照勇猛无畏的唯一证明。
谁曾忆,万军丛中,纵横驰奔,所向披靡!
只记下,豹房后宫,昏庸无道,荒淫无耻!
残阳如血,大风卷起了黄色的帅旗,注视着敌人仓皇退走的方向,得意地调转马头,班师回朝。
那一刻无上的光辉和荣耀,你知道,也只有你知道。
激化
仗也打完了,瘾也过完了,朱厚照还不打算回去,他还没有玩够,足足在外边晃荡了几个月才回去。到了正德十三年正月,他又准备出去了,可这次出了点儿问题,他的祖母去世了,不得已在家待了几天。
可没过多久,他就强忍悲痛,擦干眼泪(如果有的话),再次出去旅游。就这样,从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到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一年之中,他出巡四次,行程上千里,最后回到京城。
这中途,他还突发奇想,正式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本着娱乐到底的精神,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朱寿。
当然了,这个名字刚出来的时候是引起过混乱的,慢慢地大家也习惯了,认定了朱寿就是朱厚照,反正名字就是个符号,你叫朱头三我们大家也认了,只要别再继续改来改去就行。
大臣和皇帝之间的这场斗争就这么不断地维持着,双方你进我退,尽量不撕破脸,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可是,到了这年二月二十五日,平衡被打破了。
这一天,朱厚照突然下诏书,表示自己在北方玩腻了,想去南方玩,可他没有想到,这道诏书竟然成了导火线。
大臣们已经忍无可忍了,杨廷和率先发难,主动上书,要求他休息两天,不要再出去了。
参考消息
凯旋纪念牌
为了庆祝自己的凯旋,朱厚照一回到北京,就命银作局制作纪念银牌,在奉天殿大宴群臣时赐发:一品官银牌重二十两,二、三品者十两,上面刻有“庆功”二字,周边装饰着五彩缎带,用红绳串起,便于佩带;四、五品官及都给事中五两,左右给事中四两,给事中三两,上面刻有“赏功”二字,用青绳串起。自朱厚照即位以来,这是百官第一次从皇上那里得到封赏。结果,很多官员不太领情,给事中汪玄锡、御史李闰等人还共同上书,痛批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花了钱还没讨好,武宗陛下十分郁闷。
可是朱厚照的心已经玩野了,北方这片地方他不愿意待了,想去江南一带转转,因此对此置之不理。
大臣们忍耐已久的愤怒开始井喷了,很快,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御史,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御史、六部高级官员,甚至地方驻京官吏也纷纷上书,要求不要出行。一天到晚,朱厚照的耳边不断响起的只有相同的两个字:
“不行!不行!”
还有很多官员也趁机攻击他的其他行为,比如出外旅游、擅自出战等,话说得十分难听,甚至连亡国灭种之类的话都说出了口。
朱厚照真的生气了。
竟然如此嚣张,你们要造反吗?!
他的耐心到头了。
三月二十日,雷霆之怒终于爆发。
这一天,午门外密密麻麻地跪了一百零七个人,这些人都是上书劝诫的大臣,朱厚照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跪。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一百多人白天起来不用上班,就跪在这里,跪满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下班。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五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跪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廷杖三十。
这是一次十分严重的政治事件,上书的大臣们被狠狠地打了一顿,后经统计被打死者有十余人,但他们却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因为当朱厚照看到那些受伤的大臣后,他犹豫了,他明白这些人是为了他好,于是他当众表示,不再去南方游玩了。
这次旅游风波就此停息,大臣们被打了屁股,受了皮肉之苦,却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朱厚照出了气,却留下了恶名。
所以这一次争斗,没有真正的获益者。
出现这样悲惨的一幕,要怪就只能怪朱厚照先生早生了几百年,要知道,他如果晚点儿投胎,那可就风光了去了,可以大大方方地去旅游,也没有那么多的文官来管他,历史上还能留个好名声。
到那个时候,也不用叫什么南游了,这名字太土,应该叫微服私访,叫下江南,也不用偷偷摸摸一个人去,可以带上太监、宫女、侍卫、大臣,如果有雅兴,还可以带和尚,沿路探访民情,惩治贪官,或者是带个上千人,一路吃过去,反正不用自己出钱,也没什么人反对。
根据一般剧情规律,通常走到半路上还能遇见几个美女,你来我往,你情我愿,留下一段风流天子的佳话,就此传扬千古,万人羡慕。
唉,谁让你生的不是时候呢?朱厚照先生,你认命吧。
就这么闹来闹去,到了六月,大家都不闹了,因为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宁王叛乱了。
在明代的所有战役中,被故意忽视的应州之战本就不显眼,但这场被忽视的战役,却是朱厚照勇猛无畏的唯一证明
小王子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小王子兄弟的丰功伟绩,不用报户口,列一下他干过的事就行了:
正德六年(1511)三月,小王子率部五万入侵河套,击败边军而去。
十月,小王子率部六万入侵陕西,抢夺人口牲畜万余。
十二月,小王子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杀守备赵瑛、都指挥王继。
正德七年(1512)五月,小王子率部进攻大同,攻陷白羊口,守军难以抵挡,抢劫财物离去。
正德九年(1514)九月,小王子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攻破怀安、蔚州,纵横百里,肆意抢掠,无人可挡。
郑重声明,这只是随便摘出来的,在历史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只是出现一两次,可这位兄弟的出镜率实在不是一般的高,每年他都要露好几次脸,不是抢人就是抢东西,再不然就是杀某某指挥、某某守将,实在是威风得紧。
这位小王子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呢?那还要从也先说起。
也先自从在土木堡占了便宜,在北京吃了亏后,势力大不如前,最终被手下杀死。他死后,瓦剌的实力消退,而另一个部落鞑靼却不断壮大。
小王子掠边
★书内地图中日期皆为阴历
小王子就是鞑靼部落最为卓越的人才,一位优异的军事指挥官。在他的指挥下,蒙古军队不断入侵明朝边境,把当时的明朝名将打了个遍(王守仁还没出来),从未逢敌手。
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正德十年(1515)八月,小王子竟然发动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边境,他兴致还不错,竟敢在明军地盘上连营过夜,长度达到七十多里!他一路走、一路抢、一路杀,未遇抵抗,而明军只能坚壁清野,龟缩不出。
如果仔细查阅史料,就会发现,明军倒也不是没打过胜仗,不过这胜仗有点儿问题。
比如正德七年八月,平定安化王叛乱的名将仇钺曾经打过一个祝捷报告,大意是,小王子近日带大军攻击沙河边境,我带着军队进行了顽强反击,一举击溃敌军。
如此胜利,实在值得庆贺,接下来我们看看战果——斩首三级。
最后报损失——死亡二十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被抢走马匹一百四十匹。
接到报告后,朝中的一个大臣立刻作出了真实的现场还原:一小群蒙古兵来抢马,成功抢走了马,还杀了很多人,仇钺避过风头,解决了几个落单没跑掉的人。
从此,这个小王子就成为了大臣最为头疼的人物,说起这位大哥没人不摇头叹气,只有一个人例外。
朱厚照和他的父亲朱祐樘不同,朱祐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惹事,而朱厚照则恰恰相反,他最喜欢的就是无事生非,无风起浪,还爱舞枪弄棍,热衷于军事。听说有这么个劲敌,他十分高兴,一直就想出去和这位仁兄较量一下。
参考消息
满都海夫人
小王子,又称达延汗,是蒙古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他本名叫巴图蒙克,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代孙。虽然血统高贵,但他很早就成了孤儿,寄人篱下,饱受屈辱。1479年,满都鲁汗去世,其三十三岁的遗孀满都海夫人为了维护黄金家族的统治,拒绝了很多实权派的求婚,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年仅七岁的巴图蒙克,并将其扶上汗位。之后,满都海夫人携小丈夫出征瓦剌,亲自指挥战斗,使瓦剌俯首称臣,接着,她又率军击败权臣亦思马因的割据力量,为达延汗统一蒙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她,就不会有达延汗,也就不会有蒙古的再次统一,她是当之无愧的蒙古中兴之母。
可大臣们一想到土木堡这三个字,就断然、坚决以及决然地否定了他的提议。
但他血液中那难以言喻的兴奋是不可抑制的,天王老子,也要去斗上一斗!
于是,在手下的帮助下,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出居庸关。
劲敌
朱厚照知道敌人就在身边,但他并不害怕,却还有着期待,期待着敌人的出现,特别是那个让人谈虎色变的小王子。
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他一路快马赶到了边防重镇宣府,可他在宣府闹了几天后才发现,这里竟然十分太平,蒙古人也不见踪影。
于是他决定再一次前进,前进到真正的军事前线——阳和。
阳和就这样成了他的新驻地,他就此成为了边境的临时最高指挥官。
不久之后,大同总兵王勋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书信,信中让他好好守卫城池,安心练兵,落款很长——“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王勋纳闷了,他虽然读书不多,官员级别多少还是知道的,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玩意儿?他连忙去看最近的朝廷公文,可找来找去也没弄清楚这官是咋回事。
他又翻来覆去地看这封信,口气很大,也不像是开玩笑,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这称号就是皇帝大人自己的。
参考消息
个性的迎春仪式
朱厚照在宣府时,有次参观佛寺,有个老和尚性情耿直,说了一些规谏的话,让他十分恼火。此时接近立春,要准备迎春仪式,朱厚照灵机一动,就想恶整和尚出出气。他先下旨,规定和尚和妇女也要参加迎春仪式,接着又准备了几十辆敞篷马车,车顶上悬吊着许多羊皮球。立春那天,他命和尚和妇女杂坐在大车中,由于人多拥挤,难免会有身体接触,于是很多妇女便骂和尚不守规矩,让和尚们感觉十分窘迫。等迎春车队出发后,由于道路崎岖,皮球晃来晃去,不断地在和尚头上撞击,车上的妇女也一个个东倒西歪,乱成一团。朱厚照看了之后,大笑不止,十分得意。
原来朱厚照先生还是十分认真负责的,他认为作为一个军事主帅,没有一个称号毕竟是不行的,所以他就给自己封了这么一个官,还规定了工资和福利,反正是自己发给自己,也不费事儿。
边境的将领们被他这么一搞,都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希望他早点儿走人,可朱厚照却打定了主意,住下就不动了。
一定要等到那个人,一定。
他最终没有失望。
正德十二年十月,大同总兵王勋接到边关急报,蒙古鞑靼小王子率军进攻,人数五万。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他连忙急报皇帝大人,希望他早点儿走人,自己死了也无所谓,万一皇帝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全家都要遭殃了。
然而,朱厚照告诉他,自己不走。
不但不走,他还指示王勋,必须立刻集结部队北上主动迎击鞑靼军。
王勋接到命令,只是苦笑,他认为,这位不懂军事也没有上过战场的皇帝是在瞎指挥,自己这么点儿兵力,能守住就不错了,还主动进攻?
他叹了口气,还是率部出发了,皇帝的命令你能不听吗?据说临走时还预订了棺材,安置了子女问题。在他看来,这次是凶多吉少。
阳和的朱厚照却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他盼望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他听到小王子来到的消息后,当即命令王勋迎击,江彬提出反对,虽然这位仁兄着实不是个好人,却具备很强的军事能力。他认为,以王勋的兵力是无法进攻的。
朱厚照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着他的命令: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率军驻守阳和、平虏、威武。
“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此令!”
江彬目瞪口呆,此刻,那个嬉戏玩闹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久经沙场、沉稳镇定的指挥官。
朱厚照没有理会旁边的江彬,发布命令后,他挥了挥手,赶走了所有的人。
在遇到那个人之前,必须充分休息,养精蓄锐。
百里之外,率军入侵的小王子似乎也感到了什么,他一反常态,舍弃了以往的进军路线,改行向南,向王勋的驻扎地前进。在那里,他将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朱厚照敏锐地感觉到了对手的变化,他立即调整了部署: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离开驻地,火速前往增援王勋。
“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即日启程,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进攻。
“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动兵,驻守阳和,不得作战。”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开始了漫长的沉默。
江彬在一边站着,丝毫不敢吱声,但在退下之前,他还是忍不住咕哝了一句:这样的兵力还是不够的。
看似已经睡着的朱厚照突然睁开眼睛,他笑了:
“不要着急,现在才刚刚开始。”
王勋感觉自己快要完蛋了,他刚刚得知,小王子的大队人马已经朝自己开了过来,就自己手下这么点儿兵,不被人砍死也被人踩死了。谁让自己干了这么一份工作呢?看来只能是为国捐躯了。
然而就在此时,他突然得知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已经率军前来增援自己,大喜过望之下,他下令全军动员,务必英勇抗敌,与鞑靼军决一死战,坚持到援军到来。
正德十二年十月,甲辰。
战争在山西应州打响,应州之战正式开始。
小王子率军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明军的主力(至少他认为如此),十分高兴,毕竟带五万人出来不容易,不捞够本钱也实在不好意思回去。二话不说就发动了进攻。
王勋十分勇猛,他知道自己兵力不多,为了不让对方看出破绽,一出手就竭尽全力去打,发动全军冲锋,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确实迷惑了小王子,他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没有敢于立刻发动总攻,给了王勋活命的时间。
双方在应州城外五里寨激战,打了整整一天,到了黄昏,小王子发现自己上当了。
对方转来转去就那么些人,自己居然被忽悠了这么久,他十分愤怒,但已经快到夜晚,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出现,他命令部队包围明军,等到第二天,再把王勋大卸八块。
然而情况总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天,大雾。
王勋乐坏了,他借着这个机会,坚持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真理,溜进了应州城,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等到大雾散开,他才发现,负责跟踪任务的副总兵朱峦,竟然超越了蒙古军,也跑到了自己这边。
小王子气得不行,明军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越打越多起来,他失去了耐心,开始集结部队,准备攻城。可还没等他准备好,麻烦又来了。
城内的守军似乎比他们还不耐烦,竟然主动出城发动攻击,小王子急忙迎敌,而他很快就发现,城内军队的自信是有原因的。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终于率部赶到了,来得正是时候,王勋得知后立刻下令前后夹击鞑靼军。到了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不过很可惜,只不过是曙光而已,因为他的敌人是五万精锐蒙古骑兵,而统帅是卓越的军事将领小王子。
小王子的名声不是白得的,他没有被这种气势吓倒,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已经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敌军兵力仍然不足。
他冷静地发布命令,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别应敌,并保持相当距离,防止敌军再次合流。
他的这一招获得了奇效,一贯投机取巧的王勋再也没能忽悠过去,反复冲击之后,他们再次被分割包围。
王勋终于无计可施了,想来想去再也没啥指望了。
也就在此时,朱厚照叫来了江彬。
“立刻集合军队,出征作战!”
江彬疑惑地看着他,没有说话,但他的问题是很明显的:
哪里还有军队呢?
朱厚照知道他的疑问,直接说出了答案:
“我之前已暗中命令张永、魏彬、张忠率军前来会战,他们已经按时到达。”
江彬终于明白了,在那些日子里,朱厚照到底在等待些什么。
朱厚照站了起来,他一改往日的调笑,满面杀气,大声对还在发呆的江彬说道:
“该轮到我了,出兵吧!”
谜团
综合看来,朱厚照的策略是这样的,首先派出少量部队吸引敌军前来会战,之后采用添油战术不断增加兵力,拖住敌军,并集结大股部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事实证明,他的计划成功了。
丁未,朱厚照亲率大军,自阳和出发,向应州挺进。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包围圈内的王勋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他这次也被折腾得够呛,从绝望到希望再到失望,一日三变,不厌其烦。事到如今,援军也到了,接应也到了,仍然无济于事,他扳着指头数,也没有发现还有哪支部队能来救他。
当然了,他是不敢指望朱厚照的,因为这位皇帝陛下是个不靠谱的人。
天亮了,蒙古兵发动了总攻,王勋率部拼死抵抗,但仍然难以退敌,就在他即将支持不住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蒙古兵突然开始溃退!
朱厚照终于赶到了,他实在很够意思,命令部队日夜不停地向应州发动奔袭,正好看到王勋被人围着打,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发起冲锋,蒙古军没有防备,又一次被打散,三路大军就此会合。
朱厚照见好就收,没有发动追击,而是命令全军就地扎营,现在他手上已经有了五六万人马,足以和对手好好较量一番,他相信,那个敌人是不会就此退走的。
小王子算是被彻底打蒙了,先打王勋,没打下来,还多打出了两支部队,现在又冒出了这么个大家伙,派头不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
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算数,就看看这个新来的有什么本事!
从当时的史料分析,小王子确有可能并不知道与他对阵者的身份,但无论如何,他仍然集结了自己的所有兵力,准备与这位神秘的对手决一雌雄。
第二天,仍然是大雾笼罩,小王子抓紧时间,布好阵形,准备发动最后的冲击。不久之后,雾渐渐散去,他这才惊奇地发现,明军列着整齐的队形,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等待着他。
朱厚照十分紧张,虽然自小他就向往过金戈铁马的生活,也听过那些伟大祖先的传奇故事,但当彪悍的蒙古骑兵真正出现在他的面前,叫嚣声不绝于耳,闪亮的刀锋映成一片反光,晃花了他的眼睛时,他这才清晰地意识到,打仗实在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难道要缩着头退回去?
这不就是我一直等待的时刻吗?他用力握紧了手。横扫天下,纵横无敌!先祖曾经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可以?
尚武的精神在他的身体里复苏,勇气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在所有士兵的注视下,他拔出了佩剑,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冲锋!”
战斗就此开始。
看见明军出人意料地发动了进攻,小王子也拼了老命,他发起了总攻令,总计十万余人在应州城外反复厮杀、你来我往,据史料记载,双方来回交战百余合,相持不下。
事实证明,朱厚照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在战乱之中,他保持了镇定,还在阵中来回纵马狂奔,鼓舞士气。他这一无畏的举动大大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士兵们英勇奋战,向蒙古军发动了无数次潮水般的攻击。
战争就这样进行了一天,双方也不讲什么策略诡计了,就是拿刀互砍,谁更能玩命谁就能赢!就这么折腾到了下午,看着无数如狼似虎、似打了兴奋剂的明军,蒙古军队顶不住了,小王子也撑不住了,他本来只是想来抢点儿东西就算数,却碰上了这么个冤家,结果赔了大本钱,无奈之下,只能发出那道丢人的命令:
“退兵!退兵!”
朱厚照不读书,也不讲什么战争礼仪,看到蒙古兵退却,他便下令全军追击,可惜天公不作美,一路赶到了朔州,突然又起了雾,只能打道回府。
这是一场没有详写的战争,并非我偷懒,实在是史料记载太少,因为朱厚照兄是偷偷出来的,身边没有史官,文人也很少,他自己是半个文盲,江彬、张永、王勋都是比他还粗的粗人,总不能指望他们吧。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的战果,史书记载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然后还有朱厚照先生的口述历史——“我亲手杀了一个!”,仅此而已。
我之前曾多次对史书上的记载提出过质疑,但这次我却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记载的的确确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一个违背了常识的结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换在今天,那就是十个师,别说打仗,就是搞个军事演习,也经常死那么十来个人,即使双方拿的都是板砖,互拍几下也不止这个数。
事实上,双方是真刀真枪的互砍,而且是足足砍了一天,参战的双方既不是慈悲为怀的和尚,也不是练过气功的义和团,而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高级货,至少蒙古人那里肯定是没有普及的。
再谈谈朱厚照讲的那句话——“我亲手杀了一个!”这句话经常被后人拿来嘲笑他吹牛,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说的很有可能是实话。
要知道,朱厚照先生在战场上是很显眼的,很多人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众目睽睽之下,他又贵为皇帝,当众扯谎是很掉价的,而且要吹牛也不用说只杀了一个,随口说说十几个、几十个不也就出来了吗?
然而,朱厚照坚持了他的说法:“我亲手杀了一个!”
只有一个。
所以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而据记载,这场应州之战蒙古军总共才死了十六个人,这样看来,朱厚照运气很好,因为他手下的五万人一共才杀了十五个人。按照这个概率,他买彩票是肯定能够抽到一等奖的。
所以结论是:朱厚照被抹黑了,应州之战也被人为抹黑了。
抹黑他的人我们不好猜测,却也不难猜测。
可笑的是,抹黑的证据竟然是如此确凿,甚至连史书的记载者也留下了破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
原来只是死了十六个人,赫赫有名的小王子就“不敢深入”,这样看来,他真是名不副实、虚有其表。
在明代的所有战役中,被故意忽视的应州之战本就不显眼,但这场被忽视的战役,却是朱厚照勇猛无畏的唯一证明。
谁曾忆,万军丛中,纵横驰奔,所向披靡!
只记下,豹房后宫,昏庸无道,荒淫无耻!
残阳如血,大风卷起了黄色的帅旗,注视着敌人仓皇退走的方向,得意地调转马头,班师回朝。
那一刻无上的光辉和荣耀,你知道,也只有你知道。
激化
仗也打完了,瘾也过完了,朱厚照还不打算回去,他还没有玩够,足足在外边晃荡了几个月才回去。到了正德十三年正月,他又准备出去了,可这次出了点儿问题,他的祖母去世了,不得已在家待了几天。
可没过多久,他就强忍悲痛,擦干眼泪(如果有的话),再次出去旅游。就这样,从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到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一年之中,他出巡四次,行程上千里,最后回到京城。
这中途,他还突发奇想,正式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本着娱乐到底的精神,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朱寿。
当然了,这个名字刚出来的时候是引起过混乱的,慢慢地大家也习惯了,认定了朱寿就是朱厚照,反正名字就是个符号,你叫朱头三我们大家也认了,只要别再继续改来改去就行。
大臣和皇帝之间的这场斗争就这么不断地维持着,双方你进我退,尽量不撕破脸,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可是,到了这年二月二十五日,平衡被打破了。
这一天,朱厚照突然下诏书,表示自己在北方玩腻了,想去南方玩,可他没有想到,这道诏书竟然成了导火线。
大臣们已经忍无可忍了,杨廷和率先发难,主动上书,要求他休息两天,不要再出去了。
参考消息
凯旋纪念牌
为了庆祝自己的凯旋,朱厚照一回到北京,就命银作局制作纪念银牌,在奉天殿大宴群臣时赐发:一品官银牌重二十两,二、三品者十两,上面刻有“庆功”二字,周边装饰着五彩缎带,用红绳串起,便于佩带;四、五品官及都给事中五两,左右给事中四两,给事中三两,上面刻有“赏功”二字,用青绳串起。自朱厚照即位以来,这是百官第一次从皇上那里得到封赏。结果,很多官员不太领情,给事中汪玄锡、御史李闰等人还共同上书,痛批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花了钱还没讨好,武宗陛下十分郁闷。
可是朱厚照的心已经玩野了,北方这片地方他不愿意待了,想去江南一带转转,因此对此置之不理。
大臣们忍耐已久的愤怒开始井喷了,很快,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御史,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御史、六部高级官员,甚至地方驻京官吏也纷纷上书,要求不要出行。一天到晚,朱厚照的耳边不断响起的只有相同的两个字:
“不行!不行!”
还有很多官员也趁机攻击他的其他行为,比如出外旅游、擅自出战等,话说得十分难听,甚至连亡国灭种之类的话都说出了口。
朱厚照真的生气了。
竟然如此嚣张,你们要造反吗?!
他的耐心到头了。
三月二十日,雷霆之怒终于爆发。
这一天,午门外密密麻麻地跪了一百零七个人,这些人都是上书劝诫的大臣,朱厚照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跪。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一百多人白天起来不用上班,就跪在这里,跪满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下班。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五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跪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廷杖三十。
这是一次十分严重的政治事件,上书的大臣们被狠狠地打了一顿,后经统计被打死者有十余人,但他们却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因为当朱厚照看到那些受伤的大臣后,他犹豫了,他明白这些人是为了他好,于是他当众表示,不再去南方游玩了。
这次旅游风波就此停息,大臣们被打了屁股,受了皮肉之苦,却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朱厚照出了气,却留下了恶名。
所以这一次争斗,没有真正的获益者。
出现这样悲惨的一幕,要怪就只能怪朱厚照先生早生了几百年,要知道,他如果晚点儿投胎,那可就风光了去了,可以大大方方地去旅游,也没有那么多的文官来管他,历史上还能留个好名声。
到那个时候,也不用叫什么南游了,这名字太土,应该叫微服私访,叫下江南,也不用偷偷摸摸一个人去,可以带上太监、宫女、侍卫、大臣,如果有雅兴,还可以带和尚,沿路探访民情,惩治贪官,或者是带个上千人,一路吃过去,反正不用自己出钱,也没什么人反对。
根据一般剧情规律,通常走到半路上还能遇见几个美女,你来我往,你情我愿,留下一段风流天子的佳话,就此传扬千古,万人羡慕。
唉,谁让你生的不是时候呢?朱厚照先生,你认命吧。
就这么闹来闹去,到了六月,大家都不闹了,因为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宁王叛乱了。